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高校中,不乏有设立武术课程的学校,那么这个教学模式是正确的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高校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在高校的武术教育活动中,传统单一、单调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当下大学生多元化的武术学习与发展需求,也限制了武术运动与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所以建议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武术课程的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在武术运动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延伸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其教学手段,营造出良好的武术教育氛围,促进学生武术技能和体育综合素养的协调化培养,继而实现高校武术教育成效的有效提升。
作为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武术项目在高校体育课堂上的教学,不仅能塑造大学生强壮的体魄,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更是要承担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这就要求高校的武术课程教学不能一味采取传统、单向、示范性的教学方式,要增强武术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文化性、互动性,注重武术课程教学的“内外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武术运动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与魅力,并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者。“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将武术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拓宽武术课程教学的视角,丰富学生武术素养的培养渠道,促进武术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1当前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为了将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价值最大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高校的武术教学,很多教师主要是沿用长拳、太极拳、女子防身术、散打等传统武术项目,而且教学内容通常“一成不变”,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都不够丰富,这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对武术课程项目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1]。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的“禁锢”,高校武术的教学也主要是被限制在课堂之上,所以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多元化的武术学习需求。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加强多种武术教学资源之间的整合,这样才能为武术课程的教学延伸和拓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2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形式相对封闭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授课时间相对有限,主要是集中在大一、大二学年,采取大班教学模式,而且每周通常只有2个学时左右,大学生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容掌握一项武术技能,并且全面了解和深刻领悟其中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几乎是不可能。同时,武术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通常会降低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难度,或者只是选择其中相对简单和基础性的教学内容,无法保证武术课程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未能真正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有效联系,无法实现学生武术学习与训练的常态化,从而影响了武术课程教学价值的全面发掘[2]。例如,很多武术课程的教学,对武德教育、武术传统文化、武术精神的教育都是相对弱化的,基本没有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衔接,这都是高校武术教学相对封闭的表现。
1.3武术教学未能实现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高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武术教学项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教学价值与功能也不是单一的,尤其是武术课程中的“武”与“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和精神力量,所以可以实现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3]。但是目前的高校武术教学是相对孤立的,很多教师都不重视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深入发掘,未能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效衔接,没有将武术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从而限制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最终也不利于中国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1.4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评价过于单一
当前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一定的武术技能素质,所以主要是确立了技能性的教学评价标准,对学生武术课程的学习评价,也主要是看学生对武术套路的掌握程度、武术动作的规范性、武术课堂的学习表现等,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武德水平、精神面貌、心理素质的改善等评价却是严重缺失。而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这就使得高校的武术课程教学过多的强调技能性教学目标,在强调学生生理素质改善的同时,对学生心理素质、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习惯、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相对忽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完善。
2高校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策略
基于当前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现状,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高校武术课程的授课教师需要科学确定“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大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更加系统的接受中华武术文化的熏陶,促进体育精神和健身习惯的养成,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受益者和传承者。
2.1确立指向“课内外一体化”的武术教学目标
目前大多数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面向课内教学而确立的,即把“身体发展、技能学习与习惯养成”最为武术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主要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教师确立更加全面、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即在身体发展、技能学习与习惯养成等基础性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武术保健、知识应用、武术文化、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实现对武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这样才能更好的拓展武术课程的教学价值和功能[4]。例如,在武术保健和知识应用的目标上,体育教师可以渗透一些体育卫生知识,在让学生全面认识武术健身价值的基础上,减少运动损伤,掌握一定的运动损伤处理技术;再如,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确立上,武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人际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等。
2.2建设适应“课内外一体化”的武术教学内容
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体系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实现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适应性与实效性,才能够确保“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高校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实现武术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为武术课程教学的课内外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在武术基本功、太极拳、长拳和初级剑等为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武术项目内容,减少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厌学情绪。所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学校必须兼顾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的需求,实现武术教学内容的有效丰富和拓展,如跆拳道、格斗、泰拳、拳击等多元化武术教学内容的建设,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禁锢,无论是将其充实到体育必修课、选修课当中,还是融入到学生的课外活动当中,都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武术项目,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武术学习和发展需求。
2.3优选促进“课内外一体化”的武术教学方法
高校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必然会要求对高校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发展和完善。目前高校武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且主要是面向课堂教学任务进行选择的,尤其是在大班教学模式下,武术教师习惯于单向示范和机械训练,学生除了在课上能接受一定的技术指导外,在课下的活动很难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对此,建议高校的武术教学,可以多尝试社团教学和俱乐部教学,发挥武术教师在课外的组织和引导职能,这样能够将有相同武术爱好的学生集中到一起,除了在课上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外,在课外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武术活动,在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和参与的同时,可以将其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机融合到一起,最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武术运动中来,使武术运动可以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宣传和发展[5]。
2.4构建面向“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对武术教学的内容和方向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直接关乎学生武术学习价值观念的科学树立。为了更好的推动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高校的武术教学还必须在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与完善上下足功夫。一方面,教师要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用发展的、系统的评价思维看待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表现,更好的保护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和信息,即在期末对学生的武术课程学习成果(个人演练、团队演练等)以及身体基础素质(耐力、力量、速度等)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对于学生在整个学期的武术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进步情况、武德素质、课外活动等指标的考核,提高武术教学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形成对教师评价的有效补充,确保武术教学评价的主体性、交互性和激励性,能够促进学生对武术学习兴趣的培养、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以及武术道德精神的有效树立,实现武术学习的“内外结合”。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武术“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教师牢固树立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和建设在课堂内外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武术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创新和丰富武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加快武术社团和俱乐部等校内组织的建设,在课堂内外营造出良好的武术运动学习与训练环境,在满足大学生武术运动需求的同时,丰富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文化生活,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武术、学习武术和参与武术,在武术运动中实现身心素质的协调化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校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