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8最新咬文嚼字优质课教案大全

时间:2019-05-14 07:57:3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咬文嚼字优质课教案是怎么样写的? 小编今天帮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方面的发文模板,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范文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一):

《咬文嚼字》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资料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

课文难点:透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

2.潜力目标

透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潜力

透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潜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法分析

1.理论依据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三步教学法

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潜力。

3.具体操作

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⑵跳出课本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培养潜力⑷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五、学法分析

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潜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

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潜力

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潜力

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潜力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文感知

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

2.拓展延伸

品评: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区别“忍”字与“眼”字的区别?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删去“借问”与“牧童”两词句子更简洁,是否更好?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括号内能够填什么字?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否为句子增删文字或调整语序?

3.迁移训练

课文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试着根据自己写作的体会举一两个例子证明这个论断。

七、本课板书

《咬文嚼字》朱光潜

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文字更改能够改变作者思想感情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文字的好坏要看表达的效果,不能光看繁简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锤炼文字,重在把握当时、当地的情绪与情景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创作要大胆发挥想象

咬文嚼字教案(二):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归纳概括文章所用材料,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并能在品味语言时构成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3.领会作者提出的“咬文嚼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的主张,明确“咬文嚼字”的真实含义。

4.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5.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的谨严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和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歇后语:口吃报纸|书架上的老鼠--咬文嚼字

灯谜:书虫|啃书|秀才会餐--咬文嚼字

故事导入:

1930年5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阎锡山和冯玉祥的两支部队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河南的蒋军。但是,由于冯玉祥的参谋在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了“泌阳”,这场战争就没能在原计划的河南省的“沁阳”境地开战,而是弄到了河南省的“泌(bì)阳”。沁阳在河南的西北部,即黄河以北,而泌阳则在河南的西南部,这一北一南相差200多公里。结果,冯玉祥的部队误入泌阳,殆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后人就戏称这场中原混战是“败在一撇上的战争”。若不是多了这一撇,或许中国历史的部分章节就要改写了。

可见这一字之差就能够使你所想要表达的资料相差万里,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就必须要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态度,在写作的时候细细锤炼,朱光潜先生就把这种锤炼称为“咬文嚼字”。

解题:

那“咬文嚼字”是什么意思呢?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推敲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意思:

形容过分斟酌、推敲字句,此刻多用来讽刺死抠字句、不领会文章精神实质的人,有时候也用于讽刺当众讲话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作家作品: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等。

走进课文:

(一)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行浏览文章,思考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解说咬文嚼字的呢?用文中语句回答(第三段)。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这就是说,作者在那里贬词褒用,赋予这个成语新的好处,认为“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谨言精神。

2、文章的观点性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什么?(第八段)

(1)就应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言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

注:本文的基本观点在第三段也有(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文章能够划分为几个部分,彼此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一5),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效果,强调咬文嚼字的实质是思想和感情的调整。

郭沫若改台词(句式改变)

王若虚改句(字数增减)

韩昌黎改诗(字眼不同)

第二部分(6一7),正反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善用字义联想(《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误用字义联想(“套板反应”)

第三部分(8),是文章的小结部分,点名了文章的主旨。(点明咬文嚼字的目的,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期望。)

关系:能够看出第一部分讲的是什么是咬文嚼字,第二部分写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第三部分写咬文嚼字的目的,三者之间有严密的逻辑顺序。

(第二种分法分四个部分:①②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好处。

⑧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二)分析第一部分(1一5):

(1)找出其中所举的例子并思考这些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郭沫若改台词: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你是”与“你这”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句式已经发生变化。前为决定,后为感叹。从后面几个例子能够看出,在特定的语境中“你这……”会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大半表示深恶痛绝,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一般用在骂人的时候,不适合用在赞美的情景中。和“有”性质完全不同,“有”在那里表示陈述,没有情感的变化。

启示:由此例看来,我们必须要慎用字词,不同的情感要用不同的句式(八字:句式不同,情感不同)。这个例子说明连郭沫若这样的大家用好一个字也要颇费周折,甚至有些地方用得不妥,可见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必须要咬文嚼字,仔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神。

王若虚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翻译:李广出外打猎,望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先是石头。于是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要注意重点词语“以为”:把……当做;“因”:于是;“终”:终究。)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王若虚把“三石”去掉,简洁多了,但却比原文少了韵味。“见草中石,以为虎”并不是“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了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了。

由此例可见,文章并不是字数越少越好,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好,文章字数不同,意味也不同。文字的好坏,主要是意味、表达效果,而不在繁简。所以用简用繁,需要我们斟酌。(八字: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韩愈、贾岛“推敲”: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用“敲”字(来替换“推”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一向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都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明白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韩愈代替贾岛定“敲”字,历来传为美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抓住了万籁俱寂中,老僧(或许正是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闹衬静。有了敲门的动作和声响更显出四野的静谧荒寂,不露痕迹的切中了题目中的“幽居”二字。而“推”字“自掩自推”的“冷寂”,不仅仅让“鸟宿池边宿”显得无理,意蕴也浅的多。

作者不盲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推”字写的是独自步月归寺的冷寂场合,而“敲”写的是月夜访友的热闹场合。“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而“敲”就显得他拘礼些。所以选“推”还是“敲”重要的是“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和全诗调和的”。

由此可见,文章中字眼不同,意境也就不同,我们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重要的是捕捉、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

(“敲”: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剥啄有声,打破岑寂,平添搅扰。“推”:自掩自推,独往独来,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冷寂,无声。)(八字: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2)作者举以上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咬文嚼字?找出文中的原话来回答。

以上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资料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字的背后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这就是我们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时都要“咬文嚼字”的原因,我们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三)拓展训练:炼字

(1)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学生先说出答案及原因,老师再来讲解。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轼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黄庭坚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明确:“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

(2)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数、一),说明原因。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明确:“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一字师”。

第二课时

故事导入:有三位作家聚在一齐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

体会这三个人所说的话的不同意味。(学生讨论)

明确:“吃在中国”说的是:食文化在中国。“在中国吃”意思是: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吃中国”是动宾短语,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针砭深刻!可见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这就是我们要“咬文嚼字”的原因。这天这节课我们就一齐来看看该怎样“咬文嚼字”。

进入课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6、7)

(1)请同学们看看6、7两段写了什么资料?用其中的关键句来回答。(2)请同学们找出6、7两段里面所举的例子,

第6段:

“烟”字的直指好处和联想好处

直指好处--燃烧体冒烟

联想好处--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独携天空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独携天空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A: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

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B: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

品茶,赏月

C:诗中表达诗人什么的情趣?

