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4 09:19:12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研究论文,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且是必须要重视的,下面这篇文章大家参考!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可以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培养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崆峒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崆峒区坚持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区进程的高度,将青少年法治宣传列为全区普法教育工作重点,不断优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网络,丰富教育形式,狠抓工作落实,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

1.强化领导,完善制度,构建工作网络。把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纳入依法治区总体规划之中,制定出台了《崆峒区关于“六五”普法期间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分级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配齐了普法宣传员,制定年度计划,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做到了责任分工两明确,保证了法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始终把法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同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建立了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制度、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联系制度、经常性视察指导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制度,极大地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全区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依法治区办公室综合协调、教育局主管、学校主抓、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法治教育工作格局。

2.组建队伍,提升素质,增强教育实效。针对全区青少年普法对象特点,组建了青少年法治教育讲师团,全区182所中小学校均配备了法治副校长,广泛吸收离退休教师、司法助理员、公安干警和社会法律人士,积极协调筹建志愿者队伍,筛选xx名法律工作者组成法律援助团。坚持组织教职员工集中学习《宪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统一对教职员工进行普法考试,合格率达到98%以上。把法律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内容,规定每年在校生接受法治教育不少于10课时,向学校发放《学生法治教育》读本,按年级确定普法重点,注重法治教育与纪律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典型相结合,提高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创新载体,开展活动,丰富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组织青少年法治教育讲师团定期到学校、社区上法治课、举办专题讲座,讲解涉及青少年利益的法律知识。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法治演讲比赛、创办法治手抄报、编辑法治小故事、组织紧急疏散演练等活动,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和实效性。组织“热爱祖国、唱响和谐”读书演讲比赛、“文明学生从我做起”征文比赛、“主题教育月”、争创“环保小卫士”、“文明小使者”、“节约好少年”、“感恩教育”等活动,开展“远离网吧、远离毒品、远离邪教”宣誓签字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学法的积极性。利用寒暑假、“五一”、“国庆”、“12.4”等重点节日开展“带法回家、送法进校”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青少年普法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近三年来,共落实法律进学校102次,举办法律竞赛、演讲130场,青少年法治宣传展览50多次、法治辅导报告会70多场,开展青少年法律服务活动135次,为青少年上法治课1100余次,进校园发放法治宣传资料55000多份,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37起,青少年学生受教育面达100%,新民路小学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

4.加强配合,积极协作,发挥综合效应。注重发挥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工作合力,在全区开展了“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创建了区法院少年法庭等23个“青少年维权岗”。大力开展扫“黄”打“非”、禁毒工作,严厉打击针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做好安置帮教,预防和减少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依法治理,取缔学校周边乱摆乱设的私营摊点35处,全区中小学、幼儿园200米范围内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场所得到彻底清理。启动了“义务教育救助工程”、“两免一补”等扶贫助学机制,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加大对制造、销售和经营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商品、文化制品的打击力度,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厉打击雇佣童工的违法行为,监督用人单位执行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努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各自为阵,教育未能形成整体化。有关部门未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缺乏配合协作精神,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形成整体工作优势。学校的法治教育由于没有硬任务、硬指标,形成法治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普法格局没有完全形成,许多家长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很少对自己子女进行法治教育,特别是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由于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只有通过社会环境来约束,往往形成教育死角。

二是重视不够,法治教育流于形式化。虽然近年来一直强调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但现行体制迫使中小学校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现象突出,导致法制课很难进入正式课堂。出于学生减负的要求和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的法制课教学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或政治课的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各校都聘有法治副校长,但大多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形式简单,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因范围有限,活动时间有限,形不成长期效应,其效果也不明显。对于法制课,各校大多采用集中授课,强制灌输的方法,尤其是初中、小学,不分年级,不分对象,一概采用相同的教育方式,相同的教育内容,每学期在开学或结束之时举行一次大型法制讲座或法制报告会,几百甚至几千人集中听课,这种强制性的说教,大多缺乏趣味性,抹杀了法制课的针对性,青少年难于接受,教育效果打了折扣。

四是环境影响,法治教育缺少长效化。当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频发;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诲淫诲盗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屡禁不止,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新渠道的同时,也向青少年传播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青少年心灵。社会青少年尤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绝大多数处于自发状态,农村留守儿童的法治教育严重滞后于城市。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

1.组织领导要到位,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涉及范围广,牵涉单位多,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牵头,出面组织协调,赋予各部门相应的职责权限,并给予必要的人、财、物支持,在全区上下形成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的组织保障体系。二是加强工作协作。明确各职能部门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职责,既避免重复交叉、浪费人力、物力、时间,又避免互相推诿扯皮、产生真空地带,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三是营造舆论氛围。依托电视台、政府网站等资源,办好“法治崆峒”栏目;各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台、广播站、校报、校刊、法制专栏、专刊等载体,运用影视、录像、幻灯、图片,编排校园系列短剧等形式加强宣传;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学生家长的法制观念和育人水平,使家庭法制教育与学校法制教育融为一体。

2.责任落实要到位,建立压力传导机制。一是完善目标管理体系。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及目标责任,与各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班级、每个教师,将压力传导到每个岗位,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个人,确保青少年法制教育落到实处。二是建立科学考评体系。制订中小学法制教育管理办法,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年度综合考核,强化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学校要明确职责,给教师确定硬任务、硬指标,将授课的效果与教学实绩挂钩,与年终考核、晋级、晋职相结合,不断促进教师增强法制教育的责任意识。三是建立督查问责体系。成立由职能部门牵头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督查组,负责对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情况开展督查,采取随时抽查、当堂听课、法律知识考试等形式,检查学校法制教育的效果;对不重视法制教育工作,教育管理不力,法制教育各项要求不落实,造成在校学生犯罪的,严格追究学校领导的领导责任。

3.工作措施要到位,创新法制教育方式。一是区分层次,上好法制课。把法治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分层次施教。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创新形式,增强实效性。在运用传统宣传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不断创新普法形式,组织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或者专题广播,举办法治文艺汇演、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漫画比赛、法制故事征文、法制动漫征集,组织模拟法庭演练,参观监狱或劳教所进行现场警示教育,旁听法院的开庭审理活动;利用“校迅通”向家长发送法制短信,开通博客、qq群、微信等为学生解答法律咨询,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升青少年对法制教育的兴趣。三是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少数“问题学生”,建立学校领导、老师帮扶对子,实施重点帮扶。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成立转化工作指导小组,排出转化后进生工作计划,分析后进生现状、原因、家庭情况、在校外交往人员,全面掌握后进生的情况。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和社会青少年的教育工作,采取送法到校、送法到家、送法到人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习法律知识。

4.作用发挥要到位,加强工作基础保障。一是加快队伍建设。全面增强学校法制课的师资力量,提高法制课教师的法律素质,鼓励现有的法制课老师参与法律学历教育,吸引法律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投身中小学教育事业,彻底解决中小学法制课师资短缺问题。加强对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培训,改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法律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培养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聘用人才。发挥关工委作用,在离退休人员中选聘思想品德好、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作为专职普法员,协助司法所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二是加快阵地建设。建设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开办家长法制学校,为青少年学法用法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加强各类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办好校外辅导站、家庭小书房、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先进文化陶冶青少年情操;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及社会实践等基地,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各职能部门应深入村(社区)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和服务,举办法制图片展、观看法制教育片、少年模拟法庭、法制讲座等,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接受法律知识教育。三是整合工作资源。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体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经费保障,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整合各类工作资源,使学校管理与社会管理合理衔接,不留空档。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协调配合,密切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动向,加强正面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营造一个学法、守法、护法的社会环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研究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7677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