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归纳

时间:2019-05-28 17:15:3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归纳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归纳

一、注音:

阙(同“缺”,读quē)嶂zhàng曦xī襄xiāng湍tuānyǎn柏bǎiyǎn瀑pù漱shù峻jùn属zhǔ颓tuí寝qǐn藻zǎo荇xìng霆tíng撼hàn沃w斋zhāi尹yǐn艨mng艟chōng履lǚ倏shū舸gě泅qiú鲸jīng仞rn绮qǐ溢yì穹qing塞s僦jiù赁lìn崇chng祯zhēn(同“桡”,读ráo)毳cuì凇sōng沆hàng砀dàng毡zhān沸fi强qiǎng喃nán秽huì荷h锄chú骑jì燕yān荆jìng旌jīng徙xǐ

二、解释词语:

1、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嶂:高险像屏障的山。形容高大的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2、如履平地: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3、夙兴夜寐:夙:早;兴xīng: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三、词类活用㈠通假字1、略无阙处:同“缺”,中断。2、余o):通“桡”,撑。..一小舟(rá㈡名词动用:1、晴初霜旦(下霜)2、相与步(散步)于中庭。3、则玉城雪岭际(连接)天而来4、...并有乘骑(jì)弄旗标(举)枪舞刀于水面者5、披发文(画花纹或刺文身)身6、虽..席地不容间(空闲;空置)也7、客(客居)此..㈢动词名用或形容词作名词用1、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2、则素湍(急流)绿潭3、回清(清波)倒影...四、一词多义

1、自(在)三峡七百里中/自(如果)非亭午夜分/自(从)康乐以来2、沿溯阻绝(断绝,停止不前)/绝(极)多生怪柏/哀转久绝(消失)3、不以(比;如)疾也/以(凭).

此夸能4、属(连接)引凄异/桑竹之属(类)/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5、相与(一起;共同)步于中庭/未复有能与(欣赏)其奇者。6、方(当。。。时候)其远出海门/方(正)欲行7、仅有“敌船”为(wi被)火所焚/为(刻)字共三十又四8、是日更(gēng打更).

定矣/“湖中焉得更(gng,还)有此人/三年多难更(gng再,第二次)凭(靠着)危(高)9、上下一(全)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一道)痕,湖心亭一(一个)点,与余舟一(一颗)芥。10、余强饮三大白(杯)而别/上下一白(白色)11、湖中焉(怎.么)得更有此人/不复出焉(不译).五、翻译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连一点儿中断的地方也没有。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每到春、冬两季的时候,就看见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的树影。

3、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从高峰上飞奔而下,冲荡着山崖。。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江水清清,树木苍郁,山势险峻,百草丰茂,有很多趣味。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译:而每到雨后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得清凉而寂静,6、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声音连续不断,凄凉怪异,在空荡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7、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8、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月光照在院里,院里好像有积水一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是水中交错纵横的藻、荇。

10、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译: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几乎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

1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译:不久渐渐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连天而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震天动地,激扬喷薄,仿佛要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气势非常雄壮豪迈。

1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译:不久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腾起,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演习五种的阵势,并且有人在水面的舰船上骑着马匹耍弄旗帜举着标枪舞弄大刀,就好像走在平地一般。13、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译: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14、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译:大家争先恐后鼓足勇气,逆流而上,在巨浪中,忽隐忽现。15、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译: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势,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凭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

16、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译:在江岸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阻塞了道路。

17、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译: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都要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

1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全白了。

19、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提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如菜籽般小舟,以及舟中如米粒般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湖上景物一片模糊,只看到长堤如一道墨痕,湖心亭像一个小点,我的小舟如一粒菜籽,舟中人像两三颗米粒)。20、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译:我如那随风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又如北归的大雁进入了胡人居住的地方。(春天)2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山随着船行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在广阔无际的原野上奔流。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江上云霞升腾弥漫,如同海市蜃楼。

22、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译: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黄昏时分,平静无风,旌旗不动,夕阳缓缓下沉。我登临的地方,曾是吴国和蜀国纷争据守之地,我徘徊的时刻,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心绪难以平静。头已白,鬓如霜,倚楼怀古,只见古木苍翠,绿波无边,让人无限悲伤。六、文学常识:

