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篇文章大家都看过吗?其中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下面这篇最新原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13篇,大家欣赏!
篇一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习近平同志于1990年7月15日,在福州工作期间写的。这首词情感真挚、雄浑澄澈、意象鲜明,令人激赏。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的心与焦裕禄同志的心是完全相通的,超越时空之隔,肝胆相照。宋代大儒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千百年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是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那么在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又曾经发生着怎样和焦裕禄同志一样的“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父老生死系、两袖清风来去”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感人故事呢?这是我近三年来一直萦绕在心头的一个问题,而且随着对习近平同志《之江新语》、《摆脱贫困》和《习近平同志谈治国理政》等著作的学习理解,这个情结愈来愈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位人民的领袖究竟是如何从人民群众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呢?
也许,大家都有着这样的追问情结,因此今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出版,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各界好评不断,为此,省委党校推荐给我们在职研究生重点研读。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不仅闪耀着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年的知识青年们深沉浩远的思想光芒,更反映出延安人民群众对习近平同志深厚质朴的情感,整本书蕴含很深、道理更实,文风朴实、“打造了新的话语体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对29位受访者的采访,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到1975年在延安地区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下乡插队当知青的七年岁月,描写了他“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成长故事。在那里,习近平同志从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的高干子弟成长为能够满挣10个工分的壮劳力;从不谙世事的“后生”、“娃娃”成长为能够做好各项复杂工作、带领全村老百姓勤劳致富的优秀村支书。更重要的是:在那里,他培养了自己对黄土地和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树立了终生为老百姓做事的从政信念;在那里,他了解了什么是中国的实际、什么是老百姓的真正需要,树立了终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从政风格;在那里,他广泛阅读、深刻思考,保持着鹰一样广阔的学习视野,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那里,他培养了自己“凡事认准了就一定要干到底”的坚忍不拔的政治性格和对未来始终充满强大信心和不懈斗志的英雄气概……
通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习近平同志1990年写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人生起点。事实上,词作所反映的精神境界和工作生活,早在梁家河时期的少年和青年习近平就已经着手展开了。正是“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红色血统和壮志豪情,使他始终保持着远大的抱负和高远的精神追求,勇于挑战命运和自我,15岁就远赴陕北,“从负数开始”,过好了“四关”;正是“父老生死系”的父辈和百姓情结,使他对陕北的革命先辈和当年的老战士充满敬意,高情深义、解囊相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对陕北的人民充满感情,自觉成了“这片黄土地的儿子”;正是“百姓谁不爱好官”的自我叩问和忘我追求,他把百姓当亲人、冷暖装心头,带领梁家河人民群众修沼气、挖水井、打淤地坝、盖厕所、开缝纫社……办了一件又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正是“两袖清风来去、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自我要求和追求定力,他在梁家河处事公道正派、待人诚恳宽厚,在那最艰苦的地方、最艰苦的岁月里,他始终不废书史、昼夜苦读,“无数次让小煤油灯薰黑了脸”,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对世界、对人生远大深刻的思考,七次积极要求入团、历经曲折加入中国共产党、三个志愿全部填写“清华大学”;正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终极追求,他始终把服务人民群众摆在第一位,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河回到北京,后来又从国防部长秘书的位置上选择下到基层,“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无论从政的前景如何,他永远不愿意放弃为人民群众做实事的机会和权利……
在初到梁家河村的日子里,他在《诗刊》杂志上读到这样的诗句:“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很受触动,反复吟诵。没有人知道15岁的他当时在想什么;离开梁家河时,全村老百姓一大早自发到他的窑洞前送他,当他睡醒后打开门看着这一大片与他亲如家人的父老乡亲,他很感动,也没有人知道当时的他在想什么。七年前他离开北京时,也许他会为没有得到“高高的教育”而感到失落,但在广阔的黄土高原、在革命圣地延安、在梁家河村,他完全做到了“待入尘寰,与众悲欢”,他和这里的人民群众完全打成了一片,经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信丛中另有天”。他来的时候,脚步可能有些迷茫和踯躅,老百姓可能在远远地看着他、对他感到陌生和怀疑;但他走的时候,脚步却已十分坚定,目光极为自信,乡亲们已紧紧地围在了他的周围,对他既充满了不舍、更充满了信心,把他送了一程又一程……“山丹丹花哟,灿烂在,老将军的马蹄印里;时代的篝火,正燃烧在,红军子孙的心灵深处”!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在离开延安的15年后,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其实在延安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这样的超越、完成了自身心灵的净化和纯化。他的追求和选择,不再是做高高在上的“英雄豪杰”,不再止于权力的巅峰,而是面朝黄土地、面向大众——永远为了最广大的人民,永远扎根于最广大的人民,永远植根于人民群众最丰厚的实践土壤。相比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个时代为了人民的雄浑霸气、直抒胸臆,“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更凸显了他这个时代为了人民、融于人民、永远把自己置于人民大海里、更新更广阔更富有内涵的胸襟境界。无论走到什么位置,他都把自己看作人民中的一滴水——一滴水虽然渺小,却总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在为人民服务、“遂了平生意”的千顷澄碧里,它又是何等的纵横恣肆、快乐和幸福!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从梁家河出来以后,正是秉承这样的自信和底气,他追求高远,又始终脚踏实地;他状态饱满又心态极稳,活得饱满而充实;无论在哪个位置上,他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派从容、一路扎实;他又交了很多朋友,有革命同志、有文学家、有诗人、有农民、有工人、有中国的、有外国的……他和他们心心相通、诚恳相待;他又读了很多书,他和那些古今中外、古往今来的优秀人物始终保持着最深刻的心灵沟通和交流……也许,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走上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位置,但恰恰正因为此,人民就是要选择他、党就是要选择他、时代和历史就是要选择他到这个位置上来——因为“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这样的心胸境界、这样的包容大气,正是今天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和这个国家、民族所最迫切和需要的领袖心理与心态。“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何需再去多言——开拓了的万古心胸境界,已超越了古往今来、人间无数!
