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6 21:07:28 网站:公文素材库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年工作总结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的要求和学校年度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提升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今年年初,社会科学部及时制定并印发了《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年工作要点》,“要点”从“强本固基,努力提升文科学术队伍的整体素质;集成优势,努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力;面向现实,努力提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倡扬创新,努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强化服务,努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水平”五个方面部署了201*年我校的文科科研工作。

总体上,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201*年在“质量年”和“管理年”指导思路下,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申报获准率15.1%,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3项,年度项目29项,后期资助项目2项,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项,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教育规划项目1项,其他部委项目11项,省市社科基金项目18项;到账科研经费首次突破4600万大关,比201*年增长1300多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重要项目最终成果获得“优秀”评价比率大幅飚升,全年共有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2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最终成果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其中全国性表彰15项。

本年度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科研人才凸显高端。

我们广泛调研,集思广益,提出了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的核心理念,即“高端、聚合、对话、原创”。与“原创”的核心内涵以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产出一批体现我校实力和水平的精品力作相适应,提出并努力实施了“源头创新战略”、“高端引领战略”,从多个层面,着眼未来发展,汇聚学术中坚。

201*年,我校胡德坤、丁俊萍教授成为新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使我校的社会科学委委员达到9位;刘家真、宗福邦教授名列文化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校长、国际法研究所所长黄进教授当选为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於可训教授当选中国写作学会会长、陈继勇教授当选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九届学会副会长、李建中教授当选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

与此同时,我们还精心组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推荐评审工作,黄如花等9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二、发展高标正式确立,学术品牌日趋成熟。

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与武汉大学出版社共同策划推出了“武汉大学百年名典”、“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丛”,以系统展现武汉大学百余年的学术史,确立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精品的高标,彰显优良学风,激励学术创新。目前已推出“百年名典”系列20余部,资深教授文集7部。我们广泛征求意见,积极改进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丛书的评审办法,努力遴选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推出更多的学术新人。本年度,我们严格评审程序,共推出了12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丛书,使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丛书日渐成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的最高的成熟的品牌之一。

三、基地建设稳步发展,科研机构迸发活力。集成优势学科资源,推进深层次、高水平的跨学科合作,是我校机构建设的重要方面。20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齐头并进,创新梯级体系初显活力,学校组团参加教育部基地主任工作会议和基地建设成就展,黄进副校长以“致力高端发展、推进整体跨越”为题作大会经验交流;8个由校级重点研究基地所直接支持的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中国边界研究院等大型跨学科研究机构相继组建,运行良好;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成立不久即迸发出活力,于今年入选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技考古研究中心经过几年的运作,成果迭出,也于今年新增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我们还进行了科研管理体制的变革,努力营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跨学科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筹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四、科学研究多头并进,项目经费大幅提高。

我校今年在各纵向科研项目获取上,收获丰硕24项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申报获准率达1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1项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经费支持;冯天瑜教授主持的“近代术语的生成、演变与中西文化互动研究”等3课题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课题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支持,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叶永刚教授主持的“宏观金融工程研究”被批准为后期资助重大项目;29项课题获得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资助;2项课题获得国家古委会资助。此外,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者还广泛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研究,获取各类资助课题近百项。截至目前,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获得纵向科研经费1700余万元,横向科研经费2800余万元,两项合计超过4500万元,已经远远超过历年水平。

五、科研成果迭创优秀,学术精品大量涌现。

201*年,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数量大幅提升,共出版著作442部(其中专著152部,译著33部,编著与教材257部),发表论文3390余篇,提供应用研究成果46份,提供咨询报告37篇(条)。

我们在保持一定成果数量基础上大力提升成果质量,通过多种手段使成果质量跃升到新的台阶。我们充分调查研究,积极改进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项目服务,过程管理和全动态管理,努力提高项目结项率和结项优秀率,使重要科研项目成为涵育优秀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201*年,我校先后有文学院王兆鹏教授主持的20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谭崇台教授主持的20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陶德麟教授主持的2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主持的201*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费成教授主持的20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历史学院张建民教授主持的20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院尚永亮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最终科研成果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是历年以来最好水平。

今年以来,我校大力弘扬学术精品,学术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先后有15部论著获得全国性表彰。如顾海良教授的《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麻天祥教授的《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朱农博士的《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秦天宝副教授的《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等四部著作入选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顾海良教授的《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和朱农博士的《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荣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的《故训汇纂》荣获第一届政府出版奖的正式奖,顾海良、冻国栋、麻天祥、陈文新、程水金等教授的成果获得第一届政府出版奖提名奖;顾海良教授等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教授主编的《故训汇纂》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陶德麟、汪信砚教授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汪信砚的论文《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误区》等21项成果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简新华、刘传江教授主编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丛书获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中国人口学会颁发的“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陶德麟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等5本图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100种迎接十七大重点图书选题。

我们进行了武汉大学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申报组织与评审工作,吴志达等的《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等76项科研成果分获特等奖和一、二等奖。

五、学术交流广泛开展,学术影响不断扩大。

今年,我校进一步加强了与校外学者的沟通、联系与对话,召开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数量多,范围广,影响大。据不完全统计,已召开国际学术会议25场,国内学术会议40余场。举办学术讲座数百场。如先后召开201*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和谐社会与检察权的运用”研讨会、国际私法全球论坛:201*年中国国际私法学年会暨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学术会议、“构建测量亚洲国家的城市生活质量指标”国际学术会议、“和谐之道跨学科对话”珞珈论坛、政治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公共危机与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日韩广告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比较研讨会、依法侦查与审讯学术交流研讨会、全国第三届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等诸多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均取得良好的学术效应。