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

D: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

明确:说明善于运用联想好处,会使文章更加丰富、有蕴藉。

(联想的好处比直指的好处更意蕴丰富,更适合文学的语言。“天空上小团月”其实就是“小龙团”茶,苏轼善用字的联想好处,把“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感觉连起来。而我们也能够透过这两句诗想象当时那种场景:夜晚,月影朦胧,在山间泉水旁,诗人和好友在那品茶、赏月,怡然自乐。如果直接写“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就显得很平庸,不会有这样的想象。)

第7段:

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套板反应?有什么弊端?

明确:套板反应是运用词的联想好处时,看到一事物立即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并毫不斟酌的使用它们,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文中有)

前应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引用了一系列的例子:

王嫱、西施--“柳腰桃面”

才子都是--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很多,学问渊博。)、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采)

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

叙别离--柳岸灞桥(灞桥:桥名,本作霸桥,在长安东,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做买卖都有--端木(即子贡,孔子的弟子。他“能言善辩,善经商,家累千金”。)遗风

用铅字排印书籍──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虫蛀,先把青竹简用活烤干叫杀青。之后泛指写定著作。)

(联想好处如果进入习惯,就会让你只想起一些套语滥调,而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最后就会构成“套板反应”,与艺术无缘。套板反应的最大弊病在于它束缚了语言的决定,也束缚了思想情感的鲜活表现,是文学创新的最大仇敌,是一切文学向前发展的最大障碍,就读者来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所以我们不能进入套板反应,要养成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谨言精神,要“唯陈言之务去”:让语言跟着思想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二)分析第三部分(8)

1、什么是“咬文嚼字”?为什么要咬文嚼字?怎样咬文嚼字?咬文嚼字的目的是

什么?

明确:(1)咬文嚼字就是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态度。

(2)因为文字和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所以要咬文嚼字。

(3)咬文嚼字要有严谨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4)目的是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原文: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主旨句。)

(三)主题: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好处来讲,咬文嚼字内含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即过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作者在那里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四)潜力提升

请同学们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词语并说明为什么。

牙买加百米飞人博尔特以9秒58这一令人___的速度在人类追求百米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三次打破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的巨星。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总结:骄傲;自豪;令人叹服;快的让你不敢相信,以致头晕眼花。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

明确:“眩晕”

总结:眩晕,简单的两个字,你们想到了么?想到的东西要向有创意,前提是要脑子里要有东西,有东西可想,如果脑子里空空如也,连陈词滥调都想不起来,还提什么创新呢?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必须要多读书,多积累,读书的时候遇到好的句子,又价值的东西,都记在本子里,有空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背下来,要用的时候也能够信手拈来阿。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多观察留心身边的事物,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一棵树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认识事物的特点,语言也就新了。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要刻苦自励。也期望大家再以后的写作中能有这样一种勤奋的态度。

(五)拓展探究

比较《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找出《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谈谈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中心论点: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是否矛盾:不矛盾。

《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囿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六)练习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资料。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情绪。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情绪。

参考答案:

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茂密的树上有几只鸟儿清脆的鸣叫着,树下的清澈的泉水欢快的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柔和的光芒,树上的鸟儿欢快的鸣叫着,树下的柳树叮叮咚咚奏着曲子流向远方。

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的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几只寂寞的鸟儿凄惶的叫着,树下的流水在清冷的寒风中无言的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刺眼的光芒,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令人烦躁的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无精打采叹息着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冷清的光芒,树上那只离群的鸟儿不时悲哀的鸣叫着,树下寂寞的流水懒洋洋的流向远方。

咬文嚼字教案(三):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2)知识与潜力:理解文章资料,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2、课时安排:一课时

3、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4、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5、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6、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

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7、教具准备:PPT课件(另附)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PPT课件演示:P.1课题]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广大师生就应做到:不计名利,成功不必在我;甘为人梯,奋斗当以身为先。自强不息,成功必定在我;奋发有为,报国当以身为先。”我想这是对我们的期望也是要求。大家一齐朗读一下这段话。

[PPT课件演示:P.2]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二)认识作者

[PPT课件演示:P.3]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明确:1、朱光潜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骄傲,引导学生要关注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温总理讲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PPT课件演示:P.4]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必须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家理解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PPT课件演示:P.5]

明确:①郭沫若改字②王若虚改句

③贾岛“推敲”④苏轼《惠》诗

⑤“套板反应”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

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取的。从选材的资料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好处;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①郭沫若改字

(透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能够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PPT课件演示:P.6]

补充示例: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很显然,不能够。“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情绪,既急切的咬

想明白家人的状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能够十分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情绪。

总结: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PPT课件演示:P.7]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务必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法·福楼拜)

②王若虚该句

(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

明确: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

[PPT课件演示:P.8]

补充示例: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先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

总结: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贴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③贾岛“推敲”

[PPT课件演示:P.9]

(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

⑴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

⑵你认为就应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总结:无论用那个字,仿佛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能够的。

小结: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贴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具体分析有关联想好处的例子:

①苏轼《惠》诗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好处的妙处。)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能够帮忙学生理解“天空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②“套板反应”

(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

⑴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

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反对。“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好处。

[PPT课件演示:P.10]

补充示例: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李龟年为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思考: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

明确:⑴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⑵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

⑶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⑷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

5、小结:透过举例论证和正反比较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好处,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到达艺术的完美。

(五)引申探究,比较阅读

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应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

