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2018已经到来,你的工作总结是否写好了呢?还在为工作总结而烦恼吗?还是不知道什么是重点吗?小编整理了县环保局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可以帮到您。
第一篇
2017年,县环保局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发挥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牵头及监督管理作用,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主线,以污染减排为核心,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努力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按照新《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1-12月,全县14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水质综合类别为Ⅳ~劣V类,其中Ⅳ类水质断面10个,占71.4%,V~劣V类水质断面4个,占28.6%。Ⅳ类水质断面同比增加1个、增长11.1%;大气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二级以上优良天气为344天,占94.2%;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3.6分贝,达到国家环境质量考核标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其中工业(重点企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100%。
一、健全制度,注重协调,统筹推进生态建设。
2017年是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关键之年,县环保局积极履行县生态创建办职能,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开展指导、督促、协调,扎实推进生态县创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抓协调,认真调研建好机制体制。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组织召开创建专项组牵头部门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指导各组开展工作方案制定,对工作方案达不到要求的指导牵头部门重新修改完善,确保方案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和各专项组牵头部门对接,督促各组拟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实施计划。根据创建要求,相继建立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创建工作专项组例会制度、进度通报制度、难点问题专题协调制度等工作机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创建工作专项组创建工作进展;各创建专项组牵头领导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单个专项工作组难以解决的或涉及多个部门等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和处理的事项,作为难点问题提交,由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加大组织协调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机制的有效落实,推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实施重点工程进度跟踪制度,每月梳理工程进度,指出存在的问题,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有关分管领导和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年共对重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10次通报。同时,根据创建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发出整改通知,要求责任单位马上整改,并组织开展回头看,及时与有关责任单位沟通,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据统计,共发出整改通知书26份,问题基本得到及时有效整改。
2、抓落实,全力以赴实施创建工程。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对创建重点工程要求,我局及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分解落实负责的20项创建重点工程,确保各项工程有负责领导、有责任科室、有落实人员。局班子会议定期听取专题工作汇报,并在每月召开的局务会议上进行汇报交流,针对工作开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困难,一方面积极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指导,开拓工作思路,以苦干加巧干全力推进。为确保工程实施进度,还将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列入对各科室(站、所)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由局主要领导带队,对各科室负责的重点工程开展交叉检查,督促工程进度,并将检查结果在局务会议上通报。同时,局创建办还每月对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在全局进行通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有关建议。截止2013年底,全局承担的20项工程已完成13项,占全县已完成重点工程的50%以上,达到时间进度要求。
3、抓指导,全力冲刺创建技术评估。根据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和进度要求,积极与各镇(街道)、有关部门联系,重点围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修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培育一批生态建设新亮点、新典型,以充分展示我县生态县建设的显著成效。加强调研,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推敲,排定了国家级生态县现场考核线路,对排定的线路沿线和周边情况进行全面排摸,指导各责任单位开展环境整治,确保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多次召开创建工作联络员会议和涉及创建指标单位分管领导会议,研究讨论创建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完成了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使创建申报工作顺利完成。指导、督促各责任单位开展创建台账资料收集、整理、汇总,认真开展审核,确保资料间的准确性、逻辑性、合理性。
4、抓基础,巩固全县生态建设工作。拟定《2013年度县生态县建设目标任务书》,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原则,做好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的生态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进一步完善《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进行对接,做好《规划》修改工作。积极与国家环保部衔接,认真筹备《规划》论证会,并顺利通过论证。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力度,帮助有关主体解决生态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罗星街道国家级生态镇和大云镇缪家村国家级生态村创建通过省环保厅核查,并申报到国家环保部,完成了33个市级生态村和3个市级生态农庄创建,市级生态村累计达到50个。同时,落实“积分制”考核,强化生态村长效管理,确保创建质量。
二、精心谋划,狠抓落实,深入推进污染减排。
2017年是“十二五”减排的起始之年,县环保局坚持把减排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有力推进全县污染减排工作开展。经初步测算,4个减排指标均有望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任务。
