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8读书活动主题优秀征文20篇

时间:2019-05-14 09:52:11 网站:公文素材库

读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2018读书活动主题优秀征文20篇,有需要的一起看看吧!

(一)

不得不说,这是个老掉牙的话题

一开始,我认为读书的作用就是可以有稳定的工作,每个月拿固定的薪水,过一两年还可以买一辆车。我会在车上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载着我爱的女人,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可西里也好,江南水乡也罢。一路走走停停,去感受那些未曾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繁华与荒凉。这无疑是美好的,我想。

我不再像父辈那般晨曦下田,肩披月光而归。我住一百二十平米的电梯房,睡宽敞舒适的席梦思。这一切,都是读书赐予我的回报。我坚定,读书改变我的命运、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然而,这是谋生。

刚到单位上班的时候,我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的,白天上班,晚上约几个要好的哥们,吃吃饭,喝喝酒,打打麻将KK歌。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没过多久,我便开始孤独起来。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去忙活。好似的是,只有我上班下班,无所事事。嘈杂的夜生活,榨干了我的精力。

社会光怪陆离,诱惑难敌。我变得浮躁,躁到没有时间坐下来静静的品几页墨香。走在人群中,坐在公交车上,还有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以大学生的身份自居。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宇宙之浩淼,时空之无限,人类微如沙尘而已。

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便迷了路。我深知,没有目标的生命是可怕的,那种不知道人生中下一件能让自己兴奋、会让自己牵挂、觉得人生还有奔头的事情在哪里的感觉,坏到随意击破你任何一个美好的心情。

摆脱不了独孤,便要学会与孤独独处,我想。不然,只得在声色犬马中消沉。苟撑一副空壳,直至死去。

我对读书的认知过于狭隘。我开始学着管理自己的时间。浮躁了,听听音乐,静下心来,学着与孤独相处。灯红酒绿已不适合我。我倍感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和有限的业余时间。我跟陈懋平“万水千山走遍”,跟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跟渡边淳一“异恋”,跟郁达夫“沉沦”,

跟余华“活着”……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你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在扩大的人格。

一波毫无营养的网聊,是一段时间。一本书一杯茶,也是一段时间。灵魂与灵魂间的差距,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罢。

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浑浑噩噩是过,读几本好书也是过。我选择通过跳跃的文字,去感受一个个饱满的灵魂内心最深刻的独白。我用这样的方式,与读者历经人生百态,填补生命的空白。

愿读书赐我不卑不亢的底气,没不论走到哪里,心中繁花似锦,底气十足。

夕阳越过高墙,你应立于尘土飞扬的柔光里。捧一本书,抿一口茶,每分每秒,都有无穷的惊喜。

你本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却因读书而光芒万丈。

(二)

读书有用吗?读书真能改变命运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探讨下“书”的概念。什么是“书”?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所以,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书,人们总是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那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会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误国”的说法呢?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斤斤计较”抠一下字眼,这里的“书生”重点是“生”即读书的人,死读书的人。这里要插一句题外话,我常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段话:在学校不要读死书。书是死的吗?当然不是!人们常常模糊的把纸当作是书,其实书是承载了人类文明知识、文化、情感的纸。这样的纸能带你跨越时空与世间最伟大的灵魂进行交流;能带你穿越千山万水领略大千世界;能让你上天入地洞察宇宙奇观;能让你感受世间最浪漫的爱情,最温馨的亲情。这样的书或者说这样的纸,你还会认为是死的吗?

现在回到正题,历史上那些死读书,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之辈确实改变了自己命运,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当然,这是负面的我们姑且一笔带过。因为今天我们重点讨论的是读书改变命运积极、正能量的一面。诸葛亮游说东吴时舌战群儒,当时东吴所谓的“大儒”程德枢讥讽诸葛亮并未治过任何经典没有真才实学,而诸葛亮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后“腐儒”一词更是一针见血刺得所谓“大儒”羞愧难当,掩面而退,何等的意气风发!每每读到此处无不心潮澎湃,拍案而起!试想在那狼烟遍地、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东汉末年,那位南阳诸葛庐里的诸葛亮,一位真正会读书的书生,一首隆中对确立天下三分之势,立志匡扶天下,解救苍生于乱世,何等的豪迈!跨越千年至今仍伫立在成都武侯祠中俯瞰这茫茫苍生,熠熠生辉!而“大儒”程德枢早已化为一堆黄土消失在了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

历史上像诸葛亮这样会读书的书生还有很多。创作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并以身殉国的屈原,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之绝唱的文天祥,背负莫大耻辱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司马迁等,他们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当然,这些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事想必已被我们的语文老师提了无数遍已经耳熟能详,那我们现在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那些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甚至是我们自己。

大一新生报到的时候,由于来得比较早,得以有幸认识了其他九个室友的父母。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有慷慨大方、意气风发的商人,也有谈吐优雅、诲人不倦的教师。而正是因为读书,让出生背景不同的我们住在了同一间宿舍里。我想,也正是因为读书,让我们能像那些伟人一样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读书,何等强大的力量!

(三)

一九xx年秋天,我高一辍学回家以后,从此再也没有进过学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不知不觉迷上了书籍,爱上了读书。在我没有正式职业的情况下,我在当时的毕节县清水铺区南关小学找到一份职业——代课。记得刚去学校的那一天,当我看见了那一排排整齐有序的书籍时,一时之间我欣喜若狂,眼睛不由自主地紧瞪着那些我喜欢的书籍,从那以后,除了上课时间以外,闲暇之余我便翻开它,迫不及待地阅读。这其中就有《收获》、《高原》《章回小说》和琼瑶的那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窗外》。我记得有一天晚上,学校里一个老师也没有,我静静地坐在寝室里,坐在那昏黄的煤油灯下,坐在窗户里看《窗外》。漫漫的长夜,我仿佛走进了《窗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与主人翁共同分享了人生的欢乐与忧愁、幸福与痛苦、爱与恨、得与失,并与故事一路同行,与人物并肩行走。同时,我被琼瑶笔下那一句句华丽的语言深深地吸引,我深醉其中………。“当…当…当…”一阵阵急促的上课铃声响了起来,我一下子从故事中惊醒过来。抬头望一望窗外,原来天已经亮了……那时,1xx岁的我,1xx岁的年龄,梦幻般的年龄,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就到了一九八七年的秋天。总段又一次招工考试,我幸运地考上了。当时,我被分配到赫章公路养护段六曲河道班工作。直到一九八八年夏天,总段举行了统计员培训班,赫章段组织上研究决定安排我去总段培训学习,时间三个月。

三个月的培训学习,我学到了不少的养路知识和写作知识。期间,我在书店里购买了一本《汪国真散文诗集》和《写作基础》。在那紧张而又繁忙的学习氛围中,我一边认真学习养路知识,一边又忙着背诵汪国真散文诗。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培养了我浓厚的读书兴趣。我更加的如饥似渴,更加的渴望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总之,在那里,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提高了我的写作技巧,丰富了我的养路知识。

回到工作岗位以后,班上的工作量早以增添了许多,工作也比较辛苦。一到晚上,思恋家乡,想念亲人的情愫油然而生。渐渐地,一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涌上心头。班长似乎发现了我的心思,常常来到我的寝室,给我做思想工作,与我促膝谈心,并鼓励我努力学习。班长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一句句真诚的劝告,逐渐消除了我的抵触情绪。从那以后,我更加热爱读书,更加有了一种创作的欲望和冲动。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赫章的书店里又买到了一本《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水一方》、《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还有许许多多武侠小说和人物传记。有多少个黄昏,有多少个黑夜,当我读到《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当我读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我被保尔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深深地打动;当我读到《在水一方》的时候,我被杜小双那种独立自主的人物性格所震撼。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里,我又学到了不少的历史知识,丰富了我的写作素材,而且使我更加的认识到要写作,要像琼瑶那样写出华丽的词藻、丰富的语言、精彩的文章,除了阅读大量的书籍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生活积累。因为我深深地懂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语言是文章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