(六)应用拓展,活学活用

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

[PPT课件演示:P.11—P.15]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PPT课件演示:P.16]

总结:很好的思想资料,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秀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七)作业设计

片段训练: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资料和形式两方面分析。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八)板书设计

郭沫若改字——不同情感

文字修改王若虚改句——不同意味

咬文嚼字贾岛“推敲”——不同意境

苏轼《惠》诗——正面

联想好处

“套板反应”——反面

三、教学反思

1、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

议论文是高中生务必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带给参考和借鉴。

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潜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用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潜力、思辨潜力和批判潜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带给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能够帮忙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忙学生结合自身状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能够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必须的审美潜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这些就应说是可喜的变化。

3、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简单快乐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上课过程中,我补充了很多示例,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的乐趣,在简单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能够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教学反思

1、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

议论文是高中生务必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带给参考和借鉴。

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潜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用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潜力、思辨潜力和批判潜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带给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能够帮忙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忙学生结合自身状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能够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必须的审美潜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这些就应说是可喜的变化。

3、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简单快乐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上课过程中,我补充了很多示例,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的乐趣,在简单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能够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咬文嚼字教案(四):

一、课前交流

上课前先送给大家一句卢梭的名言: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

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理解?自己是个性的,是独一无二的;是绝版的。

二、新课导入

都说实验班的学生个性的优秀,我就先出几个题目考一下大家。

(一)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词用的恰当吗,如不好,请修改。

1、春风又过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其中“绿”字改过十几次,先后曾改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满意,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何精警?因为它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效果,春风的精神。描绘了春过江南后的效果――绿满江南。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浓。

--宋祁《玉楼春》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一“闹”字表现出两个sheng字(1)“声”,闹字使我们联想到杏花盛开的枝头,蜂飞蝶舞的生动景象。(2)“生”,“闹”字不仅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白日依山尽,黄河流入海。

--王之涣《登鹳雀楼》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入海流”这一倒装有一股强劲的力量,“流”字发音舒缓绵长,放在句末,能够想象黄河宽广辽远、浩荡千里的形态;“入海”这一瞬间景象能够想见黄河惊涛骇浪、奔腾咆哮的气势。

那里学生首先说的肯定是对仗的问题――“流入海”和“依山尽”不对仗,教师引导进一步探讨,如果把“依山尽”改为“尽依山”如何?而且我们平时说“小河流入海”,而不说“小河入海流”(教师故意拖长音)。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明白那里只所以用“入海流”主要是表述对象――黄河的缘故,理解黄河的宽广辽远、奔腾咆哮的气势。

(二)一次,欧阳修和朋友在街上散步,看到一匹脱缰的奔马踏死一只狗。你认为下面哪种表述较好。

1、逸马杀犬于道。

2、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毙之。

注(1)逸:马脱缰奔跑。(2)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1、视点不同,(1)以马为主角,(2)以犬为主角。

2、“道”不及“通衢”具体,“杀”不及“蹄而毙之”准确、精彩。

过渡:做这几个题目,我们其实是在――咬文嚼字。

投影课题――咬文嚼字(朱光潜)

三课文赏读

[问题一]:何谓“咬文嚼字”,同学们能够查工具书――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很明显,这是一个贬义词。而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却赋予了这个成语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好处。

[问题二]:朱光潜给咬文嚼字赋予了怎样新的含义?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前半部分,找出关键语句。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教师提示:关键词处,用转折连词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何谓谨严――谨慎、严密。如治学谨严。

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板书:观点――谨严

[问题三]在阅读和写作中,我们为何要有这种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或者说咬文嚼字的实质是什么?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四段)

板书:实质――调整思想感情

推敲思想情感

我们说,文字和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字的背后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我们阅读文章时,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问题四]对于这个观点,作者并没有进行枯燥的说教,而是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举了三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三个例子,分别从哪个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例子一、郭沫若改台词――句式;

例子二、王若虚改李广射虎――繁简;

例子三、韩愈推敲――炼字。

句式、繁简、炼字三个方面的确是语言表达就应就注意的三个问题,而且这三点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

[问题五]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阅读文章时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那么我们就以这种精神对“李广射虎”的一段文字来推敲一下,看看是否有问题?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1、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2、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其实那里有一个很搞笑的问题,就是李广所看到的是石?是虎?

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朱光潜说史记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我们先来看发现错误这四个字,用数学的推理的方式来决定:

原先此刻

错误正确

虎石

试想如果李广明白是石头,或前文出现石这一字,就不再有惊讶之意味。先前见“虎“后知为“石”方能构成一个较为强烈的反差。

2、李广为何先前能“中石没镞”而后“终不能复入石矣。

想象李广发现“虎”之时的思想及心理――紧张、害怕,这紧张情绪加上他勇悍的性格,才会有集全力于一箭“中石没镞”的情形。

可改为:广出猎,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此“石”字可去,亦可留)矣。

[问题五]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为何会把石当作虎,岂不成为笑谈?

仅仅只是有草吗?

草浅,则石现;草深,则连石也无法见。可见李广以石为虎还需要有其它的外在的条件――风、时间(光线)等。

关于李广射虎的故事,好多作品都提及过,但最著名的还是唐代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问题六]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情境: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飘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先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苏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数字化资源第六册第8课《李广射虎》

可见同一件事,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中间选取一个最好、最准确的表述。

[问题七]下面我们来看一首诗,看是“推”好,还是“敲”好。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以动写静,有了敲门的动作和声响,更显出四野的静谧荒寂。

而这首诗写李凝隐居处的荒寂清幽,引导学生结合诗歌题目和首联来加以评述。这“推”字的静更显示出环境的冷寂与清幽。

朱光潜的观点:其实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问题八]我们就以这个观点来从意境及字词与整首诗的调和上来分析来看下面这首诗的空缺中就应填哪个字?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千枝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万枝开?既然是《早梅》,前一句又是‘深雪’,可见‘千枝’、‘万枝’、‘百枝’都不恰当。

三枝开?因为’在古代能够是虚指嘛,古人说数目的时候,往往就是‘三’阿,‘九’阿什么的,像‘三生有幸’,‘九死一生’等等,所以我觉得就应是‘三枝开’。

数枝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几枝开?在经过了一夜的飘雪后,大地白茫茫一片,诗人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清晨想象着,不知昨夜的风雪过后,早梅开了几枝呢?就像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们也可说“花开知多少”?

