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9页(盲文课本51页)的例1;40页(盲文课本53页)的做一做1题、例3;41页(盲文课本55页)的例4、做一做1题;42页(盲文课本57、59页)练习八的1、2、3、4、7、8题。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盲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一定的表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让学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怎样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直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三角板、活动角、正方体、圆形纸片、三角形纸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2、通过让学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三角板、圆形纸片、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走路的时候,经常会不小心撞到桌角或墙角,撞到了会很疼,对不对?除了桌角和墙角,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的角,比如我们在做操的时候伸开的两臂组成了角,我们的三角板上有角,喝饮料时用的吸管上也有角,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起学习角的相关知识。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摸角(介绍角各部分名称)
我们的课本已经帮我们把这些角画出来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9页(盲文课本51页),找到例一的三个角,看看它们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同学们说的很对,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什么地方是顶点?什么地方是边呢?(教师巡视)那个尖尖的点就是顶点,那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边。我们在指边的时候要先找到这个角的顶点,把两个手的食指放到这个顶点上,然后两只手同时从顶点开始摸,一直摸到这两条边结束。我们一起来说一遍: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两条边是直直的(学生个别说)
练习:
1、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角,并指一指顶点和边。
2、翻到42页(盲文课本57页),看看练习八的第1题,一起读读题。我们先来说一说角是什么样的: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3、第2题,一起读读题,大家先数一数,左边的三角形有几个角,右面的图形有几个角,指一指分别是哪几个角。注意我们指角的方法:先找到角的一个顶点,把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放到这个顶点上,然后两只手同时从顶点出发,沿着边一直摸,摸到这两条边结束。
(二)创造角
师提供学具:大小不等的圆形纸片、活动角。
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接下来,我们就动动小手,自己做一个角,好不好?老师给大家每人一张纸,大家听老师要求,和老师一起做:第一步,将这张纸上下对折;第二步,左右对折。这样,一个角就折好了。同学们指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在哪里?注意方法。现在,我们再把这个角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和刚刚的角比较,我们发现了什么?发现角变小了。角为什么会变小呢?(因为又折了一下)为什么再折一下,角就会变小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大家先来猜一猜(可能说边越长角越大)。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三)比较角的大小
(教师给学生一张比上一张大的圆形纸片),老师再给大家一张纸,这张纸比刚刚的要大一些,大家按照刚刚折的方法,折一折:第一步,上下对折;第二步,左右对折;第三步,再对折使这个角的两条边重合。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比呢?老师教大家比角的大小的方法:第一步,把第一个角放到这个角上,使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两个角的一条边对齐;第三步,看两个角的另一条边有没有重合。如果重合了,就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如果没有重合,就说明这两个角不一样大。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的另一条边重合了吗?重合了。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边一样长吗?不一样长。所以,不是边越长,角越大;边越短,角越小。也就是说,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它和什么有关系呢?
(教师为每位同学提供一个活动角)我们现在手里拿到的是一个活动角,大家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边。感受一下,现在这个角的大小。然后,我们转动这个角,使角的两边张开一点,再感受一下,现在这个角的大小。大家发现这两个角哪个大?后面的大。现在,我们再把这个角合拢一点,大家再来感受一下,刚刚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前面的那个角大。我们再来看一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边的长短有没有变化过。没有,边始终是一样的,角的大小却不一样,说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啊?张开一点,角变大了,合拢一点,角变小了,所以说,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和老师一起来说一说: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现在我们用伸出胳膊,自然弯曲,用我们的胳膊来做一个角。找到肘关节处有一个尖尖的骨,这就是顶点。那么,它的两条边在哪里呢?对了,是我们的上臂和下臂。张开一点,角变大了;合拢一点,角变小了。但是,我们的两条边一直没有变。这说明: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练习:打开课本42页(盲文课本57页)练习八3题,先判断一下这两个角的大小。再用三角板比一比。
三、巩固练习
练习八7题。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作业布置:一个长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
授课日期: 201* 年 9 月 27 日
