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2018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家一起来看看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该如何写征文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参考!
篇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家的住房经历了从平房到楼房再到二层小洋楼的变迁,从使用汗厕到水冲厕所,从土坯墙到白墙,从砖墁地到水磨石墁地再到地板砖墁地……我家的住房从满足防风避雨到舒适温馨,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感谢党、感谢改革开放、感谢社会主义,没有党和政府的引领,就没有我家住房的巨大变迁。
80年代,自己正是上中学的年齢,家里住的是两间平房,低矮潮湿,一到夏天,就得往地面上撒石灰,否则屋子里潮呼呼的,难受死了。屋子的墙壁还是土坯垒的,麻麻渣渣,跟后来的雪白的立邦漆、豪华的壁纸怎么比呢?后来,条件改善了,改为了砖墁地,屋子里再也不像过去那么潮了。
冬天生炉子取暖,屋子温度在大冷天仅有5度,最担心的是煤熏。在我记忆当中,我受了两次煤熏,浑身没劲,头痛得厉害,当时还以为是感冒呢,回想起来真是无知,好后怕啊!
1992年,我结婚了,父母给我们小两口置办了一所平房,二分六、三间半,石头垒成的地基,还打了圈梁,水磨石地面,雪白的墙面,真是今非夕比了。有了这么好的瓦房当婚房,在当时的条件属于中等偏上了。刚开始的一年里,冬天还是用烧火取暖。到了第二年,时兴安装土暖气,我们也赶了时髦安,再也不用担心中煤熏了。
但是,烧土暖气毕竟比不了楼房的暖气,温度上不去不说,最烦心的是脏,因为得在屋子外边的暖气房填煤,一捅炉子,乌烟瘴气的,出不来气,弄得浑身跟土猴似的。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因为晚上往小独轮车上倒带火星的炉灰,竟把独轮车烧毁并引发了一场火灾,幸亏家里离消防队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咱们也买楼房吧,还是住楼房干净、方便,冬天还暖和。”妻子建议说。“咱们哪来的那么多钱呀,借钱买房,多累呀!”我一口回绝了。最后,还是经不住妻子的好言相劝,1997年,我们跟亲戚朋友借了6万多元,加上自己的2万元多了,买了一套90多平米的楼房。
这楼房一住就是20年。这些年,告别了住平房生土暖气的烦恼,出来进去的方便多了,大冬天的,也不怕上厕所了。
眼看着,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儿大当婚女大当嫁”。儿子找上对象,最起码得有自己的独立住房,这是当父母的首先应该考虑的“硬件”。我和妻子合计,现在的楼房单价太离谱了,连我们这个边远郊区都快到3万了,再买楼房真是有点承受不了。“现在咱们平房那边很多家都盖二层楼了,咱们不如凑凑热闹,一来儿子将来可以住咱们现在的楼房,二来咱们俩可以再回平房住了。自己家的小别墅,住着谁也不妨碍,多好啊!”
我同意了妻子的建议。平房从今年5月份拆除到现在,基本上完成了主体建筑,上冻前安上窗户,做好保温,就等明年再做地暖和内外装修了。对了,忘了说了。现在农村的住房条件真是改善了,就拿冬天取暖来说,有了地方实施了煤改气工程,有了地方实施了煤改电工程。煤改电,冬天取暖实行峰谷电,晚上9点到凌晨6点,每个电字仅花1毛多钱,一冬下来,省不少钱呢!
这就是我家近40年来住房的变迁,这正好是改革开放40年的时期,我深切体会到,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逐年增长的工资福利,我家的住房怎能经历如此巨大的变迁呢?
我由衷地感谢党、感谢政府,一心为了百姓的福祉而殚精竭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要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化为努力干好工作的强劲动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二
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口,平坦的水泥路面穿村而过,一辆辆小车来回穿梭,村道旁的路灯整齐划一,绿化的树木随风摆动,自来水通到了厨房,一座座平房站立在村道两旁,瓷砖墙,大红门,耀眼增光,院落里有了洗澡间、客厅,洗衣机、液晶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已经普及,增添一辆小汽车也不足为奇,这一切是眼下老家农村看到的现状。提起现在的生活,用八十多岁老母亲的话说:“盖上八床被子做梦也梦不到!”
