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9:56:52 网站:公文素材库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大全,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下面大家参考!

    (篇一)

    脚踏实地践行“第一书记”

    **年2月,**同志受组织选派到**县足别瑶族苗族乡**村担任第一书记。自驻村工作以来,该同志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中心工作,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全村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整村脱贫工作兢兢业业,积极为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而努力奔走,赢得了**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村是一个纯苗族的小山村,下辖9个自然屯366户1697人口,全村共有贫困人口 户 人,是集“高、边、远、穷、少”为一体的贫困村。一直以来,**村群众观念较为落后,受教育程度底,小农经济意识强,市场意识淡薄,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到任后,**同志并没有着急“跟风”盲目上项目,而是把“家”搬到了**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消除隔阂,真情沟通,了解和掌握群众脱贫致富的真实想法。为做到精准帮扶,他克服路烂道险的盘山泥土路等困难,跑遍了**村9个自然屯,到老党员、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为下**村下一步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立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对全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志到任后,针对**村村两委班子作风不实、战斗力不强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强抓队伍建设。一是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坚持学习和议会制度,制定发展经济规划,责任到人,提高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的意识,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转变作风,真团结一致,心为民,除了自己致富外,还积极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现在村“两委”成员在党员、群众中威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村党支部的战斗力也得到了上级党委的认可。二是带好党员队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着力提高党员素质。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为契机,认真做好“六大载体”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规范制度深入管理。深化和规范党务、村务公开。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努力实现党员民主管理。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建立跟踪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支部3名流动党员在流入地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四是通过开展“两学一做”为契机,着力规范村级干部队伍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劳动致富能人,通过党员致富带头人的传帮带,逐步引导全村群众转变过去等、靠、要和安于现状的落后的思想和小农意识,为下一步谋划全村脱贫奔康打下坚实基础。

    三、解民忧,办实事,狠抓精准扶贫

    针对该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他认真研读学习省、市、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帮包村办实事、办好事。

    发挥地方优势,打造茶叶品牌。**同志驻村后,发现**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种植茶叶,但由于该村村民种茶缺乏科学指导,投入不足,并未形成规模,无法发挥优势。为此,他积极联系县农业科技局举办茶叶栽培技术培训班,并邀请桂林茶科所专家给茶农授课,让茶农掌握茶叶栽培技术和提高产量的技巧。此外,他还积极争取中国能建扶贫项目及当地政府的政策、资金的支持,帮助茶农获取产业发展资金来源。在他的努力下,今年6月**村依托广西九龙山茶叶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以农业为主导的农村支柱产业,提质扩建了200亩的标准示范园,采取“公司+贫困户”的合作方式,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同志还为该项目积极争取到帮扶资金40万元,带领全村群众开展有机茶科学种植。为打造茶叶品牌,提高茶叶经济收入。**同志与村委班子积极谋划并四处奔走,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各职能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该村1800亩“苗岭山”茶叶基地顺利通过了殴盟有机茶认证机构认证。**年初,该村获得了农业部授予的全国生态有机农业(茶)示范基地称号。今年8月,国家农业部又行文认定了**县足别瑶族苗族乡**村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从有机茶认证到全国“一村一品”的示范村品牌,有效提升了**村茶叶品牌效应,使鲜茶的收购价格不断的攀升。

    建立养殖合作社,解决集体经济难题。为破解村集体收入薄弱、贫困户致富无门路的问题,经多方研究论证,**同志结合**村贫困户实际,着手组建成立**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养羊项目。他积极向各部门争取到帮扶资金65万元,为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购买10只幼羊发展养殖,他通过“村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把村集体利益与贫困户脱贫捆绑,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又可稳增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问题。

    四、修道路、改水电,助推美丽乡村

    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大部分贫困村的贫困的根源正是交通不便造成的。**村也不例外,该村9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好比棋盘上凌乱的棋子一样,散落在一座座山岭和沟壑之间,居住分散,交通闭塞,山路崎岖,造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给村民们的生活与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硬化村屯道路成了是该村村民一直翘首以盼的大事。为破除瓶颈,解决行路难问题,**同志多方奔走,四处“化缘”,筹集到**县政府和中国能建的整合资金70万完成了**屯屯内道路和村小学校道路进行硬化与修建,使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行路难时代,现对龙汉屯屯内道路硬化也正在组织施工中。

    此外,**同志还为**村争取到中能建集团“十三五”期间拟投入帮扶资金320万元,用于协助**县政府开展对**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其中120万用于**屯水网改造和龙汉屯屯内道路硬化,200万用于产业扶持、救急难行动等。

    真心为民,民必理解;诚心为民,民必拥护。**同志的真情服务、真诚付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护。**村的村民们说,李书记为村里发展经济做的好事、实事,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才真正是我们农民群众心中的“第一书记”

    (篇二)

    “他来到我们村以后,我们的道路变宽了,房屋变漂亮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说起这位驻村第一书记,**县珠藏镇**村的村民个个点赞。

    **村,是**县北部边陲的一个小山村,属非贫困村。全村37个村民组,1466户6320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482人。至2017年初,还有11个村民组的通组路为泥石路未进行硬化,部分农户的饮水、破旧不堪的不安全房屋仍然存在等问题亟待解决。2017年8月底,按全县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要求,**县委党史研究室方志科科长刘德权,被选派为**村驻村第一书记。对于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的他,只能领命出征,与同时下派**村的本单位3名干部和其他单位的2名干部一起背着背包进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政策宣讲 提高群众内生动力