通过大量的阅读,使我一步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脆弱走向坚强。通过不断地阅读,我树立了坚定不移的理想与信念。正是这一个理想与信念,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从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孤独难耐的黄昏与夜晚,也忘记了一次又一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牵挂。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每一次的阅读,留给了我一次又一次遐想的空间,我的脑海里交织着一次又一次的欢乐与忧愁、幸福与痛苦,充斥了光明与黑暗、成功与失败。我为我的梦想在执着的努力、奋斗。即使那是一个遥远的梦,即便那一梦隔着银河般的距离,我也从不气馁。因为在人生的进程中,有我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拼搏精神,我已看见彼岸的风景……大山爬得越高,眼界就越宽阔;好书读得越多,心胸就越宽广,生活就越加美好与充实……“墨方衫袖吾方醉,腹有诗书气子华”,“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知道在遨游知识的海洋里,在憧憬文学的道路上充满着艰辛和坎坷,但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我将一如既往的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

我读过两本书,一点也不夸张。是的,我只是认认真真读的过完过两本书。一本是高中时读过的《简爱》,一本是刚读完的《活着》。

高中时,我和所有人一样开始梦想着博览群书,成为一个读书破万卷的人,现实并非如此。朦胧中我居然把《简爱》读完了。也许是因为高中时对爱情的憧憬,《简爱》这个书名吸引了我。我还是读完了她……确在xx多年后的今天才想起,那是因为我又读了一本书。

活着是每一个一身所追求的人向往的,但事与愿违。故事中福贵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拥有着地主丰富的生活,确不学无术堕落成性。当他输完家产时他的命运才开始是平凡的,平凡中渐渐凄凉。作者用简单的文字把读者深深的带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悲凉中去,用一次次平凡的生命患联起福贵悲惨的命远。但富贵在讲述自己的命运时就像是在讲一个意境深远的别人的故事,是那么谈定、风清。

“人之所以活着,人之只好活着”这句话道出人活着的无奈和悲哀。关于偶然与必然、命运与意志、理性与情感、生与死在这里都变得没有意义。人只是为了本身而活着,活着只是活着,富贵告诉我现实中应该不会有人比他惨了,而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诸多坎坷,如何正面解决问题才是故事中的关键。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必执着于苦难的形式,尽管苦难的形式不同,活着的痛苦经常是一样的。

故事最后写到,“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

(五)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我仰望苍穹,星月亦不知所踪。当此万籁俱静之时,不禁万千忧思愁绪涌上心头,过去,现在,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以何为缀?

奢香故里,古彝圣地,这座位于黔西北大地上的小城充满了诗意,有着历史的熏陶,又不乏现代文明的洗礼,而我就工作生活在这座诗意盎然的小城里。一年前,

带着几分喜悦、几许迷茫我步入单位的大门,芳草萋萋、绿茵塞目,白天的机关大院宁静而又安然,偶有几多小花怒放,仿佛好客的主人,微笑着欢迎新人的到来。初来乍到,陌生的人事,新奇过后是怅然,虽无手忙脚乱,亦不禁感叹此乃藏龙卧虎之地,自愧于身无所长,于是乎惶惶不可终日,心情前所未有的浮躁。虽健步如飞,却不知路在何方!直至于浩瀚书海见百家之言,诸子佳作,李杜诗篇,欣之若狂……

一个个周末的夜晚,摒弃了繁杂的事务,一篇篇散文、一本本充满悬念的小说成了生活的日常。从小背唐诗、看三国、品红楼,如今再读一遍,字里行间还是觉着美好。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带了远古的感召,让人仍不住一遍遍吟唱。而当我读到人间最美是清欢时,忽而动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寻一方僻静之所实乃诸多不易,路上熙攘的人群,公园里喧嚣的人声让我们无处可逃。想要找个安静之所静静坐着也成了一种奢侈,KTV里声量总是最大分贝,摇摆着肢体的人们让人头疼,夕阳西下,古道西风再难寻。

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虽未看到灿灿金光,亦感激书籍为我打开的那扇窗。书之于我,就仿佛一位熟识的好友,它给了我心理上的慰藉,前世今生,注定了我与它将会结下的不解之缘。在这心灵的驿馆里,我可以恣意放纵,于清欢之境一窥幸福真谛。曾经浸染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一部《诗经》,如同野地里生长的植物,风,雅,颂,神秘如天语一般的诗句将我们带到西周与春秋的柴扉前;《左传》、《战国策》纵横捭阖的谋士,风云际会的时势,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庄子》诡奇的想象,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带领我们在太虚幻境里遨游;唐诗,宋词,一个汪洋恣肆,意气风发,一个豪迈奔放而又婉约淡然,让我们在遥远先人的情感里幽幽地又活一次;元明戏曲更是妙不可言,“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后来,我迷上了外国文学,莎士比亚,拜伦,勃朗特姐妹,哈代……《哈姆雷特》,《简爱》,《呼啸山庄》,《苔丝》……一个个伟大作家的一部部伟大作品,飞速地在我手中流走。浅薄如我,首先惊喜于莎翁妙绝的比喻,还有鲍西亚的聪慧、敏捷和《麦克白》里怎么也洗不干净的双手,丹麦王子的独白更是道出了潜藏于我们心底的忧虑;与自然如此和谐的苔丝真真正正是大自然的女儿,她那袅娜的身姿和周围的大气似乎氤氲在一起,哈代的作品里,每一处风景都蕴含有无限的深意,人物的命运似乎操纵在不知名的力量手中,自然此时像一面照见我们内心的镜子……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常爱寻一幽然静谧之所,静坐然后徜徉于书海之中,摒弃纷繁芜杂百态,那一刻,仿佛灵魂也得到了净化。看草长莺飞,花开花落,岁月流逝,时光的车轮在我们身上碾过留下岁月的痕记,而书籍,就仿佛沉静心灵的港湾,让梦想得以延续,在时光的长河里延伸。

(六)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是文明的交流,是沟通的桥梁等等,总会有不同的称呼惯于书籍之上。但就书而言,书籍默默的作为载体指引着我们前进,这些称谓只是阅读他的人不同角度的发掘吧。而对于我,书籍是伴随着我成长的明灯,从小到大,不同的时期,给予我不同的感触,但都渐渐丰满我的人生,让我能在梦想的路上坚定而又自信。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翻书的感觉,闻着书香,翻着书页,一下子心就会很轻松,无论是《陶渊明集》,还是《文化苦旅》,是唐诗宋词还是《上下五千年》,都能让我仿若置身于一片葱郁的林荫之下,阳光透过一片片微微律动的树叶,洒下一片斑驳的光影;又宛如漫步于一处空灵的旷野,清风拂过,躺在丛中,数着蓝天中

点缀的白云。每当这个时候,心灵便已静了下来,对于我的人生,我的梦想,我的疑问等等一切,我便有了更好的思考空间,能够幻想着长大后的人生,规划着前进的方向,憧憬着未来的生活。那时候,对于我而言,书籍就是我的伙伴,是我心灵宁静的港湾。

长大后,在翻书的感觉之上,书籍更进一步的带给了我人生的思考。他不仅仅只是个宁静的港湾,更是一份精神的食粮,不再是仅仅给予我心灵的放松,更充实了我的价值观念。重拾《上下五千年》,再入这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流,从炎黄神话,尧舜禅让经始皇一统到共和建立;从“王侯将相宁有种?”经“天生我才必有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车同轨、书同文”经盛唐华夏巅峰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点一滴激励鼓舞着我。《文化苦旅》教会我在历史文化中负重而行,从文化意识中觉醒自己的意识,在生命中前行。《活着》和《平凡的世界》让我学会了生活的真谛,人生的坚强、自信;坚韧、乐观;希望、执着,让我们始终充满了朝气,怀着希望面对每一天,无论晴空朝阳,还是风吹雨淋。无论玄日当空,还是明月高悬,都能够自信地微笑面对。这个时期的读书对于我而言,亦师亦友。他是我前进的方向和指引,穿插在我青春年少到青年气质勃发的历程中,陪伴我度过迷茫,走过彷徨,越过坎坷,走向明朗,迎向梦想。