我的家乡位于渭北旱塬一个偏僻的村庄,40年前的1978年,我小学毕业走进坐落在镇上的初中,现在回想起当年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相比,真是天地之差。
上小学时,穿的是母亲晚上加班缝制的老布衣服,一身的确良白衬衫、蓝裤子,只有学校有活动的时候才能穿上一天。小学4年级才穿上第一双凉鞋,我们当时叫做空气鞋,走在同学面前,脚跟弾的啪啪响,炫耀自己的富有,同学的目光中明显露出了羡慕嫉妒恨。去初中报名第一天,穿着母亲熬了几个晚上给我缝的白底蓝道老布衬衫,左胸前还缝制了一个小口袋,专门用来插钢笔,当时的心情比现在穿几千元的衣服都高兴。
当时由于我家劳力少,3个姐姐到了挣工分的年龄,相继出嫁,就靠母亲一个人,年年是超支户。玉米、红薯、苜蓿、豌豆、变着花样吃,只有过年、家里来重要客人、管老师饭,才能吃上小麦面馍和面条,我当时的梦想就是以后天天能吃上白馍夹油辣子。
想起看电视更是有趣,我上小学时,村里每个月放映一次电影,全村没有一台电视机,常常晚上结伴赶往邻村看一场电影。记得大约是1974年前后,我村一户人家买了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挤满了人,他家准备修建,摞着买来的砖,来迟的人看不到,就把砖块垫在脚下,一直要看到“晚安再见”,他每天早上要重新整理砖块,天天如此。
那时电视连续剧刚刚兴起,《霍元甲》、《陈真》、《万水千山总是情》等,是每天晚上必看的内容。
1981年4月,我领到了第一个月工资33元,副食补贴5元,共计38元。每个月零存整取5元,到年底可以取到60多元,交给父母过一个好年。单位离家有几公里,骑着父亲使用了多年的“永久”牌自行车,每星期五下午、星期天下午来回一趟。
记得一年冬天下雪路滑,骑自行车困难,我的领导和我同村,他带着我走近路去单位,途中要过一条小河,望着河床上的冰面,我犹豫不决,他挽起裤腿踏破冰块,深一脚浅一脚先走过去,我紧随其后,至今遇到天气变化,两个小腿就感受到刺骨的疼。1983年,母亲攒了我几个月工资,给我买了一双皮鞋,当时考虑我还小,脚还要长,鞋买的有点大,在鞋前面塞上棉花,现在回想当时的样子,十分滑稽。
后来考虑我要成家,端的是“铁饭碗”,经常在人面前,花了75元,买了一块“蝴蝶”牌手表,父亲工作了一辈子,直到退休还用的是一块怀表。当时流行的是“飞鸽”牌、“永久”牌自行车,价钱太高买不起,我工作了几年后,才买了一辆杂牌“龙鳯”牌自行车,而且用黑胶带把裸露的地方全部缠起来。同村一个人在省公安厅工作,回来家开的偏三摩托车,孩子们很稀奇,围在摩托车周围观看,后来换成了帆布篷吉普车,趁司机不注意偷偷摸上一把,笑着迅速离开。
村子中间有一眼井,全村几百口人吃水全靠它,每次绞水最少需要两个人,一个人绞,一个人帮忙拉绳。一次一桶,相互帮忙,担满一瓮水往往需要一晌时间,常常是井房边担水的人排起长队,家里没有劳力的人家,吃水非常困难。后来改成了电动绞水,村子里专门安排了一个人,把水放到水池子里,每天定时供水,这样人轻省了许多,年轻力壮的担水,老人、妇女架子车上放着水桶拉水。再发展就是用水泵抽水,直接抽到水池里,吃水还是靠人担、车拉。现在用上了自来水,水直接进到厨房、院落,拧开龙头就可以用上干净卫生的水,家家安上了智能水表,随时都有水。
看今天的幸福生活,忆40年前的艰苦岁月,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母亲说:“现在的日子不是油和面,而是香油和面,生活在天堂之中!”
篇三
最初亲临小镇,从未想到两三年或者多年后,会回忆小镇细节里的片断;也未曾想到,小镇能成为全市重点示范镇。离别多年,恍惚觉得小镇值得留恋的地方太多。小镇与李家岔镇、南沟岔镇称为“三岔”。因地处于白于山区,交通等极其落后,常常被其他发达镇上的人讥笑。
小镇有条出名的川曰**。
**自古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据记载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受其父惠公的器重,而惠公死后,重耳继母伙同亲生儿子诬蔑重耳图谋不轨,设法陷害其于死地。为逃难,重耳逃到今涧峪岔镇一代,十九年后重返晋国,继承了王位,为晋文公。为了纪念晋文公重耳,人们便将此川命名为**。**,古称走马川,是淮宁河的上游河段,也叫**。
一九九五年秋天,我从村小学考入镇中心小学。毛驴架子车装载着上学必须的生活用品和书籍,走了一个半小时的颠簸路,来到距村子十五华里的镇上。父亲陪我报好名,置买了生活用品,便赶回村庄,我与一群天真无知的同龄少年挤在一条土炕上。宿舍门口到窑掌盘一条长炕,灶火垒在门口。崭新的被褥铺在破烂的席子上面,十二个来自不同村子的孩子躺在炕上。起初对小镇的一景一物十分神秘,不到一周,熟悉了小镇的一切,不再觉得好奇。初一读完后,我转学到县城。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回忆小镇的文章,讲述了二哥从延安师范毕业后在涧峪岔小学从教时,我和他相依为命的日子。二哥分配在镇小学教三年级,我搬在他办公室住,他给我辅导并督促我学习,正是他的耐心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小升初,我的成绩优异。
小镇让我领悟了手足兄弟亲情,也让我觅到了知心爱人。她是杨家河,我是迷家河。杨家河村的小河从北端绕过镇子,迷家河村的小河从镇子南端流过,两河最终流入淮宁河。我常常在爱妻面前说:“我们俩是佛的特意安排,经过千年的轮回,一座大山隔着的两条河经过千万年的自然变化,慢慢地汇集在一起了,也会让我们俩的爱情之河流一辈子的。”我和爱妻是初中同学,二零零八年,我俩喜结良缘。
离别多年,再次回到涧峪岔镇,一时还以为走不那个繁华大镇了。小镇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亲切的舒服感。我在小镇上呆了三个多小时,同学们娓娓诉说移民搬迁给带来小镇的实惠和变化。小镇往日陈旧的面貌一去不返了,我上过的小学、中学都盖了新楼房,面貌焕然一新。窄窄的街道宽了,马路平了,两旁矮小破烂的小瓦房不见了,小洋楼却盖起来了。背街小巷硬化了,长青树木绿意盎然。看着小镇的变化,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心底默默许愿:以后一年回来两次。
小镇上的柏油路通往各个村子,家家户户的院落修的整整齐齐,三孔或者四五孔窑洞为一院,大门院墙的,粉刷了统一颜色。这天,正逢涧峪岔镇集市,街道里人来人来,销售的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来小镇赶集的几个远房亲戚拉住我的手,叫起我父亲的名字说:“你是老三吧?”我连连点头问好。他们几个合不拢嘴,抢着给我说涧峪岔环境好了,条件也好了。他们积极响应移民搬迁政策,都迁到镇子上住了,旧院子变新了,水泥路成柏油路了。
我正听得入迷,一位老乡给我指着重耳公园说,涧峪岔镇政府挖掘历史文化,投资了几十万元,修建了重耳主题公园,住在那四栋小洋楼上的群众锻炼可方便了。这里居住的人像城里人一样,一早一晚都到公园里跳广场舞,就连跳舞的音响、服装都是镇政府提供的。
“他分了一套,我和我儿子各分了一套,我儿子早就住进去了,小孩子在镇上上学,再也不怕早上冻,晚上黑的,去学校方便多了。”站在一旁的李大叔抢着说道。
“那你们花了不少钱?”
