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现在不仅仅是城镇提倡,就连乡村也开始提倡生态经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乡村生态经济综合治理研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得到了各界的重视。农村的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现象发生的本质原因是农村生态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过度的经济活动与农民相关环保意识的不足导致了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从生态经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背景下,我国农村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我国目前乡村生态经济现状
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直至改革开放之后,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发展,生态建设不断进步。党的十三大以来,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熟,而十六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生态文明思想更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生态文明思想的广泛传播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渐渐被大家熟知的,我国社会要想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重中之重是实现农村的生态文明,也便是乡村生态经济的发展。
(一)乡村生态经济建设如火如荼
在农业的爬坡阶段,农村生态经济建设如火如荼,这也是一项艰巨、繁重而长期的任务。1.加强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发展。以国外许多农场设备系统作为借鉴,我们正在加强农业生产模式的现代化发展。许多欧洲国家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科技化、农机一体化作业,使得每人平均管理耕地数量达到数百公顷,更消除了许多不必要的污染与破坏。我国正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强生态系统多样性,并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技术投入。2.人文居住环境迈向绿色环保。乡村的生态经济建设最直观最基本的便是村容村貌的改变,人文居住环境的改善。在建设过程中,乡村环境逐步脱离脏乱差,走向绿色环保。近年开始一些地区开展了净化、绿化、亮化、硬化及沼气化的“五化”运动,从多方位改造乡村环境面貌。垃圾分类处理以提高垃圾回收利用效率,加强道路清扫工作分配安排,增加道路等树木栽种,以及公共灯光的规划,都是实际行动。
(二)生态问题不容小觑
乡村地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生态经济建设也步入正轨,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乡村生态经济处于发展与问题的混合出现时期。在工业、农业、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过度使用生态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的解决也是刻不容缓。
二、我国乡村生态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当前我国乡村生态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伴随着经济发展,例如生产生活垃圾增多且缺乏科学的回收利用,造成了许多农村地区生态污染和破坏。土地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持续扩散不仅损害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等,这些都是当下面临的难题。1.居民生活污染持续恶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造成农村污染日益严重。一方面,由于缺乏专门的垃圾处理厂和处理设备,乡村存在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甚至生活垃圾等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使得雨水把垃圾冲进江河水道,严重污染周边环境。2.农业生产污染情况严峻。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但是一些地区存在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片面追求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忽视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从而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3.乡镇企业污染严重。在乡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乡镇企业虽然起步晚,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这些乡镇企业由于大多数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缺乏必要环保设施,消耗甚至污染了大量水资源,工业废料以及生产生活垃圾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污染,给乡村生态建设带来了困难。
(二)乡村生态经济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1.农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乡村人口多为农民,这些人口大多数文化水平比较低,只有中学甚至小学学历。生态环保意识对于他们来说,无法很好地了解并运用到生活中。他们的生产生活多依赖自然气候,一般通过加大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来达到农作物增加产量的目的。他们对自然资源开采过度,对于生活生产垃圾随意倾倒,也没有一定的生态环保意识,无法从长远的角度看待自然资源,更不能怀着大局观念,对生产进行一定的规划。2.技术与资金存在壁垒。在目前的环境下,国家注重乡村生态经济建设的问题,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不过,生态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一定的技术支持,而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技术不够先进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只有充分的资金投入,各乡村以及各乡村企业等才能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只有资金充分,加上先进必要的设备,各类污水以及空气污染物才能得到及时的净化,各类垃圾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处理。同时,当科研技术不断发展提升,资源能够得到更好地利用,人力也才能够得到有效节约。3.法律机制不够完善。我国一直遵循着依法治国,法律的制度完善是乡村生态经济建设的根本。近年来,我国新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可是由于监管不够严格,惩处的力度不够强,以及多方面标准不够统一等原因,还不能使法律机制得到完善。特别是在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这些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也使得问题更加难以处理,广大农民群众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到污染环境的严重性以及后果。
三、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我国乡村生态经济的综合治理建议
(一)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经济建设,以保护生态作为前提,而且最终目的是发展乡村经济,使乡村农民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质。我们保证了经济的发展,也便能够使生态保护得到更好的实施。首先,我们可以采取许多措施使得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充分利用沼气能、风能等乡村清洁能源,同时利用更好的技术手段使废弃原料得到充分的使用,如此就能使乡村经济拥有更好的发展状态。其次,我们要不断加大对乡村生态经济建设的投入。在充分的援助下,拥有更好的设备以及技术,可以让农民提高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地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良好的前提下,广大农民群众才能更加愿意投入到生态建设中去。
(二)科学技术不断跟进
大多数乡村处于贫困落后的发展境地,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限制。在党的领导下乡村虽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发展仍然落后。对于乡村生态经济建设的技术支持,一方面要增加对建设的资金支持,保证资金的充分合理使用,让一定比例的资金充分的利用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的科技投入,除了设备的支持、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投入乡村建设中。让农业相关专业大学生下基层教授农民生态农业种植技术,让更多农业科技人才不断研究更好的农业科学技术投入乡村生态经济建设中,还可以对一些将生态科学技术使用到位的乡村进行补贴。
(三)法律监管机制完善提高建设效率
乡村农民群众大多数受教育水平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完善法律机制以及监管制度,才能使得乡村生态经济建设更好的规范与发展。加强立法,可以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废弃材料、废水、废气等各类污染源的处理,农药、化肥的使用,都得到有效的管制与规范。而严格的监督执行,才能使得法律法规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不是形同虚设。并且,乡村农民法律意识较为薄弱,更需要司法相关部门加大查处以及监管力度,同时也让农民更加了解法律以及法律的执行情况。这样,乡村生态经济建设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不断得到发展。
(四)根本上加强农民环保意识
乡村生态经济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这项任务要更好地进行,需要作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实行主体的每一位乡村农民群众在思想上做出改变。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低的情况下,群众无法充分地接受生态环境建设观念,那么环境的保护也便成了一纸空文。国家需要加强对乡村教育的投资,也需要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教师。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群众整体受教育水平才能提升。其次,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措施,让乡村居民修养素质提升有一定的氛围。比如各类道德模范的评选,感动中国人物等人物评选,都是有利的途径。在感动与激励并存的情况下,农村群众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影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乡村生态经济综合治理研究》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6436.html
- 上一篇:2018年中元节宣传标语口号大全
- 下一篇: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