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8年最新原创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4 09:32:34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8年最新原创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写?你是不是在为这个问题而烦恼?不要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范文模板,有需要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他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通过对十九大报告和新《党章》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生产生活中去,把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勇于担当,踏实奉献,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创造新时代历史伟业。

一、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了价值遵循

1.以人民为中心诠释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决定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动力所在。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是永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4.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展现。

二、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3.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4.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创效益。

1.坚持和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理直气壮地接好国有企业,为省委省政府作贡献,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2.履行一把手职责,充分发挥党委在企业决策把关中的作用,引领企业改革发展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结合。

3.勇于担当,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履行企业和社会责任,在精准扶贫、创造就业等方面多作贡献。

4.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关心一线职工,努力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对困难职工多种形式帮扶,关心慰问离退休员工,关心职工子女入学、就业等。

5.杜绝贪腐,摒弃奢侈之风,形式主义等,一切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按八项规定要求规范言行,在制度框架下与人民群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作为一名中青年领导干部,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随时愿意为党为人民牺牲自己的一切。

篇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他强调要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为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确保贫困地区农村学子上得起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方面,关系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面,也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也决不让一个家庭因为孩子上学而陷入困境。

着力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工作,一个重要基础工作就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建立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以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指标体系为突破口,建立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认定、精准奖助和精准管理、精准教育的资助工作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加科学地衡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物质生活水平以及学生在校日常生活和学习表现,建立科学的认定量化指标,确保认定精准。通过所在地方的证明、学生的日常行为、其他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大数据的信息分析学生的消费行为等,多维度、多途径进行评定,使认定程序更加科学规范。

着力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通过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进行帮扶。积极推行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奖、贷、勤、助、补、免、代偿多位一体,教育和资助并重的联动助学体系,突出学校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及实效性。学校要做好国家助学政策的宣传、实施和管理工作,及时为新生解答资助政策和具体措施。积极调动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企业、企业家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校园内设立各种各类奖助学金。继续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扩大生源地助学贷款覆盖面。

着力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相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内生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在解困的同时,要不断发掘资助工作育人导向职能,创新资助理念,培育资助文化。把资助与学生的成才相结合,坚持资助与培养并重的理念,立足当前,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丰富资助内涵,创新资助载体,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层次的发展需要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尽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条件、机会及平台,引导学生去培养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培育和树立典型,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成才,实现自我解困,自我改善,自我成就,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真正促进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发展。

篇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社会考试工作是教育考试招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在价值取向上应坚持“利民”

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的“稳定器”,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考试是水平性的证书考试,开考项目多,涉及内容广,考生规模庞大,有关工作与人们升学、就业或发展爱好特长等都存在关联。作为社会考试战线的干部,应当立足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全局,充分认识社会考试工作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研究探索社会考试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不断优化社会考试的功能,为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提供有益补充,满足人民进行终身学习的需求,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不懈努力。

二、在工作目标上应坚持“为民”

社会考试项目设置应有助于促进人的学习与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考试命题应能将教与学向培养兴趣、增进能力的方向引导,逐步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考试次数可一年多考,考生可自主选择,把主动权交给考生,缓解考生的压力和焦虑;考试结果的运用应科学公正,力求真实反映考生的能力和水平。

三、在工作手段上应坚持“便民”

考试组织与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应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如布局考点应尽量满足人民需求,在考生较集中的区域适当增设考点;加快信息化建设,使考生可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报名、缴费、获取准考证及成绩证书等,实现“信息多跑路,人民少跑腿”;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向社会和群众发布有关考试的公告、简章、注意事项等,特别是涉及政策调整的事项应尽快公布,让民众知情。

四、在工作方法上应坚持“亲民”

社会考试考生结构较复杂,考试综合环境治理工作任务艰巨,考试的组织与实施工作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做好工作的法宝,就是把考生当亲人,想考生之所想,急考生之所急,既热情爱护,又严格要求。考生患了流感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我们启用备用考场,既满足考生诉求,又避免传染其他考生;有视力障碍的考生报名参加考试,我们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为其制作大字号试卷,确保每一位考生不因非意愿的因素失去考试机会。同时,对于违规考生,一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绝不姑息。

五、在工作效果上应坚持“惠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社会考试点多、线长、次数频繁,作为省级考试部门,我们应继续加强工作调研,倾听各地市、各考点的意见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推动社会考试工作不断改进完善,通过我们的努力造福于民,让人民满意。

篇四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指导思想、基本方略、主要矛盾、奋斗目标、发展理念、战略部署等方面都赋予旅游发展新机遇、新目标和新任务。按照习总书记“学懂弄通做实”要求,作为一名来自汕尾旅游部门的党员干部,深学笃用,以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努力促进新时代汕尾旅游业持续健康新发展。

一、牢记使命,把握新机遇新方向,信心满怀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和两个阶段的中国发展总目标,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如何推动汕尾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业现代化,为汕尾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目标和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报告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调整,提出“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物质层面,更有在精神层面、环境、安全等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旅游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有机组成内容,旅游业发展方向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也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前提,旅游业发展同样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会催生更大的旅游市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大众旅游消费持续快以速增长;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激发市场活力的各项改革措施会得到更一步的落实,制度环境将得到更大改善;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将更好推动整个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下,全面贯彻五个发展理念将利于旅游业成为优势产业;良好外部环境会促进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汕尾各行各业特别是近两年来在新一届班子领导下攻坚克难,务实开拓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市七次党代会把旅游产业定位为汕尾发展“三大产业的特色产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业,多次调研,提出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的命题,亲力亲为招大商引大资,为旅游企业排忧解难,社会各届呼吁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我倍受鼓舞,对汕尾旅游业面临新发展的时势机遇,我感到信心满怀。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记使命,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在基本方略、主要矛盾、目标任务、战略部署等各个方面对旅游发展赋予的新使命,牢牢把握重大机遇,肩负历史使命,奋发有为,努力推动汕尾旅游业新发展。

