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22 09:40:22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一)政治素质

1.必须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3.坚持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前进。

4.模范遵纪守法,树立清正谦洁的公仆形象。

5.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

(二)专业知识和智力素质

1.专业知识

公务员的知识两部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框架和基本常识以及本专业的来龙去脉和前后动态。相关知识即指相近或交叉专业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本职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提高。

2.智力素质

智力是公务员的基本素质之一,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务员对于问题的观察、理解和思考。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普通人智商大体相当,只是不同的人对于智力的各个方面稍有侧重,有人长于抽象逻辑思维,有人长于形象思维,有人长于观察,有人敏于反应。

(三)心理和身体素质

公务员的心理素质指公务员在内部和外部环境作用下所形成的、意志、心理感受等方面。主要包括情绪和稳定性、团结协作的相容性、工作的独创性、面对服务对象的谦和态度、心理的自我调适等。身体素质主要指公务员的体力和适应力,公务员必须具备连续作战的精力,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第二篇:浅谈新形势下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

浅谈新形势下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

公务员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是由一个多种品质构成的精神共同体。在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大会上,曾庆红同志将当代中国公务员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四个方面。这一言简意赅的概括不仅深刻体现了公务员工作的内在性质,而且蕴涵了鲜明的时代要求。在公务员精神的四个要素中,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是公务员精神的灵魂,明确了公务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公务员精神的核心,明确了公务员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则是公务员精神的保障,明确了公务员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时的基本要求。四者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公务员精神要求,而贯穿于四个要素的主线是公务员具有一心为公、积极向上的公共精神。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在建设中面临许多问题与机遇。现实的复杂性迫切要求把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作为重要而现实课题认真加以研究,对于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政治领导能力、政治水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准确把握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的科学内涵

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最终落脚点就是国家公务员要“讲政治”。政治素质的科学内涵与“讲政治”的内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江泽民曾高屋建瓴的提出:“我这里所说的讲政治,就是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七条,既准确揭示了讲政治的科学内涵,又是对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是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素质中第一位是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问题。政治方向是否正确,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头等大事。如果国家公务员在政治方向上模糊不清,就会摇摆不定,就难以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富民强和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公务员,如果政治方向模糊不清,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政治方向转化到国家公务员自身,就是解决“听谁指挥,为谁服务”的问题。

二是坚定的政治立场。国家公务员必须坚定不移的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党性的立场上,坚定不移的维护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政治立场是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政治立足点和着眼点,直接决定着国家公务员的政治视野和价值取向。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 在党带领13亿人民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奋斗目标进军和实施“十一五”计划的新形势下,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是要自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国家公务员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在大是大非、大风大浪面前站稳脚跟,这是对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最直接的考验。所以一定要立足平时,着眼于关键时刻,在贯彻党的(推荐访问范文网www.bsmz.net].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黄卫平《谭功荣.公务员制度比较》[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5]陈振明《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的意义与局限》[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

第五篇: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众所周知,从2000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开始考申论。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申论”这个陌生的词语才逐渐地被人们所认知。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申论同公务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几乎成了迈进国家机关大门做公务员的“入门券”。这样说绝不是危言耸听,相反却足以体现出申论这一形式考试命题的高深程度。也正是这种考试命题形式——申论的出现,才使沿袭多年的类似高考一般的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焕然一新。事实证明,申论考试,已直接把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能力素质要求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选录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主要是考核考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而申论考试完全可以反映每个考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它既涵盖了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又涵盖了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国家机关也完全认可了申论这种考试形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面对近年残酷的市场竞争,国家机关对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本文拟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从试卷内容社会“热点”问题的频出,看对公务员敏锐的政治洞察能力的要求。

讲政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有敏锐的洞察力,应该是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必备素质。几年来的申论试卷命题内容中社会“热点”问题频频出现,不能不说是对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者洞察能力的检验。请看申论试卷中的社会“热点”问题:2000年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中国发展的环境问题,2001年是中国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药品中含ppa事关用药安全和民众健康问题,2002年是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问题,2003年是安全生产与伤亡事故问题,2004年是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问题,2005年是农村和农民问题。非常明显,这六年中,申论考试考的就是中国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说起来并不生疏,就在你的身边,可要把它弄明白也不那么容易,这就要看你的政治嗅觉是否敏锐,洞察能力如何了。谁都知道,这些“热点”问题都涉及国计民生,都是国家和老百姓关心的大事。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必须关心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否则,心中没有国家,也没有人民,怎么能当好国家机关公务员,又何谈为人民服务呢?芽如果一个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人,连这些身边的大事都熟视无睹,不闻不问,甚至一无所知,那么,他的政治素质是

否合格也就十分清楚了。社会热点问题,也是社会现实问题,有许多还是社会难点问题。申论试卷以人民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来测试考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创举。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这应该是申论试卷命题的高人之处。