1、认真准备,全面启动减排工作。及时开展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基本摸清全县各领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为“十二五”减排奠定基础。根据上级下达的“十二五”和2017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对4项指标逐一进行减排潜力和可达性分析,列出减排项目清单和推进计划,为整个“十二五”减排做好项目储备。制定《县2013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计划》、《县2017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实施意见》和《县“十二五”减排项目安排》,明确了污水处理厂减排、企业中水回用、淘汰落后产能、煤(油)改气等工作重点。
2、明确重点,狠抓减排责任落实。分别筹备全县减排工作会议和推进会议,就推进全县减排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各主体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进度要求。县政府分别与各镇(街道)、有关部门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主体、各部门年度减排工作重点,涉及污水管网建设、截污纳管工程、减排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控煤、淘汰落后产能和清洁能源替代等五大类工作。与此同时,严格实施排污权交易,共涉及COD总量交易项目33个、交易量43.93吨;SO2交易项目8个、交易量24.79吨。
3、强化考核,保障措施有力到位。在县政府将减排各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表彰,作为“一票否决制”项目基础上,出台实施了《县建设项目化学需氧量(COD)替代量分配办法》,把减排工作考核情况与项目替代量分配相结合,提高各主体减排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成立减排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减排重点项目开展专项督查,建立起“日常巡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相结合的减排督查机制。2017年计划实施的18个减排项目已全部完成,其中包括化工、酿酒关停在内的11个涉水项目(含农业减排项目7个)和热电厂脱硫改造、水泥回转窑关停在内的7个涉气项目。
三、创新手段,保持高压,不断加强环保监管。
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886人次,现场检查企业3440厂次,受理各类信访1086起,对179家违法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共处罚金962.31万元,排污收费1819.86万元。
1、创新执法方式,形成“三全”执法监管体系。结合当前全县环境执法监管现状,推出实施了“三全”执法机制,既实施全天候执法、全方位执法、全过程执法。全天候执法:进一步发挥电子监察中队在线监控作用,积极探索在线监控数据与现场执法相结合的监管新方式。一年来电子监察中队依托环境监控平台已累计发现企业超标违法排污情况百余次,对情节较为严重的41家企业予以立案查处。组建夜查中队,开展错时检查,基本形成白天集中查、夜间突击查、节假日随机查、晴天雨天结合查的全天候执法监管体系,有效规范了企业污染物排放行为。全年共组织夜查中队连续开展14次夜间(凌晨一点到六点)错时突击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78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起。全方位执法:在县域内开展企业环保层级化管理,根据企业排放污染强弱、影响环境安全程度、环境信访等因素把环保监管企业划分为四个类别,并按类别高低进行环保监管,科学制定监管措施,合理界定监管频次,实行年度动态管理。企业环保层级管理情况与当年度的环保信用企业评定、环保补助奖励和评先评优等工作相结合,促使企业加强自身环保工作。目前,全县已有3400余家企业纳入环保层级化管理体系。全过程执法:探索试点技术执法,制定了《造纸行业环境监察技术要求》,并在2家企业开展了试点工作,通过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物处理工艺流程的逻辑推断、综合分析,判断企业污染排放情况,准确查找企业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在4家电镀企业处理设施全区域及处理设施重点部位分别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全过程监控企业污染处置情况,倒逼企业达标排放。
2、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坚持“铁腕”执法,坚决打击有主观恶意的违法行为。2017年共处罚未批先建、偷排漏排、锅炉冒黑烟案件66起,个案处罚最高额达60万元,极大地震慑违法企业。在此基础上,探索绿色信贷、公益诉讼,从资金、社会形象等方面倒逼企业主动做好环保工作。与县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落实绿色信贷做好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将县内200家重点监管企业的环境信息作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之一,全年共有9家企业的环境违法信息列入银行信贷体系。与县法院、检察院加强沟通,提高处罚到位率,共申请强制执行案34件,完结24件,涉及金额68.12万元。
3、注重长效监管,推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洪溪印染行业“阳光排污口”建设,督促集聚区内16家印染企业将原有厂内排污口移至厂外显眼处,并设置告知牌,接受群众监督,实现阳光监管。开展总量控制系统建设,在县内23家印染、造纸企业启动总量控制系统建设,结合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实现对企业用水量和排放浓度的双重监管。督促相关企业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生化改造,邀请专家到企业现场进行会诊指导,共有13家企业完成改造工作,总投入近3500万元。通过印染行业协会联动,促使园区内印染企业恢复使用燃煤。投资近20万元新建一套烟尘高空视频监控装置,使全县高空视频探头达到3个,监控半径均在3公里左右,基本实现对烟尘重点监管区域的实时监控。太浦河水源保护区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城区新建大气自动监测站均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4、强化信访处置,全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注重解决难点、热点信访,通过深化环保信访调处对话沟通机制和镇、村联动机制,成功处理各类疑难信访20余件。注重信访形势掌控,通过实施信访形势定期分析及通报制和矛盾纠纷排查制,做到信访形势“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分析”,并每季开展信访苗头大排查。注重拓展群众信访渠道,开通局新浪微博,明确分管领导、具体受理人,开通至今已受理微博信访6批/次,并全部回复。实施重要信访处置后督查,对各类重复访、越级访的调处情况进行严格核查,确保化解措施落实到位。
四、明确重点,抓住难点,着力推进污染整治。
一年来,我局围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结合群众信访热点、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专项整治。
1、开展生态创建“八大”环境污染整治工程。牵头开展以燃煤锅炉脱硫和烟尘治理、重点污染企业粉尘治理、植绒废气治理、非金属矿物制品(通用设备制造)粉尘治理、餐饮业油烟治理、喷水织机水污染专项治理、印染行业定型废气治理和喷漆废气治理示范等为主要内容的污染治理工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采取科室综合指导、环保所具体负责,先试点、后推广等措施,推进各整治工程深入开展。截止2017年底,已开展并完善了38台4吨以上锅炉脱硫、114台4吨以上锅炉烟尘治理、45家企业粉尘治理、36家植绒企业废气治理、45家非金属矿物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企业粉尘治理以及133家餐饮企业油烟治理,完成率均达到年度计划的100%。74台印染定型废气设备得到治理,4家喷漆废气整治试点企业均已完成。