时代的伟业正在召唤着他和他所领导的政党、国家和民族。“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恩格斯说:“政党通常是由比较稳固的集团来主持的,而这个集团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组成的”。伟大的事业不仅需要伟大的人民,需要伟大的政党,更需要伟大的领袖。人民总是自觉地选出自己最合格的领袖来充当这个事业的核心领导者——“他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新的伟大斗争中确立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重大国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他既是“曼德拉式”的、坚忍不拔的政治家,他又是胸怀宽阔、平易近人的“习大大”;他既懂得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他更懂得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解码和我们这个国家的现实国情;他既懂得人民的需要和期待是什么,他更懂得如何来带领人民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
“绿我涓滴,化它千顷澄碧”。人民的领袖从人民中走来,人民的领袖为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这位从梁家河到北京到正定、从宁德到厦门到福州、从浙江到上海到中央的党的领导核心、新时代领导人正领引着无数象他当年在梁家河一样的村支书们、象他当年和焦裕禄一样的县委市委书记们、象他当年在浙江上海一样的省委书记们,领导着包括梁家河百姓在内的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千顷澄碧中破浪前进,走向民族复兴的光明美好前景!
篇二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掩卷沉思,他在梁家河村以玉米面团为主食、冬天赤脚打井、两手血泡抬夯筑坝、维修沼气池喷满一身粪液的一幕幕总是浮现在眼前;他在劳作之余秉烛夜读、与群众朝夕相处亲如一家、离开时全村人自发送他一程又一程的场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古圣先贤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他以实际行动做了最好的诠释。
自己是80后,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特殊历史知之不多。反复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仅对当时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有所了解,而且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那激情燃烧岁月的不平凡年代里,甘于吃苦、勇于克难、工于学习、乐于干事、立于自强的历练精神,感触颇多,启迪很大,受益匪浅。
一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的品质,要永葆艰苦奋斗的精神。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他还未成年,就离开首都到陕北贫穷的小山沟插队,环境条件的改变,给生活与工作带来的艰辛和劳苦是他难以想象的。但他很快适应了,一待就是七年,最后还爱上了这山沟沟,立志要改变他的面貌。这没有一种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是做不到的,没有一个自强不息的品格是坚持不到七年的。我们现在的环境和条件同那个年代比,优越性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学习他,就是要懂得珍惜,吃苦耐劳的品格不能变,艰苦奋斗的精神永不丢。
二是学习他勇于克难的精神,要在艰难险阻面前永不言败。一个没有干过农活的城市娃到了农村,除了打坝,还要开荒、挑粪、收麦、放羊,一年到头,几乎每天劳作不止。即使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提起这每一样农活也都感到棘手和头痛。而他样样学会了,并且做的很好,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做过的人才有体会。就自己从事的工作,要做到让领导放心、群众满意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学习他,就是要在各种困难面前永不低头,朝着既定工作目标疾蹄奋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三是学习他工于学习的精神,要牢固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从北京出发到梁家河,他带的的大木头箱子装的全是书,帮他搬东西的农民觉得特别重又不便问,熟悉了以后才知道,他来时带的最多的是各类书籍。插队期间,白天它向农民学习劳动技能,晚上他在窑洞学习文化知识,正是那时的坚持不懈和日积月累,为他以后从政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现时,我们正迎来了知识爆炸、科技创新、社会变革的大潮,如果我们不抓紧学习,就会被社会发展的潮流所淘汰。因此,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须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教导,注重学习,更新知识,为适应形势发展、做好自己承担的工作不断加油充电。
四是学习他乐于干事的工作作风,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好服务。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他为村里修河坝、造良田,做了不少实事。特别是1974年,他从《人民日报》了解到四川建沼气的经验,主动向县里提出在梁家河进行试验。同年7月,他带领社员打出全省第一口沼气。这一经验在延川县推广,他因此被评为延安地区先进知青。我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学习他,就是要以公仆胸怀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公安警察,在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上做贴心人;在保一方平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工作中当好守护神。
五是学习他自强自立的精神,要契而不舍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在梁家河七年,正是他的父亲被关押期间,他入团、入党、当选村支书以及上大学,由于“家庭”原因过程曲折,也有过烦恼和孤独,但他没有消沉退宿,而是以一种契而不舍的精神一步步走向成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他,就是要以他为榜样,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迎接挑战、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在人生旅途不惜汗水、勤奋努力,绽放出属于自己的一抹光彩。
篇三
世上最幸福之事莫过于在最恰好年华读到触动心灵深处的读本吧。何出此言,在研读完这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便体会到这种幸运。
“知识青年到农村”、“知青”、“上山下乡”这些字眼,其实在早些时候我就从父辈、父辈之父辈的口中零散听过,也看过几部那个年代的电视剧,却一直无法感受到那个时代对于成长的深远意义。这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读来感触颇深,忍不住反复翻阅。此书以采访实录的形式,记录了同在那段岁月中的见证者、亲历者对往事的追忆,分“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系列,讲述了曾经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习近平总书记少年时代的曲折和青年时代之奋进经历。书中的这种对话氛围读来更有种“润物细无声”之效果,让人深受感染和启发。
感悟之一:胸怀为民是青年习近平扎根基层的坚守信念
“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插队战友雷平生这样回忆着。15岁的习近平本可以因为达不到插队年龄而留在北京等待“有个更好的去处”,但是他没有,没有一丝的犹豫,甚至带着一份执念,背上行囊来到黄土高原的山沟里。梁家河的日子是艰苦的,习近平没有叫苦抱怨,反而是一种既来则安的姿态,实干苦干,带领村民打井、修坝、办沼气、修公厕、培育良种,一心为民办事,事事落地有声。从插队初期的迷茫到克服四大难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后的充满自信,青年习近平正接受着这块厚重的黄土地的洗礼,脱胎换骨为村民眼中的“好后生”。在这人生道路的最关键阶段确立了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坚定了青年习近平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那份胸怀为民的家国情怀。