六、科研管理逐渐优化,科研绩效日益提高。

我们结合所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的思考,积极完善评价体系,改进科研管理,努力确立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发展方向;确立以数量为基础,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为广大学者的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舆论与制度环境;我校参加珞珈中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的30余位学者,正式发表《珞珈青年学者学术宣言》,向全国青年学者表达珞珈青年学者“追求真理、服务人生,承扬学术,伸担道义”的为学理想,在学术界广为传颂;我们通过新开发并经反复试用的“武汉大学文科科研管理系统”,为科研管理建立了一套全面完整的电子管理系统,能够适时发送最新科研动态和科研通知,对不断推进管理信息化和管理绩效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编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手册,为广大文科教师的科研申报与项目管理工作提供极大便利;我们进一步完善、出台相关管理文件,努力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社会科学部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扩展阅读:工作总结(3)

【工作总结】

我区举办党政主要负责干部研修班

为认真贯彻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精神,完成区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根据奉贤实际,区委于4月12日至5月19日,分三期举办了区党政主要负责干部研修班,共112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

一、培训班基本情况

此次培训班分三期,每期三天。

第一期是4月12日至14日,参加对象是镇、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干部,以“团结鼓劲、突破瓶颈”为主题,通过请外区县有关镇村领导介绍经验、市委党校专家授课、到浙江萧山学习考察等形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为全面完成区委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期是4月25日至27日,参加对象是部、委、办、局行政主要负责干部,以“转变作风、加强服务”为主题,通过请外区有关先进单位和个人介绍经验、市委党校专家授课、到江苏镇江学习考察等形式,要求部、委、办、局进一步转变作风,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为基层、为老百姓服务。

第三期是5月18日至19日(其中集中培训4月25日)。参加对象是部、委、办、局党委和群团部门主要负责干部,以“加强党建、促进工作”为主题,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到浙江嘉兴学习考察,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为区委中心工作服务。

二、培训班主要做法1、领导重视,周密安排。

培训班从开始筹划到结束,一直受到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年初,区委将党政主要负责干部的培训作为区委常委会201*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区委书记张立平全程参与了三期培训班,并对每期培训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区委副书记、区长彭沉雷对每期培训班都作了开班动员;区委副书记周林官,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钱城乡亲自负责培训班各项工作的筹备,并从培训内容设计、师资安排、学习考察地点、交流发言内容、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保证了培训班的顺利实施;其他区委以及四套班子领导也都能积极参加,三期培训班共有28人次的区领导参加。

2、主题明确,针对性强。

三期培训班针对不同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培训主题,主题明确,培训的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针对性较强。第一期培训班,针对镇、开发区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资金等瓶颈问题十分突出,干部群众中出现怨天尤人想法,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等现象,提出了“团结鼓劲、突破瓶劲”的主题;第二期培训班,针对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委办局机关服务意识依旧薄弱,其自身建设成为了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的现状,提出了“转变作风、加强服务”的主题;第三期培训班,根据我区干部队伍中存在着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党建、促进工作”的主题。

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每期培训班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安排的内容却十分丰富,形式比较多样。既有单位和个人介绍经验,又有党校专家授课;既有政治理论学习,又有学习考察;既有领导讲话提要求,又有分组讨论消化学习内容;学习考察中既有会议交流,又有实地参观。

4、互相配合、分工明确。

这次培训班由区委办、区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党校、机管局等

单位联合举办,学员涉及全区所有处级单位。虽然涉及的部门较多,参加人员的范围广泛,但是由于各部门、各单位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使得整个培训班井然有序。

三、培训班主要收获

1、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

通过培训,特别是听了张立平书记的讲话和彭沉雷区长的开班动员后,大家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目标更加明确。镇、开发区下一步主要任务就是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三区一基地”建设,克服地根、银根收紧的困难,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滕笼换鸟”、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挖掘存量等手段,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的各项任务。部、委、办、局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大局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服务,想方设法解决事难办的问题,通过建立班子干部提醒制度、科级干部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等制度,使作风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使工作上一个新水平,努力为建设“三区一基地”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2、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创新了理念。

这次研修班邀请了闵行区梅陇镇党委书记蔡建忠、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党总支书记苏兴华、虹口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所长张一意、闸北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甘维刚等外区领导介绍经验。譬如从梅陇镇发展中,学习他们如何树立“空间有限,发展无限”的观念,形成“捷足先登,步步为营”的意识,突破土地资源的瓶颈。从太平村发展中,学习他们如何进行民主管理,实践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树立以和谐促稳定,以稳定求发展的理念。从第一税务所的工作中,学习他们如何转变作风,一心一意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从甘维刚身上,学习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做好工作为群众服务的精神。

研修班还邀请了市委党校的专家授课,从他们的授课中学员学到了许多相关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

研修班还到浙江、江苏进行了学习考察。兄弟省市的一些发展理念、服务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譬如到萧山学习他们如何开拓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受宏观调控的影响,继续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镇江学习他们主动按照苏南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自我加压精神;学习他们用优质服务创造优质环境的服务优先精神。到嘉兴学习他们求实创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精神,学习他们的“红船精神”抓好我区的党建。

3、进一步加强了沟通,凝聚了人心。

一是加强了领导与部门之间的沟通。虽然平时基层正职干部与区领导也有沟通,但像这种与领导近距离的接触机会不是很多。大家普遍感到这种形式非常好,缩短了与领导之间的距离。二是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研修班上,每位同志从各个角度结合自己的工作作了精彩的发言,通过交流,彼此了解了许多情况,对各自的工作也是一种促动。同时各条线的同志聚在一起,也增近了彼此间的友谊。通过培训,学员们一致表示方向明确了,目标有了,劲足了,气也顺了,回去一定要抓好落实。