    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政策宣传是首要任务。到村后,刘德权通过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群众会等形式,积极宣传脱贫攻坚工作内容及政策背景,向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向群众作产业发展动员,宣讲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进入与退出程序,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从而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了让群众认识驻村第一书记和了解驻村工作队,他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流动讲习所”平台,田间地头、村民小组群众会、院坝会议等方式向群众讲解国家政策。仅2017年就召开了大小群众会、院坝会50余场次。

    深入走访 找准破解难题切入点

    “家里有几口人”、“惠农补贴是否到位”、“年收入多少”。刘德权与群众打交道实打实,从不走过场。除开好每一场会议外,还兼顾下去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同步走访当地群众,了解存在问题。经走访了解,除省道沿线部分村民外,贫困户较为集中的地方均在交通较为落后的村民组,主要原因是部分村民组处于高山地区,交通不便,通组道路极差,组道很不完善,坑洼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产品走出“深山”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组组通公路就成了这些群众的强烈愿望。他得知在他驻村之前村上报的小院子组至芭蕉沟通组路因在地图上看与另一条通组路并行未被纳入建设规划,但实际上已被批准实施的另一条道路并不能解决该2个组的通组道路问题,2条道路相距实际距离较远。他及时与镇包村领导及村干部一起到现场察看,道路现状为人走普通泥石毛路,车辆无法通行,涉及该村小院子、羊鹿村芭蕉沟2个村民组共114户469人。走访时了解到该条道路沿线群众反映强烈,并提出愿意自行解决占地等方面问题,强烈希望该条道路能纳入全县通组道路实施项目进行修建,方便群众出行和促进当地发展。经与镇包村领导商议统一意见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沟通,该条道路被纳入了该批通组路实施项目,全村落实通组路8条,共15.87公里,全村基本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

    入户排查  山村旧貌换新颜

    从2017年9月1日起,按照县的统一安排与部署,先后分三批从县直部门下派了23人、镇直各部门9人到村帮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属第一批下沉干部。为了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他除做好自己工作组负责的6个村民小组的入户排查工作外,还兼顾其全村的脱贫攻坚指导工作和走访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最终与全体工作队队员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对全村农户进行了逐户排查,做到不漏户不漏人,共排查出1466户6320人。重点围绕通组公路、饮水安全、住房保障、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医疗等进行帮扶,并取得一定成效。为群众修建饮水水池8个,解决饮水水管68000余米、水表90块,全村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

    在入户排查过程中,为加快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施工进度,确保全村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刘德权同珠藏镇**村脱贫攻坚工作队始终做到政策宣讲到位、排查判定和佐证资料收集到位、判定对象公示到位、政策解释到位、问题排查和问题解决到位、对实施对象中的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帮助到位、施工进度督促到位,确保了全村脱贫攻坚“三改”工程快步跟进。目前,在人居环境上,他与工作队全体队员共排查出需危房改造365户(新建房17户)、改厕259户、改厨64户、改圈9户,农户的院坝硬化问题也逐步得到完善和解决。

    如今,以前破旧不堪的危旧房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带有红色仿砖线条与白色墙体相间的新建房屋,还有白色线条垛脊铁红色油漆漆板壁的红白相间木房和维修改造好的红白相间砖瓦房,它们共同镶嵌在山村之间,与一条条硬化好的像飘带一样缠绕在大山与村落之间的通组道路一起组成了山村另一道亮丽的风景。**村群众居住安全和饮水安全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产业发展得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真心希望**书记能一直在我们村里,带领我们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村村民如是说。

    “既然组织派我们下来驻村,这是组织的信任,如果不踏踏实实的静下心来干点事,那就是虚度光阴,也无法向我们的群众交代。”面对群众的赞赏,刘德权说到。

    (篇三)

    ~**,男,共产党员,军转干部,**民政局科员。**年开始从事农村工作,**年8月被选派到天九镇陈坑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年8月转任天九镇横山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驻村工作期间,我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带着对农村的热爱和群众的感情,立足岗位,主动作为,为改善横山村的环境、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尽心尽力。

    一、心系农贫困户,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切实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村民缪春祥妻子徐月兰,无身份证、无户口,唯有一张30年前的结婚证,是公安的“黑户”。她皮肌病卧床多年,因为 “黑户”,所有需要提供身份证或户口本的政策待遇,她都无法享受,致使她久病不得治疗,家庭因此变得特别困难。奔走多方了解清楚“黑户”的解决程序、路径、顺序后,我信心百倍的走进天九派出所,派出所民警随后联系广东省下车派出所研究解决,经过5个月的调查取证、上报审批、办证迁移、上户落实,2017年2月,困扰徐月兰30多年的“黑户”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二、想贫困户之所想,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议进言。虽然黄牛、水牛都是牛,但是,刚开始的产业扶持政策,把水牛排除在外,致使大多数养牛户得不到产业补助,不利于提高农户的养牛积极性,不利于农户通过养牛产业脱贫致富。我建议不要分那么清楚,给水牛养殖户同样的补助待遇,得到县人大、县政协领导的现场支持。 刚开始的教育扶贫政策,只有县内就读的学前教育儿童和义务教育住校生,才有教育扶贫补助,而在县外就读的,文件中没有提及,也没人上报,致使众多学生家长心里不平衡。这种“遗漏”,不利于这些学生安心读书,不利于家长支持配合脱贫攻坚工作。我向前来考核的工作组建议,给予县外就读的学生同等待遇。不到一个月,全县在外就读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同的补助待遇,我心甚慰。

