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8年书香征文原创16篇

时间:2019-05-14 09:55:33 网站:公文素材库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书香征文原创16篇,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来参考一下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

有人说,女人如画,不同的画中有不同的风景;有人说,女人如酒,不同的酒里有不同的滋味,喝少了不觉味,喝微醉刚刚好,喝得再多了会迷失自己;我想说,女人如书,不同的书里有不同的感悟。 

每个女人是不同内涵的书,而每个女人的不同阶段也是风格迥异的书!作为女性看你怎样去写好女人这本书。

用泪水作墨鲜花作纸写成的书,多少的酸甜苦辣,多少的喜怒哀乐,全部蕴含在字里行间;用晨露作墨朝霞作纸写成的书,多少的温馨从容,犹如彩霞满天,映照在幸福人儿的周边;而用清泉合着大自然的美写成的书,带给大家的却是:在你寒冷的时候给你的是一缕春风的温暖,在你疲惫时给你的是歇息的港湾,在你伤心时给你的是体贴和激励,在你得意忘形时给你的是忠言逆耳,在你欢笑时给你的是柔情无限……。那份自然,那份恬静,那份淡然……每读一次就会有一种新的感受,一生一世也不会感到厌烦。

女人如书,封面看起来不错其实内容不怎么样的书,吸引人的往往只是一时,有点思想的人是不会沉湎其中的,他们会轻轻的挥挥手,礼貌的说声good--bye;人们需要的是那种年轻时能读出一份美丽和温柔,中年时能读出一份坚毅和成熟,老年时能读出一份理解与呵护;春天的时候能读出一份羞涩与娇柔,夏天的时候能感受到风情万种,秋天的时候能闻到丹桂的飘香,冬天的时候能品评一缕温馨轻轻地袭过你的心田。你会从中感到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那浓浓的情愫。

女人如书,青春少女犹如仄仄平平的词曲小令,媚笑于眉间,如阳光明艳中的蝶恋花,动情于眸中,似却上心头的一剪梅,和着雷同的曲,填着不一样的词;中年女人是韵致的哲理小语,微微道来的人生感悟会让你陶醉而忘返,你会在静静的聆听中领略世事的沧桑和精神的富足!而步入老年的女性则犹如一本厚重的长篇小说,每一个情节,每一个画面都是你的心驰神往,有着言情的宽容,兼有理性的成熟,而这一切成了一本最让人难以忘却的书!

写好女人这本书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人生时日有限,生活负累很重,对于每个女性来说要想写好我们人生之旅的这本书,那就让这本书以真善美为封面,以自然的颜色为字体,以生命的长短为页码,以人生的经历为段落,以每天的生活为文字,让女人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闪耀着生活的灵光,充满明媚的阳光。让人闻着有花的清香,听着有诗的韵味,看着有舞的旋律,读着总有新的感觉。

愿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能用自己的行动写出自己的靓丽,写好属于自己的这本书!

篇二

记得小时候,大概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吧,每到冬季,我都会和堂弟一起去陪奶奶睡觉。父母说奶奶年纪大了,人老了就缺乏“火力”,冬天总是手脚冰冷,叫我们去就是给奶奶暖暖被窝暖暖脚。这个时候,我总会在床头点一支小蜡烛,读一本好不容易借来的小说直到深夜。最后在奶奶三番五次的催促下,才很不情愿地吹灭蜡烛,缩进被窝,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和沙沙的雪声,沉入梦乡。

不知道有多少个漫长的冬夜,我都是这样度过的。寒夜孤灯下读书的习惯,应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以至发展到今天,没有书本的陪伴,我竟难以入眠了。

2009年的初冬,我有机会平生第一次到上海出差。公务之余,我的表弟全程陪同我在上海游览了两天。为了第二天去看东方明珠,我们一起于当天晚上就住进了黄浦江边的一家连锁酒店。入夜,看着对岸璀璨的灯火,听着滔滔的江水声,我久久难以入睡。表弟知道我的习惯,他替我从附近的一家书店买了一本赵鑫珊的《科学艺术哲学断想》。“表姐说,只有书才是你最好的安眠药。”表弟说。我笑了笑接过书,一边和表弟说着话,一边翻看着早前就读过的著名作家赵鑫珊的这本著作,默念着书里引用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诗词,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上午看了东方明珠之后,天突然下起了雨。我们只好一起回到酒店,想着等明天雨停了,再去我仰慕已久的复旦大学。

雨一直没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乘出租车来到了复旦大学。打着不时被风吹得翻过去的雨伞,我们在大门口驻足良久。合影留念之后,又相继看了学生上课的教室、学校的学术报告大厅,还有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相辉堂。走在松柏和冬青掩映的水泥小路上,望着远处落满银杏叶的草地,我心中暗叹:不愧是一流的学府,虽不豪华却不失高雅。兀自庆幸,亏了这次是冒雨而来,复旦才给我留下一个“沉静、优雅、最适合读书的地方”的感觉,如果是晴天而来,不知道那该是怎样一个喧嚣、热闹的所在呢?

回程的出租车上,我掏出在校门口一侧的小卖部里买的一枚纪念徽章,摩挲着上面镌刻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感到从中透出一股抑制不住的书卷气。而唯一令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学校的书店(我想应该是有这么一个书店的),买一本有关复旦的书。

2011年深冬,我的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学生曹齐,借寒假的机会来学校看望他的班主任和我。仿佛有某种感应似的,晚饭时,他送给我一本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所著并有其亲笔签名的书:《生活与思考》。这本书是一套由著名学者李辉、贺圣遂策划,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十年集”大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丛书记述了一批原为“知青”,后上大学,并成为人文思想领域的学者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心路历程。

我如获至宝,又一次向在座的几位同学讲起我从报纸上看到的有关俞吾金教授为学为人的种种事迹,并再次从曹齐处印证:俞教授至今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作为一个著名的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他每年还为普通本科生上课,且乐此不疲。

入夜,拿起这本“三十年集”之《生活与思考》,想到今年也正好是我大学毕业从教的第三十个年头,不禁感慨颇多。忽然想起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的一段话:“一个晚上用来阅读名著对心灵所受的益处,就好像一个假日用来游山玩水对身体所受的益处一样。我们从那些高峰下来,变得较前更为健壮,我们的肺,我们的心,变得更纯洁清净,无丝毫污垢了。”

有书相伴的人生,就是无憾的人生!

