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8小学世界读书日发言稿范文

时间:2019-05-14 09:47:02 网站:公文素材库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可以是我们增长知识,关于世界读书日发言稿怎么写呢?小编今天整理了2018小学世界读书日发言稿范文,希望与大家分享。

01

xx小学这块地方,我是心怀敬意的。这里曾是抗战时期吕凤子办学之地,他在1943年纪念正则学校立校31周年《论美育》中提出了最合理教育观点:“最合理教育云者,即穷异成异、穷己成己之谓。”这个观点至今还振聋发聩,熠熠生辉。这里不先说,最后才评价,说出我的思考。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大家团坐一起,畅谈读书。谈到读书,就不得不先说两句对文字的敬畏,想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有一副联道其作用:

观鱼纹鸟迹,辨天星地脉,造字代绳,开辟蒙鸿,自此文明迎曙色;

从商甲周金,到秦篆汉碑,传经载道,发扬光大,至今德泽散余香。

我们是得读书之益的,读书确给了我们很多好处。我越来越觉得,书真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不可须臾断缺;是我们的精神导师,真正地要相信,不可怀疑。这里书,更多的指经典,因为经典是我们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读书的好处一言难尽,要言之,读好书,做好人。于我而言,读书增加了我的才干,变化了我的气质,使我对任何事情,特别是处于困苦、感到人生无常时,多了一份从容和快乐,少了一份慌张与忧惧。

读书从不排除功利性,它能增长知能。“知能”,意知识技能,“知能”一词,我采用的是曾同吕凤子一起在璧中后伺坡教书的熊十力的说法。我1988年中师毕业,边教书边自考,获得了汉语言专业专科和本科文凭。2002年,已经32岁了,又报考了在职攻读研究生,2006年毕业,获得了教育硕士。

读书的结果,我从村小到完小,从乡镇到县城,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如果说读书改变命运,人往高处走了,这也算吧。但我觉得这还不是较高层次地改变命运,我教来教去,并没有脱离教育部门,况且我现在从教高中到教初中,人往“低处”走了。往“低处”走,并不是说我就没有读书,是没有读书所致,我这些年也一直在读书、编写、写书、写文章。我觉得读书更高层次地改变命运是改变气质。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说到变化气质,好像有点玄,根据我这些年的存养、事上磨练,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时时谦虚,谦和,是变化气质;目中无人,骄傲自满,是没有变化气质。诚信,友善,是变化气质;贪小便宜,言而无信,是没有变化气质。“不迁怒”,是变化气质;一遇事怨天尤人,是没有变化气质。“过则勿惮改,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闻善言则拜者”“不贰过”,是变化气质;懈怠,因循,过失依然,就没有变化气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焉”,思贤思善,是变化气质;见贤嫉恨,见不贤沾沾自喜,自我满足,就没有变化气质。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是变化气质;张扬自己,沽名钓誉,斤斤计较,是没有变化气质。“尊德性而道问学”,是变化气质;只追求知能,而不追求修身进德,就没有变化气质。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是变化气质;甘于无知,而不肯困以求通,怠于行而不务勉强以修业,是没有变化气质。人一己十,人十己百,人百己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变化气质;贪图安逸,不吃苦耐劳,想少付出得到大收获,是没有变化气质。身处困境,无忧,无惧,是变化气质,反之忧愁躲闪,是没有变化气质。接纳自己,时时平和愉悦,有自得之意,是变化气质,反之不是。虽处贫穷,不改其乐,是变化气质,反之则不然。喜赞人家,时给人以方便,是变化了气质,反之,冷漠,口无遮言,是没有变化气质。自律,慎独,是变化气质;放纵自己,心存侥幸,是没有变化气质。能欣赏到美的东西,对世界充满信心,是变化气质;身边的美,视而不见,对世界缺乏信心,是没有变化气质。遇事淡定,从容,是变化气质;遇事心烦意乱,情绪失常,是没有变化气质。活得越来越活得健康,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受人欢迎,是变化了气质,反之则不够。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是变化气质;独善而无以及物,是变化气质不够。如是等等,举不胜举。要言之,“变化气质”是一个不断“矫恶为善”的过程,是养静气,去躁气;养雅气,去俗气;养才气,去迂气;养朝气,去暮气;养锐气,去惰气;养大气,去小气;养正气,去邪气;养胆气,去怯气;养和气,去霸气的过程,是“思虑不违是心”“游心于义理之间”而已。

变化气质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杨绛曾经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所以没必要刻意地去想怎样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气质,你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这样自己的气质日积月累自然就改变了。如果目的性太强,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张载在《经学理窟·气质》篇也是此理:“孟子亦只言存养而已。此非可以聪明思虑,力所能致也。然而得博学于文,以求义理。”

当然,潜移默化变化气质时,不离事上磨练。王阳明曾与王纯甫书指出:“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