半枝开?因为是‘早梅’嘛,所以梅花肯定不会开很多,我觉得‘半枝’能恰当地表现梅花将开未开,含苞欲放的姿态。而且‘半’这个字嘛也很有诗意,古诗里面也有很多用‘半’字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将其中的“数”字改为“一”字,一字之异

咬文嚼字教案(五):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重点】

1、本文的论点及论证方法;

2、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论证方法

【学法指导】

1、查阅相关资料,解说文中引用的一些典故的意思和作用。

2、通读全文,理清作者的观点。

3、找出文中作者引用的例子,理解这些例子是从哪些角度去论述作者的观点的;品位文章夹叙夹议的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是朱光潜在1943年写的一篇文学论文。

“咬文嚼字”原先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正如作者所说,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如《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是:形容过分推敲字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但作者在那里是贬词褒用,借以在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的运用,应有“咬文嚼字”的精神。

二、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作品有《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

三、检查预习状况:

检查《学案》p.95“给加点的字注音”、“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解释下列词语”。

指明上黑板板演,期间,教师巡视,检查各人完成状况。

四、课堂探究:

1、“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文中却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贬词褒用。“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结合意境斟酌字句;既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

2、文中作者都写了哪些实例?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

(1)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务必要咬文嚼字,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用字的难处在好处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好处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能够使意蕴丰富,也能够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好处,能够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到达艺术的妙境。

(5)字的联想好处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3、文章开头对郭沫若观点的质疑,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引出“咬文嚼字”这个话题,说明在文字的选取上,是就应有讲究的。

4、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沫若的观点不同,为什么?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郭的观点注重的是语言本身,即形式上的特点;而作者个性强调了它在情感表达上的效果。作者认为情感就应起主要作用。

5、“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好处的确定与控制”,如何理解“好处的确定和控制”?

好处的确定,侧重于读者一边,取决于理解力和想象力;好处的控制,侧重于作者一边,取决于创造力。

6、根据文意回答,“联想”“习惯”“套板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一、联想起于习惯,因习惯而滑入套板反应。二、套板反应是走熟路、走老路、无创新,故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7、“套板反应”的后果是什么?

对作者而言,是写不出;对读者来说,是读不出。

8、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哪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

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结合意境斟酌字句;既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

五、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好处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好处,有联想的好处。比如说“烟”,它的直指好处,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好处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好处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好处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好处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务必顾到联想的好处,尤其在诗方面。直指的好处易用,联想的好处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既是()的,()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能够使意蕴丰富,也能够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1)用原文中的词语分别概括“字的直指好处”和“字的联想好处”的特征。

①直指好处的特征是:明显而确实

②联想好处的特征是:变化莫测

(2)文中作者把直指好处比作:月轮;把联想的好处比作:轮外圆晕,晕外霞光;这样作比的作用是生动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字的直指好处和联想好处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且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3)“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好处的确定与控制”这一句加横线的词语是否能够互换?为什么?

不能。“确定”与“控制”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只有选确定文字的好处,才能够驾驭,控制文字。

(4)文中括号中,依次填充词语,恰当的一组是(C)

A个别游离个别游离B个性游离个性游离

C游离个性游离个别D个性游离游离个性

(5)文段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前后是否矛盾?

不矛盾。联想好处是变化莫测的。如果能使读者透过字面准确体会到、把握到联想好处,那么字的意蕴自然就丰富;反之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住联想的好处,表达有误,就有可能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6)文段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中心是: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好处的确定与控制。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等。

2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

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3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还要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资料的关系,形式与资料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创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情感上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4“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六、归纳总结

1、主旨:

课文论述了阅读或写作中锤炼字句的重要性,指出字词的运用是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分不开的,要到达艺术的完美,务必力戒套语滥调,善于“咬文嚼字”,养成严谨的作风。

2、写作特点:(教参p148—149)

(1)归纳论证。

(2)旁征博引。

(3)比喻生动。

3、语言特点:

这篇课文是随笔,作者以漫谈的方式,似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字字句句沁入读者心田。作者不以深奥的理论吓人,举例子,做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作者所举例子都十分典型,十分精辟,很有说服力。对例子所做的解说,周密精要,令人心悦诚服。全文道理与例子、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材料产生观点,观点又建立在材料基础上。

七、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八、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

【课后笔记】

咬文嚼字教案(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2、透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好处,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就应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三、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就应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就应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就应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此刻、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四、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证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能够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能够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推荐,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透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决定”,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能够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但是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取,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好处。

第6段先从文字的好处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好处,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好处”和“联想好处”不可。“直指好处易用,联想好处却难用”。因为联想好处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好处。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好处,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务必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空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状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情绪。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就应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到达艺术的完美。

补充资料: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幽居:指隐居处.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译文:幽闲地住在那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仿佛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那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齐隐居,决不食言.

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青玉案宋贺铸

凌波但是横塘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眼看此女走近又离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或许是那女子气质高雅,使人想他应住在这种“月台

花榭,琐窗朱户”的华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从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来,写了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心全乱了,愁绪满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烟草,偏此时又下起梅雨,满

城飘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时确实使人恼阿。

贺铸一生所识女子颇多,为何只对此女有这种情思,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产生“移情”心理;二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贴近,使用权他一见而钟情。

宋苏轼

独携天空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是一种名品茶(在当时是贡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咬文嚼字教案(七):

《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标】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十分值得学生借鉴学习。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就应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

1、透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务必放手让学生透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这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好处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

三、提名阅读

四、分析课文

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

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

明确:

例子分析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明确:本问题有必须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情绪。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

五、对本文“咬文嚼字”

本文在语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师一一指出。(见另文)

【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将“活动式”教学思想体此刻常规阅读教学中,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落入常规教学的窠臼,但是由此获得的几点感受当可作为进一步“活动式”教学实验的经验。

一、阅读课的“活动式”教学务必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

二、每节课的活动项目应尽可能单一集中,不宜宽泛分散。应使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于一、二点,精心安排好活动程序,活动讨论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体现。

咬文嚼字教案(八):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资料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资料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校园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杯具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向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此刻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透过这天的阅读,同学们必须回收益匪浅。

二.思考问题(读书),教师板书字词。

1.第一个实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你得到什么启示?