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让学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直角,让学生形成直角的正确表象。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画直角的方法,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三角形纸片、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 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今天我们来学习直角。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认识直角
(给每位同学一个正方形纸片)老师现在给每位同学一张正方形纸片,大家先数一数,这个正方形的纸片上有几个角,四个。指一指这四个角。还记得怎样指角吗?先找到顶点,把两只手的食指放到这个顶点上,然后,同时从顶点出发,沿着两边摸。接下来,大家感受一下这四个角的大小。还记得昨天老师教大家的方法吗?张开你的拇指和食指,然后把角放到拇指和食指里。感受一下这四个角
的大小,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现在告诉大家,这四个角是一样大的,而且这四个角都是很特殊的角,它们叫做直角。我们的课本帮我们把直角画出来了,大家打开盲文课本53页,汉文课本40页,找到例3的角,这个角就是直角。大家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大家看一看,在顶点附近,有没有一个小小的符号,像汉字里的横竖一样,这个符号是直角的符号,其实它也是一个小小的直角。大家以后画直角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个符号。
拿出我们的三角板,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的三角板里有一个角是直角,大家能指指看哪个角是直角吗?(如果不能指出,老师再告诉大家,三角板中最大的那个角就是直角,用昨天老师教大家的方法,感受一下:伸出你的食指和拇指,把角放到里面,感受一下,然后指出哪个角最大。) 找到了指一指这个直角的顶点和边。注意方法。
(二)判断直角
我们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对不对?所以并不是每个角都是直角。那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呢?老师告诉大家,可以用我们的三角板。只要是和三角板上的直角一样大的角,我们就把它叫做直角。接下来就是怎样比较大小的问题了。
我们以刚刚发给大家的正方形为例,一起来验证一下它的角是不是直角。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第一步,先找到要测量的角;第二步,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第三步,将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第四步,将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第五步,看看角的另一边是不是也和直角的另一条边重合。重合了,说明测得的这个角是直角;没有重合,这个角就不是直角。重合了吗?重合了,说明正方形的一个角是直角。其他的三个角,大家课下自己测一测、比一比。
现在,老师发给大家每人一个三角形,我们一起测一测三角形右边的这个角是不是直角。大家一起说第一步要怎样?第一步,找到三角形右边的角;第二步,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第三步,将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第四步呢?第四步,将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第五步,看看角的另一边是不是也和直角的另一条边重合。有没有重合?没有重合,说明这个角不是直角。角的另一条边落在了直角两条边的中间。这就说明,这个角要比直角小。大家再用拇食指感受一下,验证一下,我们刚刚测得的结果是否正确。
用同样的方法,学生自己测一测第三个角。结果,角的另一条边落在了直角的两条边的外面,说明这个角比直角大。
练习:1、打开课本42页(盲文课本57页)练习八第4题。一起读读题。先来说一说是不是直角,再用直角三角板来检验。
2、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直角。
(三)画直角。
刚刚我们学习了怎样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那么,我们怎样画一个直角呢?同学们把练习本拿出来,夹好字板。同学们想一想,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顶点,两条边。所以,我们在画角的时候,就要先画出一个顶点,在字板上,找到一个顶点。然后怎么办呢?需要画边,边在字板上要怎样画呢?从顶点开始画一条横线,如果把顶点定在2点,就一直点2、5点;如果把顶点定在3点,就一直点3、6点,这样一条边就画好了;再回到顶点,画一条竖线。如果顶点定在1、2、3中的一点就一直点1、2、3点;如果顶点定在4、5、6中的一点,就一直点4、5、6。这样,另一条边也就画好了。一个顶点,两条边,
就组成了一个角。换个顶点,换个方向,再画一个直角。(低视力学生)画直角需借助三角板。先要画什么?画一个顶点,然后需要画什么?画边。沿着顶点画一条边,把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放到这条边上,使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沿着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把角画好。
同学们再自己画一个直角,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是怎样画直角的。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来比赛数一数正方体上有多少个直角。××和××一组,××和××一组,看看哪组找得又快又全。(提示:先找到一个顶点,看看有几个直角,再找到一共有多少个顶点。也可用其他方法)(正方体上有24个直角。)正方体上有24个直角,那长方体上呢?同学们课下数一数。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角是直角,怎样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怎样画直角。
作业布置:
1、测量正方形其他三个角是不是直角。
2、长方体上有多少个直角。
授课日期: 201* 年9月28日
教学小结:
第二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于跃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个生活中的情景和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来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比较角的大小。
2、在生活中学会辨认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部分名称、角的画法、辨认角
教学难点:
1、会用尺子画角的图形。
2、能在图中找出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通过学生原有的认知来加深对角的认知,让学生去感受角就在生活中,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师:出示三角板问:“知道这个叫什么吗”?