    三、因人施策,精心帮助谋划产业,助推贫困村退出。农户缪火安,全家6口人,上有79岁行动不便的父亲、75岁的母亲,下有两个读小学的孩子需要妻子看护照顾。由于父母年纪大无劳动能力,两个读小学的孩子又要前往天九圩镇读书,缪火安的妻子只好在天九圩镇租房陪读,无法分身工作,一家人的生计全靠缪火安一人务工维持,生活拮据难耐。横山村计划2017年退出贫困村,如果缪火安不能如期脱贫,贫困村退出几乎不可能。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把我的产业脱贫思路与他多次交流后,2017年5月,他养了500羽鸭,中秋时卖了,收益相当不错。之后,他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并且将养殖范围扩大到养鸡、养鱼。当问及明年有何计划时,他爽快的答道:“准备加种玉米,尝试立体发展”。2017年11月底,他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5000元,顺利脱贫,为横山退出贫困村奠定了基础。

    四、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整治村庄环境。拆除空心房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广、难度大、任务重,我与镇村干部一道早谋划、定思路、找对策。我们把村里的党员、组长全部动员起来,稳步推进,同时,我们采取干部动手搬运、情感慰问病人、坚持思想攻心等方法,有效的加快了拆除进度,率先完成应拆尽拆。散养的猪圈、破烂的牛栏、简易的厕所,这些与整洁秀美村庄格格不入的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工作,丝毫不比拆除空心房容易。我们趁热打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一鼓作气拆干净,为整村建设打好了基础。

    五、用心做事,多头并进,一年大变样。与镇村干部一道走遍田间地头、深入边边角角,综合分析、统筹规划,协调施工、监督质量,确保进度,8个月时间协助完成了20多个的建设项目,将一个“草打车窗割眼睛”的村落,建设成“干净清爽”的村庄。在横山驻村期间,我努力坚持热心服务、耐心解答、精心谋划、用心做事。我对农户说:没有脱不了的贫,只有不勤奋的人。我对自己说:有了领导的关心,脱贫攻坚一定赢。在横山驻村期间,最丰厚的收获是“中午到我家吃饭”,“请别调走,我们喜欢你”。

    (篇四)

    **区卫计委合管局科员**操是省第五批、第六批选派干部。**年5月选派到**区芦庙镇**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五年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村美好乡村建设中,严格按照选派工作“六句话”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规划,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打赢扶贫攻坚战、为加快**村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拥护。在第五批选派结束时,**操得到芦庙镇党委和**村广大干群竭力挽留下,毅然向组织提出申请留任第六批选派,得到组织的认可,继续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至今。

    抓班子带队伍,抓工作促发展

    选派驻村之前,**村主要矛盾集中在班子不团结上,相互戒备,推诿扯皮,情感抵触。在**年3月春季计划生育服务月期间,党总支书记因在镇计生工作评比连续倒数,被镇党委政府免职,以至形成村两委班子工作不力、效率不高,党组织面临几乎瘫痪的局面。

    到村后,**操通过走访群众、党员、老干部,咨询镇各部门负责人,虚心请教镇党委政府领导,找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心,在工作中细心观察,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通过开会讨论,集思广益,很快形成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于是,向镇党委提出“在工作中锻炼干部,从工作中提拔干部”的建议,很快得到领导的批准和支持。**操从群众急切需办的事入手,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支部党员,及时对刘庄、孙瓦房等自然村79亩低产林进行快速改造,时间仅用了半个月就顺利完成。村里积压的其他工作,也迅速扭转了后进局面,并走在全镇各村的前列。在基层工作中,党员同志孙志生积极主动,踏实肯干,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经过一阶段的工作考验,**操向村党总支推荐他担任村党总支书记,这一提议得到村支部党员、芦庙镇党委的一致认同。

    多举措调结构,抓产业促增收

    为了促进全村产业结构调整,**操通过聘请农科技专家来村现场授课,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兴专业农民参加种植、养殖、电商植保等专业技术免费培训,提高土地经济收益,提高种植养殖户市场预测的能力;帮助他们联系小额贷款或利用项目发展资金进行扶植;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多方联系销路,以此促进种植养殖规模化良性发展。**年以来成立了聚源养殖、金阳光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2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操和村两委干部积极帮助致富能手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坚持耕地科学耕种,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土地流转合拼,形成“一块田”规模种植。在驻村工作时,**操发现如果没有进行规模化良性的种植、养殖,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存在投入大、成本高、收益小的问题。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是降低生产成本,经营规模式、信息化、市场化,才能有所发展;另外依托我市中华药都这个金字招牌,大力发展白芍、牡丹、白术、防风、丹参等中药材,依托**蔬菜批发市场发展小辣椒、韭菜、香菜等蔬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同时通过扶植种植养殖大户,带动贫困群众发家致富,真正起到精准扶贫效果。

    由于**村村资源贫乏,地处偏僻,远离城市,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人均土地少,群众收入低,只有到企业务工才能增加群众收入。青壮劳动力存在文化水平低,又无一技之长,抛妻离子到经济发达地区盲目地务工,很难做到发家致富。利用**工业园区企业招工,**操大力宣传推介,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和农业生产两不误,既增加了收入也能照顾家庭。但是,仅仅依靠宣传工作,效果甚微,许多群众仍抱有观望的态度,无动于衷。在大家无计可施之际,村委副主任于召全不经意说了一句话,激发了**操的灵感。于召全说他的侄女在联滔电子集团上班,年前两个月都拿了近7000元。**操一听,这是一个好兆头,如果让他的侄女出面现身说法,或者由她来联系务工人员,肯定要比单纯宣传效果更好。这一想法得到村两委干部支持。于是,请于召全的侄女到各个村民组宣传企业招工,经过于召全侄女的现身说法,当天就组织了不少群众到本地企业务工。现在**村有一半的年青劳动力在**集团、**工业园区企业务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维护了**村的和谐稳定。