感悟之二:多读勤思是青年习近平扎根基层的成长之鞭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不仅知青戴明这样说,村民和各界人士对青年习近平的印象也是如此。书中戴明回忆到北京知青赶赴陕北延川的情景、乡下生活的安顿、劳作任务的艰辛、插队生活细节趣事等点点滴滴,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插队的日子似乎不知何时是个头,青年习近平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随行的两个行李箱装的满满全是书。古训有:“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青年习近平不顾梁家河环境的恶劣,不顾上工劳作的艰辛,利用晚上的时间在窑洞里点灯学习。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共产主义、唯物主义哲学,坚定追求信仰;读历史著作,以史为鉴,思考眼下社会发展;读文学著作,领略传统文化,充实自身正能量;读军事政治著作,领会战略思维,打好坚实基础。所以,后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确实,他身体力行为青年一代树立了楷模,我们要继续发扬好读书、勤思考的优良传统。
感悟之三:执着奋斗是青年习近平扎根基层的顽强基石
“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近平奋斗的结果。”受访者王宪平、白光兴如是说。“靠自己”这三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青年习近平努力的起点要比别人艰难的多,因此他是梁家河的知青中插队时间最长的,也是全国知青中插队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看到昔日的队友陆续离开,他没有抱怨,没有托关系走捷径,而是心系于民,真正扎根于农村,一干就是7年。在入党、上大学方面遇到困难时,他依然坚持党性,自强不息,先后写过8份入团申请书,写了10份入党申请书,这份执着的追求,这种从容和淡定,不得不让人深感敬佩。让我想到了日前,我们泰州市委组织部开展的“80后千人墩苗计划”、“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等实践活动,正是引导、锻炼年轻“后生”下基层干实事的体现,我们要倍加珍惜时代的机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从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践行,他深知自己的使命担当,在这个全新的时期他再一次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带领着全国人民站在了新中国新的起点上。作为一名党校研究生学员,我更应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刻苦磨练、励志前行;作为班级骨干份子,我更应提高自身政治觉悟,脚踏实地、带头表率;作为一名法制工作者,我更应不断加强理论深造,践行法治,不负青春。让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执着的信念、更扎实的本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添砖加瓦!
篇四
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终于读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虽然只有三个部分构成,但这三个部分已然代表着全部,我感受颇多,更是受益匪浅。以前我只知道习总书记有过知青插队的经历,从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才得知原来我们党的总书记的知青经历如此坎坷,却又如此丰富,如此充实。在神圣的革命老区延安插队的这7年时间里,总书记彻底把自己的心态从“大城市”调整转型到了“小山沟”,哪怕成为最后一名走出山沟的知青,心中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老百姓,心里总是想着如何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喊空口号、不搞花架子,心中有民,心中为民成为了他的“常态”,我想这正是总书记所提到的他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纽扣,上好了人生的第一堂课。
在插队的这7年里总书记从青葱少年成长为成熟青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越是能磨练人的品质,考验人的意志,总书记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五大关,真正做到了融入百姓、深入百姓、心系百姓,在与百姓打交道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了很好的成长。试想我们在总书记插队那个年龄还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但是总书记已经在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延安老区带领着百姓把生活过得更美好。我想这段知青岁月对于总书记自己来说也必将是终身难忘,是人生接受锻炼的一课,也真正做到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管他在赵家河大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还是在梁家河大队担任村支书,都能立足村情,大胆探索,埋头苦干,和百姓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着百姓们打井、打坝、修公厕、建设沼气池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心无百姓莫为“官”,总书记在担任梁家河大队村支书后,把这个“村官”与百姓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捆绑在了一起,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把百姓的冷暖放在了心上,真正做到为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哪怕是后来被推荐上大学,临走前他还是说了“要是梁家河村民还需要我,我就不走了”这样感人肺腑的话。
在延安插队的经历是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正是在那里他把村支书干的有声有色,时刻为民,始终为民,慢慢读懂了“中国农村”这本大书,为以后真正走上从政道路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时至今日,总书记从最基层到党的核心,这是巨大的转变,但唯一不变的还是那颗装着百姓的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心中有民。心中为民,百姓真正需要什么,我们党就为百姓做什么,民生大计永远是第一大计,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这也正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正价值取向。
从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再联想到我的工作,作为一名基层财政人,我也奋斗在基层一线,面对百姓群众的时候,我也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心中有民,心中为民,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二、发扬螺丝钉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把财政工作做得更好,令百姓更加满意,令社会更加满意。三、要鼓劲加油,有创新意识,拼搏意识,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乐章。
篇五
最近,我认真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该书通过“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生动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插队的特殊经历和成长历程,这段“普通农民身份”的历练为他今后走上各个领导岗位打下扎实基础,也让我们从中获得情感共鸣、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前行动力。
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说过“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著名作家冰心说过“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习近平插队的那一年还不满16岁,这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为重要的时期,作为“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在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不悲观、也不迷茫,迅速调整心态、克服各种不适应,七年里一直坚持劳动,与村民打成一片,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工作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我认为,习近平是把农村当做课堂,把实践、把农民当做最好的老师,在困境打磨中实现了精神升华。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往往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他们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办法不仅接地气而且有效管用,并且这种智慧是文件上读不到、会场中听不到、办公室里想不到的。生活虽然贫困,但奋斗、创业,使年轻的习近平懂得了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体会到老百姓的勤劳智慧和善良纯朴,这奠定了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实基础。这样的习近平敢于实践、敢想敢干,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也能把想法变成现实,基于此,习近平对贫困群众的天然感情也更好理解和更加动人了。