二、践行使命,开启新征程新气象,积极作为

贯彻十九大精神关键在于落实,要以问题为导向,落在行动上。近年来汕尾旅游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逐步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但是我市旅游业产业规模、产业政策、服务质量、市场环境和秩序上还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跟不上":即旅游产品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旅游业快速发展形势。旅游供需不平衡的矛盾需要破解。要以十九精神为指引,深入思考,找准定位,狠抓重点,明确任务,勇于担当,努力实现破解。

一是深改革。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旅游部门要利用与文化部门整合的历史机遇,更积极探索现代旅游治理体系的建设,促进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更积极营造旅游业发展的大氛围,通过积极扎实有效的工作手段,形成引导旅游业发展的新机制,进而把握发展的主导权,不断提高旅游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促升级。新时代旅游从规模旅游、速度旅游向品质旅游、美好旅游转变,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转变,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旅游趋向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竞争国际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报告提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链中高端”。要优化整合升级,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从高速增长向高品质增长转变。围绕我市旅游发展定位“中国农运摇篮

世界休闲港湾”及目标和总体规划,打造汕尾滨海休闲旅游蓝色廊道、汕尾山区生态旅游绿色廊道,提升红色旅游、宗教文化、特色品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有效供给不足,供需错配的问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搞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盘活存量,强力推进旅游在建项目,打造汕尾旅游新亮点。做优增量,突出抓好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要集中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打造旅游旗舰,发挥项目的带动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旅游部门积极为旅游企业创造好的发展环境,让产业主体强身健体。要通过升级不断提高汕尾旅游业的竞争力,更好吸引凝聚服务四方游客。

三补短板。目前,我市旅游基本上是以分散的景点参观为主要方式,没有形成吃住行游行娱购各要素协调配套的完整、成熟的旅游产品。全市星级以上旅游饭店较少,全市只有13家星级饭店,其中五星级只有一家,景区购物、住宿、娱乐以及交通等设施还不完善,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挖掘得不深、旅游产品与文化结合得不够等等。对此,要打造汕尾旅游“吃住行游行娱购”六大旅游要素系列品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大力提升服务接待能力。加快推进游客集散中心的规划建设。强化整合全域旅游资源,促进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产品、业态、技术、主体方面的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

四强支撑。旅游人才严重匮乏、旅游目标不明确、旅游发展资金不足及旅游产业优惠政策未能及时出台等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汕尾旅游行业的加快发展。首先要加强旅游队伍的建设,支撑旅游人才的发展。着力解决旅游管理部门人员不足的问题;以高校为平台,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建设完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加强旅游人才和大型旅游管理机构的引进。其次要践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游客为中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大众旅游时代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要。同时,强化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健康发展。要加大资金投入,设立旅游扶持基金,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尽快出台旅游发展政策,扶持旅游优先发展。

依托滨海优势和红色基因,实现蓝色崛起,是我们的汕尾梦。发挥“红蓝绿古特”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业是实现汕尾梦的必走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使命,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树立旅游业发展的新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球意识,全面发展),进一步深改革,促升级,补短板,强支撑,着力破解难题,让我市旅游数量更足、品质更高,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奋力开启汕尾旅游新征程新气象新局面,让十九大精神在汕尾旅游行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旅游业加快发展、旅游强市加快建设,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汕尾梦而不懈努力!

篇五

党的十九大精神博大精深,准确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阐明了未来相当长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大论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战略安排,站位之高、谋划之远都是前所未有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在学习工作中坚持“三个导向”,推动十九大精神落地见效。

一、坚持价值导向,坚守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始终彰显了我们党的价值导向,彰显了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诠释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了价值遵循。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的意义所在,也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深刻论述。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必须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以及每名党员干部的具体工作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着眼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又着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权益,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如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就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于社会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诉求,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开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从而汇聚起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动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把准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就能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一切发展进步无不是在破解时代问题中实现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准确定位问题、客观正视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核。问题是时代的呼声,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进而为解决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开出济世良方。在党的十九大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要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方针政策的起点,从问题最集中的地方和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把准政策基点,合理设定预期,把政策建立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之上。”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党性原则、政治品质。坚持问题导向,我们才能“知不足而后进”、“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从而不断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无可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但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些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离中央的要求以及人民的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新的课题。

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新体制新机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反“四风”、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再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都贯穿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都着力在解决问题中完善新体制新机制。这些新体制新机制,使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党和国家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重大战略问题,才能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我们要深刻领会坚持问题导向这一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核心要义,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将其自觉运用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利益分化日益明显,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意味着巨大的阻力和困难。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就必须树立强烈的担当精神,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练就发现存在问题、研究突出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真本领,以问题的务实有效解决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见效。

