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孩子说谎怎么办?孩子说谎的处理方法

时间:2019-05-14 09:44:58 网站:公文素材库

当我们遇到小孩子说谎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他们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孩子说谎怎么办?孩子说谎的处理方法,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

孩子说谎的处理方法

一、说谎原因:想象和现实混淆

案例: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

星期天爸爸带悦悦到动物园。动物园可真好玩,狮子、河马、大象、犀牛……哎呦,看得悦悦眼花缭乱。咦?为什么动物和人长得不一样?为什么白天鹅长着丰满的羽毛和大大的翅膀?如果大象长了翅膀,它这么大块头就能带着我飞回家了。回到家后,悦悦自豪地告诉妈妈:“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 分析:     2、3岁左右的孩子见闻逐渐广泛,感情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展,想象力也异常丰富。长着翅膀的大象、和房子一样大的冰箱,诸如此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极为常见。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但由于生活经验少,缺乏知识,再加上记忆的不准确,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此时说谎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

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大象带你飞回来的,你太神气了!”来满足孩子的欲望。接下来,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并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想象和愿望。

二、说谎原因:理解性心理错位

案例: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    

强强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带来的“机器猫”很好奇,一把枪过去自己先玩起来,那个小朋友哭哭啼啼地找老师告状了。老师把强强叫到一边温柔地说:“抢小朋友东西是不对的,下次改了还是好孩子。”咦?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了,强强心里这个美啊!回到家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而枪小朋友玩具的事情反而忘得一干而净了。 分析:心理错觉让宝宝误读别人的话 ,2-3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就如同故事中的宝宝,把老师的客观评价当成了表扬,出现“撒谎”现象。 建议: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对于这类“说谎”现象,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人的话的真正含义,消除孩子的模糊认识。

三、说谎原因:不明事理的说谎

案例:孩子在商场偷拿口香糖    

在超市的收款台旁,帕特里克悄悄地把一包口香糖装进了自己的裤兜。虽然他妈妈帕姆从眼角注意到了,但她没有生气地数落他,只是对孩子说“这口香糖不是你的。”帕特里克以为没人看见他的行动,就答道:“噢,这个口香糖?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帕姆回答说:“帕特里克,这个口香糖是商店的,我们没有买。请把它放回货架上去。”然后她平静而坚决地抓住一孩子的手,帮助他把这袋口香糖放回了货架上原来的地方。 分析: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会对你说谎,而且他不会明白他父母知道他没说实话。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常常不会考虑到别人的看法。 建议:多聆听并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孩子说谎怎么办?孩子说谎的处理方法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7952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