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主题征文,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不知道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为师者,当一半匠心一半诗心。”细想起来,颇有道理。“匠心”讲求执着、追求卓越,“诗心”讲求新颖、追求灵动。形容诗句写得好,常用“匠心独运”这句成语;如同贾岛一般“推敲”,如同杜甫一样“语不惊人死不休”,而这“诗心”就是一种“匠心”了;就像李白那样“太白斗酒诗百篇”,也是“匠心”在诗外,没有日常积累,怎么能有妙笔生花、匠心独具呢?由此想来,教师,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教师,这“匠心”和“诗心”都是不可或缺的。
2017年3月开始,我们作为学校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的研究工作。在这个研究“匠心”、培养“匠心”的课题之中,我们更深刻认识到了苦吟之诗情、精雕之匠工对于教学研究是多么重要。
今天,就让我们用几句著名诗句做引子,开始我们课题故事的讲述,坦言困惑,分享经验,交流感悟——
立意——求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去年3月,当我们收到《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山东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的意见》(鲁教职字〔2017〕6 号)、《2017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等文件后,个个都擦拳摩掌,跃跃欲试。虽然还是春寒料峭,满腔热情的我们很快搭起了一个“草台班子”,开始研究起课题申报的事情来。
热情归热情,但怎么选题还真是个“大问题”。看看《立项指南》,简直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单看选题内容,有的如雍容华贵的牡丹,令我们不敢亵渎;有的如枝头高挂的玉兰,令我们高不可攀;有的则如遍地的野花,令我们眼花缭乱,不知所取。
怎么办呢?我们就采取了“三步走”的选题策略:第一步,自我分析,研究我们学校需要亟待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教师具有哪些研究基础,立足实际去选题;第二步,确定方向,从《立项指南》中查找那些在中职教育领域尚无成功的研究范例,对于我们课题组教师来说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初步确定攻关的目标;第三步,融合出新,将课题需求、研究目标、自身基础、环境条件等因素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研究可行性且又不落窠臼的课题题目。
当时,我们研究确定了“工匠精神在中职教育中的实施与研究”这一课题,并根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的相关要求,认真分析和准确填列了立项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方案和进程、项目研究基础等内容,测算了研究经费。经过学校评审、推荐,高青县和淄博市教育局审核、上报,最终这项课题成功地获得省教育厅的立项批准。
这一课题立项后,根据专家建议,变更名称为“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这是后话。仅从课题选题来说,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暗含了其中的道理:课题选题,就是在繁花开过的时节,寻找那桃花始盛的“山寺”的过程;唯有如此,才会立意出新,才能匠心独运。
困惑——求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题批复立项以后,诸多的难题和困扰才刚刚到来。
一是如何开题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项课题能否最终完成并取得应有的成果,“开好头”是重要因素。我们课题组五名老师当中,只有一人参加过课题研究,更多的则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的做法,就是反复研究,新老帮带。教育厅批准立项后,我们在学校领导及教研室支持指导下,及时召开了课题组开题筹备会议,就开题时间、参加专家、开题报告起草等进行了统筹安排;此后,课题组又进行了多次讨论,开展了初期研究,与协作单位进行了充分沟通,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形成了明确的立项活动建议方案。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反复推敲,形成了《开题报告》,经专家评议、指导,顺利实现开题。
二是课题管理的问题。研究计划怎样落实,课题组成员怎样分工,研究文献如何归集,实证研究如何部署,科研过程如何记录,研究成果如何体现,档案资料如何整理,以及课题经费如何管理、宣传推广如何实施等,一系列的“问号”需要逐项求解。我们的应对办法仍然是用好“诗心”和“匠心”。我们多次刮起“头脑风暴”,寻找好的解决思路;我们反复琢磨细节,逐步走向精细管理。
三是研究环境营造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怎样让学校领导更多地支持我们,怎样让有关教师更多地配合我们,怎样让外部专家更多地指点我们,怎样让学生更多地理解我们?我们的解决方案,或许对大家有所借鉴。那就是——加强沟通,用诗心打动,用匠心感染。
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研究深度的问题。上面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形”,而研究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创新、出多大成果则是“质”。我们身处中职教育一线,好多事情司空见惯,但是怎样从这其中找出传承、培养工匠精神“质”的东西呢?面对这一困惑,我们是怎么跳出“庐山”的呢?
