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民生新闻主持人语言艺术研究

时间:2019-05-14 10:37:15 网站:公文素材库

语言艺术在很多行业都有展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民生新闻主持人语言艺术研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近年来,以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类电视节目受到了普遍欢迎,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最有活力、最具看点的部分。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媒体“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媒体对百姓的关怀”。由此可见,民生新闻选材应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百姓身边的事,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体现民生色彩,与老百姓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民生新闻节目如此重要,作为一名民生新闻主持人,怎样才能播报好民生新闻呢?我认为除了要有扎实的播音发声基本功外,还要把握好视角,保持亲切热情的态度、深入生活、加强互动,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一、定位

“平民化视角”民生类新闻节目与传统新闻相比,更强调视角,即从老百姓的角度观察问题,即“平民化视角”。保持平民化是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也是主持人的定位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高达203次,“人民美好生活”反复出现,凸显了人民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崇高地位和根本作用,凸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和重大意义。这是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因此,民生类新闻工作者要依照十九大报告精神,将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上,报道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在报道方式上,主持人应站在人民的立场看问题,倾听百姓的诉说,反映群众的呼声,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点滴,以真诚的心贴近观众,最大限度地缩短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感觉到,民生类新闻主持人并不是在播报新闻,而是像邻居、朋友、贴心人一样,用平常语言拉着家常,聊着身边的事、周围的人,让观众在轻松随意中获取信息。中国人民大学郑兴东教授在《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一书中写道:“只有当受众感到传播者在态度上是与自己平等时,才会激起愉快的情绪,传播才能有良好的氛围,对受众的引导才能有效地进行。”这句话就是民生类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展现的播报方式。以遵义广播电视台《直播遵义》栏目为例,《直播遵义》是遵义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王牌节目,从2006年开播至今,从记者采访到主持人播报方式都一直坚持以平民化视角展开民生新闻报道,聚焦群众的身边事,为百姓提供及时全面的新闻信息和服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认可,收视率从开播至今一直稳居全台栏目首位。

二、深入生活,加强互动

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定位是平民化视角,关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点滴,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因此,主持人在播报时应改变传统新闻播报的那种高高在上的“信息发布者”的模式,用亲切热情的态度为观众提供服务、为百姓排忧解难,说通俗点就是不要播音,要说“人话”。为了达到这样一个主持状态,主持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要注重理论学习外,还要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换位思考,在老百姓的点滴生活里汲取“养分”,挖掘报道素材,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用主持人的视角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活琐事,提前进入“角色”,这样才能在播报新闻时赋予事件准确的感情,让民生新闻可亲可信、深入人心,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省市民生类新闻节目受欢迎,收视率很高,而有的省市民生类新闻节目收视率不高。因此,民生类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尽量参与到第一线的工作中,了解各类新闻事件的详细经过,在播报时,即便不能每一条新闻都去到现场了解真实情况,但也可以调动曾经积累到的类似的经历和情感,才能准确赋予稿件正确的播报情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感情。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即时互动功能。以笔者主持的《直播遵义》栏目为例,主持人在每天的直播过程中都会开启同步微信和微博两个新媒体平台,随时将观众对节目内容的评论、建议和疑问进行互动反馈,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对于民生类新闻节目来说,主持人要通过语言表达传播信息,展现个人魅力。因此,主持人的语言是他征服观众的最有效的“武器”。民生类新闻节目的素材来自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播报时,它的语言既要具有新闻节目对语言的准确、简洁、朴素、生动的要求,还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通俗易懂

受众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因此,主持人在播报时,语言尽可能地采用经过加工的口语,尽量不用或少用术语、套话和书面语等等。借助大众化的口语,形象生动,仿佛是在和观众唠家常,能让他们听得清楚明白,给人一种亲切感。但是主持语言的“口语化”并不是口头语,口语化的精髓是:平常但精彩,平常但有内容。这就要求主持人的每一句话都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言之有益。比如,前几年国家下发增加农业补贴的文件,这则新闻消息在播报时,如果采用书面语进行严谨报道:“从某年某月某日开始,政府对广大农民群众发放农业补贴……”可能就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如果换个说法:“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广大的农民朋友,从某年某月某日开始,只要你种粮国家就会给你发补贴。”可能效果就不太一样了。这两种表达方式的意思虽然没什么不同,但是传播效果却截然不同。

(二)语言真实、真诚

白岩松曾说过:“人们只有感受到你的真情,他们才会被你的语言内容真正打动。”具体到民生类新闻节目,需要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融入自己的情感,用发自肺腑的声音,选择合适的语速,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以情带声来感染观众的情绪,激起他们的共鸣。

(三)主持人要有鲜明的个性

鲜明的个性是主持人的魅力所在。著名播音学专家张颂曾说:“播音不同于日常说话,它有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的特点。”个性化语言应该根植于主持人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利用怪腔怪调,吐字含混、言语不通。例如白岩松老师主持的《新闻周刊》和《新闻1+1》,就以其“轻松、快乐、富有趣味”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关注民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民生新闻,更要求主持人在苦练播音发声基本功的同时,努力做到定位于平民化视角,深入生活,加强互动,保持亲切与热情的态度,加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缩短与观众的距离,才能提高民生类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民生新闻主持人语言艺术研究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509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