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批批有志之士投入医学专业,青年医生越来越多,你知道哪些青年医生个人事迹?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青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十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给我一双慧眼吧——记眼科主任**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从事这个“窗户维修工程师”的工作,却是阴差阳错。他原来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教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不过,作一名医生也让他体验到了当教师的快乐。得天下疾病而“医”之,不亦乐乎!
毕业于**医学院的**,并没有为这个一般的“出身”而发愁,干一行爱一行。**年毕业后就被分配到**铁路医院,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年到上海复旦大学眼耳鼻喉附属医院进修一年,**年又攻读了**同济医学院的研究生。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扎实实。**年,他由于出色的工作升任眼科主任。同年9月,由于他在眼科临床方面的突出成果,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华人眼科大会。
1**1年出生的**,是**市第三人民医院最年轻的科主任,虽然年轻,他的成果却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他的学术论文《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碱烧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分别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国误诊学》、《中华实用中西医》、《眼外伤职业病》等杂志上。他的“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本人尤其擅长眼底病、眼外伤、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的诊疗,是我市有名的眼科专家。
三院的眼科,不仅是本院的重点专科,而且也是**市最早的重点专科,其技术力量和先进设备一直居于**市的领先水平。该科拥有博士伦切割机、810半导体激光、超乳仪、美国声控视野仪、日本眼底荧光造影机、角膜曲率机、德国A超角膜测厚仪、准分子激光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科研设备,价值折合人民币近千万元。
先进的设备,自然有一批高素质的学科队伍来使用。眼科目前有2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6人,医学硕士2人。值得一提的是,已经退休的著名医师、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张步远,又被反聘回医院,成为眼科重要的学科带头人。
目前,眼科的学科梯队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具有较强的临床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除在基础临床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上处于**市的领先水平外,还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雪、视网膜脱落、复杂眼外伤、眼内感染等技术上赶上了省内甚至国内领先水平。
**说,千万不要小看眼睛这个小小的玻璃晶体,疾病就有上千种,而常见的主要有几十种。每一次手术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对于临床的医生都是一次考验,毕竟“医”无止境!手术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要想让患者恢复“光明”,医生更是首先要独具慧“眼”啊!
作为我市具有领先水平的眼科团队,**充满了自信,根据医院的下一步规划,三院的眼科将是整个豫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重点专科医院。
(篇二)
**,中共党员,硕士,主治医师。
**年到北京**医院参加工作以来,在各级党委、院领导的精心培育下和教导下,在科室领导和各位上级医生的爱护和帮助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思想、工作和学习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
思想上,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行纪行规,响应党的号召,在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科室事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工作以来,无论是在住院医岗位还是在主治医岗位,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对工作中遇到的复杂疑难问题认真研究,勤奋学习,注意积累和总结临床经验,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任主治医师以来,在医疗、医保、物价、院感、病案等方面严把质量关,为完成科室绩效作出应有贡献。
我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日常工作中,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协助科主任开展中医特色新技术如中药结肠灌洗治疗等,做到中西医并重,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尤其是我科成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国家重点学科、示范中医科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传染病教学基地以来,利用自己的专业长处,配合上级医生,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我院中西医结合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工作态度上一贯认真负责,能够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科室设置了患者方便患者联络的手机,由我和杨志云主任轮流保管,做到24小时开机,耐心接听每一位患者电话,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牺牲了很多自己的休息时间,但听到病人或者家属的一声真心的谢谢,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值得的。
