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历史文化传承有哪些发展问题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市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研究范文,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市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研究
所谓大**,包括**市行政区域、**市城区和西咸新区,总规划建成区面积800平方公里。这里,地处关中腹地,“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自古被誉为“甚美膏腴之地”,称为天府。
大**建设和西咸一体化,无疑对**的政治、经济、民生以及社会发展等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作为千年古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当前大都市化建设的背景下,她的历史传承、民俗民风、人文精神等都在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如何保护、利用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如何突破现有的各种藩篱将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已经成为从民间到政府、从学界到政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2017年4月,民盟**市委受中共**市委统战部委托,组成课题组,围绕“大**建设背景下**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展开调研。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踏查相关古迹遗存、实地走访当地群众、举办专家座谈会等,初步形成了较为详实的研究报告。
一、**的历史文化定位问题
**的历史文化定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更没有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深入探讨。随着大**建设脚步的加快,对**的影响和冲击也越来越大,**的历史文化定位问题研究日显突出和紧迫。
历史上**和长安在许多时候都是相互依存着的,研究**的历史文化定位问题,首先就要从**、长安的历史关系说起。
《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十二年,作为**,筑冀阙,秦徙都之。”因居于“山南水北”,山水俱阳,故名**。这里的“水”指的就是今天的渭河(渭水),“山”一说指的是礼泉的九嵕山,也有说指的是**原(又叫白莽山)。随着秦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和强大,秦的都城**从渭河之北逐渐向渭河以南发展,南北以渭水桥相连,最终形成了“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城市布局,显然,这时期**已发展成当时地跨渭河南北两岸的大都市了。其后的汉长安城便是在秦**城渭河以南的宫殿、城址基础上兴建的。
所以,《史记》对汉长安城的描述是:“长安,故**也。”
《旧唐书·地理志》对长安城的描述是:“京师,故秦之**,汉之长安也。”
可见,汉唐以前,长安、**是指一个地方。汉唐以后,**县(也有称渭城县)长期归属**府管辖。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其是汉唐时期,**、**不是两座城市,而是一个城市不同的两种称谓罢了。今天的西咸一体化或者说大**建设,不过只是对历史的自然回归而已,或者说是遵循、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在一体化的同时,既要相融,又要互为补充,这种一体化不仅是口头形式的一体化,更多的应该是观念的一体化、文化的一体化、心灵的一体化。在城市化发展中,**、**在历史上因长期作为一个城市,其在历史文化传承上具有相当多的共性因素,但我们也不否认各自的相对独特性,在进行各自历史文化定位时,我们应“守大同寻小异,彰共性显个性”,尤其在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要突出各自的特色文化和传统,错位规划,相得益彰,西咸一体,共谋发展。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对**的历史定位是:
1.大一统文化的发祥之地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这里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思想(大一统思想)形成与升华的地方:
大约4700多年以前,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实现了中华民族部落的统一。《汉书?郊祀志》载,黄帝于甘泉置明庭(即圜邱合宫)以接万灵(迎祭天神)。10多万个部落中,将7千多个崇拜生灵放在一起称为万灵。每年所有部落的首领来**淳化迎祭天神。这是中华民族完成的第一次大统一。