 人在变化气质中,渐渐地从欲望之身变化为义理之身,而这义理,如孟子所言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是我们本有的,是我们的本心、初心。变化气质,就是复性,恢复到我们原有的气质,原有的本心,最后自得自乐。表现于外,所做之事是分内之事,是本有气质的使然,是不失初心而已。罗念庵道此理:“居官奉职,乃是了吾本分事,不是求免毁誉、畏法度,不得不尔。”

读书外增知能,内化气质,可契入吕凤子谈最合理教育的真知灼见:“最合理教育云者,即穷异成异、穷己成己之谓。”变化气质,就是穷己,成己。

02

老师们,同学们: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刚刚过去的4月2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说起“世界读书日”的诞生,还有这样一个故事。1616年4月23日,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西班牙人民为纪念他们,每年这一天,妇女们就给爱人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回赠一朵玫瑰,此习俗逐渐流传开来。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并在1996年更名为“世界读书日”。

同学们,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联合国设立读书日是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在此,特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三点倡议:

——爱读书。将读书变成一种伴随终身的良好习惯。建议同学们在床头上、书包里、爸爸的车上放2—3本你喜爱的课外书籍,随时拿来阅读。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

——会读书。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建议同学们读了一篇文章后静静地思考十分钟以上,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

——读好书。有选择地读书。希望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选择你所喜爱的书籍,选择经时间滤过的经典名著来阅读。建议同学们在这周买一本中国名著并开始阅读。

我今天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3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请让我们一起来纪念这个读书人的节日。4月23日是世界文学的象征日,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等许多世界著名作家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鼓励人们发现读书的乐趣。

人从书里乖。从知事开始,父母就经常用这句话来教育我,鼓励我。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真正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含义,那就是只有知识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成为有用的人,也才能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那时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每天坚持阅读,除业务书籍外,世界形势,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只要有空就要拿来浏览、阅读。读书就像吃饭一样,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由于自己喜欢读书,知识积累得多了,工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就会游刃有余,而且很快的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无论形势怎么发展变换,我都能船崴人不动,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尽最大可能地体现和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阅读,我从大量的信息中知晓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率先在XX商业系统提出了“提高队伍素质,迎接社会挑战”的理念。从我接手照相业开始到九十年代初,XX照相业价值翻了三十倍,一跃成为省商业系统照相业的领头羊,获省优胜流动红旗。以后我又不甘做井底之蛙,率先走出XX,将婚纱影楼开到了XX。我所创办的罗丹婚纱,当时雄霸XX三镇。本世纪初,由于紧跟改革的政治经济脉搏,我投资工业和工业地产,再次获得了成功。

目前,我除了XX的产业外,还有两家产业分设在XX、天门。2008年开始,我在搞好企业的同时,紧跟形势建设网球之乡,(应将为XX网球之乡建设做贡献的情况介绍一下)为XX的发展尽了一份力。

,我代表XX参加省运会,收获了一枚铜牌,并入选湖北省老年网球队,多次代表省队参加国内比赛,为省队争了光,为XX争了光,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总是骄傲的说我是XX人。

回顾我所走过的里程,总结我的人生得失,内心是充实的,也感到比较欣慰。因为自己比同龄人在工作生活之余更喜欢阅读,喜欢阅读所带给人的思考,所以,我在多次人生的转折时期,把握住了方向。事业、生活及养生、运动带给了我很多的荣誉。因此,我要说,“阅读改变人生”。

活到老学到老。我将继续不遗余力,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让阅读来使我的人生履历更加富有,生命的篇章更加辉煌!

谢谢!

0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也是全民阅读日,在这里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发言,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

自古有句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意思是说,读书能使我们进步,能使我们过上好生活,能使我们受益无穷。

关于读书,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家弦户诵、脍炙人口的箴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等等,这些话都是告诉我们一个很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道理:开卷有益,读书有益。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是酷爱读书、勤奋学习的民族,读书、学习是我们民族精神动力永不衰竭的源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生活中因为读了某一本书,而使人的命运有了根本性改变的比比皆是。读书不仅是一个人的修养标志之一,而且也应该成为人们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就是进行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经常读书的人有气质、有涵养。读书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和宽度。一个人如果从学生时代起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作为一名学生,读书一定要有方法,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南宋思想家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教授说:“读书有略读、阅读与攻读之分”,攻读就是不仅要钻研,还要坚持。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身边要永远带着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倒一切美好的地方和语言,都要把它记下来”。这些大师讲的这些方法都是他们读书几十年总结出来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运用。

作为一名学生,读书不仅要有方法,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于阅读习惯,我向大家提以下八点要求。一是要学会选择“好书”,现在图书市场上卖的书,好差很难区别,我们要逐渐学会选择好书,要多读一些名著;另外,选择的范围也要广一点,文学类的、天文科普类的、数学思维类的、艺术类的,等等。二是要学会重点攻读,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三是要学会做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等等,“不动笔墨不读书”。四是要强化记忆,经常读读背背,把一些精彩的片段、词句背起来,等到用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了。五是要坚持每天读一点,要持之以恒。学校安排的“午读”活动,就是提倡大家每天读一点,许多班级每天的家庭作业中,经常有半小时阅读,这类家庭作业很好,要坚持下去。六是要带着问题去阅读,“读书能解惑”啊。七是要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我们小学生在读书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要学会主动向大人询问,尤其要学会向工具书询问。八是是遇到好书要反复读,读上好几遍,品出其中的味道来。