    实施旧村改造,建设美丽家园

    **村两委干部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积极稳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年以来,老村庄改造和新村建设同时有序进行,共拆迁527户,全部安置到孙瓦房、刘庄、毛庄新村,实现了土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700多亩。已复垦并通过国土部门验收项目孙瓦房西队、毛庄、刘庄、丁油坊等村民组,并交付农民进行耕种,已完成复垦未验收的孙犁园、孙瓦房东队200多亩耕地,今年开春进行的李楼西队复垦90多亩已经完成任务。如今在复垦的土地上已呈现出勃勃生机,如果按最保守的每亩每年纯收入1000元计算,村民增收70多万元。美好乡村建设同步有序进行,新村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个村民组全部通了宽阔、平坦水泥路,一栋栋新颖的别墅让人羡慕。由于群众思想工作做的扎实,积极落实了“四议两公开”制度,让群众的利益交给群众,把村务交给村民代表来办,村两委做好监督引导,群众无一起因拆迁、复垦土地引起纠纷、信访等事件。村两委干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推行阳光村务的做法,深受群众的拥护,并得到上级各部门充分肯定。

    心系基层群众,落实精准扶贫

    选派驻村以来,**操心系贫困户,走乡入户深入农家,问寒问暖,对每个贫困户都能了如指掌,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倾心帮扶。特别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以来,认真做好四项清单,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坚持“五个一批”,落实“六个精准”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作。带领全村干群,认真编篡扶贫村项目,使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261人。**年,脱贫8户36人;**年,脱贫10户29人;**年脱贫63户142人。在**年12月份省扶贫第三方考核小组严格考核下,全村63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扶贫项目验收合格,该贫困村出列摘帽,达到预期效果,完成脱贫任务。

    创新管理模式,壮大集体经济

    选派驻村以前,村级集体账户上没有一分钱,还欠外债一堆,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了最大的难题?**操没有被困难吓到,结合村实际情况,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听取广大干群的意见,利用废弃酒厂组建养猪场租赁聚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选派专项资金,年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这几年来,**操带领村干部群众治理“空心村”,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既增加了群众收入,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年又通过上级扶贫项目---光伏收益5.5万元,今年又利用扶贫资金,发展了十亩光伏项目,每年收益40万元;利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发展光伏项目,正在筹划中。这些举措大大增加村集体经济,目前该村账户上除了村公共开支外,还结余了30多万元。**操生活简朴,带领村两委干部在村部建有食堂,吃住在村,行有自行车,千方百计减少村务开支,也赢得了全村干群的民心。

    近几年来,组织上给了**操许多荣誉,选派以来每年都被组织上考核优秀等次,先后获得**区委“优秀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省委组织部、人社厅“优秀选派干部标兵”等荣誉,**年12月又当选为**市四届人大代表。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操就是这样,心系**村建设痴情不改,情牵**村建设无怨无悔,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描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壮丽诗篇。

    成绩只能属于过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夯实群众工作,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基层工作中,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篇五)

    能转悠、能上门、能干活、能协调,在新仓镇三叉河村村民眼里,憨厚的驻村“第一书记”**更应该形象地称为“跑腿书记”。

    今年44岁的**是今年5月“转战”基层的。原本在市畜牧兽医局工作的**在接到工作安排,需到村里当一年“第一书记”时,心里还是有些纠结。“村里条件比较艰苦,家人也都在城里,我去还是不去?”思想斗争一番后,**还是决定到基层一线去锻炼。

    走马上任后的**一到三叉河村就没闲着。正值“风情三叉河”集镇改造提升项目在村里实施,**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当‘第一书记’就得对村民的情况熟悉才行,所以进村第一步我就开始挨家挨户地了解情况,了解村民的想法。”**说,就这样短短几天,全村都知道村里来了个高个头、能转悠的驻村书记。

    “风情三叉河”集镇改造提升项目要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改,拆除危旧房和违章建筑,这其中涉及到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为了解民意,**又开始天天登门入户,排摸违章建筑情况、了解村民意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了晚上,嗓子哑了,两腿像灌了铅一样沉,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说。

    像**这样从机关部门“转战”到基层的干部还有林埭镇陈匠村的年轻驻村书记郭枫。正是因为年轻,所以做起事情来充满干劲、拼劲,创意满满。就在前不久市里举办的“一村一品”擂台赛上,郭枫代表陈匠村党委向全市展示他所在村实施的“站内事马上办”机制是如何查找工作短板,如何解决基层需求,如何拉近党群关系,举措新颖独特、效果立竿见影,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最佳创意奖。

    “说来惭愧,尽管自己是党员,可由于年纪大了,参加镇里村里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实在不方便,因而近几年和党组织还是有所脱节的。”陈匠村老党员张志坚说,自打村里来了年轻的驻村书记后,完善并实施了“站内事马上办”机制,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不仅方便了像他这样的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也能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不仅如此,郭枫还经常挨家挨户地走访,了解群众真正的需求,村里老人看病不方便,郭枫帮忙组织镇上医院的医生来村里义诊;村里道路照明设施不好,他又抓紧向上级部门报备……“驻村,就要有村里人的样子,就要有与群众肩并肩的姿态。”郭枫感慨道,“第一次下基层对我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磨炼机会。”

    我市自**年开展“百名干部下村挂职”活动以来,每年都选派优秀的机关干部到村里挂职,累计已有300余名(次)。今年5月,我市又下派了21名机关干部下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今年驻村书记既要配合村里做好中心工作,更要协助书记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陈瑜说,驻村干部一定要主动发挥自身的人脉优势和工作特长,帮助协调村级事务,真心实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篇六)