周代的祖先,农业始祖后稷,就曾在**武功教民稼穑,“务耕农种、行地宜”,至今**武功县仍有“教稼台”遗址。后稷的曾孙公孙刘,夏末率族人来到**彬县,定居教稼,现在保存有公孙祀,公孙墓遗址。周文王之父季历,文丁五年(公元前1108年)在今**白庙村作程邑并迁居于程。在周文王迁都丰京以前,这里一直是季历和文王的居邑。《诗?大雅?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周文王打败了居住户县的告密者崇虎后,在渭河南岸的沣河西岸建立丰京,在渭河南岸遇见姜子牙,留下文王访贤的美名。现在**三号桥的西边300米处,留有太公垂钓处遗址。周武王在沣河东边又建立了镐京,经历了两代人的努力,公元前11世纪,周人打败商纣,建立了周朝,实现了我国分封制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一举先后灭掉韩、赵、燕、魏、楚、齐等六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我国长达500年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在古都**实现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历史上中华民族实现的这三次统一,都在**。经过这三次统一,中国的统一思想和统一文化才得以巩固,在全球占据一定地位,而**,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都经历了三次统一沉淀,宝贵的历史财富,对**来说是独一无二的。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统一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而**就应该是中国统一文化的基地。
2.古丝绸之路的首发之地
当西汉王朝进入汉武帝(前140—前87)时代,开拓和扩大与周边国家,特别是西域各国的各种交往,已成为大势所趋。对此,汉武帝一方面派张骞等人作为使臣和平修通西域;另一方面令卫青、霍去病等武将,统兵与阻碍交往的西部强族匈奴作战。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而汉士卒物故亦数万,汉马死者十余万。匈奴虽病,远去,而汉马亦少,无以复往……是岁,汉元鼎三年也……汉天子不击匈奴,匈亦不侵入边。”与此同时,由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亦畅通无阻。据《汉书?张骞李广利列传》记载:“汉率一岁中使者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张骞于汉元鼎三年,在长安病故。
可以看出,西汉元鼎三年(前114)既是汉匈停止武装冲突之年,又是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为其献出生命之年,汉王朝与西域各国扩大交往的形势大好。为了适应和推进这种形势,汉武帝将西汉初已并入长安的秦**故地划分出来,设立县制,命名为渭城县,作为丝绸之路的交往中心。不久,又将渭城所在的右内史郡改为右扶风郡,取扶助风化之意。这些举措从对外关系上展示了汉武帝的深谋远虑和雄才大略。
那么,渭城为什么能成为丝绸之路的首发站呢?其优越条件主要有三:
其一,就关中地域来说,渭城地处关中腹地,是我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大统一王朝都会区的内核组成部分。这一带在两千多年以前经过周、秦两个民族的世世代代创造和经营,已进入种植业和养殖业高度发展的农耕文明时代。但周边和境外的许多地域,还聚居或散居着原始的游牧部族,因此不时发生冲突。秦始皇修通万里长城,就是为了防止这种冲突,保障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同时司马迁还将全国划分为十个都会区,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都会区首屈一指:“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就为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二,就京都长安来说,渭城地处汉长安城北的渭河对岸,宽阔的中渭桥把两城连接起来,形成了通向西域各国的交通枢纽。汉代的中渭桥,因其位于汉长安城横门之北,也称横桥。横桥之北,修建有由渭城通向西域的两条大道:一条是沿渭河直抵甘肃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另一条是由渭城西北行,经豳州、宜录(今**彬县、长武县)至凉州。两条线路在凉州会合后,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在葱岭分南北二道出境。南道经塔里木,沿昆仑山北麓到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安息(伊朗高原古国名);北道经车师、天山西麓到大宛(今土库曼斯坦)、康居(今哈萨克斯坦),最远处通到犁靬(今埃及亚历山大港,附属罗马帝国)。这两条通道,由汉代开通,至唐代最为发达。
其三,就城市建设来说,汉长安的城市建设沿袭周代的“前朝后市”的规划,将九个大市场,都设置在宫殿区之北的横桥大道之侧。据《三辅黄图》引《庙记》的记载:“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在桥北渭城境内的有直市、柳市、东市、西市、交门市、孝里市、交道亭市等。西汉时长安城“前朝后市”的布局,按《三辅黄图校注》的描述:“长乐宫和未央宫在城的南部,桂宫和北宫在城的中部,东市和西市在城的北部,朝宫在前,市场在后。”由于市场多数都在渭城境内,从而使这块地方成为中国西汉时对外贸易的风水宝地。到了唐代,唐王朝利用国家大统一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与西域及周边各国的各种交往,为“渭城客舍”迎来了新的春天。唐代诗人李白写诗称赞:“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首诗传达了两条信息:一是当时的渭城境内,不仅有唐人开设的客舍,还有外国人经营的店铺酒肆,繁华无比;二是这块地方作为长安的门户,不仅是使臣送别、商贾聚散、外宾旅居之地,也是本地游客踏春的好去处。
