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时间:2019-05-22 13:27:18 网站:公文素材库
***区201*年度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应用课题研究
***区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仅是响应省委、省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倍增计划,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年的发展,***区已经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四大新兴产业的基本框架。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尤其是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美国将政策重点放在新能源环保产业上,仅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上就投入14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欧盟重在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至全球领先水平,并决定在201*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日本围绕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医药等领域,制订了“技术创新25”。我国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用“市场换经济”形成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有限的资源高强度的消耗,再加上我国土地、劳动力、原料等主要成本都在不断上涨,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更加突出,在这种经济方式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要求时,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发展新兴产业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鼓励和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从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的支持,可以看出以新兴产业的发展来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制高点已经形成共识。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
1.地理优势:立体式的交通网和得天独厚的江海综合资源,为***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随着苏通大桥的通车,我区与上海产生了同城效应,和苏南实现对接融合,再加上我区已经加快融入到南通主城区,在吸引高端国际资金本和跨国公司投资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2.政策优势:在区政府的牵头下,***积极实施江海联动、跨江合作,一个全新的“一园三区”大舞台正在形成,这将成为打造特色产业,延伸新兴产业链提供强大支撑。
3.基础优势:近年来,***积极培育大企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和特色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在江苏省确定的19条新兴产业链培育企业中,***就有15家企业入选,比如综艺集团、东源集团、江海电容、通达动力、中航虹波、桑夏太阳能等,许多企业都涉及到新兴产业领域,这就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4. 人才优势:发展经济,人才先行。目前,***区人才总量为13.49万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8000人。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建成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目前已吸纳17家留学人员企业入驻;建有中联科技、***建总等6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列南通各县(市)区之首;建有力普电子、创斯达机电等4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和3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十一五”期间,我区连续两次荣获省人才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这样我区发展新兴产业就有了一定的技术优势。
三、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区新兴产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家,1-6月份累计(下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7.3%,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31.7%。实现利润总额14亿元,同比增长45.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2.2%。
1.新材料产业:全区新材料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主要包括钢丝绳、冶金、光学玻璃、人造纤维等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79.9%,占全区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10%。骨干企业有华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帅宙特钢,其中华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亿元,利润实现0.6亿元,两项同比增长都超过100%,在全区起到了率先作用。***区新材料产业中比较有特色的是钢丝绳行业,企业数占整个新材料产业的大部分,发展空间比较广阔,钢丝绳作为基础材料蕴含了一定的科技含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是全区已经形成的特色产业之一。
2.新能源产业:全区新能源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风电设备等领域,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28.1%,占全区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48.7%。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战略举措。全区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已初步打造形成集光伏、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利用和设备制造产业链。比如,“综艺集团”的光伏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又如“桑夏”太阳能,其生产规模在全国同行业内名列前五强,成为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弛名商标,并高票中标国家家电下乡产品,每年可节约数十亿度电,减少污染排放数百万吨,为我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光伏、太阳能相比,***区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基础也比较扎实,比如“虹波风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已一跃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优秀供应商。在此基础上“综艺集团”又在总投资5亿美元的基础上再以9980万美元扩建二期工程,“东源集团”投资3.5亿元新上了风电一期工程,这些项目促使***区的新能源产业呈现出了扩张快,投入大,后劲强,发展前景好的新局面。
3.节能环保产业:全区节能环保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79.6%,占全区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9.3%。虽然企业数量在全区新兴产业中比例最少,但基础稳定,发展迅速,对全区的经济贡献也很可观,形成了“华新环保”、“华通锅炉”、“海华管桩”等一批骨干企业。其中,“华新环保”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在节能环保产业中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
4.电子信息与物联网产业:全区电子信息与物联网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主要集中在电子元件及组件的研发和制造,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33.1%,占全区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32.0%。主要骨干企业有“江海电容”,“中联科技”。其中,“江海电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3亿元,同比增长27.4%;“中联科技”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6亿元,同比增长21.7%,对新兴产业及全区的工业经济快速运行做出了贡献。据福布斯杂志预测,到2020年全球信息技术市场年产值将增长到20万亿美元,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产业市场。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将得到全面而迅速的发展,形成以“江海电容”、“中联科技”、“综艺电子”、“桑夏软件园”等为龙头,打造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相关电子材料和以软件、IC智能卡等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
“十二五”期间***区将陆续制定新的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大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促使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产业。到201*年,争取建成3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1个超千亿元的特色产业基地,实现应税销售80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8.0%。其中,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下同)300亿元,新材料产业12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100亿元,电子信息与物联网产业280亿元。
四、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尚不健全。当前的制度环境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并不十分相适合。市场、法律、科技、税务等联动不够,政府调节经验不足,要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工作思想,不能各自为阵,应形成和谐、轻松的大环境,为新兴产业的认证、审批、帮扶打开通道。
2.缺乏创新能力。一方面是研发资金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创新机制不完备,比如政府对新兴产业的税收奖励不够,科技部门对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的引导和帮助不够等,还有一方面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不明确,比如许多新兴产业的产品都是销往国外市场的,加上大部分原料还需从国外进口,造成两头在外,中间制造环节留在国内,污染较多,效益较低,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难以保证,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有利条件。
3.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有的特色产业分散在各个镇区,没有形成规模的特色区域,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抓大放小,统筹规划,容易造成产能过剩,这样就会直接导致整个新兴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下,成套能力薄弱,服务水平落后,规模难以提升。
4.融资体系不够完善。资金问题现在仍是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新建企业,资金不够,信誉不够,难以得到融资支持,造成融资一步不到位,生产、研发步步受牵制的不良循环。
五、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新兴产业聚集度。以“园”、“区”为平台,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在开发区和锡通科技园的基础上继续打造***新兴产业的特色产业区,发挥新兴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的约束功能,找准切入点,明确产业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外招商的力度,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大力延伸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推进新兴产业向园区聚集,项目向园区集中,凸显区域特色竞争优势。
2.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结合***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鼓励企业用合股、抱团的形式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进军,加大科技、税收、金融、进出口等部门的联动,为新兴产业的审批、认证、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帮助搭建融资大平台,引导、扶持、奖励新兴产业的生产和研发,同时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政策约束,宣传指导企业走品牌发展道路,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培育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品牌,放大示范效应。
3.以高新技术推动新兴产业。树立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就是经济效益的发展理念,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一方面以高新技术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营销、服务等全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实现区委、区政府201*年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0%,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30.0%以上,建设10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目标。
4.持续发展还要以人为本。无论科技创新还是产业转型都要依靠人才,所以要充分释放和利用人才资源,给予引进人才在生活上的帮助和工作上的奖励,使其转变为***区的创新优势,真正使***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同时还要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和技术服务中心,比如企业研发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引导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走进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让产学研项目尽快形成规模和效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405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