多年来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实习及见习带教任务,逐渐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授课水平,**年12月参加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讲课比赛,获得好评。学习上不断要求进步,**年8月开始北京中医药同等学力博士课程的学习。
(篇三)
**1992年踏出卫校大门,来到我县山区医院开始了从医之旅。
经过三年的临床工作,他被分配到超声科工作。超声作为一个辅助科室,是一个幕后默默奉献的工作者。但他认为,行行出状元,再普通的行业,再平凡的岗位都可做出骄人业绩。因此,做到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认真做好每件事,对每个病人做到认真仔细检查,有疑问能向上下级医师请教与交流,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及临床知识。有一次快下班了,突然来了个腹痛的病人,脸色苍白,腹部隐痛。当时临床医生考虑消化道出血,他在检查的过程中看到该病人有肝硬化及脾肿大,腹腔内大量液体,脾内有斑片状暗区。仔细询问病史,该患者掰木头时不小心碰到过左侧腹部,他根据症状及病史作出脾破裂的诊断,使该病人及时急诊手术,挽救了该病人的性命。
后来,他被调到中医院工作。面对新环境、新平台,他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有时由于患者太多,且许多患者必须反复看,这就给一些新来的患者造成误会,认为是插空、夹塞了,遇到这种情况能耐心地跟患者解释、沟通,及时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经过他及科室人员的努力,超声业务不断得到扩大,开展了颈部血管、心脏彩超、下肢血管、超声引导下穿刺等项目,就诊人次从原先五千余人次增加到一万三千余人次。几年来,准确诊断出多例早期乳腺癌、甲状腺癌、肝癌、胰腺癌等,为患者早治疗早手术获得了最佳时机。
**年2月13日,刚刚吃了半碗饭,他突然接到医院总值班电话,有群体事件发生需到医院待命,他急忙丢下饭碗,赶往医院组织科室人员按危急有序做好检查,不误漏诊一例病人,使病人得到有序及时救治。等全部病人检查完毕并协助危重病人做好住院工作,回家时已是凌晨1点多了。还有一次,医院买了一台新机器,刚刚在调试,一个阿公到科室,他无意识叫阿公检查一下,结果发现胰腺头部有一小肿瘤,最后在杭州做了手术,诊断为早期胰腺癌。术后阿公康复出院,拿钱塞他,但他拒绝了。
他表示,愿为超声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
(篇四)
立足岗位显身手
**,男,34周岁,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参加工作十多年来,该同志一直立足本职岗位,刻苦学习医学理论,潜心钻研医疗技术,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深得病人及同行的认可。现将起主要事迹简介如下:
一、政治素质优良,医德医风高尚
**同志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党性意识;为人谦逊、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始终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爱岗敬业,工作中勇挑重担、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甘于奉献,待病人热情周到、耐心细致、责任心强;廉洁行医,自律性强,曾多次拒收病人及家属的“红包”,其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医德医风早已被病人和同事传为佳话,受到大家的饿广泛赞扬。在病房的办公室及医院的陈列室里,随处可见病人和家属送给曾医生的锦旗、感谢信和表扬信。因此,说到曾医生,凡经他治疗的病人及病人家属,均对其赞不绝口,留下美好的印象。
几年前,七星岗社区有个孤寡老人小腿大面积溃烂,因行走不便和经济困难不能来院治疗。曾医生得知这一消息后,便主动承担起了免费上门为老人换药的工作,从开始的每天一换到两天一换,再到三天一换,无论刮风下雨,他总是坚持不懈,按时乘车去为老人换药。天热时,他自己掏钱为老人买来扇子;天冷时,他再次自费为老人购买棉被送去。历时近半年多,在他的精心治疗下,老人的溃疡终于慢慢愈合了,生活也能自理了,于是,逢人便夸“曾医生好”!
除此之外,**医生还多次参加“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的带教工作,“医疗扶贫万里长征”等公益性活动,每次都得到学生和基层单位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为医院也争得了荣誉。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他更是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科室里带头向医院领导递交了“抗击非典决心书”,主动请缨到非典一线工作。他那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不得不让人佩服。
二、创新意识强烈,业务技能全面
**医生一贯认为:学好专业理论,练就一流技术是服务病人的前提。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中,他从不怕烦琐受累,遇到疑难病人,他会毫不犹豫的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反复论证,直致找到最适合病人的方案才恳施治。“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认真负责做好医务工作”,这便是**医生的平实的话语和工作的目标。
从事临床工作以来,他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在科室主任及老前辈的指导下,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普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中不仅能独当一面,还时常为科室领导排忧解难。