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院士回母校_观后感

时间:2020-07-08 22:24:00 网站:公文素材库

院士回母校_观后感(1)

  观看并学习了“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的栏目后,内心油然而发出对这些伟大的院士们的敬意,他们为母校、为社会、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让人感动又振奋人心。

  这个栏目向广大学子展现了“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韧、“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等院士治学做人、敬业报国、追梦筑梦、奋斗圆梦的故事和感悟,用他们亲身经历为在校大学生上了一堂堂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的思政大课。这个栏目引起了广大学子关于学术研究、人生格局、家国情怀的种种思考,院士们的人生故事分享使得他们昔日的疑惑找到了坚定的答案,同时也在启发着我们去发现更多的为什么。

  在看了第三期欧阳自远院士的分享之后,感悟颇深。

  欧阳自远院士分享了他从学生时到工作时到现在时的事态,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欧阳院士艰苦奋斗至今的辛苦历程,其中令我更为深刻的是在2006年胡锦涛主席与布什达成协议,中美两国联合探测月球合作的事,美国的“不帮忙”, 日本的“帮倒忙”, 他们封锁中国,扼杀中国的恶行,让中国一定要认清楚一条路,就是发展高新技术,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这条路,没有别的路可走,不走这条路就要挨打,即便是被别人束缚了脚步,也要另寻新路,并也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穷的不是物质不富,而是精神上的散漫,将意志,坚韧拧成一股绳,为着国家的事业,不负祖国的期待,必定挺立前行!

  祖国的未来得靠青年一代,想要成长为未来的中流砥柱,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要热爱我们的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戚院士对青年的寄语也让他感触颇深,当代大学生就是需要能吃苦、不怕吃苦、主动去吃苦的精神觉悟,毕竟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时代的风吹雨打的。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兴的第一步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在大学充实自己,学会做人。在欧阳自远院士看来,做人要真诚,要有宽大的度量,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把国家的命运、国家的需求当成自己永恒的目标和追求。

  身为环科学子,无论是在科研方面还是技术方面,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勤奋钻研,将来为这社会,为这国家贡献出我们的微薄力量。

 

 

院士回母校_观后感(2)

  水木百年留风骨,星河万里渡神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诠释了黄旭华院士的一生经历。

  黄旭华老先生用自己30年的时间一心埋在研发核潜艇的事业中,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在研发中困难重重,但在面对困难时,奉献在前线的研发人员,研发团队,还是在不停的进步和更好的完善相应技术。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科学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科学家,而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努力奋斗不怕吃苦得来的!也许我们看不到他做研发过程中那一张张草稿纸可以堆成一座小山的样子。但他无比勤奋不倦探索。

  黄旭华院士说:你们不援助,算了,我们中国自己干。中国人民自己有自信、有决心、有信心、靠自己的力量也一定能够把核潜艇搞出来。从1958年离开家,一干就是三十年,在面对国外对我们进行的技术封锁时,黄院士认为中国人民有自信,有决心,有信心,靠自己的力量也能把核潜艇搞出来。十年不行,就一百年;一百年不行,就一千年;一千年不行,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足以显现他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我们当代中国青年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尤其需要不断加强信仰的力量。青年人,要敢想敢干,诚实劳动,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通过邀请院士回母校与在校学生交流,以自身治学做人、科技报国的经历和感悟,在树立职业理想、确定职业规划、激发学习动力等方面对学生有所帮助。用亲身经历为在校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大课。为了使更多学生受益,教育部特地展开线上分享,让我学习到了许多。激励了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报国之志也激发传承“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精神,坚定我们报国奉献的理想信念,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才华和力量。

  作为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真正的做到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当中去。奋斗吧!少年!奋斗吧!少年!奋斗吧!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祖国的繁荣是无数前辈们的血液打拼出来的。我们新一代的青年要学习“老一辈精神”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一个富有激情的人、一个忠诚笃定的人,一个高尚而纯粹的人。

 

 

院士回母校_观后感(3)