“用不了多少钱,政府补着了,我们可是享受到了移民搬迁的好政策哩!”
“老家的地方废弃了?”
“怎能废弃了,人家镇政府还补贴哩!”
看着他们喜悦的样子,我心底情不自禁地泛起层层暖流。我与他们的交谈中,他搬进小镇的喜悦我完全能体会得到。那时候,在农村,吃、住、行都受了很多苦,如今他们离别村子,住进楼房,走在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过着快乐的日子,怎能不高兴呢?
我走在小镇的街头,走走,停停,看看,我对小镇的感情就在一个多小时,增加了无数倍。站在涧峪岔新桥头侧身观望涧峪岔镇子的地形,完全像一轮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小镇的人民一路远行;像一块面包,滋养着每一个人。我没有理由不眷恋,没有理由不怀念!一个小小镇子让我领悟了移民搬迁给我至亲至爱的乡亲带来的实惠,何不感激小镇。
篇四
四十年前,虽然父亲在县城建筑公司上班,吃着村里人羡慕的“商品粮”。但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泥土,在下班后的傍晚,或在工休或节假日,他便拿起锄头下地帮母亲料理“责任田”。
记忆中,他每天一大早就骑着那辆“二八”式自行车到城里上班,傍晚才回来,而这也是我最盼望的。父亲微笑着穿过暖暖的夕阳,蹬着车向家门口的我赶来,一停车便取下车架上的帆布包,里面有时是糖果,有时是饭桌上的美食,这一幕成了我童年最温馨的记忆。
那时我家和村里另一家人合住在有着天井的老屋里,东西两排厢房,对门人家四间,我家两间,厅堂共用。我家的两间父母一间,我们兄妹一间,屋里因堆满杂物显得逼仄阴暗,柱梁灰黑,墙壁白灰剥落,露出斑驳的原色土坯。顺着老屋的木梯可以爬到阁楼,小时候,那里是我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宝地。听母亲说老屋还是土改时分给爷爷奶奶的,但二老在我父亲十几岁时就过世了,留给父亲这两间老屋。那些日子贫瘠而温暖,屋子虽然那么小,却盛满了下我和弟弟的欢笑。后来,随着妹妹的降生,父亲就萌发了另建新房的想法,但父亲工资不高,加上母亲挣的工分刚够全家五口的温饱,建新房只能是深藏在父亲心里的一个梦。
而且这个梦因为一次变故,似乎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在建筑工地上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手臂骨折,我家犹如塌了半边天,坚强的母亲表面平静,一边忙农活一边照看住院的父亲,但我几次看到她躲在门侧偷偷抹泪。
父亲伤愈后手臂不能完全伸展,做不了重活,公司就让他做门卫,但工资少了许多。那时,改革开放的东风已经吹到我们那个小山村,村里分田到户了。于是,每到农忙,母亲便不得不请人犁地。看多了村里人的脸色,从不爱求人的父亲狠心买了头牛,从没摸过犁耙的他用伤残的右手扶握着沉重的桀骜不驯的犁耙,出现在村里人惊讶的目光里,犁沟从最初歪歪扭扭到最后笔直如线。没几年,父亲的犁地技术就让村里人啧啧称赞。
为了早日实施建新房的宏大计划,父亲和母亲更加拼命地准备,整天没日没夜地忙碌。家里除了种三亩水田和三亩旱地,母亲还把山脚边河滩上的小块荒地开垦出来,种上花生、棉花和大豆。父亲每天一下班就赶到地里,在村里人看来,这个吃“公家饭”的人和起早摸黑的庄稼人并没有什么两样。而我和弟妹也开始帮家里分担家务,每天早晨,我早早地起床做饭。一放晚学或是休息天,就挑井水(那时家家灶间都有一个大水缸),或者和小伙伴一起砍柴,打猪草。弟弟则负责放牛,早晚各一次,必让牛吃得肝腹圆鼓。农忙的时候,我们又帮着大人除草、摘棉花,拔花生摘花生,甚至连年幼的妹妹也跟在大人后面,学着大人像模像样地干农活。“双抢”的时候,割稻、挑稻、打谷、拔秧、栽禾,样样少不了我们的身影,到读高中的时候,我割稻和栽禾的速度甚至不逊色大人,算得上家里一个壮劳力。
我家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加上儿女一年年长大,父亲决意开始他的圆梦计划——就在老屋后面的空地上做楼房。先造底层,等有条件再造第二层。为了节省买碎石的费用,那个暑假,我和弟妹每天都到村庄的后山捡细鹅卵石,然后踉踉跄跄地挑回家。父亲除了浇水泥梁柱请人帮忙,其他都是他利用工休时间,和母亲像燕子筑巢一样,摸遍了一砖一瓦,终于把新家的第一层造好。
因为造房欠了债,后来又要为我筹大学的学费,父亲建第二层的计划一拖再拖,让他感到轻松一些的是弟妹高中和初中毕业后,先后南下广东打工,并且开始从南方往家里寄钱了。在我工作后第三年,新房终于造好了第二层,父亲的新房梦终于实现了。后来的几年,父亲又陆续把房子装饰一新,地上贴了大理石,墙壁粉刷得雪白,还添置了各色家具家电,连外墙也贴了瓷砖。父亲看着自己矗立在村头的杰作,脸上的笑意有了从未有过的舒展。
五年前,父亲退休,在我们兄妹一再督促下,父母把水田送给别人种,却还种着三亩多旱地,并以“种旱地省事”和“闲不住,多少种点也可以活动活动身子”等理由,搪塞我们的催促。我们本以为父母可以安度晚年了,但操劳过度的母亲又患上了恶疾,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折磨着她。去年我和弟妹约好回家过年,我从千里之外的长江边起程,妹妹从南方出发,她打工的时候和一个广东青年相识相恋,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弟弟去年也回家在城里开了一家汽车装潢店,结束了在外打工的日子,母亲看着围坐在桌边的儿女儿媳女婿还有她的孙子孙女,笑意灿烂,未了却抹着泪伤感地说:“你们都大了,家里也不愁吃不愁穿了,要是不得这些病,日子还不好过得很呢。”我劝她:“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有什么病不可以看的。”父亲插话说:“你看你,做了针灸和按摩,你不也说颈和腰不那么疼了吗。”