2、深化市镇工业园区整治。在姚庄镇顺利通过市镇工业园区整治验收基础上,先后3次召开整治工作推进会,专题部署整治工作。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主动联系各主体,做到服务“三到位”,即服务对接到位、服务人员到位和服务责任到位,有效促使列入年度市镇工业园区整治计划的四个镇(街道)通过验收。我县园区整治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全市市镇工业园区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也在姚庄镇召开。
3、强化天凝植绒园区企业污染整治。推出“四联”工作法,即联镇、联会、联线、联群,通过组织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督查,推动当地镇政府抓好植绒园区各项环保工作;通过与植绒协会互动沟通,整体提升植绒行业环保自律意识,促使园区内所有植绒企业锅炉全部弃柴用煤,减少“黑烟囱”现象发生;通过建立植绒企业QQ群,在线解答植绒企业环保疑难问题,并设立举报奖励基金,激发社会群众自发监督植绒企业。2017年以来,已相继组织2次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督查,召开2次环保所、植绒协会联席会议,募集举报奖励基金77万元,通过QQ群联线植绒企业近百次。“四联”工作法推行以来,植绒企业引发的环境信访量明显减少,同比下降90%。
4、加大重金属行业整治力度。加大电镀行业整治,对2家电镀厂实施了限期治理,不能按时完成将报请县政府实施关停。对4家电镀厂的污水处理设施全区域实行视频监控,24小时网络巡查,倒逼企业拆除生产滚筒68个,减少吊涂缸容量2000升。对我县4家需关闭的铅酸蓄电池企业,进行细致摸底和调研,制订了《县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方案》,对4家企业做到一日一查、一日一报,积极配合相关主体开展整治工作。
5、深入推进相关专项整治。深化太浦河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督促相关主体、部门加快工作进度,二级水源保护区内3个水上加油站已完成拆除,另有1个已签订拆除协议并拆除部分设施;促使银河水产种苗公司完成拆除,钟葫村农庄菜馆完成拆除评估,丁栅地面水厂污水完成纳管处理。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开展油气回收改造,县内有34座加油站完成了油气回收改造工程建设,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五、开拓思路,注重实效,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2017年以来,我局始终坚持把工作着眼点和突破口落在取得实效上,从基础抓起,有效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1、重实际,科学编制《县“十二五”环保规划》。结合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水气环境整治专项规划、“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等工作,对《县“十二五”环保规划》目录及相关内容精心设计安排,在与上级“十二五”环保规划及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紧密衔接的基础上,编制了《县“十二五”环保规划》,并与《规划》编制单位反复推敲,力争做到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切实可行,成效显而易见。《规划》在详细分析全县“十二五”环保工作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县在生态建设、污染减排、水环境综合整治、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声环境防治、环境风险防范以及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七大”方面的重点任务,列出了48项重点工程,并明确项目内容、投资金额、建设年限和责任单位,总投资预算达19亿元。《规划》已通过评审,并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2、重实践,积极实施环境监控系统数据应用试点工作。研究试行以“安装建设标准化、运行维护规范化、管理措施制度化和考核机制科学化”为主要内容的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运行“四化”工作法,保障数据准确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实行电子监察中队“分报警、日查巡、周分析、月汇总”运行监控管理制度,发挥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分报警:即实现每分钟数据异常、设施停运和智能判断报警及一点多发功能,及时把排污和设施运行情况信息报有关人员。日查巡:电子监察员每天定时定点调阅、分析数据,将情况及时通报各环保所,实现“电子警”与“片儿警”结合监管。周分析:每周分析排放情况,将异常排放企业提供给执法人员,提高执法效能。月汇总:每月对超标报警和异动数据分析汇总,加大对相关企业查处力度,降低污染事故隐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电子监察数据作用明显提升,全年短信准确报警300余次,分析出67次异动排放企业信息,促使7家企业改造污水处理设施,30多个企业的排污费测算更加科学,30余个点源设备故障得到快速修复,并在污染源普查、排污权交易、环境统计中优先选用在线监控数据110余次。
3、重民生,认真开展联民助企系列工作。开展以“百姓点、环保管”为主要内容的民生环保工作,对群众点出的关注度高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在工作中予以重点解决。在银水庙村成立了水源地党员环保巡查队,在南鹿、中联村建立了老党员畜禽养殖监管巡查队,努力从吸引群众参与上出点子、想方法,激发各界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重视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的环保服务工作,及时主动指导企业提升环保管理水平,促使3家企业顺利通过环保核查。全县31家废旧金属熔炼企业全部完成了“放心熔炼企业”创建并通过验收,成为全省首个通过“放心熔炼企业”创建达标验收的县(市、区)。落实各项减负政策,先后减免相关费用近20万元。同时,修改完善《县企业信用环保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150家企业的信用环保考核。
4、重基础,切实做好常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审批和《县工业投资项目评价办法(试行)》要求,对综合评分低于70分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审批,把好项目准入关。全年完成项目审批302个,环保投资总额达1.9332亿元,否决调整项目30个。大力推进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全年173个建设项目完成“三同时”验收。审查各类危废转移计划237件(否决13件),同比增加74.3%。通过初审的计划转移量为22137吨(否决798吨)。县环境监测站累计监测782厂次、获取样品7743个和手工数据30525个,监测服务收费309.85万元。成立全市首个县级机动车尾气防治监督管理机构—县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中心,落实监督类事业编制5名。成立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2.1万余枚。
六、鼓励参与,突出宣教,着力抓好氛围营造。
继续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氛围营造,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上级环保部门关注的以及新闻媒体聚焦的热点、重点工作,用心谋划、实施了一系列宣教活动。
1、注重公众参与。围绕“世界环境日”、“生态日”等重要宣传日,在抓好广场宣传、新闻报道等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宽社会公众的参与渠道,成功举行了“水乡绿韵”生态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水乡绿韵·低碳出行”生态骑行、“水乡绿韵·生态人物”十佳绿色践行者评选、“水乡绿韵·印象”生态摄影比赛等活动,有效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据统计,“水乡绿韵”生态系列活动吸引近万市民参与,收到各类活动网络(纸质)投票7000多份、照片200余张。在大学专题举办了生态文明建设培训班,对县级机关各部门、各镇(街道)的生态建设分管领导和具体承担生态建设工作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这也是浙大首次举办由县(市)一级地方政府组织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班。