【交流发言】

抓住“三区一基地”建设机遇再创南桥发展新篇章

目前南桥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南桥今后几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两个转变,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为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产业能级,南桥将着重做好两篇文章:一是提升现代制造业业态,二是迅速提升第三产业。

1、提升制造业业态。

一方面本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把项目准入关,锁定亩均投入200万、产出400万的目标;另一方面,做好内涵发展这篇文章,实施“腾笼换鸟”。在提升已落户企业产出能力,盘活存量、增资扩股、技术改造、品牌战略、规模经济等方面作积极探索,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盘活存量,实现“腾笼换鸟”。围绕区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源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行政推动,政策调节,制订方案,落实责任,加强考核,今年南桥镇将确保淘汰劣势企业和调整产品结构7家,实现腾笼换鸟8家,盘活土地343亩,提高容积率扩建厂房7000平方米,出租闲厂房7万平方米,利用批而未用、批而少用闲土地271亩,增资扩股投入3亿元目标任务的实现。

②增资扩股,提高土地产出率。今年,南桥镇将对征用江海、西渡园区土地的工业企业进行逐户排摸,对企业的用地数量、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能耗、产出、纳税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效能评估,充分挖掘企

业的发展潜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增加产出,提高亩均土地产出率,明年再在全镇推开。

③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竞争力。重视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保证每年对科技投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保持同步,突出企业在科技进步中的主体地位,出台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配套700万元),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④自主创新,打造品牌经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品牌,鼓励企业争创名产品、名商标,实施“品牌战略”,对名产品、名商标、专项产品,财政给予配套补贴,鼓励企业大胆申请。(在区政府不久前表彰的获奖企业名单中,南桥镇中国名牌产品3项,占全区的50%,国家免检产品3项,占全区的40%,上海市名牌产品8项,占全区的30%。去年被列为国家、市技术创新项目32项。)政策的引导使企业开展技改、品牌创新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也为南桥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优化和税收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享受这一类政策补贴的41家企业税收增幅达42%。

⑤产业集聚,培育规模经济。围绕奉贤区域经济发展和三区一基地建设的要求,积极引进符合奉贤产业导向的规模企业,积极培育扶持规模经济。今年重点扶持25户产出规模超亿元的企业,争取规模企业产出达到全镇工业产值的70%。

2、提升第三产业。

按照“三、二、一”功能定位,主要任务是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改变第三产业、财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业态,突破第三产业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市政府已经批准的“南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的发展机遇,高起点规划和实施,使之成为南桥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成为若干年后与其他新城比较的亮点。为此,南桥镇将成立专门的班子,加以积极推进。与此同时,要积极提升和调整现有商业业态,做好专业

街、特色街及社区商业的建设,提升南桥商业氛围。

二、建设新农村,提升农村工作水平

南桥镇将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为重点,以村容整洁村创建为抓手,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工作水平。

鼓励各行政村探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对村级企业的服务,增加产出。优化结构,整合村级存量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建立稳定的农民增收机制,积极推行农业奖励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完善救助体系。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建立农村就业援助员队伍(每村1-2名),促进非农就业,提高就业性收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对土地流转和私房出租的管理。

要倡导文明、树立新风。强化村民学校的教育功能,拓宽农民自我教育的新途径,进一步重视各类评优活动,从实际效果看,农村评选活动对乡风文明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开展农家会所达标创建活动,通过开展村民文娱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民素质,树立农村新风尚。

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农村路、桥、水,电及农家会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村容整洁村为抓手,全面开展村域环境综合整治,今年村容整洁村的达标率争取达到100%。完善农村保洁队伍建设,提高农村道路和河道保洁水平。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重视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储备,准备通过办培训班,提升现有农村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已着手开始机关下派和社会招聘有志青年作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力量,担任村书记、主任助理。

(南桥镇党委)

团结鼓劲开动脑筋突破瓶颈

201*年,青村镇按照“学习再加强,思想再解放,经济再发展,和谐再促进”的“四再”要求,取得了与努力程度成正比的较好成绩。今年,该镇又提出了“弘扬创业精神,投身创新实践,注重创优结构,致力创造财富”的“四创”要求:

一是把握落脚点,找准发力点。4月初,青村镇召开了有近千名干部参加的创市文明镇推进大会,推出了移动党校大出征和“党委委员党代表党员群众”四联动活动,提出“群众在我心中,我在群众眼中”的口号,感召全镇党员干部走进群众中体实情,办实事;走进矛盾中,解民忧,攻难点,真正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造,经验在一线提炼,以全面提升创建水平和实效。

二是振奋自信心,增强开拓性。青村境内1500亩物流园区控制有力、建设有序,将为青村新一轮经济发展提供“引擎效应”;“腾笼换鸟”起步早,收效好,27个项目嫁接成功,尤其是投资3000万美金的日本格力高项目开工,使年度外资招商任务在一季度得以完成,年内还将税收落地3000万;上海建工集团产业园也已基本谈妥,按照“思想放胆、手脚放开、政策放活”的原则加大引税力度等等。

三是增强向心力,提高战斗力。青村镇将把“一把手、一班人、一支队伍”作为素质教育和自身建设重点,一方面“放手、放开、放心”,感召大家各司其职,尽心尽职;另一方面坚持“困难有人关心,遇事有人提醒”的原则,感召大家和睦相处,廉洁从政。