工作后,读书的时间少了,在忙碌中,渐渐的变得浮躁起来。总认为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变得烦躁,不复当年的简单轻松。直到看到书柜里尘封的书籍才发现,原来是缺乏了书籍的帮助与陪伴。时间不是借口,而是很少在去接触书,去读书。其实这个时候的我们,更要书籍的陪伴。我们需要小时候读书时获得的宁静,需要再纷繁的生活中抵达宁静的港湾,给自己的心放一个假,让自己有足够的思绪与空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们也需要书籍的陪伴,需要青年时读书带给我们的指引,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重拾书本,让我们繁杂时能,翻着书,闻着书香,很快的轻松下来;让我们在迷茫的时候,阅着书,在书的海洋中找到前进的力量,怀着信心与乐观迎难而上,微笑地面对每一天。宁静与前进,读书带给我们这两方面的心灵力量让我们能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不再烦躁,不再迷茫。

很庆幸小时候就喜欢上了翻书的感觉,伴随着我的成长,让我铸就了驶向梦想的风帆。或许,在未来的生活中,读书还会给我新的感受,新的帮助。但现在,他在我的生活中,工作中已经帮助我获得了成功。让我成功获得了心灵思考的宁静,获得了面对困难、挫折的希翼与坚定。未来的我,将会继续伴书前行,在新的梦想征途上张着充满书香的风帆,迎风破浪。

(七)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狄德罗说过:“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书籍作为人类知识的总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因此我们要多读书,好读书。

对“读书”这个词的理解,在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眼中,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的那样:“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我也不例外,对于读书,我也有属于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我看来:书籍就是一座承接着我与梦想,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

我的家坐落在云贵高原的一座小城镇里,那里四面环山,交通不畅。孩提时代的我对山高路远这个词就深有感触。由于偏僻的地理位置,家乡的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连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用的物资都要倒几次车才能进的来。从我记事开始,我就知道我家离外面的世界很远。就是基于这种特殊的情况,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就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不要被周围连绵起伏的高山,阻挡了你们人生前进的道路,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年幼的我,什么都还不懂,但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心里埋下了一颗小种子,那就是走出大山、走去山外的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人也愈发“懂事”,越来越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那一股想要出去读大学,见识外面的世界,看山外的风景的冲动越来越强烈。当你心里面只有一个目标的时候,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这话说的没错。眨眼间,十二年即美好又苦涩的中小学时光生涯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通过我的努力,加上书本的帮助,凭借知识的力量,我达到了我的目标,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走出了重重的大山,走去了外面的世界。

在外面的世界我看到了,一栋栋的摩天大楼,一条条整齐而宽敞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各式各样的商店。望着这充满现代都市气息的都市,生活在这陌生而又毫无归属感的城市,我不但没有最初实现梦想的欣喜感与满足感,相比之下,一股难以名状的失落与惆怅油然而生。每当完成学校里面的课程,与同学朋友在都市里漫步、游玩、购物的时候,不但没有丝毫的喜悦之前,心情反而愈加沉重,脑海里更多浮现的是那个闭塞、落后的小镇,那个被群山环绕的小镇。也就是在那一段时间,总是有一个问题浮现在脑海:为什么外面这样繁华,小镇那样落后?为什么那个让我牵挂在心头的小镇总是发展没外面好?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后来,我想通了,答案就是交通条件。我的家乡和外面的都市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就是因为交通条件的不同,所以发展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样子。当时,我心里面想到:假如小镇的交通条件 改善了的话,那小镇应该发展的不比外面的都市差吧,也就是在那天,我便关注起了家乡交通条件,做起了一个“有心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四年时光,转瞬即逝。我又再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不过,此时的我并没有其他同学般的那样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为自己不确定的未来担忧。因为从关注家乡交通条件那一刻起,我就想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小镇的交通条件能有所改善。作为一名学生,我所能依靠的只有书籍和知识,但是我学习的是文科,虽然不能为小镇的发展铺路搭桥,但我可以在爱路护桥方面,有所建树。也就是这样,在大学里面,我拼命的读一些关于交通建设,以及保护交通设施之类的书籍,让自己为以后实现建设与保护小镇里面的交通设施做好铺垫。跟预先设想的一样,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贵州,回到了小镇,成为了一名“路人”并朝着自己想要走的方向扬帆起航了。

转眼间,我离开学校已经一年有余了,我渐渐脱去了学校里面那份稚气,熟悉了我的工作。通过熟悉《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在爱桥护路工作方面,我已经更上一层楼了,我也正在向我的预期目标前进。

读书,让我梦想成真。因为读书,我不仅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考上了大学,去外面见识了不一样的风景。又是因为读书,因为知识,我又再次找到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下一个目标,回到了小镇。为了小镇交通事业的发展,为了小镇旁的路与桥而成为了一名公路系统的普通工作者。虽然,现在我每天感觉到工作很累,工作任务很繁重,但我是快乐的,我为了我心中的那个梦,我正在朝着实现我的梦想的道路上前进。

(八)

人呱呱坠地就渐渐开始学习,待到一定年纪便要开始读书,读书陪伴在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它不停地转换着改变命运、解决疑惑、修炼身心脾性的角色,也定是读书伴我白鬓满头......

年幼时父母常在耳朵边唠叨,“孩子,你看隔壁的考上大学了,看人家大学毕业在某某好单位上班,衣食无忧......”耳濡目染的教导,加上我自小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条件一般,但是父母坚持让我们高费进好学校,看见他们因为操劳,冬季手掌被冻肿似“红萝卜”

,夏季油汗满面的双颊常常让坐在凉爽干净教室里的我愧疚不堪,唯有认真的啃食书籍才能让我内心平静。所以那个阶段的我,读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改变命运、自食其力身改善家里的负担,让因为日益操劳身体欠佳的老父老母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颜真卿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纵然再惜时如金,时间也在一行行的文字中一天天过去,我自然也顺利进入大学。

大学,是一个养成独立性格的乐园,对于读书我的态度也发生改变,动力也不一样了,读书不仅是改变命运,亦是修炼气质,或者说是“修炼手册”。解决疑问,告别困惑,正如《高尔在论青年》中提到,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独身异乡的我身边没有亲人,害怕无知,生性敏感,所以总是会细细的观察身边的事物,常常用读书来平衡内心的孤独和聒噪。那时读书就是我的镇定剂,平衡我的内心世界。

工作后偶尔拜访上班已久的舅舅,他的温文尔雅,以及对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分析是我很敬佩的,舅舅有个好习惯,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饭,陪家里人看看电视后总是会提前进卧房,躺在床榻上开着台灯翻几页书,他说人渐入老年,要时刻保持头脑聪慧,不然容易痴呆。虽然只是玩笑,但是日子久了,舅舅看过的书越堆越高。脸上散发的是对世界、对万物的“自信”,生活自然也变得“顺其自然”。

我想做一个平静的乐观主义者,读书已经改变我的命运,解决我的温饱,但是现在面对压力巨大的社会,唯有读书才不会脱离发展的轨道,不会让自己显得平庸。

邓拓说过,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人读书更不能只为解决问题而读。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书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把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我想做一个安静的女子,静坐在温暖的阳光中,和文字为伴,腹有诗书气自华。

(九)

少时,性格顽皮,十分贪玩,爷爷常在耳边唠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时以为,爷爷追求的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把书读好了,仿佛以后走的就是星光大道了,要求我们多读书更好像是为了他自己,我和姐姐的这种自以为理解透彻,如今说来却感觉有些讽刺。

偶然间翻看《亲爱的安德烈》,其中龙应台对安德烈说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想,那时,爷爷和父母想跟我们用简单而明了的方式表达这样一种情感,只是当时,太贪玩而已。

如今大学毕业,也参加了工作,原以为当一段人生旅途结束,自己会更加深邃成熟,可光阴两岸,终究无法一苇渡航。停下时开始觉得疲倦,觉得人生不过如此。像内心这样急急躁躁的时候,应该反省式地读书了吧,不管工作还是生活,看问题主观简单,归咎外因;多读些书,使自己变得谦逊、沉着、明晰,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视野提升,心胸开阔;当书本改变了你的时候,再看这个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你会发现凭借自身阅读构建起来的小世界,能以体恤式启发式的温柔,消解了自身的问题。