三、坚持能力导向,确保党的长期执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新命题,并把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之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提出要增强“八种本领”。在党章修订中,执政能力建设前面也增加了“长期”两个字。这些,对全面加强党的执政,明确树立了能力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早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了:“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的重大命题,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这一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讲政治指明了正确方向和科学路径,为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能力导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对此,一要勤于学习。学习是提升能力的不二法门,作为党校学员,更要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8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师资班开学典礼讲话中讲得非常透彻:“现在,大家离开繁忙的工作岗位来中央党校学习,机会实在难得,一定要十分珍惜。近些年来,大多数干部把到各级党校学习作为一次‘充电’的机会、作为人生的一个‘加油站’,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学有收获,学有所得。但是,也有少数干部把进党校学习视为‘认认人、养养神、串串门’的机会,把很大精力和时间用在社交活动上,使党校这样一个本来应该充满学习、研讨、探索气氛的地方,成为少数学员‘公关’、‘社交’的场所,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希望大家自觉抵制这些不良现象,真正做到坐得住、钻得进、学得好、收获多,满怀学习渴望而来,满载丰硕成果而归,使在中央党校的学习成为人生一段充实、美好、难忘的经历。”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是我们每一个党校学员最基本的政治定位。二是善于思考。思考是对学习的内化过程,是学有所获的关键。作为党员干部,离开繁忙的工作岗位,非常难得地到省委党校“加油”、“充电”,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应当好好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结合党的理论和我省治理智慧的顶级传授,将工作的收获、困惑、想法进行一番沉淀思考,将先进理论融合在下一步工作指导中,更好地理清思路,鼓劲提速。三是勇于实践。去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广东工作,对广东寄予厚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广东的党员干部,必须勇于实践,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有所新作为。要立足本职岗位,牢记责任和使命,锐意创新,踏铁留痕,勇敢地担负起应尽的责任,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习近平同志说:“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这为激励党员干部勇于探索实践,消除了最大顾虑。

我们生活在这最好的时代,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足以使我们无比自豪、庆幸且珍惜。作为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学员,是党的队伍最坚实、最坚定的后备力量,理应在学习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充当表率。让我们在学习工作中,正确坚持好“三个导向”,切实增强党性、磨炼意志、提高本领,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实现党和人民的伟大梦想。

篇六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7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的反响。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广东历来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寄语从做出“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到“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再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再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既显现出其对广东发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广东发展在国家战略大局中的明确定位并寄予厚望。历史契机给予广东的是承担起更为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时代使命。

把握方向,汇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所作出的重要指示,是新时代广东发展的行动指南。无论是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还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无论是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还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这些不仅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重大命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将这些问题交由广东作为排头兵去探索,既明确了新时代广东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指明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努力方向,更是充分彰显了广东已然具备足够的实力和能力,能够担当起新时代攻坚难题,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大刀阔斧开创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为推进“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汇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深度研讨,发掘智慧力量。立足于新时代新的起点之上,广东的深化发展势必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检审自身,必然要求在进一步带头“大学习”和“深调研”以推动“真落实”。我们要开展“大学习”的基础上,聚焦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新思路、新举措,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度内涵,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事关广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尤其针对“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所面临的难题展开“深调研”,发掘党员、干部、群众的广大智慧,精准聚焦问题,尤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开放水平、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在保有优势的前提下紧抓、攻克发展中的挑战,在深刻把握自身特殊状态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之路,推动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得以实现。

篇七

党的十九大,立时代之潮头,发世界之宏音,汇奋进之力量,圆中国之梦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大会主题,勾勒了“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其声音振荡世界,其精神震憾人心。国际政要表示:“中共十九大,是世界的大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源出自于佛教经典《华严经》所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意思就是说做人做事,要始终如一的保持当初的信念,才能有始有终达到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最初的本心,和最坚定的使命。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心,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在这个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白岩松曾经说过: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走得十分茫然,多了许多柴米油盐的奔波,少了许多仰望星空的浪漫;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因为忘记了初心,在人生的旅途上更多地关注眼前的风景,而非旅行的目标;因为忘记了初心,时光荏苒之后,我们会经常听到人们的忏悔:假如当初我不随意放弃,要是我愿意刻苦,要是我有恒心和毅力,一定不会是眼前的样子。

初心稚念,或觉可笑,但于今日的党员,却显得异常可贵。当我们紧盯目标,极目前眺,一心进取的时候,适时停步回首,并不是怯懦犹疑,而是为了提醒自己勿忘起步的原因。这是一种在这个雄心勃勃、思想浮躁的时代极为可贵的反思精神。每个党员从成为党员那一日起,在忙碌的生活、紧张的工作中,任由人生冷暖、职场生存不断锤炼自己的入党动机;当学生时代的那单纯的对党组织的向往敬慕,及热血燃烧的服务人民的沉重责任感,在时光中消磨的时候,有多少人还在乎铿锵的入党誓词;看一看年年被查处的庞大的违法违纪党员干部,听一听他们的忏悔,反思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有多少人能够初心不忘,一心守护那一片为人民服务的赤诚。