他尤其擅长乳腺癌、胃癌、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脾切除术、肠切除肠吻合术、胃大部切除术、结直肠癌根治术等基础上,他积极开动脑筋,结合病人的实际状况成功地进行了部分手术的改良,从审美的角度大大地满足了病人的美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对肿瘤的综合治疗,如化学治疗、生物治疗、普外科疾病的营养治疗等也有其较独到之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近几年,他在我院主持或参与开展的新技术、新疗法主要有:全国首例“使用超声刀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应用超声刀行乳腺癌根治手术几大优势:①超声刀为一种性能明显优于高频电刀的手术新能源,不产生烟雾,不干扰手术视野,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比电刀平均可缩短20min左右;②显著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视野非常清晰;③术后引流量减少,引流管放置时间缩短,减少了病人的住院时间;④术后并发症有减少趋势;⑤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给病人带来了不少方便和实惠,对病人和医务工作人员安全无害。至今已有120余例乳腺癌病人应用过此技术治疗,反映良好。该项技术不仅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收入,同时也提高了本学科的声誉。其相关论文《超声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参加了2003年第五届超声刀俱乐部年会、2003年第五届全国乳腺会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二届中国外科周--2003厦门”会议学术交流,得到了同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主持开展的“腔镜辅助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切口小而隐蔽,保留了乳房外观的完整,达到了治疗疾病和美学要求双重效果,处于西南地区领先水平。率先在西南地区主持开展的“每周或双周应用紫杉醇和表阿霉素密集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延长了病人生存周期,提高了生活质量,得到病人和同行的赞同。另外,由他主持开展的新技术还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Ⅱ式(Patey手术)”、“乳腺包块穿刺活检技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APPACHEⅡ评分和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危重病人,尤其是肠瘘病人的重视临床营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参加和应用新技术:“D2+和D3胃癌根治术和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痔吻合器(PPH)行Ⅲ~Ⅳ期痔的治疗”、“腹腔镜辅助下阑尾切除术”、“腔镜下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等。为规范疾病治疗,由他拟订的《乳腺癌诊治规范》和《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规范》,得到了科领导和同行的赞赏。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医生也积极转变观念,大胆的改革创新,他因在全院率先采用多媒体教学获得同学和老师们的赞赏,并被评2003-**年度本院优秀教师,受到院方的奖励。其主研课题“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已得到学校和学生的广泛好评。制作并完成的多媒体课件有“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治”,“乳腺癌随访”,“外科感染”,“乳腺疾病”等。已公开发表教学论文“实习医生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临床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外科手术学基础》教材汉英双语版的编写工作并担任副主编。主研课题“吸入性一氧化氮在ARDS中的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获得学校科研基金资助奖;“急行胰腺炎微循环改变的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市医学科学研究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取得成绩显著,深得各方认可
“梅花香自苦寒来”,**医生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得到一致认可。近年来,他先后获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十佳青年”、葛兰素史克优秀青年医师三等奖,**市“青年岗位能手”,重医大优秀教师,**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优秀个人等光荣称号,并在“万里长征医疗扶贫”活动中受到团中央表扬。并因为其在科研等多方面的成绩突出,于**年被聘为**市抗癌协会第一届乳癌专委会最年轻的委员,**年被推荐为**市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篇五)
**,男,43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北京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北京医院教育处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包括前列腺根治性切除、肾脏部分切除、肾脏根治性切除、肾上腺切除、各种整形手术),经尿道激光前列腺切除/剜除手术,膀胱肿瘤的微创治疗,输尿管软镜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每年组织大型泌尿外科交流会议10余场,相关专业学习班5个,国内外应邀讲座30余场。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庄严的医学生誓词中,我走进了神圣的医学殿堂。从此便叩开了悬壶济世的大门,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开始与病魔斗争,与死神赛跑,为肩上沉甸甸的生命而努力!而这一转瞬就是二十多年。
还记得从进入北京医院的第一天,我的老师,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王建业教授就淳淳地告诫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第一步得先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人。对我来说,医生的优秀不仅体现在能够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上,还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上。