前几天看到一则题为《读书的意义所在》的漫画:画的是三个人站在不同高度的书上,站的书最矮的看到是阳光下蝴蝶飞舞,鸟语花香;次矮的满眼看到的是云间高楼大厦矗立;站的最高的看到的是翻腾在云海中的日出。当我看到这幅漫画,心里百感交集又有许多的震撼。读书的意义便是:或许你所看到的一切,取决于你自身站的高度;或许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又或许是当你不只是关心蹩脚明星的吃喝拉撒,而是关心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时,你的所见所闻所想会有些许的不一样。

读书应该是享受的,行走在东野圭吾构建的解忧杂货店,明白人与人之间,有时伤害,有时相助,人们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与他人的人生紧密相连;闯进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每一个简单、平凡而认真的人努力的完成着自己的追求,我们又怎能这样安心虚度的过完此生?复旦大学陈正宏老师曾撰联:心系前程,业乃攀登,岁月浮沉,铭记人生须发奋;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我想,现在如果是书生,又何妨是书生。

记得那句让我觉得温暖而又十分有力的话:“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拥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平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妆。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声音,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情,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感情”。当夜幕降临,当内心苦恼,扭亮台灯,打开书本,翻动书本,好似叩响心中最清纯的弦,弹奏出委婉动听的音乐。此时,白天的烦恼全部消除,读到会心处,或微微一笑,或扼腕而泣,或临窗而立,看星月移动,流萤飞舞,更是沉浸其中。

博尔赫斯曾说,这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我听过赞美读书最动听的话了,愿远离纷扰喧嚣的时候,你我都能徜徉“天堂”之中。

(十)

上学前,我有一个梦想:背著书包上学堂;与“黄金屋、颜如玉”无关;只是因为每天看着几个比我稍大的人背着在家门前经过,耀武扬威的,看我一个人的时候还会做鬼脸吓我,我想我也该吓吓比我小点的小孩,所以也想背个书包上学堂,即使书包破旧点也无所谓,当然,如果是妈妈缝的,那再好也不过。

上小学时,我有一个梦想:考上大学,无关好与差,只要是大学就好;生长在农村,没见过几个上过大学的人,时不时听人说起邻村哪家孩子上了大学,然后搭伙去看看这“状元郎”,这个时候认识的、不认识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想争先上去一一道上祝贺之词然后奉承几句,顺带叫人以后要是飞黄腾达了不要忘了自己,我想其实人家没就记起过,根本不认识,说不要忘了真的太滑稽了;只有我,不说话,就是站着。那时候常听爸妈说起“读大学、包分工”,“上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之类的话,尽管不知道“包分工”“保险箱”是什么意思,但看他们说起来眉飞色舞的样子就知道,那样做会让爸妈很开心;因此,笃定:我也要成为别人争相寒暄的对象。

上大学后,我有一个梦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记得初进校园,一天咋咋呼呼,屁事不懂,听人说考“选调生”很有前途,就东搜罗、西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朋友,找到了一个“博士”毕业的师兄,他说:“你们本科生,理论知识不行、经验也没有,如果有长相、有背景还好,什么都没有,每个月拿个三千多点的工资还不够人情世故,像我这样的拿七千多都才勉强度日”。在这个“毕业即失业”、“还未配妥剑、转眼已江湖”的时代,对于一个一无特长、二无长相的乡下娃,想考份工作似乎难比登天,为这事我苦思了很久,也迷茫了很久,不知该何去何从时,父亲只是对我说“干自己该干的、做自己想做的”。

现在,煮一杯香茗,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窗外是瓢泊大雨,恰逢周末,想起父母;最近工作繁忙,力有不及,只得五加二白加黑,久不曾回家探望。记得以前闲坐无事时,总爱幻想坐拥书城的感觉。索性用我的思绪描绘幸福的未来:一个绝美的室外桃园,梧桐纷飞,满地金黄。一切爱书的人,可以在此读书品茗,谈书及书里书外的世界;在梦里每每会出现这画面,时常笑醒,于是,父母便笑我胸无大志,只求眼前的安乐,告诫我切勿玩物丧志,有时说道尽兴时,父亲还会引用他曹操的名言:“凡英雄者,应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求学十余年,一年当中十有八九的时间都是漂泊在外,此刻,我不想做什么英雄,我只有一个梦想:父母无忧无虑、身体安康。

(十一)

自古以来,读书人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周恩来总理也曾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立下为国家和名族奋斗的宏伟志向。每个人都应该多读书,读书能提升个人素质,树立积极健康的理想,实现人生的价值。

说到读书,自然地就想起了小时候的情形,想到这辈子第一次接触到的书籍,是小学一年级的教科书。那时候的农村还没有幼儿园,即使离家最近的小学也要步行十几里路,遇到雨天,经常就会看到一群结伴的六七岁娃娃穿着雨靴,披着尿素包装内袋制作的简易雨衣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尽管条件艰苦,但是我们父辈仍然坚持将我们送到学校,他们的初衷,就是希望自己的后辈能超越他们,能读书识字,做个明事理的人。这种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也要送孩子的读书的精神,直到初为人父之后,我才能真正的理解。

在条件艰苦的农村,整个小学生涯几乎是接触不到课外书的,那时候一本童话书的卖价大概是五元左右,想要看书得想想其他的办法。我幺爷爷是一位退伍军人,我识字以后经常去他家玩就是因为他家有书,一本是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还有半本《西游记》,后面的部分随着岁月流逝不知被谁撕掉了,记得当初看《西游记》的时候,看到金角银角大王那章就没有后续内容了,心里面特痒痒,特别想把后面的故事接着看完,这个愿望一直到后来我进入中学了才得以实现。

进入中学,我告别了走读,住进了学校的学生宿舍,有时候会省吃俭用,从生活费中节约一些钱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那时候放学没事就经常往书店跑,就是为了去看书,书店老板人很好,一般只要正常营业的时候都不往外赶人,还会给看书的学生提供小板凳。正是在那间小小的书店,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本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书,韩寒的《三重门》,虽然故事已老,书页已泛黄,但在当时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门。后来我开始慢慢接触各类书籍,开始慢慢了解那些我不知道的所谓的外面的世界,渐渐的就拥有了梦想,想走出大山,去外面看看。

梦想就像一粒种子,种植在心中,即使没有浇水施肥,慢慢的也会生根发芽。后来因为一些突发事故导致高考失利,但是因为有梦想的明灯,我没有就此沉沦,家里条件不支持复读,我就踏上了开往深圳的列车。在深圳那两年,是我人生过得最丰富多彩的两年,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尝遍了酸甜苦辣,支撑我积极乐观走下去的,还是书籍。当你累了,书籍就像一碗心里鸡汤,能让你瞬间满血复活;当你迷茫了,书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你指出一条正确的路。正是因为两年没有放弃读书,经过两年的沉淀与积累,最终还是让我考入了大学,圆了最初那个去外面世界看看的梦,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读书也是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时代在进步,不同的时间段内不同的梦想在产生、变更、圆满,唯一不变的,就是读书能让人梦想成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更要多读书、多沉淀、多积累,因为读书不但能帮助我们实现个人梦想,亦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十二)

苏轼曰:“孔子圣人,其必始于观书。”冰心先生说:“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是的,只有这样才能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只有这样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追逐我们的梦想。在油墨书香的世界里,沉淀最初的一抹芬芳,让梦想的芬芳香远益清。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而这背后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在推动着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这个力量就是知识。扬帆起航,读书是发动机,开启我的追梦之海;砌石成屋,读书是砖,筑起我的梦想之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让我梦想成真。