一个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了,而我家就是这四十年变化的一个缩影。父亲实现住房梦的路上不停奔波,执着前行,其中有追梦的苦痛和挣扎,更有梦想成真的幸福与甜蜜。这四十年,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用汗水浇灌日子,用心血抚育子女。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普通父母中的一个,但就是他们,像勤恳负重的牛牵拉着我家从贫瘠走向红火,就是千千万万的他们,牵拉着一个国家从贫穷走向富强。
篇五
我的家乡——**市**县,是**省一座蜚声中外的文化古镇、旅游大镇,现在又以经济开放名闻遐迩。她钟灵毓秀,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令人向往,改革开放成就我的家乡**县发生了质的飞跃,她历史悠远,文化流长,人才辈出,是一方神圣的文化宝地。
聚焦培育新兴产业。我的家乡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基金引导和全产业链打造,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17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企业3家、产值增长18%。启动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二期规划建设,增材制造智能装备产业园新引进企业8家、累计落户企业39家,获批成立全国第二家省级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家企业入选**省机器人产业专利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以大健康产业研究院为载体,加快引进超5亿元以上项目。目前,爱瑞特获国家工信部专用车生产企业资质,健康食品研究院、检测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溜溜果园入选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大健康产业产值已突破百亿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我的家乡推动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新兴服务业提速扩面,积极创建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区和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编制全县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进省级“江南慢谷”旅游度假区、五华山旅游景区等建设,打造优质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特色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制定“电商**”建设意见,鼓励发展物流、金融、设计、外包等产业,持续促进健康、养老、体育、教育等消费,加快培育形成新的服务业增长点。目前,淮九路“江南慢谷”已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马仁奇峰玻璃栈道、客运索道项目建成运营,景区去年接待游客73万人次、营业收入6600万元,分别增长188%和120%。电商进农村“两中心、一站点”体系基本建成,县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级示范园区,全县电商网上销售额24亿元。
家乡不仅充满了湖光山色的自然美,而且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南门河两边河堤绿树成荫,安定花园等小区拔地而起,商业城里门庭若市,两东大街两旁高楼林立,栉比排列,大有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大楼上彩旗迎风招展,向你展示着当代**的活力。走在街上,车辆如梭,行人如流,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你眼花缭乱,目不瑕接。听!学校里每天书声琅琅,不知为祖国培育出多少人才啊!看!精神焕发的老人们相约在公园里跳舞、打太极拳,舒适地享受着晚年的欢愉生活。瞧!家庭主妇们兴致勃勃地学起英语、电脑,为更好地投身于家乡的建设积蓄力量……
今天,我的家乡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飞速前进,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在家乡人民的共同奋斗下,家乡的经济展翅腾飞,明日我的家乡,必将乘风破浪,更上一层楼。
我爱我的家乡,我的母亲河!