2.读《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想想原句和改句意味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3.先想想“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再读课文的分析,你从中又得出什么感想?

三.字、词(学生看书思考间隙,教师板书)。

1.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D)

A下乘(cheng)岑寂(cen)付梓(zi)锱铢(zizhu)

B没镞(mozu)咬文嚼字(jiao)咀嚼(jue)嚼舌(jiao)

C蕴藉(yun)累积(lei)憎恶(zengwu)便宜(pianyi)

D尺牍(du)灞桥(ba)剥啄(zhuo)清沁肺腑(qing)

2.下列解释有误的是(B)

A援引:引用不求甚解:很深刻咬文嚼字:比喻斟酌

B尺牍:书信一川烟草:一片平地付梓:刻字

C蕴藉:含蓄拘礼:限制游离:不确定的

3.辨析词语:

①斤斤计较――锱铢必报

②顺畅――通畅

③简洁――简练

四.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

五.解答思考题,并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必须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比较;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六.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能够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好处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好处的运用有两种状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

2.什么叫直指的好处?什么叫联想的好处?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略)

3.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的区别是什么?(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空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5.“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序?为什么?

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衔接连贯了。

6.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证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7.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此刻哪些方面?

①作者无创作动机。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8.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9.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B.务必勤奋。C.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

三.归纳总结: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让读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四.造句:活用词语,推陈出新的句子。

初来乍到→初学乍练。

五.读《如何积累知识》小报,让学生做累积工作。

六.作业:课后练习(第二题是两种读书方法,各有裨益)

(本文比较长,一共有5千多字。碰到这样的长文章,我们不用担心。也不用急于了解作者的观点。我们只要由易到难,透过多次阅读一步一步来就能够完全掌握全文。)

1,本文题目为“咬文嚼字”,显然作者将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他的论证方法最明显的是哪一种?

明确:例证法。

2,此刻就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找出作者用了哪些例子呢?

明确:(1),郭沫若改台词。(2),王若虚改“李广射虎”。(3),“推敲”。(4),《惠山烹小龙团》的诗句。(5),套语的实例。

3,作者举例子就是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分析例子就是分析作者的观点。此刻就请同学们前后构成小组,各自选五个例子中一个,来细读那一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分析那一例子,他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观点?

明确:(1)第一个实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能够让同学读一下,比较情感变化。)

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已经变化。而且“你这……”一般都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表示强烈的情感,因而也一般用于骂人时,在赞美是不适宜。看来要慎用字词。

不同的情感要用不同的句式。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家,用词还斟酌很久,甚至有些地方用的不妥。何况我们呢?因而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必须要咬文嚼字,有一字都不能够放松的谨严。

(2)第二个实例,读《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想想原句和改句意味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读第四小节)

金代文学家王若虚把“三石”去掉,简洁多了,但却比原文少了韵味。原文把射虎者发现“虎”的紧张情绪、勇悍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并不是字数越少越好,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好,“老太婆的裹脚布,又长又臭。”是简笔还是繁笔,要“各得其宜,各得其妙”。

文字的好坏,主要是意味、表达效果,而不在繁简。所以用简用繁,需要我们斟酌。

(3)第三个实例,先想想“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再读课文的分析,你从中又得出什么感想?字眼不同,情境不同。

韩愈代替贾岛定“敲”字,历来传为美谈。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作者却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推”固然显得卤莽一点,而“敲”就显得拘礼些。所以选“推”“敲”,重要的是“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和全诗调和的。不同的字眼,要不同的情境相协调。

所以我们在阅读中推敲语言,其实是推敲思想感情,而写作中推敲语言是使感情更清楚、透彻。

(4)第四个实例,《惠山烹小龙团》诗句的分析。作者想说明什么?

联想的好处比直指的好处更意韵丰富,更适合文学的语言。“直指的好处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是固定的,偏于类型,易用;而联想的好处,随时变化,不宜捉摸,是游离的,是偏于个性的,难用,但却能够使意韵丰富。

“天空上小团月”其实就是“小龙团”茶。正是因为苏轼善用字的联想好处,把“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感觉联起来,从而使诗句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含混中显得丰富,比直接说更有韵味。而我们也能够透过这两句诗句想象当时那种场景:夜晚,月影朦胧,在山间泉水旁,诗人和好友在那品茶、赏月,十分之怡然自乐。如果直接写,那还会有这样的想象吗?(用书上的词语)这就是点石成金。

(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空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因而字的难处在好处的确定与控制。我们在平时应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不能满足于平淡的表达,要从字词上咬文嚼字,到达最佳。

(5)第五个实例,套语的实例。有哪些例子?作者想说明什么?

联想好处如果进入习惯,就回让你只想起一些套语滥调,而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最后就会构成“套板反应”,与艺术无缘。这种“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也引不起读者新鲜而真切的情趣。如果你用俗滥的语言,也就会用俗滥的思想。所以我们在写作文是一向强调要有创新的构思,要从创新的语言开始,才会有新的思想和感情。因而,千万不要构成“套板反应”,遇事应往深一层想。

(例子能够熟悉,了解)

总结:大家都说的十分好。此刻我们对五个例子各自要表达的观点都很清楚了。其实这五个例子都是围绕“咬文嚼字”。(重复五个例子的道理)

5,到此刻我们就只留下最后一小节。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一小节。同时思考这一小节起什么作用,又有哪些资料?