崇尚道德是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核心。秉承职业道德,就是要把救治人的生命看作最崇高的职责,把病人利益放于首位;秉承职业道德,就是要保持有效的医患沟通,不仅提供最佳的医疗技术,还给予良好的人文关系;秉承职业道德,就是要在医疗卫生工作分工越来越细、协同配合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具备高度的团队精神,努力用我们的真心、诚心、热心换取病人的放心、舒心和开心。
崇尚道德,做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荣耀。我们身边有很多老专家,从医终身,一辈子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只要病人有需要,即使深夜,就是下雨、下雪也会立即赶到。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心很容易变得浮躁浅薄,变得急功近利,能够做到淡泊名利,执着于事业,专心于服务患者,既积极向上又心态平和的人才显得那样难能可贵。做一个境界高尚的医者,实现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自我完善,是我们许多人的理想。只要我们一直努力,秉承职业道德崇尚职业精神,认真去做好本职工作,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篇六)
****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从事医疗工作已7年多,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和同事的好评。
从医以来,她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尽可能地做好解释工作,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拖班、加班、半夜起来会诊、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遇有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给单独就诊的年长患者做向导,给没有陪护的住院患者领药、买饭,提供一些私人的生活用品,能不检查的项目就不检查,能用国产药的就坚决不用进口药,获**年度文明职工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医生,她懂得只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她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神经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培训,在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年到浙一医院进修深造后,知识面拓宽、技术更精,业务水平逐渐提升。回院后,把所学很好地应用到工作中,开展医疗新项目,特别在眩晕症诊治方面,把眩晕病人在病因上进一步细分,更有针对性地治疗,减少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目前开展的耳石治疗、手法复位术解决了绝大数人发作性眩晕的痛苦,见效快,随治随走。一位因头晕住院的患者,因注意到其还存在震颤,数十年来因上肢抖动明显不能持筷进食,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影响,但一直被误诊为帕金森病。她对诊断提出疑问,并处以对症药物,目前患者肢体震颤明显改善,方便了饮食起居,家属及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一位因慢性头晕反复于内科就诊的病人,服用多种药物症状均不能改善,愁眉不展,经她会诊后,考虑患者存在焦虑状态,配予一盒处方药,患者头晕明显好转,家属再次复诊时连连称赞。
从医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工作中,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同事间相互协作、合理治疗,不以权谋私,不开搭车药,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努力,争创一流,勇攀高峰。
(篇七)
自从十年前踏入病理这一行,老师就要求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老师们对我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多一份爱心、存一份纯真是个人的职业理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前人的警示格言尤如学生时一样在耳旁响彻。
从**年进入北京友谊医院学习病理学算起,也算业界的“老面孔”了。“病理科穷、病理科累、病理科都是傻乐子”这是病理学发展到今天的写照,能够坚守这份清贫和甘苦的人却在减少,病理科的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在北京许多病理科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病理学职责重大,是临床疾病的“法官”、也是临床医生的“大脑”,所以我们大多数还是留恋这份责任、享受着一次次解答疑难疾患后的欣喜。
我来到**医院的时间并不长,却诊断了许多“第一次”的疑难疾病,如妇产科的横纹肌肉瘤、胎盘的毛细血管瘤,外科的腹膜后上皮样血管肉瘤和脾脏的Littoral细胞血管瘤,鼻腔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肝脏的纤维蛋白原储集症、Wilson、Gilbert、遗传性血色素病和糖原累积症等的基因学检查,感染科的乳腺和其它部位的Burkitt淋巴瘤、AIDS肠道MAC和CMV的感染,乳腺癌的原位荧光杂交检查Her-2基因的扩增,肾脏滑膜肉瘤的融合基因、肾脏的**囊性肾细胞癌等等。在这些第一次中,都是全科各个岗位的密切合作,把每张切片做好、把每件事情理顺、把每天过充实些。我也享受着团结协作的科室氛围。