  见到闻雪友院士时,他的容貌竟令我出乎意料,不是想象中的沉溺于科研中的科学家样子,院士的精神和气质都深深震撼着我,吸引着我,我当时想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科研一定要有足够的兴趣,要有足够的兴趣和热爱去投身科研,才能越做越精神,越做越专业,所以我们在决定投身于某一件事之前一定要问清内心,我们是否热爱它,尤其是科研,细节与坚持缺一不可,后来院士的讲话也印证了我的想法,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诙谐又不乏启迪意义的讲话都充分显示着闻院士对于科研的热爱,同样,院士在讲堂中还提及到了一点,科研之路一定是困难重重的道路,遇到困难不可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同时,院士讲堂中的一个观点令我记忆尤深,他讲到任何事物都是相通的,并不是说你搞科研你就不能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其他的兴趣爱好就对于你的科研之路来说毫无用处,这是不对的,相反,你能够从你的兴趣爱好中发现一些共同点,你能够总结出来并把它用于你的科研之路上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黄培康院士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精神矍铄,谈话中黄院士提及到了一点:“不能把名利放在前面。”科研工作的历程注定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有的科研工作甚至需要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去研究,可能会用尽一生都不会看到想要的结果,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在这个网红风气的时代,如黄院士一般的这样一生献身科研的人才太少太少了,而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真正进步的动力,所以我想对黄院士深深鞠一躬,致以我崇高的敬意。其次,黄院士提到了好的理论基础需要在实践中验证,我认为这对于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很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再从实践问题中印证我们的理论基础,实现两者的相互提升,共同提高,最后黄院士给同学的寄语也令我印象深刻, 黄院士告诉我们,工作有分工,角色有主角,有配角,但这都没有关系,不管哪种工作,都要全力做好,的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需要华丽的站在舞台上的发光者,更加需要奉献于幕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不管什么职业,只要用心,都会出彩,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就价值。

 

 

院士回母校_观后感(4)

  在我看了“院士回母校”线上讲课。对闻雪友院士的了解更深了一层,感受也更深刻了。

  闻雪友,著名船舰燃气轮机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舰船/工业燃气轮机装置的研究设计工作,为我国舰用燃气轮机的发展和民用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四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研制工作的第一线,见证经历了我国舰船燃气轮机发展的全过程,走过多个从设计到应用的大循环,并身体力行地将创新技术向燃气轮机民用领域应用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演讲中,闻雪友院士侃侃而谈,欣然与学子们分享了自身的经历和经验。

  科研要注重细节的问题,要重视问题的解决。有两个小故事:一是闻雪友院士在做涡轮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在做了以后改进了觉得好像还可以有所改进的地方。没想到老师看完了以后点评,说:注重细节的问题,说明能够有新的想法,必定成才。第二个小故事是:在做测试的时候飞机飞过去,动静有时有有时没有,动静还挺大,但绝不是仪表的问题。在厂里的其他人觉得可以应付过去时,闻雪友院士坚持停机分解,并且包揽了全部的责任。分解之后发现一个滚珠轴承有裂缝。所有人一看,说老兄你真神。为什么呢?后来发现这个轴承是国外进口的,没想到是内部缺陷。

  艰苦环境的磨砺都是人生的财富。大学毕业分配工作,那个时候从上海到哈尔滨没有火车。从北京到哈尔滨,到了哈尔滨没有任何人接站。当时有一张通知的单子,我们下了火车就问一路车在哪里,由于不同地方表达不同,问了好几个人没问到,好不容易找到刚坐上去,开到南岗,中心区,没电了。最后到那里时已经是晚上了,天都黑了,说到二楼,哪有空地方就先去睡个觉。上班从宿舍走到单位半小时,零下 41 度也走半小时。吃顿大米饭都是逢年过节。闻雪友院士说,回过头来,不能说这个日子好,但经过这么一个锻炼,对自己帮助很大。现在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我都觉得很好,这就是人生经验。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闻雪友院士是交大学生艺术团的,吹法国号,这些爱好对陶冶情操、艺术鉴赏有非常大的帮助,包括设计造型这一类绝对地起作用。不一定是乐队,可以是艺术画、绘画欣赏,都是很好的。这种事虽然看起来跟搞科研完全不搭,我的体会科技跟产品设计、跟你的艺术细胞都结合得更好,你的产品就更完美。第二,你的各方面兴趣爱好多一点,当你碰到任何倒霉的事情,你就不会觉得太痛苦。

  听了闻雪友院士的讲课,我感触颇多,成功的路上从不简单。我们要学习闻雪友院士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学习他敢为人先、锐意创新、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习他生命不息、学而不倦的学习精神;学习他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全面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伟大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和传播正能量,只要我们每个人有为祖国做贡献的自觉性,我们就一定能够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出一份力。