“读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命运”,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看似简单,实则却那么意味深长。还记得,大四那年,面对即将毕业,也意味着自己即将“失业”时的迷茫与焦灼,心情也是几多的浮躁。就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偶然间,我看到了室友放在桌上的一本书,书的封面写着这么一句话“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对呀,理想!为之奋斗!一瞬间,我豁然开朗,找到理想,生活就不会那么寂寞,我就会变的充实,而这一切就要求自己必须读书,在书中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阅读为本”走进图书馆,翻阅历史读物,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中国公路的发展史》,看到这本书,我的脑海里浮现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国家的富裕,人民的幸福,这背后得有多少智慧的付出。带着好奇我走进了书中。“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开篇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让我更加好奇,路的发展史有多么伟大。徜徉书海,我看到了从商朝的公路、秦朝的道路、最早的沙漠公路到泥泞崎岖的土路到中国初期的公路,直到现在平坦的沥青路面,宽敞开阔的高速公路;徜徉书海,我悟到了这背后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徜徉书海,我学习到道路伴随着人类活动而产生,体会到其又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的自豪之感油然而生,于是,在书中,我找到了梦想的方向。

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在毕业后的日子里,我不再迷茫与浮躁,反而乐于其中,而这乐就体现在我与书为友,与书话谈,读书不仅夯实了我的知识底蕴,读书还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读书是我筑梦路上磅礴的力量,我大量阅读业务书籍,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铺路,实现人生的意义。

油墨的芳香,沁人心脾。在毕业后的一年里,我享受着读书带来的乐趣,品味着读书创造的喜悦,秉持着对那份职业的热爱与向往,不断努力向前。“润物细无声”,读书,让我梦想成真,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成为了金沙公路管理段的一名职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回顾这一段经历,读书的情趣,读书的感悟与读书的收获,可以说它是值得我骄傲一生的!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而我说“以书为镜可以修养性”,道一声“世间千般乐,书香最迷人。”读书,不仅可以实现我的梦想、你的梦想、他的梦想,读书,亦可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十三)

小时候,浑然不知读书的重要性,爷爷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本本分分的在那一亩二分地中,开垦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尽管如此,爷爷那时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读书改变命运”,懵懂的我,不知道此后这句话对于我的影响。

幼儿园天真无邪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还未到学龄的我就被爷爷送到学校,开始了我漫长的读书生涯。那时的我才四岁,要和比我年龄大的同学们一起学习,放学后,背着和我差不多大的书包跌跌撞撞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总是会被一些高年级的同学嘲笑,于是,慢慢的越来越厌倦去学校,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学。

爷爷知道后,并未说太多,只是默默的把手拿出来,让我摸摸,粗糙的手掌,关节已经变形,冬天开裂的冰口还未痊愈,爷爷说道:“不好好读书的话,以后你也像爷爷一样。”可能那时候的自己不能完全理解,在大人的“威逼利诱”下,还是只能作罢,乖乖去读书。

回想起那一幕,懂事之后的我感触颇深,因为时代的进步,我们才能在很好的环境中,通过读书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爷爷那一辈的人,也肯定是有过读书梦的,也渴望通过读书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每每想到这,我倍感惋惜,大学毕业礼那天,肯定是爷爷最想看到的,可惜爷爷却再也看不到了。

随着年级的升高,读书成为了穿梭在各种试题和课本中的游戏,读书也不在是父母嘴上的唠叨,成为了一件自己喜欢并且愿意努力去做的事。读书,让我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满足感;读书,让我知道“凿壁偷光”、“聚萤作囊”的学习刻苦精神;读书,也让我感受到孔子“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的“三季人”的幽默与睿智。读书,使我从一个无知的小孩,慢慢成长,一步步的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读书,教会了我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需要沉潜,同时也让我认真审视自己存在的不美好,“自锄畦上草,不放手中书”,让我懂得学无止境的重要性。

读书,同样是一个建立思想,塑造人格的过程。读书过程中,在别人的思想的帮助之下,我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我知道通过读书,我可以选择我未来的路;通过读书,我可以实现我的梦想。通过书籍,可以领略到不同人生的故事,像电影一样的在脑海里放映;体会到人情冷暖,像冬天的阳光一样温暖而热烈;勾画出美好蓝图,像伸出手就能触摸到的美好。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在看《演说家》时最喜欢的一句话,这让我微笑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时多了一份勇气,很多人说,十多年寒窗苦读,希望能够有很大成就或者实现某方面的雄心壮志。而我,更喜欢读书过程中教会我的东西,使我能够更好的以平常心看待事物,让我知道有的改变可能很微小,但是只要从自身做起,世界就会慢慢的离我们喜欢的那样更近一点。

现在的自己,感谢当初努力学习的自己,感谢爷爷曾经的教诲,这让我一路走来,都多了很多坚持的理由。读书,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生的轨迹,更多的是带给我们希望,让我有勇气来主宰自己的人生,感受美好。

(十四)

傍晚,黄昏,夕阳,炊烟,嬉笑,犬吠,鸡鸣,青石板,还有随着微风飘来的母亲呼唤儿子的乳名……又是同样的时刻,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风景,可嬉笑追逐的孩童已换,当年的童真无忧,换成了扶窗望景的哀伤和惆怅。满眶的盈泪冲刷着眼前的风景,显得更加清晰,洁净。

十四年前,我也拥有这样和谐温馨的家庭,也拥有这样美满幸福的生活,也拥有这样迷人的风景。然,世间事事难料,人生变化无常。让人望而生畏,想而恐惧。一个xx岁的孩童,一次家庭的大地动——父亲逝世,母亲的离走,带走的不但是他们的记忆和生活,也带走了xx岁孩童天真烂漫的微笑。命运如此弄人,生活如此残忍,他绝不会因为年幼而放你一马,也不会因你无知而降低灾难等级。他就是一头没有怜悯的魔鬼,无情的吞噬着你的一切。于是,我开始了品尝人间的酸甜苦辣,体味社会的世态炎凉,承受着与这个年纪不符的一切。每天在学校里,我只有坐在教室的角落,做一只专属自己的沉默羔羊,含泪的双眼直盯着嬉戏打闹的同龄人,大脑浮想着属于自己的一切美好。同龄人都不愿意和我玩,不时还对我泼一些令心肝剧痛的恶语。渐渐地,我变得更加沉默,甚至把自己关进专属自己的封闭石室,不愿意再与他们交往,默默地与悲痛斗争着。

都说岁月如梭,眨眼就过去,但它对我却几乎停止不走,时光的漫长,慢得让人恐惧,让人窒息。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流光是太漫长,可终究还是逝去。时间是能改变万物的,我也默默地被他改变着,不仅从四年级变成六年级,也从xx0公分变成130公分,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的真正内涵。明白了为什么如此遭人歧视的缘由,那就是自己不够强大,不够自信,不够开放和包容。于是,我试图改变着。

三年的流光给了我一个梦想,一个让自己变强大,变自信,变开放的梦想,一个受人尊重的梦想。终于,我醒了,从悲恸的情愫中醒来,从阴冷黑暗的石室中走出,走向阳光明媚的操场,田野,融进欢乐的人群。三年的孤独,让我幼小的心灵提前成熟,我明白了父母的离去与我无关,那是自然的规律在使坏。从此,我开怀了,释然了,心中的死结终究是打开了。

之后,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里有我,课堂上激烈的辩论中有我,操场上欢愉的身影中有我,远方田埂上的方言小调里也有我,可以说,只要有欢乐的地方都少不了我。因为有了想变强大的梦想,想受人尊重的梦想,在这多舛的命运面前,我没有低头;在这一塌糊涂的生活面前,我没有弯腰。而是鼓足勇气,直面刀锋。

终于,我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重要的升学考试——小考。并最终以xxxx分的好成绩获得片区小考第一名,考进了镇中学。就在大家都在为我庆祝时,我的心却显得异常沉重,因为只有我知道,家庭的衰败,已经经不起折腾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早已不堪重负,当没落的家境已无法满足我求学的步伐,当年迈的爷爷奶奶蹒跚的身影在我眼前飘过时,我几乎崩溃了,进而产生了退却和放弃的念头。