做好一件事情容易、做好一个团队很难,自从承担了这份责任、也就体会了更深层次的困难。滕书记教导我要做好科室文化、建立积极向上的氛围。我努力去体会文化的含义、积极地与个人沟通、丰富我们工作的内容、增加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我们一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一同到北京各大单位和**的优秀医院参观,我们一同改进原有的弱点,我们也一起放声高歌。做军人要有“亮剑”的精神,做医生也要有“专家”的自信。从每一个病例做起,我们把HE等各种染色做到最美、我们把诊断做到最细,我们也希望把病理服务做到最好,逐步建立起病理人的自信和临床对病理科的信任。在这个岗位上我懂得了“感激、奉献、尊重和包涵”的意义,也希望自己像蜡烛一样,做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为Doctor’s doctor,病理医生要不断的学习、跟踪最新的知识更新,因为病理学的分类有十余册,要诊断的疾病上万种,需要不断地补充学习。在我的邀请下,十余位国际病理学者来访、讲座,每年举办十余次讲座。我也不断走出去,参与国际和国内的会议,发表我们自己的见解和声音。在科研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技术方法,做好医院科研项目分配的技术工作。自己的文章也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Modern Pathology,Histopathology,Diagnostic Cytopathology等杂志上。作为《中华病理学杂志》的审稿专家,也借助“教学相长”的机会不断学习。
(篇八)
**,男,40岁,江湖人称“**”,生于****,长于河北石市,求学于粤中羊城,苟且于帝都昌平。弱冠从军,恰同学少年,曾以献身国防卫生事业为己任;不惑蹉跎,逢军改医改,然为人民健康服务初心未改。感谢部队多年历练,感恩师长多年培养,身虽远,心仍在,若有战,召必回。从医十七载,幸得梁师知遇,现任职**国际医院肿瘤内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术业专攻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以及相关转化性研究。
医者仁术,扶伤以心。患者的需求,是我不断掌握临床技能的原动力。作为肿瘤内科为数不多的男丁,理所当然把一些需要动手的事儿揽下来。患者说要取病理,就外出进修并搭建支气管镜平台;患者恶性胸腔积液常规治疗无效,于是引进胸腔热灌注治疗;患者放疗需要会诊转诊,就学习精准放疗技术;患者说外送基因突变检测太慢,便搭建了液体活检平台;患者远赴国外免疫治疗,于是筹划集生物免疫、细胞免疫与免疫检查点治疗为一体的精准免疫平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以患者为重心,如此而已。
一切不以临床出发的转化研究,都叫不务正业。有人说临床医生搞科研,叫不误正业。我想说非也,临床医生可以带着科研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多年来参与的国际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让我学会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通过临床回顾性病例分析甚至个案分析,提出临床问题,与科研人员共商解决方案,临床验证,服务临床,此谓转化性研究。
良师难求,益友难得,且行且珍惜。年少轻狂,师从刘晓晴教授传道,从她身上学到的是女人对自己的狠。不惑蹉跎,幸遇梁军教授解惑,从他身上学到的是男人的负责担当。两位都是业内大牛,似乎有一些共同特质,就是虐己虐人,乐此不疲,这个小伙伴们都懂的。另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当以同怀视之。刘毅副研究员,号称飞机中的战斗机,科学家中的医学家,偶尔兼职写影评发酸文。与他诸多火花,皆因碰撞,不问功利,合作共赢。4年光阴,国自然面上2项,首特2项,北自然面上1项,SCI论文5篇。想说终于等到你,好基友一辈子。
此外,由一小搓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共同发起的北京市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年委员会成立快1周年了,作为秘书长,我非常荣幸的见证了学会由最初的20余人壮大到200余人,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平台能更好探讨与深入研究肺癌临床与转化研究相关问题,共同成长进步。
(篇九)
人类骨骼,支撑着一个人的站立、行走,去亲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然而,世界上却有一些人,因为一种罕见的病痛,无法享受这种人生的体验。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拥有海一样深蓝色的眼睛,美丽色彩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巨大不幸。有一位女孩在自己的画中写到:“妈妈说我今年可以上学了,但,我又骨折了……这是我第42次骨折,妈妈哭得好伤心……”
令人伤感而心酸的话语深深刺痛做母亲的心,这些可爱的孩子,患有一种共同的罕见先天性疾病:成骨不全症,俗称脆骨病。它让患儿的骨骼像玻璃一样异常脆弱,连打喷嚏、盖被子稍一受力就能造成骨折。反复骨折会导致肢体畸形让人无法站立,严重者会瘫痪在床,危及生命。在中国,大约有十万名此类患者,人们形象而又充满痛惜地称他们为“瓷娃娃”。
医学界对于这种病的认识还很少,很多医生甚至无法确诊.许多患者就在这样的无奈中拖延着他们的病情。
所幸的是,有一位青年医生对脆骨病治疗投入了异常的精力,在这个少有人探索的领域里艰难跋涉着,承受着巨大压力,坚定的寻找着解救病患的良方,他就是**市首届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市武清区人民医院骨三科主任**。
一、创新克顽疾仁心暖人间
**年,**第一次接触脆骨病(成骨不全症)患儿,陪同来自美国的Gamble教授一起为患儿进行了截骨矫形手术,他将整个手术过程进行了录像,从此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后来脆骨病患儿来医院就诊逐渐增多、病例开始集中,他深感压力.责任心驱使他不断查阅国外文献、与国外专家交流进行多方探讨和咨询,关注手术治疗。每一位患者的治疗过程,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为研究脆骨病积累资料。
每次翻看病人资料,**的心情都十分沉重。在瓷娃娃中,聪明的孩子非常多,然而他们失去了童年的所有欢乐,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脆骨病患者大多是家族遗传,以儿童为主,很多患者及家属都意识不到所患的是脆骨病。多数没有得到正确的诊疗,本来能在早期得到遏止的病情,都会变得愈发严重。很多患者找到**的时候,双腿已经严重畸形,让人目不忍视。这常常让**的心中生出无言的痛苦,他暗暗发誓:要征服脆骨病,让这些可爱的孩子们重新站起来,去欢快地跑跳,重拾失去的一切。
