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多种解题思维

时间:2019-05-14 10:59:14 网站:公文素材库

学好数学要培养学生解题多种思维。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多种解题思维,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多种解题技巧和方法,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就必需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一位有心人,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随时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情景,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积极的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从而解题思维得到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培养  小学数学  多种 解题思维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多种解题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如何真正落实到课堂当中,使学生的多种解题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今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的见解和具体的做法。

一、教师要研透全套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

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精通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时要了解小学阶段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同一道题,可能在三年级的时候,能有两种解决方法,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多,到五、六年级的时候,会有三种或四种解法。所以根据年级的特点,我们应预设到学生会出现哪些解题方法,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如在图形阴影部分面积的求解的题目,在四年级可以利用几个长方形面积或正方形的面积进行加减,五年级后可以增加利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的加减来进行求解。教师要对小学数学知识体系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白学生处于什么水平,他们最多会利用何种知识采取哪种方法,教师更应非常清楚在众多解题方法中,本节课我应该重点讲解哪一种方法,又如何正确加以引导学生探索其它的解题方法及创新思维的训练。

二、教师要考虑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的进行分层教学。

训练学生的多种解题技巧,是有一定的程次和难度的教学,防止搞得教师探究得热火朝天的,却只有极少的学生在参与,大多数学生处于听不懂状态。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师就必须注意分层次进行教学课堂设计,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表明问题可能难了,或者几个学生均是一个层面水平,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如果问题有难度,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同时,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改正,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对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的基础是有不同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哪些学生所有的方法必须都会,哪些学生只需要会部分,哪些学生只要会最基本的方法就可以了。这样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优等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困生有所收获,千万不要千篇一律。

三、教师要使课堂具有魅力,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解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如果学生不喜欢、不热爱任课老师,对所学课没有兴趣,他们就不可能有积极的、主动的、高效率的思维活动。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真诚的关系,学生就会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正所谓:乐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要花心思、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精彩、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可以使用电教手段,展现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参与激情;还可以将生活中的数学经验拿到课堂中等等方式,调动小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发挥他们创造思维的潜能。如: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自制简易的活动平行四边形,将其拉成长方形,让学生动手测其长与宽,求其面积,再推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它重在“推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多问几个“你是怎样想的”“谁还有其他的想法?”或者“谁还有其他的方法”。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满足于一种解题方法。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倒的过程当中,在学生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得出结论,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我们除了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外,还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基本图形,不妨试一试。这个时候学生就会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讨论,积极动手操作,不断地演算推理。学生发现还可以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还可以剪成两个三角形,也能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等等。经过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学经历,所以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到过程当中,学生很自然想到了很多的推导方法。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不管哪种方法都可以推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平时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训练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就会被打开了,他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动的状态,学生的多种解题思维就逐渐形成。当然教师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于想出的方法多,方法好的要大力表扬,甚至可以让他们充当小老师,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索与创新。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体的位置,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容易出现思维的碰撞,始终保持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和学生融洽的关系,把激励带进课堂,组织多种学习方式,参与学生的探讨过程当中等等这些都是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环境。如:在行程问题的教学中,当出现时间和路程都不同的时候,想比较哪辆车快些?我放手让学生去研究,在小组中探讨然后交流汇报,你一种方法,我一种方法,相互一交流就是两种方法或者更多的方法。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解题创新。    

总之,培养学生多种解题思维,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养成对事物探索的习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每一位老师也深深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多种解题思维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651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