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党建工作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党建工作的难度;党建内容不够明确,实际工作定位较低,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多样性、功利化的倾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显著、影响力较小等,这都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党建;问题;对策;
党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面对挑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积极实践,努力开拓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对传统党务工作队伍的冲击
随着普通高校扩招,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如钦州学院已从2006年秋的四千多人增至201*年秋季学期的一万人。但目前,地方性普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基本上仍实行学校(院)党委--(二级学院或系)党总支--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这一工作体系及组织形式,与办学规模扩大后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的需要、与当前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党员的工作策略有不适应之处。面对学生人数的剧增、素质参差不齐的新变化,学生党支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从质量的把握上已难以适应对所有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以及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的需要,党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这都需要对传统模式的党建体系进行适度的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需要。
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学校党建工作的冲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及覆盖范围的广泛, 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全球交互性。学生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这在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发展的同时,也使各种思想的交汇和冲击造成党建工作的环境更为复杂。过去那种单一的集中宣讲为主的党内学习等模式,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学生党员学习的需求。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与时俱进,掌握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制高点,更好地驾驭党建工作的发展。
3.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为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学生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高校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的转型及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出现,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党建工作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党建工作的难度。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周期短、流动性大。以钦州学院为例,学生党支部基本上由几个年级或几个专业的数个年级的学生党员组成,党员的主要力量是二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一年级一般只有个别高中入党的学生。近年来,高中入党的比例有较大增加,大一学生党员比例有所增加,毕业班到临毕业时党员的比例基本上可以达到40%左右,学生党支部的规模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中。与其他单位的党支部相比,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成变化较大。此外,专业系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上是由教师或各系党总支副书记兼任,由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重,没有更充裕的时间从事党建工作,在党建工作上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漏洞。这些不稳定性给有效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造成一定困难,表现为难以形成连续性的工作思路、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难以形成有战斗力的党支部。
2.党建内容不够明确,实际工作定位较低
党建工作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有其自身的重点和特点,学生党员应该在群众和集体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从现状来看,目前,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大多与团组织、学生社团群体的活动联系较少,在校园中活跃的各种群众性社团活动中,学生党组织的声音较为低沉,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限。此外,由于条件所限,学生支部组织活动内容贫乏,多半是用来解决新党员发展问题或读报念文件,而真正进行思想的交锋、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增强党性修养的活动较少。总体上看,学生党组织的整体影响也不明显。
3.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多样性、功利化的倾向。
入党动机是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真实目的和内在驱动力,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党员的质量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党员都具有比较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比较正确的入党动机,但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改革开放时期,成长于社会转型和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 ,且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相对简单,社会阅历相对单纯,加之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大学生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这使学生们对党的认识、对入党问题的理解往往出现偏颇,影响了学生入党和对党组织进行追求的热情和积极性。如有些学生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或加入了党组织,其目的表现出功利性倾向和从众的心态。在钦州学院,存在着一些入党动机不纯,为了个人目的而加入党校学习的学生,他们对党的认识很肤浅,党的理论知识匮乏,上党课不专心听讲,党校考试不认真对待,甚至取巧抄袭,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党校的教学质量。此外,在一些学生党员中,也存在着入党动机的多样化、功利化的趋向。有的学生要求入党不是为人民服务,也不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是为了对自己毕业找工作和未来发展有好处。
4.在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学生干部轻一般学生”的不良现象。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大大增强。从钦州学院的情况来看,目前被考察的入党发展对象的人数远远超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人数,考察工作难度加大。由于学生党员流动性大,正式党员有限,一个正式党员联系多个培养对象,一些入党积极分子根本无法有稳定的正式党员来做其培养联系人。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很难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出现了一些“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学生干部轻一般学生”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党员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5. 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教育”的现象
从整体上看,高校党组织非常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各高校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业余党校教育教学系统和党员管理体系。但对学生党员教育“前紧后松”现象也普遍存在,表现为对学生党员“重发展,轻教育和管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重发展前的教育、培养、考察,轻发展后的继续教育和严格管理。在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参加两级党校的培训,要求发展对象向党组织定期汇报思想,考察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和突出业绩等。但当发展任务完成后,往往就忽略了对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了部分党员“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随之不再成为其追求标准,一些思想上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部分学生党员出现思想上麻痹、行动上松散、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的现象,不能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在同学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违法违纪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6.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措施。