篇三

和书结缘是受了哥哥姐姐的影响。

上小学时,家里没有电视,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想要打发时光,无非就是和同村的孩子疯玩,另外就是看些课外书。刚开始看的是哥哥姐姐不知从哪儿弄来的画本,现在很难看到了,可在那时,却是我们的最爱,有带彩的,但更多的是黑白的。画本一到手,几个小脑袋就凑到一起,迫不及待地看。一旦有几天看不上,就觉得心痒痒的,不是滋味。一年又一年,从哥哥姐姐手中接过的书渐渐地大了,厚了,虽说那时也看不懂什么好坏,但只要有,就想看,大概是因为那时的生活太单调了吧!这一迷上不要紧,上课时也想看,记忆较深的是上五年级的时候,为了看课外书不被老师发现,就用小刀在桌面上挖了个洞,然后把课外书放在桌子里,用手托着,睁大眼睛透过那洞口去瞧,每每得逞,得意不已。

看书最疯的时候是在高中。那个时候,高中并不像现在抓这么紧,学校会留一定的空闲时间供自己支配。于是我就常常到校外图书馆租书看,有时是一些大厚本子的小说,有时是一些杂志。记得读的较多的刊物是《青年文摘》、《读者》,还有《小小说》。至于大本子小说,金庸和古龙的全都拜读过。言情小说也读了很多,琼瑶的,席慕容的,都很不错。但读的书中,最觉获益的,是《读者》,自从接触过这本杂志,一直到现在,它都是我的最爱。爱它是因为它讲述的故事个个都很平凡,但每个平凡的故事背后,都映射着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对人世间最珍贵的真善美的追求。

上了大学,学校的图书馆成了自己的必去之地,或浏览报纸,或阅读书籍,没有喧嚣,没有吵闹,只与喜爱的书静悄悄地亲密相顾,很是惬意!

参加工作后,也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天被琐碎的事所牵绊,读的书少之又少。每每回顾,心灵上竟倍觉空洞,

有了这种体会,便再也不敢,也不愿冷落它了。抽空翻上几页, 看上几眼,原本有些浮躁的心就会慢慢平静下来。

古人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这颜如玉、黄金屋,它不就深深地藏在我们那颗正痴迷于书中世界的心灵中吗?

与书之缘,看来真要结一辈子了!

篇四

读书是痛苦的,不然古人怎么会为了读书而“头悬梁,锥刺股”呢?幼小的我们一边暗暗吸着凉气一边皱起眉头,心中不禁叫苦。

读书是美好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赵恒的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在我们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定是那样的了,一个家徒四壁的穷书生正秉烛夜读,忽然从书中走出一位美女,巧笑倩兮,一边磨墨,一边柔声说道:“公子辛苦了!”

但除此之外,读书一定还有别的什么魔力,吸引着那些虽然清贫却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人们。

读书是有益的,古人云“开卷有益”。我爱看书,既不是为了“颜如玉”,也不是为了“黄金屋”,那是古人的美好愿望,于今已不现实。但是我仍然爱看书,读书就是与作者对话。你可以和司马迁交流天下大事,你可以向孙子请教兵法。在只有你和圣贤的对话里,他会微笑着注视你,任你高谈阔论,天马行空。那么多古圣先贤,在静默地等着你,向你述说他们的思想。总之,越读书,你越会看到自己的不足,越读书,你越会发现自己的渺小。

读书是重要的,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书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读书到底能带给我们哪些好处呢?多读书,能带给我们许多的写作灵感;多读书,可以让我们明事理、懂礼节、讲诚信;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多读书,也能让我们的心情好起来,用读书放松心情是一种十分明智的做法。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还可以培养人的高尚品德。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使人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人的性情,使我们明辨是非曲直。

多读书,读好书。

篇五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单纯的一个方面。人离不开布帛菽粟,离不开吃喝拉撒,也离不开书报影视,离不开旅游交际……

俗话说:“酒香肉香不如书香,藏金藏银不如藏书。”这话须从两个侧面来看。人生在世,金银也是缺少不得的。衣食住行,没有钱能行吗?不行。人都向往生活得更好一点:穿得更得体一点,住得更舒适一点,吃得更顺口一点,游得更遥远一点。这没有错。这些需求,都要有一定的银子来保障。为过上好日子,而拼搏,而奋斗,也没有错,这都不能够与铜臭扯上关系。只有那种视金钱如父母、认钱不认人、钻进钱眼儿里的人,甚至不以正当手段去获得金钱的人,内心世界空虚、唯钱是大、爱财如命的有钱人,才算得上铜臭熏心。人需要物质生活,但同时,一个人内心的充实与快乐,更是人们所追求和憧憬的。

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读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翼。

我喜欢读书,总是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读。书,给我温暖,给我力量,给我信心,给我智慧。

去年夏天,我在去西藏旅游之前,想到将在火车上度过30多个小时,立即到书店挑选了两本书:余秋雨的《千年文脉》和《尼采哲思启示录》,每本都二三十块钱,加上一本地图册就过了百块。比较从前,这书价当然已涨了很多。记得1973年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北国兵歌》,定价才两角二分。现在的书价是那时候的100多倍了。去年我出版的一本《厚爱》定价为128元。书价是高了,可是现在人们的收入和生活物品也涨了100多倍了:一斤牛肉都四五十元了,一斤细菜还七八块呢。我记得1973年时一斤肉才五角九分钱,一块豆腐才两分钱!