请君为我倾耳听——
学习——求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想“跳出庐山看庐山”,那就需要寻找更高的山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习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登上泰岳之巅”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感悟就是,做课题就要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
为此,我们利用各种渠道,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收集。一是从网上收集。这样做的好处是简便易行,内容较新,不乏真知灼见;缺点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需要认真识别来源的可靠性和内容的真实性,不断剔除无用和虚假信息。二是图书馆查阅。对于一些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需要从经典读物中获取,于是乎,图书馆成了我们常去的地方。三是从文献数据库中检索我们想要的资料。我们注册了“知网”、“万方”等知识网站付费会员,通过检索和下载,获得了大量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为文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书面资料的学习研究,我们不放弃每一次向专家请教的机会。比如说,开题期间,省、市的教育专家就给我们提出来许多好的建议;这些专家不仅给我们面授机宜,还通过电话、QQ、微信,对我们进行远程指导。专家的建议和指导,对于我们提高研究能力,顺利实施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故事讲述当中,真要道一声感谢!
实践——求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过反复学习、研究、论证,我们就如何在中职生中培养和传承“工匠精神”,形成了初步的实施方案。这些方案可行不可行、效果好不好,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证研究工作:
一是营造氛围,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涵养“工匠精神”。我们在学校政教处、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橱窗、陈列室、校园广播、网络、微信群及模拟工作场景的宣传作用和校徽、校歌、校训、校报、校刊、校史等的激励作用,用文化软实力推送“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利用包含工匠精神的标语、名言、画像、雕塑、碑铭等,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涵养“工匠精神”;利用各种节庆、仪式、典礼、运动会、军训集体活动,开展“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利用精神文明创建这一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实践证明,让整个校园环境都充满“工匠精神”的文化气息,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二是多元融合,用多彩的主题活动推进“工匠精神”。我们力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合于课程教育教学当中,融合于校园生活当中,融合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当中。我们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歌咏比赛等形式,传播“工匠精神”;通过组织诵读活动,学习我国和外国能工巧匠的故事、事迹,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通过邀请劳动模范和技能大师来校园开展指导、报告、宣讲等活动,让学生受到直接、生动的“工匠精神”教育。我们指导成立了培养传承“工匠精神”的学生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交流中养育“工匠精神”。我们还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接待日、家校联谊会等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营造共同培育“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
三是实践锤炼,通过实践活动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学校的推动和引导下,专业课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从课程研究、教学资料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精益求精,使得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工匠精神”;实习指导教师也在实操环节上努力展现自己精湛技艺和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贴近学生,言传身教,发挥工匠精神的感召力。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我们推动学校建立了“一岗双责”责任制,安排专人同时负责教学实习和德育管理,密切关注学生的“工匠精神”养成情况,切实加强技术和思想方面的指导。我们课题组还组织了“手工皂制作”“微商进校园”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精细习惯和匠人品格,并将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相关数据,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支撑。
成果——求实: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课题研究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论证再论证,需要不断的总结、讨论、反思、提升。在此过程中,逐步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还记得刘禹锡的《浪淘沙》吗?他热情赞美的“淘金女”,就是我们这些课题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目前,我们的课题进展顺利,也已经小有成果。在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工匠精神”征文大赛中,我们课题组成员获得了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工匠精神”系列比赛中,我们获得微课、活动设计两个二等奖;在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当中,学生和指导教师双双获奖;在省市公开课、信息化说课等比赛当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也屡有斩获。此外,在县里和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我们课题组可以说是“成果丰硕”。
其实,这些奖项都是一些“粗金”,而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个人的学习、研究和工作能力,为中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探索出一些新路,这才是一些“千足金”!
在这“淘金”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最深切的感悟就是:课题要追求创新,要在理论上有所建树,登高望远,匠心独运;研究要讲求细致,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日雕月琢,千淘万漉,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推敲,作得成好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主题征文【精选范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4080.html
- 下一篇:十佳文明单位申报材料范文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