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农村社区发展状况评价标准,是整个农业社区发展评估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遵循科学,建立适合本地情况的发展评估标准才是最科学的,下面就让大家和小编一起探讨一下!
在回顾我国农村社区发展沿革基础上,阐述新型农村社区的类型、分布及要素构成,遵循科学性、全面性、一致性、现实性与可比性原则,从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文化氛围等方面系统构建包括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的新农村社区发展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沿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施以城带乡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完整的提出了“农村社区”的概念,并要求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07年开始,民政部在全国启动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并确定了304个国家级实验县(市、区);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区和谐稳定”,2009年全国已有11%左右的村庄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2015年,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安徽省淮北市召开,推出《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深入开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新型农村社区类型、特征与要素构成(一)农村社区类型划分。根据区域位置,可分为一般新型农村社区和城郊新型农村社区。一般农村社区指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新型农村社区;城郊农村社区指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内,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新型农村社区。根据地域及产业发展情况,可分为农业区新型农村社区、半农半牧区新型农村社区、牧业区新型农村社区。农业区农村社区建设宜采取集聚整合、规模发展的模式建设;半农半牧区农村社区建设宜采取适度集聚、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模式建设;牧业区农村建设宜采取适度集聚、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模式建设。根据村庄整合情况,可分为单村独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多村合建新型农村社区。单村独建农村社区指一个行政村或一个行政村内部几个自然村庄单独建设农村社区的建设方式;多村合建农村社区指两个以上行政村或多个自然村共同建设一个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方式。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居民生活习惯和现有建设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可分为就地改建型新型农村社区和异地新建型新型农村社区。就地改建型农村社区具有一定基础设施,并可实施更新改造,拥有一定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周边用地能够满足建设需求;异地新建型农村社区建设时宜选择空闲地和一般耕地实施,不宜占用基本农田。
(二)农村社区基本特征1、农户生计多样化。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新农村社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制造业等非农产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脱离自给自足式的生活,新农村社区农户生计呈现多样性趋势。2、民生切实改善。新农村社区采用农民集中居住的方式,居民民生得到了切实改善。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能够提供比较优质的社区公共服务和其他公共产品,让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服务设施和服务。3、农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现阶段农村的价值观念呈现一种多元化趋势,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对农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已不占主导地位,农户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
(三)农村社区构成要素1、区位结构。区位结构主要包括:(1)一定农村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2)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态环境的构成;(3)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相联系的一定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2、人口结构。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性别、年龄、职业、素质等结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步向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结构随之发生变化。3、社会群体结构。农村社区的初级群体主要是家庭、邻里、同龄群体等。农村次级社会群体则指农村的各种组织,如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文化组织等。4、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主要包括生产力结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一定层次的生产力结构由不同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技能的劳动者、不同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同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不同的劳动工具的组合等形成。与生产力结构相联系的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5、文化结构。文化结构主要指各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构架方式。农村社区的文化结构方式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也受本地居民的构成素质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
三、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为了客观地反映农村社区发展状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须遵循如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评价工作质量和能否客观反映农村社区实际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乡镇经济社会本身的性质特点,所选择的指标要做到科学合理、准确可靠、简单易行。
(二)全面性原则。农村社区发展状况评价不应只是对社区居住条件的评价,而应是对经济发展潜力、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意识、社区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总体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社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也要反映乡镇社会保障、人居环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体现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一致性原则。测评指标的设置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协调一致,避免测评指标与各方面工作要求在内在逻辑上发生矛盾和冲突,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四)现实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要反映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不能一成不变,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而且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习惯的社区设计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
(五)可比性原则。对农村社区发展状况评价选用能反映各社区共性的指标,指标统计口径相一致。
四、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按照以上原则,充分考虑农村社区建设各项影响因素,并参考国内学者经验,确定新农村社区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客观指标为主,主观指标为辅,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文化氛围4个一级指标,下设9个二级指标,以及19项三级具体指标。
(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建规划和交通及配套设施。主要反映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是衡量社区基础建设程度和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1、人均住房面积。农村社区居民居住的最明显改善就是住房条件,人均住房面积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衡量中的重要指标。2、供暖设施建设。供暖设施也是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所需的必要设施。3、村内道路硬化率。整修村内道路,提高硬化率,将有效整治村容,也给村民出行带来方便。4、道路亮化程度。指的是村内路灯的亮化程度,是否影响夜间出行。5、社区幼儿园建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对配套设施的要求也包括对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需求。社区幼儿园建设这一指标以社区是否建有幼儿园来衡量。
(二)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水平和资源利用。用来衡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新农村社区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1、农牧民生活水平。用社区居民家庭平均户纯收入体现。2、家庭消费能力。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指标体现。3、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指农产品转化为经济收入的能力。4、旅游资源供给程度。社区的旅游资源规划和建设可以提供就业、带来收入。
(三)社区管理与服务,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安全。其中,社区管理反映社区居民对社区政务活动的了解程度,社区服务和社区安全则可以反映新农村社区的物业管理水平。1、社区管理制度完善程度。反映社区的规范管理及效果。2、村务公开满意度。村民行使投票权时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村务公开满意度将对其效果进行检验。3、村民选举机制透明度。村民参与自治,行使投票权是管理民主的集中体现,选举投票率是管理民主最具代表性的衡量指标。4、社区养老院建设。老人赡养问题也是社区管理的社会问题,社区养老院建设很有必要。5、农牧民技能培训。社区服务的体现,为农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6、社区治安情况。通过社区物业管理和保安监督员巡逻情况反映。7、自然灾害应对预案。社区是否组织过相应的灾害预演,是否具备基本的消防设施。
(四)社区文化氛围,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主要针对农村社区的文化宣传和邻里关系进行评价。1、社区文化广场建设。社区文化广场是向农民提供免费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村民在闲暇时间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2、社区居民关系。邻里关系是否和谐,村民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矛盾。3、特色民族文化活动。民族社区开展相关的民族文化活动尤为必要。应当指出的是,运用上述指标体系对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投入、社区基本保障、综合利用效果、居民融入等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也需要因时因地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其发展变化。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如何建立农村社区发展状况评价标准》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1092.html
-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术期刊编辑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