(青村镇党委)

振奋精神开拓奋进

一、调整定位、振奋精神

原来海湾发展的定位是“奉贤海湾让上海城市更完美”,这一定位是以房地产发展为主业,以“城在海边,屋在绿中”为目标,但现在由于宏观调控的因素,若再以房产开发为龙头,必然死路一条。针对这一形势,海湾旅游区今年提出“碧海金沙新上海滩”,把海湾发展定位为“新上海滩”,就是集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依托,这样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市政府规划,也符合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杭州湾北岸大旅游区的规划。发展定位一调整,发展商机也来了。一是银行可以为经营性项目贷款,资金松动了;二是旅游项目开发,上岗人员多了。

二、求真务实、开拓奋进

海湾旅游区以201*年为时间节点,重新制定了工作计划。1、海景城。今年五月份开工,先动商场宾馆、酒店式公寓,201*年上半年完工,下半年酒店试营业;商业娱乐区10万平方米,力争201*年下半年完工,201*年开业。

2、由海昌集团投资建设的海洋动物极地馆,6月份做好规划,下半年审批,力争201*年4月份动工,18个月完工,力争201*年10月1日对外营业。

3、室内游泳馆。现在在引进约旦技术营造“死海”景观,下半年审批,力争201*年上半年完工。

4、古建筑一条街。将引进台商投资的徽派建筑的老屋,原迁原建到海湾,一公里长,今年下半年动工,201*年完工。

5、碧海金沙改建。今年又投入了201*多万元,对碧海金沙进行改造,并开放夜场,以碧海金沙为海湾旅游区的品牌,形成系列化休闲度假乐园。同时又投入了1000多万元,增加了100多条各类游艇,扩大游

艇码头,增加娱乐项目。

6、统一整顿餐饮、娱乐、旅馆业。消除了西部夜排档,引进品牌餐饮,现在区域内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已有客房1000多间,餐饮能同时接纳3500人。

海湾旅游区要以迎接上海世博会为时间节点,以打造上海南大门为已任,以打造奉贤杭州湾北岸现代服务业集散区的中心点为目标,到201*年基本形成金汇港西部以“博览馆、艺术馆、学院府第、古建筑一条街、观音寺、望海楼”等以中国文化为底蕴的静态休闲区;金汇港东部以“碧海金沙、极地动物馆、水上娱乐场、热带雨林馆”等以高科技、高品位为主的动态休闲区,要力争让世博会参观的游客中有20%以上的人到海湾来。

(海湾旅游区党工委)

掌握队伍特点遵循管理规律

落实十项举措转变工作作风

公安奉贤分局关于转变作风加强队伍建设的几点做法

公安机关的作风是党风的重要表现形式,群众往往会通过公安干警的执法形象、服务态度来评估党和政府的形象。区公安分局党委针对部分公安干警工作能力、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上还不符合公安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准我区公安队伍特点,以遵循规律、加强管理、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为加强队伍建设的突破点,认真落实队伍建设十大举措。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队伍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战斗力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工作效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具体做法可归纳为“三步走”:

第一步:掌握奉贤公安队伍的“本土化”特点

奉贤的公安队伍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全局1000余名民警中的95%出生在奉贤本地,而其中的90%以上又居住在中心城区南桥镇,这就是奉贤公安民警队伍的“本土化”的特点,它即有优势、中势,又有劣势。优势在于,民警熟悉奉贤地区的风土人情,知晓百姓的需求,同时又便于警力集中。中势在于,民警熟悉当地居民群众,当地居民也熟悉民警,因此使民警形象处于中势地位,民警形象好,它变成队伍的优势;民警形象不好,它就会变成队伍的劣势。劣势在于,部分民警和当地居民各种关系交错复杂,在开展工作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办人情案、人情事等违规问题,这必然使执法质量打了折扣,影响公安机关执法职能的实施。公安分局党委通过调研分析,深入掌握了以上特点,为有针对性推行一系列管理机制和措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二步:探索管理公安队伍“扬长避短”的规律

公安分局党委在掌握住奉贤公安队伍“本土化”特点的优势、中势和劣势后,立即确定了抓队伍强管理的规律挤压劣势、转化中势、发扬优势,即扬长避短,加强队伍建设。这一项管理规律的确定,为公安分局党委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和思路。

第三步:落实队伍建设十项举措

一、挤压“劣势”,突出一个“严”字举措一:建立中层领导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

针对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公安分局党委建立了领导队伍各项管理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干部考核和交流的机制。为了打破专业封闭,防止个别同志因在某一岗位上工作时间过长而产生干劲不足、凭老经验办事甚至于产生违法违纪现象,同时为了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激励竞争氛围,分局党委每年根据考核结果,按照10%-15%的比例进行干部交流,对连续两年考核在末

位段的领导干部(将考核名次后六位作为末位段)视情告诫谈话或中止其职务。201*年、201*年两年共交流了81名领导干部,中止聘任中层领导干部24名,分别占当年中层领导干部人数的15.83%和4.2%。二是自201*年起,建立了中层领导忠诚履职的长效机制。中层领导干部每季度填写《忠诚履职手册》,由分管领导审核,局长审批,同时每季度各单位副职领导(包括二级科领导)向本单位正职领导述职,各单位正职领导向分管领导述职,每半年各单位正职领导向局长述职。

举措二:专门制定了《关于设警戒线预防民警违法违纪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在队伍管理中实行“黄牌”警示制度的若干规定》。