    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为民办实事

    5月7日,在名山区新店镇**村一片草果种植地里,该村第一书记柏云一边查看贫困户余庭霞种植的草果长势情况,一边提醒她要及时给草果搭上遮阳网。

    柏云是名山区统计局副局长,自**年8月到新店镇**村任第一书记以来,她融入乡村、进村入户、深入调研、访贫问苦,为贫困村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脱贫路子。融入基层  找出“穷根”**村位置偏远,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全村仅有5条村级公路,长约14公里,2000多亩林地没有公路覆盖,严重制约了林区经济发展。现实情况让柏云感到扶贫工作的艰巨与迫切。

    如何改善**村的情况,带领**村群众脱贫致富,成为她迫在眉睫的问题。柏云走访了全村10户贫困户和大部分农户,**村贫困的“病根”也逐渐显现: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林地多、耕地少、茶叶产量低;无技术特长,村民外出务工收入低。在摸清**村的基本情况后,柏云组织村民召开村组干部大会讨论发展思路,又邀请相关部门人员实地查看,化验土质,筛选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产品。同时,她还向在种植方面比较有经验的农户请教,最终确定发展以草果、重楼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和以生猪、山羊为主,土鸡、塘鱼为辅的生态养殖产业。抱团发展 富民强村确定了主导产业,但在接下来的推广过程中,却让柏云犯了愁:村民们如果一家一户各自为阵发展,势必力量薄弱,抗风险能力低。为此,柏云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建立整体联动的产业扶贫机制,解决一家一户发展项目力量薄弱的问题。

    柏云首先与工商部门对接,了解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条件和手续,然后与本村民营企业家和养殖种植大户商议,推荐德高望重、经济实力强、具有管理才能的人为社长,积极宣传动员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她一方面带领村“两委”积极为合作社协调流转土地,用于草果、重楼种植基地的试点建设,另一方面安排村社干部和合作社主要成员分赴汉源、云南、绵阳等地学习种、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并购买了两吨草果种子、预约了优良的种羊。通过努力,**村新成立了4家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亩,新建10亩鱼塘,新修林区公路1.5公里,新育草果苗圃40亩。

    与此同时,柏云了解到,“双百示范”项目正在全区如火如荼地开展,她争取到了党建扶贫专项资金6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建立示范基地雏形,200余户农户申请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预计发展种植草果2000亩,2018年投产后,人均收入可增长5000元。为民办事 心系于民要想富,先修路。为此,柏云积极奔走协调,为**村争取项目支持,逐步改善基础条件。柏云首先与相关部门衔接,通过“一事一议”林区公路项目,新建11公里村道,并加宽原有村道,达到平均宽度4.5米以上,全面覆盖**村各村民小组、各生产基地,扫清交通盲区,为林区经济发展打下交通基础。

    “柏书记,我们也想有个跳坝坝舞的地方来锻炼身体。”听到村民的心声,柏云下决心要为**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让村民有跳广场舞和可以运动的场所。通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维修了村级活动室,修建活动广场1处,篮球场1个,安装了健身器材。通过卫生室修建项目,新建80平方米卫生室,配备了相关医疗器材和药品,落实了乡村医生,实现了村民看病不出村的愿望。“柏书记巴适的,帮助我们找到了脱贫路。”一件件实事,看得见摸得着,如今**村村民,正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篇七)

    去年9月,市建设局选派**到芦头镇**村担任包村“第一书记”。起初,村民们有些不解,“‘第一书记’是干什么的?”“俺村有书记,咋又来了个书记?”……

    任职一年来,**带头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为村民争取资金,办了不少实事、好事,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他还谋划开办企业,为村集体致富增加了一笔收益,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污水横流不见了 **大“变脸”

    4日上午,**村**上,几位老人正在路边悠闲地晒太阳,偶尔有车辆经过,带不起一丝尘土。而这条平坦、整洁的**,在几个月前,还是污水横流、臭味熏天的景象。

    **是**村在2000年前后硬化的一条水泥主路,地势南高北低,因修建时间久了,路面破损严重。更糟糕的是,路南长达220米的路段两侧有露天排水沟,村民家的生活污水都流向这里,而路北地势低,污水溢满后,便常常顺流而下,“刷锅水、烂面条,甚至粪便满道流。”一村民回忆说,尤其到夏天,蚊蝇乱飞,气味难闻,根本无法行走。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与村“两委”干部探讨后,向建设局党委汇报,争取15.2万元资金,今年4月天一转暖,便找来施工队,重修**。“把南段两侧排水明沟改成暗沟,敷设排水陶瓷管网,用钢筋混凝土封盖,路北110米的老化路面全部铲除,也在地下敷设排水陶瓷管网,重新铺上水泥路面,每隔两户预留一个雨水井。”**说。这样一改造,不仅路好走了,路面污水横流的问题也解决了,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新装42盏路灯 照亮村民回家路

    4日,记者刚走进**村,就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路旁安装路灯,蓝白相间的崭新路灯杆特别显眼。**说,这是村里这几天正在忙活的一件大事。

    原来,**村仅有25盏路灯,安装在几条主路电线杆上,因年久失修、线路老化,加上路灯间隔太大,夜晚光线很暗,而且一到雨天就容易跳闸停电,“雨天路本来就不好走,更需要有路灯照明,却反而不亮了。”一村民说。