**曾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医学空白。不管通过网络还是其他途径,他能获得的资料都不多,甚至在医学院的教科书中,都很难找到相关的内容。而且无论用药还是手术,都需要从头摸索。他聪明睿智、刻苦钻研,在诊疗中不断实践、总结和创新。
2003年,**再次与来自美国的小儿骨科专家同台手术,集中为十例脆骨病患儿进行手术治疗。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参与了所有的手术,在治疗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得知药物治疗可以增加患儿骨密度、改善骨强度,而国内并无报道。他一方面查阅大量关于药物治疗的文献,了解其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副作用等。另一方面利用在美国进修学习的机会向美国同行、以及来自香港、台湾、印度、日本的同行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的药物治疗开展情况。
归国后,他正式开展了脆骨病(成骨不全症)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随访结果表明患儿活动能力改善、骨密度增加、而且降低了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结合文献以及病例积累,他开始逐渐形成规范而独特的治疗体系:强调功能锻炼、避免过度保护;早期开展药物治疗;适时手术髓内固定,避免采用钢板固定。
在全国小儿骨科学习班上,**联合美国医学专家Gamble教授和Smith教授在国内首次系统介绍了脆骨病(成骨不全症)的治疗。来武清区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患儿逐渐增多,他在一定病例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向国内同行推广治疗规范。
渐渐的,**的名字在患者中传开,许多患者从各地慕名而来。至今,**已经治疗了一千多个脆骨病的病例,在国内无人可与之比肩。提起青年专家**,在全国小儿骨科界已经小有名气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用医学界的话来说,1000多个病例,等于让**拥有了一个大样本,他完全可以用来建立自己的医学功劳簿,使自己走上功成名就的道路。然而**的志向并不在此。
作为医生,**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崇高事业,他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献身精神。
一个叫江均红的贵州女孩在一封求援信中酸楚地说道:“我双脚残废了,没有书读了。”女孩家中姐妹四个,排行第三,她和小妹都患有脆骨病。为了给姐妹俩治病,生活在贵州山区的贫困家庭花光了所有积蓄,举债无数。
**不止一次见到类似的情形了。许多脆骨病患者的家庭,在四处求医的反复治疗中倾家荡产,对他们来说,从遥远的边陲来到**治病,先不要说手术费,连车费都掏不起。凄惨的景象,让**一次又一次地流下同情的眼泪。他逐渐意识到,脆骨病的治疗不仅需要医生的技术,更需要社会的重视,需要大家伸出援手,来帮助这些可怜的患儿们。
**以博大的爱心关注着脆骨病(成骨不全症)这一特殊的罕见病群体,作为骨科医生,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担起重任。他深感这些脆骨病患儿家庭在求医、入学等方面存在太多困难,尤其很多患儿在治疗上存在很多误区,虽然花费了很多钱、孩子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病情却在加重,患儿和家属遭受着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如何使国内的脆骨病(成骨不全症)患儿避免这些误区,成为他萦绕心头亟待解决的问题。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绿阴来。**四处奔波多方联系,联合“雅爱社”等社会公益团体,并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电视台、**电台、武清电视台、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日报、每日新报及渤海早报等媒体的大力宣传下,“瓷娃娃”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获得了许多的医疗救助。武清区人民医院也通过多次公益事业,在如何利用公益资源救助困难患者方面积累了难得的经验。此外,医院还为接送瓷娃娃特意申请了120专用急救车,免费接送外地来求医需要特殊照顾的瓷娃娃。从此脆骨病(成骨不全症)这一罕见病群体开始团结起来,不仅有利于进行医学专业的治疗、研究、更为引起社会关注,争取合法的权益创造了条件。
越来越多的患者,越来越多的公益事务,让**没有一天不处在忙碌中。他常常要在一天完成两三台手术后,继续进行其他患者的诊疗,他的心中装满了那些病痛中的患者。
**年11月7日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首届中国瓷娃娃大会在北京召开,二百多个家庭参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数十家媒体闻风而动,对这些特殊的群体投以了极大的关注。
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多个瓷娃娃来到了会场,其中有很多得到过**的医治。一位来自福建的4岁女孩,手术后奇迹般地恢复了所有的行动能力,还参加了香港的舞蹈比赛,获得了一块奖牌。她将奖牌带到北京,送给了帮助她重新站立的任叔叔。
**久久地看着奖牌,百感交集。他的臂膀上还戴着一个“孝”字,就在大会开幕前几天,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了。自古忠孝难两全,当天**还在为病人做手术,术后他连夜奔回家,然而当他推开家门时,父子俩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父亲走了,带着对儿子的深深眷恋撤手人寰。身为医生的他曾挽救了许多的病人,却无力留住父亲的生命,他永远失去了亲爱的父亲。那一刻,他悲情难抑,失声痛哭。在开幕式的发言中,对父亲的思念,混合着对瓷娃娃们那种艰辛生存后终于能见到一丝希望的感慨,让他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台下的瓷娃娃和他们的亲属,也在盈盈的泪光中,为自己的幸与不幸尽情宣泄着。
面对脆骨病这一特殊群体,**在诊治中冒着很大的风险,深感压力。绝大多数病人和家属,都对**心存信任。很多家属都对他说:任大夫,你就放开手脚治吧。每当面对此景,他都会觉得自己踏实多了,就在这样的信心支撑下,一个又一个康复奇迹出现了。一位患者的家属曾这样感慨:“都说‘好人一生平安!’而对多少病人来说,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好人才得以平安!”