篇六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个性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些处在农村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出生在90年代末,家乡在董马村。听我的外婆讲,以前我的家乡很贫困,一大家人都挤在一件小小的茅屋里,里面的光线很暗,没有暖和的衣服穿,一件衣服要打好多补丁,并且大的穿了,小的又之后穿。村子里的人是吃不饱、穿不暖,农民们靠抢公分、分粮、分钱。一年到头分的粮食,不够吃,钱也不够,有时连盐都买不起吃。村子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每逢雨天泥泞不堪,人们走路都要从山上绕道。孩子们在破陋的教室里读书,也有孩子因交不起几元的学杂费上不了学。以前没有电气设备,要与远方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靠信件,这种方式又慢又不方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里开始有了电视机。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集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精彩节目,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彩的明天。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下,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原先村民们挤在狭小阴暗的老式木房子里面,此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红砖青瓦房,并有了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有的还建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以前窄小的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此刻转成了宽阔的水泥大道,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此刻我回家能够坐着小车直接就到家门口了。小康示范村使整个村子焕然一新。此刻的孩子们都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并且国家免减了书杂费,村子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村民们都有均衡饮食。还能够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我的家乡的确变化了。我认为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立足此刻,展望未来,实现梦想,都是十分重要的。家乡的变化就是很好的见证。
篇七
1984年,我正在家乡庄浪县良邑乡李咀村小学上二年级。那一年,改革开放的第7个年头,村里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买来了一部12英寸的黑白电视,是全村最早的一部黑白电视。
于是,村里的男女老少一窝蜂地涌到这户人家看稀奇古怪。他家的上房炕上坐不下,就坐在地上;地上坐不下又站在院子里。看着电视上出现的图像,一些上年纪的人说,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国家本事大得了不得,制造出那么大一个塑料匣匣,里面啥都有,电视机里那么多人从一根细细的电线绳子里能钻出来吗?村里来看电视的人把全村“电视首户”闹腾得半夜三更还不能入睡。看上两三个晚上,大人们都不好意思再来。为了看电视,我们这些孩子们根本不知道顾忌脸皮,更何况当时中央台正在上演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每一集电视剧刚搭头观看,看得兴趣正浓厚的时候,这一集就结束了,仿佛一眨眼的功夫,大家都埋怨这一集电视剧格外的短暂。
看完电视剧,我们还赖着脸皮一个不漏地接着往下看节目,包括广告节目也看得津津有味。眼看着主人家瞌睡得直打盹,我们还是丝毫没有回家的念头,人家也不好意思说出让我们回家睡觉的话,直到电视屏幕上打出“晚安”的字幕,我们才如梦初醒,恋恋不舍地离开人家。那时白天没有电视节目,孩子们整天兴趣关注点就是昨天晚上演出的《西游记》,脑子时时刻刻都在回放精彩情节和片段。
好不容易熬过漫长的白天,刚刚吃过晚饭,饭碗丢在一旁,溜出大门,又直奔“电视首户”。没想到人家已经插上了门闩,只听见人家电视机里传来孙悟空打斗的动感声响。眼看着电视剧被耽搁,我们焦急的眼睛对准门缝向里张望,小声地叫喊着人家孩子的名字:“开一下门……”声音小了,里面听见也装作没听见一样,根本不开门。我们把小手伸进门里试探着取开门闩,却根本够不着,只好缩回手,非常沮丧地抱怨大伙:“赶紧喊,再稍微迟一下,这一集就演完了。”里面的人实在装不住我们接连不断的喊叫声,就给我们开门。等开了门,没看几分钟这一集就临近结束了。我们几近乞求地说:“以后不要再关门了,等我们家有了电视,就再也不打搅你们了。”以后,这家人每天晚上纯粹把电视搬到巷道里,在桌子上放稳一把椅子,把电视架在椅子上,每天晚上村里的人拉一把小板凳,坐在巷道里看起了露天电视。
看着人家的电视,自己心里想着,自家什么时候也能买上一台电视,那时候可以躺在热炕上看电视,多气派和自在啊!
到1990年,村里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有黑白电视。有了黑白电视,人们开始盼望着看上彩电。那时村里人把一种红、黄、绿三色的透明彩纸贴在黑白电视屏幕上,为电视图像着色,让电视图像透射出简单的彩色。到了1992年,村里的人开始买彩电。于是,新媳妇的嫁妆由黑白电视升级到彩色电视,娶媳妇的人家首先看上了彩电。
40年后的今天,接收信号由过去易拉罐制作的简易天线只能接收到一两个台,到“电视锅”(卫星电视天线)、再到现在进村入户4G网络普及,节目纷繁精彩,而且每天24小时都有电视节目,随时都能看。电视机类型升级迭代,从全村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到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彩电,而且有些还是纯屏高清晰度的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年轻人更要求外观时尚,操作简便,能上网能看电影……
现在村里来收破烂的人吆喝着回收黑白电视,一台黑白电视当作破烂来交才值40几块钱。刚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全村老百姓把黑白电视当作幸福生活的象征,家家都在奋斗能买一台。
改革开放40年后,黑白电视成了“古董”,被有些家庭当作破烂淘汰了。从黑白到彩色,见证了祖国40年的奋斗历程,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
篇八
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亲历者,回忆往事百感交集,许多相关事件恍如昨日,浮现眼前。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人经历了国家改革开放前后数十年的变迁。我们可以客观公正分析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国家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变化,从中领悟出一些值得后辈们深思的问题,供他(她)们健康成长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弯路”参考。当然,为了话题具有针对性和客观理性,我选择“高等教育”作为讨论话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点四十年来我国大学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认识。
