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三十讲》专题学习讨论会发言稿范文【精选3篇】

时间:2019-05-14 10:26:52 网站:公文素材库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三十讲》专题学习讨论会发言稿范文,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我收获很大。这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如何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十个方面。我就学习第二十九讲中的《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一节,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在这一讲中,一共讲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对指导我们的日常文学服务工作,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须要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它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有机统一的。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比如坚持全面协调,就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对于做好作家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认识越深刻,行动就会越自觉,越能做出新时代的新业绩。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还必须要学习和掌握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的、辩证的认识论,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思想方法。实践表明,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注重和坚持调查研究。不管通信手段多么发达,有多少了解情况的其他渠道,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

比如,在鲁迅文学院的工作,要深刻认识密切联系各类作家的重要性,作家群体是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现在的作家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因此,这一群体具有了广泛的群众性。所以,要广泛了解、密切观察当前文学现象和思潮的新变化,密切注意文学新群体的形成和诉求,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学景观和不断涌现的文学群体,积极寻找团结、联系和培训作家的有效的方案和办法,使作协党组作出的决策和对这些决策的执行充分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新变化。努力提高鲁迅文学院的文学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新态势过程中,寻找与作家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拉近与广大作家的思想感情距离,努力掌握为作家服务的科学方法,提高为作家服务的实际本领,真正把广大作家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为推动文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篇二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我们从事文学工作的人需要时刻把握和站稳的根本立场。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认真学习,以及集中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更深地认识到,人民立场,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之所以历尽千辛万苦但始终葆有生命力、创造力并逐渐发展壮大,直至健步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

身入、情入、心入人民立场,必然生发人民感情,也必然产生人民文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书写,为人民而文学,在文化、文学领域潜心专注真抓实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也是我们不改的初心和不变的承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学创作、刊发和评论的导向,也是检验我们文学实践的准则和方法。

人民在新时代丰富的生活样貌、精神风貌,是我们要倾情融入、敏感发现、深沉思考和用心创作、精心编发的重中之重——所谓现实题材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无疑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人民是我们的主人公,新时代就是我们的现实。

《人民文学》,刊名明白无误地标举着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不可偏离的导向,也是确定无疑的内容。不仅必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学阵地,还一定要主动作为,对创作尤其是现实题材创作积极倡导、热心组织。

比如“精准脱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总书记在人民立场之上提出的重要思想,为了以文学方式真切呈现新时代新变化,《人民文学》杂志几乎倾全杂志编辑力量配合作家的创作,并与作家一起反复打磨,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王宏甲的《塘约道路》、何建明的《那山 那水》、彭学明的《人间正是艳阳天》、马平的中篇小说《高腔》在“中国报告”、“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特选作品”栏目发出后,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

去年以来,我们策划、约稿、参与改稿和仔细编校推出的还有刘醒龙的长篇散文《上上长江》、任林举的报告文学《此念此心——太行之子吴金印》、中国作协干部陈涛抒写赴甘南农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体验的《甘南乡村笔记》、中国作协干部黄国辉记述援藏工作的纪实文学《高原笔录》等,每一篇稿件都经过编辑部与作者在文本上反复商讨打磨,力争对十八大以来国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尽量有所展现,在宣传效果上也注重时效性,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导向,并注重文学表达的感染力,以更好地体现作品的人民性。

将期刊编辑出版置身于新时代,置身于人民立场,是当然和必然的立志、立言、立业要求。

从2017年12期开始,《人民文学》推出一个重要栏目“新时代纪事”,这是在整合了此前“中国报告”、“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特选作品”、“现场”三个栏目基础上,开启的一个新的重点常设栏目。我们已经组织编发和即将刊出的有关于贵州精准脱贫、鄱阳湖候鸟、可燃冰试采、通向世界的中国高铁、天眼、航天城、科技岛、淮河生态、深圳新貌等领域生动感人的“中国故事”,抒写人民的奋斗精神和获得感,展现新时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目前看,纪实文学精品可圈可点,可喜的是,在我们和作家用心最大、用力最重的长篇小说上,已经有了关于福建岚岛开发中援岚干部和当地人民故事的作品《海边春秋》将在第七期与读者见面。多部新时代题材的长篇作品正在打磨完善中。这方面的创作动向,需要我们精准参与、久久为功。我们组织选派的承担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重点选题的作家,此时有的在内蒙古的科右中旗农牧区、有的在胶东渔岛、有的在长白山深处、有的在青藏和甘南、有的在毕节脱贫一线……