2、面向基层宣传。印发致全体市民的创建倡议书,在公园、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城区垃圾桶等设置创建宣传牌和温馨提示;在县城和各镇(街道)主要进出口处、主干道设置生态县建设宣传牌、生态画廊;创新宣教方式,组织开展“百姓课堂,百堂宣讲”活动,截止年底,生态宣讲团已深入全县各镇(街道)农村和社区开展宣讲活动近50场,受众达2000多人次。面向新居民开展生态宣传“三进”活动,组织工作人员走进新居民集中的大型用工企业、新居民子女学校和城郊结合部,开展生态环保知识讲解、生态宣传片播放、生态幸运卡填写、生态宣传资料赠送等面对面宣传活动,提高生态创建知晓率,确保宣传效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据统计,全年累计发放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倡议书五万多份、《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宣传册八千多册、“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知识竞赛”明信片两万张、生态主题宣传短信四十万条、《城市居民生态环保知识读本》八百本、“生态日”主题宣传单五百张、《低碳生活十准则》宣传光碟两百张。碧云花园被名为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新增省级“绿色社区”1个、县级“绿色社区”7个、市级“绿色学校”3所、县级“绿色学校”1所。
3、联动媒体关注。“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夕,在日报报开辟环保专版,6.30“生态日”期间在《日报》“生态”栏目发表题为“:迈向生态新江南”的半版专题文章。在报纸、电视和网站等媒体上开设“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专栏,县委主要领导发表了署名文章,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电视讲话;人大、政协也高度关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人大已3次听取工作汇报,政协也专程到县环保局进行了双向交流。在此基础上,通过邀请各级领导走进电视演播厅、参与“局长在线”访谈节目,不断扩大生态创建工作影响面。全年累计在各级报刊发稿152篇,其中国家级2篇,省级1篇,市级3篇;县电视台播出95次。
七、注重实效,强化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围绕全年工作中心,始终坚持“全心优化发展、用心保护环境、真心服务民生”的环保“三心”工作理念,努力打造业务强、作风硬的环保队伍。
1、深化创先争优强责任。组织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结合年度中心工作和岗位职责,开展新一轮公开承诺活动。局党组采取召开履诺推进会、点题汇报等形式,督促各党支部和党员积极践诺履诺,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先锋意识和责任意识。广泛开展“勤奋工作敬业岗”、“服务群众奉献岗”、“环保青年岗位能手”评比活动,在全局上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增强了党员干部内生动力。不断强化教育管理,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通过岗位履职情况和工作效能、服务能力、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督查与考核,促进了环保行风建设。同时,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体系,开展局第六轮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新提拔调整8名中层干部,形成可上可下用人机制。
2、突出主题活动聚合力。认真开展“科学发展如何示范”大讨论活动,以“打造生态、助推全面转型,环保卫士如何示范”为主题,重点围绕“五问环保”开展座谈讨论,集思广益,凝聚工作力量。把握成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县领导联系点的有利契机,围绕“公众参与、阳光环保”要求,对环保部门权力进行亮化,做到范围、依据、程序、收费、结果和监督措施“六公开”,共梳理、制定、完善权力公开运行工作制度17个,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23个,并建立了“一栏一屏一网页”的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党务政务公开平台。同时,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并通过开展“忆环保历程、比奉献精神、谋生态之路”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全局党员干部投身环保事业的工作热情。
3、狠抓学习培训强素质。制定实施《县环保局干部职工考学办法》,并与局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步,考学总分占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分值的10%,努力推进全局优良学风培养与形成。坚持“周、月、季”定期学习制度,每周开展一次支部学习,每月举办一次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每季举办一场环保论坛。开展环保依法行政理论测试、环境监测岗位技能比武等活动,提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县环境监测站顺利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复查及扩项评审,具备6大类113个项目的监测能力;参加质控考核共2次20项,合格率100%;质量监督5次,无不符合项;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样品平行率、分析加标率均达到或超过规范要求,合格率均为100%。
4、注重廉政建设夯基础。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实施纪检监察年度工作计划,发文进一步明确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探索“群众点题、‘三员’巡察”外部防范机制,切实深化惩防体系建设;继续抓好环保超标样本执法监管跟踪督查,规范基层执法监管行为,防止失职渎职行为发生。在此基础上,集中开展第九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开展《廉政准则》学习、举办廉政知识考试以及各党支部、一线执法人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执法承诺书》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全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法纪教育。
第二篇
2017年,县环保局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三提升一满意”即努力实现县域环境质量、环保管理水平、干部职工能力提升和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为目标,不断强化“全心优化发展、用心保护环境、真心服务民生”的“三心”环保工作理念,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效显著。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继续保持稳定并有所好转,与09年相比,全县14个县控以上监测断面水质中有4个水质类别有所提高,占28.6%;在2017年度全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被评为地区唯一一个优秀县(市、区);城区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其中优良级天数337天,占92.6%。
一、围绕全年目标,主要污染物减排得到进一步推进。
2017年是“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最后一年,也是打好“十二五”减排基础的关键年。县环保局高度重视减排工作,通过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工程推进和强化考核奖惩等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据测算,2013年县COD和SO2减排量均达到了上级的要求。
