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都是非常有讲究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研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行业优化进程的推进,医院各个科室功能和结构配置不断健全。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科室使用的医疗设备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如何保障这些设备安全有效运行,成为了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此,该文首先阐述了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其后提出了医院应做的维护措施,最后从制度上分析保养维护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情况的重视程度渐渐提高,促使医疗设备产业飞速发展,时至今日医疗设备技术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医院先进性的重要指标。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医院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医疗设备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技术[1]。正确分析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及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才能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1医疗设备的维修
1.1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
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常见以下四类故障:第一,设备操作故障。设备投入初期由于工作人员对操作工序不熟悉等多种原因,会出现人为操作导致的设备故障,相当部分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没有及时了解医疗器械的使用性能,在操作中因为失误等原因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2]。第二,机械故障。由于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造价高昂,所以其应用和更换的周期也相应较长,使得设备在长期工作或高强度工作后会出现零部件老化磨损的情况,不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极易发生机械故障。第三,电路故障。这种故障会直接导致设备的控制、操作失灵甚至设备报废。断路和短路是主要的电路故障,断路故障一般都是由于保险丝熔断、电源线连接断开引起,短路一般是由于电流被迫切断,电源线短接或瞬间大电流冲击引起,断路一般不会对设备造成实质的损坏,短路故障严重时会直接烧坏设备,造成设备直接报废。第四,软件故障。随着软件功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软件引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般表现为数据报错,电脑死机等原因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1.2医疗设备的管理
在医院资产中,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延长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提高医院综合效益,一直是医院管理者探讨的问题[3],基于医疗设备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安全,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4],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提高医院人员的设备操作和维护水平。首先,仪器使用人员需要定期进行系统培训,增强其业务素质,使用人员在培训完毕后进行实际操作,必须做到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每次开机前都要做到认真检查[5]。医院应大力构建专业的设备维修团队,可联系设备厂商为院内维修人员组织培训和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院内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一方面可以使设备故障问题得到及时可靠的处理,另一方面也为医院日后设备维修费用的节约提供了便利。第二,施行科学的管理办法,健全设备管理机制,对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首先,应对检修人员的操作设备、操作记录、维修计划等作出明确规定,严格禁止检修人员一味按经验办事而疏于对设备故障原因的了解和检查;其次,还应建立专门的技术维修档案,对设备维修、零件更换等事件进行细致的记录存档。第三,重视设备使用环境的维护。以大型设备为例,由于此类设备对电能的依赖性很强,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一定要保持适当的温、湿度避免电子元件表面结露,造成设备损坏[6],一定要对设备周围环境进行定期的空气过滤和清扫,避免灰尘过多使得设备的散热能力和绝缘能力随之降低,导致短路、漏电等现象的发生。
2维修案例分析
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CT的重要性不言而喻,CT技术首先应用于医学领域,形成了医学CT(MCT)技术[7],其重要作用被评价为是医学诊断上的革命,这里以我院东芝64排CT为例进行故障分析。在准备对病人进行增强扫描时,出现如下报错信息:X-Rayconditionprohibited.Changescancon-dition.(即X线条件不允许,请改变扫描条件)。当按要求改变条件,提示依旧。关闭CT机架,然后重启主机与机架,设备恢复正常,初步怀疑是软件问题。两日后该报错信息再次出现,重复前次操作后仍无法工作。厂商工程师认为,有3种可能性:1)硬件故障;2)操作问题;3)软件出错。按工程师指导,对球管进行预热后故障解除。故障分析及意义:该案例是由于操作员未对球管进行预热操作,造成在球管热容量极低的情况下出现无法扫描的情况,并非设备故障,由此可见对于操作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和性能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于设备维修人员来说,在接到医疗器械损坏的消息后,要做到先对仪器的故障进行分析,确定故障来源、出现故障的位置,然后逐级测试[8],才能准确排除故障。
3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
目前,大部分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维护还停留在被动维修的层面,缺乏对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保养意识,影响了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9]。要真正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只要真正做到重视医疗设备日常管理维护,就能降低医疗设备故障率,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综合效益[10]。
3.1医疗设备的保养
3.1.1一级保养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既包括打扫清洁设备外部及关节处、消毒等硬件表面保养,还包括基本参数调正、数据值恢复预设等软件保养。3.1.2二级保养需要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专管人员协同操作。可以参照设备的说明书和维修手册进行,结合各个科室不同设备的性能、使用特点以及使用需求制定保养策略,对易松动的零件进行加固或更换,对橡胶等消耗性材质材料进行更换,对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校准。3.1.3三级保养需要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和厂方工程师协作完成。根据具体科室设备问题的发生频率和故障点制定专项计划,并按计划对设备的用电线路安全、实际性能、运行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对故障的设备进行拆卸、加油和调试等,以保证设备的运行能力与出厂时的性能标准相符。
3.2具体办法
对于医院来说,要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对这些设备的保养周期、记录方法、检验周期等做统一的要求并加强管理,其实,很多问题都是源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11]。我们完全可以针对医疗设备的用途、重要性等对医疗设备进行相应的分类,并根据《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对在用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质量监管[12]。对于一般设备,通过对科室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维护保养知识;对于急救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专业维修人员定期做PM维护,具体内容涵盖设备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等,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相关参数、更换受损部件或消耗品等;部分结构比较复杂,对保养要求比较高的医疗设备[13],可以依托厂商,要求他们免费或者有偿地提供设备保养服务,在医院有需要的情况下,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相关培训。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部分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可以选择与厂商签订保修合同的形式进行,要求厂商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提供必要的的培训和指导,做到发生故障及时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开机率。结合设备的实际维修和保养情况,对设备厂商的服务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采取分类排名的方式进行,通过竞争推动售后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14]。
4结论
总而言之,研究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医院临床工作平稳安全进行以及医院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医院来说,一定要重视医疗器械的日常管理,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15],通过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维修技术水平,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机制,改变以往的简单操作和被动维修的习惯,主动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以延长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寿命,树立预防性维护的意识,有效地保证设备维持在较高的质量水平,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16-17]。最后,希望本文对日后医疗设备维护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研究》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5232.html
- 下一篇: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