人生可以设计吗?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习近平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上山下乡为知识青年设计提供了一条特殊的道路,谁不愿意读书,要去种田呢?谁不愿呆在城市,要去农村呢?未到插队年龄的习近平却主动报名执意要去插队,令老师吃惊同学不解。在陕北艰苦的生活环境下,是积极作为还是消沉应付?习近平在短暂的迷茫后迅速转变,将学习作为最大爱好,甚至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当他22岁离开黄土地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并且充满自信。其实,人生的发展是由一次次选择组成的,有人说人生就是选择的总和,这大概说出了人生的本质。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哪些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哪些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和生存方式的编导兼演员,只有学会正确地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喜剧。
书中描述的这样的习近平,其实就是当今时代青年的榜样、党员的榜样。他时刻提醒我,第一,在面对困境时,不必悲观绝望。要以积极的心态勇敢地去面对它,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成为更好的自己。第二,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带着深厚感情做工作,才能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对群众的感情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可以量化、可以体现的,量化在每件点滴小事中、体现在每项具体工作上,时刻把群众挂在心上最高位置,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才能走进群众心里。如果满脑子都是功利思想,是不会有什么真情的,这样群众不仅不会买账,反而会失去信任。第三,要做加强学习的表率。学习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身体力行、大力提倡、反复阐述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的背景下,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把加强学习作为政治任务和重要责任,真正养成孜孜以求、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钻研、深入思考,形成热爱学习、崇尚知识的良好风气,才能有能力胜任本职工作,应对当下诸多挑战。
篇六
近期,我仔细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访谈实录,尽管我自己离开农村基层的工作已经三年有余,但从这些充满青春气息和泥土芬芳的文字中,从他人讲述的这些故事中,仍然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共鸣。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从走出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大多都是迷茫的,信仰、理想、青春都在高高的房价中如支离破碎的梦幻,我随着大流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村官,所以最后考上了大学生村官的我,感觉也只能算是找到了一份工作,根本谈不上现代版的“上山下乡”,因为对于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我先天怕狗,报到那天县委组织部发的T恤上印着鲜红的“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八个大字,却让我想起可能面对着满村乱窜的土狗,让我深深的感到恐惧。
农村基层真的艰苦吗?我认为是快乐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是1955年12月毛泽东主席对《大李庄乡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批示中的一句话,自此开始,广大知识青年开始了“上山下乡”的热潮。196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这七年的时间,尽管书中的人们诉说了当时身在山中的种种困难,但我读到的是他们扎根农村的热情、建设祖国的豪情和在阳光下的快乐。梁玉明走进窑洞抖动裤腿他们笑了,消灭掉一盆酸菜后他们笑了;蘸着酱油吃瘦肉时候他们笑了,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我也笑了,当我与一同报到的伙伴们一同下村、在深夜里值守秸秆禁烧岗位、一起吹牛打屁的时候,农村基层真的很快乐,所谓的艰苦,也不过是调节剂而已。
农村基层真的忙吗?我认为真的很忙,但忙不是没空学习的借口。习近平在梁家河并没有忘记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当时,我并不觉得什么,现在想起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踏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这确实需要一定的定力,需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我的第一位领导,在我们到岗工作的第一天就告诉我们“学习是头等大事,既要学习农村的工作方法,也要准备考出去,你们不能也不可能干一辈子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在前村官在后,说明你们更需要的是学习”,其实我们也并不知道能不能考出去,但是遇到这样一位通情达理又鞭策我们的领导,实在是一等一的幸事,于是我们也玩命的学习。
农村基层能锻炼我们什么?我认为是精神。年仅17岁的习近平“敬爱的父亲已经受到了九年的迫害,至今仍命运未卜;母亲也过着受审查、挨批斗的生活;自己和兄弟姐妹们的头上还戴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好好的一个家庭四分五裂”,面对这样的困境,习近平没有消沉,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同事,做村官期间借着政策的东风带领群众创业,成了我们几人之中第一个靠着自己的力量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煞是让人羡慕。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在村官期间能吃苦能战斗受得了几番磨砺,他也并不会有这样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了在奋斗中快乐,国庆假期找他出来小聚,他也坦陈,对那段时光是磨练、是成长,也使得他现在更加珍惜妻儿、珍惜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曾经说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我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首先应该了解你的服务对象----人民群众,其次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真正地把工作落到实处。现在看一看周围的同事,大多是在农村入的党、在农村明白了信仰、在农村了解了群众、在农村找到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历充分证明,广大的农村群众才是我们走上社会后最好的老师,即便以后离开了农村基层的工作,也能让人受益终身。
篇七
党校老师推荐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生动真实的故事吸引了我。事实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打动人。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胜过一打枯燥刻板的说教。人民领袖不会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遂早晚捧读,手不释卷。青年习近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无私无畏的历史担当,充满着大智大情大理,给人以深刻启发和宝贵教益。
读罢,最触动我内心的是,在七年知青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不断自觉形成树立人生理想、不断汲取知识、一心服务人民的那份“执着”。对于我而言,最大的读书感悟和收获也正在于此,使我在十多年警察生涯的反思中增添了一份自豪,更为我日后的职业道路增添了强劲动力和目标指引。
