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浅谈留守孩童的教育

时间:2019-05-14 10:35:29 网站:公文素材库

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是教育事业中的常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浅谈留守孩童的教育,大家可以看一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遇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尤其在农村,由于打工潮越演越烈,这样导致更多的孩童留在了家里,大批的留守学生产生了。他们有的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的被寄放在亲戚家,在更多的时间里,他们生活在“无拘无束”的天地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这也就让学校、家庭、社会这一教育合力的形成在他们这里脱了节,一天的学校教育在他们回家的那一段“天高任鸟飞”时间里消失了,教师在校对他们的培养与教育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面对这些留守学生,以及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其他孩子,我们思索着。下面就如何面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做学生知心朋友,成为家长和学生信息传递纽带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正视并尊重学生闭锁性的心理特征,跟学生坦诚相见,增强亲和力,多鼓励,多赏识,创设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给他们一个温馨、和谐、甜蜜、有力量的集体。在各种活动中既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成就感,更让他们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友情,家庭以外的温暖。让他们在自由、快乐的活动中亲近老师,把老师当作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从而解开学生闭锁的心结,消除胆怯、孤僻、抑郁等不良心理。

据调查隔代监护占留守学生人数的90%左右,监护人对留守孩子的监护往往只注重了生活上的关心,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粗暴简单,从而造成监护人和留守学生之间的“代沟”现象日益突出,从而造成留守学生出现不良心理障碍。我班还有一些学生,只有他一人在家,家人全部外出打工。平时我一发现他们犯错误,气就不打一处来,动辄严历批评,他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照样我行我素,有时,我把他们叫到房间谈心,他们也一言不发,看来内心有抵触心理。为此,我一方面认真思考,不断总结经验;一方面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悉心研究学生心理学,终于摸索到一条转变他们的方法。

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熟悉学生,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我经过了解得知,有的独居留守孩经常不到学校打菜,我就不时的把自己炒的菜送到寝室给他们,叫他们慢慢吃。看得出,他们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

从那以后,他们比以前听话了,上课认真听讲了,作业也按时写了。一次,我在一个留守孩作业本里看到一张写给我的信:“老师,我以前以为你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可是我错了,您对我太好了,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让您失望”。看完后,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是我的爱心唤醒了他。

我知道学生的极度疲劳,往往是由于经常失望和失败造成的。如果学生经常处于成功的环境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他们就会爆发出内在的学习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地为后进留守生设置一些难度低的问题,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望着他们,渐渐地,他们终于鼓足勇气举起右手,他们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他们终于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此后,他们胆子越来越大,经常得到我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我那充满激情的话语,像春天的甘露不断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他们的学习在不断进步,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在一些留守生的转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彻底改变学生,必须先从思想上改变,只有思想上彻底改变了才能真正改变行动。教师只要把真诚的爱洒向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就能唤醒学生,爱心是实现留守生转化的基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实现后进留守生思想转化的不竭动力。运用目标激励学生,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能鼓起学生转化的勇气。

鉴于此现象,畅通学校、家长、监护人、学生之间沟通渠道刻不容缓。建好学生健康成长档案,随时摸清学生心理动态,通过家访,同监护人促膝谈心等手段,教给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让其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采用“爸爸、妈妈,我想给你说”主题活动形式,让学生给父母写信,进一步加强学生和父母心灵上的沟通。建立留守学生家长联系档案,随时向家长传递信息,让家长和学校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做学生健全人格的楷模,伴他们一同健康成长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这一点来看,教师应提高师德修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言传身教不能一劳永逸,应贯穿在学习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在教育学生时应做到要求与自愿相结合,说理与商量相结合;严格与宽松结合,形成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误,教师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宽容地对待他们的“超越性”,给他们的思想、心灵的腾飞,留有一块天地。使他们在成长中更多地拥有一份自由。允许他们犯错误,鼓励孩子个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与平等的“双向主体”,教师要有母亲般的慈爱,朋友般的真诚,同学般的友情,兄长般的交往,同志般的交流。面对鲜花与荆棘,教会学生面对成功的喜悦,体会背后的辛酸,遇到挫折要坚强、果断、勇敢地去面对。

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塑造留守学生美好心灵,让这种神圣的义务和责任恒久传延。

三、做学生精神殿堂的引路人,给他们一个人生的支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留守学生受爷爷奶奶等的宠爱,亲戚、朋友的呵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他们感受不到为生存而追求高贵。教师应领着学生走入人类的精神文化追求中,走到书中用心灵去感受美好,感受高贵。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择书,要求学生节约零花钱购买好书。利用读报时间教给学生读书,摘录的好方法,用优秀的经典名著、寓言填补学生精神世界的荒芜,让他们从文学中去感悟人生的真、善、美。通过读书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积极探索的习惯,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给学生一生的支撑。从读书中感悟人情、人性、仁爱。以讲故事的方式,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把中华民族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传导给学生,让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学会宽容、礼让、仁爱。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积极探索的习惯,让他们从小做起。让和谐温馨的集体氛围,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催化剂。

四、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 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 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生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留守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 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不定期走访留守生,关爱到人,要求他们正确安排双休日期间留守生的日常活动,禁止他们进网吧、游戏厅或做其他无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通过电话、书信方式,尽可能地与留守生的双亲起得联系。向学生家长公布学校亲情号码和校长、副校长、班主任电话,告诉他们学校电子信箱和网址,建议他们多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校联系,定期不定期了解子女情况。

因此,成功教育留守学生必须从小事做起,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教给学生一个人生的支点,这样才会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生活中健康成长。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留守孩童的教育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488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