1、科学制定计划,落实任务。精心制定《县2013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和《县2013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实施意见》。针对上半年我县主要污染物减排不减反增的严峻形势,在8月中旬及时配合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减排工作会议,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就减排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调整落实《全县减排工作重点任务推进时间表》,要求各主体狠抓各项减排工作推进。
2、抓好督查考核,进一步明确奖惩。先后多次会同县监察局、县建设局等部门对全县各镇(街道)污水管网建设、生活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热电企业控煤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在全县减排工作会议后,积极参与由县纪委主要领导、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队组织的督查。与各职能部门一起,每月对各镇(街道)减排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及时向各主体发出减排督查通报4次,跟踪督促落实整改问题20余个。进一步加大对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奖惩力度,经县政府同意,对列入减排计划按时建成通水并验收合格的生活污水入网工程,按照工程合同金额的12%给予补助。对生活污水进网工程进行专项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由县财政安排一定资金进行奖励。对组织不力、进度缓慢,影响减排任务完成的,由县政府对各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行使一票否决。对“十一五”期间国家认可的减排项目和2013年计划减排项目开展自查,并将减排企业日常检查纳入基层所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全年共及时发现整改问题10余个。
3、推进减排重点工程开展。积极主动与上级沟通协调,促使污水处理工程二期支线工程在8月下旬投入运行。全县新建污水管网33.76公里,33个生活小区完成污水纳管。督促相关主体按时完成2家污水处理厂中控平台建设、5家企业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和2家热电企业的循环流化床改造,并关停一条电镀蚀刻流水线。12个年度减排重点工程均按计划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
4、实施农村分散型水污染物减排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分散型水污染物减排试点工作,在全市建成了第一个示范项目——姚庄镇展丰村农村分散型水污染物减排试点工程,市生态办在我县召开了全市农村分散型水污染物减排工作试点现场会。2013年全县共完成农村分散型水污染物减排试点工程3个,列全市首位。
5、深化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环境质量监测、监督性监测和企业委托监测等工作有效开展,共获得各类有效手工监测数据3.34万个。5个水质自动站和2个空气自动站运行正常,顺利通过了市二次巡检。一年来,县环境监测站共参加质控考核3次26项,合格率100%,质量监督5次,无不符合项目。配合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杭嘉湖平原地区水环境监控预警系统研发与综合应用示范》课题县野外水文水质同步监测和水质采样分析工作。
二、突出污染整治,环境执法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
紧紧围绕世博安保这一中心工作,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相继开展了锅炉烟尘、畜禽养殖污染和市镇工业园区等专项整治,全年共现场检查企业3166厂次,出动执法人员8785人次,对184家违法企业进行了立案处罚。市飞行监测达标率为99.06%,同比提高3.76个百分点。征收排污费1653.42万元,同比增长2.48%。
1、高度重视世博环境安保工作。与县委、县政府签订《县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责任状》,制定实施《县环保局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实施方案》,对我县重点污染企业、存有放射源单位和使用危险废物的企业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对存有环境安全隐患企业整改情况进行再检查,形成了后督察工作机制。开展全县突发性环境污染(盐酸泄漏)一般事故环境应急救援演练,参加了在港区举行的省市县区四级联动环境污染事故联合演习,完成8家试点企业的应急事故辅助手册编制工作。同时,对有色金属、铅酸蓄电池、化工、电镀等行业进行严查,定期开展监督性监测,全年共查处该类行业企业案件20起。
2、抓好锅炉烟尘污染专项整治。根据《县关于加强上海世博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见》,全面排查我县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锅炉数量及方位。五一、国庆期间,局班子领导亲自带队,对锅炉企业开展了突击执法检查。拟定下发了《工业锅炉废气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整治主要交通干线附近的各类锅炉。创新管理办法,在基层环保所实施了锅炉烟尘管理所企联动模式,采取对企业锅炉操作工进行考核奖励的方式,提高企业锅炉工的积极性,减少人为冒黑烟情况产生。69家需整治企业通过采取安装布袋除尘、设施维护和安装水膜除尘装置等措施开展了治理。
3、切实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按照环保部门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养殖污染“摘帽”整治工作。牵头制定了《县畜禽养殖业环保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方案》,各基层环保所坚持对重点养殖村(户)每天至少到场巡查一次,并在重点整治区域每天8小时蹲点督查。全年共检查养殖场(户)700多家/次,立案查处29家,处罚金额22.29万元。同时,全局人员24小时三班倒参与了我县拦截外来餐橱垃圾(泔脚水)行动,在为期1个月的行动中,共拦截运输车65辆,填埋餐橱垃圾(泔脚水)601桶。
4、全面开展市镇工业园区整治。在全市市镇工业园区整治工作会议后,及时向县分管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县政府召开全县市镇工业园区整治会议,按照“同时启动、分步推进、按时完成”的原则,在年前完成了姚庄镇工业园区整治试点工作,其余各镇(街道)分别在2017年底和2016年底前完成整治。与此同时,启动了机动车尾气治理、加油站油气回收等工作。邀请有关专家对洪溪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情况和全县喷水织机水污染情况展开调研,初步编制完成了二个整治方案。
5、实施全天候执法监管机制。依托县环境信息监控系统,成立电子监察中队,对全县重点污染源排污情况实施网上巡查、数据审核和应用反馈等。2017年,全县在线监控设备正常运转率为96.82%,联网率为96.93%。电子监察中队在网上及时发现并预警企业环保违法行为33次,配合执法人员立案查处2家违法排污企业。根据企业生产规律,组建夜查中队,形成白天集中查、夜间突击查、节假日随机查、晴天雨天结合查的执法监管机制。县环境监察大队先后组织11次“10”系列环保突击执法行动,共检查各类企业315家,出动执法人员1519人次,立案查处违法企业26家。
三、加强环境管理,群众环境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一年来,县环保局积极创新环境管理方式,认真践行民生环保,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县3320家企业纳入层级管理体系,全年受理各类信访1052起,同比减少185件、下降15%。
1、推行企业环保层级化管理。根据企业排放污染强弱、影响环境安全程度、环境信访等因素把环保监管企业划分为四个类别,并按类别高低进行环保监管,科学制定监管措施,合理界定监管频次,实行年度动态管理。企业环保层级管理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并与当年度的环保信用企业评定、环保补助奖励和评先评优等工作相结合,促使企业加强自身环保工作。