名之路险,非言刀光剑影炮火连天之险,而为党旗在上行不可失之险。既已入党,共产主义觉悟体现于言行之间,才是合格党员的应有风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群众的标杆和表率,举手投足都会引集更多效仿和监督的目光。党员身份为我们人生的跑道拉上了两条不可轻易逾越的边线,比之他人宽放自如,会稍显受缚而多增触界之险。但我们不必视之为镣铐绳网而心生惧念,利剑悬顶循约前进剥除了我们成长途中来去自由的刺激感,但也为我们消减了误踏邪路毁坼一生的可能,督于他目律于己心,党性辉耀为我们照明而非增添前路之险,小心谨慎避开雷区,虽苦累酸麻,却可平安无恙达至终点。于我们每一名党员而言,如此险途,实是正道,心不畏之,而向往之,方为智举。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也许没有固定的答案,儒家传承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太过抽象,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先合格于人,后合格于党;先无愧于心,后无愧于党。在言行规约严于常人的成长环境中无畏而前,珍视可使修为日上的步步积累哪怕只是纤微,昂首阔步披荆斩棘也不忘回首驻目捻拢最初的一抹纯甄。曾经的战乱年代,共产党人用鲜血换来了江山,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我们也要用最质朴的坚持把党、把国家、但首先是自己的命运掌纹紧紧握在手中。

权力来自人民,忘了根本,就必然变色。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就是初心,忘了初心,就必然变心。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一个政治口号,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最终还是要归依到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一事一时,对办事群众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笑容;对群众的冷暖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对群众的需求多一点热情、少一点推诿……,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尽心尽责办好事,群众看在眼里,自然会暖在心中。真心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干部,不必把“人民利益至上”天天挂在嘴上。看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否真心为人民群众服务,不能仅听其言,重在观其行。

席慕蓉有一首诗中写着:“从前,所有的甜蜜与哀愁,所有的勇敢与脆弱,所有的跋涉与歇息,原来,都是在为了,向着,初来的自己,进发。”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生命无法重来。要记得自己的初心,经常回头望一下自己的来路,回忆起当初为什么启程;经常让自己回到起点,给自己鼓足从头开始的勇气;经常纯净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双澄澈的眼睛。

党的事业光荣伟大,我们不畏路险;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众志成城,我们不轻跬步;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艰苦跋涉,我们不忘初心;

牢记党和人民的托付,我们不负使命!

篇八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有幸参加了党的十九大盛会,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如果说十八大以来的五年,老百姓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话,2017年10月18日上午,我现场听完习总书记的报告后,我很想大声地说,我骄傲啊,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下面想从三个骄傲、

初心、使命三个关键词入手,结合我的本职工作,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参会感受。

一、骄傲: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很多人问我,你参加十九大的心情如何?我想,有激动也有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使命感,一份骄傲和自豪。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这次参会,不仅代表着全国近14万的辅导员,也饱含着和我最贴近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心声。如何尽我所能,传递青年学子的声音,我尝试了很多办法。让自己觉得特别骄傲的事情就是,在会议期间受中国高等教育协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邀请在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做了8期的《小花说会》,及时把现场的会议氛围和精神跟我们全国青年学子和同行分享。大家看过这个说会可能觉得会有很多不足,但是其实能坚持下来就很不容易,因为代表们每天都很忙,找不到人帮忙拍,没场地没有网络信号,最后好不容易拍好视频,手机还得伸到窗口通过无数次尝试才可以传给工作人员编辑发送。所以这个说会尽管过程很艰辛,但是非常值得,上次在教育部参加此次活动培训时,文斌副司长见到我就说,你的小花说会,我8期都看了。而且每到一个学校宣讲十九大时,同行和我们学生看到我第一句话就会说,小花说会,我们天天追。满满感动!特别是“十九大,我来了”那期,讲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栗战书同志代表中央到我们广东团看望我们时,我介绍我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辅导员,栗常委回了我一句,哦,辅导员,不错!满满的鼓励。

我们十九大报告吹响了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号角,同时也赢得世界的点赞。在整个会议期间,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也是为此次盛会的点滴由衷点赞,下面跟大家分享下我这个基层代表内心的最真实的四点感受。

一是为我们的党,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国家点赞

10月17日下午的预备会议,我第一次来到人民大会堂,抬头看大会堂门口大大的国徽第一次离自己这么近,特别激动。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就想起小学课本描述的大会堂里那颗五角星,刚好,我坐在19排1号,抬头一看,大大的五角星就在我头顶,旁边亮着无数盏水晶灯,再往正前方一看,正对着主席台大大的党徽,那一刻,我发现自己眼角里流出热泪,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灯光照射,其实是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那份激动,热泪盈眶。当习总书记向主席台走来的时候,第一次亲眼看到自己国家的领袖,感觉自己的小心脏都跳了出来。十九大前夕,我做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的准备,在看完《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真实的感受了习近平同志七年知青生活和人民在一起的艰苦奋斗的日子,被习总书记心里一直装着人民的这种情怀深深触动,报告里203次提到人民,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以,我投上了自己神圣而自信的一票,我相信每一位代表跟感受是一样的。整个会议期间每次见到习总书记,代表们都会自觉站起来鼓掌,这是一个庄严的历史时刻,这是一次掌声如潮的盛会。近3个半小时的报告过程中,会场响起了七十多次热烈的掌声。从七十多次发自内心的掌声中,我看到了党心、民心!这是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的高高飘扬而响起的!