生:三角板
师:“那为什么我们叫三角板”?而不叫一角板、两角板、四角板呢? 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谁能指出角在哪里?(学生来指)
生:·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到过角?比如我们的教室。
生:门(四个角)、黑板(四个角)只要合理都是可以的。
师:对于“角”你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实际上在“角”的身上藏着很多的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角”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补充完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感觉现实中的角(直观感知现实中的角)
师:打开课件
- 1 -
师:观察课本38页图,他们都在干些什么?
引导一个如老伯伯剪树
师:还有··
生:老师、踢球的同学、做操的同学
师:那我们找一找这里面的角。
生:球场的边角线、老师的手里三角板上的角、老伯伯手里的剪刀··如果说出很多角来,还是主要引出几个关键的角。
如果没有足球门的话,老师进行引导:还有足球门。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很认真,准确的将叫找到。
老师将找到的角标记出来。
师: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角的存在。那我们在观察一下,这几个图都是什么?
生:剪刀、吸管、水管
师:那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身上的角?试一试
生:剪刀口、吸管弯弯的那里、水管玩玩的那里(只要合理就可以,不要过于要求)
2、折一折(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太优秀了,太棒了。我们能把生活中的角找到,现在我们一起来折一个角,老师先示范给大家看,先折一下,在折一下。看看这个是不是角了?
生:是
师:老师已经折出来自己喜欢的角了,大家动手试一试。老师会找同学们展示。
师:大家都折好了吗?
通过老师的示范折角,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纸片,折出角。展示两名同学折的角。
师:他们折的是角吗?
生:是
师:好,请同学们出示自己折的角
1、 老师先示范感觉的路线,去感觉角,看能达到效果
2、 如果同学没有感觉出来的话,见如下:
老师与学生一同用手去感觉这折出的这个角的边 、角有什么特点? 师:二(1)班,我们一起用手感觉这个顶点,有什么感觉
生:有扎手的感觉即可
师:那扎手是不是说明,这里是尖尖的的啊
师:那边的这里有什么的感觉
生:滑滑、平平等词即可
师:那平平的是不是说明这里直直的啊
生:是
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叫角的顶点。那这两个平平、直直的叫角的边。 师:顶点的感觉是
生:尖尖的
生:师一起,直直的
师:那我们一起看刚才从这几个刚才从图里面找的那几个角的顶点和边?
师:老师找同学到前面来指出
生: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师:他回答的对吗?
继续在找两个同学指出
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刚才的那个找出来了,老师在给你们三个角,哪位同学来指出? 生: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师:她回答的对吗?
生:对
师:好的请回
师:剩下的老师指你们判断对错
师:·
生:对或错,根据老师当时指出的情况
师:那我们看一看一个角有有几条边、几个顶点?
生:对或错,老师都要引导
师: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展示课件的信息
一起读两遍
师: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以后我们见到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就可以认定这个图形是角。那边是弯弯的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我们会找角了,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那么我们一起来判断这些是不是角。
看课件:判断角后,在次找顶点和边,强化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三、画角(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又到抽象,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思维)
师: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画角。老师先示范话。
二(1)班,仔细听,认真看,画角这里很关键的。
师: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边说边演示。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师:你们听懂了吗?老师在说一遍: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师:我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说的是不是有些长,我们翻开书,看看书上的话是怎么说的,一起读一遍
师:那大家拿出笔、尺子、本子。动手画一个角
画好后展示两名同学画的角,如果有画的不一样,马上到黑板指出。 老师呢,将画角和角的构成编成了一个小口诀,大家读一遍。
四、比较角的大小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深化,同时也突破教学难点)
师: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又知道画角的方法: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老师现在制作一个角,活动角
师:看看老师手里的黄色角和紫色角(重合),发现了什么?
生:角相等
师:那这两个角的边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长、一个短
师:那是不是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那与什么有关呢?
生:是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
师:我们看一个角,(慢慢张开两条边)角有什么变化? 张开的越大角越?
学:越大
师:老师慢慢的合拢角的两条边,发现怎么了?
