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教育论文: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4 10:50:47 网站:公文素材库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教育论文: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实践研究,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的语文教学策略一课一教,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化,语文能力的提升没有得到螺旋式上升。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而对教材进行整体解读。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我们力求通过课程资源整合,将部编版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单元1+1+1”三大课型解读单元教材的教学策略,将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已有的知识扩大化,从而让他们对单元知识有一个全新的建构和学习。

一、现状评述

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是当代语文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很多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同层面对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探索。通过课程资源整合,减少了课程内容的重叠和分化,促进了课程策略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经过不断的实践,学科课程整合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而基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单一学科下课程资源的整合更适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整合,其中以“单元1+1+1”这种整体教学策略为主。“单元1+1+1”整体教学策略是在整合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策略,将识字、书写、阅读、习作有机地分类、整合,最终形成“整体识字”、“书写指导”、“以文代文”三大课型。通过这几大板块的教学,将每单元的语文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近教科书,走进教科书,然后从教科书中解放出来,走出常规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大语文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语文,感受富有语文情趣的语文学习。同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识字、书写、阅读等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课程资源的整合,提倡教师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成为学生课程资源的设计者。

二、选题意义、价值

1.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部编版教材的编写意图。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整合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针对部编版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主线的编排特点,传统的一课一讲策略使学生收获的往往是零散的知识,无法进行系统化学习。进行单元式课程整合以后,更便于学生对部编版教材进行有条理、系统化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达到螺旋式上升。

2.利用整体识字、写字课型,将教材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在识字、写字教学策略中,立足新课标提倡的多识少写、识写结合原则,对文本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对每单元出现的一、二类生字从字形、结构等方面的归类,让孩子更加系统化地识字、写字。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更多识字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同时,书写指导中精讲典型的生字,提倡学生自主书写。让学生建构识字、写字的知识体系。

3.整合资源,一篇带多篇,有效进行海量阅读。

针对教材阅读内容有限的问题,实施课程资源的整合,在教学中能够以一篇带多篇,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进行海量阅读。指导学生高效阅读,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建立在语文学习需要海量阅读的理论依据上,让孩子们在广泛的阅读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它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建构的学习情境,又同时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习者,使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的阅读能力得以拓展,使学习能力弱的孩子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整合教学,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得以增强,阅读的自由度得以提高,阅读视野更是大幅度开阔,同时通过聚焦单元语言语文要素的训练,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最终习得语言技能和语文素养。

三、研究目标

1.学校发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整合,探索学校、老师、学生自主整合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更好地建设学科教学教育资源库,提高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体系。

2.教师专业发展目标:通过课程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资源观念,使教师真正成长为新课程改革中“单元1+1+1”教学的设计者与开发者。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教师自主研发、创新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学生发展目标:通过课程研究,使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课程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单元1+1+1”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趣、高效。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识字量得到明显扩大;短时间内掌握了书写技巧,书写质量显著提高;在海量阅读中阅读视野得到拓宽,表达和写作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4.家长发展目标:通过对家长的宣传与培训,与家长达成共识。促使家长认识到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了解、接受我们的语文“单元1+1+1”整体教学策略,并且积极地加入我们的队伍,配合我们做好语文学习的前餐工作,将每一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培养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关注海量阅读对孩子语文学习的持续作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真正让阅读走进孩子的生活,陪伴孩子的成长,为孩子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立足于校本课程资源的整合,要求实验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资源观念,将现有资源有效整合,构建校本语文资源体系。整合教材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效教学,形成单元“1+1+1”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省时、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快乐学习,在知识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和大胆实践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五、研究假设

1.探索出高效的“单元1+1+1”教学策略。

在课程资源整合的理论依据下,结合专家的方法指导,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组内互相听评课,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可供推广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2.形成与“单元1+1+1”整体教学配套的教学资料。

比如针对识字课型的生字注音单,针对书写指导课型的硬笔书法教材,针对以文代文课型的单元学习单。

3.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如:每周好书推荐、每日诵读、读书分享交流会、亲子阅读会等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树立阅读自信,学习阅读方法,增强阅读体验。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和主题阅读报告单,借助思维导图阅读内容进行梳理、理解。

六、创新之处  

1.以单元主题为研究主线,解读教材,挖掘一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课内外文本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2.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让识字教学更加生活化、常态化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现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系统性地训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识字教学中将一整个单元的二类生字归类,寻找合适的识字方法带领学生高效识字,学生也将运用这些识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

4.对书写进行归类指导,教给学生书写技巧。依据课标要求,多认少写,指导学生在正确书写的基础上更注重书写的工整、美观性,将书法艺术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

5.以文代文,海量阅读。扩大了阅读量,拓宽了阅读视野,提高了阅读水平。

七、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1)通过阅读课程资源整合的有关文献、书籍等,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现状、困惑、兴趣点,确定研究目标。

(2)和家长做好充分的沟通工作,让家长了解、参与我们所进行的教学策略研究。

(3)探索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根据三大课型的特点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和阅读的兴趣。

(4)逐步开发、开设由实践教师牵头的“单元1+1+1”整体教学课程,尝试将本课题与国家课程结合起来,探究有效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并最终提炼研究成果。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以师生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形式,了解课程资源整合的价值和可整合的课程资源。

(2)实验研究法:针对课程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课程组教师选择语文教学中一个领域,结合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开展实验研究,及时总结反思。

(3)文献研究法:以部编本教材的编写意图为指导。通过现代课程理论和资源再利用等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和各种教学策略的特点,为本课程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研究方向。

(4)经验总结法:主要用于各总结阶段对实践中搜集的各种资料、积累的经验反思等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归纳、提炼、论证,从而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5)行动研究法:将低年级绘本表达的实践与研究结为一体,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提升低年级绘本表达的实践品质,提升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