二是为新时代会风会纪的节俭高效点赞

不会客,不外出聚餐,不留宿。整个十九大的会场布置得很简朴,用品也都非常简洁,没有鲜花,没有红地毯,开幕式我们台下坐着的代表们没有茶水,所以会议结束后,代表们不是觉得饿,而是觉得渴,回酒店后第一时间找水喝。十九大期间处处体现着“简朴、节约、安全、高效”的原则,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会发给代表就三样东西,两支笔,一本笔记本,一个小的公文包,当然了因为印上了十九大的logo,我们代表都不舍得用,成为最珍贵的纪念品了。还有投票时用的两支填选票专用笔,一个选票夹,都成为了珍贵的纪念品,证明我们曾经投过神圣的一票。

三是为代表们的履职尽责点赞

此次十九大代表们,不管党员干部还是村支书、工人、农民,都展示了各自行业新时代“精英”代表形象,处处体现了我履职,我尽责。不管是在小组发言、面对媒体,都无愧于“代表”二字。如果说10月18日-24日十九大会议期间,代表们的职责就是把会开好,投好自己神圣的一票。而会后回到本职岗位上我们最大的职责就是,要积极行动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做好十九大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真正实现将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脑,让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从10月25日晚回到广州,到现在已经作了102场宣讲十九大精神报告。

四是为基层代表们备受关注点赞

我们基层代表站在一起就是全国劳模、行业标兵、大国工匠的聚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基层、尊重肯定每一行业的付出和贡献。

十大九会议期间,媒体的采访报道倾向基层代表,从视频到纸媒到直播到代表通道多媒体全方面采访报道。就我一人就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广东卫视等多家媒体共计20余次采访。在开会前,大家都说,开会最轻松了,而且此次会议用餐简朴但有营养,我们都以为开个会胖三斤,结果回到广州一称瘦了4斤,领导开玩笑说,想减肥,努力当党代表。因备受关注,基层代表们每天都很忙,而且压力很大,每天开完会,都要利用午休,晚上的时间接受媒体采访,说实在也真心为所有媒体记者们点赞,他们整个十九大应该都是通宵在做新闻。

十九大,让我看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启航,给了我憧憬和希望。

二、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努力奋斗,终会绽放

以上是我参会的一些感受,特别骄傲,值得终生回味。下面我讲第二个关键词,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努力奋斗,终会绽放。我想,努力工作,人生就有出彩机会,就会得到尊重,就可以实现人生价值。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报告主题68个字,打头便是这8个字。外媒评论认为,中共不只是执政党,更是使命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简短8个字,“使命党”特点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有人问我,陈老师,你的初心到底是什么?我想用写于十九大开幕式前夜的日记,里面的一句话来回答。里面一句写到,我是陈小花,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株小花,身边的学生也是一株株的小花。我在群花之中,带着他们一起绽放,奋力进取,共圆我们的中国梦!

习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我感触很深,从个人层面看,“方得始终”就是对自己、对工作有一个圆满的交代,从事业的角度看,“始终”两字代表着一种传承,而一切的传承,都需要靠对初心的坚守,不仅是个人的坚守,更是几代人的坚守和传递,而这,便是我的一份初心。

所以,对总书记所说的初心:我的理解有两点,第一,是要敢于坚持最初的远大志向;第二,是要把这份热情坚守下去。

给大家讲个自己成长的小故事:我从事辅导员的工作,在这个岗位是一干就是十五年,这源于我大学时两位辅导员对我影响。我是一名来自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考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因为学习基础比其他同学差,辅导员对我特别关心。毕业前,我准备参加一场重要面试,但家里比较困难,没有合适的正装。我的女辅导员了解了情况后毫不犹豫地从自己衣柜里挑出一件衣服,让我“盛装”参加面试,那件衣服是我穿过最有温度的衣服。所以从那时起,我坚定了要做一名辅导员的志向,我要这种温度继承下去,温暖我的学生前行的路。这便是我的一份初心!2016年,我受邀担任广东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评委惊喜地发现参赛选手中有自己的学生。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评委的青睐,最终获得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赛后学生感动地对我说,“谢谢你小花姐,你让我明白,辅导员是学生心灵的灯。”那一刻我觉得,当我的一份初心,成为另一群人职业的起点、成为一群人的初心时,我们教育事业的脉络便有了传承,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

我想,我们一起在党校学习的年轻党员干部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千千万万的人的初心汇聚成国家的初心、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只要我们不忘初心,踏踏实实的工作,在任何岗位上都会有不平凡的收获。

因为,不忘初心才能赢得民心。96年来,我们党就是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要讲的第三个关键词,便是使命。

三、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党员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可见我们党对新时代青年,更是对我们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寄予的厚望和重视。

理想、本领、担当。我认为,这三个词代表着三个层面:理想是前提,它决定一个人做事情的高度和格局;本领是基础,它决定个人的贡献能力、输出能力;担当是保障,它引导一个人对社会做出正面的贡献,而非运用一技之长去投机取巧。这三者缺一不可。

前面我也提到在十九大前夕,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又看了一些关于总书记的访谈。

有一个故事我印象很深:在习近平五六岁时,母亲齐心带他到书店买关于岳飞的小人书,买回来之后,母亲给习近平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孩童年纪的习近平问母亲:“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从那时候起,精忠报国四个字就被习近平一直铭记在心直到现在,成为了他一生追求的目标。我想,习近平同志之所以能担任我们党的总书记,并明确为全党的核心,应当说,与他在少年时期便志存高远,以及在陕北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辛磨炼,包括之后的历练密切相关。

所以,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向习总书记那样心怀国家,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时刻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心系百姓,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谋事为民,实践惠民,要沉下心,扑下身,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篇九

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首要的就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

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新思想的主要载体就是十九大报告。对于学习十九大报告,我认为,要突出“四个把握”:

一是从主题上把握。主题是一篇文献的灵魂。从主题结构上看,十九大报告主题可以分为四句话:第一句话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阐明的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初心是来处、使命是去处。这是登高望远的感觉,只有看明白了来处与去处,才不会走错路、走歧路、走邪路、走弯路。这8个字充满着哲学智慧。第二句话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引领方向!路看清了,那么大家就要跟着一起走。全国十几亿人口,人这么多,怎么办?所以,必须得有旗帜,大家才能看得清楚,才不会掉队。那么要举什么样的旗呢?这里坚定明确地告诉十四亿人民,你们要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看到其他旗帜千万别跟!第三句话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看清,旗帜也有了,但怎样才能达到光辉的彼岸呢?这里就明确告诉我们,路是要的一步一步地走,既要登高望远,也要脚踏实地,要有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就像公交车的站点一样,我们的下一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句话是发出号召。大家只要坚定不移地跟着旗帜走,一站路一站路地接着走,不犹豫、不迟疑、不懈怠,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二是从结构上把握。十九大报告3万多字,从结构上来讲,就是开头5段、中间4大块、结束3段,简称为“543”十九大报告学习法。开头5段、结束3段都很好理解,中间4大块怎么分?中间共有十三个部分,可以归纳为4大块:第一,回顾,即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第二,历史使命与指导思想,包括了第二、第三部分;第三,目标规划,即第四部分,确立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化国家建设”两大目标;第四,工作部署,包括了第五至第十三部分共9大方面,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了“过河的桥和船”。

三是从新提法上把握。十九大报告有19个新概念、新提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留置取代“两规”,防止和反对“八个主义”,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新型国际关系,“六个任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我们一定要从这新变化中,捕捉未来的政策方向,做到未雨绸缪、先知先觉,对未来发展变化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

四是从自身方位上把握。就是要结合自身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发展需要去对接十九大报告,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按照要求去实践,顺道而行、为我所用,使之与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融为一体。

二、怎样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历来都是难题。因为“知道”并不意味着“会”,会和知道是两回事。古代有伯乐之子用《相马经》相出癞蛤蟆的笑话。那么,学习新思想,怎么才能够做到不仅知道、而且会用呢?我认为,没有其他办法,只有不断地练,只要坚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作生活中都自觉往这方面去思考、去运用,用多练多,就能把“知道”转化为“会”。同时,结合十九大的新思想,要突出培养自己六种品质能力:一是政治能力,二是组织观念,三是先进意识,四是法治思维,五是人民情怀,六是干净担当。

篇十

在机构编制管理体系中,事业单位管理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机构数量最多,类别最多,编制数额最多,领域范围最广,改革推进最难,并且不同级别、学科、行业、类型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情况非常复杂。十九届三次全会进一步明确,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如何正确认识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事业单位改革现状

中央从2008年开始部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广东省是中央确定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5个试点省(市)(上海、重庆、山西、浙江、广东)之一。2010年2月,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粤发〔2010〕6号,广州市是2011年9月印发《广州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穗办〔2011〕18 号),正式启动我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改革有关的系列文件。事业单位的规范管理,严格意义上说,是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才真正开始的。此前,事业单位尽管也在各行业领域内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但都属于局部改革,没有系统深入和配套。当前,事业单位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职能混淆。有的事业单位职能定位不够清晰,政事不分、事业不分。有的事业单位给人感觉既像政府机关,承担着部分行政管理审批职能,又像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着部分公共管理服务职能。还有的外壳除了是个事业单位外,工作性质和内容与企业毫无区别。

(二)类型混杂。目前事业单位种类繁多,已经进行过分类的,就有行政类、公益类(一、二、三类)、经营服务类。此外,至今没有分类的事业单位,存在财政核拨、核补、经费自理、企业化管理等多种类型。

(三)管理混乱。既有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又有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还有国有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更有纳入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一些事业单业管办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四)人员混用。这种情况,在事业单位占有一定比例。有的一个事业单位就有多种性质的人员成份,如:机关服务中心,从人员组成看,事业编制内的人员就有双统发、全额、差额、自收自支等好几种,有的还聘用了临时工,还有的与机关人员混在一起使用。

二、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所有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它涉及的面广,触及到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稍有不慎就会激发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从掌握的情况看,主要面临以下几大难题和挑战:

(一)法律障碍。从历史的成因看,很多法律法规都是由一些职能部门牵头制定,职能部门牵头制定法律法规的优点是对情况比较了解,针对性较强,但不足之处就是容易通过立法的形式,将部门利益法定化,包括设立机构、配备编制标准等事项。有的法律法规直接明确,某事业单位甚至国有企业承担行政管理和执法等职责,这种情况还不少。因此,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先清理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重新立法才行。这不仅难度大,而且程序多,历时很长,谈何容易。

(二)体制障碍。我国的管理体制架构,基本上是按照国家、省、市、县(区)上下对口设置,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组织人事管理工作、财政管理工作,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和管理范畴,各自在事业单位管理上也各有侧重,但互相之间又互为补充、互为条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完全分割开。为此,事业单位的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为例,参公管理审批权限在组织人事部门,不在机构编制部门,按照《国家公务员法》规定,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基本条件是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但在机构编制业务中,并没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这一说。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解释,公共管理职能不等同于行政管理职能,其标准比行政管理职能要低,但究竟低多少,就不太好把握了。更为尴尬的是,有的已经批准为行政类的事业单位,之前并没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后,对于已经参公的事业单位还能否参公,本身就值得探讨,如果继续保留参公,改革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如果不再参公,将会面临系列问题。

