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宁安农场小学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总结

时间:2019-05-26 21:07:21 网站:公文素材库

宁安农场小学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总结

宁安农场小学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总结

德育实践是全国少工委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要求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活动。我校确定了以劳动实践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实验课题,集思广益,运筹规划,精心实施,不断调整,先后组织了“劳动最光荣”、“练就一双勤巧的双手”、“我为基地添光彩”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以劳辅德--基地建设新观念

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我们现在提倡的劳动实践教育,正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全面发展,具有新型素质的新一代人的有效途径。少先队劳动实践活动要能真正达到搞活搞实,做到“人人有岗位,处处有实践”的奋斗目标,着眼未来,拓宽领域,占领阵地,必须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劳动实践活动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协调各方面力量,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得使。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劳动实践深入人心,人人关心劳动实践,认识劳动实践的重大意义。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校老师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小学德育纲要》的部分内容,懂得了劳动实践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明确了劳动实践的“劳”不是单纯的“劳”,而是通过“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劳辅德,以劳促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劳动实践就像弹钢琴一样,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为了动员广大家长关心支持学校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为“家庭劳动岗”的成功实施作好思想上准备,我们给家长发了《告家长书》,宣传劳动实践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注重劳动实践对队员自身行为习惯和规范的培养,培养队员的劳动意识,树立劳动观念,引导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教育队员明白“除了阳光和空气,一切都要通过劳动去获得”。二、三位一体--基地建设新格局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依托,否则是难以持久的,我校基地建设的思路是以学校为圆心,以家庭为半径,形成牢固的基地圈,在此基础上,放眼圈外世界,开辟发展社会基地,向圈外辐射,形成开放型、多功能、综合型的基地网络。

一是在家庭体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言而喻,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为着共同的育人目标,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责任。现代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所有人的心肝宝贝,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缺乏自理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家庭实际情况,在家庭中开展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体验活动。低年级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中年级以“父母的事情帮着做,争做父母的小帮手”;高年级以“家里的事情抢着做,体验父母的辛苦”为主体的体验活动。通过家庭体验,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与家人交流沟通,更加热爱生活,孝敬父母,自强自立,营造了浓浓家庭氛围。

二是在校内活动中体验。四月“民族精神,我们传承”的清明节;五月“我运动我快乐”的体育节;六月“精彩不断大舞台”的艺术节;十一月“魅力无限”的英语节。这些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策划和实施的,参与面达到100%。同时学校还组建了管乐、美术、舞蹈、田径、球类等23个兴趣小组,学生参与面达到90%以上。学校的“银河广播台”电视台,开设了《旋转小舞台》、《心灵之窗》、《科学实践岛》等栏目,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收、转、编、播、摄、录为一体的系列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上电视和播音展示才艺的舞台,精彩纷呈的节目令人耳目一新,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三是在岗位中体验。一是发挥校园优势,立足校内建基地,我们充分挖掘校园劳动实践资源,先后建立了“银河广播台”、“劳动实践第二课堂”、“红领巾卫生区”、育林园这样,队员在校内就有了多处劳动的固定场所。

学校少先队开展了“红领巾体验岗”活动。给每个队员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有充分体验的机会。于是学校出现了“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礼仪标兵”等近20多个岗位。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这些岗位由队员竞争上岗,根据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奉献,为集体着想。例如红领巾卫生监督员,对环境卫生进行实行自主管理、评价,并及时反馈,针对个别少先队员环保意识不高,在队员中开展“弯弯腰,清洁校园”活动,涌现一批“环保小卫士”、“环保中队”,全校队员受到熏陶,纷纷拾起身边的垃圾。队员自主设岗、选岗,用心扮演自己的角色,体验角色的魅力。在体验教育面前,任何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

四是在社会活动中体验。建立社会教育活动基地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载体。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组成了警、工、街共建共育的网络,完善了社会实践网、校外帮教网。与邻近社区共同开展了“我是社区小雷锋”、“给墙壁洗脸”、“给社区美容”等活动。学生们深入社区进行《公民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协助社区清洁工清理垃圾、擦洗公共设施、清除小广告到文化广场进行普通话宣传、为残疾人募捐等,一支支文明宣传小队、绿化环保小队、利民服务小队及各种兴趣小队活跃在市区的四面八方。在清明节、教师节、儿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大型的主题队会,举办手抄报、板报评比,诗朗诵、演讲比赛,看电影周等活动。学校还组建了80人管乐队,在农场大型活动进行上演奏。通过社会体验教育,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发展学生个性品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五是在科技创新中体验。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现代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优势,积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创造条件。很多有计算机天赋的学生在这里得到了精心的培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们以“勤巧自主做主人”为主题,以劳动实践阵地为依托,以劳动技能竞赛和成果展览评比为激励强化手段,在全校大规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我们以劳动观念的教育为切入点,努力结合经济建设“大市场”力争抢占“科技教育”制高点,努力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我们的口号是“学多方面知识,练多种本领”。一年来,全校80%以上的学生投身到劳动实践之中,共同建立家庭劳动小岗位300多个,校外基地两个,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少先队员。

