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古代史总结
中国古代史一、先秦时期:时代特征:
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政治:是传统政治文明的萌生阶段经济:是传统农耕经济的定型时期
重难点突破:
1.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特点和评价
原因:铁器、牛耕等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井田制崩溃,私有土地出现
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竞相进行制度改革;自耕农出现。特点:生产规模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
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自耕农只拥有少量土地;产业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简单的性别分工;
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基本特征自给自足、分散性、封闭性、耕作工具广泛采用铁器和牛耕
评价:阶级性自产自销,生产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是农耕文明时代政府赋税的主要来源。
局限性规模小,分工简单,具有分散性和封闭性,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承受风险能力差,具有脆弱性;人地矛盾突出,是阻碍近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2.春秋中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①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②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③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冷遇。
3.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①夏朝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②西周时期确立了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和权力分配制度宗法制、规范等级关系的礼乐制度;
③春秋中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瓦解,使血缘政治向单一行政区域发展④商鞅变法是传统政治体制出现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县制
二、秦汉时期:秦(公元前221年前206)、西汉(前202公元8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
时代特征:
是中华文明的发展时期。秦朝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小农经济在这一阶段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汉代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政治: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秦律)汉武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地方)
中国古代史突破
经济:
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条件、表现)思想文化:
汉赋、科技成就、书法、思想的专制和统一。
重难点突破
1.秦皇汉帝巩固统治的措施①牢固控制军权;
②控制用人权。秦朝通过中央直接任命选拔任命郡县长官,并定期进行考核。③使大臣互相牵制,皇帝得以操纵大权。秦朝的三公,汉武帝的中外朝制
④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信奉法家学说,焚诗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突出特点: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3.秦汉时期经济的发展
农业方面;土地私有制和农业经济得到巩固,
商业方面:秦汉时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奠定了后代农商观念的基调。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东西方建立联系,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为中国赢得“丝国”的称号。4.秦汉控制思想的措施
(1)秦朝制度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采取焚书坑儒的政策。这不但激化了矛盾,还使统治者丧失了大批知识群体的支持,成为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统一的价值观终于形成,并成为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纽带。
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了统治者政治智慧逐渐成熟。四、隋唐时期:隋(581618年)、唐(618907)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
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实行科举制
唐朝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使唐的统治名存实名。经济:
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革新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中国瓷器大量出口;丝织品吸收波丝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商业繁盛,市坊分置,按时开市闭市,商业活动有较严格的地域和空间限制;农村集市有了发展,出现“飞钱”,和柜坊。
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思想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书法、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三教合一”潮流弥漫整个社会生活,儒家学者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科技(火药、印刷)、文学(唐诗)、书法(各种书体的名家)、绘画(主要作品)
重难点突破
1.三省六部制(隋开创,唐完善)
中国古代史突破
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
评价: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统;
三省互相牵制又互相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使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较少决策的失误;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2.科举制
背景:士族衰落,庶族势力发展壮大,依据门阀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沿革:科举制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影响: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士,把选拨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六、宋元:
时代特征
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政治: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集中兵权,削弱相权,控制地方)元朝的政治制度(废除三省制,设中书省,地方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经济: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手工业: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元代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主要布料。
商业: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交子;商品经济发达。国际贸易:对外贸易由陆路贸易为主转到海路贸易为主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相对松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发明和外传,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宋代儒家思想的转型与成熟理学的出现,更加思辨化、理性化,并成为官方哲学。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文学形式。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词、元曲各领风骚,书法、绘画成就斐然,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和风俗画。
重难点突破
1.理学出现的原因
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三纲五常”遭到严重挑战;政治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思想上:儒家学者以儒为本,吸纳佛、道的思辨思想,为儒学理性化奠定基础;社会环境:宋代重文政策和科举制的完善,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儒家学者热情关注国计民生。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比较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中国古代史突破不同世界本原具体认识求理途径外在的“理”格物致知: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技术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理解内在的“理”,认为本心是“理”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来求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相同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内容: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继承孔孟的“仁”、“礼”思想,是儒学的表现影响:用儒学的“三纲五常”来约束社会和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七、明清:明(13681644年)、清(16361912年)
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强化经济: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表现)
手工业:花楼机、焦炭冶铁、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等。
明朝中后期起,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中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到新的高峰,但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对外关系:由开放逐渐走象闭关自守,中外差距进一步拉大;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
思想文化:心学;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君主专制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中国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前列,出现一系列总结性科技著作,但未产生近代科学;
出现许多优秀小说,京剧形成,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气息越来越浓
厚。
重难点突破
1.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是:承古萌新。
(1)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距拉大。
(2)儒家思想活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3)把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4)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2.明清中期至鸦片战争前,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试从经济和思想方面概括其主要特征:(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2)思想: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3.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经济: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任然占据统治地位,加上官府的盘剥,导致农民购买力及其低下;
政治:腐朽的专制统治的阻碍,统治阶级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思想:统治者愚昧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厉行文化专制,鄙视科学技术。从根本上讲,是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中国古代史突破
扩展阅读: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
重点难点解读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从汉代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汉承秦中央:三公九卿中朝外朝尚书台逐渐形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中书门下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元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最高行政机构最高军政机构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最高行政机构最高军事机构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事务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中枢机构汉制有所朝变化中晋央南政北治朝制隋度唐尚书省的演门下省二府变宋注意:中国古代“三权制衡”现象唐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宋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元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清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中国古代“三权制衡”现象只是一种表象,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分权与民主,更多的是皇帝集权的一种手段,即通过分化事权使当事者相互制衡,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2.我国古代地方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特点和影响古代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出现王国问题。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景帝实行“削藩”,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逐步解除王国军1/9