做好警察这份职业,需要对人生理想的执着。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环境中,青年习近平闯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锤炼了他“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的精神、情怀和品质。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位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朴实青年,看到了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看到了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艰的大爱青年。正是这七年的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刻苦锻炼,习近平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的“有追求”,正是体现在“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为党担当”这三个方面,这也是他“为老百姓办实事”这一人生理想的内涵要义。结合到警察这份职业,入警誓词中有一段话: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可以说,不管环境如何改变,时代如何发展,这就是我们的职业理想。这份理想是厚重的,是一代代公安人矢志不渝传承的。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我们始终坚守着忠诚。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长期以来,我们公安队伍始终不辱使命,无论是在反恐防暴的前线、对敌斗争的战线,还是维稳安保的一线,都能够坚决而出色地完成使命任务。正如习总书记在5月19日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时指出:广大公安英雄模范身上体现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是写照。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我们始终坚守着付出。付出在日常的执法办案中、巡逻防控中、社区走访中,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在这些平凡的岗位上,我们“白加黑”、“5+2”,节假日难有全休,“群众过节,公安过关”就是真实的写照。
做好警察这份职业,需要对刻苦学习的执着。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读书,“一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在村民的记忆中,习近平当年是一位“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读的书籍涉及了政治、历史、文学、哲学、军事等多个方面,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读政治能帮助他明确政治方向;读哲学能帮助他抓住事物的矛盾、本质、问题和重点;读历史能使他看到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汲取历史智慧;读文学能丰富他的精神世界,了解五彩缤纷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道:“我并不觉得农村7 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做好新时期的公安工作,更加需要我们有着刻苦学习的这份执着。要在工作中不断求知。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犯罪的形态、领域、手段都与传统的认知有着千差万别,原有的知识储备在形势变化中已经不再适应发展的需求,不学习就会出现“知识透支”“能力恐慌”。要在工作中不断求真。养成辩证的思维、整体的思维和系统的思维,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阶段去思考问题。比如我们的群众工作,在新形势下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需求多元了、诉求多样了、表现形式也复杂了,我们出现了不会做群众工作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探究其中的原因,从公安内外两个角度去研究解决,只有问题本质搞清楚了才能够找到突破口。要在工作中不断求精。特别是在犯罪的职业化、智能化趋势下,如果做不到警务的科技化、信息化,做不到技术的高端、手段的创新、技艺的精湛,那我们就无法适应打击犯罪的形势要求。
做好警察这份职业,需要对全心为民的执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总书记当年“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经历,体现了习总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决心与信念。无论是在当知青的时候,还是在当大队书记的时候,习近平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习近平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这七年,他在这片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他后来深情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人民警察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要求,是国家性质的必然。从本质上讲,公安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但与我们老一辈公安人相比,当前的公安群众工作有所弱化。这与社会观念的变化和公安工作模式的转型有着很大关系。但“融入群众雨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宗旨,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之欲为,以体现公安工作的社会和历史价值。
学有所思,更需立知立行。最后,以习总书记对公安队伍的十六字总要求作为自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篇八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重大政治决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抓改革、促发展、重民生、反腐败,掀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伟业,追根溯源,是什么让总书记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紧握国家和人民前进的方向盘,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断从胜利走向更加胜利?仔细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觉得找到了答案。
燃点青春之火,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随着毛主席一声号召,作为“老三届”中“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的习总书记,夹杂着复杂的心情,怀揣“娘的心”针线包,面带笑容地“满怀豪情下农村、广阔天地炼红心”,开始了他长达七年的知青生涯。不是立刻适应,他也花了很长时间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不是没有困难,吃不饱、没柴烧、知己少、家人蒙冤四散、自身前途渺茫;不是心无杂念,正是在家风熏染和齐云大姨的教诲和关照下,他才一步步从一个稍谙世事的初中生变成一个“肯吃苦”、“嘴不细”、拿全工分的“好后生”。遇到父亲的老下属乞讨,他能解衣推食,倾囊相授;看到队里的公厕破旧脏臭,他能主动修葺,分区设计;怜惜村民失智文盲,他能办班授课,平等相待。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贫瘠的穷乡僻壤,在仁厚的革命老区,他敞开心扉,埋下身子,学会了忍耐、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奉献。
燃点实践之火,人生从负数开始。作为“彭高习”反党集团习仲勋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习总书记的人生起步,非但没有高干子弟优渥高配的生活条件、政治待遇,反而坠入洪流、牵连受罪。然而,总书记并没有随波逐流、消极沉沦,而是立足实际,投身火热实践,用自身努力和坚韧迎击所有的困难和挑战,从“黑帮子弟”变身“大队书记”。他带头跨省学办沼气,硬是在一穷二白、缺材少技的陕北大地第一个燃起沼气,解决了老乡做饭照明肥田问题;他放弃上级奖励的三轮摩托车,换取一台磨面机和手扶拖拉机,解决了老乡生产生活效率提升问题;他带头打坝挖井办社办校,解决了老乡增产增收增智问题。在这里,总书记埋下了实事求是的种子、定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调子、也结下了一生难以割舍的根子。
燃点信仰之火,知行合一,志存高远。信仰,因其高远而闪耀;信仰,因其艰辛而难守。在苦难的岁月里,在灰暗的前途下,总书记没有忘记信仰,没有忘记学习,没有忘记初心。从北京下陕北,他带的最多的是书;在田间和炕头,他看的最多的是书;由理论而实践,他追询最多的也是书。他看史书,知古而鉴今;他看洋书,学西为中用;他看马列书,自觉修炼政治品格;他看文学书,努力提升文化素养。从那时起,他就与书为伴,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哪怕当一辈子“黄土地的儿子”;从那时起,他就砥砺信仰,“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由知青到大学生,从中央到地方,在党政军各个条线各个领域,总书记是这样想的,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学习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学习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燃点心中“三把火”,倾注为民“一片情”,以实际行动奉献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力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合力奋斗!