明确:这一小节是总结作用。让读者再次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留心玩索,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就是咬文嚼字的态度、方法、要求、最终目标。

这天,我们由《咬文嚼字》这篇课文的例子入手,清晰的分析了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观点。我们了解到作者所强调的“咬文嚼字”不在是是原本含义,作者赋予其新的好处,使这个词语贬词褒用了。同时作者的谆谆教诲,也是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品味语言,在其基础上品味语言背后的思想感情。在写作中,时时咬文嚼字,推敲语言,从根本上调整思想感情,从而使语言与思想感情完全吻合,使作品到达最佳。

扩展

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咬文嚼字一下。

1,首先在阅读方面。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话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你简

要分析。

咽,冷。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2,其次在写作方面。

请根据特定的情境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意思。(扩句)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抒发主人公欢快的情绪。

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茂密的树上有几只可爱的鸟儿清脆地鸣叫着,树下清澈的流水欢快地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柔和的光芒,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叮叮当当奏着乐曲流向远方。

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向远方。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抒发主人公苦闷的情绪。

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几只寂寞的鸟儿凄惶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在清冷的寒风中无言地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刺眼的光芒,树上的鸟儿唧唧喳喳令人烦躁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无精打采叹息着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冷清的光芒,树上那只离群的鸟儿不时悲哀地鸣叫着,树下寂寞的的流水懒洋洋流向远方。

总结。

“咬文嚼字”正如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务必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一样。总之,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细细锤炼,细细品味。期望大家在以后的阅读和作文中时时进行“咬文嚼字”,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咬文嚼字教案(九):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练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4、咬文嚼字给我们的启示。

一、导入

(一)、古人练字的佳话

(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2)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

(3)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4)曹雪芹写红楼梦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5)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6)关于于“一字师”的典故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那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贴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二、古人炼字的精妙之处。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个性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把“群山万壑”写活了,丛聚在三峡一带的山岭,势若巨龙奔驰。“一”、“独”二字极写昭君身世的凄凉、心中的怨恨。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杯具。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这两句诗不仅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这要归功于“坼”“浮”两个字炼得好。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

绝句二首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⑴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⑵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用“系”字既切合都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的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贴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般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以“噪”衬“静”,以“鸣”衬“幽”,使“静”的特点更为突出,更为鲜明。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本诗用语传神,“转”字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随天色向晚,山色变暗,着一“转”字,凭借色彩的渐变把静止的山写出了动态的美。

“日”字写出流水的始终如一的守恒;

“余”字写出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空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上”字不仅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展示已经上升到相当的高度。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四两句诗表面是写景,实质上却是抒情,这两句中的关键词是“空”与“自”,尽管阶前的春草十分碧绿、悦目,尽管那藏身在森森的柏叶之中的黄鹂的歌唱十分好听悦耳,但此时的诗人却仿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这时的杜甫无心赏玩,他心里正在怀念诸葛亮。诗人的意图,是把祠堂的春景写得十分完美,然后再用“自”、“空”二字将这美景如草色莺声等一齐抹倒,来加倍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所以,春色越美,鸟音越好,就越有助于表现这种情绪。

③特殊词

a.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那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c.表色彩的词:

色彩一般表现情绪,增强描述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色彩,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比较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三、炼句的精妙处

以下是我们以“此刻”为话题写的作文的开头,其中有一些词语用得不够准确,一些句子用得不够简洁,试加以修改。

例一:

常听有人叫苦,时光短暂。人生但是几十年的光阴,犹如历史长河中一个过路匆匆的旅客,如此刻水面一颗轻飘飘的泡沫。确实,人生用短暂来形容也极为恰当,但我们不必杞人忧天。我们能做的,并把它做好的唯一方法就是把握此刻。

修改示例:

常听有人叫苦,[删去]时光短暂(人生苦短)。人生但是几十年的光阴,[删去](每一个人都只是)犹如[删去]历史长河中一个过路匆匆的旅客(的匆匆过客),如此刻水面一颗轻飘飘的泡沫[删去]。确实,人生用短暂来形容也极为恰当,但我们不必杞人忧天。[删去]我们能做的,并(努力)把它做好的唯一方法[删去]就是把握此刻。

以上的修改:1.避免重复;2.注意辨析词义;3.选词注意上下语句。可见,句子的锤炼也涉及到词语的选用。

根据以上资料,再做一次修改,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生动。

人生苦短。每一个人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匆匆过客。我们能做的,并努力把它做好的就是把握此刻。

修改示例:

人生苦短。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黎庶草民,每一个人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匆匆过客。那么,我们就只能来人世间空走一回而不能有所作为么?当然不是。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未必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但,每一个人所能做的,并努力把它做好的就是把握此刻。

例二、

毛泽东主席《七律·到韶山》的结尾原作“喜看稻菽千重浪,人物峥嵘胜昔年”,之后觉得缺乏形象,没有感染力,改为“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又如,《七律·登庐山》的尾句,原作“陶潜不受元嘉禄,只为当年不向前”,之后主席将其改为“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四、炼词炼句的好处

使文章表达简练准确,形象生动,含蓄深刻,意境深远,能增强抒情效果。

一、炼词——炼出新鲜之美。例:

①大约三个月后,初稿完成了。我把它养在电脑里,不去看,也不去想。

②水面上本是绿得一无所有,但池塘对称的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几盏荷花。

③老爹坐在院里的板凳上,叼着一只旱烟袋,吧哒一口日子,冥思苦想。

④水是慷慨的天使。雨霏霏能够滋田,雪皑皑能够沃野,江滔滔能够扬帆,湖泱泱能够荡舟,河清清能够爽心,泉汩汩能够悦耳,茶津津能够润喉,酒醇醇能够助兴……

⑤三个女生,一个秀气,一个洋气,一个土气,秀气的满是灵气,洋气的全是娇气,土气的流露出几分傻气。

二、炼句——炼出警策之美。例:

①城里有乡下人的梦想,乡下有城里人的爹娘。

②强者,能够改变环境;弱者,只能被环境所改变。

③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④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

⑤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三、炼意——炼出意蕴之美。例:

①新燕北归,衔来三月的明媚。

②夏夜的黄葛树下,一把小蒲扇,轻轻摇撼满天的星斗。

③每一天午后,柔阳拨逗着春意,蜜蜂翅上驮着薄薄的东风,在黄杨木上纷飞。

④好在苏州文化俯拾即是,吴越春秋,秦砖汉瓦,还有唐诗山水,宋词田园,你随意遛达,或许一不留意就踩上了李白的脚印。

⑤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李春燕颁奖词)

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五、结合课文理解

1、理清文章的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

①②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好处。

⑧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务必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好处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六、咬文嚼字常用到的方法——联想、想象

1、什么是联想呢?