书香,书香,也不是所有的书都能散发出沁人的馨香。对要读的书,要有选择。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一样,也是有优劣的。须知道:书海里也有地沟油和苏丹红啊!没有选择的读书,即使不坑害你的身体,也会耽误你的宝贵时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有限体现在时间上,你读这本书,也许就不能读那本书了。在读书上,我的理念是“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读那种以一当十的书,读书中之精品,读自己精神修养最需要的书,这才是聪明的选择。这样的读书,才能品尝到真正的书香。

篇六

读书使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又美好。每每捧起一本书,便好像在和一位知心朋友聊天,千言万语总也道不完。和书交流,如同与心灵对话,与灵魂沟通,这是一种任思绪自由飞翔的惬意,这是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畅快……

墨香的清新扑鼻而来,是一种深入灵魂的享受,植根心底,有股深入骨髓的感悟。

在舒缓的乐曲中,随意翻看着自己喜爱的书,心情犹如静静流淌的小溪,宁静致远;在休闲的午后,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品一杯醇香的咖啡,思绪游离于诗词歌赋抑扬顿挫的韵律中,余韵悠远;在宁静的夜晚,独坐阳台一角,一本好书,让奔波一天的心,找到了归宿,情绪变成了书中文字的俘虏,字字句句触动着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一缕月光照在书中,回味无穷……

与书为伴,充实快乐;与书为伴,宁静致远;与书为伴,真实简单……纷繁的世界,浮躁的人心,只想抛开杂念,偶得清闲,走进散文的唯美浪漫,融入小说的扣人心弦,细品诗歌的独特韵味,慢读宋词的婉约豪放……

让浓浓的书香飘溢于人生的旅途,让生命因读书而精彩。

篇七

读书是一种思考与认知,它并不能为你带来直接的财富提升,却能有助于你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实则是知识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对每一件事的态度。

我们不断的用知识去丰盈,充沛自己的内心,最后,你认知到了骄傲自满的缺陷,于是你学会了自谦低调;你认知到了道德伦理的尺度,于是你学会了原则礼法;你认知到了自由的局限,于是你学会了对自由的把握;你认知到了苦难挫折的必然,于是学会了坚韧坦然的面对;你认知了仁义礼智信,于是学会诚实敬重。

读书所获取到的知识并没有为你制造出财富,但却教会了你在容易和困难、前进和后退、诱惑与内心、理智与冲动之间如何做取舍;教会了你金钱可以干些什么,还可以创造出多大的价值;教会了你一份稳当的公务员工作,一份高薪工作,一个大型企业的offer对你意味着什么;教会了你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你要的生活。

你不爱读书,于你而言只不过是少了一种途径,一种了解并认知万物运行的途径。所以,你还看不懂名著,欣赏不了名画,在金钱和道德之间做了错误的选 择,在进退之间畏首畏尾。你认知不到每件事物所带来的人生价值,所以同样的2000块钱,对每个人的收益增长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份岗位,对每个人的进步都不尽相同。

每当我们遇到选择的时候,努力可以让我们有更多选择,而知识却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味。我们之所以没有成功,没有成为这个世界上那么一小撮人,就是因为我们的能选择的不多,对选择项的理解不够彻底。

再过几许时日,再读几许书本,当你充分认知到这个问题中的种种选项后,你就不会再问读书是为了什么了。

篇八

重读简·奥斯汀的作品,才发现她文笔的细腻活泼,和少年时候的感受竟有这样大的不同,就像走入莫奈的画中,有两个世纪前的英国乡村清新的味道。

社交季里衣香鬓影的舞会、撑着洋伞在乡间散步的淑女、草地上谈兴正浓的男女们在野餐,或者一个美丽的贵族小姐静静地坐在花园的藤椅上读书,又或是家庭成员聚在一起,由年龄最小的那一位为家人朗读,抑或是男女之间用阅读来表达情意,因此,多年以后重读简·奥斯汀,脑海中总会浮现莫奈的《草地上的晚餐》,有同样的清新、典雅和生动。

杜拉斯对待阅读是这样说的:一本书就是一个漫漫长夜。萨特也曾说过:阅读是一场自由的梦。那么,正在阅读的我们究竟想和谁一同度过这漫漫长夜,又想和谁分享我们自由的梦呢?

当读书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会变得更有趣味、更有意义、更富想象力。仍然记得那个秋日的黄昏,和最好的两个朋友一起谈起《小王子》,我们竟然曾在同一个章节和桥段落泪,那一刻,相交十几年的我们恨不能紧紧拥抱!十几年过去,虽然彼此在不同的地方读书和恋爱,一旦相聚在一起我们仍然最懂彼此!我们也因此形成习惯,会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对方,或者干脆把自己喜欢的书多买一本给彼此,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分享阅读的体会,享受共读的乐趣。

我一直觉得,阅读具有较为典型的女性气质,在女人各种流光溢彩的分享活动中,阅读像永不淡出流行的黑色,总会在喧闹时稍事远离,又会选一个合适的契机,优雅地缓缓回归,带着一种古典的调子,如此安静。

其实,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早期的英国和法国,共读是西方有教养的人群间常见的交往场景。聚会开始,会有指定的某位先生或女士向大家朗读一段文章或一首诗,以此作为聚会的开始,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普通人家的廊前空地、中产阶级的起居室,也发生在上流社会的沙龙,这种场景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绘,参与者往往在这样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中挑选着自己的伙伴或伴侣。

由此看来,阅读犹如摸索彼此心灵的秘密通道,寻找愿意分享心跳和心动的人。

漫漫长夜,当你知道有人在与你共读一本书,阅读便成为一场安静而不寂寞的旅行……

篇九

生活的闲暇里,打开一本书,让油墨香弥漫四周。静静地读着美丽的方块字,内心慢慢也闲淡下来了,灵魂安妥,精神渐渐清爽,生活里的琐琐碎碎和不良情绪,如风吹浮云,都散去了。书香妆点的生活,才有情趣,有韵味,有雅致和大气。