扩展阅读:绿色理念下农村小学德育基地开发与实践

绿色理念下农村小学德育基地开发与实践

课题研究方案

朱家尖小学德育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参与研究学校简介

朱家尖小学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朱家尖岛的中心地段,学校创办于解放前,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并不断发展的学校。学校经过多年的布局调整,现已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小学。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以环境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98年被教育部命名为“中国中小学绿色行动试点学校”。201*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绿色学校。同时学校还获得了区级卫生先进单位等其它多项各级各类荣誉和奖项。2、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在社会生活正发生复杂而深刻变化的同时,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也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虽已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让位”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的。德育方法陈旧,一味灌输,途径狭窄等等极大制约当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认识和表面形式上,正面灌输和机械训练的较多,而落实到学生具体行动上的较少,过多地以他律代替自律,往往造成了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这种现象与学校德育长期以来“重形式,轻实践”的方式不无关联。3、小学生德育状况

小学阶段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抓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小学德育纲要》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重新修订,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贺信中要求孩子们“人人争当四好少年”,并号召广大人民树立强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再次提醒着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永恒而重要的研究课题。4、社会的进步要求学校德育必须与时俱进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意识到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并重新审视我们学校德育工作,努力寻找具有自身特色的突破口。通过对学校德育基地功能的实践和研究,能真正做到让学校的德育活动做到有阵地,有依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们通过指导和参与这些活动,密切与学生的关系,提高自己从事德育工作的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课题界定:1、绿色德育理念的内涵

自我校被授予绿色学校的称号后,环境意识,绿色理念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此学校提出了“绿色德育”的理念。我校提出的“绿色德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这个名词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德育观。它包涵了这样的德育理念: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和谐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的德育活动。2、德育基地

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影响。离开社会实践是搞不好“绿色德育”的。绿色德育和绿色教育必须延伸到社区中,借用社区绿色教育资源,来搞好绿色综合实践活动。这里说的“德育基地”是指我们学校在课题研究时,在充分挖掘本地农村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沙雕产业链文化等方面蕴涵的德育资源的基础上,认定了能长期进行各种德育活动的固定场所。现在我校共有“里岙烈士纪念墓”、“里沙生态园”、“南沙沙雕广场”、“万亩梭子蟹养殖基地”、“牛角湾柑橘园”、“乌石塘风景区”、“朱家尖老院”、“阿德哥休闲农庄”、“朱家尖福兴社区”和“朱家尖三八幼儿园”等德育基地。3、基地育人功能

“育人功能”在这里指的是能充分发挥“农村小学德育基地”的作用,不断促进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根据这十个德育基地的特点,我们归纳出德育基地中涵含的,能在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起显著影响的“环境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孝亲敬长,尊老爱幼教育”、“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教育”、“科技创新,勤劳致富教育”、“探索求知,发展个性教育”六大育人功能。

三、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德育课题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较好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在育人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党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重要文件的号召下,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教育活动的开展,各地中小学掀起了道德教育研究的热潮。有关“德育基地”的研究,很多学校也都十分重视,试图以“德育基地”为阵地,将空洞的说教变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生动的思想教育。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在网上有关德育基地的课题研究有:江苏省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校进行过《探索职校有效育人途径实现德育基地育人功能》的研究,还有太华中学进行的《充分发挥德育基地育人功能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目标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工厂、开发区等国情、乡情教育,了解祖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家乡的巨变等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永驻孩子心间,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纵观国内外有关同类课题的研究,对德育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研究的比较多,强调的多是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而我们的课题在强调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同时,更加突出形成较为固定的德育基地,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探索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的途径,突破单一性的研究,形成综合性的研究,逐步形成以提高小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目的,具有指导性的德育实践活动模式。这也是我们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和重要体现。

