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怎么写呢?还是不会写吗?不用着急,小编今天整理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
01
3月2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说到:“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这三个始终宣示的是人民政党根本的政治立场,彰显了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高原则。人民始终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推动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说到。意思是:“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获得整个天下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获得民众就可以得到天下了。要想获得民众有办法,那就是获得民心就可以得到民众;要想获得民心有办法,民众所需要的,就给予他们,反对的不要给予。”纵览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执政应以民为本,民心所向即为天下趋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帮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心里,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的位置,时刻准备好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聚民心、得民心,进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从古至今,无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纵览近代中国历史,爱国和救亡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旋律,我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致力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我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积极倡导、努力建成和扩大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一切爱国阶级、阶层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最大限度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孤立顽固势力反共投降活动的有力武器。同时,我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战争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我党把爱国主义融入到伟大的革命实践之中,使得民众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刻,为实现全面小康伟大目标,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群众,紧紧团结群众,把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时刻放在心里,多与群众谈心,多与群众沟通,真实的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和基本困难,与群众联系时要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官味;多一点真心,少一点应付;多一点真情,少一点敷衍;要甘当公仆,尊重群众,与群众交心谈心,切实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里,建立鱼水关系。假如对群众没有感情,哪怕给群众送去钱物,群众也不会满意。真心比黄金更宝贵,真情比实物更重要。我们要用真心、真情去帮助确实有困难的群众,让人民群能够时刻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走上自力更生的脱贫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当今社会“富二代”这一个名词的出现,影响着一些人的价值观,自怨自艾,妄自菲薄,和富人作比较,埋怨自己没有好的出身,成功没有捷径,“富二代”的纨绔子弟毕竟是少数,他们只看到“富二代”光鲜的表面,没有看到人家努力奋斗的艰辛,现在所拥有的财富没有能力加努力的话,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是难以维持的。
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幸福从何而来?
在我的家乡,依然有着低矮的平房,更多的却已经是三四层楼的房子,这些新的变化和新时达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分不开,也和人民自己的奋斗分不开。
当老一辈农民离开多年劳作的土地,年轻一代的农村人又不甘于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奋斗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了出去,在沿海大城市,开始了奋斗的征程。深刻的感触就是,他们的奋斗让他们不仅仅是挣了钱,盖了新楼,而是与社会、与时代接轨,而是见识了社会的飞速发展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变了自己的观念。走出去的人看到世界的变化,就是认识到了差距,认识到了奋斗才能缩小差距。
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这是我们必须要站稳的立场,公务人员不是为了追求当官发财,而追求的是人民的利益,这是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封抗战初期朱德在太行山区写给家乡好友的信,大概内容是因家乡年荒,朱德因无钱赡养家中老母,给好友借钱,并直明恐怕还不上,只当捐助。朱德当时高居八路军总司令,自己也已52岁,但连老母吃喝都成了问题,自己却连200元的赡养费都拿不出来,在现在看来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原来朱德在旧军阀时期每年可有2000大洋,相当于如今的年薪40万,但为了追求革命,朱德依然辞去了原有职务,将所有身家投入革命当中。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一心追求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要幸福,就要奋斗。奋斗,才能更幸福。
03
3月3日的“两会”拉开了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代表团的审议的讲话精神,让我们看到一个新时代蓝图正在悄然生息地展开。从1日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校举行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更多的党员干部在接受党校学习的洗礼后,更加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
画好同心圆,筑梦新时代。在一次次不断学习中改进自我,在一次次不断实践中改进自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做到“四个服从”,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在一次次不断发展中铸造新内涵的中国。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热情赞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慷慨讴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的伟大号召,为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正能量。
第一,中国人民要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
第二,中国人民要具有奋斗精神的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今天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汗水,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
第三,中国人民要具有团结精神的人。如果一个国家四分五裂,不可能实现发展进步,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精神,那么早晚会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第四,中国人民要具有梦想精神的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就没有墨子号的发射成功;如果没有梦想,那就没有蛟龙的下水。喷气式客机C919的飞机制造,数十万个零件的生产组装,来自一个个大国工匠之手,专心爱上自己的工作,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才能实现中国梦。
04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贯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宽广视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历史规律,深刻论述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伟大精神,发出了奋进新时代的进军号令。讲话中包含着大量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金句。为进一步理解这些话语的深刻内涵与深远意义,本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解读其中的12个金句。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
解读:毛泽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告言犹在耳;邓小平带来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记忆犹新;习近平带领我们又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中国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时代一新,万象更新。思想要有新指导,战略展开新布局,焦点对准新矛盾,着力应对新挑战,勇于新担当,迈出新步伐,事业推出新进展,生活充满新期待。
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进发的巨轮,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事不关己的看客,你,我,他,亿万万中国人,都是划桨者、搏击者。我们深知探明路子不易,深怀“四个自信”不移,喊着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解读:伟大的思想往往凝聚在格言金句中。习近平总书记这句金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中国人始终具有开天辟地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坚持不懈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渗透在我们思想的血液中。