从钦州学院的情况来看,学生党支部大都建立了一定的学习制度,但有效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制度,培养发展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仍需进一步健全。否则,学生党员不但不能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而且也削弱了他们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主动性。这无疑会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时效性,同时也偏离了学生党员培养的目标。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和谐发展
1.必须始终将思想建设摆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首位。思想建设的首位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四章《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党组织应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我们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这也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
2.要建立一支数量多、质量高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1) 搞好入学教育,发挥党、团组织对学生的思想启蒙作用。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迈进大学校园的第一课。在入学教育过程中,学校及二级学院两级党团组织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南作用,要对入学新生提出希望和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思想启蒙教育活动,激发广大学生要求进步的政治热情。
(2) 抓重点、早培养、早建制。抓重点就是瞄准一部分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培养,在认真做好大范围的大学生思想启蒙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对那些思想基础较好的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加强培养,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及理论,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学习内容,交流学习体会,教育、引导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早培养,就是在新生入学递交入党申请书一至两个月后,将符合培养条件者转入党校培训,力争在大学一年级就出现学生新党员;早建制是尽早建立学生党支部。特别要着重在大学三、四年级发展学生党员,力争在一个班有正式党员 3人以上,早日成立党支部。从总的发展目标来看,在普通高校,基本上要实现大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
(3)必须理顺人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建立有效的机制。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以党建带团建, 用团建助党建, 党建团建一起抓”的工作宗旨,使大学生党建工作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在党团组织的机构设置上,二级学院(系)的分团委书记可以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使工作内容互相渗透。在班级干部的选配上,团支部书记尽量由党员兼任,加强班级工作的政治领导作用。推优程序要严格,在确定人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中,为保证质量,党支部要坚持严格的“推优制” 即不经过团组织推荐的团员不能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加强人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推荐工作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4) 充分发挥党员的引导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引导示范作用,采取“ 一对一”的办法,从一开始就确立党员与积极分子的联系,通过党员的示范引导,来加强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党总支、党支部每季度都召开专门会议,分析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情况,及时进行接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的考察的培养,通过让他们参加各类活动、对其赋以重任、帮助其全面发展、进步。
(5)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在此方面,钦州学院近年来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2009年春,政治与经济系学生党支部与系学生会、团总支联合举办了校园礼仪文化节,使学生党支部的活动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结合;2009年暑假,该系党总支和团总支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服务团“走进钦州市钦北区决竹村”,首创了党总支和团总支联合进行社会实践的新形式;201*年暑期,商学院组织了两支学生社会实践队,把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党员先锋,结对共建”,走进社区、走进港口,取得了显著效果,从中锻炼了一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3.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奋发有为的高素质的党务政工队伍。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真正把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党员教师和政工人员选拔到队伍中来,做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在专业课教师和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拔担任兼职政治辅导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建立校、院(系)两级组织员制度,专门研究指导、协调督促基层组织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加强对党务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关心党务政工干部的学习、生活和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增强党校培训教育的实效性。党课教育要形成鲜明的主题,要争取活泼的形式,力戒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和空洞乏味。党课内容不但要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基本知识放在首位,而且要注重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和学校中心工作以及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5.不断完善基层组织设置,切实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取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立是否合理和完善。因此,必须不断探索和完善基层组织设置,以切实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要根据当前大学生群体变化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学生支部设置,要在以班级为基础,结合年级、专业建立学生支部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建立学生党组织的新的形式,如建立外出就业学生的流动党组织、临时党支部或网络党支部等,以扩大基层工作的覆盖面。要创新学生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党支部的工作既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党的先进性,又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使广大党员真正得到教育。要认真研究学生党支部广泛联系大学生的内容、方法、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干部在基层组织工作中的作用,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
6.坚持标准,正确处理好大学生党员发展中质与量的关系。
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坚持标难、不降低要求是党员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坚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全面衡量 ,严格把好人口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绝不为追求发展数量而忽视党员质量。同时要对发展对象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党员发展工作有据可依,如考查科目成绩必须合格以上, 考试科目的平均成绩在班级名次要达到中等以上、“两课”成绩在75分以上、操行评定在良好以上等。必须明确发展党员的这些具体标准,把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发展成为党员,使高校的党员发展工作真正起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为此,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始终坚持培养面要广、发展把关要严的要求,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使新党员发展既有一定的数量,又能确保质量。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整个党的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只有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才能不断创新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推进我们党的事业的兴旺发展。
参考文献
[1]2009 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09-28第1版。
[2]李万仓: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王世杰: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4期。
[4]钟家华: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南方论刊》2009年第4期
[5] 王传旭:从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国高教研究》2006第1期。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3820.html
