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研究论文应该怎么写?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应该怎么去培养,方法多种多样,哪一种才是适合自己的?一起参考这篇范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它是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着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将有利于实现全面提升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
时代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素养。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它是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着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将有利于实现全面提升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下面结合自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反思,提出几点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建议。
一、联系生活实例,关注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建构学生信息意识发展的环境,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在生活体验和感悟中逐渐培养信息意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去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活动任务等,让学生感知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进行“数据与信息”教学时,可提供日常生活中数据应用的实例,让学生分组探讨收集、分析和应用数据的方法,感受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教师可通过“网络购书”实例,组织学生探究“网站给用户自动推荐商品的原因”,了解网站所获取到的用户数据的基本类型和分析方法,例如,对比分析法、平均分析法等,思考网站收集用户数据可能会对用户产生的影响。
又如,在进行“网络基础”教学时,结合学生日常使用网络的具体实例展开,体验日常生活中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其他类型网络有关的应用(蓝牙、NFC等),探讨创新网络服务对未来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
二、创设实验环境,注重实际操作体验
实践能力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升华形成的基本活动技能。实践强调行为的体验过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体验实践过程,从中激发强烈的发展意识,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素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信息技术实验环境,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理解操作背后的技术原理,体验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例如,在进行“信息系统与社会”教学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实验室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从信息系统设计规划到软硬件操作的实践体验机会,提高学生对信息系统价值的认识及利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在信息技术实验室中开展“计算机系统组装和调试”实验,指导学生合作或独立完成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搭建、软件安装和常见故障排除等任务,解决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又如,在进行“网络基础”教学时,教师可创设网络实验环境,在教学时提供基本的网络设备和器材,让学生经历从硬件连接到网络配置的整个过程,在具体的联网过程中掌握相关参数的设置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网络应用的技能,体验物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既让学生从操作层面掌握常用的网络应用技术,也让学生对网络配置等知识形成理性认识。
三、设计信息技术活动,重视问题解决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二是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活动设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数据与信息”教学时,可创设程序设计活动,组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特点,通过小组学习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编程实现“百钱买百鸡”(枚举法)等经典算法,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设计“趣味小游戏”等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程序,培养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又如,在进行“网络基础”教学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实验室构建基本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组建无线网络”“安装应用系统”“排除网络故障”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并应用网络知识,解决系统搭建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可设置一些互联网中常见的故障,包括硬件连接故障、网络连接的错误配置等,引导学生从问题分析入手,判断故障原因,探索解决故障的方法。
四、指导数字化学习,培养创新习惯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已经来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指导学生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与知识分享,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活动,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创新的习惯。
例如,在进行“数据与信息”教学时,可通过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化工具(如智能手机、笔记本或台式电脑、开源硬件、应用软件、编程软件等)表达思想、建构知识。在小组研讨过程中,可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等数字化工具,梳理小组成员在“头脑风暴”活动中的观点,建立观点结构图,形成研讨报告。
又如,在进行“网络基础”教学时,对于新型的网络应用,不仅要让学生熟悉相关软件的使用,还要让学生深入理解生活、学习中与网络技术相关的各种事物?c现象的本质,理解创新网络服务的价值。教师可让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大量资源文件的共享,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理解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境,进而体验网络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时代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更多关注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收集体现时代性的信息技术成果和典型案例以备课堂教学之需。面对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要坚持立德树人价值观,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和育人因素,引导学生健康的技术价值追求,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与创新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研究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77369.html
- 上一篇:2018年关于审计工作的散文
- 下一篇:关于描写酒的文章—美酒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