    **进村后,也深深体会到夜行的不便。为彻底解决阴、雨天路灯经常不亮的情况,**再次向建设局党委申请对路灯进行改造。

    11月初,路灯改造动工,拆除旧线路,全部换新的,现挖、现打混凝土底座,每隔20米立一盏灯,共新立42盏LED节能路灯,并将替换下来相对好一些的8盏路灯安装在辅路上。这两天,路灯改造就完工了,将为村民照亮回家的路。

    谋划致富项目 仨月盈利3万元

    **村位于南部山区,共有172户村民。因为是搬迁村,村里的地不多,多数村民在外打工,村集体经济薄弱。

    作为包村“第一书记”,**在积极帮助村里提升软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村找到好的项目,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

    通过和村“两委”干部大走访和实地考察后,**了解到,**村周边有不少石材厂,石材资源丰富,而**在做包村“第一书记”前曾在市建设局下属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对建材业务比较熟悉,加上建设局的信息资源优势,**心中顿时有了主意:“那就开个建材公司吧!”

    今年上半年,市建设局帮忙牵头筹建龙口市建设建材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主营建材、铝合金门窗等的批发销售,8月份拿到了营业执照,“咱这个公司就相当于中间商,从中赚个差价,最终获益的是村民。”**说。

    目前,公司营业仅3个月,已为村集体盈利3万余元。

    (篇八)

    “这个第一书记真棒!”

    **是**市公安局城区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年3月,他受组织选派到**镇**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责任和使命,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以实际行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动村庄经济发展。**年,该村14户贫困户68人顺利脱贫。2017年,整村成功实现脱贫,**的工作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村位于**镇南部,距镇政府16公里,距**市区36公里,属0-3公里边境贫困村,辖8个自然屯,全村共有379户1572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劳务输出、种植林木和甘蔗。

    作为**村第一书记,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上任后迅速走遍全村的83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并深入老党员、支部书记、群众代表、致富能手家中走访座谈,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他深刻认识到,**村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他认真研读学习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用足用好优惠政策,争取后盾单位、帮扶企业的资金支持,全力为**村办实事、办好事。

    随后,**开始投身**村的扶贫产业发展。2017年5月,**市裕农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通过与年桔项目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入股”的合作方式,提供有偿服务和委托运作分红方式获取集体经济收入,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2017年12月,**村与**市新超越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书,约定以入股黑土猪养殖项目的形式取得分红,预计为**村争取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在**的带领和鼓励下,**村贫困户中有65户贫困户入股增泰牧业、15户贫困户入股乌骨鸡养殖、3户贫困户入股年桔种植、18户贫困户种植年桔约200亩、68户贫困户种植甘蔗957亩。目前各个产业均已形成一定规模,为贫困户提供了可观的收入。“2018年,**村共扩种年桔约150亩,村民对产业发展非常有信心。”**高兴地说。

    在发展产业扶贫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沟通协调作用,助力**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他带领村“两委”班子争取上级专项扶贫资金,完成了红六至北门3.8公里道路硬化,建设了板号至北门机耕路2公里,拓宽了**至板兰屯2.5公里硬化路;争取到**市公安局和潮汕商会资金,建设北门屯篮球场和戏台;联系移动、电信公司在**村接通宽带,夯实了村里信息网络基础。为解决**村村民的人饮问题,**帮助那良、板兰、垌音、馗凌等4个屯修缮了人饮工程,保证了村民的饮水安全。

    **的帮扶工作可谓是“战功赫赫”,问及他有什么诀窍,他笑着说:“我哪有什么诀窍,村里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去干什么。没有产业,我就去招商引资;没有路,我就争取资金修路;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我就去引来安全的水源;群众不配合工作,那就扎扎实实一家一家的去做思想工作……”

    **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为**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这个第一书记真棒!”□李 枚

    (篇九)

    2017年6月中旬以来,持续来袭的大暴雨,导致**县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安山乡两合村第一书记**带领全村“两委”班子成员全力抗洪抢险,精心帮扶灾区群众,以最快时间抢修、固圩,确保了当地群众无一人伤亡。

    一、身先士卒 带领干群奋战洪魔

    6月27日,连续不断的降雨致两合村多个村民组大面积被洪水淹没,救灾点多面广,唐书记不间断地来回奔波,一直忙到当晚20时,待大家回到村部休息时,他还都没顾上吃一口热饭。21时,接到通知两合村多处水圳水漫过圩埂。灾情刻不容缓,唐书记来不及休息片刻,立即组织安排抗洪抢险队员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才发现,必经之路已垮塌多处,唐书记带领抢险队员涉近一米深的水赶到险情处,待险情处理完毕,已经是凌晨1点。回到村里,他还放心不下现场的灾情,人在村里心却在现场,已经近24小时没休息的他穿起雨衣,深一脚浅一脚的出发了……

    二、以民为本 转移群众争分夺秒

    7月1日,六安塘大堡支圳出现险情。灾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任务。唐书记第一时间带领队员带上抢险物资和应急装备,火速赶往,及时组织人员将滞留在大堡支圳下游的群众撤离,并第一时间组织干群逐户拉网式排查,对贫困户、低保户、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一户一户的敲门,一遍一遍的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确实存在转移困难的家庭,主动上前提供帮助,群众无不为唐书记的真诚所感动,纷纷转到安置区。而此时,转移小组的成员个个口干舌燥,喉咙沙哑,唐书记更是全然说不出话。

    三、抗洪抢险 舍弃小家顾全大家

    在抗洪抢险一线的1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一直奋斗在抗洪一线上,尽管家人多次打电话反映老家屋内早已进水、泡的是一片狼藉,可唐书记依然坚持舍小家、顾大家,始终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眼里唐书记都是一个“拼命三郎”,别看他五十多岁,又瘦又黑,可工作起来,一点也不落于年轻的抢险队员,重活、险活他总是抢着干,尤其是打桩、泄洪等,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有他在,大家干活心里就更加有底了,完成防汛抗洪的艰巨任务也更有信心了。

