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类专业是高职里面比较吃香的一个专业,在这一方面的教育实施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高职旅游类专业群建设实施路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旅游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通过组建旅游类专业群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是满足旅游类人才新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为解决当前旅游类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群建设应该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立共享型实训基地,提高使用率;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开放性的师资队伍;建立科学可行的专业群管理机制;通过专业拓展实现专业群发展。
一、旅游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如旅游类型开始多样化、旅游空间日益拓展等。近年来旅游业开始走上了产业融合的道路,具体表现为:旅游业与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因此旅游的产业面大大拓宽,旅游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现代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集群。[1]面对旅游业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高职院校应积极关注。为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旅游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现代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整合相关相近专业,积极探索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
二、旅游类专业群的概念与内涵
关于专业群的概念,有学者认为:“专业群是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2]旅游类专业群就是指由若干个旅游类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能涵盖旅游服务领域的专业集群,以马鞍山师专(以下简称“我校”)为例,旅游类专业群由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涉外旅游专业、旅游英语专业组成。旅游类专业群的核心内涵是一个包含教学资源、师资配备、实训体系等在内的旅游类人才培养系统,与旅游企业中的岗位链直接对接,群内各专业之间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而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旅游类专业目录、课程设置的集合。[3]
三、当前高职旅游类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群课程体系不合理
高职院校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在课程体系上已经越来越接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但是在按照专业群建设专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普遍做法的当下,作为专业群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课程体系,在不少院校却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单个专业建设层面。首先,在顶层设计上不是按照专业群的思路去构建课程体系,而是单个专业自成体系;其次,即使是按照专业群的思路去构建课程体系,也没有能够突出核心专业、核心课程的统领地位;最后,专业群内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地位不明确,如哪些是体现群内共同要求的公共课程,哪些是属于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等。
(二)实训室没有真正实现“共享”
按照“群”建设专业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实现实训条件的共享。由于课程体系不是按照“群”的要求构建的,致使与课程相匹配的实训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实训设置只是简单的与单门课程相匹配,而不是与专业群课程体系相匹配,致使实训室分散、零乱,不成体系。二是“群”内专业各自为阵,导致实训室多头建设、重复建设,形成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
(三)高级“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强调的是技能型、应用型。相应地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就是“双师型”.即同时具备旅游专业教师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目前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师普遍年龄较轻、学历较高,但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行业经历。他们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实践能力缺乏。以我校为例,旅游类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以初级、中级为主,高级“双师型”教师只有2人,所以高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专业群建设的一个关键。
(四)专业群建设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已经把专业群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从机制上建立了专业群,但在实际运行上仍然采取传统的专业建设方式。专业群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组织架构、人事安排、待遇薪酬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相关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也没有得到完善,专业群负责人与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权力责任没有厘清,存在交叉重复的情况,这使得专业群负责人无法发挥作用,甚至形同虚设。
四、高职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旅游类专业人才,还要为学生未来在职业上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要和就业市场密切对接,以职业综合素质整体提升为目标、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重点。形式上可以采用2个平台+3个模块的课程框架。2个平台是全校公共课平台和专业群内公共课平台;3个模块是专业职业素质模块、综合职业素质课程模块、发展职业素质课程模块。[4]全校公共课平台可以完成学生基本素质(身心素质、政治素质等)的培养,专业群内公共课平台可以完成旅游类专业群的学生必须具备的旅游基本知识的学习。专业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主要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职业技能。综合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发展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这么说:专业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重点培养“技能”,综合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重点培养“高素质”,发展性职业素质课程模块重点培养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建立共享型实训基地,提高使用率