书,记录了人类文化和博大思想,承载了无数智慧和精深道理。读书,不但增进了我们的文化水平,而且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境界。书,教会我们如何世事洞明,引导我们如何高质量的生活,提升我们的气质和品味,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让我们活得优雅和高贵,让我们懂得怜悯和感恩。

我们不妨随身携带一本书,在快节奏生活的缝隙里,在喧嚣闹嚷的角落,轻轻打开书,安静地读几页,享受独处的美妙,沐浴书香的愉悦。与书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有次我去蛋糕店买蛋糕,看见一位等待取蛋糕的女子,安静地靠在暖黄色的柜台旁,悠然读着一本小说。我扫视了一下书的内容,是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女子安静地读书,神态安详美丽。我见惯了排队或等待的人因为急躁而阴沉的面容,看见女子在等待的时刻,闲适地读书,周身散发出优雅的光芒,不由为之感动。从此,我也随身带一本书,在排队或等待的时光里,安静地读,不但打发掉了心急的难耐,还能多读很多的书。

在饭店点餐后,总有一段无聊的时光等待上餐。我翻开随身携带的《卡夫卡短篇小说选》,等饭菜上来了,我合上书。对面不知何时坐了位清秀的男孩,看样子像是附近高中的学生。他问:“叔叔,我以看下你的书吗?”我点点头说:“当然可以。”我把书递给他,他道谢后打开书读。我吃完饭,男孩的饭菜也来了,他合上书还我,笑着道谢。男孩的笑容很温暖,走出饭店,我还沉浸在男孩的微笑里。是书,让陌生的我们彼此展现了友好的微笑。

周末,坐在阳台上,泡杯香茗,打开一本书,在书香里度过一个静美的下午。或者带上书去郊外,躺在青草地里,读几首诗歌,望蓝天上的白云朵,听几声鸟儿的欢鸣,内心更加安适。清风里弥漫着花香和书香,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一回头,蝴蝶合拢了翅膀,正安静地立在打开的书页上,像沉浸在书香里,不舍得离去似的。

篇十

我的悟性较差,是在多年的读书过程中不断感悟并力求有点进步的。例如,《道德经》令我感到东方智慧很牛,相比之下,孔圣人还是多了些奴性和俗气;《梦的解析》让我知道还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和深度去分析、认识一个人;《往事并不如烟》让我领教了那个时代一些名人的情操、趣味原本如此,并让我知道了纪实文字的文学性之美。

读书的快感,其实和一些人喝酒、下棋、打球、听戏大同小异。老来读书,觉得阅读的乐趣与从书中获取知识、力量之类同样重要。读一些好书,就是到各类很牛的人的精神世界中去遨游。这种遨游的快感,毫不逊色于天南海北的身体旅游。

不惑之年后我的一个总结是,这三件事对人生的快乐帮助很大:从事一项体育运动;从事一门艺术创作;有读书的嗜好。

即使我和某位高水平的作者是常聊天的朋友,也还是要读他的书,因为他在书中的表达往往会更加全面、深刻、准确、精细。而且一个好作者,他一定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写作上,而不会让上电视、开研讨会、侃大山占据自己太多的精力。像邵燕祥、钱理群这类高境界、好情操的作者,甚至很回避这些事情。其实不管是哪个行业的人,常在水面上漂来漂去的,大都难免有浮萍、软木之嫌。好的作者,一定不能轻浮。

读书,自然有获取名利的功能,但读到后来,便觉得比获得名利更重要的,是读书会让自己活得更加明白。

一个国家的书的处境,与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一个人的文明状态,也会与书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喜欢写书、读书的人不见得就是个文明人,但是一个不读书的人,即使他本性善良、天资聪慧,也很难是个高度文明的人。

文明的社会自然会多出好书,文明的人自然会多读好书。

篇十一

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既是为了纪念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也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儿童阅读的关注。所以,在这个时候谈谈儿童阅读,很有必要。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无须再做强调,已有过许多种阐述。

阅读可以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科学家的解释。

阅读无法改变一个人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无法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这是诗意的表达。

然而,儿童阅读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尼尔森公司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11岁至13岁儿童的业余爱好中,阅读排在第六位,居电视、游戏、网络视频、体育和手机之后。这个调查结果在去年的上海国际童书展上公布。儿童的注意力被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所分散,已是不争的事实。

儿童阅读不仅面临外部竞争,自身的“生态”也显得纷繁复杂。一方面,国内儿童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异常丰富,远超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另一方面,粗制滥造、“少儿不宜”的童书同样不少,良莠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

儿童就像一张白纸,画什么图案、上什么色彩,就呈现什么样的风景。儿童时期汲取的精神营养、塑造的价值观念,决定着一生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所期待的儿童阅读,应是一种美的阅读。而阅读之美,则要通过一本本优秀的图书来实现。

优秀的图书,承载着人类文明中恒定向上的价值观,传承着历经时光淘洗仍熠熠生辉的知识和经验。优秀的图书,能滋养孩子的心灵,这种滋养可能胜过千万次说教。优秀的图书,能让孩子们视通四海,思接千古,带来新鲜的生命体验。美的阅读,可以让孩子们建立起丰富的精神世界,塑造丰满的人格。

诚然,数字化时代,“书”的涵义已然多元。但不管是传统纸书,还是电子书,好书仍是儿童阅读的根本。在任何时代,都不应满足于浅层的信息获取,而应在深刻的阅读中打牢人生地基,让阅读之美涂抹生命底色。“多读书、读好书”,永不过时。

篇十二

古人云:天下第一等好事无非读书。但读书一事本来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有误区需要规避的。历史上嘲笑书呆子的事情屡见不鲜,就因为那样的读书人脱离了实际,走进了读书的误区,变成了“两脚书橱”。当今时代,几乎人人都能认字,阅读已成了全民盛事,但同时新的读书误区也在显现,本版略加归纳,给以剖析,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警醒。