05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属于读者的节日吗?它就是"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1996年开始为第一个世界读书日,2018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书香溢满校园》。  

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命,必须按时补充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人要保持精神世界的富足,也需要时时处处为精神补充各种“营养”。“精神营养”来自哪儿?如何补充“精神营养”?其实“精神营养”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书世界,吸取“精神营养”的渠道就是孜孜不倦地阅读。  

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态的平和,精神的慰籍。经典诗句,让我们充满智慧;童话故事,让我们浮想联翩;历史巨著,让我们博古知今;科普书籍,让我们思维缜密?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读书、求知的黄金阶段。大家知道应该选择哪些书来读,利用哪种方式读书最科学吗?首先,要精读课堂上的书,仔细品味文章的妙词佳句,认真揣摩文章蕴涵的道理,感同身受文章表达的感情。其次,要泛读课外书。从文学类到科技类,从中国作品到外国作品,从学校图书室到校外书店,只要是有图书的地方,就要有我们的身影。  

读书本身是一种习惯;读书过程中,也伴随着其它习惯的养成。那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阅读习惯呢?比如,要爱护图书,要持之以恒,要做好读书笔记,要保持环境的安静。  

同学们,让我们和书籍交朋友,热爱读书吧!"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与古人对话,你将会博采众长,通古晓今;与大师交流,你将荡涤心灵,变得更加睿智和高尚。让书籍成为我们成长的基石,让书香溢满我们的校园!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6

快来看,快来换,我们的书摊最实在!”“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大萝卜书屋开业啦!”近日,大江小学开展了第十八届读书节“让书飞起来”主题实践活动,各班学生通过以书换书的方式踊跃参与其中。

“这位同学,我用《青铜葵花》换你的《狼王梦》,好不好?《青铜葵花》的作者是获得了诺贝尔儿童文学奖的曹文轩叔叔哟,这本书可好看了!”

在活动现场,这样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活动开始后,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各班学生分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收集、整理需要交换的书籍,拟定具体的交换规则。活动过程中,学生坚持“以书换书、以物易物”的原则,公平交易,大家都各自换到心仪的图书。

学校负责人介绍,自建校以来,学校每年都会坚持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社会实践节”五大传统活动。其中,“读书节”作为大江小学打造“书香校园”特色活动之一。

据悉,从2010年起,为使读书活动向纵深推进,大江小学将读书节活动的时间从12月延长至次年4月。期间,学校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了教师读书沙龙会、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竞赛,学生班级读书会、知识竞猜、美文诵读、演讲征文、手抄报、书签制作、课本剧编演、跳蚤书市等系列活动,并评选书香儿童、书香家庭、书香教师、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等。

07

为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曲阜市息陬镇夏宋小学开展“阅读成习惯、书香润童年”活动。

4月18日,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营造书香校园”的倡议,各中队辅导员利用主题队会开展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号召学生将自己看过的图书自愿赠送给别人或自由互换阅读。

4月21日,学校教导处组织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在学校图书室对三至五年级推荐的读书笔记进行了评比,并把优秀读书笔记放在图书室进行展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参观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并努力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分享读书的乐趣,共享读书的美好时光。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滋润学生童年,相信与书相伴的日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08

4月19日上午,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住和田市肖尔巴格乡“访惠聚”工作组与该乡尕宗小学共同开展了“4·23世界读书日”活动。

活动以经典文学朗诵拉开序幕,小学生用维吾尔语和汉语,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热爱祖国》《赞美家乡》《各民族亲如一家》《我们爱科学》《知识的力量》等经典诗歌散文。接着,用他们“爱书、读书”的亲身经历,演讲表达了“我爱读书”的真挚情感,用他们身边发生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小故事,抒发了各民族亲如一家,共圆中国梦,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美好心愿。天真可爱的小学生们还演唱了双语歌曲,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活动现场,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住阿克兰干村“访惠聚”工作组向尕宗小学捐赠了2000册《中华美德故事》和价值5万元的优秀少儿图书。为改善尕宗小学阅览室条件,工作组联系新疆阿比德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捐赠了20套桌椅;住合尼村工作组给尕宗小学阅览室捐赠了15个书架,举行了阅览室揭牌仪式。

活动中,向尕宗小学“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优秀学生颁发了书包、文具等奖品,鼓励更多孩子热爱读书、勤奋读书、追求知识、努力成才。

小学生阿卜都瓦热斯·吾拉木说,生命因享受读书而精彩。对我来说,读书就和吃饭一样,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餐不吃感觉饿,一天不读书感觉慌,在我们学生中经常开展这样读书活动,对我们学好汉语,提高汉语能力,非常有帮助作用,谢谢工作组的叔叔哥哥们。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小学世界读书日发言稿范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7975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