因此,**是丝绸之路的首发之地,这与丝绸之路起点在**并不矛盾。因为,如前面所述,长安(今之**)与**自古就为一座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在**,从历史的角度就具体地理方位来看,丝绸之路的首发之地在**也是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智慧的**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礼仪、节庆等。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秦汉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充分展现了**人民充沛的创造力,体现了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是大秦故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据统计,我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5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32项。我们实际走访了秦都、礼泉、泾阳等县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传承人,就“非遗”项目保护及传承情况、存在现状进行实际调研,现就我们走访和调研的情况汇总如下:
1.目前“非遗”项目申报制度尚有商榷之处
当前,我国“非遗”项目采用的是四级申报体系,即“非遗”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区)级四个级别,分别由四级政府负责审核通过,每一个项目都是由低级向高级逐级申报。申报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或者法人单位,并实行自愿申报的形式,项目申报资料由申报人负责填报,最后由各级政府的“非遗”项目保护部门负责审核通过,每一级的审核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影像等,要完善这些资料需要投资1至2万元不等的资金,这些资料和所需费用全部由申报人承担。如果要继续向更高一级政府申报,还要继续投入。那么,政府对申报成功的项目有什么奖励和扶持呢?目前来看,只有国家级和省级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每年能获得一定资金扶持外,市级和县区级的“非遗”项目就少得可怜了,扶持优惠力度不大,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促进作用。因此,有些传承人对申请“非遗”项目并不积极,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当然,不可否认,对于一些经营性的“非遗”项目,申报人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性的,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2.“非遗”项目现状并没有因为列入某级“非遗”项目名录而得到根本性改观
国家推出相关“非遗”项目名录,目的就是对存在于民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并使之得以传承。但就目前的现况来看,似乎有违初心。在我们走访中,有传承人抱怨,自己的状况并没有因为“非遗”项目申报成功而发生根本性变化,甚至与以前相比负担和付出更多。目前,对于一些非经营性的个人传承的“非遗”项目,仅仅依靠自身项目的传承或者运作来维持生存的话,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能实现的;而一些属于集体传承的“非遗”项目,由于自身生存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者消失、改变,其传承已非常困难。比如,秦都区的重阳追节送花糕习俗,它的传承是基于**渭河以南几个乡镇农村几千年形成的民俗传统,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在未来不久,这些村落基本消失,而这一习俗必将随着农村人口的消失而面临失传的危势,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之一。
3.“非遗”项目文化保护部门的无奈
在我们走访中,一些基层“非遗”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常常给我们表示对目前状况,他们也很是无奈。一方面,他们要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又缺少经费,要面对传承人的各种抵触情绪和怨言,他们只能表示理解和安抚。
我们知道,“非遗”项目保护是一项社会综合性工程,必须依靠政府的各个部门和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关注和投入,才能使得“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得以真正的落实。为此,一些区县在很早前就制定出了由文化、教育、财政等相关政府部门组成的“非遗”保护联席工作制度,但这一制度自构架起来以后就一直形同虚设,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我们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县区的“非遗”项目保护办公室基本都设置在文化馆,作为一个群众文化机构,由文化馆承担“非遗”保护工作自然有一定的优势,但“非遗”项目保护作为近些年在我国才开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文化事业工作,很多时候是在摸索试验阶段,因此,文化馆普遍存在经验少、缺少专业人才的困局,而自文化馆承担起“非遗”工作后,并没有因新增的业务而增加相应的编制和经费,这也制约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实际走访中,一些从事“非遗”项目工作的同志认为对于目前这种状况,唯一的途径就是政府能拿出一个彻底可行的措施,下大力做实事,从根本上扭转目前“非遗”项目存在的被动局面。
4.“非遗”项目生存状况不均衡
从已公布的我市“非遗”项目来看,医药类、饮食类生存及传承情况较好,因为其实用性及经济性好,具有一定的商业投资价值,因此其大部分项目其生存和传承尚不成问题,只有很少一部分由于面临生产成本过高而出现经营困难的问题。相比较,文学类、艺术类、民俗类的“非遗”项目就不那么乐观了。由于现代社会科技、文化观念、审美情趣等的冲击,这类“非遗”项目竞争力差,逐步的丧失了经济实用性和商业价值,因此,他们就面临着如何保护、如何生存及如何传承的问题。