《世说新语》: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齐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谢安乘机问道:“你们看这飘飘的雪花象什么?”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那里谢朗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谢道韫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

这就是联想。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那么,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哪一个更好一些呢?

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色彩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秀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

人们对生活感悟力的不同决定了联想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透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这就指出了联想的另一个要点:知识的积累。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由眼前乌衣巷的破败联想到豪贵的王谢家族早已凋零败落,(因为在历史上,东晋时乌衣巷是王、谢等贵族居住的地方),再由此联想到沧海桑田变幻无常的社会人生,全诗悲凉凄清,充满感伤的情绪。

如果不是具有历史知识,那么当你看到乌衣巷的景色时也就不可能产生这些联想了。

很多景观都是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大家完全能够由看到的景物联想到历史的兴亡变迁、人生的沧桑感叹。

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往往并不是记忆仓库没有材料,而是不能“浮想联翩”,不能由题目或材料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道理。

2、什么是想象呢?

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中最宝贵的品质。想象力越丰富活跃,所受的限制越小,对生活的理解就越深刻,情感体验就越强烈,审美体验就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大。

高尔基说“想象和推测能够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还没有发现环节。”

欣赏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独自饮酒,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诗中作者透过奇特的想象,用与月共醉的“热闹”把心中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欣赏朱星鹤《坐一对山青》:

晴天是另一种山貌,尤其是雨后青山,晶莹翠绿,一副冰清玉洁。白云自天外飞来,绕着群山飞舞,山伸出千树手指,戏弄着云,也逗引着风,云是不胜娇羞的少女,怎禁得住山的挑逗?她躲躲闪闪,一不留意跌进山的怀抱,把山谷跌成一片氤氲,山笑了,把笑脸迎向朗朗晴空,迎向坐在窗前的我。一抬头,我便承接住了山的明朗与活泼,我窥见云的飘逸和洒脱。于是,我也忍不住把笑脸迎向山、迎向云、迎向蓝天、迎向大自然的和煦温馨里。

山青翠,云妩媚,人和青山白云融为一体。作者运用想象充分表现了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默契和谐。

3、联想好处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联想好处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的太滥,也是如此。

4、如何引领他们走出“套板反应”的怪圈呢?

能够应用文学评论中的陌生化理论,使语言表达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对视觉构成强大的冲击力。

所谓“陌生化”,即指不断嬗变我们对精神和物质世界既定的熟悉感受,摆脱习以为常的惯性化的思维制约,采用创新的方式,使人们即使应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够有新的发现,从而缓解甚至彻底走出审美的疲劳状态。它成熟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后在文学的诸多领域运用,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好处在于瓦解艺术形式和语言方式运作上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重构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把与实际生活完全不同的艺术的另类现实展现给我们。

以此理论为指导,我们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摆脱“套板反应”的约束:

其一,主客体倒置。

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②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史铁生《我与地坛》)

在例①中,本是雪压苍山,可作者却巧妙地将被动的苍山放在主动的位置上,化静为动,不禁令人击节赞赏。例②中的古园本是客体,可作者为了突出地坛公园在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作用以及对自己的启示,反客为主,说古园在等我。主客体的变化使这两个句子别具一格,令人难忘。

其二,虚实错位。

①雨后的青山如泪洗过的良心。(琦君《泪珠与珍珠》)

②他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雨果《巴尔扎克葬词》)

比喻一般是用具体事物比喻抽象陌生的本体,而在例①中,琦君却自出机杼,以抽象的“良心”作喻体来描绘“雨后的青山”,不仅仅写出了山在雨后的清爽,更写出了泪水对构成良心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例②中“作品”与“岁月”一为具体,一为抽象,本不具有可比性,但一经嫁接,顿时让人感受到巴尔扎克作品的伟大与不朽。

其三,巧用变式句。

①“你放着吧,祥林嫂。”(鲁迅《祝福》)

②“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同上)

③“怎样了,你?”(孙犁《荷花淀》)

例①中正确的语序本是“祥林嫂,你放着吧。”倒装后,突出了四婶见祥林嫂捐过门槛后主动拿祭器大为恐慌,先要祥林嫂放下祭器,强调了四婶紧张而又急迫的情绪。例②中的“空的”和“下端开了裂”都做定语,可它们挣脱了语法的约束,都跑到所修饰的名词之后,自然有强化之意,使读者对祥林嫂的窘境有更强烈的印象。例③用变式句亦是取决于当时的语境,写出了水生嫂的细心与对丈夫的关心体贴,倘用常式句岂不平庸?

