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整本书共分为六章,关于工作、爱、人际关系、幸福、死亡等课题的诚挚箴言,陪同数不清的人走过人生泥泞的时期,让他们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有热爱生活的勇气。
阅读这本书,就像一个老者像我们讲述这一生她的所见、所思、所想,游弋在老者的文字之中,汲取生存之道,领悟生活的智慧。
90岁的老人为我们讲述的人生智慧,是作者历经千帆的智慧凝练,对于我们这些行走在人生之路上的热血青年,有着醍醐灌顶之感。
01
如何看待工作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工作是为了什么?
在面试的时候,如果面试官谈到这个问题,被面试者总是会从各种高度切入回到这个问题,以便博得面试官的喝彩。现在这个问题无比私密,你只需要在心里问一问自己。
中村恒子认为,“从本质上来说,人就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你的答案和中村恒子的答案是否一致呢?
平日里,我们总是羞于谈及为了钱而工作。但90岁的心理学家奶奶认为,为了钱工作,并不是可耻的事情,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她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事。虽然一份工作,除了给予金钱,还会有许多给我们附属的东西,但是本质上,我们的确是为了生活而工作。
所以中村恒子写到,“每个人都没有必要对工作期待过高。新员工也好,老员工也好,对于上司安排给你的工作,不要想太多,先试着去做。”我想这一点,说到了许多人的心坎上了吧!至少让我心悦诚服。
在工作之中,难免眉头一皱,思考做这个工作有什么意义,一旦有了这样的念头,烦恼也就随之而来。这和对工作期待过高的本质分离不开。就我自身而言,我是教师,我最喜欢的做的工作就是和学生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
但是我不能对自己的工作抱有过高的期待:所有的工作都是和学生相关,都是自己喜欢的。如果现实不会如此完美,欣然接受,才不会辜负每一天。
02
如何看待人际关系
卡尔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这本书中,阐述了共情对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中村恒子在书中,也提到了,“心灵的沟通,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到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上,倾听对方的世界。即使你不能给出建议,没有提供令人豁然开朗的方式,就是简简单单设身处地地倾听,对方也会轻松许多。”由此可以看到,倾听和共情对于倾听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不小气,接受小小的请求,让微小的善意流转,让自己成为一个“容易被摆脱的人”也很重要,这是中村恒子给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她建议我们不要吝惜小小的热情,而是尽可能地去做。这是对我们修身的要求,与人交往,不要过于在意得失或者利弊,能为别人带去快乐,关系自然会更好。或许,这就是人际关系。
这一点对我深受启发,其实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今日你对我仗义相助,明日我也会对你伸出援助之手。一般情况下,都会这样。不会对于一些不知投桃报李的人,可能就另当别论了。活在世间,妄图改变别人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做好自己,其实就是影响别人!
所以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能帮别人一点,就主动一点、热情一点,让别人快乐一点,快乐也会反弹回来,让自己快乐一点。
良好的人际关系看似难得,其实无非就是和谐的你来我往。
03
如何看待养育孩子
关于养育孩子,中村恒子如是说:人通过“培养孩子”,其实也是在培养自己。提醒别人的事情,自己如果做不到,更加不好。即使是孩子,也会看穿大人的一言一行。因此要想改变孩子,首先得改变自己。这样,通过育儿,也会注意到自己一些为人处事的方式。所以中村恒子认为,育儿过程,就是让自己越发优秀的成长过程。
如此看来,为人父母和为人师表有些相通之处,都存在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这一特点。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向我倾诉:孩子在家根本不听我的,老师你帮我多说说。我想有这样烦恼的家长不计其数,但是为什么家长的话在孩子那里没有信服力呢?是因为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都优先做到了吗?是家长已经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了吗?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今,我也行走在成为一名妈妈的路上。我知道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我将面临的是什么。我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我希望孩子不要有的坏习惯,自己就不要有。我也会很惶恐,我会不会像许多虎妈一样把自己心中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不愿意,也希望我不会。我希望我们能为孩子提供的是可以完整成长的环境,ta可以去自由追寻自己渴望的人生,而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的理想而活。
养育孩子,或许可以剥夺我们更多自由的时间,更有意义的是,也会倒逼我们成长的越发优秀,终身学习,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必要!
04
结语
一生或长或短,除了要面对工作、人际关系和养育孩子,还要面对老生常谈的生老病死等等,如何才能不辜负每一天呢?
借用老者的智慧,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人间依然值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14250.html
- 上一篇:《来者之戒》观后感
- 下一篇:读《最好的告别》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