公安分局党委从05年下半年开始,专门制定了《关于设警戒线预防民警违法违纪的若干规定》(共100条)和《关于在队伍管理中实行“黄牌”警示制度的若干规定》,对言行不当但尚未达到违法违纪程度的民警以及负有领导责任的中层干部给予“黄牌”警示。制度出台至今,全局共“黄牌”警示87人,其中11名中层领导因追究领导责任被黄牌警示,查处违反百条警戒线的行为76起。两项制度的实施不仅在干警队伍中设了言行的警戒线,落实了靠制度管理的指导思想,而且真正起到关口前移、防微杜渐作用,确保了整个队伍连续两年零违纪。

举措三:成立了民警民主管理委员会。

公安分局党委成立了民警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来自于分局各单位民主选举出来3-5名群众公认的、具有正义感和一定威望的民警,民警民主管理委员会对本单位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如重大经费支出、评选先进、重大的事务等发表意见及提出建议。这一举措的实行,扩大了民警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氛围,加强了对中层领导行使权力的监督。

二、转化“中势”,突出一个“育”字

举措四:在中层领导干部中开展以“忠诚履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中层领导干部是队伍的脊梁,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整个队伍建设,而且关系到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分局党委对于中层领导队伍建设,在选拔上严格标准,在使用上严格要求,在管理上严格纪律,在考评上严格奖惩。本着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打造过硬干部队伍,全面推进工作的目的,公安分局党委在全局中层干部中开展以“忠诚履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着力解决领导干部精神状态不佳、自律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少数干部工作心态不正等突出问题。

举措五:深入开展政治练兵活动。

为引导全局领导和民警树立一种“无功便是过、敢为人先、事在人为、奋发有为”的理念,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公安分局一是开展了“双月理论”讲座活动。每两个月邀请一名专家学者为全局中层领导干部开展知识讲座,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国际问题及民生等,06年至今,分局已举办各类讲座7次。二是制定了100条倡导性道德行为准则。公安分局针对政风突出问题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公正执法、服务群众、爱岗敬业、队伍建设、集体荣誉、作风纪律、形象礼仪、人生价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十个方面进行讨论,并总结提炼出了奉贤公安民警的行为道德准则100条,引导和教育民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开展了百条格言评选活动。为了提高民警的政治意识,分局专门开展了有奖征集“滨海卫士”格言100条活动。引导民警用自己的格言来培养、激励我们自己的队伍,在全局营造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的氛围。

举措六:开展“滨海铁锤”系列专项业务练兵活动。

当前奉贤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为快速有效地提升干警能力,从201*年9月开始,分局开展了“滨海铁锤”系列专项行动,以铁的意志、铁的决心、铁的手段,强力打压刑事犯罪,重点整治突出问题。通过实战锻炼,民警的破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独立办案能力显著提升,

“窗口”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为民办事能力不断提高,队伍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有了更好地提升。在去年市局对全市19个分局的考核中,奉贤分局名列第一,并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公安局称号。

举措七:深入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活动。

为增进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奉贤分局在内部大力开展政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活动。一是主动扩大了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对象的范围,除了分局层面广泛向社会征询意见之外,28家基层派出所近200名社区民警也主动向本辖区的居委干部和居民代表进行了述职并听取了意见。二是通过“警营开放日”、邀请警风警纪监督员“体验一天民警工作”等活动将社会各界人士“请进来”,增强百姓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发扬优势,抓住一个“勉”字举措八:组织党员开展周末晚间义务巡逻。

201*年下半年,分局党委结合先进性教育,同时根据奉贤南桥中心城区刑事案件高发的特点,专门组织了居住在南桥地区的780名党员民警义务参加周五、周六南桥地区的夜间治安巡逻和交通治乱整治等工作,并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迄今为止,党员民警周末晚间义务上街巡逻达上万人次,有力地震慑了罪犯。

举措九:认真开展“联村创安”活动。

分局党委根据队伍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优势,结合平安建设的具体要求,组织350名分局内设机构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和派出所正副职领导开展“联村创安”工作,即每名党员干部定点联系一个村(居)委、每月挤出一天时间到联系点,深入调研,发动群众,开展平安创建的组织、指导等工作。有效地引导公安机关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推进“平安奉贤”建设中,以早跨半步的姿态,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举措十:高度重视典型宣传工作。

奉贤分局连续六年开展了“五个一”先进评选活动,产生了一批在分局过得硬、在外部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去年,分局把每年一次的“五个一”评选活动与每季度的“滨海卫士”之星评选相结合,评选的方式让全体民警共同参与,使典型评选活动真正成为凝聚警心,激励干劲的有效载体。通过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不断勉励民警,为民警加强能力建设、改进工作作风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公安奉贤分局党委)

提高执法服务效能

尽心尽职为奉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为使奉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工商奉贤分局将围绕抓经济、办实事、强管理的工作要求,树立“服务型工商”的理念,积极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机制和破解服务难题着手,把工商职能的履行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内涵

工商奉贤分局有责任更有义务要服务于奉贤发展战略,当好奉贤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者、维护者。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硬件比拼空间缩小、亟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形势下,工商奉贤分局要坚决按照区委区府领导提出的“部门就是服务,部门就是保障”的工作理念,以创新精神做好工作。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把工商部门的服务体现在具体的事务办理上,体现在细致入微的日常服务上,为镇、开发区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工商奉贤分局要全面推进企业注册官制度改革,开展示范窗口建设,将服务意识自觉融入到干部的言行之中,融入