读图

郭振宇

读小学五年级的外甥女要写一篇《红楼梦》的读后感,却捧着一本《红楼梦》的图画书翻来覆去地看。那本图画书里,一百二十回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简单缩编成“宝黛初会”“宝玉出走”等六个章节,每幅画配上两三行文字就草草了事。其实不光是孩子们,现在很多大人看的书也都是图片美轮美奂,文字却寥寥数行——毋庸置疑,我们着实走入了“读图时代”。

诚然,图片可以给人带来直观的、生动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观感,方便了读者迅速了解主题,也满足了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都市人的阅读习惯。但是,过于追求图片化而忽视文字,将会给我们的思想带来极大伤害。

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人与人思想交流的桥梁。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文字,文化的演变依赖于文字。每一个文字都蕴藏着丰富的含义。朴实的文字可以唤起人们的良知,清新的文字可以洗涤人们的心灵,哀婉的文字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激昂的文字可以鼓舞人们的斗志……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离不开优秀文字的奠基之功的,只有慢慢品读这些文字,追随作者想要表达的喜怒哀乐,体会作者的真正用意,与自己原本的理解进行思想的碰撞,才能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能激发感悟与思考,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缺少了文字的书籍,就如同缺少了血液的躯干,既干瘪又无力,再多图片也难以弥补。

很难想象,如果司马迁是用图像而非文字来著《史记》,我们是否还能身临其境般了解那段3000多年间精彩纷呈的历史;如果李白用图像而非文字来直抒胸臆,我们是否还能激情澎湃地体会到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气魄;如果鲁迅用图像而非文字来鞭挞丑恶、批判现实,我们是否还能痛快淋漓地感受那投枪匕首、入木三分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内心震撼……

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图片对于阅读的帮助,只是希望不要轻易让图片阻碍了文字对于心灵的滋养与哺育。

碎片

张健

“碎片化”是随着电子设备、移动终端等新技术而出现的一种阅读新趋势。如今在生活的任何场景里,几乎都可以碰见对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凝神阅读的人,他们读的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只是一条微博,甚至某个公号推送的一条花哨的广告……但是不能否认,他们仍然是在阅读。与碎片化阅读联袂而至的,正是这种阅读的无处不在与无时不在,所以还真无须对这种阅读新趋势深恶而痛绝之。但是我们需要警惕,警惕阅读的碎片化会同时带来思想的碎片化,换言之,碎片化阅读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乃至思维习惯。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碎片化阅读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它实际上降低了阅读的难度,消解了阅读“系统性”与“深刻性”的特征。读书在很多时候是要花大功夫的,系统梳理,深入思考,反复求索,非费力费心不足以窥堂奥。但碎片化阅读却更倾向于获取零敲碎打的轻巧的知识,什么都看一眼,什么都看不深,似乎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精。第二,海量的碎片知识的涌入,容易带来阅读的迷失,使手机前的双眼沦为信息的奴隶。看似拿着手机成天都在阅读,回头一想又茫然无所得。其实,欲取先舍、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的道理同样适用于阅读,尤其适用于信息爆炸时代的阅读。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当面对海量信息,首先须做一个取舍由我、自有法度的主人。哪些书要先读以打底子,哪些书可后读以开视野,哪些书堪做精神资源要反复研读,哪些书只宜怡情翻翻即可——那些真正的读书大家,心中恐怕都是有一本账的。读书岂无道欤?个中有大道存焉。只不过我们常常忽略了而已。

功利

周飞亚

功利化阅读古已有之。宋真宗劝学诗中的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以功名利禄为读书的诱饵。在此刺激下,文人士子所读的,自然多是跟科举有关的书。今日的父母为了哄孩子好好学习,也常常将读书导向功利化,比如:“课外书有什么用?考不好一样没前途!”古今何其相似。

功利化阅读盛行的根子在于实用主义的泛滥。为了考试去看教材,为了工作去读行业蓝皮书,乃至为了厨艺去读菜谱、为了健康去读养生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现实需要,无可指责。更何况,各学科、各领域、各类别的书,只要是好书,都能增长知识,并不分三六九等。但若只读实用之书,并把“实用”当作“有用”的唯一标准,“实用”就变成了“功利”。

功利化阅读的盛行,有其社会环境的背景。知识体系的细分以及激烈的竞争,客观上导致窄而深的实用性阅读越来越多。而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人都追求效率与速成,急功近利的心态也蔓延到了阅读领域。更有一些无良出版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贩卖“成功学”之类的幻想,将图书市场变成了欲望的加工厂。

功利化阅读,不仅仅在于读什么书,更在于读书的目的和心态。真正爱书之人,将阅读本身当作享受,不求收获,却会从书本中寻找

到趣味、智慧、信仰等无价之宝。功利的读书人,心里则时时摆着一架天平,斤斤计较“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寻求短期内的利益最大化,看似精明,实则目光短浅、得不偿失。

教条

宋静思

读书少的人,犹如一个人营养摄取不足,肚中饥饿,容易走向狂躁,再往深点说,是容易暴露无知;而读书多一点的人,有时又易于落入轻信的窠臼,奉书本为圭臬,把理论当教条。我们常常看到那些捧着书本当圣旨的人,迂阔之气让人好笑。还有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脱离实际,自我迷醉,读白了头发,到头来也只多添几分迂腐之气。世人常常以“书呆子”相讥,李白也以“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相嘲,对这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不以为然。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读书也是如此,讲究深入浅出,灵活通透,万不可头脑僵化,拘泥于书本。互联网时代的读书有新的特点,信息量大,可选择性多,大部分人读书又是务实多于深思,今日需要则恶补基础,明日需要则研读实务,所以往往有如盲人摸象,全然不得要领。心中还不甚了然,便已对其深信不疑,如果遇见质疑,便拿出书本作挡箭牌,其结果不但无益,反而可能添乱,更别说融会贯通、自主创新了。古代战国赵括纸上谈兵而埋葬一国之师,其根源就在于拘泥书本教条,缺少因时因地制宜的灵活思维。