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建立共享型实训基地,可以共享机械设备,提高使用率,避免资源浪费;还可以减少相近专业建设经费的分散投入,有利于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建设实用性更强、能够适应多专业的实训基地,充分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共享型实训基地模式可分为校内专业群共享、校际共建共享、校企共建共享三种。校内专业群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比较容易。通过合并、调整,提高实训室的通用性和使用率,防止重复建设,在管理上也比较容易协调。校际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是在校际深度合作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或参与,合作学校共同建设、共同使用。校际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虽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但建设和管理的难度较大。我校承担的教育厅重大教改项目“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研究与实践”已经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将给校际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是学校和旅游企业按照一定的比例参股共建生产经营性的实训基地,共同使用与管理。这种形式的共享实训基地通用性最强,既能服务本校、本企业,又能向周边职业院校(安徽冶金职业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社会开放,可以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必须建立在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之上。没有深度的合作,校企双方建设共享实训基地只能是空谈。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开放性的师资队伍
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都需要通过教师来完成,所以师资培养是专业群建设的关键。1.“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基于“双师型”,要求教师既具备相当水平的知识体系,还要具有熟练的专门化能力和实践技能,需要有企业行业一线工作经验。2015年之前“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没能统一,争议比较大。2015年安徽省教育厅颁布了《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要求自2015年起每年开展一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高职院校也应根据此项工作尽力扩大本校“双师型”教师特别是高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高职院校旅游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四点出发:一是在引进专任教师时,除学历、职称外,要把专业技能(实践经历)作为选拔标准;二是教师送企业培养,积极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或兼职并形成制度;三是新专业超前培养,对于即将开办的新专业,要有超前培养“双师型”师资的意识;四是新理念引导培养,要及时引进和学习旅游行业的新理念,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5]2.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建设开放性的师资队伍整合师资不仅要整合校内师资,实现专业群内师资开放与共享,还要建立跨校师资互聘制度和校企互聘共培师资制度。建立高职跨校师资互聘制度和高职跨校教师队伍可以改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双师型”教师偏少、教师专业分布不均衡等,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互利共赢,提高办学效益。高职院校要建立旅游类专业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业或行业挂职锻炼的制度,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旅游企业也要鼓励本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兼职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形成校企双方的良性互动。高职院校对企业兼职人员要进行教学方面的培训,之后方可安排到学校教学岗位任教。企业对前来挂职的高职教师也要进行岗前培训。高职院校应出台“优劳优酬”的分配政策,建立合理的兼职教师酬金分配制度,以保障兼职教师的稳定性。[6]
(四)建立科学可行的专业群管理机制
构建科学可行的专业群管理机制是专业群建设的保障。专业群建设不同于传统的专业建设,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专业、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按照专业群建设的规律建立专业群负责人制度。由专业群负责人组织专业群的课程开发、教学改革、资源配置、发展规划等,同时将专业群所涉及的实训室划归专业群负责人统一管理。[7]教师在行政上属于各个系部管理,在专业上属于专业群负责人管理。其次是健全专业群组织架构,统筹考虑人员安排、待遇薪酬,同时完善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最后要建设好专业群的信息畅通共享平台、内涵发展共享平台和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专业群负责人是专业群建设的关键,关系着专业群建设的成败,所以要建立和完善专业群负责人的选拔与培养、管理与考核等相关制度。旅游类专业群负责人首先应该是旅游类专业带头人,是旅游类专业的拔尖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行业企业影响力,能够带领专业群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能够真正了解市场需求,全面掌握旅游行业前端技术。旅游类专业群负责人还要具备学术前瞻性和拓展能力,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分析预测能力,积极做好专业群的发展规划和专业拓展工作。[8]学校要通过各种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群负责人的水平和能力,同时要明确专业群负责人的岗位职责,确保专业群负责人的权责一致,并且定期对专业群建设成效和负责人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五)通过专业拓展实现专业群发展
在专业群建设中不能搞平均主义,人、财、物的投入上必须有所倾斜,要重点建设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优先发展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专业群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要在旅游类专业群现有专业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新专业,如导游(国际导游方向)专业,为专业群的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在进行专业拓展时,需要注意的是建设新专业不能想当然,要从行业企业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现有基础和具体条件,逐步推出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进一步拓展旅游类专业群。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职旅游类专业群建设实施路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4616.html
- 上一篇:扶贫产品促进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 下一篇:读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