到“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受理审查一次清”当中,按照“又好又快”的目标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使企业少走弯路、少闯误区,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为镇、开发区突破瓶颈打开通道,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营造一流的招商软环境。工商奉贤分局要不断加大支持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发展的辐射面,加大与经济园区的协调沟通,为政府决策服务。适时与相关部门联手,着力探索“现代服务业在奉贤扎根落户”的对策和措施,并从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和职能的角度积极探索,主动应对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种种挑战,提供配套服务。工商奉贤分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园区规范化管理水平,以网络平台资源为依托加大服务力度,为优质企业引入、留住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诚信联席会议牵头部门的作用,以著名商标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区重点项目等企业为重点,以诚信为纽带,不断完善企业诚信平台,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对现代服务业优先培育,实现良性互动,促进龙头产业早日形成,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早日显现。

二、优化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率

工商部门的服务传统上的“老三篇”,即态度好一点、时间快一点、收费少一点,现在正转变为“新三篇”,即讲制度、讲文化、讲效率,由单一追求速度效率发展为追求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服务效能。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执行已久,开辟绿色通道、名称快捷查询、科长窗口值班等举措也频频推出,工商奉贤分局正在开展调研,努力解决进一步实实在在地做好服务这篇文章,还有没有可以简化的环节,有没有需要纠正的行业惯例等问题,梳理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开展以“为您服务、让您满意、向您承诺、请您监督”为主题的行政效能建设,使落户奉贤的企业在取得经济户口的第一关就能享受到热情的政府部门服务,以优化投资软环境,使企业更坚定在奉贤创业的信心。

三、破解服务难题,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服务不仅体现在热情的工作态度上,快捷的办事效率上,更体现在跨前一步解决瓶颈问题的能力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一个行政执法单位,依法行政、让人民群众满意始终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不懈追求,因而进一步强化执法服务,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工商部门主要的工作任务。在执法环节上,一方面要强化行政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大打击经济违法的力度,对假冒伪劣和危害百姓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将会同、配合相关部门从重、从快、从严处罚。对违反登记事项等一般违法行为,工商部门要发放责令整改书,以教育引导企业自律规范为主,经济处罚为辅。要坚持“一手抓执法,一手抓服务”,积极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保驾护航。

(工商奉贤分局党委)

加强作风建设

全面落实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部署

环境保护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区环保局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工作出发点,改变工作作风,树立服务意识,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加快实现“三个转变”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提高环保队伍整体素质

在实践中,区环保局深切体会到只有作风正、才能形象好;只有作风正、才能民心顺;只有作风正、才能事业兴。为打造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业务精、文明守纪的环保执法队伍,环保局积极实施“人才强局”战略,招聘引进环境保护专业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分配到各专业岗

位,充实了力量,将其中特别优秀的青年放到重要岗位去挂职锻炼,并积极推荐参加各类培训,全系统有1人参加了上海市第十七期青年干部培训班,4人参加了区委举办的中青班,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4名优秀青年担任了“驻村干部”。

环保局结合环保工作任务和干部职工思想状况,以政治理论教育为重点,找准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和业务培训,每年邀请市局、区领导作专题报告,围绕如何增强党性锻炼、如何拒腐防变和廉洁从政等问题,组织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局领导与中层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联系工作实际开展调研活动,几年来青年干部撰写了十多篇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文章,不仅有力地指导了环保工作,同时也改进了学风。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全局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确保制度建设先行

为更好地适应环保工作新形势需要,环保局从抓制度建设入手,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

一是积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在理论学习、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党员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了各项制度,促进了党建工作水平提高。二是针对环保工作实际和自身建设特点及现状,根据及政风行风建设的要求,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汇编了奉贤区环保局相关制度手册,做到人手一册。三是全面推行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了环保系统执法行为,公示执法职责、管理制度和办事程序,理顺了环境管理职能,全系统依法行政水平,执法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201*年环境监察支队通过了标准化建设,环境监测站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证复验。

三、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心系人民群众

随着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滚动实施,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对环境质量要求也逐年提高,对环保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做好环

保工作要始终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近年来,环保局连续开展了“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专项行动。围绕饮用水源保护、工业园区整治、危险废物处、群众投诉环保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开展多项环保整治工作。如联华药厂在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被市政府列为严重超标排放、限期整改企业,环保局组织力量帮助企业改进生产环节,达到排放标准;又如落户我区的日资小西企业,投入巨资但排污处理设施仍不能达标,局班子成员和技术人员及时帮助企业分析原因,攻克废水处理技术难关,受到企业好评。

在加强对环保问题监督查处的同时,环保局积极落实措施服务企业和群众。对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了“并联审批”制度,减少了审批环节;对行政执法监察实行了“回执”制度,加强了与企业沟通;对涉及到行政处罚等重点工作,须经局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确保透明度、公正性和严肃性;结合每年度政风行风测评工作,深入到各镇、开发区、社区、居委会,讲解环保知识,并定期听取环保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监督和评议,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处理。为了方便群众信访,环保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仅201*年全年受理信访有966件,其中夜间出警453次。通过全局上下努力,自201*年来连续二年信访量呈下降趋势,全局的信访处理更趋规范化、人性化,收到不少群众发自内心的表扬信,如海湾旅游区上海华森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废气污染引发的信访问题,环保值班处不分昼夜,做到有求必应,前后十几次深夜出警,认真协调,时隔半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信访者专程到环保局送上感谢信表示对环保局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环保局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有效促进了工作开展,三年来环保局在政风行风测评中名次都有提升,201*年在全市19个区县中进入前5名。

(环保局党组)

以人为本抓队伍开拓创新保平安

近年来,区司法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能力过硬、创新意识浓厚、精神状态良好的司法行政队伍,通过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来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调研,健全基层组织网络