[摘 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党建工作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党建工作的难度;党建内容不够明确,实际工作定位较低,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多样性、功利化的倾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显著、影响力较小等,这都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党建;问题;对策;
党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面对挑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积极实践,努力开拓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对传统党务工作队伍的冲击
随着普通高校扩招,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如钦州学院已从2006年秋的四千多人增至201*年秋季学期的一万人。但目前,地方性普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基本上仍实行学校(院)党委--(二级学院或系)党总支--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这一工作体系及组织形式,与办学规模扩大后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的需要、与当前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党员的工作策略有不适应之处。面对学生人数的剧增、素质参差不齐的新变化,学生党支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从质量的把握上已难以适应对所有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以及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的需要,党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这都需要对传统模式的党建体系进行适度的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需要。
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学校党建工作的冲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及覆盖范围的广泛, 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全球交互性。学生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这在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发展的同时,也使各种思想的交汇和冲击造成党建工作的环境更为复杂。过去那种单一的集中宣讲为主的党内学习等模式,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学生党员学习的需求。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与时俱进,掌握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制高点,更好地驾驭党建工作的发展。
3.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为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学生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高校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的转型及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出现,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党建工作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党建工作的难度。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周期短、流动性大。以钦州学院为例,学生党支部基本上由几个年级或几个专业的数个年级的学生党员组成,党员的主要力量是二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一年级一般只有个别高中入党的学生。近年来,高中入党的比例有较大增加,大一学生党员比例有所增加,毕业班到临毕业时党员的比例基本上可以达到40%左右,学生党支部的规模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中。与其他单位的党支部相比,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成变化较大。此外,专业系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上是由教师或各系党总支副书记兼任,由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重,没有更充裕的时间从事党建工作,在党建工作上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漏洞。这些不稳定性给有效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造成一定困难,表现为难以形成连续性的工作思路、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难以形成有战斗力的党支部。
2.党建内容不够明确,实际工作定位较低
党建工作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有其自身的重点和特点,学生党员应该在群众和集体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从现状来看,目前,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大多与团组织、学生社团群体的活动联系较少,在校园中活跃的各种群众性社团活动中,学生党组织的声音较为低沉,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限。此外,由于条件所限,学生支部组织活动内容贫乏,多半是用来解决新党员发展问题或读报念文件,而真正进行思想的交锋、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增强党性修养的活动较少。总体上看,学生党组织的整体影响也不明显。
3.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多样性、功利化的倾向。
入党动机是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真实目的和内在驱动力,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党员的质量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党员都具有比较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比较正确的入党动机,但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改革开放时期,成长于社会转型和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 ,且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相对简单,社会阅历相对单纯,加之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大学生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这使学生们对党的认识、对入党问题的理解往往出现偏颇,影响了学生入党和对党组织进行追求的热情和积极性。如有些学生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或加入了党组织,其目的表现出功利性倾向和从众的心态。在钦州学院,存在着一些入党动机不纯,为了个人目的而加入党校学习的学生,他们对党的认识很肤浅,党的理论知识匮乏,上党课不专心听讲,党校考试不认真对待,甚至取巧抄袭,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党校的教学质量。此外,在一些学生党员中,也存在着入党动机的多样化、功利化的趋向。有的学生要求入党不是为人民服务,也不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是为了对自己毕业找工作和未来发展有好处。
4.在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学生干部轻一般学生”的不良现象。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大大增强。从钦州学院的情况来看,目前被考察的入党发展对象的人数远远超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人数,考察工作难度加大。由于学生党员流动性大,正式党员有限,一个正式党员联系多个培养对象,一些入党积极分子根本无法有稳定的正式党员来做其培养联系人。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很难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出现了一些“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学生干部轻一般学生”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党员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5. 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教育”的现象
从整体上看,高校党组织非常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各高校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业余党校教育教学系统和党员管理体系。但对学生党员教育“前紧后松”现象也普遍存在,表现为对学生党员“重发展,轻教育和管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重发展前的教育、培养、考察,轻发展后的继续教育和严格管理。在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参加两级党校的培训,要求发展对象向党组织定期汇报思想,考察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和突出业绩等。但当发展任务完成后,往往就忽略了对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了部分党员“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随之不再成为其追求标准,一些思想上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部分学生党员出现思想上麻痹、行动上松散、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的现象,不能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在同学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违法违纪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6.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措施。