今天,我们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这个历史关键时刻,总书记的这句话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道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
解读:中国已经把实现自己的目标与世界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中国的繁荣发展要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一致。“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这3个词有深刻的含义。驶向未来的中国巨轮“加满油”,不仅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时,我们生活的世界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只有“把稳舵”才能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新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鼓足劲”共同奋斗,才能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
★“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反映了他对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性和困难度的战略认识。所谓艰巨性,是指一个国家的崛起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近现代史中,很多新兴国家在崛起过程中,都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有的甚至在接近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成功的前夜,出现了重大挫败。这些历史教训,都提醒着我们,必须要时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艰难性。当前是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是一次对全民继续奋斗的动员,也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要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方得始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解读:中国人民富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有太多创造值得中华民族自豪。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人民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等等。这是来自历史的中国人民的底气,也是在未来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底气。今天,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正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着新时代的中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
解读:在这句话中,关键词是信心。先秦韩非子曾云:“恃人不如自恃也。”说的就是自信的力量。一个人拥有自信,我们便可以在他的身上感受到人格魅力的光芒,纵使在人山人海之中,也可以一眼领略他的光彩;一个民族拥有自信,就会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感到自豪,那由内而外的自尊能为这个民族争取到更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个国家拥有自信,就能激起国民昂扬向上舍我其谁的斗志,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恢弘志士之气”。
中国人民对自己有了信心,对中华民族有了信心,对祖国有了信心,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进程。当这浩瀚恢弘的人民信心化作国家意志,中国强盛的未来就指日可待!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解读:从这句话里,中国人民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坚强决心,也可以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认定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认定人民群众既是生产方式的主体,同时又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与忠诚于人民群众是一致的。
★“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
解读:这句话体现出强烈的底线思维,更体现出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我们涉台涉港工作的底线。“绝对不能”表达了坚定的意志,“绝对不可能”体现出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这与中共十九大时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六个“任何”一脉相承,有最坚实的民意支持和实力保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反分裂是民族大义。在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坚强意志和团结精神面前,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和伎俩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人间自有公道在”
解读:中国是世界发展的积极因素。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恶意曲解中国发展,无视中国贡献,背后暴露的是零和博弈、意识形态之争的旧思维。“人间自有公道在”,中国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平发展,扩大合作共赢,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客观看待中国崛起,支持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新时代的宣言书、新任期的决心书,不仅重申了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而且显示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进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与勇气,汲取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去见证、开创、建设新时代。
中国将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让中国改革发展造福人类。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
解读:“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这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伟大团结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保卫祖国、抵御侵略的伟大斗争中凝聚而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人心齐,泰山移。”中华民族之所以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靠的就是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靠的就是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民齐者强”,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团结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
解读: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而中国却蓝图清晰。十九大描绘了中国的未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蓝图一定,剩下就看干部。干部要带头干、示范干,进而带动亿万群众一起干。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新的长征路上,需要发扬长征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05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在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近5000字的讲话,84次提到“人民”,再一次宣示了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同时也告诫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要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从1921年建党至今,在近一个世纪追求民族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也要依靠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崭新的今天。新时代、新发展、新任务、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战略,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振兴乡村的具体措施,两会明确了今年改革的风向标。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应不负伟大人民的重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应顺应这个伟大的时代,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时刻反躬自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注重修身养德,洁身自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克己奉公,形成内在“定力”。要增强“四个意识”,努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心中有梦,才能砥砺前行。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改革方针政策。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应做到苟日新、日日新,不忘初心,努力在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的方面下功夫,把政策用好、用足、用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78738.html
- 下一篇:2018银行实习报告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