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元宋代东汉隋唐政大权;实行刺史制度。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地方行政区。隋采用州县两级制,唐时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期,地方军镇设立节度使,权力膨胀,导致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宋朝地方政权分为州县两级,后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纸上,形成路州县三级体制。实行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一个演化即各朝代地方官制的变化两个重点,一是郡县制与行省制两个地方行政制度,二是将地方官制的变化放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分”“合”角度中去考察。每次国家的大分裂都与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弊端相关。换言之,我国古代的行政制度是为解决对辽阔国土、众多民族有效管辖的问题而确立的,如秦的郡县制是吸取了春秋战国大分裂后分封制的教两训,北宋历经五代十国大分裂后痛革藩镇之弊,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个重变朝一个规演律点特化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的权力得到加强。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点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行政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加强。地方行政权力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代尤为突出。影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在征发响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沿革
2/9
(1)世官制: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3)察举制: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4)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5)科举制a历史沿革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b评价
科举制的开创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3/积极作用: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消极作用: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规律
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人才选择制度化,体现了相对公开、公平、客观的原则。
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明朝之后的科举制度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项愚民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4.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古代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完善于宋代。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1、历史演变
(1)秦朝: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2)汉朝
内容(西汉、东汉刺史制度的变化特点)
汉武帝时,在各州均设置刺史,“位卑权重”,“以小驭大”。(即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的治所。
东汉初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刺史变为州一级的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后来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3)宋朝
4/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同时署名才能生效,使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达到控制。(4)明朝
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在秦汉宋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监察制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主要起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明朝,其消极作用越发突出。特务统治表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第二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知识脉络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特点1.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①商周:黍、稷、麦、稻、豆五谷。
②两汉: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西域的葡萄、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
③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④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⑤两宋: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⑥元朝: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⑦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
5/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
⑧清朝: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强调:新品种的引进
①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中原地区。
②唐朝: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等输入中国。
③北宋:越南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将其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④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由吕宋传入我国。
关于棉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教材涉及到棉花种植的是南宋(进一步推广)、元朝(进一步扩大)和明朝(广泛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明朝时,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2.土地兼并问题
(a)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b)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1)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或成为田庄的依附农民,或成为流民。
(2)使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安定,也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发。(c)土地兼并严重激化社会矛盾:一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解决的结果有两个可能: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d土地兼并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在封建社会土地被视为各种形态财富的最终归宿,大地主力图扩大土地占有面积。对此,封建国家不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故无法根本解决该问题。3.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特征与规律:(一)过程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
6/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2.特征
(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3.规律:(1)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2)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二)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例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比较繁荣,但后来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影响,北方的社会安定受到了破坏;五代十国期间,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战争;两宋期间。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更是接连不断。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例如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九十万之多,占北方总人数的八分之一。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南迁的北方人民还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地区从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用粪来作肥料。牛耕得到推广。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统治者在楚州“筑白水塘以溉田”;吴越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例如著名的捍海石塘等。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古代的人口迁移流向、原因、意义: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高潮主要在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永嘉南渡)②唐末安史之乱后经五代十国至两宋。③靖康之乱后
1.流向
7/(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2)北人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往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3)内地民众流向边疆地区,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4)我国古代有很多人到海外如南洋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
(5)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2.原因
(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和外族内流。(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3.意义
(1)人口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
(2)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
(4)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5.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历程冶铜时期原始社会晚期商周春秋秦汉冶铁炼钢春秋战国汉代春秋两汉南北朝冶金技术的发展状况出现了小件铜器,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青铜冶炼的规模大;铸造工艺达到了很高水平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出土了石质工具、铜质工具和大量铁质工具青铜箭、镞表面含铬氧化膜的出现说明青铜防锈蚀的技术先进发明了冶炼生铁和块炼铁的技术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鼓风形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高炉冶铁发明冶炼钢的技术炒钢法灌钢法(百炼钢)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新石器时代8/9
纺织技术已出现萌芽;纺织原料是麻、葛和家蚕丝;当时已经开始人工育蚕商代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发现玉蚕;纺织业已经在经济生产中相当重要纺织业产品花色多样;超绒棉技术成熟;丝绸之路兴起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出现缂丝技术棉花的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具和技术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纺织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中的雇工数量众多;形成了具有一定劳动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清代松江地区已经成为棉纺织中心。缎成为清代丝织品的代表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历程制陶新石器时代唐代彩陶和黑陶的工艺水平很高“唐三彩”风行一时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制瓷东汉出现了青瓷和黑瓷。青瓷制作技术成熟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唐代宋代元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定窑、钧窑、汝窑、哥窑、官窑五大名窑青花瓷明代以前中国的瓷器以素瓷(没有装饰花纹,以色彩纯净度的高低为优劣标准的瓷器)为主。明代以后以彩绘瓷为主要流行的瓷器。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清代彩瓷。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
9/9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考中国古代史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考中国古代史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考中国古代史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47525.html
- 上一篇:高三备课组工作总结
- 下一篇:201*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