从钦州学院的情况来看,学生党支部大都建立了一定的学习制度,但有效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制度,培养发展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仍需进一步健全。否则,学生党员不但不能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而且也削弱了他们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主动性。这无疑会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时效性,同时也偏离了学生党员培养的目标。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和谐发展
1.必须始终将思想建设摆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首位。思想建设的首位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四章《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党组织应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我们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这也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
2.要建立一支数量多、质量高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1) 搞好入学教育,发挥党、团组织对学生的思想启蒙作用。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迈进大学校园的第一课。在入学教育过程中,学校及二级学院两级党团组织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南作用,要对入学新生提出希望和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思想启蒙教育活动,激发广大学生要求进步的政治热情。
(2) 抓重点、早培养、早建制。抓重点就是瞄准一部分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培养,在认真做好大范围的大学生思想启蒙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对那些思想基础较好的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加强培养,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及理论,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学习内容,交流学习体会,教育、引导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早培养,就是在新生入学递交入党申请书一至两个月后,将符合培养条件者转入党校培训,力争在大学一年级就出现学生新党员;早建制是尽早建立学生党支部。特别要着重在大学三、四年级发展学生党员,力争在一个班有正式党员 3人以上,早日成立党支部。从总的发展目标来看,在普通高校,基本上要实现大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
(3)必须理顺人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建立有效的机制。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以党建带团建, 用团建助党建, 党建团建一起抓”的工作宗旨,使大学生党建工作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在党团组织的机构设置上,二级学院(系)的分团委书记可以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使工作内容互相渗透。在班级干部的选配上,团支部书记尽量由党员兼任,加强班级工作的政治领导作用。推优程序要严格,在确定人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中,为保证质量,党支部要坚持严格的“推优制” 即不经过团组织推荐的团员不能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加强人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推荐工作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4) 充分发挥党员的引导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引导示范作用,采取“ 一对一”的办法,从一开始就确立党员与积极分子的联系,通过党员的示范引导,来加强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党总支、党支部每季度都召开专门会议,分析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情况,及时进行接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的考察的培养,通过让他们参加各类活动、对其赋以重任、帮助其全面发展、进步。
(5)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在此方面,钦州学院近年来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2009年春,政治与经济系学生党支部与系学生会、团总支联合举办了校园礼仪文化节,使学生党支部的活动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结合;2009年暑假,该系党总支和团总支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服务团“走进钦州市钦北区决竹村”,首创了党总支和团总支联合进行社会实践的新形式;201*年暑期,商学院组织了两支学生社会实践队,把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党员先锋,结对共建”,走进社区、走进港口,取得了显著效果,从中锻炼了一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3.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奋发有为的高素质的党务政工队伍。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真正把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党员教师和政工人员选拔到队伍中来,做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在专业课教师和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拔担任兼职政治辅导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建立校、院(系)两级组织员制度,专门研究指导、协调督促基层组织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加强对党务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关心党务政工干部的学习、生活和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增强党校培训教育的实效性。党课教育要形成鲜明的主题,要争取活泼的形式,力戒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和空洞乏味。党课内容不但要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基本知识放在首位,而且要注重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和学校中心工作以及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5.不断完善基层组织设置,切实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取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立是否合理和完善。因此,必须不断探索和完善基层组织设置,以切实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要根据当前大学生群体变化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学生支部设置,要在以班级为基础,结合年级、专业建立学生支部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建立学生党组织的新的形式,如建立外出就业学生的流动党组织、临时党支部或网络党支部等,以扩大基层工作的覆盖面。要创新学生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党支部的工作既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党的先进性,又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使广大党员真正得到教育。要认真研究学生党支部广泛联系大学生的内容、方法、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干部在基层组织工作中的作用,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
6.坚持标准,正确处理好大学生党员发展中质与量的关系。
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坚持标难、不降低要求是党员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坚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全面衡量 ,严格把好人口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绝不为追求发展数量而忽视党员质量。同时要对发展对象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党员发展工作有据可依,如考查科目成绩必须合格以上, 考试科目的平均成绩在班级名次要达到中等以上、“两课”成绩在75分以上、操行评定在良好以上等。必须明确发展党员的这些具体标准,把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发展成为党员,使高校的党员发展工作真正起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为此,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始终坚持培养面要广、发展把关要严的要求,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使新党员发展既有一定的数量,又能确保质量。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整个党的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只有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才能不断创新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推进我们党的事业的兴旺发展。
参考文献
[1]2009 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09-28第1版。
[2]李万仓: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王世杰: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4期。
[4]钟家华: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南方论刊》2009年第4期
[5] 王传旭:从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国高教研究》2006第1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3820.html
- 上一篇:小学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营造精彩高效的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