2、加强交接断面考核工作。对我县4个出境断面水质每月进行分析评价,及时掌握交接断面水质情况,适时将考核结果以内参形式报送县政府,供决策参考。由县政府下发了《县各镇(街道)地表水水质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各镇(街道)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列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3、加强水源保护区管理。抓好太浦河、陆斜塘两个水源保护地日常监管,认真实施《太浦河污染联合防治制度》,会同吴江、平湖环保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检查行动和召开了三地联席会议。编制完善《县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督促完成了太浦河水源保护区内3家国有水上加油站的拆迁工作。委托华东师大编制了《陆斜塘水源地取舍研究》,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4、抓好环境信访处理。深化实施领导包案制,由局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常抓,局班子会议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情况汇报。2017年,局班子领导亲自批阅信访件300余件,接访处理10余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形成多级协调联动,因地因人因事制宜,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环境信访问题做好疏导、化解工作,积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印发《县环境信访制度》基础上,探索实施“环保信访调处对话沟通机制”,有效提高环境信访处理整体水平。
5、加强辐射和固废管理。建立全县辐射安全监管网络体系,三个环保所各确定一名辐射管理人员,县内各辐射工作单位都已落实一名辐射专管员,开通“县辐射管理QQ群”,方便工作联系和交流。精心制定创建“放心放射源县”和“放心放射源工作单位”工作方案,我县创建为“放心放射源县”,3家企业创建为“放心放射源工作单位”。对县内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表面处理业以及其它产生危险废物行业进行排查,共排查企业80家,发现并整改问题近10个。全年共初审危险废物转移计划128起,否决9起。
四、助推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17年,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面转型发展要求,县环保局从自身实际出发,从项目审批、工作效能等方面着手,积极引导全县产业结构转型。全年共否决了8个不符合产业政策、园区定位或总量来源的项目,并对10多个项目建议调整工艺或重新选址。完成“三同时”验收193个,是09年的2.64倍。
1、抓好项目审批关。坚持空间准入,严格按照我县生态功能区规划和各工业功能区产业定位,正确引导项目选址;坚持总量准入,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着力削减排污总量;坚持项目准入,制定符合我县经济发展的环境准入标准,积极引导大、好、优项目落户。全年共审批项目315个,同比增长9.38%。
2、加快建设项目审批速度。在09年环评审批时间从4.13个工作日缩短到1.67个工作日的基础上,2013年将环评审批提速提效延伸到中介机构环评编制环节,指导性要求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报告表和报告书在2个、7个和4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由环评单位向业主公开承诺服务时限,在技术服务合同中予以明确,服务效能情况纳入中介机构“百分制”考核,努力破解“准审批”时限过长问题。
3、优化环保验收程序。适当简化验收规范,提高验收效率。主要是对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已入网的项目或周边无噪声敏感点的项目,可不安排监测;对部分污染较小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验收申请表可简化为登记卡;对建设项目试生产后,生产规模未达到验收要求的,可按实际生产规模实施分期验收。验收监测时限从30天提速到25天。
4、开展好排污权交易和初始排污权核定。继续深入推进排污权交易工作,牢固树立排污权交易在项目审批中的主导地位,优化资源配置,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共签订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61笔,金额419.90万元,同比提高1.2倍。同时,按照市环保局要求,组织人员对全县符合初始排污权核定标准的561家企业进行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定,共计核定COD2681吨,SO26943吨。
5、着力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充分运用好现有环保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供电、工商和经贸等各方面的支持,对污染严重企业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通报,把企业信用环保考核结果抄送人民银行,探索建立绿色信贷机制。牵头完成9家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五、注重统筹协调,生态建设得到进一步开展。
2017年是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启动之年,作为主要牵头负责部门,启动了《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精心策划、认真拟定《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实施意见》,积极筹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动员大会,全力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建设,全社会生态建设氛围日益浓厚。
1、适时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组织人员就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基本情况进行大量摸底调研,撰写了创建可行性报告,并多次向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规格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9个创建工作专项组具体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县财政每年安排3500万元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提出了包括环境质量、环境形态、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等四方面100个重点建设工程,投入资金约22.5亿元。同时,明确要求各镇(街道)成立生态办,并落实专职人员负责生态建设工作。
2、积极开展《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县生态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决定编制《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县环保局积极与全县各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进行对接,摸清了全县面上情况,并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相继编制了《县水环境存在问题与改善途径》和《县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与改进措施》两个方案。经公开招标,最终确定中国环科院为《规划》编制单位,期间多次与规划编制单位沟通交流。《规划》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制定县生态文明建设和分阶段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主体框架,按照生态县考核评估办法的最新指标体系,提出生态县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达标期限。目前,《规划》已完成初稿,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3、进一步夯实全县生态建设基础。认真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大云、魏塘、姚庄等8镇(街道)顺利通过市生态示范创建复查,罗星街道创建成为省级生态街道。