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教学论文:浅析教学改革语文课改调研论文

时间:2019-05-14 10:37:50 网站:公文素材库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教学论文:浅析教学改革语文课改调研论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进一步推进绿色生态课程理念下的“乐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学生成长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去年11月份开始,我们中教室就落实【溪教函】66号文件精神对全县16所中学开始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活动。

一、基本情况

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按文件要求对任课教师30人以下的学校,覆盖率达100%;30-50人的学校,覆盖率达70%;50人以上的学校,覆盖率达50%。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现代教学手段利用、教学效果和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历经一年,评价已经接近尾声,除新洲中心学校没评之外其余已评价完。全县138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在这次活动中共评价70节,覆盖率达50.72%。其中优秀等次26节,占37.14%,良好等次31节,占44.29%,合格等次13节,占18.57%,不合格等次0节。

在评价的过程中,不管是听课还是学科交流,语文老师们都全程参加,可以看出语文老师从思想上、行动上都非常重视,真正的把它当做一次学习、交流及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

二、活动的主要成绩及经验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不再是一讲到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形式初显端倪。

评价活动中,90%的老师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都是事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交流,大部分学生知道如何交流,且小组分工明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渐形成,“以生为本”的理念得到较好的落实。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师多了。

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都明白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上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从学生的回答中分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成下一步的教学内容。教师渐已认识到关注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乐学”才是提高成绩的最根本方法。

(三)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听,已经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主动学习是老师长期培养的结果。这说明教师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已经形成常态。从平时教案的设计中,练习的布置中,问题的设置中,都事先要考虑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

除极个别的教师没有教学目标呈现之外,其他展示教师都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且对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目标也已基本达成。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娴熟。

参加这次评价活动的所有课堂,都用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们知道现代社会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利用多媒体技术,适时的插入图片、音频、视频等,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才能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课堂变得更“高效”。

(六)导学案的制作、使用已经全面铺开

绿色生态课堂课改,明确指出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合作交流的依托---《导学案》。导学案的制作要配套课堂的四步流程。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案、学案、课件是一体,这对教师的教学给出了更多的掣肘,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我们语文课堂,在全县没有统一制作导学案的前提下,大部分教师能自己制作导学案,且和教案课件均同步,实属难能可贵。

三、观课中的困惑与反思

(一)部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时效性。

纵观我县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标志。的确,学生在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不仅扩大了课堂的参与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耐心,倾听别人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优化自身学习效果的能力。但是小组讨论这一颇为盛行的学习活动形式,究竟发挥了多大功效?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听课,我感觉大部分小组讨论纯粹流于形式,无实效可言。在课堂上,仅有少数学生能围绕老师提的问题展开讨论,其它学生则没有真正的思考,无所事事,人云亦云。甚至还有学校小组不知如何合作,组长不起任何作用。况且每每讨论一会儿后,老师便暗示停下来开始展示、交流。学习基础较好的班级,慢慢会有学生能够按要求展示,学习基础较差的班级,尽管老师一再催促,学生也说不出,素质较高的老师,还会通过引导、启发、追问等方式,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寻找突破口。才上讲台的教师往往缺乏教学技巧,最后无奈直接给出答案。小组交流缺乏时效性,纯粹是浪费时间。

(二)过于注重课改的形式,缺乏实际内容、语文味道渐渐流失。

什么是课堂的“语文味”?咬文嚼字,品读语言,反复阅读。老师不是把自己的思考简单的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验感悟——即便这感觉是零碎的,不清晰的,这个解读的过程就是语文味。我们的课堂看似热闹,吵吵闹闹,实际上是个花架子,不少老师课堂上环节与环节之间没有必要的过渡语,只是问题的展示,学生也只是回答一个一个的问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在文本的体会中,不是对语言文字的解读中得出的。常常是一节课,学生合作两三次以上,展示也是“我代表小组xx”感觉学生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品味,语文味道严重缺失。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语文学习,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走进语言世界,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精神世界得到升华。特别是新走上讲台的教师,在注重课改形式的同时,也要注意语文味的品尝。

(三)课改还处于被动,老中青年教师课改课水平参差不齐。

“乐学·高效”课堂需要老师付出很多的心血。曾经有一位其他学科教师跟我说:老师咋可能堂堂都达到高效,实在是太累人了,我们的杂事也很多,精力实在有限。也就是说我们评价活动中听的课,迫于打分的压力,是老师们用心准备了的,课堂效率要比平时高得多。课改还极度处于被动。课改课的水平也不齐,有58岁的老教师,小组合作中计分和评价研究的透,课堂堪称范例。也有参加工作两年的年青教师对如何组织小组合作把握的好。部分中年教师对语文文本的研究要深一些,能够运用引导、追问,通过字词句段的品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显得沉稳,内涵丰富一些。

(四)对新教材的研究不够。普遍对朗读不够重视,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法老套,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亟待再研究。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记得2016年第七届阳光年会上湖北省特级教师蔡淑卉也曾说过“语文课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不论是传统上还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都不能失去朗朗的读书声。可见课堂上我们朗读的重要性。说实话,学生也只有通过朗读,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搭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搭建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桥梁。进而深入文本,解读文本,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016年北京十一中的来凤华老师也给我们做了《整本书阅读》的专题讲座。但老师们面对中考的压力,出于功利性考虑,对统编本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还不够重视,还仅仅停留在浅层读的基础上,没有具体的激发阅读兴趣的课型研究,缺乏“逼”学生读的措施。阅读名著还是放任状态,全靠学生自觉。老师自己基本上没有跟学生一起读名著,也没有更深入的品析。

(五)导学案应用时效还需再探究

课改课堂要求我们制作导学案,应用导学案,老师们都做到了。但从观课来看,导学案真正实打实的有效运用的几乎没有,学生还是根据课件展示来了解老师的教学意图,导学案纯粹是个摆设,浪费纸张。语文这种文字性特强的学科特点造成它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上要求学生思考的多,口头展示的多,真正动笔的环节少。况且语言文字性的东西,往往有新的课堂生成,固定的导学案是否牵制住了师生的思维?那么如何制作导学案,是否和教案、课件一致真的需要再研究。

四、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一)加强“乐学·高效”课堂下语文味的研究

“乐学·高效课堂下语文味的研究”是以我为课题负责人申报的市级课题,后期要以此为契机,带领课题组人扎实研究,进而带动全体语文教师参入到研究中来。改变以往课题研究的应付差事的做法,真正把课题研究作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载体。

(二)借助县级课题组的力量,切实研究整本书阅读之名著导读的课型。

县级课题“名著导读”课型的研究,要继续以实中和水坪两所学校为试点,继续坚持做实,以研课磨课的方法,逐步研究出几种合理易操作的课型,继续把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作为出发点,让他们爱读书、读好书,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扭转语文学习的题海战术。

(三)以小范围的活动促研究

改变以往大型的讲座式的学习,尽量多搞“主题沙龙式”的研修活动,定主题、定研修人员、定地点,开展小范围的研修。真正把提高语文教师素质作为活动的主要目的。

(四)借助名师工作室和工作坊,做好线上线下的研究

借助即将在全县遴选的名师工作室和语文工作室的力量,扎实开展线上线下的研究,利用多方的力量,切实带领全体语文教师做好语文教学的研究。

总之后期工作中,更要及时地发现掌握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课改提供指导的依据。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但这是一条教育必由之路,我们惟有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明确方向,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行走在愉悦的追寻中,成长在课改的诗篇里。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常教常新,语文课改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也相信我们在追寻的过程中,能看到更多美好的语文教育风景线。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学论文:浅析教学改革语文课改调研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516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