生:变小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板书)
以上过程如果同学们不能理解,老师必须引导。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师:跟着老师读一遍
生:我们在声音洪亮的读一遍。
拓展:看课件“大雁”。
四、疏理总结
通过本节课同学们交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朋友?你对他有多少的了解?
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又知道画角的方法: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五、巩固练习
40页做一做1、2题
练习八1、2、3题
第三篇:青岛版二上《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 的 初 步 认 识
教学目标:
认识角;抽象角;认识直角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大三角板,生准备练习本和一张纸片(可以不规则) 口算练习
2×3=3×4=5×2=
5×4=4×5=3×5=
3×3=2×4=5×3=
0×100=90×0=1×50=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出示红领巾)
师:同学,这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师:你能不能试着画个三角形?(练习本??)
生:画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老师也画了一个三角形(出示去掉红领巾中心部分的三角形)
师:下面,我将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出现了一个新的图形(演示) 你知道这是什么么?
生:知道是角的话就继续问“你还知道关于角的哪些知识?答,然后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有关角的知识”;如果不知道,则直接引题“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一下有关角的知识”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 导入新知(认识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找看“角”有什么特点,跟我们平时所说的角有哪些不同?能不能试着说一说?(板书:角)
生:思考??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
生答???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回答的很好!角是尖尖的,并且有两条直直的边,这个尖尖的部分叫“顶点”。(板书: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引导学生一起读几遍
师:(将图示的角反过来画,问学生这是不是角)——克服角的张口方向的干扰 师:好,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着画几个角,看看会不会画!
生画,教师下去巡视并指导学生。
三、 引导探究(抽象角和认识直角)
师:同学们会画角了么?
生:会了
师:那请同学们看着这副图,找找里面的角!
生:找(找学生到讲台上指给大家看)
师:同学们找的很好,那你还能说说你周围现在存在哪些角?
生:说(多指指直角,为认识直角做铺垫)
师:老师这儿有个三角板,你们看这上面有哪些角?(和学生一起说一说,用手
比画比画那几个角)
师:同学们是不是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角跟我们这个三角板上的这个角一样啊?(指着三角板上的大角)
师: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直角”)用符号“(此处为直角符号)”表示(板书直角符号)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用任意的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呢?试试看
生:操作叠纸
师:叠完了么?叠完了那怎么样判断你叠的是不是直角呢?对了,有同学已经说出来了,可以用三角板或者直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四、 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角,下面通过练习题来检验一下你是否掌握了有关角的知识。
练习一,哪些是角
练习二,哪些是直角
练习三,课本25页自主练习4题(画直角)
五、 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哪位同学想说一说? 生说??认识了角,认识了直角,(学会了画直角)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直角(直角符号)
课件演示
第四篇: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商城路小学李新艳
第二单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备课)
本单元教学内容: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直观帮助学生逐步地从实物和其他的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的图形。
3、通过学习,知道生活中充满角,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板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
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角和直角
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7~2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画角。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彩色纸、剪刀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主题图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叫了起来:“快来看啊,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哪里还有角?
(2)什么是角???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在实物中找角。
(1)仔细观察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图形的经验,找有角的物体。)
(2)利用课件将生活中物体上的角与数学角进行对比,如果我们去掉这些物体的“花外衣”,就留下了这个图形,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先出示几种学生常见的物体,再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角,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那么这些图形叫什么?(师引导: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可离开座位,边指边说自己找的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小组讨论)教师作总结:找出角的共同特点(都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边,课件演示出示角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3、折角
(1)折一折:学生利用准备的圆形纸片,在小组内合作折角,然后再集体展示手中的角。
(2)摸一摸:在小组内互相摸摸折出的角,(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自己的手心)再谈一谈对角的具体感知。
(3)认一认。刚才折出的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请和你的同桌用小手指一指。(学生互相指)
4、做角
小组合作用两根连接棒做角。做完角之后,通过玩角,你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5、画角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该怎样画角,明确画角用的工具。通过具体操作明确画角的步骤。
三、课间小憩
1、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学唱一首有关角的歌──《可爱的角》:(课件演示)
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
2、欣赏生活中的角。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2.数一数。
数一数下面各图形中各有多少个角?
3.小小设计师。
师:你能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吗?赶快设计吧!
