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总结
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同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几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注重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建设,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特编写了《米脂中学礼仪》。现在,我们就此方面的工作做如下总结: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们的设想是:加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努力建设优质课程;开发并完善校本课程,以创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为目的,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的特色课程;我组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书籍和资料,自行编制校本教材《米脂中学礼仪》。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米脂文化县的社会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我组教师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教师的生活经验、礼仪知识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会资源的作用。同时,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我们具体分这么两块:第一类是校园礼仪,主要是教师礼仪和学生礼仪,目的是让师生认识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就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以满足学校创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的需求;第二块是公共礼仪,如家庭、称谓、宴请、馈赠、聚会等,以满足学生多方面兴趣和个性的需求。在工作的分工方面,我们克服了教师少,任务重的困难。马福俊、冯学东、乔正飞、童玉龙、周鹏、段远峰等老师在课程设计上下了很大的精力:认真备课,充分准备,共同探讨,利用课题活动小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比如在探究“公共礼仪”这一专题时,为了让学生有兴趣研究公共礼仪,我们专门设计了以“道德修养”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丰富学生运用礼仪的方式、方法。每个上校本课的老师都能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反思。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校本研讨活动,目的是更好地探索校本实施的有效途径和实施方法,总结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本着“边实施边完善”的原则,努力完善这门课程。
三、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1、一定程度上,我校的校本课程实施还缺乏全方面礼仪知识,活动辅导教师还缺少实践礼仪场合,主要在校园这个小范围内开展。2、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评价和鼓励制度,因此使得教师们在实施工作持续开展上显得信心不足;
3、对校本课程的实质把握不够准,尽管我们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但由于是新的问题,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故而在执行过程中,虽有校本活动课的展示,但总体而言尚未形成系列化、制度化;相对有效的实施礼仪经验。
四、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准备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课程,这就要求必须立足学校的实际,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出发,立足于学校创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的办学目标,认真做好学校礼仪的普及工作。把《米脂中学礼仪》校本课程作为实施这个目标的有力补充,体现出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强化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与活动等诸多因素的整合,让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处处有礼仪。
2、注重实践过程的研究与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甚至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特色。关键是行动,知识只有在亲身经历中才能获得。比如课程目标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创造执行以及课程评价的方式等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习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贯彻课改精神、激发和培养师生自主开发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个性化的校本课程只有立足于实践探究才能够逐步形成。当然,我们曾经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礼仪兴趣小组活动经验,再加上让学生到米脂金龙大酒店、金泰大酒店参加礼仪社会实践活动,必将有助于我们理性的、合规律的校本课程的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校本课程的专题研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的思路,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在交流与合作中促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树品牌办名校,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总结
张丽
扩展阅读:万紫千红总是春——实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工作总结
万紫千红总是春
岱岳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工作总结
学校文化是全校师生在学校和班级特定场所内,由于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办学历史,人文景观而形成的一系列传统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综合。它会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每时每刻都会在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学习等各方面有所体现,所以,它是一所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代表着一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生机,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的要求,能凸现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特色,能体现现代学校的特征。
我们所建设的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全校师生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能切实体现实验中学人的精神风貌,它具有成为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师生的精神力量,充实师生的精神生活,从而使学校成为具有高尚的文化品位和强烈的精神感召力的重要教育场所的作用。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发展的过程,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加强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我们结合泰安市区市两级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最近几年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工作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之路,岱岳实验中学真正成为了教师实现理想、发挥才华、成就事业的乐土,成为了学生发展潜能、培养素质、健康成长的乐园。
一、确立目标,明确方向,真正体现校本课程的“校本”化在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学校课程方案,并立足学校实际,积极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们开发课程的总体要求是努力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家长与课改同成长。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为:"为学生一生的完满生活作准备"。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激发科学精神,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自信自强,特立独行,自我发展主动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我们开发校本课程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校教育理论、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目的在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造学校办学特色。为此,我们从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到评价都是由学校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利于学校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在职教育。
二、立足实际,面向学生,实现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几年来,我们立足学校实际,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重点有以下几种。
1、重在学生素质培养的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结合国家对学生大课间阳光活动和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开发了具有实验中学特色的学生社团课程。我们在设置这项校本课程时,基本的思路是变过去“学校要求学生做的活动”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为此,我们首先向全校学生发出调查问卷,汇集学生自愿选择的活动形式,然后再根据这些活动项目让全校教师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辅导项目,组成一个个学生社团。之后我们再根据每个社团学生报名的人数和活动形式确定其活动地点,并规定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活动课为全校学生社团统一活动时间。届时,学生会带着自己的活动用具,及时到社团所在的活动地点进行训练。学校还安排了专人对每次的活动情况进行监督和记录。