二、从试卷中背景材料内容数量的变化,看对公务员娴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

提起阅读,谁也不会感到陌生,因为生活中有一点儿文化的人每天都会阅读一些东西。可是,申论答卷中的阅读绝不是这样,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一读,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将所给材料读懂弄通,而是要边阅读边思索、边分析、边理解、边归纳,应该说这种阅读是集思维敏锐、反应迅速、默读熟练、分析果断于一体的一种综合素质。而现实中的国家机关公务员恰恰就需要具备这种阅读能力。一条消息、一份文件、一纸资料,无一不需要阅读。不会阅读,就不能理解,不会阅读,就根本无法工作,不容置疑,严酷的事实就是如此。六年来申论试卷的背景材料各不相同,而且数量也一直在变。然而,作答参考时限所定阅读材料的时间只有40分钟。2000年1700字的材料如此,2003年5600字的材料也是如此,无一例外。如果说,阅读1700字的材料可以测试考生水平的话,那么,阅读5600字的材料就更能看出考生是否具有过硬的功底。一句话,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名列前茅,就必须具备超出常人的阅读能力。如果缺少这种不大为人们所重视的阅读能力,不但对眼前的材料理不出个头绪,而且也无法进入申论考试的下一个环节。即使草草了结进入下一个环节,恐怕也难作出好的文章来。何况所给材料的实际理解难度在逐年加大。可见,往往引不起人们重视的这种阅读能力,绝非可有可无,必须从基础上得到加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强弱决定申论考试的成绩,一点也不夸张。

三、从试卷所给纷繁复杂资料的“无序组合”,看对公务员归纳概括问题能力的要求。

面对申论试卷上给定资料的“无序组合”,有的考生不知如何“梳理”,更不知自己能否理清,心中没有底。其实,这“梳理”就是归纳概括,容不得半点的含糊。一般地就申论答卷而言,它关系到整个答题的成败。很显然,对试卷上所给资料归纳概括得准确,就抓住了要点,就为后面的提出方案,继而进行论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有了“稳操胜券”的把握。无论申论中从什么角度提出要求?穴包括2003年、2004年、2005年申论试卷的要求已经打破了此前初步形成的模式?雪,也无论让你用哪一种文体去写作,归纳概括都是根本少不了的。因为归纳概括是一种能力,如果考生不具备这种能力,面对这些文字就会一筹莫展,更何况申论试卷所给

的资料是经过专家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呢?选所以,考生只有经过无数次真正的实际的训练,才能练出归纳概括的真本领,才能排除资料中芜杂的干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文字的沧海中捞出“要点”的珍珠。毋庸置疑,归纳概括对国家公务员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是必备的一项能力。因为在日常现实的工作中,对领导讲话要归纳概括,对调研材料要归纳概括,对往来信息要归纳概括,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缺乏这种能力或者一旦失去了这种能力,公务员的工作就会一团糟,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国家机关的工作会呈现出什么样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笔者感到,与其说申论试卷是为考生精心设计测试其归纳概括能力的话,倒不如说是对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四、从试卷中文体要求及限定条件的变化,看对公务员过硬的写作能力的要求。

申论考试从形式上说,是对考生写作能力的测试,这也是人们对申论最普遍的认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申论试卷命题要求的逐年提高,对考生来说写作难度也逐渐加大。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国家机关公务员必须具备超出常人的写作能力这一点已经不再怀疑,或者说已经取得了共识。翻阅六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我们不难看到,写作形式已由模式化变成多样化,写作内容已由理想化变成现实化,写作要求已由单一化变成复杂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仅从试卷中文体写作限定条件的变化来看,就要求考生步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文体的变化历历在目:已经由概括问题的说明文、提出方案的应用文、阐述论证的议论文,发展为具体的对策、建议、讲话稿、情况报告和评论性文章。至于写作限定的条件和要求则更为具体,如2003年试卷要求:一是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二是以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身份,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2004年试卷限定条件要求更多:一是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二是任选给定的两种讲话情境中的一种,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限定的条件如此苛刻,而对文章写作的要求则是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尽人皆知,写作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写作技巧。一句话,要想答好申论这份试卷当一名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必须拥有坚实过硬的写作功底。没有这种能力,就无法进入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行列。

五、从试卷命题的整体深化创新,看对公务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处理一件事情,仅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才是目的。申论试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这也正是国家机关公务员所必备的能力。从六年来试卷内容的变化看,有环境问题、药品问题、网络问题、交通问题、农村农民问题等等,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逐年深化,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不同角度向考生展示出来,请考生,或者准确地说,请将来的国家机关公务员为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思考和解答。应当看到,申论这种考试形式策划实施的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和创新,就是一个时代的“大手笔”运作。人们常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想成为国家机关公务员,要迈进这道门槛,有没有真才实学,有没有分析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申论试卷这个要求颇高的时代平台上便一目了然。面对这些问题,是手足无措,还是从容应对,申论试卷答题中自然泾渭分明。如果说申论试卷的命题年年深化、创新是为了提高考生的水平和层次的话,那么,国家也正是通过这种考试选拔和造就了能力和素质更拔尖、更优秀、更理想的机关公务员。必须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需要的是各种能力都非常强、各种素质都非常好的公务员,因为这样的公务员才能肩负起为人民执政、为人民服务的重任。其实,这就是申论试卷命题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我们选拔国家机关公务员,就是选拔优秀人才。而申论试卷中对考生诸多能力的测试,都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本文所提及的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各种能力,正是其执政能力的基石。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了对考生测试的难度,而且对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多其他精彩相关范文:

国家公务员面试应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201*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可能性推理之枚举归纳汇总

2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答题技巧-把握前提解题要点

2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行测直言命题知识总结

201*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克服畏惧心理,数学运算巧得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7749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