人民需要贴近生活、表达心声的好作品。创作出体现人民立场的精品,是对作家的要求,更是对编辑出版工作的要求,新时代现实题材作品,其实更需要精心策划、精心编辑、精心设计、精心引导好传播推广等一系列工作。比如,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报得三春晖》在今年两会期间出刊,我们又以增加实地图片等方式精编,及时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因此,编辑出版工作在现实题材文学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主体功能的。现实题材优秀作品社会效果的扩大、认识价值的深化,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期刊和出版从业者的人民立场的进一步坚定、对新时代的认识水平和责任意识的进一步提升。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为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我们只能诚心诚意站稳人民立场,真心真意扎根人民,实心实意以人民为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篇三

关于文化自信,从宏观视野上来讲,关乎国运兴、关乎民族强。这里我想谈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切实的感受和认识。

江苏是昆曲发源地,我也算是个半调子戏迷。吸引我的,除了昆曲本身的魅力,更主要是这个600年剧种在当下这种持久又焕新的生命力,观察这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传播,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可以说是非常生动也特别典型的。下面结合我的几次观剧体验来讲。

前不久看石小梅师徒专场《白罗衫》,这是一部古旧残本加新编的剧,对无名氏的三折旧本有不同程度的删减、重做,末一折则完全新编,但看的时候觉得特别成熟、浑然天成。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原来,从1988年起,这部戏已长期传磨修改了整整30年,已数不清改到第几版了。编剧张弘从青壮年一直磨到快退休,演出当天他还坐在现场,身上带个小本子。想到一出戏,历经四代昆曲人传磨30年,这不仅是昆曲人和昆曲的力量,更是中华经典文化的一种力量,这是一种带有滋养和生长性的力量,它经得住从古老的历史中走出来、经过时间长河的淘洗、再经过当代年轻艺术家的重新加工,最后以一种既经典又富时代性的状态,水灵灵、活泼泼地呈现出来,贡献出独有的精神养分。

再讲一个已经办了五届的“朱鹮艺术节”。其中我特别喜欢的一个项目叫“一桌二椅”,是让不同国家的非遗表演项目与当代艺术进行交互对话,以最简约的中国戏曲舞台“一桌二椅”来进行肢体、腔调的创造性合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昆曲水袖、水磨唱腔、生旦净末丑与日本能剧、新加坡现代舞的多重碰撞,从而散发出新鲜又极富中国味道的魅力,这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拓展,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极简又深沉的方式,使600年昆曲之魂进入当代国际艺术的前沿,做到了对本来的追溯,对外来的化用,对未来的面向。

再一次观剧体验是间接的。2016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大师逝世400周年之际,江苏省昆剧院与莎翁故乡埃塞克斯郡合作了一场“汤莎会”,把《邯郸梦》的四折戏与《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莎剧片段进行对话演出,实现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主创柯军认为这场“汤莎会”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这就是:原汁原味与彼此尊重,不管是汤显祖的古老唱词还是莎翁的中世纪英语,昆曲的极简道具还是英式的华丽造型,都在保留各自个性之下达到最大程度的传播和交流,我想,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在,是来源于中华历史深处与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自信。

这也让我联想到这些年在国际文学交流中的感受,海外出版商常常会提出这些想法:我们很想知道中国当下的城市生活与都市叙事;想了解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非虚构故事,外国读者也会特别欢迎。从这些不同语种的沟通,可以看出外界对中国文化输出的关注,这是全球阅读语境对中国人民新时代生活的文学期待与阅读需求。可以看出,文化自信这一“形于中”而“发于外”的战略任务,不仅有了强大的内部推进力,也有了同样热切的外部需求期待。

这也进一步说明,从历史层面、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全球层面来看,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人的生活和梦想,是最具活力、最生动的创作源泉,也是我们写作者大有可为的文学场域所在,我们今后的文学组织工作要进一步放宽视野、深入实践,指导和引领当下的文学创作去探索更基本、更持久、更深沉、更具有文化自信力量的中国叙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三十讲》专题学习讨论会发言稿范文【精选3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395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