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加快集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22 13:23:58 网站:公文素材库

XX乡加快集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集镇建设步伐是提升集镇承载能力,实现“两化”互动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XX乡牢牢把握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集镇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城东北面X公里,幅员面积XX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96户171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76人。目前,全乡所有村均已畅通公路,集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地埋式垃圾库1座,农贸市场5000平方米,开发商品房9000平方米,建成区面积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5人。201*年12月,XX建筑有限公司为我乡编制完成集镇新区规划设计。规划区位于我乡XX村3、4组,采取“一轴、一片、两心、三组团”的空间布局,规划面积约160亩,内容涵盖商业、住宅、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配套完善、功能齐备。按照“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理念,我乡首期16.2亩发展用地的统征工作已经完成,涉及农户签字率达到80%。

二、存在问题

(一)利益诉求难满足。集镇建设离不开土地,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征地拆迁。在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下,群众对征地拆迁十分敏感,并对土地收益寄予了过高期望。在统征过程中,大多数农户认为土地“两补费”价格过低,且乡镇之间补偿标准与《国土法》中关于“两补费”最高补偿不超过当地前三年平均产值30倍之规定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土地进入流通环节后,开发商获取的巨大利益,更让部分失地群众心理失衡,漫天要价,严重影响征地工作的推进。

(二)自身条件有局限。我乡地处XX路沿线,与XX镇、XX镇、XX镇毗邻,人口较为分散,饮用水源缺乏,无论生活环境还是基础配套,我乡都没有优势,“三镇夹一乡”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很多本地人在置业上都选择他处,无形中制约了集镇发展。加之我乡属纯农业乡镇,全乡范围内无一家厂矿企业,近年来引进的项目又全是涉农项目,对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有限,无法聚集人气,难以形成集聚效应,要想依靠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集镇扩张根本没有可能,发展内在动力匮乏。

(三)管理水平需提高。长期以来,我乡集镇建房均以原基改建为主,缺乏统一规划,老集镇建筑密度过大,新集镇又发展不足。受财政能力制约,全乡集镇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对于进一步改善集镇人居环境常常是“有想法没办法”,比如扩建农贸市场、改建集镇污水管网等等。同时,由于集镇化的推进,大量周边群众涌向集镇,农村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乱堆乱放、乱丢乱倒等行为时有发生,尤其是逢场,农贸市场体量不足,以街为市现象严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任重道远。

三、对策建议

(一)以市场带动集镇化。集镇是市场经济的发祥地和载体,而市场发展起来以后反过来会形成集镇的磁场效应,会使农村人口自觉地向集镇转移。要始终把市场建设作为发展集镇的助推器,充分发挥XX地缘优势、产业优势,立足实际,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布局,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科学规划布局,努力培育形成综合性、专业性以及产地型、集散型等不同类型的市场网络体系,以特色市场打造特色集镇。

(二)以特色定位集镇化。特色就是“比较优势”,特色经济是集镇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XX作为全县“XX之乡”,发展茶叶条件优越、基础牢固,要以市场为导向,走“调优结构,调新产业,调特产品,调高质量”的路子,以种茶、采茶为主导,配套发展以赏茶、观茶、制茶、品茶为内容的特色农家乐,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最大的土地效益为目标,形成区域特色,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

(三)以商业支撑集镇化。建设集镇的终极目的是发展经济,而企业是商业的基本载体,没有企业的发展,集镇建设就失去了支撑。要在积极扶持本地茶叶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主动对接省内外知名茶企业,鼓励其到XX投资办厂或建立合作关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剩余资金通过私营经济等进入小集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集镇人口,促进人流的聚集和商业的活跃,拉动消费增长。

(四)以文化充实集镇化。文化是集镇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无形资产,在集镇化建设中要把文化建设贯穿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XX地处全县“一环线两景点”旅游核心区域的优势,深挖“茶文化”内涵。同时,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规划建设集镇文体广场,依托文化站,大力引导居民行为文明化,居住环境优美化,全面提高集镇居民的整体素质,以先进的文化建设引领集镇建设出形象、出品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加快集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390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