(三)政策障碍。目前组织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等配套政策不衔接,成为制约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进的瓶颈。有的地方虽然出台了一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但不够全面系统和配套,尤其是涉及到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没有纳入政策范围。此外,事业单位改革后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后也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包括改变行政级别确定工资、退休金、享受相应待遇等,难度较大,改革就很难彻底。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尽管早就明确其去行政化,取消了行政级别,但在人事任免上仍然套用行政机关级别,有部省级、厅级、处级、科级等领导之别,相当于仍保留着行政级别待遇。

(四)利益障碍。事业单位改革必然会触动到相关方的利益,包括主管部门部门利益、事业单位本身利益。一些主管部门已经习惯于现有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改单位人多力量大,用起来方便,改了既担心人员思想不稳定,也不知道今后前景如何,缺乏信心。对于事业单位职工来说,早已习惯了稳定的工作状态,担心改革后现有利益得不到保障,保不住铁饭碗,顾虑重重之下,会提出各种要求,找出各种理由,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改革的成本和难度。

(五)需求障碍。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有的领域尤其是民生领域,如教育、医疗,任务越来越重,对人员编制的需求量很大。但改革后,要求事业编制“总额控制、只减不增”,这样一来,矛盾就产生了。尽管从国家到各地加大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力度,但政府职能转变还远远没有到位,社会事业的举办主体仍以国家为绝对主力,一些事务性工作还得需要事业单位来承担,社会力量并没有充分进入社会事业发展领域,加之现有社会组织运作不规范,承接社会事业的基本能力薄弱,无不制约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三、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对此,个人理解:一是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类事业单位,实行政事分开。二是去企业化。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实行事企分开。三是强公益性。强化现有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实行管办分离。

2月28日,十九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党政群所属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理顺政事关系,实现政事分开,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加大从事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推进事企分开。区分情况实施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理顺同主管部门的关系,逐步推进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主要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优化职能和人员结构,同机关统筹管理。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完善事业单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篇十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召开重要会议,出台纲领性文件,总书记多次专门就意识形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与高校思政工作密切相关的工作任务作了周密部署。这充分说明,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会被削弱,而是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作为相关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把中央和省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具体要求落到实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六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尤感振奋的是,这些论述非常全面、立体,囊括了党和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全党有了未来发展的指引,其中有六个方面的“坚持”,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指南”,更强有力的“推手”。我感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将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的丰硕成果,现将有关体会分享如下:

一是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体会。我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经历过多个岗位,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从事的是教育工作的哪一个环节,我都真切地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高校的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我感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全党最大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哪一所高校,甚至包括民办学校在内,凡是重视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完善,党建工作抓得紧,落得实的,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就焕发,事业就欣欣向荣。凡是不重视党建的高校,作风就会偏于涣散,就会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捅出大篓子。因为党性与人民性是统一的,坚持党性与人民的利益相一致,与我们的事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对事业发展有极大的正向作用。

二是对“坚持新发展理念”的体会。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现状,与我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与中央、省委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时代产生的新期待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就是要秉承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校思政工作资源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优势,推进开展“众智育人”等优质思政资源共享项目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思政工作“提质增效”,惠及全省高校,全面提升我省高校思政工作水平。

三是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产生文化自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国精神。这正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我们以时不我待的工作热忱,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系列工作:我们率先创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案,组织思政骨干力量,阐释、教育、宣传,使习近平新思想真正进入师生头脑。我们成立广东高校意识形态理论舆情研究中心、广东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传播中心、广东高校网络舆情分析研究中心,为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提供智库支撑。我们成立广东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实施十九大精神“六个一百”行动,组织宣讲团成员在全省巡回宣讲十九大精神。我们投入专项经费,设立省教育发展规划课题“德育专项”和“党的十九大专项”,大力扶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和实践研究,争取产出一批成系列、有分量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发出广东高校思政的理论声音,并及时将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和政府决策参考。我们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和鼓舞下,坚持不懈地创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是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体会。当前,我们所承担的维护高校意识形态、政治安全方面的工作,正是对于这一“坚持”要求的落细落小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来,正因为加强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才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为此,我们“破”“立”结合,一方面强化阵地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不断强化阵地管理,面对西方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西化、分化、淡化,沉着应战,运用创新的平台、途径、手段,敢于亮剑,善于发声,有理有利有节,既展现思政工作者的理论自信,也展现我们对敌斗争的从容。

五是对“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体会。这正是我们在开展粤港澳学生交流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思想引领。为此,我们在粤港澳大学生交流活动中,融入家国情怀,促进互访互信,展示我国当代大学生青春昂扬、自信自爱、博学包容的良好形象,增强港澳青年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亲近感;我们着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爱在广东”等民族学生活动,延伸广东高校思政工作触角,总结和推广广东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经验并形成全国品牌,让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六是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体会。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工作作风极大转变,各级党委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对腐败分子产生强力震慑,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我想,从有政党以来,世界上可能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够有这么强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十九大报告将全面从严治党写入新思想,意味着这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任务,这既使我深感振奋,也时时警醒自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白做人,干净干事。

篇十二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作的报告,旗帜鲜明、气势恢宏、继往开来,凝聚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期待,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起了新的历史坐标,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真理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是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因此,学习和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销社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系统要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根据统一部署,全体干部职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权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准确把握报告提出的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十九大报告决策部署上来。在学好党的十九大报告等重要文件的基础上,联系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联系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刻变化,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有两方面体会:

一、精研细读,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是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充分认识这一历史定位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发姿态投入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事业中。二是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三是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城乡居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美好生活服务。四是深刻学习领会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连续不断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五是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四个意识”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上,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六是深刻学习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关于“三农”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认真谋划好下一阶段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