去年下半年以来,区司法局党委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健全基层组织网络。

一是及时调整基层组织。局党委从有利于活动开展、有利于组织管理出发,及时调整了局系统基层党组织设。一方面,根据工作的不同特点,把原本由法律援助中心和公证处组成的事业联合党支部分设为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和公证处党支部;另一方面把原本隶属于各镇党委的司法所组织关系拉成条,建立了9个司法所党支部(其中独立党支部5个,联合党支部4个),形成司法所组织关系垂直管理。

二是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为了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促进基层的党建工作,局党委制定了党委成员联系制度。4名党委成员分别与14个党支部挂钩,每月听取挂钩支部书记的工作汇报,每季度到挂钩单位了解干部思想状况,指导支部开展工作。

三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大力开展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题的活动,重视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个人成长成才,用服务和关心来锻造干群间的“凝聚链”,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如利用春节、“五四”、“七一”、“重阳”等节假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联欢会、座谈会、外出参观、疗休养等活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年青干部的学历进修、才艺表演等创造条件;为干部及家属解决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实际困难。整个局系统形成了“单位为我解难,我为单位争光”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管理,确保队伍的纯洁性

近年来,司法局党委着力于规范化建设和管理,逐步形成了用制度管理人、财、物,用规范约束队伍言与行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局党委先后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奉贤区司法局党委重大事项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局领导班子执行“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在党支部建设方面,制定了《三会一课落实制度》、《局系统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等等,以此推动支部的各项工作。同时,还制定、修改了局内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如《车辆管理制度》、《重大事项上报制度》、《业务工作考核办法》、《信息管理制度》等等,并汇编成册,做到人人皆知、人人遵守执行。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制定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党员监督管理制度、党员党内谈心制度、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的同时,还设立了一名专职纪委副书记具体负责局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行政监察工作、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工作等,实行了局党委与各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约、局党委成员与非公企业(即律师事务所)政治联络制度等等,进一步推动了司法行政系统的党风廉政工作,始终保持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的廉洁。

三是加强“三风”督查工作。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有利于发挥司法行政系统的职能作用,提升司法行政系统的整体形象。因此,司法局党委每年进行双百分考核,即对局系统的各党支部开展百分制考核工作,对局机关各部门、各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的业务工作进行百分制考核。前者作为评优的依据,后者与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奖或年终奖相挂钩。同时,还聘请了8位政法系统离退休老同志担任局“三风”特邀监督员,通过明查暗访协助局党委搞好“三风”督查工作。

三、强化职能,保障稳定实现和谐

稳定是和谐的基本要求,和谐是稳定的更高境界。司法行政工作不仅要着眼于社会稳定,更要着眼于社会和谐。为此,司法局坚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把工作标准定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上。

一是加强教育,树立群众观念。利用局中层干部培训班、局务会议、党员学习等各种场合,加强群众观念教育,要求局系统各部门在接待来访中做到“一声您好、一杯热茶”,在处理群众问题时做到“你满意,我安心”,真正实现“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政法工作灵魂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是夯实基础,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局党委根据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实际需要,把政治素质好、执法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基层。各司法所对矛盾纠纷也实行了集中梳理、限期办理、巩固治理,使每项工作和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到底。局党委进一步完善了向基层倾斜的政策,形成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走、事为基层办、钱为基层花的导向,真正让基层工作有活力、有凝聚力,让干部乐意在基层、扎根在基层,努力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三是形成合力,提供法律援助。近年来,局系统各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法律援助。如13家司法所和8家律师事务所签订互动协议,共同承担社区的法制宣传工作、民间纠纷的化解工作、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意见等职能;局系统各单位联合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加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在宣传“增强维权意识”的同时,也宣传“增强义务意识”;律师队伍中成立了办理援助案件骨干律师队伍,与法律援助中心一起承担了提供法律援助的职能;年轻干部中,成立了法律服

务志愿队,走上街头、走进村委,以解答法律咨询、上法制课、讲法制小故事等形式,宣传法律,提供帮助。

由于局党委高度重视队伍建设,近年来,在司法行政业务工作上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得了不少荣誉。如:201*年区司法局为“市三五普法先进集体”;201*年,区司法局为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市农口级文明单位;201*年,区司法局、南桥司法所分别荣立市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三等功;201*年,南桥司法所为全市唯一的全国模范司法所;201*年,我区获全国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城区等等。

现在,整个司法行政系统初步形成了一个领导班子开拓创新、中层干部努力奋进、一般同志你争我赶的良好精神状态,营造了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工作氛围,树立了一种力争上游、争创一流、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优良现代理念,培养了一支“让人民高兴、让党放心”的司法行政队伍。

(司法局党委)

抓队伍促和谐

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区卫生局坚持从抓好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入手,进一步提高全区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全力建设一支党放心、群众满意的卫生干部人才队伍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管理干部队伍。一是加强局、院(所)二级领导班子建设。在局党政

