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6

时间:2019-05-26 14:43:3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6

201*至201*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的数学工作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支持下,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现总结如下:一、加强数学教师业务理论学习

(一)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加强对《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内容的细化学习。以上两项《标准》是指导教师平时教育教学实践的根本标准,其指导性和方向指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教导处也将这一重要的学习内容放在开学初,在集体备课时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学习为主,个别学习为辅,教导处跟踪督促,真正的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用《标准》的理念来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但个别教师对以上《标准》的学习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态度上敷衍、走形式。这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显现出来,“吃老本”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本学期,我们在校长的建议和指导下,全体数学教师继续以积极态度营造了“书香校园”的良好的氛围,将读书学习作为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素养的一项必备的活动,并在开学初进行了以“读,思?悟!”为主题的假期读书体会(论文)交流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业务素养在学习和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为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本学期,我校继续抓好“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这一主题,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指导教师“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如何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等等,将这一主题抓实抓牢。结合这一主题,我校在数学教研方面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于3月16日下午搞了一次研讨、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做了如下几点安排:

1、全体数学教师观看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大成若缺认识圆》一课的视频录像。

2、教师们结合录像课谈出了自己平时教育教学的一些感受。

3、主管学科主任做了相关的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及总结。4、以教研组为单位做好本次活动的反馈。通过各教师递交上来的回执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通过观看李建群老师的课堂教学,找到了自己与专家的差距(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当然很多教师也对这节课也提出了质疑“是否注重了双基教学?”(是的,我们也不能迷信于专家。)我想一次能给教师带来思考、反思的活动就是一次成功的活动。

二、进一步落实校本研修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加强教研组建设。教师的业务素养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活动是校本研修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本学期学校进一步加强规范了教研组的组织活动,使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体作用。具体活动如下:(1)开学初,教研组集中学习《课标》及集体备课。

(2)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上报各时段的“主题研讨课”。(3)教研组组织开展平时的集体备课、组内研讨课、集体评课,狠抓“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4)以课题组为单位开展各段的课题研究。

2、搞好科研课题的培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本学期我们课题研究的着力点是进一步构建我校的科研课题体系,健全我校课题研究网络,踏实稳健地开展研究,并通过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让大部分教师参与科研,把深化课题研究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研究过程中重视了“四个加强”:

①加强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③加强个体研究与集体研究的有机统一。④加强基础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为此,学校在5月末进行了关于科研课题相关内容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科研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三、注重数学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数学骨干教师的作用,重视对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培养,朱亚丹老师是今年的毕业生,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李建群老师从教三十多年,但学校也需要掌握其教育教学的实际水平,所以学校对以上老师采取了一下培养措施:1、落实了“师徒结对”活动,

2、新教师开学初的亮相课,期末的过关课。3、教导处进行随机听课和跟踪听课。

通过一学期的听课、观察,感觉年轻教师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肯学好问,所以都有一定的进步幅度,但毕竟初为人师,需要充实自己的地方还很多,望继续努力。关于朱亚丹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四、切实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本学期,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向教师们渗透一种思想,即备课要做到:深挖教材、教参,理解教材、教参的理念,不要教教材,而是要利用教材去教;提倡教研组合作备课,同时要备出符合自己班级学生实际的课,切忌照抄照搬。上课要做到:首先要抓班级常规,知识的讲解要通俗易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大量的听评课,可以逐渐感觉到,我们教师的“花架子”课少了,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求真务实。

2、教师已树立“强化训练”的教学观。1)、重视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前2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笔算的基础训练现已成为我校数学课堂的一项固定的、特色的训练方式。2)、本学期学校要求教师作业必须及时批改;尽量做到全批全改;并有针对性的全批全改。通过听课时,顺手翻阅学生的作业本的情况看,我们大部分教师这一方面落实的非常到位。

五、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

1、关于教案书写

写规范教案,提倡写祥案;教研组长每天对组内成员的教案要过目并签字。期中和期末的常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教案书写工整,设计意图明确,课后反思具体到位、有深度。

2、关于听课记录本的使用

每周听课不少于一节(教研组长至少2节),每节要有评语意见。大部分教师做得非常好。六、其他

(一)月考

本学期三、四、五年级的月考试卷由学校统一下发,以考促教,每一次月考教师们都认真地做出了质量分析,查漏补缺,为日后的教学确立了目标。(二)、数学竞赛

我们搞数学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小学生爱数学的兴趣,养成学生认真钻研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本学期学校进一步调整了的数学竞赛的方式:1、参赛对象:三年级~五年级的学生全员参与。

2、试题内容:容量大,涉及到教材内容的方方面面,部分试题是教材知识点的拓展与延伸,但绝不出现极难的奥数题。其目的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201*年7月

扩展阅读:小学数学六年级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研工作总结

(201*201*学年第二学期)

良庄实验小学仉义建

一个学期来,年级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领导和校数学教研组的带动下,

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专业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本学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挖掘校本资源,发挥学校骨干教师作用,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1、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标准解读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讨论,更新观念,探讨新策略,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利用每个星期四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学习各年段的教材介绍和优秀课改案例,了解教研课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健全教研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本学期,教研组都能在每月设定的一个检查重点,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开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研工作做细、做实,继续坚持每月的考核检查制度。

2、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数学组老师多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作业的批改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一部分老师并能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使本学期的教学质量能有突破性地提高。

四、抓好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我组教师借课改之东风,扬帆启航,驶向理想的彼岸。

1、突出课改实验。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深入课堂实验,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

2、改革教案编写做到“四有”:即走进教室“有目标”;讲起课来“有步骤”;导起学生“有层次”;上完课后“有反思”。打破了以往备课即写教案,为写教案而搬、抄教案集,教师通过分工协作,达到资源共享,即能减少教师编写教案的负担,并能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进行备课与做好课前准备。

总之,我们要以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为教育教学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

201*年6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6》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6: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6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478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