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多疑少信应该成为读书的重要方法。读书不仅要博学多览,入乎其内,更要审问慎思,出乎其外,形成个人独到的见解,不盲从,不轻信,不做书本的奴隶,如此方能做到明辨之、笃行之,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焦虑

徐馨

曾经舒缓悠长的阅读生活,如今或是被不知名的力量鞭笞着“快点、再快点”,让人顾不得将手边风物看个仔细;或是与日常生活交相铆合,读书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驰骋之乐难得一会——阅读焦虑潜行于我们许多人的内心,或多或少,时隐时现。

选择的焦虑。伴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每年出版新书40余万种。仅以北京的两家书店为例,万圣书园平均每周300种新书上架,北京三联书店平均每月5000余种新书入店。面对海量的新作如何选择?“五色令人目盲”,尤其当书成为商品,其花样翻新的营销手段让人难察虚实。

边界的焦虑。“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阅读的意义之一正是抵达远方,让我们自以为熟悉的生活“陌生化”,也让我们脱离个人知识与思想的“舒适带”,进而更新对生活、自我与他者的理解,乃至有所创造。这就需要拓展阅读的边界:于内,克服抱守“舒适带”的怠惰与怯懦;于外,需要出版界甚至整个社会,具备主动去了解他者的初心和能力,帮助人们跨越视野与思想的边界。

介质切换的焦虑。读书,多半指纸本阅读——一卷在握,理应气定神闲。只是如今书畔多半不是一盏清茶,而是一个智能化手机或一台持续运转的电脑,它们总是很容易就让我们瞬间从书中全身而退,待我们的视线从其身上抽离,意欲再次走进书里乾坤时,怕是要拿出加倍的时间才行。

阅读焦虑的化解之道,恐怕只有一个:静心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精读泛读交替前行,唯如此,才能磨砺出选择、判断的眼力,才能在不知不觉间“开疆拓土”,在喧嚣、精彩的世界中安然拥有一张小小的书桌,于点滴流失的时间中消解有关阅读的焦虑。

反智

任姗姗

如今,读屏的人多了,翻书的人少了,只读屏的人多了,而能在聚精会神的思考掂量中甘之若饴的人越来越少了。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潜伏着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拒绝思考、怀疑知识的反智化倾向。

其中有阅读不可回避的现实焦虑。便捷的传播技术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触屏手机、平板电脑让阅读这件事从私人案头伸展到全社会各个角落。丰富的社会生活让注意力变成稀缺资源,工作、休闲、社交任何一项都在与阅读争夺地盘。时间有限,读屏方便,只要鼠标一点、手指一划,那些信息和段子就会呈几何倍数般“裂变”。段子抖机灵,八卦很刺激,心灵鸡汤温暖,伪科学触目惊心……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简单直接——只需浏览,不必细究,只需相信,无须追问。一句话,不需要动脑筋。逐渐的,简单战胜了复杂,惰性战胜了勤奋,休闲与消遣就成了日常精神生活的主流,窗明几净、焚香沐浴的苦思沉吟就成了被缅怀的“古典”。

然而,如同随着食谱的精细化,人类的消化系统在退化,只吃某一类食物,人体会营养失衡一样,读屏有存在的必然性,但如果只是读屏,只是习惯于接受浅显的信息而拒绝深入、拒绝思考,久而久之便会形成知识的贫血,进而失去思考的能力,失去对知识的敬畏。

试想,一个失去思考力的个体,如何对个人生活和未来建立认知和判断?一个偏听偏信者,如何不陷入随波逐流、浑浑噩噩的人生?更可怕的是,一个失去思考力的民族,不再对那些站在时代、民族、社会前端的思考者、探索者给予尊重和敬意,失去的将是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文明的延续。何其悲哀!

虚无

杨雪梅

虚无是与存在相对应的哲学概念,而虚无主义经常被认为是某个特定时代的特征,或者我们讲历史虚无主义,大抵就是指否认历史的规律性,否认现象背后的本质价值。那么读书与虚无又如何牵扯在一起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发现关于读书的意义价值及其在知识传承体系中所具有的特殊性都经历着被否定的命运。读书真的重要吗?或者知识那么重要吗?在物质主义面前,精神的重要性如何体现?读书虚无论与存在于艺术创作中的虚无思想多少脱不了干系。

还有观点认为,读书是自我的选择,想看什么看什么,或者说读书只是一种娱乐或消耗生命的方式,何必非经典不读?如同许多书也只是个人体验的低端重复,又何必在意一个人的阅读史?——这样的看法更是让人难以认同。

悲观的人还会认为,人类的知识成爆炸性几何级跳跃式增加,读书已成为一种“无期徒刑”,碎片化的累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历史上看,文明的繁荣或崩溃与个人的读书规律并无关系,所以和古人通过书籍谈一场恋爱已经变得不那么迫切。

虚无会导致大众自然地解构许多规律性权威性的认知,进而否定存在本身的价值。因此,读书的虚无论在不同时代的某个特定阶段总会悄然流行,侵蚀到我们的生活半径。不过,幸运的是,虽然我们在寻求真理的路途中难免有徒劳无益的消极情绪,但读书依然是大多数人最无助时最先捞到的稻草。

篇十三

今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爱好,认为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并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从今天起,我们开设“干部谈读书”栏目,希望各级领导干部,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全民阅读中享受阅读乐趣、丰富精神生活;把读书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在治国理政中巩固立身之本、夯实从政之基。