夜的帷幕徐徐降下,广袤的星光幕上繁星点点,闪闪逼人,我只身一人,在院子里铺上竹席平躺着,望着满天的星辰,一边数着一边沉思着,小小年纪,大好的前程,眼下时景,不知路在何处,更不知该走向何方,想着想着,过去的一幕幕又开始在脑海里放映,久久不肯消退,就在我不知所措,纠结万分时,是他,把自己变强大,让人尊重,信念告诉我,你得直面困难,方可解决万难,于是,我决定还是去读初中,但是我清楚家里真的很困难,读书可以但原则是不连累家里,顶着星辉,我怀揣着好梦入睡,第二天,冒着晨曦的雾水,跋涉了十里山间羊肠小径,找到了打砖的大伯,一见面,我就跪下恳求大伯让我和他一起烧砖,一番畅说后,大伯应允了我,于是,xx2天的烧砖生活同时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开始了,每天的高温烘烤让我汗流浃背,每天的踩泥生活,让我泥水缠身,矮小的身躯虽然疲惫不堪,可一想到能够上学,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切的痛,一切的累也就烟消云散了,就这样,三年的烧砖生活伴着我三学年的学习生活,时光易逝,我竟已来到了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中考。通过了三年的刻苦学习,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考了xx86分的好成绩,进入了县城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也渐渐成熟,加上有了初中时期的工作和学习经验,对于这次高中生活的降临。从容得多,淡定得多。

高中的学习是繁重的,紧张的,众所周知,高中毕业意味着可以考大学,就可以冲出瓶颈,跳出井底,当然就可以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所以,万千莘莘学子不辞昼夜,奋发拼搏,大家都争着抢先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这可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但是,我还是很快镇定下来,压制着澎湃的心,一边做着零散工,一边备战,终于,2012年6月xx号来临了,也是我人生的又一重要拐点降临,通过紧张的考场比拼,激烈的6月xx号,8号终于过去了,走出考场,吸着校园清新的空气,脱掉洗得发白的校服,顿时轻松直上身心。

唱着小曲儿,踏上归家的晚班车,车急速的跑着,车窗外小树也为我呼号,小草也为我点头,一路欢心……8点整,准时来到家门前,衰弱的爷爷在墙边喂猪,奶奶正在屋里做着我最爱吃的蒸腊肉。夜的降临,山村显得格外的寂静,和两位老人倾心交谈,其乐融融。

现如今,我已是一名大学毕业生,真正的大学生,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的世界广阔无边,海一样的知识,海一样的人际,造就海一样的我。如今的我,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十四年的孤独求学,十四年的独立自主、自立更生,让我学会了用微笑迎接困境,学会用宽容包容残缺。因为我知道生活总是在外面最软弱的地方给我们重击,令我们成长。

20xx年的毕业季,孤心浪子的我面临着毕业即是失业的窘境。然而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孤苦的我,一次机缘巧合,我参加了毕节公路管理局的录用考试,并一举获得笔试第一名,顺利进入面试环节。在焦灼的等待中,面试结束,体检结束。20xx年12月12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一个值得我纪念一生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踏进了毕节公路管理局的大门,正式成为了毕节公路管路局的一名路政员,一名国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走出大山,走进梦想,我依然在路上。

如今,我被分配大方公路管理段路政大队工作,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也在时间的洗礼中成长了许多,工作干得越来越顺,业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人际关系也很融洽。每周都可以回老家看看年迈的爷爷奶奶,和他们说说话。对于现在的生活,我很充实。

未来的人生道路漫漫其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不管是刀山亦或是火海,我都将从容应对,果敢接招,我相信长风破浪之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日子就将来临。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经过支离破碎的生活的洗礼,经过多舛命运的锻炼,我将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积极地、更加坚强地应对着将来发生的一切,我坚信,苦难终究过去,幸福必将降临。

(十五)

我对读书,到底还是喜欢的。可你要问我通过读书得到了什么,我想却也没有太多能说得出的东西。

再也记不得初入学校学的第一篇文章了,不过记忆中最早的“文章”倒还是在学前班学的: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准确的说,应该是叫顺口溜吧,不过不管怎样,也算是将我带入了文化的大门。

说来也稀奇,最早爱上读书,其实读的不是书,是报。那时候我姨爹做报纸生意,便借用我家里做了堆放报纸的仓库。小孩嘛,总喜欢爬高爬低的,于是累了,便在那一人多高的报纸堆里拿出一些来看。渐渐地,玩得少了,看得多了。

那时候的阅读,也没什么顾忌,报纸上有什么,就看些什么。就像新学走路的幼孩,老老实实地盯着自己前面一小点的路,只要不摔着,怎样都好。

后来学了一点正统的东西,大概就是《唐诗三百首》之类的东西,也初学了一点点的韵律,通晓谈不上,倒是对以后在生活中念点搞笑的白口诗帮助不小。当然了,正面的影响也是有的,多多少少记得的一些诗句,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生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发了对人、对物、对时间、对生命的思考,少了些功名心,多了点随和意。虽然这也未必见得是好,不过我喜欢。诸子百家,也略看一二,《论语》筑我风骨,《庄子》赠我情怀,《韩非》示我法正,《孙子》教我利害。未必看得出我有多厉害,但心中所想,总有些不同寻常东西能出来,

于是在心中悄悄欣喜一回,也着实不赖。

想不明白读书的“好处”来,便把它当做消遣。不过现代社会花花世界,这样的消遣,也不是最优的选择,偶尔时节能相见,便即赠我有佳言,想来我也就是普通人,读书也自该是普普通通的读,多少有点收获,便不白读了这些书。

外国的书也有读,印象最深的便属《百年孤独》了,这可是一本了不得的好书,里面的各种一样的名字也曾让我很头痛,后来就记得大概这么一个,名字不过就是个代号嘛。也许是我读的遍数还不够,曾言有人读《红楼梦》读了上百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不过我的确对《红楼梦》提不起兴趣了,还不曾看过。以后说不定会看,但天知道是什么时候,毕竟看书是不能用逼的。

说回《百年孤独》,我记得我看过的《白鹿原》,大概和它有点像,以前么觉得是关于一些激情环节的描述有点像——人年轻了关注的点自然有点不一样。后来又觉得他们反应的历史有点像,无非是一个中国,一个外国。我想,能以小见大,如管中窥豹一般照见人性,照见社会的发展,照见历史的长河,便无疑是本好书吧。这样的好书有很多,有一些我也读过,未必看到了社会发展、也未必遨游了历史长河,但他们的确如明镜一般,照见了我自己,我有些什么,我想要什么,我是谁,果然是知晓了一点。

书是好东西,有空我还要读一些。

(十六)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女孩子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段文字时,内心深处莫名的涌现出一股暖流与骄傲,大概是文中观点与自己所想一致的缘故!而幸运如我,身为农村女孩,也依旧读书识字,一步一步接受知识的熏陶洗礼,品味生命的丰盈厚重。

幼年时,虽不能真正完全明白读书的真谛,却也能将诸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等朗朗上口的名言熟记于心,懂得认真聆听课堂上老师耐心深情的教诲,大声朗诵课本中智慧而美丽的文字。品读《繁星.春水》,感悟冰心文字里温柔的慈爱、博大的襟怀、单纯的爱恋,在心情沮丧、情感荒芜时,用她的温柔抚平内心的皱褶,用她饱满的情感温润冰凉的心房;品读《飞鸟集》,感悟泰戈尔内心的深邃与细腻,感悟诗人笔下自然与生命的美好,无声无息、水乳交融,诗人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绝妙的诗歌,带给人们最真挚的智慧与感动。

年长后,日渐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也更是深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说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书亦如此,不仅需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还要坚定不移、辛勤劳作、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更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融会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那些个青葱奋斗的岁月里,常独坐斗室角窗之旁,沉醉于弥漫着墨香的书海中,读秦汉风云魏晋风骨,品唐风宋韵明清小说,在李白、杜甫身后寻觅,在王勃、苏轼的履痕上沉思。“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领略英雄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的浩然正气和忠贞刚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体会诗人对生命的诠释与修炼、对人与自然的品味与体悟。