1、郦道元:(约470527),(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2、陶弘景:(456年~536年),南朝梁时秣陵(今南京)人。是著名的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4、周密:南宋人。

5、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ji),盛唐诗人,人称“诗佛”。王维精通书画、佛学,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6、李白:(701年-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7、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年的诗人。七、对偶修辞: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朝发白帝,暮至江陵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1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12、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13、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八、主题与主旨句

1、《三峡》:本文描写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答谢中书书》:本文通过对秀美的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才情的自负、以及归隐林泉的志趣。主旨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记承天寺夜游》:本文写作者夜游承天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纵情山水的闲情雅趣和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观潮》:本文描写了南宋时期钱江潮涌、水军演习、吴儿弄潮、游人观潮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念(写作此文时,南宋已灭亡)

5、《湖心亭看雪》:本文描写了作者夜往湖心亭看雪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山水、清高脱俗、心系故国的志趣情怀。主旨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6、《归园田居》:这首诗描写作者弃官还乡、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洁身自傲、率性自由的个性。主旨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7、《使之塞上》:这首诗写作者出使边疆途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被朝廷排挤的惆怅忧愤之情。主旨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8、《渡荆门送别》:这首诗写作者初出蜀川漫游楚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欣喜愉悦和思乡怀亲之情。主旨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登岳阳楼》:这首诗写作者再次登临岳阳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悲伤之情。主旨句: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九、课文理解与文句欣赏:

1、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答: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2、作者笔下的三峡山水如同四幅画,请各用三个字概括?答:雄奇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3、作者描写三峡山水景色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哪是正面,哪是侧面?

答:正面写山的高大连绵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侧面是: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正面写夏水浩大、凶险、湍急的句子是:夏水襄陵。侧面: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正面写冬春之水清幽激荡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正面写秋水凄凉的句子是:林寒涧肃。侧面有: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答:“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属正面描写,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属侧面描写,是仰视所见。5、本文写山写水,为何还要写猿猴呢?

答:写猿猴是从侧面突出三峡秋水凄清肃杀的特点。6、这一节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答:引用渔歌是为了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隐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7、从《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抓住了山水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分别按什么顺序、什么视角来写的?

答:山:高峻、绚丽、生机勃勃。水:清澈、灵动(猿鸟乱鸣、鱼儿戏水,灵动活泼,富有情趣)。按早晚顺序写的。其中“高峰入云”是仰视,“清流见底”是俯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从视觉角度,写山石草木的绚丽的色彩。“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从视觉、听觉角度写山间景物的变化。整个这段话,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8、《三峡》中的猿猴与本文的猿猴叫声有何不同?

答:猿猴叫声无异,作者心情有别。《三峡》中写猿猴的叫声凄婉悲哀,以此衬托秋水凄清的特点。《答谢中书书》中写猿猴的叫声欢快悠闲,以此衬托作者醉心山水之情。9、如何理解“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仙都”“奇”,是总写,赞美山水的秀美。“欲界”又体现了作者对尘俗的鄙弃。“康乐”,表明作者以谢灵运自比,体现了作者对才情的自负。整个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才情的自负、以及远离尘俗隐居深山的志趣。10、《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答:(1)交代时、地、人、事件的原因(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2)→绘景→(3)抒怀

1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答: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12、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什么心情?答:“庭下……”。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达作者休闲的心情。

13、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闲人”有两层意思:一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指被贬外地、壮志难酬的人。作者既为自己能有闲情雅趣欣赏美景而自豪得意,又为自己被贬外地郁郁不得志而悲哀。心情是矛盾的。

14、《观潮》中从哪些方面表现潮水之盛的?按什么顺序写的?

答:从“形”(仅如银线)、“色”(玉城雪岭)、“声”(大声如雷霆)、“势”(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四个方面来具体表现潮水之盛。采用了比喻、夸张、引用的修辞,正侧面结合的方法来写的。顺序是由远及近。15、结尾为何写游人之盛?

答:从侧面表现钱潮的壮观、水军的威猛、吴儿过人的胆识和技艺。16、《湖心亭看雪》中,舟子说作者“痴”,舟子眼中的“痴”什么意思?