 

 

院士回母校_观后感(5)

  “准备好了,你们上船一定能回来。”

  这样一句话说出来,对于一个航天飞船设计师来说是有着极大的压力的,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谁都不能懈怠。“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事实上谁都期待着成功,对于戚发韧院士来说也是如此。中国第一颗导弹试验失败了,在现场的他当时很年轻,心理压力非常大,第一次干工作,“东风二号”现场试验就失败了;所以在搞“东方红一号”卫星时,他们的团队把所有能够想到能够做到的都做了,后来发射成功了。

  “经验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当威院士开始研究载人航天飞船时,他说:“凡是地面能做的试验我一定做。“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地面天上试验都做得非常充分,所以我敢跟航天员讲,你们上去吧,没有问题,我也签字画押了。这就是说靠经历、靠经验、靠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在搞载人航天工程时,他们的质量意识就是“零故障、零缺陷、零疑点”,一切都不能有错。要做到这一点,办事非常严格,要做到“五有”。但是院士也说不能完全凭经验去做,要按经过批准的正式试验程序去做,要有两个人做,所有的系统要有记录,所有的结果要有比对,这样层层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才能保证在宇航员出发前信誓旦旦的说:“一切准备完毕,我们有充足的信心。”

  “不要怕输在起跑线上,人生是马拉松赛跑,不是短跑。”

  现在学校有两种人,一种人玩得不错学得不错;还有一种人呢,就是牺牲大部分娱乐时间专注于学习的人,这两种人都是我们需要的,都能成才。智商高的人可以更好地全面发展,但是先天比不过人家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取得成功,笨鸟先飞,也可以成功抵达终点。

  “爱国精神是安身立业之本,大学生应该多想想祖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作为环科学子,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而不是混混学分只是为了一张学位证。不求学广但求学精,学成归来,应该以国家发展为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

  诚然,一生太短,一生又太长,当我们都迷迷糊糊,不知道该怎样去过自己的人生,而有的人,已经为自己规划好了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够从每个院士的身上学到他们的宝贵财富,用于自己的实践,去成为一个足以让自己欢喜的人,能够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贡己之力。

 

 

院士回母校_观后感(6)

  黄旭华,一个韶华献于国家,姓名隐于深海的科学院院士。关于他的英雄事迹还要从1958年我国决定研制核潜艇说起。1958年国家第一次组织核潜艇工程队,黄院士作为第一批被选中的人,在参加工作的三十年时间里,为了祖国的国防,为了抵御外国人的侵略,保卫我们的海疆,黄院士小组在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因为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从1958年离开家,一干就是三十年,在这期间与家里没有通过一封信,见过一次面,忍受着家里的质疑,却仍然义无反顾地投身核潜艇的研究工作中。在面对国外对我们进行的技术封锁时,黄院士认为中国人民有自信,有决心,有信心,靠自己的力量也能把核潜艇搞出来。十年不行,就一百年;一百年不行,就一千年;一千年不行,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正因为有这个决心与气魄我们国家的和潜艇技术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重要突破,到现在为止,我国的核潜艇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始终占据着技术制高点。在黄院士这辈人的努力下,我们的大海牢牢地抓在了我们自己手里,听命于人受制于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要时刻具备忧患意识,不要因为现在生活安逸,就轻浮自满,我们要有黄院士的为国家奉献精神,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不畏艰难,勇于坐冷板凳,为国家攻坚克难,为人民谋求更大的安全与幸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振兴。而这一切都要依靠教育,没有优质的教育,科技创新等于纸上谈兵。

  今天,我们向黄旭华同志学习,就是学习他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学习他敢为人先、锐意创新、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习他生命不息、学而不倦的学习精神;学习他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情怀;学习他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博大胸怀,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全面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伟大精神。

  他寄语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国防科研国际上技术竞争非常激烈,要靠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有面对艰苦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吃苦耐劳、坚定信念,有奉献精神,下决心看准了这辈子都搞这个,你就可以成功。”而我们当代中国青年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尤其需要不断加强信仰的力量。青年人,要敢想敢干,诚实劳动,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实现共同的中国梦,不可能唾手可得,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要在奋斗中释放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院士回母校_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9860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