二、发挥供销社独特优势,促进“三农”工作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科学论断,进一步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一也首次被写入新修订的党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问题极端重要性的深刻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因此,对供销社而言,深刻理解和把握十九大精神,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机遇,勇担使命,发挥供销社独特优势,切实做好“三农”工作、让市委、市政府感到我们确实是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让农民群众感到我们确实是靠得住、能得益的为农服务合作组织。

(一)坚定不移深化供销社系统的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内在动力和发展活力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要把综合改革作为工作的主线。我们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抓好综合改革各项工作。要把供销社综合改革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供销社的改革发展。

(二)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服务手段。立足当地资源,大力拓展订单式、托管式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满足当地农业生产服务需求。二是探索农资农技服务。在做好农资组织供应的基础上,规范全系统农资经营,并加快推进农资服务组织创新,大力发展各类农技服务机构,推动农资流通向农业技术服务转型,进一步提高农资服务水平。三是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加快传统流通网络现代化改造,以建设绿色农产品流通体系为重点,优化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打造覆盖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同时,继续完善全系统区域电商平台建设,发挥电商对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生产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全面提升现有供销电商的运营能力和水平,重点推动农产品同城配送电商平台建设,着力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四是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要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要求,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网络,并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五是探索为农金融及保险业务。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依托各基层供销社、综合服务社(中心)以及各电商服务站共同开设“村口银行”,着力打通农村合作金融“最后一公里”。

(三)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准确把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部署,继续深化社有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社有企业发展活力。加快社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兼并重组,推动跨区域跨层级的联合合作,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建立健全社有资产管理架构体制建设,提升社有资产监管水平,加快推动社有资产管理,进一步理顺社企关系,建好“防火墙”,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强党建及人才队伍建设,助力系统改革发展

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强全系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下大力气推进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落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全面提升供销社机关干部职工的各项能力建设,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加强对社有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探索建立激励考核机制;指导所属各供销社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基层干部职工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引领农民的信念,继续弘扬“背蒌精神”、“扁担精神”的优秀传统和良好作风,在全系统上下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熟悉经营业务,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命指引方向,使命引领未来。供销人一直饱含“三农”情怀,我们将继续奋勇前行,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的各项决策部署,为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篇十三

党的十九大以“四个伟大”集中宣示新时代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灵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路径,是凝聚全体共产党人和亿万人民智慧力量的共同愿景。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积极投身于“四个伟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凝聚磅礴力量。

进行伟大斗争,做好思想领域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伟大斗争,靠纲领路线正确,靠人民群众拥护,也要靠一支可信赖的队伍。

作为一名来自专门法院的领导干部,投身于伟大斗争,其中一个着力点就是队伍的思想领域建设工作。必须要密切关注队伍的思想动向,增强学习贯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将之视为思想和行动上的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决与“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西方错误思潮划清界线正确,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并且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工作的重要部署、重要措施和重大事项。

此外,要时刻注意队伍人员的精神面貌,警惕不良风气的侵蚀。以身作则,发扬昂扬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风气,严防死守,杜绝队伍中出现贪图享受、消极懈怠的错误行为,打造关键时刻听指挥、拉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打得赢的坚强队伍。做到政治上绝对可靠,思想上绝对忠诚,行动上紧跟中央。

建设伟大工程,紧抓党建不放松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建设伟大工程,必须要在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上下功夫、见实效。

一是要压实“两个责任”。要扎实抓好党建工作,以党建带队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并纳入管党治党责任清单,按照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扎实的要求,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要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努力纠正改善部分队伍人员行为不规范、作风不正等问题。通过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

二要坚持挺纪在前。正风肃纪,惩治腐败,坚决查处滥用职权、贪赃枉法、以案谋私、充当诉讼掮客等违法违纪行为。要紧盯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积极支持派驻纪检机关开展工作,以派驻纪检组的监督为契机,全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三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网络培训、观看视频、赴高校学习等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干警的专业能力和党性修养,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

推进伟大事业,落实司法改革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我们必须一以贯之推进的伟大事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抓好专门法院工作,推进伟大事业,必须要坚决贯彻落实司法改革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司法改革进程。一是推进司法责任制落地见效。要坚持放权到位,取消层层审批,防止变相审批,保障法官办案主体地位,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二是创新审判团队模式,团队负责人带领审理案件,主办法官对案件质量负责,院庭长进一步转变职责,重归审判一线,办理疑难复杂案件。三是实行刑事案件繁简分流,保障法官集中精力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确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庭审机制等。

实现伟大梦想,贡献司法力量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青年领导干部投身于伟大梦想的实现,要凝心聚力,带领队伍为中国梦而奋斗。来自专门法院的我,将从贡献司法力量的角度,助力实现伟大梦想。

一是充分发挥专门法院的独特优势,通过审理广州地区交通运输类民商事案件和涉铁案件,发挥我院裁判对广州乃至全省全国物流运输行业的规范指引作用,有效缓解广州地区法院办案的压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二是服务地方建设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对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和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部署,为广州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成国际物流贸易枢纽的中心以及实现“三中心一体系”蓝图提供有力的的司法保障。

伟大时代成就伟大梦想,伟大梦想呼唤伟大奋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将继续积极团结引领队伍树大理想,走大道路,识大方向,明大方位,扛大责任,真正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为“四个伟大”而不懈努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最新原创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7822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