我们学校前身的北京地质学院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重创(文革中首都“五大学生领袖”所在高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和北京地质学院),在改革开放之前三年被迫从北京迁址武汉,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目前在武汉和北京两地独立办学。改革开放前,学校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其它七所国家重点大学一起成为我国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著名“首都八大学院”(农机、林业、石油、矿业、地质、钢铁、航空和医学)。她们培养了大量国家经济建设栋梁之才,为我国基础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时我留校任教已经8年。因此,我经历的改革开放主要体现在大学教师“教学和科学研究”职能与状态的变化,这些变化带有鲜明的“改革开放”烙印,容我娓娓道来。
先说大学教育。在我的记忆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职能主要属于“传授知识”,这一基本特质至今没有根本性改变。我留校第二年的1971年,学校在湖北丹江校办地质队招收了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学生来源的知识基础从小学(其中有的年龄相当于我的长辈)到1966届高中毕业生(比我晚一届)。我们这些“老五届”(指文革中毕业的1966至1970届),尤其是我们1970届留校任教的“新工人”(按照清华大学对1969和1970届留校教师的称谓,区别产业工人)没有经过完整的大学本科学习。由于处在文革中,有的老教师还没有完全“解放”,恢复教师身份,只好让我们在课堂上“滥竽充数”给这些“工农兵学员”上课,可以想象这样的大学教学质量怎么可能得到保证。
改革开放在教育领域的显著标志是恢复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高考,众多莘莘学子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国家开始派遣大学中的学术骨干前往欧美大学访问学习,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另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逐渐回国充实大学教师队伍,使得我们的大学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大的变化,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高等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大学管理。同时,我们这些“先天不足”留校任教的大学老师乘改革开放春风,勤奋刻苦学习,严格要求,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例如我在担任助教期间,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多轮跟班完整听完所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从讲师、副教授到教授(包括博士生导师),逐步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当年有一件与改革开放相关的事件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82年我们晋升讲师时,除了其它常规条件(多数条件依然属于论资排辈)学校首次要求统一考试英语,并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显示了一点高等教育向“欧美国家”学习势头。由于我们原先的第一外语是俄语,英语属于“自学”,大家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然而改革开放使我较早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通过自学英语打下了一定基础。我在这次职称晋升英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教研室8位申请者中只有我及格,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改革开放使得大学学习英语蔚然成风,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力保证。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广泛国际化高等教育理念使我意识到,大学本科专业教学不仅是向学生讲授书本知识,还需要传授“基础知识、前沿知识和应用技能知识”,同时还要向学生传达治学理念,为他们成为一个“通才”奠定基础。至今多位学生回忆当年我的教学风格时如数家珍:留学澳洲和英国的TYT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记得我当年强调同学们要注意阅读高山教授(后来当选中科院院士)发表在国际专业刊物的代表性著作:“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地球化学组成”;SJJ博士(休斯顿大学助理教授,当年我担任他们的学术班主任和主讲“地磁学”课程)说,他至今记得一次班会,我问同学们谁上过美国两大地球物理(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AGU和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 SEG)网站。留学日本的WD教授说,他对我上课时“强调同学们要有思想”印象深刻。还有一位拥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万人计划三顶帽子的学生(留学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对我科学研究的热情和风格记忆犹新,我们之间始终保持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
科学研究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最大。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高等院校主要以本科教学为主。研究生学位教育始于改革开放之初,据说我国18位首批博士学位颁发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彰显其神圣与庄严。文革前,我国部分大学只有一些规模小的研究生学历教育。因为,那时大学教授基本没有科研项目支撑,研究生教育实际上“徒有虚名”。在我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前学校图书馆基本上没有及时更新的图书文献资料,尤其是外文资料。由于国家穷,不能直接订购国际原版图书和期刊,只有在西安、广州等地设置了几家国际图书和期刊文献影印机构,每份杂志只需购买少量原版,然后影印后向全国大学和科研单位发行。显然,这属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当然,那时候我国还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管理者们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
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是改革开放在科学研究发展重要阶段的显著特征。上世纪80年代中我首次以讲师身份应邀在一个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引起学校一位知名教授(后来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注意。为此,三年后,他推荐我与丹麦哥本哈根教授就一项“古地磁”项目合作科学研究,所有经费由对方支付。此后促成我1994年首次出国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交流,并顺访德国基尔大学,全面开启了我的国际合作科研和交流历程。
改革开放10年后,国家成立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这是我国科学界的一大盛事。这是科学管理向欧美先进国家学习成立的国家级第一个面向全国“童叟无欺,老少咸宜”的科研投资机构。为此,我及时组织申请并前后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一项为青年基金项目(高山负责),另一项为我负责的面上项目,彰显了国家基金项目评审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记得我获批面上基金项目的当年全校获批的面上项目只有8项,青年基金只有5项(其中现任校长和一位副校长各一项)。此后,全面开启了我的基础科学研究之旅。
