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学习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4 09:28:08 网站:公文素材库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你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精神之后的体会是什么?有什么想说的想写的吗?下面这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范文,大家欣赏!

马克思主义的亮丽与飞升

**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辰198周年。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带着清新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是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科学规律。这位“共产主义运动之父”,在他影响最大的时候,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宣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政权之下。

1818年,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父亲是一位有钱的犹太律师,母亲出身于荷兰的一个有名的家族。因为犹太血统而受到歧视,让马克思很早就认识到社会的不公正。到19岁那年,马克思已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观点非常着迷。在柏林,马克思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他开始思索黑格尔所说的“历史因素”的本质,由此诞生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后来,他来到巴黎,并在那里认识了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出版,这部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小册子集中探讨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所导致的阶级斗争,最终将带来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共产党宣言》完成后仅几周时间里,革命席卷欧洲。马克思抓住机会资助布鲁尔的工人自我武装,但是,革命失败,马克思又来到英格兰,此后,他一直侨居伦敦,靠给报纸撰稿和恩格斯的帮助艰难度日。这时,他开始撰写不朽的巨著《资本论》。《资本论》第一部出版于1867年,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1871年,巴黎爆发起义,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巴黎公社遭到镇压后,马克思又回到《资本论》的继续研究上。但由于病痛的折磨,他最终没有完成这部著作。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西北部的家中去世,终年64岁。在马克思的葬礼上,恩格斯称“马克思是人类历史规律的发现者”。

当初,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才能胜利。但正像《共产党宣言》里预见的那样,历史造成的是另外一种情况:帝国主义链条将在最薄弱的环节断裂。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个落后国家首先爆发,并取得胜利。这是列宁根据俄国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为了验证这个结论,列宁秘密回到俄国近距离指导革命,住在拉兹利夫附近的湖边一个简陋的草棚里,写下了十月革命的奠基之作──《国家与革命》。1917年11月7日清晨,起义的水兵和工人登上了阿芙乐尔战舰,驶向彼得堡。巨大的舰炮对准了资产阶级政府最后的堡垒──冬宫。炮声响了,大约20万工人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参加了这次起义。列宁在起义者的欢呼声中走向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主席台,宣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十月革命胜利了,也是列宁主义的胜利。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不幸早逝,斯大林接过了领导苏维埃国家的重担。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斯大林是一个探索者。这位出身贫寒、皮肤黝黑的革命者,他领导苏联人民走出了一条强国之路。仅用了20年时间,就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雄视欧洲和世界的工业大国,成为战胜法西斯的中坚力量。丘吉尔曾怀着复杂的心情这样评价斯大林:“当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了核武器。”

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它首先在中国的大学传播,并于1921年7月导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道路怎么走?答案几乎是现成的:以俄为师,走十月革命那样的城市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但实践证明这条路走不通。南昌起义失败了,广州起义失败了,所有的城市起义都失败了。毛泽东独辟蹊径,与他的战友们在湖南发动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出了红色政权的一片天地……在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把一个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党,办成一所大学校。他讲《实践论》、《矛盾论》,讲“实事求是”,为中国共产党创新思维建立了一崭新的、坚实的哲学平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中国开始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征途,尽管也经历了各种困难与挫折,但都是前进中遇到的问题。

邓小平继毛泽东之后创造了新的奇迹。从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到“四人帮”彻底覆灭,邓小平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大起大落、惊心动魄。他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说,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春天,邓小平纵论天下大事,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世界难题,将永载史册。

从上个世纪之初马克思主又传到中国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想。特别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不懈接力、继往开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三任总书记远思千古兴衰之变、近察九州世道民情,找到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科学答案,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沿着正确的航向胜利前进,让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辟发展新境界,永远亮丽与飞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习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7772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