答:痴迷于对景色的热爱:隆冬黑夜独往湖心亭看雪(“是日更定”“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17、作者似乎也肯定自己是个痴人,作者认为自己“痴”在哪里?答:热爱山水、不随流俗、情系故国。

18、“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是否矛盾?

答:(1)去湖心亭赏雪只他一个人,舟子只是送他去。(2)舟子是个粗人,并不懂得欣赏美景,不算赏雪之人。“独”字体现了作者清高自傲、不随流俗的高洁品行。19、“崇祯五年十二月”“是金陵人,客此”,为什么不以清朝年号纪年?为什么不说其姓名?答:(1)对明王朝的深切怀念。(2)这是在强调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亡国之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共有的是亡国之痛、家国之思。所以不必记名字。20、作者赏雪时的心情有何变化?作者是怎样的人?

答:开始时是欣喜而孤寂的,等到了湖心亭,眼前白茫茫一片,又感到人生的渺小、世俗的无聊,与金陵人对饮后,亡国之痛难以掩饰。作者是一个热爱山水、超凡脱俗、清高自傲、又情系故国的人。

21、评析一下“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答:“一痕”、“一点”、“一芥”、“一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同时给人以“人生渺小、沧海一粟”的启迪。

22、“但使愿无违”,陶渊明的“愿”是什么?

答:①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②率性随意,追求自由自在生活③热爱田园山水,把酒赏菊,悠然自得。

23、如何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答:这里采用比喻的修辞,作者自比于飘飞的蓬草和北归的大雁,衬托了作者被朝廷排挤的惆怅忧愤之情。其中前者属于正衬,后者属于反衬,归雁,又暗示了出使的时间是春天。2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怎样一副图景?给人怎样的感受?

答:沙漠浩瀚,给人宽阔无边的感觉,一柱烽烟直直地升上天空,使画面具有一种立体感。黄河横亘大地,画面被分割开来而富于变化,落日的余辉普照大地,使得分割的画面浑然一体。总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副雄奇壮丽的画面,给人以苍劲雄浑的感觉。

25、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答:山随着行船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大江在宽阔的平原上奔腾,行船直泻千里。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把静态的群山写得极富动感,如同电影一般,群山随着船的行进而流动起来。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充分表达了诗人出川巡游的喜悦心情和建功立业的豪情。

26、如何理解“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答:我登临的地方,曾是吴国和蜀国纷争据守之地,我徘徊的时刻,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作者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之际,徘徊在岳阳楼上,不禁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和渴望英雄再世、重拾河山的心情。27、“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作者望什么?答:望故都,望家乡,望天下太平,望收复失地。

28、“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作者悲伤什么?答:国破家亡,背井离乡。

默写1、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到过三峡的人都说,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样“,”,“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引用渔人的民歌的句子是:。3、写夏天水急的句子是:。4、侧面写山高的句子是:。5、《答谢中书书》文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6、表明作者自豪的句子:。7、《记承天寺夜游》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8、《湖心亭看雪》描写景物的句子是:。9、〈〈使至塞上〉〉的名句是:。10、〈〈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扩展阅读:八上语文第五,六单元复习归纳

八上语文第五、六单元复习归纳

姓名:班级:分数:

一、翻译下列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1.孔子云:“何陋之有?”1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4.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17.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9.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23.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2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6.余拿一小船。27.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8.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29.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31.技亦灵怪矣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1.咸来问讯.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停数日,辞去.4.不足为外人道也.

5.缘溪行

6.渔人甚异之7.欲穷其林

8.屋舍俨然

9.阡陌交通10.诣太守

11.寻病终12.斯是陋室13.谈笑有鸿儒14.往来无白丁

15.无案牍之劳形16.有龙则灵17.可爱者甚蕃18.陶后鲜有闻

1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0.香远益清

21.罔不因势象形22.尝贻余核舟一23.选贤与能24.男有分25.谋闭而不兴26.货恶其弃于地也27.老翁逾墙走28.一男附书至29.二男新战死30.便要还家31.仅如银线32.重岩叠嶂33.夏水襄陵34.乘奔御风35.素湍绿潭36.飞漱其间37.清荣峻茂

38.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39.相与步于中庭40.拄杖无时夜叩门41.仍怜故乡水

三、通假字:

1.“便要还家”2.可爱者甚蕃3.诎右臂支船4.左手倚一衡木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2.带月荷锄归43.晓雾将歇44.沉鳞竞跃45.是谓大同46.欣然规往47.高可二黍许48.具答之49.急应河阳役50.犹得备晨炊51.良多趣味

52.沿溯阻绝5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右手攀右趾8.选贤举能

9.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0.略无阙处11.黄华叶衰

四、古今异义词: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今:2.阡陌交通古:今:3.芳草鲜美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今:5.诣太守,说如此古:今:6.无案牍之劳形古:今:7.惟吾德馨古:今:8.高可二黍许古:今:9.矜、寡、孤、独、废疾者古:今:10.男有分,女有归古:今:11.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今:12.是谓大同/是日更定古:今:13.或王命急宣古:今:14.至于夏水襄陵古:今:1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今:16.余拿一小船/余住西湖古:今:17.强饮三大白古:今:

五、出自诗文的成语:

1.《桃花源记》①世外桃源(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②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③无人问津(津: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④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⑤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最早出于《老子》)⑥豁然开朗(眼前突然开阔起来)

2.《大道之行也》①天下为公(天下是公众的,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②选贤举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③讲信修睦(讲究信用,谋求和睦。修:培养,建立。睦:和睦。)④老有所终(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⑤夜不闭户(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六、一词多义:1.舍:便舍船屋舍俨然2.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3.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宫室/中轩敞者为舱/4.之:具答之/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花之君子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渔人甚异之

5.奇: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6.端:其人视端容寂东坡右手执卷端/7.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8.绝:沿溯阻绝/绝谳多生怪柏/哀转久绝9.是:是日更定是金陵人/10.一:上下一白/长堤一痕/

11.更:是日更定/更有痴似相公者/12.白:强饮三大白而别/上下一白/13.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14.以:能以径寸之木/

七、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欲穷其林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1.林寒涧肃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2.空谷传响5.不蔓不枝13.客此6.香远益清14.披发文身7.箬篷覆之15.一览众山小8.石青糁之

八、文学常识:

1.《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古体诗)都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文学家,著名诗人。“靖节先生”、“五柳先生”。

2.《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多用骈句。

3.《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字茂叔,宋代哲学家。“说”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也可抒情。本文采用托物言志写法。

4.《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选编)魏学氵伊,明末散文作家。5.《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编纂,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6.《望岳》、《春望》、《石壕吏》都选自《杜诗详注》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

自称“少陵野老”,被尊为“诗圣”,其诗称为“诗史”,代表作品《三吏》、《三别》。7.《三峡》选自《水经注疏》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8.《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朝人,人称“山中宰相”,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9.《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伟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其余有: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之一。10.《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11.《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小品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12.《使至塞上》(五律)选自《王右丞集笺注》王维,字摩诘,唐代杰出诗人、画家。13.《渡荆门送别》(五律)选自《李太白全集》李白。

14.《游山西村》(七律)选自《剑南诗稿》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作近万首。

九、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盖大苏泛赤壁云。/是谓大同。/天下为公。/是金陵人。/

2.倒装句:何陋之有?/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其两膝相比者。/相与步于中庭

十、古诗文默写:

1.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诗人感时伤别,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6.揭露战争罪恶的诗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7.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8.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诗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9.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0.《归园田居》写诗人辛勤劳作的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1.表明诗人热爱田园、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诗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2.《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13.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4.《渡荆门送别》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诗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5.化静为动,表现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喜悦开朗、朝气蓬勃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6.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7.《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8.《游山西村》哲理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哲理:比喻在困境中蕴含着希望,或出现转机。概括此意的成语:豁然开朗。

19.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诗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0.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_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_。26.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污泥而不染”。

2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8.《爱莲说》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29.《爱莲说》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0.《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两句表现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31.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意境雄浑,正是诗中有画的充分体现。32.《使至塞上》中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用征篷和归雁比喻自己,兼有叙事写景和抒情。

33.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4.《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35.《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36.《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3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38.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9.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40.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45.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6.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7.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48.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9.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0.写春雨的诗句(含“雨”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1.写出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2.写出有关山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3.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感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八上语文第六单元归纳》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八上语文第六单元归纳: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归纳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0019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