科学评价是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基本特质。她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促进我国学术机构和个人“自由、公正、公平”有序竞争的有利手段。科学评价有力地遏制了我们传统的“论资排辈”,“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落后思想。摒弃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人治”思维。在科学评价中最为显著标志是通过引入三大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 工程索引-EI和会议索引- ISTP),开启了我国学术机构和个人的适度量化指标评价机制。记得当年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引入SCI,并连续6年SCI收入论文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记得1992年我们学校公布的国际SCI论文只有8篇,1998年国际SCI论文也只有16篇,而目前已经翻了几十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取适度量化指标的科学评价机制,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我国科技成果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大学开始恢复教师职称晋升,但那时基本属于“论资排辈”,例如晋升副高和正高者多数为文革前的讲师和副教授。我们学校在改革开放10年左右后,开始实行“破格晋升”职称举措。其中1990年地质矿产部的副高破格还有一段趣闻。当年我们学校按照部里要求,只能提供15名破格候选人。在学校选拔候选人时,高山博士位居第16名,眼看就要失去这次地质矿产部的破格晋升副高机会。这时传来学校可以再补充5位候选人参与破格答辩,这给高山博士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机会,他在地质矿产部副高破格晋升答辩中“一鸣惊人”,其事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进行了报道。
改革开放给我国政治经济生活带来勃勃生机。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只会开的更大。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历,我有几点深切体会:
1、改革开放的最大变化是“打开了国门”。我们国人从“排斥”到逐步认识和接受国际先进的思维方式。大家认识到普世价值的发展观是人类共同财富,我们应当参与分享。社会公众对知识分子的认识从“臭老九”到“香饽饽”,从“知识越多越反动”到“知识改变命运”认识的根本性转变。爱护人才,尊重人才已经形成一种社会风尚。
2、国家政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形成。我们享受到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我的家乡,广大农民在沿海企业打工挣钱,用勤劳双手创造财富。他们在家乡盖起了城里人羡慕的漂亮舒适别墅,过上了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3、高等教育的公正公平逐步得以实现。大学打破论资排辈,适度的学术指标量化评价机制使得那些凭自己努力勤奋取得丰硕成果的学者获得了他(她)们应得的荣誉、尊严和待遇,并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让大学生享受到那些学术等身的知名教授资源,大大提高了大学的社会地位,让大学生及其家庭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
4、自由科学研究机制有力促进了基础科学研究的进展。大家逐步认识到“基础科学研究是用金钱产生知识,应用技术服务社会是用知识创造金钱”的普世价值理念。现在国家自由申请科研项目的渠道呈现多样化。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钟爱的事业中,实现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保证科研人员每周有5/6以上时间从事科学研究的目标。
篇九
记得小时候,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每天晚上几个小伙伴围在邻居家的那台黑白电视机看动画片。而今,电视早已经走进了村里的家家户户,有线网络实现乡村全覆盖。
记得中学时,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每个周末能用学校宿舍区商店的有线电话给家里父母报平安。而今,手机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普及,让千里之外的游子,不仅能听得见家乡的声音,更能看得见家乡的风景。
记得大学时,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每年寒暑假都能拿着排了好几天长队买的火车票赶回去团聚。而今,网络及移动支付的方便快捷,让忙于工作的我们,仅动动手指就能来一次说回就回去的探亲之旅。
改革开放的4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却是现代中国风云激荡、决定前途命运的40年。这40年造就了新时代的中国,让国家从旧时的贫穷与落后到今日的昌盛与复兴。
“改革开放”这个词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来说很模糊,我们不太明白它有着怎样的深刻内涵,可是从家人的言语中能让我们领会到它的不同寻常。
家人经常说:“40年前,瓦房、草房、甚至是土坯房在农村里还屡见不鲜,而如今楼房,已司空见惯。在那个时期,牛奶一种奢侈品,也只有在家境富足的人家才能看到;也只有在过年时候,才会品尝香喷喷的红烧肉;而好像也只有大年初一,才能换上一次新衣服。”
是啊,40年前,谁能想到今天的中国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穿衣方面也就更不用发愁,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情况;人们要吃得健康,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甚至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出行呢?一架架高速公路横贯神州大地,D字头的动车组列车,G字头的高速列车以及最近的复兴号;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层出不穷。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在外交方面,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2017年的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等都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的发展如此迅速,乃至听起来如梦般不可信,却又真实得不像梦。
时间在指尖飞逝,40年的光阴让中国变得富强,昌盛。让我们翘首以待又一个40年的到来,下一次的四十年,我们一定能实现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而那个时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刻!
篇十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了迎接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中央已经决定要开展大张旗鼓的纪念活动。笔者也凑了个热闹,连续写了《改革开放40年—集体主义的衰落与个人主义的兴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滚滚政治风雷(上、下)》等文章。