我们知道,能列入“非遗”项目的文化遗产,其中必然含有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因子,它是经过我们祖先一代一代口授身传、历经千百年而形成并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活态文物”,因此需要我们的珍惜、保护和传承。而它们中相当一部分,或由于社会发展进步,或是因为被现代工艺和现代生活方式所替代,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已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环境,故而他们面临着生存和后继无人的严峻形势,而之所以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或听到它们的存在,是因为它们的传承人或因为个人偏好、或因为出自一种责任担当,他们以个人微博之力不断努力和付出,才使得它们能延续至今,保护好这些“非遗”项目,是我们每个公民、每一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建议:
1.由政府设立“非遗”项目保护基金,加大对“非遗”项目的申报和保护投入。这一基金的来源可以是政府专项资金,也可以吸收一部分社会资本,可采用PPP合作模式,进行机制创新。基金主要用途,一是用于“非遗”项目申报,以改目前由传承人自己承担申报经费的形式;其次,用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2.设立我市“非遗”项目保护集中展示基地。这里说的展示基地不等同于单项的“非遗”项目传承基地,而是由政府将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的“非遗”项目都包涵在内,并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是集展示、演艺、体验、教育和传承为一体的综合性传承展演基地,基地由展示陈列区、“活态”展演区、实景演艺区和综合体验区等几部分功能区组成,每一个“非遗”项目根据各自特点和存在现状,被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功能区里,其目的是让人们在这里“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起乡愁。”
3.有的“非遗”项目,一些内容在符合《文物保护法》相关条件下,可以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应予以公布。如泾阳县裕兴重茯砖茶业有限公司创办人邓亚容,是省级“非遗”项目泾阳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其曾祖父邓鑑堂老先生,为清末民初泾阳县商会会长,曾大力捐助**靖国军,支持民主革命,受到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的赞赏,是当时泾阳知名绅士。他的故居至今仍保留完好,该建筑为清代阁楼式建筑,面阔三间,两层,其间我们还能看到邓鑑堂先生遗照、于右任书写的书法、乡民捐赠的牌匾以及当时制作砖茶的工具等一些物件,甚是珍贵,这里既有着“非遗”技艺的传承,同时也具有着文物的魅力展现,更体现着泾阳茯茶悠久历史的文化内涵,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将邓鑑堂故居(或者称泾阳老字号“裕兴重砖茶庄”)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对目前没有成为“非遗”项目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予以认真甄别,给予保护,条件许可时,可以逐级申报。已申报成功的“非遗”项目,在内容万千的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或许为沧海一粟,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藏匿于民间万众之中,需要我们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去不断发掘、整理、保护、传承。
5.给承担“非遗”项目工作的各县区文化馆增加编制和经费,让文化馆可以吸收、引进一批社会上对“非遗”项目有一定研究和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
6.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对“非遗”项目的优惠补助政策及考核制度。加强对各“非遗”项目的指导和管理,科学统筹,将有限的财政补助惠及给真正需要的项目。
三、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反思
作为千年古都,我市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极其丰富和珍贵的。地上地下,山川河泽,无不遗留下我们祖先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世代耕耘的遗迹、遗物。但由于历经千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代巨变,那些珍贵的遗迹、遗物,愈来愈少,愈来愈珍贵,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华夏文明得以流传数千年而绵延不绝的民族之根脉,文化之源泉,我们必须百倍千倍的去呵护她们,保护她们,让她们能够得以永续留存下去,以惠及我们的子孙万代!
但事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在近十几年来,大量的文化遗存在都市化建设的热潮中被破坏、毁灭,过去的“老房屋”“老遗存”“老建筑”已十不存一,那个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充满秦地秦味秦文化的老**城已不复存在,其教训可谓之沉痛!