五、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 老师准备请每个小朋友都当一回小老师,你们愿意吗?回家后,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找一找“家中的一些角”,你们当老师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直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德育点: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
教学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直角
问: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生活中物体上的直角。让学生对直角有个初步的认识。
2、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3、折直角。你能用手中的纸折一个直角吗?
3、画直角。先让学生讨论直角的画法,然后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给予指导。 学生试画。
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三角板。找出三角板的直角。
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
指导画法: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着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提示学生要标上直角符号。
4、拼直角。用你手中的两个三角板拼一个直角。(小组讨论交流)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
2、想一想: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3、找一找:找出下图中的直角,并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4、欣赏生活中的直角。
四、课后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1~23页,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会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课件、活动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出示活动角,同学们,关于我们这位老朋友,你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呢?谁能说一说。
生:我知道有比直角大的角,有比直角小的角。
师:你能用手中的活动角来摆一摆吗?(学生上台演示)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制作角。
师: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好朋友“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个角好吗?比比哪个组做的角多?
2、给角分类,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1) 小组先讨论一下,你们打算根据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小组上台展示制
作的角,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给这些角分类的。
(2) 给角起名字。
(3) 找一找,在我们的教室里哪里有锐角和钝角呢?
3、深入研究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师:同学们真棒,很快就认识了锐角和钝角,下面老师想和你们做一个变角的游戏。请拿出手中的神奇的活动角,听老师口令,你们来变角。
先表示出直角——锐角,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变的?再由直角——钝角。说一说是怎样变的?
4、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直角的兄弟锐角和钝角,可是这两个兄弟却吵起来了,它们为什么吵架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你打算怎样帮助它们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判断一个角比直角大或小(用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与一条边和对应角的顶点与一条边对齐,再判断)
比较三个角的大小。
三、巩固应用
师:通过今天你们的表现,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有出息!谁来告诉老师你长大后想当什么?今天老师先让同学们体验一下你的未来梦!
(课件出示7个选项,随机抽学生选择)
(1) 小小发明家。
(2) 小小表演家。
(3) 小医生。
(4) 小博士。
(5) 小作家。
(6) 小小数学家。
(7) 画家。
四、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锐角和钝角的知识,那么锐角和钝角你更喜欢哪一个?
2、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锐角和钝角的知识,大家学得很积极、很认真、很快乐!课下请你用智慧的双眼寻找生活中的角,说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智慧广场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5~26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2、 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图形、数角、和数线段等之间的
联系,并学会方法的迁移,呈现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有序性,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
3、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
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有序数图形的方法,自己尝试总结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小明和小丽在教室里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看图,你们知道他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吗?谁能来说一说?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能数出窗户上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吗?先仔细想一想,再回答。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几种情况。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说说你们的想法。
若没有学生按顺序数,老师可以再这里提出,并让学生比较两种数法。师:同学们觉得哪种数法好?好在哪里?小组交流一下。
师总结:按照一定的规律或分类去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师: 如果在后面加上一个长方形,你能数出现在有多少个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第七届优秀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市南川区隆化第六小学校刘明琼
邮箱地址:lhlxlmq@126.com
(“礼让三分”三段教学法是我校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礼”为核心,构建亲近、互敬、有序的课堂特色文化。“让”是目标,让学生成为主人,让教师专业成长,让课堂和谐平等。“三分”是主体:“立足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时间三分:教师讲授占三分之一的时间,课堂环节三分:联连看、对对碰、泡泡堂”。)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不规则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联连看。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师语: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猜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对对碰。
对碰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师:你发现了什么?咱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
亮的眼睛。
2、抽同学汇报,表扬发现角的孩子。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5、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小组合作,折角
1、折角。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
法用它折个角吗?
2、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3、还有不同折法的也过来贴上 (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对折出来不是角的要让学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4、说一说折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四:动手操作,做角
1.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
学生选择材料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
师:你还能用什么做成角呢?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材料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更多请搜索:www.bsmz.net)[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3.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
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4、课件出示对碰主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操作、小组讨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对碰五:体验感悟,画角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泡泡堂。
1、辨认角。课件出示书上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并说出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2、数角。课件出示书上第2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
3、比较角。课件出示书上第3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4、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5、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5862.html
- 上一篇:观潮教案(精选多篇)
- 下一篇:草虫的村落教案(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