笔者出身**省西部一个贫困地区,曾是全国十大贫困地区之一,现在也不算富裕。据父母讲,祖上辈辈都是贫民,属于典型的“根红苗正”。
笔者出生于**年,恰逢文革刚开始,所以可以说是“文革”的产物。等到有点懂事的时候,文革已经到中后期了,最激烈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那时还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我们家所在的生产小队是二队,在大队八个小队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大概在前三、四名的样子。
当时实行的公社社员工分制,一个劳动力到生产队出工一天记多少分。到了年底,把生产队一年的收入(主要是粮食,外加很少的副业收入)和一年全队所有劳力的工分总和进行相除,就算出一个劳动日值多少钱了。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队基本在一天值2角钱上下浮动,最好的一年一天4角,最差的一年一天8分。因为当时一盒火柴8分钱,所以大人们开玩笑说,干一天活,挣一盒火柴钱。有一年一生产小队日值8角钱,可把我们二队人羡慕坏了。
看到有的文章说,人民公社的时候,社员一年到头给队里干活,不仅挣不到钱,还得倒搭。这话不全面。当时农村采取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社员挣工分,队里按人口分口粮,也就是社员用自己的工分买口粮。如果一个家庭里面男劳力、好劳力多,小孩、老人少,那么这个家庭挣的工分就多,除了扣去口粮款外,还能分到一些钱。相反,如果一个家庭男劳力、好劳力少,小孩、老人多,那么这个家庭挣的工分就少。挣的工分不够口粮款,就得把差额的部分给队里补上,这就是所谓的“倒搭钱”。
当时我们那片,一般一个男劳力一天10分,女劳力8分,半大劳力5、6分。一个好劳力,一年能挣3000多分,妇女2500来分,半大孩子1600来分。一个好劳力一年挣的工分,大概可以抵得上2到2.5人的口粮款。也就是说,一个好劳力除了自己之外可以养活1到1.5个人。现在有网友说那个时候一个人可以养活七八口人,那是不了解情况。
所说的养活,也就是勉强能吃饱,吃好、吃的营养想都别想。辽西地区主产玉米、高粱,所以我们那里的主食一年到头就是玉米饼子、高粱米饭。也就是过年期间,生产队每人分2斤白面,1斤大米,年三十吃顿年夜饭,正月初一吃顿饺子,也就不剩啥了。笔者从小到大吃的够够的,就是到了现在,有时去饭店,朋友说,点点玉米饼子吧,刚下来的。笔者都说,你们吃玉米饼子吧,我吃够了,来盘饺子。
主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吃的没有油水。那时别说豆油、色拉油,就连猪大油都没多少。好的年景,过年时杀一口猪,猪肉大半卖了,少半腌制起来,可以吃到六七月份。把猪的生油熬制成熟油,放到罐子里,这就是一年全家人的食用油了。不好的年景,养不起猪,过年时到集上买几斤肉,不出两月就吃完了,只好一年到头不见荤腥。有一回,看到一个网友言辞振振地说,那个时候没有地沟油。笔者不禁哑然失笑,别说地沟油了,啥油都没有。要是有地沟油,老百姓抢都抢光了。
在辽西农村,最难过的是春天三、四、五几个月。那时冬天储存的土豆、地瓜、白菜、萝卜基本都吃光了,新的蔬菜还没下来。每天就是咸菜条就玉米饼子,真是很难下咽。笔者谈恋爱的时候,女朋友问我,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我回答说,一天三顿饭,顿顿有菜吃。
那时生产队还有一项任务,交公粮。这个“交公粮”可不是现在网上流行的意思(坏笑),是把打下来的粮食交给国家,不少那个时候的小说、电影都有这方面的内容。那个时候的粮食政策是“统购统销”,每个生产队根据土地面积、肥沃程度,公社定一个指标,我们队基本是每年8万斤。
向国家交公粮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有时执行起来操作不好,就容易出事。
当时是计划经济,每年初中央召开计划会,各省上报当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比如钢铁、煤炭、粮食、棉花等。当然这个指标也是由公社、县、地区层层报上来的。左倾思潮在中国一直很有市场,表现在经济工作上,就是各项指标都要逐年递增,谁增加的少了,谁就是“右倾”,那可是大问题了。记得一本小说,写一个省委书记,在计划会上,看别的省份各项经济指标都订的很高,他也不甘落后,不敢落后,一个晚上修改了五次。这就是历史的“大跃进”。
这股风,到现在也没刹住。君不见,各省的GDP加起来,比中央的高出一大块。今年好点,各省开始挤水分,下调GDP指标,辽宁更是一下子整到负数。
后来,周恩来、陈云等在经济工作一线的中央领导人觉得这样下去,中国的经济肯定受不了,决定把这些浮夸的指标往下调,力求符合实际一些。这就是历史上的“反冒进”。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很清楚了,“反冒进”被批判,“反反冒进”。
农业和工业、商业有很大不同的一点在于,农业就是靠天吃饭,偶然性很大。上一年大丰收,也许下一年就颗粒无收。不像工业,不管咋样还有规律可循。问题在于,指标都是年初参照上一年的数字订的,如果中间遇到旱涝灾害,到了秋天就有可能大幅度减产或颗粒无收。如果政治环境宽松,基层官员敢于反应实际情况,上面也会调整指标。问题在于在“反反冒进”、反“右倾”的大帽子下,没有几个公社书记、县委书记敢于如实报告,上面也不了解具体情况,仍按原计划征收公粮,这就造成了灾荒。所以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笔者出生的时候,文革的狂热已经基本过去,农业生产也开始恢复。所以在笔者身边没看到饿死人的事情发生。但在闲聊的时候,笔者的母亲说,前三胎都没保住,生下来就死了,当时也没条件请医生看,估计是大人营养不良,胎儿发育不好,抵抗力不行。
那时农村人最大的希望就是离开农村,变成城镇户口,吃商品粮,我们叫“吃大本”。路遥的电影《人生》对此有生动的描写。可当时高考还没恢复,你就是学习再好,高中9年级一毕业就得回到农村。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提干。
就这样,笔者一直农村待着,上小学,读初中,进高中。1983年(那时已经恢复高考了),笔者考进了大学,来到城里。
中国农村是从1980年前后开始土地家庭承包制的,我们那里具体是哪年开始的笔者有点记不清了,也就是前后。前两年没感觉到什么变化,感到变化大的是2015年春节,笔者大二寒假放假回家串门,看到我们组(当时人民公社已经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小队改为村民小组)有的人家竟然有成袋的大米、白面。
再后来,笔者大学毕业,留在城里,干过新闻记者,当过国企职员,民企打工仔,娶妻生子,买了房子。虽没大富大贵,倒也衣食无忧,一天三顿饭,顿顿有菜吃的理想自然实现了。
笔者每年都会回老家几趟,亲眼看到农村的变化。从开始的手表、收音机、自行车“老三样”,到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三样”;从土屋、平房、瓦房到二层小楼;从摩托车到小汽车。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在村里的基本不多了,很多都外出打工;不少年轻人在县城买房子,为了方便小孩在县城读书。
笔者毫不讳言自己是改革开放的得利者。没有改革开放,笔者可能一直在辽西贫困山区种地,接受不了高等教育,接触不到现代文明,享受不到现代都市生活。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周边所见所闻,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能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亲生经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变革,也算不枉此生了。
当然,也无需讳言,40年的改革开放到现在,也积累了不少问题,诸如贫富差距过大、环境污染、官员腐败等。相信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继续进行和不断深化,这些问题一定会逐渐得到解决。
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点赞。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2018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0488.html
- 下一篇:关于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