**把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完美结合,增加了医患之间的理解与配合,使医疗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最满意的效果。他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注人的感受和情绪。作为医生,他不仅为病人解除病痛,更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在治疗中他体恤病人的痛苦,同情病人的困难,尊重病人的想法,耐心打消病人的顾虑,努力让病人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健康。
**以无疆大爱,竭尽全力救治病痛中的患儿,他放弃节假日休息,亲自到患儿家中随访,了解患儿治疗康复进展情况。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偏远山区,他将希望和温暖带到病患者家中,为患者撑起一片蓝天。
面对国内大约十万名瓷娃娃,**无疑是在进行艰苦卓绝的付出。他就像发动机一样,全力启动一台蕴涵着无尽社会能量的机器,为病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他的心里相信:道路的尽头闪烁着一颗希望之星。正是这颗希望之星散射出的光芒,引领着他和那些致力于此的人们,不知疲倦地前行。有人说,瓷娃娃是折断了翅膀的天使。而他们的目标,就是让瓷娃娃们重新飞翔。
目前**已经为国内众多脆骨病患者进行了知识推广,约1000多例患儿成功接受了系统治疗。他将治疗方案成功推广到全国各地。现在已经联合**医学科学研究院进行基因筛查,为日后的产前筛查及基因治疗奠定基础。近几年,他在全国各地进行数场脆骨病治疗的讲座,以帮助医学界更广泛地认识到这种罕见病症。
**年11月中旬,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上,**市武清区人民医院骨三科**主任在国际会场用英文宣读了关于成骨不全症治疗的学术论文《多段截骨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极大关注,现场同行问答踊跃,该论文最终获得国际会场最佳论文奖。
二、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也曾两次应邀座客央视,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中现场直播,讲述他为“蛇形腿”的**侗族女孩“正腿”的故事,全国数以万计的电视观众品读了他连续两年为**侗族女孩免费精心医治的感人故事。
14岁的**侗族女孩杨晓丹只有1.2米,双腿S严重畸形,比“*”和“O”腿畸形更为严重,临床上罕见,不仅下肢行走困难,而且已经导致躯干失衡。
杨晓丹疾病的痛苦深深牵动着**医者仁慈之心,他决定尽全力解除杨晓丹的痛苦。他应用国际上最为先进的llizarov技术,两次成功的进行矫形手术,为侗族女孩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为中国小儿骨科临床治疗开创了先河。
杨晓丹两次住院两次手术,**以无疆大爱不仅医治好她的残疾躯体,而且以仁爱之心治愈了她受伤的心灵。**曾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两次自费前往杨晓丹家乡,免费为她进行后期跟踪治疗,保障她顺利的进行功能锻练,现在杨晓丹两腿变直了,比手术前长高了7cm。已经能够正常行走,并在**的资助下恢复了学业。