3.技术路线

(1)研究主体路线

阅读课程资源整合的有关文献、书籍等→了解部编版语文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确定研究目标→“单元1+1+1”教学实践研究实施→探究“单元1+1+1”教学策略→总结成果。

(2)研究程序路线

启动阶段(成立课题组;了解家长、学生对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认知情况,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聘请教研室任军侠主任为课题研究总指导;课题开题、课题组人员培训)→实施阶段(制定阶段性研究计划、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课题研究简报、收集阶段性成果集)→成果提炼阶段(案例研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报告)。

(3)研究方法路线

文献研究(解析相关的文献资料、确立研究目标)→调查研究(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行动研究(学生在“单元1+1+1”教学策略中的实践)→个体研究(针对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

(4)人员协作路线

聘请专家指导组:市教研室课题组(指导课题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学校教科室(负责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课题负责人:高志华(课题研究的践行者)→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内容的研究及资料的整理)

4.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7.06-2017.09)

成立课程组,确定小组成员,查阅有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制定课程研究方案进行课程申报,确定课程组成员及分工,撰写“课程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并对方案进行论证。

(2)实施阶段(2017.10-2018.03)

召开课程组会议,对课程组成员进行理论培训。组织课程组人员根据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课程研究,深入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进行实验研究,积极研讨交流,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18.04-2018.06)

收集和整理研究成果,形成比较完善的而且可操作的

完善方案,能给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和学习借鉴;把研究成果(论文、案例等)整理成成果集;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八、研究成果

1.探索出了“单元1+1+1”整体教学策略。

实验教师根据研究探索出了“单元1+1+1”整体教学

的三大教学策略:

整体识字课型

书声琅琅中识字:将教材内容和课外读物有机结合起来,孩子在诵读中反复识记本单元的二类生字,从而增强识字兴趣,扩大识字量。

总结、归纳中识字:通过韵脚归类、偏旁归类、形近字辨析等多种方式识字,孩子在掌握识字方法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有效扩大识字量。

借助识字检测卡、注音单等辅助资料:通过前期对孩子识字量的检测,有效了解学情,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突破重难点。同时,在课后借助生字注音单有效巩固二类生字,强化记忆,让识字进行得扎扎有效。

书写指导课型

游戏增加课堂趣味:借助一系列孩子们喜欢的生字游戏,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识记一类生字的字音、字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字源了解传递汉字文化:课堂上适时对汉字资源进行讲解,学生对生字识记得更加深刻,也极大激发了孩子们中国传统汉字的热爱。

书写技巧指导效果显著:将书法艺术融入书写指导,让孩子们不光把字写得正确、工整,更能达到美观书写的效果。

以文代文课型

以读促教学语文:课堂上注重学生多种形式的诵读、

朗读、默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海量阅读学语文:以单元主题为依据进行文本整合,实现一篇带多篇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扩大孩子阅读量,拓宽孩子阅读视野,在海量阅读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迁移拓展学语文:将课堂上老师教授的阅读方法应用到

课外阅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实现高效阅读。

2.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结合研究实际,在充分总结提炼的基础上,课题组撰写出了极具学术价值的结题报告一篇。各实验教师结合各自研究实际,总结整理出了研究论文7篇、个人中期总结7篇、个人心得体会7篇、教学反思7篇,并且在组内研讨的前提下,最终呈现了由李茜老师主讲的整体识字课(光盘)一节。每次阅读活动组内实验老师都很注重表达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在全体实验学生近五千多张阅读报告单和思维导图中,我们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作品集,整理成册。

另外,为了使课题研究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各位实验教师将各自在研究过程中的资料也做了整理,共计心得体会7篇、工作报告1篇、中期报告1篇、工作总结1篇。

3.指导学生完成了阅读报告单和思维导图。

我们以本学期推荐的四本必读书目《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为内容,指导孩子进行了阅读报告单的创编。孩子们通过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本书,对书中的好词、佳句进行摘抄,用图画和文字结合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故事情节和懂得的道理,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书写美观,富有想象力,语言表达也很规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给孩子渗透思维导图的作用和制作方法,本学期孩子们完成了多篇思维导图的制作。从刚开始最简单的对单元课文目录进行梳理,到后来《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用思维导图梳理植树的过程,再到尝试后期用思维导图理清一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孩子们对思维导图的喜爱超乎我们的预料。他们笔下的思维导图图文并茂,创意无穷,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已经有了这种梳理、归纳,将书读薄的意识,相信这会对他们的语文学习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4.学生阅读兴趣明显增强,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养成。

通过一系列形式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每日经典诵读处处书声琅琅,课间随处可见手捧书本的孩子们,每天回家坚持快乐阅读的孩子越来越多,整个校园充满书香。在班级开展的阅读比赛中,孩子们读书状态坚持不间断,大部分孩子坚持阅读超过了300天,最多的达到了328天。孩子每次的阅读时间也越来越长,最长可达到2.5小时。更让人欣喜的是亲子阅读的形式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越来越多的家长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沉浸在书香世界中。

5.“书香校园”的读书氛围已经形成。

“单元1+1+1”整体教学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亲子活动等阅读形式也带动了学校全员进行阅读,“书香校园”的读书氛围已经形成。家长在参与、配合整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改变了他们以往只中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思想,家长们充分认识到了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并且多数家长能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快乐阅读。同时,通过家长会上的课程汇报和成果展示,家长们充分肯定了我们“单元1+1+1”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了解了如何配合老师完成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老师、学生、家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单元1+1+1”整体教学在学校落地、生根!

九、研究的启发与思考

经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基本上完成了课题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了一些教育的理论,了解运用了一些科研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以此课题的研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从而让教育工作达到质的飞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育论文: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实践研究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617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