这种学生社团由于是完全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由他们自己选择成立的,所以真正体现了学生为本的主体地位,深受学生的欢迎。经过一段时间的报名、组合,最终我们学校成立了三十多个学生社团,实现了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社团。其中规模较大的社团有:侧重提高体育素养的羽毛球社团、篮球社团、足球社团、乒乓球社团、跳绳和踢毽子社团、短跑社团、武术社团等;侧重提高艺术素养的葫芦丝社团、笛子社团、口琴社团、吉他社团、腰鼓社团、二胡社团、电子琴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京剧豫剧社团、健美操社团、书法绘画社团以及经典诵读社团和十字绣、电脑设计等社团。其中,我们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着重开发了《口琴》《笛子》和《葫芦丝》三种校本课程并在各年级分别开课,例如为六年级学生开设了《口琴》校本课程,七年级学生开设了《葫芦丝》课,八年级学生开设了《笛子》课。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课程标准,安排专任老师上课。我们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几年的初中学习,每人到毕业时都能掌握两到三种简单乐器的演奏,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学生社团的成立,改变了过去学生课余活动的形式和范围,学生自愿选择活动内容,每学期的活动内容可以自由变更,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多了,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了,因而深受学生喜爱。目前,我校有几个学生社团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学生的素质提升明显。例如经典诵读社团、舞蹈社团和合唱社团等,都已多次在区级、市级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2、重在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和家长教育水平的校本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家长的教育水平,围绕“加强自我教育,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家长教育水平,构建良好教育环境”这个教育主题,我们开展了以改进学习方法为内容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让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并开展了以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为构建良好的家、校联合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佳条件。为此,我们开发了《携手同行》校本课程,并在小学阶段开设课程,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小学各年级学习方法以及常规要求;在七至九年级,我们则开发开设了《启航》《人生感悟哲理》等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初中阶段学习习惯要求,改善学习态度;开发了《如何做一个合格家长》校本课程并在全校各年级开课,这门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利用家长会、座谈会、家长听评课、家长委员会等途径,让全校各年级家长通过阅读、学习、座谈了解家庭教育的内容、意义、方式方法,改进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改善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二是让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阅读学习,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密切与孩子的关系,改善与子女关系,全面提高家长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能力,提升家长整体素质。可以说,我校这些年办学效益之所以连年提升,与家长培训和家委会建设工作的成熟经验是分不开的。
3、重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爱心的校本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父母长辈对独生子女宠爱有加,让他们在一个被爱的环境下成长;然而,大部分家长却忽略了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别人。我们认为,在教育教学中灌输爱心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爱心教育实际上是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学生的品德教育包括个性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教育;而前者比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决定他的具体行为,也就是说孩子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化为道德行为,必须通过个性品质来体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个性品质,学生的爱心就不能从行为中得到反映,往往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难以深化。
要培养一个好的个性品质,使他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将这些道德认识付诸行动,最重要的教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商品经济的大潮的猛烈冲击下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扭曲,道德滑坡、私欲膨胀的现实早已不必讳言,如何重建人们的道德体系,重塑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作为育人单位的学校来说,肩负的责任不可谓不重。立足自身,立足校本,通过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例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影响,从而唤醒学生的爱心意识,是我们建设《爱心》校本教材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在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申洪英校长的精神感召和引领下,我校两年前就提出了建设“爱心和谐校园”的口号。我们力图通过建设一支富有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和一批富有爱心、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学生,培育一种良好的校风,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社会风气,这是我们建设爱心和谐校园的最初想法。为此,我们一直酝酿开发建设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旨在培养师生爱心的校本教材。于是,我们便组织有关人员着手准备,认真编写这套教材。历时一年左右,经过几次修改,终于编制成了《爱心》教材。这套教材共分三大部分,共计十九课。包括“教师真爱”“学生热爱”和“家庭和社会关爱”三部分。每一课内容主要由前言、事例及陈述和学生活动内容设计三块,同时每一课针对事例陈述都配有相关活动照片。照片都是从近几年我校师生教育教学活动剪影中精选出来的,目的在于增强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可信度,让学生从身边真实的案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爱心》教材开发出来后,我们先在六年级一周开设了一节课,并安排专任教师任课,效果很好。
4、重在培养学生诵读和审美能力的古典诗文诵读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学生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使学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从传统和经典文化中寻找安顿学生心灵的方药,让学生通过诵读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寻找学习和生活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育人之路。从201*年开始,我校便确定将“诵读经典”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力倡导诵读传统和经典文化,以语文课为主要实践基地,以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为载体,结合书香校园和爱心校园建设,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搞得更加扎实有效,我们编撰了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选粹》,并在全校各年级开设诵读课,把诵读活动列入课时计划,规定每天早读之前的十五分钟为全校诵读时间,每天语文课前都要诵读一首诗文,每周设立一节课进行研读、吟诵经典名著。同时,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为全校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时间,由专任教师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指导。
几年来,我校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今我校已经被省语委定为泰安市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试点单位,我们的师生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我校师生将古诗文和音乐相结合,自编诵读歌曲,参加泰安市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一等奖;在去年12月份山东省语委举办的“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我校一个整建制的班级学生自编自演的红色经典诗文诵读获得了省一等奖,李占峰老师的诗文诵读《诗二首》同样获得省一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去年8月3号,在徐州师大主办的“中小学经典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上,我校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被教育部批准的经典诵读工作示范学校,我校在培训班上做了经典诵读工作的经验介绍,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8月23日,李占峰主任又应福建省语委办邀请,在福州市举办的“福建省中小学经典诵读教育专家论坛”上做了报告,十月份,申洪英校长又应邀在广州市全国第五届经典诵读研讨会上做了典型经验介绍,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几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中的确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校本课程真正成为了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和辅助,它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尤其在促进我校师生的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我校的特色发展和综合办学水平方面,功效显著。“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必将继续为我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48720.html
- 上一篇:序列习作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 下一篇:校本课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