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浅谈《三国》品宽容,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下面大家参考!
读《三国》品宽容
俗话说:在外不看“聊斋”,在家不看“三国”。意在表明:《三国演义》充满军事斗争,诡计阴谋,恐不利于家庭团结和睦。然而,正如毛阿敏所言: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若是辩证看待,仔细品味,三国人物呈现的不乏英雄气概,传统美德。宽容便是其中显著特征之一。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众人皆知的成语,这句成语正是源于一个“三国”典故,当时刘备驻守小沛,羽翼未丰,在受到曹军攻打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走散,关羽被曹操擒获。然而曹操十分惜才,欲将其纳入麾下,所以不仅未惩罚关羽,反而以礼厚待,甚至答应了关羽“降汉不降曹,一有兄长刘备消息便离开寻找”的要求。而后在曹操的允许下,关羽得偿所愿,离开曹营与刘备重逢。从这个典故可以看出曹操的宽容,他的宽容是对人才的重视,对英雄气节的欣赏与认同,对自己所作承诺的信守。正是因为他对关羽的宽容,才挽救了自己,挽救了魏国,为什么这样说,得联系到另一个典故--“赤壁之战”。
在“赤壁之战”中,吴国蜀国联盟,魏国大败,曹操只能逃回“华容道”寻找最后的生机,然而关羽已奉命在“华容道”等候多时,欲将魏国残军一网打尽。可当两军交战之际,狭路相逢之时,关羽看到了曾经的恩人曹操,昔日的朋友张辽,想起身在曹营的礼遇,正是曹操的恩准,张辽的帮助,才有了刘备、关羽兄弟二人重逢,才有了如今强盛的蜀国,即便关羽深知已立军令状,会面临军法处置,仍放曹操回到了许都。从这个典故中可以看到关羽的宽容,他的宽容是对故人的感恩,对仁义的坚守,对个人生命名利的淡泊。正是因为关羽的宽容,才成就了他“忠义仁勇信”的百世美名。
宽容的故事还在继续:当关羽放走曹操回到蜀国,诸葛亮欲军法处置,在赵云、张飞求情无果的情况下,刘备说道:“昔日桃园三结义,我们兄弟三人已约定在战场同生共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果现在军法处置关羽,我也不能独活。”这才挽救了关羽。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刘备的宽容,他的宽容是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对下属的理解关怀,对军民的仁德。正是因为刘备的宽容,才赢得军心民心,赢得了下属的忠诚,获得了从上而下一致的拥戴,成就了仁德之君的美名,奠定了蜀国三分天下的良好局面。
历史在兴替,时代在变换,然而宽容的美德仍在传承,宽容的内涵没有变,在如今生活中,常听人说:“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便是宽容。同时也要区分宽容与放纵的内涵,尤其在审计工作中要区分哪些情况可以宽大处理,哪些问题不能放纵隐瞒,不仅要依法求是还要服务改革发展,服务大局。
习总书记在中央春节团拜会上强调“做人要大气,要与人为善”,我想,惟有宽容,方得如此。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空天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都表明了宽容的重要作用。对于我而言,宽容是一股暖流,也是一剂良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三国》品宽容》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2257.html
- 下一篇:2018年党员公开承诺书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