    此次灾情虽然非常严重,但两合村干部群众在安山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同志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全村上下众志成城,抗洪救灾,没有发生一例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的财产损失,取得了抗洪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篇十)

    情系群众接地气 第一书记展风采

    按照县委、县政府8月27日会议精神,我乡驻村第一书记于8月30日到乡报到,同本村村社干部召开了见面会。

    驻村第一书记共有7名同志,男同志5名,女同志2名,由于各村委会无住宿条件,经乡党委研究,驻村第一书记统一住乡政府,乡党委在住宿紧张的条件下,为驻村第一书准备了两间寝室,驻村第一书记经过准备,自带日用品,炊具等生活用品驻村开展工作。

    在开展9月份工作前,乡党委、政府对第一书记说明工作的内容并还与第一书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要求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求脱产驻村,在村工作时间要达到要求。二是要抓班子带队伍建强基层组织。了解本村的基层组织情况。三 是要整合资源集中扶贫攻坚。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四是要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具体措施以及组织实施等事项。五是乡党委政府将加强对第一书记从严管理考核情况,纳入乡政府考勤。做好常规管理。六是与第一书记鉴定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七是要求第一书记撰写工作日志。八是要求 第一书记迅速进入角色悉村情、户情。

    第一书记知道知道自己的任务以后,就到各负责的村上去抓紧落实,第一书记到村后,立马通知村社干部带领群众到村活动室来开会,在开会期间,主要对群众讲解了禁毒防艾,计划生育,精准扶贫国家重点三大政策,让群众知道第一书记到村的任务,要让他们知道第一书记是来帮助他们脱贫,带领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每天第一书记到村带领村两委进行完工作后,都要到乡政府来汇报下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这样也能更好的让乡党委政府知道第一书记的工作进展,也能更好的帮助他们进行以后的工作。

    今天绵绵的细雨也没挡不住他们工作的步伐,田间地头、群众家里有他们的身影,村情社情就这样心中数,帮扶计划以及“十三五”贫困村规划初具蓝图,从他们裤腿裹满泥巴和额头上的汗水,充满了第一书记对群众的深情。

    (篇十一)

    根据“向农村牧区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安排部署,省国土资源厅**同志作为第一批选派干部来到大通县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任第一书记。该同志自**年10月到村开展工作以来,牢牢把握精准扶贫、整村脱贫这条主线,按照“摸实情、定规划、理路子、强班子、办实事”的工作思路,用恒心、决心、热心和耐心为对将军沟村的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村级全面进步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军沟村实现了整村脱贫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76元。省委常委、西宁市委王晓书记、省委组织部胡昌升部长、严金海副省长、国土资源厅林亚松厅长等调研期间,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认可。将军沟村党支部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也被县委评选为“优秀第一书记”,将军沟村精准扶贫的做法先后在《青海日报》、西宁市及大通县电视台作了专门宣传报道。

    一、搞好调查摸底,增强帮扶实效

    搞好摸底调查,切实掌握将军沟村及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是实施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依据和保障。一是搞好调研,摸清底数。按照“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的工作方法,走村串户,准确掌握全村贫困户、低保户及村情民意第一手资料。通过全面摸排,将军沟村现有农户94户374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左右。全村耕地面积1313亩,草原面积2.13万亩,有效载畜量约1050头(只)。居住着汉、藏、蒙等民族,民风纯朴,村民勤劳朴实。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公共服务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主要经济来源为林下养殖、林下种植和外出务工三个方面,养殖规模小,经济效益低,务工收入少。二是吃透政策,精准识别。及时全面准确掌握中央及省市县关于扶贫工作的最新动态,确保政策落实到位。重新对贫困户建档立卡,针对村里上报的贫困户30户124人,在全面甄别和复核的基础上,从现有贫困户里调出了15户非贫困户,从非贫困户里调入了9户贫困户,最终确认贫困户24户93人,切实做到了精准识别。三是宣传政策,树立信心。充分利用走访农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支部学习会等有力时机,对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进行宣讲,力争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村民切实树立起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能不能把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推进到底,关键看党员领导干部是否敢担当、有作为。”为解决将军沟村基层党建薄弱,发展缺乏带头人的问题,作为第一书记,**同志带领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力契机,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抓好思想引领。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积极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按组织要求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落实“四位一体”干部管理制度为着力点,组织和带领村支部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标杆、树榜样,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二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原则。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贫困户识别问题上,通过召开支委会、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充分征求广大干部和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同时在综治维稳、森林防火、草原防护等重大安全问题上,全村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形成“全村一盘棋”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党建阵地宣传引导。“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年10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20余场次,现场培训15次,参会群众1300余人次。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群众全程参与到扶贫开发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将军沟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良好发展氛围。