篇九
29名受访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于是,这样的一本口述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发行了。它是我们一面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镜子,更是我们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此书给了我青春的答案,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深深铸就了一位人民领袖的爱民为民情怀、勤奋好学精神、艰苦奋斗品质、苦干实干作风。我将从中汲取精神养分,锻造自己无悔青春。
以苦干实干精神为青春筑梦。青春没有实干,梦想就是空想。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也是苦干实干的七年。在这七年里,他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生动诠释了他说的那句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这七年里,他扎根黄土地,于实处用力,用青春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从带领一个村的群众修灌溉井、修沼气池到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一步一个脚印,他用实干精神诠释了党员的本色。基层很辛苦,也能锻炼人,我们基层的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实字当头、以干为先,结合当下正在进行的党员干部“大走访”,切切实实做实事,让青春年华在奉献中升华。
以爱民为民精神为青春着色。共产党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总书记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他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同梁家河老乡们甘苦与共,用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习近平刚到梁家河时,得知一个老党员的老母亲过世了,习近平和一起插队的知青前去看望,因为顾忌当地的忌讳,先是征求了家属的同意,然后才去给过世的老人恭恭敬敬的鞠了几个躬。这体现了习近平对待群众的细心和关心,更体现了习近平对基层群众的尊重和热爱。一句“近平真是个好后生”,真实的反映了基层群众对他的认可和肯定。“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这就是总书记一直以来秉承的工作理念,也是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和认真践行的工作目标。
以艰苦奋斗精神为青春聚力。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环境中,青年习近平闯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不仅磨炼了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还锻造了不避艰辛、不怕困难的品质。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一系列讲话和回信中,我们可以深刻感知他在艰苦奋斗中锤炼的意志品质。在成长和奋斗过程中,有缓流也有险滩,有喜悦也有哀伤,我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一代人,要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勤奋好学精神为青春加油。总书记“在窑洞里的时候,就在炕桌上、抗沿上写字。天气暖和的时候,他就搬一块石头,坐在石头上,趴在磨盘上写。”“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道:“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这种勤奋好学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轨迹。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40多年了,知青的珍贵记忆虽然沉淀在流年岁月之中,但绝对没有褪色。发展,对于青年人来说,未来之路虽有困惑,但注定会越走越宽广;攻坚,对于青年人来说,前方征途虽有荆棘,但注定会越走越光明。贯穿于这个过程的,有一份永恒的坚守,叫做不忘初心,有一个常新的镜子,叫做榜样力量。对标看齐,方能补齐自己短板,愿年轻一代的自己,能在基层一线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篇十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这是一部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七年的知青生活,发生在总书记一生中最宝贵的年纪,这七年也构成了他走向未来的人生底蕴。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七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在梁家河的土地上,总书记经历过磨难,也得到了锻炼;备尝了艰辛,也赢得了真诚,他把他的汗水和理想献给了那块土地,他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
坚强。刚到梁家河插队就要先过“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应当说,这四关过得很艰难,既要克服身体的种种不适,更要在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上得到转变和升华。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在磨难中,铸就了执着的信念、坚贞的品质、顽强的性格、坚韧的志气。这也让他获得了人生的真谛:艰难玉成。
读书。与习近平一起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的书装满了两个箱子,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的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读书时会注重分析对比,一方面,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另一方面,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他常常是以看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作为佐证,不断拓展书中的知识。其实,读书就像吃东西,久而久之,读过的那些书就融进了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信手拈来。今天,我们再来看看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之所以能引经所典,都与他一直以来注重学习、注重读书有关。正如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讲到“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为民。“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这是1974年习近平放弃了招考工农兵学员的机会,对知青雷平生说的一段话。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靠自己的苦干、实干作出了一番成绩,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磨坊、办沼气。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刚到梁家河没几天就去吊唁一位老党员过世的母亲;对智力有点缺陷的灵娃的包容、关心;把“娘的心”针线包送给村民张卫庞;帮助果农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把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都给了讨饭的老汉;对贫下中农、老人、儿童、残疾孩子的真诚相待……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他在知青时代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对人民群众的深情。
担当。大事、难事看担当。梁家河的村民石春阳说:“我们选近平当村支书,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这就是习近平做事情时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不搞形式主义,立志办大事,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敢说、敢做、敢担当。当今,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具有敢于担当和战略定力的品格,都与他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所养成的担当精神息息相关。