班子自身建设中,通过中心组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素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加强沟通,进一步增强班子成员间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团结,通过每个人的表率作用,来影响机关和基层同志,凝聚大家的力量,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二是加强机关和基层班子建设。对机关干部加强中心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对基层单位要求端正为民办医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办医方针,认真处理好业务、经营、管理三者之间关系。对基层班子,结合换届,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好基层领导班子的选拔和调整工作。一些优秀的中青年干部被推荐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调整后基层班子平均年龄有明显的下降。对基层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违法犯罪现象,加强了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从事前的健全制度,事中的监督,到事后的警示教育,环环紧扣,从严管理。加大对领导不力、工作涣散、闹不团结的班子的调整力度,并对2名工作不积极、连续出现问题的院(站)长作出撤职处理,从而在干部队伍中敲响了警钟,树立了正气,促进了工作。三是引入用人的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区中心医院被市六医院托管的效应,把六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机制引入奉贤,并在全系统推广,取得了较好效果;全面开展的中层干部公开竞岗工作,使一大批年富力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员得到重用,从而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2、认真落实干部培训计划。做好对卫生管理人员管理理论知识的培训工作,积极选派医院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参加市级医院管理培训、赴日本业务培训;与IMC咨询公司合作举办了护士长培训班和党政管理干部培训班,邀请专家讲授服务礼仪、医患沟通、人员激励、危机处理等管理学新知识和新理论;督促检查基层干部和机关科室长的干部在线学习情况,共有60人参加学习,确保学习效果。

3、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立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勤于实

践,勇于创新的技术人才队伍。近年来,区卫生局加强了卫生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一是注重学科带头人、优秀拔尖人才和青年尖子的选拔培养。通过指导和督促基层单位落实本系统拔尖人才、青年尖子的政治和工作待遇,大力加强学科和课题建设等措施,为业务骨干发挥才华创设舞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开展了学历“达标”工程,用三年的时间,使从业人员根据岗位的不同要求,分别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区卫生局专门联系复旦医学院开设了本专科学历班,为“达标”工程服务。三是加强全科医师、全科医生岗位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根据目前乡村医生人员数量、结构实际情况,制订乡村医生定向培养方案,提高乡村医生整体队伍素质,从201*年开始分批培养100名乡村医生,每期3年,提高乡村医生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1、建立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推进。近年来,区卫生局党委和各医疗卫生单位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党政班子议事规则,药品集中采购、医疗设备集中采购、财务管理及关键重要岗位人员交流等制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为确保制度落实,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及时发现问题,掌握真实情况。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法制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党内外监督、层级监督、专门机关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这些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为卫生系统开展党风、政风和行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2、遵循科学严谨的业务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重点抓好39项医疗工作制度和20项护理工作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行为。如建立了局领导周四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检查制度和院长每周行政查房制度,组织对医疗机构急诊、抢救室的药品器械准备情况、人员的值班安排以及危重病人、新病人的处等进行监督检

查。为确保区域范围内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涉及人员生命安全的抢救工作,还建立健全了全天候值班制度,各医疗单位也全面建立应急抢救预案,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三、转变工作作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加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对作风建设的认识。近年来,我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平台,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不便看病贵的问题。但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趋利行为加重,乱检查、乱收费等问题还有发生;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滑坡,业务素质不高,服务行为不规范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区卫生局开展了一次大讨论活动,主题包括“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如何维护群众利益”、“办医院为什么”、“医务人员职责是什么”等,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卫士。此外,还通过学习人民的好医生陈海新的先进事迹,通过对护士节广大医务人员的慰问,号召广大医务人员进一步实现救死扶伤、廉洁高效、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良好形象,以卫生工作者崭新的精神风貌向社会展示医务工作者的风采,进而赢得社会的认可,群众的支持,推动各项卫生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强化医德建设,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要求全系统医务人员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良好医德风尚的高度,充分认识医德医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肃认真地对待医德医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此外,还明确了医德合格的主要标准,医德不合格的主要表现,把医德情况作为应聘、提薪、晋职、年终考核以及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重要条件,使良好的医德医风成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导向,起到激励、引导作用。

3、开展为民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广泛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活动,积极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窗口”,全面开展“送医进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卫生下乡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区“宣传大篷车”下乡活动以及对口支援挂钩等工作,充分展示我区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提升卫生行业的形象,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医务工作者践行荣辱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激情。

(卫生局党委)

围绕大局服务职工

加快工会事业的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工青妇组织要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近年来,区总工会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工作,切实发挥工会参与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教育职能,为基层工会和广大职工服务。

一、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加快工会组织的发展

目前我区共有工会组织1509个,覆盖企事业单位6400个,工会会员22.56万人,外资企业工会组建率达72%。根据市总工会和区委工作要求,今年工会组织建设主要抓好以下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工会的组建。重点推进外资企业工会的组建,外资企业工会组建率要达到85%以上,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要达到90%以上,农民工入会率要达到85%以上,新增工会会员不少于3万名;积极探索行业工会的组建,年内完成建筑行业工会、餐饮服务行业工会的组建;镇总工会组建率争达到全覆盖。二是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创建,以创建合格职工之家示范单位为抓手,

推进工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二、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契机,认真做好职工维权保障工作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工会工作的重要职责。按照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工作要求,全区工会组织要本着实事求是,有序推进的原则,认真做好职工维权保障工作。一要配合政府抓好“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二要积极推进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签订,逐步规范企业劳动用工,从源头上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三要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逐步推进工资平等协商制度;加强职工援助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快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力争将劳动争议、劳资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配合文明城区创建,积极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

一要认真组织以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为主要形式的“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教育活动。二要组织开展“五个万名”活动,即万名职工培训教育、万名职工科技创新、万名职工技能比武、万名职工劳动竞赛、万名职工金点子活动。三要继续推进“六进企业活动”,重点组织科技进企业、法律知识进企业和文明礼仪进企业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

四、主要举措

1、加强工会干部的思想教育,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召开区第二次工代会,评选优秀工会工作者为契机,树典型、学榜样,赶先进。

2、坚持工会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了解基层工会实际,争取党组织的理解支持,沟通、协调工会与行政的关系,帮助基层工会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3、注重调查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争取新突破,提高工会工作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总工会党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年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4596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