大约在30多年前,1984年,我的人生有一个小挫折。也许是境由心生,我注意到当时的一个社会现象。

当年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虽都落实政策回城安排了工作,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有的人身体垮了,学业荒了,不能再重振旗鼓,只有坐家养老,等待物质生命的结束。有的人却神奇般地事业复起,演戏、写书、搞研究等,又成果累累,身体也好了,精神变物质。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没有停止读书,反而趁机补充了知识,补充了生活。

我又联想到“文革”中很多学者都是靠读书挺了过来,并留下了著作。如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杨绛的《干校六记》。我当时有感写了一首小诗以自勉:“能工作时就工作,不能工作时就写作。二者皆不能,读书、积累、思索。”我的一位干部朋友,受挫折后就去读书,他说读书可以疗伤,后来也很有学术成就。毛泽东在病床上一直读书,直到距去世70多个小时的时候还在阅读。只要有阅读,人就不会倒,不会老。

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阅者,看也。但是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是有目的的、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比如,我们说:阅兵、阅卷、阅人、阅尽人间春色,就不说“看兵、看卷、看人、看尽人间春色”。而对不须太动脑子的,浅一点的东西,消遣、娱乐的,则常说看,不说阅。如看电影、看风景、看热闹、看耍猴,不说“阅电影、阅风景、阅热闹、阅耍猴”。所以当我们说阅读的时候,心境是平静的、严肃的,也是美好的、向往的。

广义来说,人有六个阅读层次,前三个信息、刺激、娱乐,是维持人的初级的浅层的精神需求,可以用“看”来解决。后三个知识、思想、审美,是维持高级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则只看不行,还要想,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可称为狭义的阅读。现在电子读物盛行,主要承担提供信息、刺激和娱乐的任务。它的特点是快捷、方便、形象,但也带来另一个问题,浅显、浮躁,形象思维多,逻辑思维少。这有点像计算器普及之后,很多人就不再费力心算。电视上播放德国的一个街头测问,多数人背不出九九乘法表。这作为生活实用可以,但作为人的思维训练,生命进化,却是一大缺陷。

钱学森年轻时在美国读书,几个好朋友相约,大家都不看电视。他到晚年还自己剪贴报纸。文字有一种神奇的诱导人思考、丰富人精神的功能。我注意观察,很多干部家里没有书架,好像既然有了饭碗就不用再读书,这是一种精神缺失。一次跟某地机关干部交流读书体会,我说阅读是为了精神生命的成长和延长,要把这种精神生命延伸到下一代去。就算你自己实在不爱看书,为了后代,也希望你能在家里装出一个爱读书的样子。散场时,有人边走边说:“今天回家后,不读书也要装装样子了。”一说到为了后代,这个道理一下就明白了。

篇十四

褒扬人,我们用奖章。褒扬一个地方呢?称许它人文荟萃,也不啻是一枚荣耀的“奖章”。历史的浇灌,在中华大地上滋养出一个个人文荟萃之地,与群星同灿烂。

要称得上人文荟萃,与时间相系的传承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文物、文章,还是它们背后的人,都因此自成脉络,自有光华。后来者读文、读人,慕前贤风采,继往开来。这或许正是文脉绵延的含义。

说到这样的传承,图书馆算得上是个较新的标识物。这个新的阅读空间,代表的是一种不同以往的知识传承方式。它突破师徒授受的单一限制,弥合时间与空间衍生的沟壑,大门敞开,用堪称包容的姿态完成知识的流通。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图书馆借书、读书,称得上是有代表性的时代剪影。

让读书成为人生的“标配”,渐成共识的全民阅读,一大助力也来自“图书馆”。2015年“书香中国万里行”在苏州启动时,恰逢第十届苏州阅读节拉开帷幕。这个同样堪称人文荟萃的地方,正可作为这种传承方式随时代变迁的观察样本。

位于苏州常熟的铁琴铜剑楼,曾是清代全国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历经五代人、两百年光阴。私家藏书,是古时候重要的文化现象,许多藏书楼至今名闻遐迩。但古代私家藏书,主导意识是收藏,并不重流通与传播。而且为尽量减少藏书散佚的风险,多数并不对外开放,甚至封闭甚严。著名的如宁波天一阁,“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但晚于天一阁的铁琴铜剑楼,藏书意识已明显有所嬗变,允许同好访书,为海内学人等前往浏览、校勘、转抄提供方便,甚至专设阅览室、提供茶水膳食。到民国时代,这座藏书楼的主事者还成为当地公立图书馆的首倡与主持者,带头捐赠藏书入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把许多珍贵藏书赠予国家,成为如今国家图书馆古籍收藏的珍品。

这条由私家自珍向公共阅览的路径,既是意识的嬗变,或许也可以看作是近代以来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缩影。

而在苏州的另一个县级市张家港,刷市民卡进入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馆驿站”,如今正逐渐铺展开来,成为普通人家门口的阅读空间。结合志愿者服务与阅览室功能的这种模式,无疑更是种润物无声的进展了。

显然,阅读意识的嬗变,并未终止,甚至愈发值得继续探讨与期待。

篇十五

祖父是个读书人,教过书,进过正儿八经的单位,后来因种种原因被迫回了家。在后来几十年的光阴里,祖父一直悲伤抑郁地活着。父亲只勉强读完了小学,这是祖父最大的心结,也成了父亲的心结。当我们长起来,父亲是希望我们好好读书的。上学时,每次放假回家,他便会带我上新华书店逛。那时候对书本的喜欢,是纯天然的,没有引导,没有目标,就是感觉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当时父亲工资只有几十元,但他舍得花掉四分之一的钱给我买书看。

那时候,《格林童话》和《天方夜谭》是孩子们最喜欢也最奢侈的拥有。当满村的孩子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儿,到处追鸡赶鸭的时候,我一个人猫在角落里啃着那些书本乐不可支。