其四,语法结构的超常规搭配。

1.主谓语的超常规组合:

①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花未眠》)

②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③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里尔克《豹》)

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

例①中“海棠花未眠”虽为常识,但又有谁说过?所以备觉新鲜。或许《红楼梦》中一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是它的本源吧。例②诗人把写飞鸟的“翔”字迁移到鱼上,主谓搭配虽越了雷池,但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之状却尤显生动。例③句的主干是“目光被缠得疲倦”,显然这个组合超越了常理,但将笼中豹经长期羁押而改变了野性的悲凉传达得十分精到。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出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2.主语和宾语的超常规组合:

如:①秋蝉的衰弱的蝉声,更是北国的特产。(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徐志摩《再别康桥》)

③我达达的马蹄是秀丽的错误(郑愁予《错误》)

“蝉声”而曰“特产”,实为神来之笔,将故都的蝉声之盛可谓写尽了。“悄悄”是一个抽象的副词,本没有资格作主语,可诗人却妙手偶得,以暗喻的手法,借“别离的笙箫”传达出离别之际的无限落寞,使离愁别绪愈发浓得化不开了。例③的主干是“马蹄是错误”,这个超常规的搭配与诗的下句“我不是归人,我是个过客”贯通,强化了等待的女子久等而不得的苦闷与彷徨增强了诗的杯具色彩。

3.动宾反常搭配:

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阿,我亲爱的祖国》)

②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

例①“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将新一代青年对祖国的那种复杂的感情暗示得格外深沉,表达得十分到位。例②中“老”的一般用于外在的有形的容貌,一旦与“心”组合,就将一种漂泊的苍凉写出,尤令人怦然心惊。

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①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②翠翠看着天空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下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沈从文《边城》)

③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例①中用表示色彩浓度的“浓黑”来修饰抽象的“悲凉”,既强化了悲凉的程度,又化抽象为具体。例②中的“薄薄”一词本是修饰具体可感之物的,一旦与“凄凉”这种情绪对接起来,就让人立刻感到少女莫名的浅浅的忧伤与惆怅。而在例③中,诗人巧加拈连,以“温暖”来修饰“名字”,殊出人意料,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感受。以上这些附加成分与中心语的搭配都是以具体可感的形容词(有时也可用量词)修饰抽象的名词,从而获得一种变静为动化陈腐为神奇的表达效果。

其五,精心选取锤炼动词或形容词。

①(爆竹声)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鲁迅《祝福》)

②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鲁迅《拿来主义》)

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郁达夫《故都的秋》)

④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第五回)

⑤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沈从文《边城》)

例{1}“拥抱”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年祝福的热闹氛围,与祥林嫂之死构成鲜明比较,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而例{2}“捧”和“挂”两个动词则巧妙地采用漫画式的笔法,将送去主义者奴性十足而又自以为是的特点活画了出来。例{3}“铺”字似有人刻意而为,实则既暗示出落蕊之多,又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例{4}以“嫩”饰“寒”似乎不合常理。一般人用“轻”,这是典型的套板反应,是俗语;而“嫩”不仅仅与“轻”有程度上的差异,而且与下联中的“芳”对仗更加工整。最后一例中的“柔软”用来形容曲子在翠翠内心吹起的波澜最可把玩,妙在将少女微妙的心事含蓄有致地再现了出来。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家在遣词造句的时候绝不肯轻意落笔,他们匠心独运,精心筛选,以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表达效果。老杜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廷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韩愈的“唯陈言之务去”……大概都阐明了使语句获得最佳表现力的重要性。那么,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拦路石无疑是“套板反应”,或许,陌生化的手法有助于我们搬开它。一位诗人在谈文时不无戏谑地说:“一篇文章中须有若干个病句。”我想他说的“病句”大概指的是那种超乎正常规范的语法约束的超常规搭配吧。倘无这些“病句”吸引读者的眼球,每个句子都循规蹈矩的,谁耐烦看呢?

然而,要娴熟地运用陌生化用法却又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有灵活的创造性思维,思维一旦走了老路,词句就极容易陷入套板反应的泥淖难以自拔。所以,中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表达潜力,务必先训练思维,提升思维的品质,多在求异思维上下工夫。文中所谈的陌生化手法仅限于技术层面,而绝对代替不了个人的潜力与素养——毕竟,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5、从课文中,能够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

第一,咬文嚼字“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拿“你是”式、“你这”式来说,仅仅一字之差,作者却品味出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且讲出表达效果不同的原因。这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一个字也马虎不得。

第二,咬文嚼字要有较强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潜力。作者之所以能对课文中所举的例子进行精辟的分析,不仅仅得力于作者有极强的语感和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得益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潜力。例如,作者对“推”“敲”二字的品味。从“推”字想到门是虚掩的,由虚掩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想到“推”“能够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的咬文嚼字就显得很到位。

第三,咬文嚼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敢于创新。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对任何见解、任何名人不迷信、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发表新的见解。对郭沫若,对王若虚,对韩愈,尽管他们都是名人,但作者不盲从,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尤其韩愈对“推敲”的意见,似乎成了定论,获得许多人的认同,作者却提出相反的看法。

关于练习

一、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全文资料,提高概括资料要点的潜力。

参考答案:

1.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务必要咬文嚼字,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用字的难处在好处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好处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能够使意蕴丰富,也能够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好处,能够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到达艺术的妙境。

5.字的联想好处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二、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就应虚心学习。

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参考答案:

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务必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

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

三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咬文嚼字的本质和途径。

参考答案:

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可举的例子很多。例如:

1.《为了忘却的记念》:“眼看朋辈成新鬼”改“忍看朋辈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变化。“眼看”,是眼睁睁看着的意思,说的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之情。

2.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既写活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情绪。

3.《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蹓跶、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呢!”最后一句改为“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思想感情由羡慕而调整为赞美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四、从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套板反应”及其危害性。

设题意图:“套板反应”的现象在诗文中比比皆是,本题能够引导学生了解这种现象及其危害性,为消除这种现象而努力。

参考答案:略。

咬文嚼字教案(十):

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标】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十分值得学生借鉴学习。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就应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

1、透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务必放手让学生透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这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好处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

三、提名阅读

四、分析课文

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

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

明确:

例子分析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明确:本问题有必须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情绪。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到达艺术的完美。

五、对本文“咬文嚼字”

本文在语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师一一指出。(见另文)

【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将“活动式”教学思想体此刻常规阅读教学中,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落入常规教学的窠臼,但是由此获得的几点感受当可作为进一步“活动式”教学实验的经验。

一、阅读课的“活动式”教学务必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

二、每节课的活动项目应尽可能单一集中,不宜宽泛分散。应使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于一、二点,精心安排好活动程序,活动讨论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体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最新咬文嚼字优质课教案大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7294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