读书,是跨越时空的邂逅,走进书的世界里,触摸作者的心灵轮廓,徜徉于他们端砚泼墨的词笔中,不沉沦、不苍老,或攀登天姥山,采摘白云红霞;或欣赏绿肥红瘦、迷恋梅子黄时雨;或静坐于烟波湖畔看水天相接处渔舟唱晚;或在如豆灯光下读情爱绵绵;偶尔也会羡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感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震撼,赞佩“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豪迈;而待一阵遨游之后,自己也便成了精神上的富翁。

犹记父亲的教诲里,努力读书,不一定能挣很多钱,却可以看见更大的世界,不一定能大富大贵,却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因为读书,我去了北方更大的城市上了大学,走出农村参加了工作;也因为读书,虽未入过繁华之境、听过喧嚣声音,却也拥有富庶生命;虽朴素平凡,但书本知识馈赠的智慧和善念,却是我今后为人妻最高贵的嫁妆。

读书,是一种陪伴,也更是读自己,不喧哗,自有声。

罗曼·罗兰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流年似水,岁月如烟,生活或波澜不惊,或动荡起伏。每一本书都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自己,而最为深刻而愉悦的体验,便是从书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平静如水的日子,最真实幸福不过,我们仍要为这样不着痕迹的幸福低吟浅唱,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享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静好岁月;匆匆前行、迷茫不知如何面对坎坷的道路上,我们更要于阳光铺洒的窗前,捧一卷美文,细细品读,体悟前人的智慧,审视自己、修正自己,然后重新上路,领悟“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励志,虽历尽千山万水,犹如清风拂面。

杨绛说过:“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中,自是春秋在,书中,自是有乾坤。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所以,晨起或黄昏,现在或以后,无论何时,记得捡拾书本的落花,组成美丽的篇章,解读岁月的活色生香。

(十七)

年少时的我们,心中大抵都涌动着对远方无限的渴求与向往。远方灯火辉煌,远方灿烂无比,远方好似一个童话。

于是,有的人收拾行囊,跋山涉水,给自己一个远行的机会;有的人翘首以盼,会不会有一天自己也能无畏踏上征程;有的人翻开书卷,好像,书里也充满了你我向往的远方。

书,好似一股缓缓流淌的甘泉,纯净,温柔。她似母亲般温和平静,用生动的文字将生活的沧海桑田跃然纸上,静谧,唯美。又好似一波微波荡漾的湖水,灵动且令人心旷神怡,不禁幻想自己仿佛身处幻境。还似一阵微醺的春风,将思绪吹得好远好远……有时,我好像看到了儿时梦幻的自己,天真好奇的那个女孩,在遇到“书”之后,便开始了一场与“书”的灵魂之旅,“书”将她带去她向往的远方,“书”将她送往梦想的彼岸,“书”悄悄承诺将给她无尽的惊喜!

小小的女孩,起初还不能明白“书”的神奇,她只能凭借浅显的知识,按部就班的用曾经父母给过的教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来约束自己,努力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直到后来,越来越曼妙的句子,越来越生动的人物,越来越扣人心弦的故事出现在她的旅途中,她才发现,她的灵魂,她的心,她的梦想,她的感官似乎也随着这场旅行变得越发丰满……

她第一次读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她的小心脏“咯噔”一下,她没想到如此朴素,简明的语言文字凑在一起,竟成为一首如此隽永的诗歌,她仿佛隔着文字都能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那样的感情不禁让人热泪盈眶。

后来,她读到朱自清的《背影》:“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了下来。”她的泪也流了下来,她感叹朱自清先生能够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而是牵动人心的力量,将她,仿佛也带到了那个车站,亲眼目睹了父亲蹒跚的背影……

于是,她不停地跟随书去到更荆棘的远方,她想看到更美更圆的月亮,她想有更险更奇的经历。她看到了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她知道,每个人都有一段无法忘却的岁月,太多遗憾,偏执,荒唐,颓废,甜蜜与欢乐,使日子变得寂寞又温暖。成长似乎是个永恒的的话题,有时候,懵懂的我们选择把自己的不满与内心的小叛逆放大放大再放大,就像书中的霍尔顿,他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很勇敢,可是内心却充满畏惧。这是很多人成长路上都会遇到的的难题,有人因此一蹶不振,有人因此发掘自我!于是她看到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她佩服三毛的勇气,仅因儿时的梦想,仅因那一般的乡愁,毅然决然背起行囊,踏上那未知而又向往的神秘大漠。她还看到了美国作家温斯顿.葛鲁姆写的《阿甘正传》,她为生活给予阿甘的不公做磨难而难过,她又因阿甘的纯真善良,天赋异禀而欣喜。透过阿甘的眼睛,她看到了世态的险恶复杂与庸俗市侩而更觉人性真诚的可贵。是的,人生就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有落下的时候,但你应该鼓舞自己它不断飘扬而上,向着新的高度超越自己。

再后来,女孩读了许许多多的书,早已长成大人模样,她说,书是她的灵魂伴侣,带领着她,开始这场永无止境的远行,带她看遍各种世间美好,人间真情;带她看尽各种人心惶惶,人情冷暖;带她看懂各种爱恨嗔痴,真真假假!她随着它,去远方、去流浪……而书,带给她的早已远不止眼前的世界,还有远方的梦想!

她还要……与书一路跌跌撞撞……去往更远的方向……亲手触碰自己的梦想……

(十八)

题记—辉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涛翻滚,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

“辉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涛翻滚,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 读第一遍不怎么理解,第二遍时有些感触,第三遍、第四遍……时这一字一句似乎在敲击着泛起波澜的心。

第一次遇见,便迷上了它。

它,不是那个心爱的姑娘,而是那部心念的著作,平凡却不普通的《平凡的世界》。

路遥自然不用多介绍,他的《平凡的世界》当然是扛鼎之作,第一次遇见《平凡的世界》是五年前,那时刚走进大学校园。

五年前,从小山村出发,我走进了心心念念的大学校园,那是自己一个人真正的走出去,去看外面的世界,去追寻自己的未来。

当报到那天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校园时,心里有些失落、有些迷茫,这里和自己想象的大学生活差距有点大,当时想过放弃,想过重来,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四年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大学以前,其实我不太爱看书,也许是抱着别人也这样我也应该这样的态度,也许是为了大学生活不那么枯燥、迷茫,也可能是自己良心发现,我走进了图书馆,开始找书看。

时间一天天过去,读过余华的《活着》,感受过徐福贵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悲惨故事;在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中理解一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命运变迁和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所发出的孜孜不倦追求的命运意识;也读过周国平、莫言等等,但唯独看见书架上的《平凡的世界》,拿下来细细品读后,只被它迷住了。

少平,那个勇敢追梦的男孩。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农民的儿子,是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的。他不怕艰难的社会现实,也从不向困难低头,而是迎难而上,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他自卑而坚强,这种自卑就深深地扎在他的心底,难以抹去,为了能改变这种自卑感,他只有看书,因为只有看书,他的精神才能得到一些安慰,也正是这种安慰减轻了他心中的一些自卑。虽然他心底有一层难以抹去的自卑阴影,但自卑中又显坚强。贫困并没有成为他颓废的借口,他抓紧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和机会读书、看报、学习。

爱情,孙少平总是那样纯洁高尚。他追求的是最纯洁、最纯粹的爱情。在他看来,出于怜悯、感激甚至崇拜的倾慕都不是爱情,真正的爱情是在人格、灵魂完全平等的基础上的契合和沟通。孙少平不仅不鄙视自己的出身并认为这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他内心有着这种朴素的平等意识。这些内在气质、精神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晓霞。孙少平和田晓霞尽管在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上可以说存在天壤之别,但是他们超越了世俗的隔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平等的交流中,他把她当成人生的伴侣。

孙少平是中国农民子弟个人奋斗形象。他代表着像他一样出身于农村而又不安于现状,向往现代文化的农村知识青年,拥有梦想和追求。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坚忍的奋斗者,在内心,他又是一个精神家园守卫者。

读完《平凡的世界》,我对那片黄土地也有那么多向往。终于,1xx年,有机会踏上那片黄土地,去感受孙少平、孙少安奋斗、眷念的那片土地。他们生于此,长于此,是这块贫瘠的土地造就了他们求索奋斗、不畏艰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挥不去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们那么地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许只有真正踏上过那片土地、走过那条路、感受过那片土地的温度,才能真正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内涵所在。

作为一个出生农村的孩子,我深知少平的情感世界,理想追求,生活选择,人生路途。有言道:“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理想,而生活却是现实”,确实是这样的。有很多事,我们不是不想去做,而是我们不能,这样的无奈是没有多少人能够体会的。在这个价值多元、选择多元的时代,看起来只要我们敢想,我们敢去做,就没有必要考虑现实条件吗?也许不是这样吧!浮躁,浮夸、功利充斥着整个社会,我们是顺从还是抗争?有的时候要守住自己的精神领地的确是艰难的,需要的是我们对抗浮躁,浮夸、功利的社会风气的强大勇气和信念,当然,还有众人的不解与嘲弄!