    三、实施精准扶贫,确保帮扶到位

    扶贫工作是村里的一项重点工作,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首要问题。在扶贫道路上,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认真谋划,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帮助村民找准发家致富的路子。一是实施“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下发展中藏药材种植和土鸡养殖,并注册了“将军沟”牌商标,大力实施宣传和推广,解决了销路问题。依托大通益民种养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将军沟村养殖土鸡1.8万只,带动农户60余户,包括全部24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3600元。带动全乡9个村的村民,在将军沟村扩大中藏药材种植规模,种植玛咖及党参、当归、大黄、黄芪等中藏药材1550亩,发放务工工资70余万元,其中将军沟村村民务工收入25万元;积极推进将军沟农户共流转耕地260亩,林地1290亩,流转费共计8.92万元。同时带动村里100余名剩余劳动力务工,每人每天发放65元的务工收入。二是鼓励农户贷款实施个体经营。以“双基联动”为契机,与大通县农商银行向化支行积极对接,充分发挥金融扶贫政策优势,引导鼓励贫困户积极贷款发展产业,先后为农户办理贷款57万余元。对下达本村的50万元互助资金,注入到村互助社按金融扶贫资金使用,用于村民贷款发展个体产业。三是积极争取土地整治项目。发挥省国土资源厅行业扶贫力度,在将军沟村实施土地整治开发项目,拟投入资金215余万元,建设规模400余亩,修建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3.1公里,平整地块3624立方米,表土剥离5239.2立方米,浆砌石3745平方米。目前项目已完成可研、批复及招标工作,将于今年3月中旬开工建设,项目实施后,亩产可提高10%-20%。同时,通过村民参加土地整治和道路修建,可实现经济创收。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类扶贫资金整合,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同时掀起了“四改四建”(即改门、改厨、改厕、改圈、建房、建巷、建院、建园)的新农村建设高潮,涌现出男女老少齐上阵,同心协力建家园的动人场景。先后实施项目5大类25项内容,共计建设资金280万元。投资50万元新建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戏台及篮球场;投资50余万元安装路灯102盏;按时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工程;投资12.6万元修建了村级标准化卫生室一所;投资12万元拓宽村级道路1.8公里,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旧村换新颜。

    四、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

    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根据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强制命令,切实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一是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助力村民脱贫。制定了《大通县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产业发展奶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利用43.20万元的产业发展扶贫资金为20户贫困户购买西门塔尔奶牛59头,发展奶牛养殖产业,年纯收入达12.27万元,使将军沟村2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135元。将20户80人的财政切块扶贫资金10万元入股到大通山河畜牧业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每年以6%的利息进行入股分红。二是深入开展结对认亲结对帮扶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大通卫生学校、大通森林公安局、县委宣传部及向化乡党委对将军沟村的24户贫困户进行结对认亲帮扶,开展了节日慰问、专家会诊、送医送药、介绍用工、免费发放鸡苗、签订供销协议等形式多样的帮扶工作。积极联系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和驻地部队卫生部门,对行动不便的贫困户上门义诊并发放免费药品,对病情较重的人员有计划地安排到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三是积极做好劳务输出。积极联系青海海旺矿产科技有限公司,协调4名贫困户长期务工,每人每月实现工资收入3600元,帮助贫困户家庭稳定创收;对6名贫困户进行家政服务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及时输出劳务,为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四是抓好生态护林扶贫。将军沟村现有林地6780亩,基于该村海拔高、生态环境较脆弱等实际,着力加强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高村民生态保护意识。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护林的贫困户在原有1人的基础上,共安排9名贫困户担任公益林管护员和草原生态管护员,通过生态补偿带动脱贫致富。

    (篇十二)

    **县驻村“第一书记”受欢迎 群众说——这样的“书记”俺喜欢!

    **年12月24日早7点,寒气逼人,**县**镇**村,70多岁身有残疾的王文亮夫妇拥挤的老屋里散发着阵阵暖意。

    “老王大爷,你这医疗报补的事上周五全给你办妥了,今天特意给您送家来!”**一边将医疗报补款递到王文亮老人手中一边说,“天冷了,再给你拿200元钱买点东西补补身体。”接过报补款和200元钱,老两口双眼湿润,动情地说:“这样的书记哪里找,俺喜欢!”**是县商务局党组成员,**年10月刚下派到该村任“第一书记”。除了走访群众开展精准扶贫外,他还筹资10多万元给村里小学生统一添置校服,在村内道路上安装路灯,协调三条修路项目投资近100万元……在**,像**这样“空降”到村里任“第一书记”的共有168人。

    与**不同,同单位擅长组织工作的**,则更注重精神上的引领。初到**镇老寨村,他首先想到的是“抓党员队伍”,针对该村每月15日“党员固定活动日”有少数党员经常缺席的问题,**开始思考:如何让党员找到归宿感?提高积极性?

    在村班子会议上,为村里34名党员每人过一次“政治生日”的想法逐渐成熟,内容包含“五个一”,即送上一张“生日贺卡”、赠送一份“生日礼物”、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开展一次奉献行动。

    采访当天,恰逢**一行去为党员范红生“过生日”。党徽戴在胸前,手握“党员政治生日卡”,这位48岁的老党员笑得合不拢嘴。

    **年10月份,**县出台《关于选派机关优秀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实施意见》。“他们都是县级机关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干部,大部分还都是县管副职后备干部,并按‘因村派人、因人定村’的原则下派,对集体经济薄弱的贫困村,从财政、发改委等经济部门选人,帮助村里争取资金项目,拓宽农副产品销路;对擅长搞组织工作的人,则下派到组织软弱涣散的村,以便发挥‘第一书记’的最大才能。”**县委组织部部长何明照说。

    驻村一个多月来,全县168名驻村干部已走访群众3.2万人,对23个破旧待维护村室进行情况登记上报待修,对6个班子不健全村进行组织调整充实,帮助群众协调创业贷款176万元,对接扶贫项目43个。

    “我们驻村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为群众办事的时间是无限的。”正在村里走访群众的**深有感触地说,“县里选派我们这些‘第一书记’到基层来,让大家沉下去,认真听取收集群众意愿,通过当好基层党建指导员、纠纷调解员、发展指导员、民困帮扶员、政策宣传员,最大限度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大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073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