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05~06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时间:2019-05-26 20:20:54 网站:公文素材库

05~06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1*201*学年惠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一、研究性学习继续深入开展。

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活动开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年了,在这一阶段内,我校学生实践热情一直很高,并且在同学们的身上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在同学们浓厚的实践氛围中,我也体会到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入社会的各个角落,接触了社会不同的环境,并在其中亲身体验了各种与自己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此次活动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1.学生更加注重亲身体验,能够深入社会调查了解相关的课题含义。

2.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对实践过程的记录。他们在调查、采访、体验的过程积累了大量的记实材料,学生们能够很好地利用简单的辅助工具使自己的实践活动留下痕迹。学生将自己的实际活动用照片等形式保存下来。

3、学生的汇报形式多样,不单纯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为主的汇报,现在能用汇报、介绍、讲解等形式进行成果汇报。本学年学生申报课题如下:科目年度05~06学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其它合计14111614162914151121高一冯智峰、李明、罗玉阳、刘古民同学的《未来的热能世界》;高二级文小琴、王婷、李文辉、古建广的《节约用电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邱智慧、张凤娟、于琳、杨彩云的《桥梁的研究》和何玉燕、潘芬、邓文冠、黄俊敏的《中学生消费面面观》在惠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目前经指导教师和教务处共同选拔推荐,高一年级评选优良课题研究成果20项,高二年级评选优良课题研究成果10项.

二、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的开展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一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授课每周每班开23节课,启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师资队伍培训;二是课题中心组与惠东县政府具体落实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活动项目、形式等,并签订有关的实践活动协议;三是启动六大类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我校本学年在这些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本学年具体活动如下:

活动时间201*.8活动内容参加人员201*年红色之旅.首都高校科技夏令营(惠州~高一、高二部北京)分师生高一新生201*.8.22~8.28201*.10高一新生军训参观中洞革命纪念馆高一、高二部分师生201*.10我校化学老师付贤谷带学生到黄埠鞋厂实地考高一部分师生察201*.10我校组织系列环保活动高一、高二部分师生201*.11.25高中部500学生赴马山、港口、平海三镇社会实高一、高二部践分师生奔赴惠东平海,开始为期两天半的学生社会教师13人,学实践活动。生114人201*.12.30201*.1参加惠东县拥军优属活动、高一、高二部分师生201*.2参加惠东县敬老院进行敬老助残服务高一、高二部分师生201*.4协助平山镇法律服务所法制宣传、社区学校高一、高二部辅导、平山镇成教中心扫育辅导、平山镇街村板分师生报画廊宣传及科普活动等

通过这些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①关注了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了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不断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学化时代、信息社会和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②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需。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改变了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

虽然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本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如:自身能力有限,一些社会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条件局限无法开展等等,使得我们的手脚受到束缚,无法大刀阔斧的去开展活动。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型课程必将进一步发挥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201*年6月惠东中学综合实践科组

扩展阅读:05-06学年下期南师附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南师附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201*-201*学年下期)

本学期是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试点进入结题的关键阶段,我校作为市级试点校,要加快实验步伐,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贯彻实施南平市教育局《南平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点研究方案》,结合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思路,深入学习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积极开展以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突出活动课程特色为宗旨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实践、思考和创造中生动活泼地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一、加强教师培训,引导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等部分皆明确提出教师的发展、提高和培养、培训问题。可见本轮新课程实验既关注学生的发展,也关注教师的成长。因此,我们要培养和建立一支固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教师队伍,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引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1、突破灌输式的传统培训方式,采用“培训、实践、研究”一体化的办法,结合优秀案例的分析,使教师们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及评价。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校本研究的重

点,组织力量集体攻关,力求有新的突破。

2、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以教研组为载体,逢单周周二下午第三节集中学习、研讨(60分钟)。同时加强个人自学,在此,提供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网址以供参考学习:(新思考网)、(福建省综合实践活动网,需要注册,建议用真实姓名,真实地区、学校。)、(南平市教育信息网)要求老师们利用这一平台,进行网络学习与交流。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南教综【201*】24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意见》、邹开煌教授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南》等相关文件、文章与理论,观看优秀案例的录相,学习实施策略、操作方法等,只有通过反复的学习,多次的培训,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观念,将理念化为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实施水平。

二、加强实践研究,提高活动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创新课程,在新课改的平台上,它有着广阔的空间。全体老师要树立教育创新的观念,尤其是兼职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特长,结合自己所任学科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1、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抓好一个活动课题,编写一个活动案例,开好一堂公开课或评课,收集一份学生活动优秀作品,交流一则经验。要求边学习,边实践,边研讨,边开

发,边反思,边提高,感悟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价值,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能力,探索综合实施活动的实施策略。

2、本学期将狠抓开课率,要求三年级以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每人开一节公开课(成果汇报),一、二年级均由年段推选一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开课(成果汇报),通过加强实践锻炼,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此,老师们要认真学习和使用好邹开煌主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南》,力求在方法指导上要有突破,如: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到哪里去找问题,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指导学生如何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即做什么,怎么做,应注意什么;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如何采访、如何做实验、如何调查、如何展示、交流、汇报等。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有效地指导,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评选,并根据南平市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编写会议工作精神,我校将选送部分优秀活动案例参加市级评选。同时本学期还将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视频案例征集(我们会安排对每位开课教师进行课堂实录,初步形成视频案例资源),每位教师及时做好班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等相关工作。

4、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同时,开发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通过充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使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其次,利用好社区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

周围的工厂企业、商店、大自然、传统文化等教育资源,精心安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并注意安全。通过家长会或其它途径做好家长、社会的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配合、参与,使家长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得力助手。

5、注重课程实施的整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所任学科的特点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班队主题活动、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活动相结合;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渠道。

三、加强管理评价,促进顺利实施

1、科学合理安排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一个主题需要多个活动来完成,一个活动需要一个课时或多个课时连续进行,因此课程安排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为便于课程实施,教师可把每周两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集中起来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灵活掌握(专职教师除外)。另外,教师可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2、建立激励机制。创设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良好环境。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参观等机会,购买参考资料、光盘,请进来走出去,对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的工作量给予肯定,计分奖励,对表现突出,做出成绩的教师、学生、社会人士要给予表彰与奖励。

3、建立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网,教师可将资料上传到资源

网上,也可网上下载和浏览资源,并与南平教育局的“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沟通,资源共享。

本学期将围绕着学校、学生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同时激发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发和积累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努力开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新局面。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201*年2月21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05~06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05~06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05~06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4018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