**年10月21日,骨三科病区内所有成骨不全症患者及家属联名做了两面锦旗,集体在门诊楼门前高举锦旗,并且放了礼炮,对**主任表示由衷的感谢!
愿 你 飞 翔
时光荏苒,10余年如白驹过隙,回顾我对成骨不全症的治疗经历、与其说我在帮助别人不如说是在被别人的感动中前进。这种动力来自于家属期盼的目光、志愿者辛勤的劳动以及作为医生的使命。
**年9月我第一次接触成骨不全症患儿,并与来自美国的Gamble教授一起为患儿进行了截骨矫形髓内固定手术。后来该患儿恢复良好,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并开始尝试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本地的成骨不全症患儿,结果都很令人兴奋。从**年开始,因为来诊的外地患儿增加、病例开始集中,我开始有意识的查阅国外文献、了解该病的最新治疗进展,并对自己治疗过的患儿进行长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修订治疗方案。
2005年初我开始知道药物治疗可以增加患儿骨密度、改善骨强度。当时国内并无报道、并且药物说明书明确标注“儿童禁用”阻碍了其应用。为冲破这一禁区,我一方面查阅大量关于药物治疗的文献,了解其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副作用:另一方面我利用2005年在美国进修的机会向美国同行、以及来自香港、台湾、印度、日本的学者交流,了解当地的药物治疗开展情况。归国后我在**年5月在**正式开展了成骨不全症的药物治疗,随访结果表明治疗后患儿活功能力改善、骨密度增加、而且降低了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其后,来**就诊治疗的患儿逐年增多,为了获得更好的远期治疗效果,尽量减少手术次数,我结合国外经验引入了可延长型髓内固定系统,并加以改进,期间获得国家专利两项,相关论文引起国内同行重视,不仅屡次在国内专业论文评比中获得最高奖项,**年还分别受邀赴日本和韩国进行学术交流。
从**年第一次接触成骨不全症至今10余年间,我已经为1000余名患儿进行了相关治疗。繁忙的工作使我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即使外出会议的间隙也全部用来随访当地的成骨不全症患儿,我既曾在严冬行走在内蒙的旷野,也曾夏日奔波于南部山区。这个过程有辛苦,但更多的时候是在享受助人为乐的幸福。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病情在减轻、看到孩子开始站立行走后脸上快乐的表情,我知道我在收获今生最大的财富。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不仅给了我生命,更培育我一颗善良的心。4年前父亲因晚期肺癌辞世,弥留之际他仍支持我去为一名来自外地的患儿会诊,当我深夜赶回农村老家时,父亲已经昏迷、3小时后他安详的走了。3个儿子中、我是唯一一个上过大学并以医生为职业的,却是陪伴父母时间最少的一个。感谢我的爱人陈梅,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她放弃了她挚爱的音乐、舞蹈与体面的工作,成为我最得力的助手,每天辛苦的替我整理患儿资料、回答患儿家属的各种问题,并在网上组织了QQ群方便我与患儿的及时沟通。
感谢那些对患儿提供无私帮助的人,你们的支持是他们强有力的翅膀,使这些折翼的天使可以继续飞翔!
相信有大家坚定的爱、罕见病群体并不孤单,明天会更美好!
(篇十)
除患者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
六年前她在**医院“团结拼搏、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精神感召下,来到这面旗帜下。刚开始有人说她是小科,但是接下来的临床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她所从事的是专科,是很多时候是关系性命的重要科室。
**医院的眼耳鼻咽喉专科原先设置在阳光医院,独立成科、独立建院,相对于**医院,集团科人少、远离总院,给手术、会诊、治疗带来了一些不方便。一次总院急诊来了一个呼吸困难的患者,该用的药都用了,但是症状却加重了,气管插管不成功,喉梗阻症状严重,患者生命危在旦夕。紧急会诊的电话打到了**的门诊,听到电话里焦急的声音,她知道患者病情危重。于是她借了门诊病人的电动车争分夺秒地往急诊室赶,路虽然不长,但她差点儿几次被撞或撞上行人。紧急气管切开后,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而她已是满身大汗,因为再迟几分钟病人就没有了。她告诉我们,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经常被一些患者的口臭熏得恶心反胃,特别是病人张嘴“啊”的时候,更是令人窒息,但是她从来没有简单检查、草草了事。
**年,鞠医生在**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进修,一年中她几乎是天天晚班、天天加班,这一年她放弃了节假日看望父母的机会而经常给别人代班。她说,因为这样我多了更多锻炼的机会,一年的学习就相当于多出了半年时间。怪不得省人民医院的带教老师都非常喜欢她、信任她,特别的放手让她干。回来后她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诊疗水平明显提高,手术质量尤其得到科主任罗松和其他医生的赞赏。
**告诉我们:“我敢自豪地说,我们眼耳鼻咽喉科已经让病人花最少的钱享有三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因为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为亲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全心全意服务好每一位病人。我们为非手术病人做好及时、正确的治疗;为手术病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认真细致地为其做好手术、及时的术后处理及完善的出院随访。在病人住院期间,做到24小时随喊随到,并能很好地处理床位病人的病情,耐心解答病人及其家属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在病人出院后,主动电话随访病人病情愈合情况,并预约复诊时间,我们从来没有下夜班休息的概念。”现在的眼耳鼻咽喉科暂时搬回**医院总部,手术范围也涵盖了三级医院的诊疗科目,在省人民医院专家的定期做诊、手术、指导下,达到了苏北的一流水平。难怪**医生掩抑不住自豪而又兴奋的神情对我们说,付出终有回报,由于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及出色的诊疗技术,收治的病人全部都治愈出院,无一例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收到来自病人的多面锦旗,也体会到了作为医生的那份荣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青年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十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