信念。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在我一生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革命老前辈,一种就是我那陕北老乡”。在他七年的知青岁月里,虽然年青,但是单纯;虽然粗犷,但是真诚;虽然平常,但是踏实;虽然艰苦,但是忠贞;虽然田荒,但是心齐;虽然地僻,但是人亲;虽然枯燥,但是欢乐!他面对荒山和黄土,没有被艰难困苦所压倒,他经常说自己是“老陕”,他把自己完全融入了农民之中,定准人生的基调,为山沟里农民的幸福生活而全力拼搏。他把汗水洒在这块热土上,把理想交给了他的知青时代,这是他人生的起点,在这里他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的父母都是上山下乡的知青,我是听着知青故事长大的,从小我会跟着父母一起看关于知青生活的电视剧;会看一些父亲放在书柜里关于他们知青年代的书籍;会在他们聚会时,听他们讲当年的故事……起初,我只知道那是一段苦的不能再苦的岁月,男知青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女知青没穿过一条漂亮的裙子,头发吹黄了,皮肤晒黑了……然而,慢慢地我也领悟到了:他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人生的苦难洗礼,心地更宽了、思想更成熟了,那是一笔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当我拿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我是带着一种崇敬、一种敬仰去品读的,字里行间也让我看到了父母“那时的岁月”。无奋斗、不青春。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特殊,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使命,在父辈们创下的美好时代里,做为新时代的年青共产党员,我们当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作为人生指针,校正坐标、找准位置,做心灵上的智者、意志上的强者,坦然迎向属于自己的充实而又充满希望的未来。
篇十一
我们常抱怨“五加二”、“白加黑”,很少沉下心来读经典,没时间、没精力、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都成为我们的借口。此次我校开展经典研读活动,荐一批经典原著好书、评一批优秀读书笔记、奖一批经典研读能手,给我们广大学员一个静下心来研读的好契机。
李强书记指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联系发展实际来学习,化真理的力量为工作的力量。此次我深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确是可一读再读、一品再品的好书,所思、所学、所感与大家分享。
正文
这是一张珍贵的黑白照片,赴延安插队的知青们在北京站合影留念,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挥舞着手中“干革命”的旗帜。知青队伍里有习近平,那个15岁稚气未脱的少年。
1969年年初,习近平背着鼓鼓囊囊的一挎包书、抱着暂时离开那个年代无法回避的社会潮流的庆幸,来到黄土高原。七年里,知青们陆陆续续离开,他是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插队时间最长的少数人之一。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采访实录,共采访29人,同当年与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面对面对话,形成19篇访谈文章,再现了总书记在延川县的七年知青岁月。细细读来,甚觉酣畅,让我们看到了在新闻、电视以外的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那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经历诸多坎坷起伏、却胸怀为民谋福利的抱负并七年如一日的亲切具体的青年,更看到了习总书记如何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何由七年基层时光奠基起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
可以说,为我们广大青年树起榜样力量的同时,也为我们共同助力中国梦注入巨大信心。
“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总书记七年如一日,扎根农村
·再糙的饭他也吃得香,再穷的人他也看得起。
15岁的习近平遭受家庭的变故、时代的冲击,从繁华的首都来到了黄土高原的小村庄。住窑洞、杀跳蚤、拉煤、放羊,面对艰苦的环境,说没有心理落差是不现实的。可贵就在,他在与农民相处中,很快习惯了当地的劳动、饮食、生活等,更是过了四大关中的思想关。
他不再彷徨、不再忧虑,转变思想、端正态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声一个乡亲,下决心扎根农村,这一扎根便是七年。
·哪有天生伟大,不过是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想要什么,就带着大家干什么。
作为外乡人,得到乡亲们一致认可更不容易。出的成绩、造的福祉我们看到了,背后默默的付出与艰辛我们更不能忘记。
总书记带头挖井、与群众一起修筑淤地坝、用连枷打麦子、耕地、捶玉米,总是冲在前头。带领乡亲们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店和缝纫社,敢说、敢做、敢担当,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心里头装的从来都是沉甸甸的民心。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知青说,习近平从不愿意说他自己的一些困难,从来不诉苦,更不抱怨什么,而是把这些事情都藏在心里不说。当时条件艰苦,只得单枪匹马,这一份超出同龄人的稳重顽强和坚实意志让我深思。
我们基层青年党员干部面对的环境大多比习总书记当时的处境要好得多,但仍存在不敢作为、不想作为、不会作为的问题。空有口号及远大志向,却极少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生存状态,缺少自身意志、品格的磨炼。殊不知干事创业者,要有远大志向、浓墨重彩,但更要抓小抓早、温润民心。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虚晃的政绩可以造假,但人民的口碑绝对硬气。不管是知青说、村民说还是各界说,不同的着眼点、不同的交集,但呈现出的总书记对群众的感情是相同的、对百姓的惦念是相同的。
书中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印象深刻。总书记当年离开梁家河上去大学,大家来送他,一个叫石玉兵的残疾人,双腿行动不便,平时不怎么出门,一步一步挪过来要送他。一个缓慢挪动的身影,一颗感恩激动的心,一行不舍难过的泪,我想这便是对总书记民本情怀的最大褒奖吧。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基层青年党员干部如何知行合一
当然读书,不能仅仅读是什么,更要结合书中内容及精神,汲取能够提升自我修养及思想高度的地方。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书中提到总书记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就很值得我们基层青年党员干部反思与学习。做群众工作,他一方面注重公平、平等,给予别人尊重的同时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另一方面以身作则,要求群众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不说空话、不说大话,实实在在讲道理,踏踏实实为民生。大家都服他、信他。
多位乡亲在讲述中提到这一个细节,说习近平开会,讲话的时候大家都静悄悄地听,积极参与讨论。联系起在电视里看到,无论是总书记下乡调研,还是在重大会议上,都能说到要害处、说到点子上,手中无稿、心中有数。我想,这一段插队磨炼的经历,为总书记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身处于一个深刻变革、瞬息万变的时代,社会不少浮躁风气甚嚣尘上,作为基层青年党员干部,要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真正做到定得住、坐得下、走得出。
而不断读书、不断学习,跟上时代步伐,正是增强定力、活跃思想的必经之路。
习总书记在七年艰苦的环境中不忘读书学习,是榜样力量。从书本上学,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是书;在乡亲中学,学习陕北方言、学劳动;将所学用于民,办夜校、讲课、教乡亲们识字。学内容的同时,开阔思路,学会从不同侧面去了解和分析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可以说,总书记的执政理念在多年持之以恒的读书学习中得以沉淀。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少党员干部,在外出学习考察时还走马观花,来了、看了、走了,留不下、想不出、干不来,更不要说读课本、学经典。很多刚走出象牙塔的高学历干部,自恃有知识、有文化,殊不知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
·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
《朗读者》里,有一集是一名村官。说的是黑土麦田里的守望者、理想的践行者秦玥飞。有人这样问他,你不觉得是大材小用了吗,耶鲁高材生去农村,可是他回答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平台,是小材大用了。