那时候,分享是一个奇怪的词语,你把你认为很有趣儿的故事和事物讲给他们听时,可能只收获到很少的一部分友善,更多的是冷落与孤独。

后来偶尔想起这些童年的影像,父亲与书本给予我的记忆,真像是一个童话。

很小的时候,我就暗下决心,此生做不了教师就当一个作家吧。好像这真是天底下最美好的职业。十年前在城里打工,我常害怕下岗,又不甘心去当一个售货员,或者是一个超市的收银员。主要的原因,一是我数学打小就不好,计算能力远不及街边卖小菜的老婆婆。二是站在那里一个一个地收钱,对我而言也是很难为情的事。那干点什么好呢?突然有一天,灵机一动,就写文章吧。因为写文章可能会有稿费。也许,这可以让我避免成为超市售货员和收银员的风险。看看,我写作的动机居然不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清水洗心,而仅仅是为了吃饭。很长一段时间内,别人恭维我是个作家,我就从内心感觉到羞怯。

写作的另一面肯定是阅读。买不起书的时候,我就在网上搜索作家们的经典,偷偷用打印机打印,一本本装订成册,没事的时候就躲在办公室的角落里读得津津有味。从童年到成年,阅读已隔了万水千山。拿起书本,居然很快就有了甘之如饴的快乐。我想,有些东西是生命之间的契约。

后来,经济条件好一些了,稿费可以供养我想要买的任何书籍的时候,我家那饱满的书柜里,始终存有十多年前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经典“书”。它们无时不在提醒着我,从困顿的日子里出发的一丝亮光,以后应该时时带着上路。

阅读的过程中,除了经典书籍本身对自我的影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学会了休止。我所理解的休止就是懂得爱惜文字。阅读的世界越广阔,这种感觉就会越强烈。

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与码字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赚得稿费,码字倒真是一件信马由缰的好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根本不需要停顿,根本不需要作长时间的抉择,编辑看好的选题,你尽管依葫芦画瓢就是。但是,写作不是这样的。写作的过程,投入了自我的尊严与良知,还有温暖与爱。说到底,写作其实是个体力活儿,相当于一场盛大的约会,真正的写作是呕心沥血的。只有真正爱过它的人,才会懂得什么叫珍惜它。所以有一天,我突然不敢贸然提笔了,我怕写坏了笔头。阅读已经让我有了一种全新意义上的成长,并超出了我当初所理解的阅读。

我一直记得当我洋洋得意地将自己的一篇文章传给一位作家朋友看时,他发过来一句:多读书吧。那一刻,我面红耳赤。

走夜路的时候,路上好心人的一声咳嗽,也是温暖的壮胆。

写字十年,读了几本或厚或薄的书,再也不敢洋洋自得。写作也给我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变。那就是我开始拥有了精神上的真正独立。它让我一步步长成了自己真正的样子。哪怕后来,生活再一次急转直下,我成为了单亲母亲,带着孩子在城市里左奔右突,阅读与写作依然是支撑我勇敢面对生活的最有力武器。它让我内心坚定而又清醒,知道了活着的意义。

如果生命有八十年,我将还可以读上四十多年的书,想到这些,竟然连头发梢都是快乐。

篇十六

清晨,户外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叫醒了我,轻揉双眼。打开窗子,温柔的春风吻上了我的脸,阳光“春姑”撩拨着晨雾的心扉,花红柳绿、茵茵清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喜鹊报喜的大合唱。好一副“春日美景”图!

因爱写作故喜欢阅读,不过我读书没有古人映雪、悬梁的劲头。有时心血来潮想过一把读书瘾,匆匆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可又常无端地抱怨天气,甚至找一些理由。夏天太热,苍蝇蚊虫搅得人心烦意乱;金秋飒爽时,虽是读书季,但听着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黄叶,满怀凄凉的心,面对书本只有愧疚,丝毫没有收获的感觉。待到天寒地冻的三九寒冬,常又耐不住友人同事的邀约,享受舌尖上的快活,酒足饭饱后自然又是无心展卷,只是倒头进入温暖的被窝中感叹寒冬的无情。

当春天笑着来和我握手的时候,正是读书的黄金时光。无论是工作闲暇之余、在野外踏青小憩,抑或在温暖宁静的家中。打开一本书,在散发着油墨香味中,与文字对话,既可高声吟诵,又可字斟句酌,反复品味书卷上那些直通心灵深处的文字,看到精彩处,甚至手舞足蹈,看到无奈处,掩卷长叹甚至是仰天长啸。没人打扰,无拘无束,坐累了索性躺在被窝里看也无妨。可以说,一个独自读书的人,是完全自由的,可以让心情任意放纵,实在是一种享受。

有时也不妨走出户外,带上一本书相约春风。到河边,公园,广场,郊外,都是理想的去处,到哪儿都感到翰墨留香,是文脉宝地。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手捧一壶清茶,嘴叼一支香烟,在阵阵鸟鸣中看几首诗词,品几篇至纯至朴的散文,顿觉香荷满眼。试想,那种望着书本的感觉,像在宁静的夜晚,透过疏叶凝望羞涩的盈月,编织天上人间的童话。快哉!美哉!

书籍所带来的不仅是阅读的快感,它更像是润物无声的细雨,默默滋润着人的灵魂。喜欢读经典,尽管常被人取笑也痴心不改。因为通过经典的诵读可以使思想睿智,灵魂高尚,从而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品读经典可以提升个人能力,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在对经典的学习感悟中,启迪了思维,拓展了境界。

是啊,当徜徉在文字的世界,内心的浮躁与焦虑悄然隐退,留下的是平静与安然,我可以尽情享受文字带给我的异样乐趣。

不必有佳人来红袖添香、剪烛西窗,也不必正襟危坐、沐浴焚香。嗅着春的气息,随意地坐着或躺着,手执一卷,细细品读,思绪也不知不觉随风荡漾。春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此时此刻,阵阵春风伴随着鸟语花香,与我端坐窗前,不知不觉醉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书香征文原创16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058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