为了搜集素材,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课题组利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昔日著名的“**八景”进行一一探访。所谓“**八景”,是明弘治六年(1493年)**知县赵琏君将**名胜概括总结为八景,即渭阳(**)古渡、细柳清风、毕原荒冢、沣水碧波、鱼台晚钓、马跑泉矶、杜邮春草、龙岩翠柏。这八景,涵盖了**历史以来所有知名胜景,是**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在探访中,我们重点是对八景的保存现状进行实地考察,但其结果让我们甚为忧虑。
渭阳古渡:又名“**古渡”,本为汉唐西渭桥(即便门桥)旧址。桥废后,至明嘉靖(1522~1565)年间,以舟为桥,后则冬春设桥,夏秋舟渡。通陇通蜀,欸乃之声,彻夜不息,为秦中第一大渡。**古渡几千年,闻名遐尔。西渭桥,其旧址在今两寺渡西南渭河之上,为古长安前往西域的古丝路第一桥,今天,在渭水进入枯水季节水面回落后,尚能看到西渭桥零星散落于渭河河道中的古木桥桥桩。除了这座古桥遗址外,在今天清渭楼渭河正对岸的河南街村北,渭河河道中还发现一座古木桥遗址(现已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细柳清风:细柳,指细柳营,为西汉周亚夫屯军之处。汉文帝“细柳劳军”的佳话已传诵了几千年,今天的“细柳兵壮”“披坚持锐”“按辔徐行”“长驱直入”等成语便出自于此。细柳营旧址位于今两寺渡至吕村一带,1988年,文物普查时,在此处发现有汉细柳仓遗址,其遗址后被秦都区政府公布为秦都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滨河路从中穿过,两寺渡公园便建设在遗址之上,往昔细柳遗存已无处可寻。
毕原荒冢:毕原即**北之原,在殷为程伯国所在地,在周为毕公高的封地,故称毕郢原。秦名北阪,汉唐后称**原,为秦汉唐帝王将相埋葬之地。在过去,每个陵墓都有自己的建筑群,以后屡次遭劫,年久失修,荒芜至极,故曰“荒冢”。今天已属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现代化的建设,道路纵横,高楼林立,“毕原荒冢”的历史风貌受到侵蚀,其前景堪忧。
丰水碧波:丰水是渭水支流之一,源出终南山北麓丰峪,流经长安、户县,至**市东入渭。此水冬夏不浑,是为碧波。关中八水,以丰水最美,清彻碧透,沙石晶莹。往昔为长安游览区之一。今天,沣河两岸的绿化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是原留在沣河大桥北侧,沣河两岸的明清碌碡桥遗址已无踪迹可寻,甚是遗憾。
鱼台晚钓:鱼台即传说中姜子牙的钓鱼之处,在今**市秦都区钓台街道办钓鱼台村西侧,清光绪年间**巡抚曾经立了一块高约2米多,宽约0.6米的石碑,碑上刻着“太公垂钓处”。后人仿之为钓,是为“晚钓”。但龙王庙(又名太公庙)和刻有“太公垂钓处”字样的石碑已不复存在,令人扼腕痛惜。
马跑泉矶:马跑泉传为唐太宗李世民出猎于此,马跑掘泉之地。“矶”为印有马足迹之石。此泉位于秦都区马泉乡马泉村。马跑泉大旱不竭,霪雨不溢,澄泓碧彻,浪喷珠矶,加之泉水甘洌,故列为一景。“马跑泉矶”被秦都区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该矶由一好事村民保管,其详情不得而知,原来的马跑泉三件宝,泉水、女郎庙、古槐树,如今只剩下一颗大槐树了。
杜邮春草:杜邮即秦时的杜邮亭,位于渭城区渭阳街办任家嘴一带。为秦将白起伏剑之地,当时有白起墓和祠,后已毁。“春草”为白起墓地之草。地处面水背原向阳,每当初春之际,众草尚枯萎,而此处草已复苏,邑人以为因白起死非其罪,血渍浇洒之故。但白起墓今究竟在何处?现无处可寻,今天在3530厂家属区北侧有一古墓,民间传说为白起之墓,但考古界尚不认可。
龙岩翠柏:龙岩即龙华寺,位于渭城区北杜街道办龙华寺村。明代邑人魏清隐居之处。1862年,清末回民造反,寺庙毁于战火。寺内外广植松柏,周围十顷。苍松翠柏,郁然成景。今天,龙华寺初建已成规模,但沿途与陵园很少见到柏树,这不得不说为一大遗憾了。
如上所述,昔日的**八景,今日几乎一景难觅,究其原因,或毁于战乱,或毁于人事,或因时间的久远,而自灭于浩瀚历史的长河之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我们应谨记总书记的教导,认真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创新观念,合理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古都**重新焕发出历史的魅力和光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市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77336.html
- 上一篇:2018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范文
- 下一篇:2018结婚仪式讲话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