我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和他一样,跨越城市与乡野,跨越象牙塔与田间,如同他所朗读的《泥泞》。我们都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每一个人都是习总书记人生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笔。就像书中所说,一路有荆棘,未必是坏事,顺利但比较平淡地一生,走这样的路肯定会很轻松,也没有什么磨难,可能有所成就,但那样就会失去很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经历的机会。
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过去,近平当我们村支书,我们有干劲、有奔头;现在,近平当全国人民的主席,当全党的总书记,我们更有拼劲、更敢闯了。”
——村民张卫庞
相比七年前的梁家河,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深刻变革,各种问题错综复杂,情况更为复杂。从中国梦到两个一百年,从经济结构调整到四个自信,从反腐到扶贫,无一不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与敢想、敢做、敢担当的魄力。
作为基层青年党员干部,作为省委党校哲学班的一员,我们更要增强“四个意识”,提升“四个自信”,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两聚一高”,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不忘初心、砥砺前进。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更加坚实的思想觉悟,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篇十二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对当年那些与习近平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的形式,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故事。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深深为年轻的习近平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不管是一起下乡的知青还是同吃同住的群众,讲到知青时候的习近平总书记,都不约而同地讲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爱看书、爱学习。年轻的习近平读哲学,读历史,读文学,老乡们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当时是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
去梁家河插队时,年轻的习近平带了两大箱的书,每次探亲或外出也总带一些新书回来。在梁家河插队期间,白天干活随身带着书,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年轻的习近平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素养、知识学养、道德修养和理论涵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说到:“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的学习条件相比,我们现在的读书条件相当优越,公共图书馆书目众多,实体书店随处可见,公共图书馆也为我们提供很多免费的在线图书资源。但说起读书,我们总是说没时间没精力,白天要上班,下班要照顾家庭,时间都去哪了呢?在刷不完的微信朋友圈里,在激烈的游戏对战里,在看不完的电视剧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都应当像习总书记那样,抓紧大好时光,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学习托起我们成长的梦想,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篇十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我们生动讲述了总书记的青年成长故事,还原再现了总书记的人生历程,读来心灵一次次受到冲击和震撼,思想一次次得到洗礼和升华。七年的艰苦知青生活,练就了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求实作风、稳健风格和非凡气魄。七年间,习总书记在农村与农民朝夕相处,同人民建立起了血肉联系,明白了“依靠谁、为了谁”的道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读懂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以民为本,行动是最好的说辞。作为检察干警,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执法为民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执法为民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执法为民根本宗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提高检察工作亲和力、公信力和认同度。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执法为民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进一步转变办案方式,改进执法作风,提升工作水平;准确把握执法为民的基本原则,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程序与实体并重、惩罚与保障并重、公正与效率并重、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不断探索、总结、完善执法为民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
二是要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全力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严厉打击危害民生民利的严重刑事犯罪;强化诉讼监督;积极延伸检察办案职能,坚持运用检察建议、检察公函、工作通报等方式,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要切实转变执法办案方式,提升检察执法公信力。切实保障当事人诉讼权益;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为律师履责提供便利条件,重视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确保诉讼程序依法规范,加大对审查逮捕、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刑事和解、不起诉,以及争议较大案件公开审查听证力度;推进司法办案场所建设,把其建成展示检察机关公正、亲和、为民良好形象的重要场所;完善释法说理制度,建立完善民意沟通和表达机制。
四是要扎实改进执法工作作风,增强检察工作亲和力。加强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发挥检察门户网站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加强“广东检察”门户网站以及各级院子网站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网上查询、咨询、预约系统,方便群众查询和诉讼;改进执法为民工作作风。
五是努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强化群众工作能力学习培训,增强做群众工作意识和能力;坚持青年干警到信访岗位锻炼制度,使青年干警了解社情民意,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发挥执法为民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和带动检察机关服务群众工作的整体水平。
六是创新工作机制,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拓展执法为民新平台,运用检察微博、微信、远程视频等方式,创新为民服务平台、拓宽联系群众渠道;总结各派驻检察室先进为民服务经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组织集中采访、“检察开放日”等活动,扩大公开范围,创新公开形式,积极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主动听取和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加强舆情收集研判,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作为改进工作、检察决策的重要依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新原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13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0392.html
- 上一篇:党员示范岗活动实施方案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