指导开展市、县级生态村创建,2013年我县新增市级生态村17个村、县级生态村11个。出台了《县县级生态村管理办法》,对各级生态村实施积分制管理,加强对生态村的长效管理。同时,继续指导姚庄镇开展好省级农村环境保护试点镇建设,下发了《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4、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和生态文化周活动。精心组织“六五”世界环境日现场宣传活动,会同相关街道(镇)、部门联合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现场宣传活动暨“低碳-让生活更美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组织群众参与环保趣味活动、环保知识宣传和调查。现场发放各类环保宣传资料近5000份,征集环保签名近500个。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生态县创建“宣传标识”和“主题宣传口号”,共收到应征“宣传标识”106幅、“主题宣传口号”4006个。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周活动,先后举办了“低碳-让生活更美好”知识竞赛、“水乡绿韵”环保晚会和环保公众开放日等活动。
5、不断拓展社会公众参与面。2013年聘请了新一轮环保行风监督员21名和义务环保监督员50名,主动邀请部分义务环保监督员参加了县环保局组织的行政处罚听证会,并就听证情况进行探讨交流。联合县总工会举办了“县企业化学分析人员比武活动”,全县共有10多家重点企业的环境监测人员参加比武活动。局青年团员与上海杉达学院光彪学院新闻系的环保青年志愿者共同开展了以了解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环保工作情况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进农村”徒步行走活动。
六、践行创先争优,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
2017年,县环保局始终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全面提升环保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制定了“为民先锋”创先争优活动方案,以创新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职工能力培育等为重点,精心策划活动内容,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全力推进活动开展。
1、突出抓好创新工作。在修改完善局创新工作管理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发动局属各科室、站、所和全体干部职工以创先争优为主题,精心谋划推出了“层级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限时办结制和电子监察中队等17个年度工作创新课题。并在具体工作推进中边实践、边完善、边提升,努力以创新推进工作开展、以创新助推转型升级、以创新践行创先争优。积极打造“绿剑护家园”环保服务品牌,各支部开展了软环境建设大讨论,举办了全局“抓效率效能提升、强团队执行力”主题演讲比赛。
2、继续提升全局干部职工业务能力水平。制定实施局年度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和法制培训计划,坚持每月一次环保业务继续教育,相继开展了《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以及自由裁量基准、行政处罚规定和常见案件问题等培训交流。环境监测站通过以老带新、组织业务学习和技能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监测人员业务素质,在全市环境监测系统操作技能比武中分获县(市、区)团体和个人第一名。西塘环保所开展了环保执法人员“五注重、五提升”活动,着力增强一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采用放置桌牌对号入座、将到会率列入考核等方法提高学习到会率。
3、推进规范化基层所建设。在认真总结提炼基层所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入推进基层所建设。积极汇编规范化基层所建设工作手册,从基层所机构职能设置、内部管理和业务工作流程等三大方面,重新整合设置了29项工作职责和机制,统一了建设标准。结合“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实施所办事窗口规范化建设标准、“零差错、零投诉”等工作措施,有效促使局下属三个基层所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为规范基层执法监管行为,防止失职渎职行为发生,建立了样品超标执法监管跟踪机制。
4、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围绕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五型机关”和“双百共建”等三项创建。开展岗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深化月活动,编制了岗位廉政教育情景案例、建立实施了样品超标执法监管跟踪机制、组织了党建工作创新项目评比等活动。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观看反腐倡廉题材电教片、听取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召开局中层干部家属助廉会,举办了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了纪念“七一”建党日、“向党员干部赠送1本好书”以及党建工作创新项目评比等活动,全力推动和促进全局干部职工的党风廉政建设。
第三篇
一、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我县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和“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工作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以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为主线,以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环境执法监管为抓手,以服务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工作动力,努力开拓创新,扎实做好2013年环保工作,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十二五”生态环保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二、主要预期目标:
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年度减排任务;水环境质量稳定并逐步改善,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保持优秀;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省级飞行监测达标率达到85%以上,市级飞行监测达标率达到95%以上;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3项年度重点工程建设;全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位居全市前列。
三、工作重点:
(一)实施“三项行动”,进一步改善全县环境质量。
1、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按照《县水环境存在问题与改善途径》实施方案,突出抓好洪溪工业园区纺织印染行业整治、市镇工业园区整治、喷水织机水污染整治、重金属污染整治以及河道生态化治理等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污水管网铺设和运行,对现有日排水50吨以上未实现污水纳管企业实行限时纳管。实施各镇(街道)水质断面考核机制,督促相关主体、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影响水质考核的污染源拆除搬迁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影响水质考核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形成交接断面水环境整治合力。