路遥已去,少平可好!时过境迁,还有谁能续写孙少平的抱负、孙少安的梦想呢?

(十九)

藤蔓萋萋,厚重的阳光被挡在藤蔓之外,搬一把旧藤椅坐在窗前,在膝间摊开一本闲书,沏一壶清茶,风从弥漫的花间挤进来,带着丝丝缕缕的花香吹落了我的仕女书签,一帧仕女在清风里飘零,也吹乱我的书,书页在晌午的阳光里轻吟浅唱。

喜欢读书,读闲书,不为书中的黄金屋也不为书中颜如玉,就只是喜欢读书,无功利地读书,只为心里欢喜。

读书,在文字间获得安逸和静谧,思绪在感动中远游,灵魂在难忘里旅行,使原本苍白的生命有了色彩。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一本闲书,像一只小猫舒坦地躺在我的膝上。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的肌肤,由起点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很简单,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风为我翻开了古黄色的封面,一段文字再次从心底掠过:谁在我的生命里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不禁笑,闲书能让我在即将而立之年还如此感性,仿佛还在青葱岁月。

吮一口清茶,味正好。

一只孤独的山雀在晌午的阳光里鸣叫,另一只从远处飞来也跟着和鸣,两只山雀以为这是僻静之地,殊不知在藤蔓下我在偷窥,是爱情吧,我笑。

“我希望我买的鞋子是你渴望的颜色,我希望拨通电话时你恰好在想我,我希望说早安你也刚起床,我希望写的书是你欣赏的故事,我希望关灯的刹那你正泛起困意,我希望买的水果你永远觉得是甜的,我希望点的歌都是你喜欢唱的,我希望我希望的是你希望的。”

一切都刚好,没有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也没有在对的时间遇上错的人,一切都恰如其分的好。

那么美。

闭上眼,不是在这样慵懒的晌午有了困意,只是想把这些美好放在在心底漫漫浸润,让每一寸肌肤都沐浴在这样的美好里。

风从藤蔓间草木间徐徐吹来,夹杂着夏日烈阳下浓浓的青草味,一片蔷薇花瓣飘落在书页间,雪白的书页托着一片娇羞的粉红,像初长成的少女。

“你燃烧,我陪你焚成灰烬。你熄灭,我陪你低落尘埃。你出生,我陪你徒步人海。你沉默,我陪你一言不发。你欢笑,我陪你山呼海啸。你衰老,我陪你满目疮痍。你离开,我只有等待。”

一段文字浸透着地老天荒。

低下头长发垂于膝下,沉默良久:要怎样的用情才写得出这样的文字!

…….

一本闲书在一个晌午断断续续地读完,喜欢这样的闲书,一边读一边遐想。

读书如看电影,一部电影我或许是喜欢它的内容、或许是喜欢它的格调、又或许仅仅是喜欢它拍摄的色彩…..,读书,有时候喜欢作者从另一个视觉看问题、有时候是读字文字的美丽、有时候仅仅是喜欢书里一位女子….,我读书是很随性的,只为自己欢喜。

茶味淡了,风渐凉,晌午已过,在碎花裙外罩件薄衫,该备晚饭了。

(二十)

有一次与友聊天,他说希望有一间独立的书屋,书屋里有满墙的书,我笑说,这是文艺青年的梦想。

最近几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等等之类的文字,给很多躁动又年轻的心找到了旅行的理由。

以前旅行时背包里必放一本书:大学时期,是《说文解字》,在每一次火车晚点的间隙,对着笔记本认真地写;初入社会的那几年,是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在哐当哐当的火车声里,静静地看;再到现在,出行换成了高铁或者更快捷的方式,相机取代了书本,而它只是在背包里静静地陪我旅行。

身体的旅行越来越少,也不再有年少时充沛的精力与时间去到每一个想去的远方,只能在书中去满足自己想要去旅行的冲动。

下班后或在最深的夜,拉上窗帘,关上大灯,打开台灯,读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书,无用类或者消遣类的,调整心情,感受书中传递出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况味,或仅仅只是了解书中我无法到达的远方里记录的风土人情。

尽情遨游在书的海洋,以书中的力量鼓励自己。

钻牛角尖,陷入小女生情绪时,读“醉里挑灯看剑”、读“仰天大笑出门去”、读“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感受古人的热闹,感受那旷达的人生情怀,也以作者的豪迈气概宽阔自己的心胸。

心情低落,充满负能量时,一遍遍读《活着》,不抱怨、不仇恨,是福贵与他命运之剑的友情,也如余华所说“活着就是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为了希望,为了坚强,为了命运的抗争,为了对生命的执着,为了对至亲不离弃的爱,这是我们活着的力量,承受生命的重量、所有的苦难与辉煌,不再与现实讨价还价。

陷入低谷,被生活抛弃时,读《平凡的世界》,“绝不能松紧!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书中传递出的让人血脉愤张的力量:劳动的力量、生活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读完肌肉重新绷紧,血液重新沸腾,斗志昂扬。

孤独时,读《摆渡人》《偷影子的人》等,与作者和书中人物对话,体会对当代生活中每一个“小我”心理的刻画、对于人心的理解和体恤,细细思考文字传递出的现代人的失去与得到、成长与懂得。

心境平和时,慢慢地细读《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了解封建社会里老百姓的生活万象,感受古人用字的精妙,或是在封建框架下的文人百态。

当彷徨、不安、孤独的时候,内心深处总有另一个自己在呐喊、挣扎、渴望,正是书籍给自己力量,在紧要关头撑住,不绝望、不放弃。

书籍带给自己的力量,还有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

“四座洲贮了图籍,中间洲上一所大花园,赐予庄征君住,有几十间房子。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蕉、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园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门口系了一只船,要往那边,在湖里渡了过去。若把这船收过,那边飞也飞不过来。”皇帝赐予庄征君南京玄武湖上的住宅,是多少城市中人的向往之地,有湖有水有书有树有花,没有不必要的打扰,大隐归闹市,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好不逍遥!

“买绕屋菜园十亩,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这是芸娘的爱情憧憬,也是多少人对爱情的向往,平常生活中,布衣菜饭,举案齐眉,平凡的两个人,过着平实而又诗意的生活。

曾经一位书友建议,买很多很多书回来,当你想要阅读时,总能有一本让你随手就能拿起来看。我很赞成这个建议,买很多书,不一定要一次性看完,而是当你随时想看时,总能有一本让你有拿起来阅读的冲动。

有些书看了,没有记住什么,但是我相信书中总有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情节深深地烙在记忆的深处,在你需要的时候会跳出来,给予你力量。

有些书看完,恍恍惚惚,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从书中走出,读《命运三部曲》,饥饿感不停地侵蚀自己,既惋惜民族的多灾多难又感叹华夏儿女的自强不息;读《天行者》,敬佩那些为梦想坚持在最边远地区的人,人性在艰难困窘中得到了升华,忍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没有一句对白的男女主人公,在畸形的环境中坚定的爱情,让人读完深深沉思。

希望有一天,我有一间小小的书屋,有满墙的书,有厚厚的窗帘,有一盏台灯。阖上窗帘,打开台灯,有一个小小的我。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读书活动主题优秀征文20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027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