四、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绿色生态环境教育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为可持续未来服务:一种促进协同行动的跨学科思想》的报告书。理论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观、尊重自然、善待绿色生态环境的道德观等。即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当代与后代、人与生物、人与非生物都存在于难以分割的时间和空间连续体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作用于人类所处的绿色生态环境系统,同时绿色生态环境系统又反作用于人类。也就是说,环境教育决不可只拘泥于校园里,必须回归到人生活的整个生态环境中去。

3、素质教育的理论。素质教育明确以德育为灵魂,不仅突出了德育的重要地位,而且强调了德育对其他各育的渗透、统摄,反映了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德育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功能。素质教育理论认为,“人是什么样的”同“人的活动”是同义的,同他们所过的教育生活是一致的。

4、德育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德育回归生活,就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回归到以人的生活幸福为准。德育实效性差的最大原因是人为地将德育从生活实际中分离出来,使得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严重失衡。学校德育应该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沉重生活中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和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

1、改变当前德育说教灌输和重形式轻实践的方式,把德育基地活动实践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践,探索学校德育新的渠道,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并能形成一定的德育特色,出版德育系列校本教材。

2、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主动健康快乐地成长。

3、促进学校德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增强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4、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功能的活动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我校的德育基地及其育人功能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研究我校确立的德育基地的德育功能,确定如何来构建并整合我校的德育基地,使之形成各具特色的育人功能的体系。

2、德育基地活动模式的研究。根据整合的德育基地和设置的育人目标,如何通过实践来构建农村小学德育基地活动的模式,并围绕不同的德育基地建立系统的活动内容的操作方式,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3、建立有效德育基地活动的运行机制的研究。分析研究我校在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功能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逐步从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原则,成功案例,评价等方面形成基本的德育基地活动理论框架。研究重点:

通过德育基地活动的实践,构建农村小学德育基地育人的活动模式,并建立系统的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框架,真正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七、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现代有关利用德育基地功能,进行德育活动的实践与理论,并进行归类分析。

2、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期的调查分析。

3、行动研究法:针对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在行动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我们的“农村小学德育基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4、个案研究法:选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跟踪分析研究。

5、经验总结法:根据德育基地实践活动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出现的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能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八、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年9月~201*年11月)

1、调查分析,摸清情况。制定学年德育发展计划,对部分教师进行关于德育基地知识、德育基地功能对学生素质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开展德育基地活动等方面的访谈调查,一方面是对课题研究成果推广的检测和促进,另一方面是为课题制定明确目标。

2、对参加实验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理论,收集资料。(二)、实施研究研究阶段(201*年12月~201*年9月)

1、各子课题制定研究实施计划,并分阶段研究。低、中、高年级段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考虑德育基地的功能,每学期开展两次内容不同的基地活动,整理出活动材料,并分析活动的成效,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个案。还可以根据此次活动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2、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收集过程性资料。在阶段性研究活动中,注意随时总结,明确德育基地开展活动的目的,对活动内容进行周密的考虑,通过多种渠道如观察、学生日记、作文、家访等,了解分析活动对学生素质的影响程度。(三)、成果总结阶段(201*年10月~201*年11月)1、资料分析

2、进行成果总结(1、撰写结题报告2、德育基地活动案例集3、系列活动影像集的制作。)3、申请结题。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我校周军海校长,多年来从事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和德育研究工作,有着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平时,他特别注重对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并指导参与过多个学科课题研究。在课题组其他成员中既有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层领导,也有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年轻教师和多才多艺的艺体科教师。

在申报此课题前,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一方面我校周围有着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这些资源可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生活的环境变得错综复杂,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再加上中央有关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和现在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重形式,轻效果,重说教,轻体验等。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觉得学校德育工作要有切实的抓手,德育活动要有坚实的阵地,要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此外,我们在认真学习中央有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的同时,查阅了大量有关德育活动的案例和理论研究,对我们的课题作了充分的理论假设。

综上所述,我觉得我们是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取得这个课题研究的成果的。

十、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顾问:周军海范秀女

课题组组长:朱荷燕(全面负责、主持研究)

低年级课题组成员:刘慧珍(段长)胡艳辉刘淑艳李赛珍贺磊水静芬刘晓颖王志凤李海萍

中年级课题组成员:胡燕达(段长)俞赛艳应春红陈怡戚艳娜

虞艳萍李志琴王慧萍汪文菊

高年级课题组成员:刘学君(段长)胡静静刘金苏朱波陈松飞张佩君马国成陈燕君刘祝君

(课题实践、收集资料主要有三位段长负责收集)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宁安农场小学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宁安农场小学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宁安农场小学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4595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