2、实施清洁大气行动。按照《县“空气清净工程”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锅炉废气专项整治,突出抓好320国道沿线、里姚公路两侧等重点区域的烟尘执法监管,加大企业生产工艺废气治理力度,启动纺织印染定型废气和全县油漆废气整治工作,严格控制有废气排放的新建项目审批,配合相关镇(街道)、部门抓好城市建筑扬尘污染的治理和监管,推进机动车尾气治理。
3、实施全民生态环保宣教行动。紧紧围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活动宣传三大方式,促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活动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主力军作用,实施“双百”活动,利用全县各镇村“百姓课堂”教育阵地,由局中层以上干部分期分批到各镇村宣讲生态环保知识,开展“百姓课堂、百堂宣讲”活动。进一步扶持构建镇(街道)及社区基层环保群众性社团组织。重视抓好媒体和网络等公众参与新渠道,加强舆情应对。
(二)推进“四项工程”,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推进生态创建工程。在县生态办的综合指导、协调督促下,全面实施碧水、蓝天、绿色家园等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九大工程,负责完成机动车尾气监测能力、环境教育基地和工业水循环战略等三项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开展“百项生态工程、百名专家联挂”活动,邀请百名环保、水利、绿化等专家结对百项生态工程,为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咨询、方案论证、工程服务等,着力提高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
2、推进减排工程。重点督促推进城镇污水二、三级管网和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和主体完成洪溪和西部水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协联和洪峰热电企业循环硫化床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以及印染等重点行业中水回用等工程建设。加强对重点减排工程建设的指导,确保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并投入运行,实现“十二五”减排开门红。
3、推进信息化应用工程。开展环保部在线监控应用试点工作,通过现场端监测室标准化等五个标准化建设创新工作,重点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实用性。进一步深化电子监察中队建设,发挥自动监控作用,建设全县重点污染源、重点环境安全监管企业、污水管网走向、水源保护区点位等电子分布图,建设完善的应用机制和实用的电子化、信息化环境监管体系。
4、推进水源保护区工程。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健全环保预警机制,深入实施太浦河水源保护区联防机制,督促加快水源保护区规划确定工程和湿地工程建设,完成太浦河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努力争创全市最佳水源地。
(三)创新“六项机制”,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管水平。
1、强化项目准入机制。在项目准入中实施“五个不批”,即:对安置在工业功能区、创业园区外的工业生产性项目不批;工业废水产生而无法进入污水集中处理管网覆盖区域的建设项目不批;区域内无总量替代指标的不批;对区域内污染严重而被列入限期整治要求,但逾期未完成的新进项目不批;锅炉或工业炉窑使用燃煤(柴)项目不批。
2、施行环境监察后督查机制。(1)实行重点环境问题“一约谈、二公开、三移交”监管机制。在对违法企业进行行政处罚的基础上,对首次违法,视实际情况由县政府、县环保局相关层级人员出面对违法企业法人代表进行诫勉谈话;对再次违法,公开违法企业的处罚信息、媒体曝光、责令违法人员公开道歉等;对三次违法,视违法行为恶劣程度,分别移送县检察院、县监察和公安等部门联合处理;(2)深化超标样本跟踪督查机制。对排水量小、超标轻微限期整改的情况进行核查,重点核查现场执法记录,到现场检查企业整改情况,并对免予处罚的案例作出详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确保超标样本跟踪督查有实效;(3)开展环境监察回头看活动。在继续深化超标样本执法监管跟踪督查的基础上,推出针对环保整改已完成、超标排放已处罚企业的环境监管工作回头看制度,进一步重视监管成效,强化监管责任。同时,积极推行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对有关行政争议敏感案件,对企业主宣传环境形势和政策,解读环保法律法规,罚教结合、了解症结、解开心结,让企业主心悦诚服接受处理并积极进行整改。
3、深化企业环保层级管理,建立技术执法机制。结合市镇工业园区整治,进一步摸清各工业企业环保情况,全面推行企业环保层级化管理,科学合理划分企业监管等级,提高环境监管效率。充分利用掌握的各项数据,推行技术执法。抓好3个“二”工作,既掌握二个流程: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物处理工艺流程;摸清二个平衡:水量平衡和物料平衡;分析二个问题:达标排放问题和总量控制问题。根据企业的用水、用电、用煤、用汽(气)、用药量等基础数据对企业的进出水量、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原辅材料消耗进行逻辑判断、综合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准确查找企业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原因,倒逼企业真正做好环保工作。
4、探索环保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机制。参照在线监控运维模式,引进社会力量对喷水织机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市场和专业手段有效提高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率,减少污染排放。同时,拓宽环保治理资金来源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各种投资主体参与环保建设投资。
5、试行建设项目总量替代指标分配机制。根据各镇(街道)上年度生态建设、污染减排等重点环保工作考核得分高低,以奖励形式从县总量平台拿出一定比例的排放量返回各镇(街道),纳入镇(街道)的总量平台,用于各镇(街道)新建项目总量替代交易,激励各镇(街道)加大生态建设、污染减排工作力度。
6、实施总量控制机制。强化总量控制技术手段,在23家重点企业开展总量控制试点,利用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和总量控制智能系统,实现对企业用水量和排放浓度的双重控制。继续深化排污权交易,全面推行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探索建立排污权抵押信贷、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等制度。
(四)开展“五项活动”,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1、开展“转作风、优服务”蹲点周活动。搭建结对服务、QQ服务、专家服务和政策咨询服务等四大平台,会同行业协会下基层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和困难,为企业转型升级出良策、解难题、送服务。
2、开展“练内功、强素质”比赛活动。通过组织环保案卷、现场执法、监测操作技能、应急演练和创新能力等五项竞赛,增强业务能力,用心保护环境,为维护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尽责、尽力。
3、开展“百姓点、环保管”环境监管群众点题活动。排出环保监管重点事项,通过网络投票、现场咨询等形式,由市民群众确定全年最需解决的前三件热点事项,并在工作中予以优先安排实施,年底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接受广大群众评议。
4、开展“重服务、争优秀”实例点评活动。组织服务接轨转型和争当为民先锋等二类实例点评,挖掘先进典型,营造争先氛围,为再塑环保队伍新形象添动力、注活力。
5、开展“铸绿剑、扬清风”廉政活动。通过在一线执法人员中签订并向社会公开《执法承诺书》、开展以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清风伴我行”系列活动等,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县环保局2017年工作总结范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73090.html
- 下一篇:检验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