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教师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范文14篇

时间:2019-05-14 11:15:5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大家都在学习的,你学习有什么感悟?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教师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范文14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各项建设都取得瞩目成就。十九大报告对过去极不平凡五年的做了全面的梳理,令人振奋。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党员,十九大学习体会主要是结合十九大中和自身专业相结合的特点,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加强专业研究

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着墨很多,“生态文明”被提及12次。十九大报告还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美丽”一词首次被写入强国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中国流行词汇,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也将环境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环境人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当下愈显重要。作为环境学院的老师,需要我们在专业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我们做的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从自身来看,需要更加深入了解国家发展特点,将国家需要和自身发展紧密关联,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总书记说“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与我们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天然气作为目前清洁能源的现实选择,对“打赢蓝天保卫战”,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构建新的能源体系有着很大帮助。从去年年底全国的“气荒”可以看出,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也需要有更多的人员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并且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全面立德树人,培养社会栋梁

习总书记提到,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也正是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工作。关于教育的论述,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高校教师,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严格遵照“四有”好教师标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我想,在平常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我们老师首先自己要有高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的学生。

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新起点、新方向、新气象、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从严要求自己,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教师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篇二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的大会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被拉开维幕。在观看报告的三个多小时,我的内心无时无刻都充满激动,我的双手无数次不自觉的拍动,我为我自己能身处当下这个新时代而骄傲和感恩;尤其是当习总书记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待生命样对待环境”、“坚持生态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时,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科研人员,我备受鼓舞,我一定牢记十九大的报告,保护环境从每时每刻做起,在自己平凡的科研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己所学所长,能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报告中同时也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美丽”,建设美丽新中国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我领略到我党在领导国家前进上所展示的远见卓识!以下是我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所思所想:

一、要做到不忘初心,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党的十九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续写新的辉煌。

二、增强党性,努力维护党员形象

要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增强党性,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坚持奋斗、不忘初心。树立牢固的组织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党纪党规观念和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党章及党内其它制度规定,自觉维护党员形象。树立自律意识。常怀律己之心,知足常乐,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三、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打造业务过硬

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进行再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要讲政治、敢担当、善统筹,重点突破中实现工作整体推进;要重实干、谋创新、抓重点,稳步推进中实现工作不断跨越。作为一名博士后科研人员,只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清醒的思想认识,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勤奋精神。做到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坚持扎实认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打铁必须自身硬”,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思想觉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做到政治过硬、科研本领高强。只有政治思想过硬、掌握真本领,才能为党和人民有所建树。

篇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目标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党重点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听取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我倍感鼓舞。报告为我们环境人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在今后的科研和学习中我们将牢记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和目标,着力研究和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通过研究获得基础数据,为改革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提供数据支撑;推进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巩固;以提高生态系统保护的力度。

当下固体废弃物污染处理和处置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固废产量不断提高,但其处理处置手段还不够先进,固废中有用物质和元素得不到合理的回收利用,最终造成固废的不合理堆积、填埋和排放,给社会和环境造成了污染和潜在的危害。优化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是我院研究的一个重点。作为一名环境专业的党员,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我将牢记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和目标,以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其生态风险研究为重点,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瞄准国内外发展动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为解决好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难题努力奋斗,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24日至28日视察长江沿岸的湖北、湖南,召开了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为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下基调。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做出了“四个切实”的重要指示,即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做好民生工作,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习近平明确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五个关系:(1)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要坚持整体推进,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2)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3)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要对实现既定目标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稳扎稳打,分步推进”。(4)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力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这“五个关系”定下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深入”之策。习近平总书记用“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这12个字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引擎作用,明确了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出的各项要求完全符合十九大报告内容,即:(1)必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2)加快构建环境管控的长效机制;(3)全面深化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努力真正做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都持有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参与全球化竞争。参与全球化竞争,建设现代化强国,不仅要有足够竞争力的全球城市、城市群和经济带,还需要典范的全球城市、城市群和经济带带动整个国家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长江经济带拥有中国最大、最发达、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全球城市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也是中国位置居中、区位良好、规模最大、经济发达、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带。上海市、长三角城市群以及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巨大引擎,其不同能级的联动发展可带动中国的整体发展。长江经济带犹如南北居中、横贯东西、能量巨大的中国“巨龙”,其发展对中国增强全球竞争力、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不可取代的巨大引擎作用和重要战略地位。而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不仅生态环境及环境问题类型多样,而且也具备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坚持环境改善、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不仅可以改善以往对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破坏,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恢复长江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生机活力,而且还可以作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示范,引领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带动整个中国逐步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长江经济带更是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我们要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第一要务。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好坏所带来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早已不仅限于某个区域。正因为此,把生态保护摆在优先位置,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过去,有的地方只抓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等到醒悟,已经悔之晚矣。有的人一听到环境保护,就两手一摊,毫无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动力。在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说,“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一语道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完全可以“鱼与熊掌得兼”,闯出新天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并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要破坏性的开发;不是不要发展,而是不要破坏性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探索高质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上迈出步子确立了定盘星。新步伐新路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走出来的,我们还要下大力气精心调节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生态优先坚决果敢、一寸不让,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丝毫不减,力度半分不松,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给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带了新的契机,表明中央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一名从事环境保护的学者来说,应该不忘历史使命和时代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严格要求,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去解决环境问题,为未来的子孙造福。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守住青山不放松、护好绿水不辞难,以磅礴之力让古老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让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激扬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写好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篇五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与我们专业息息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可见生态文明在中国发展蓝图中的厚重分量。再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我们就更应该读懂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持久热词的背后,它所饱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从“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的库兹涅茨曲线上来看,走入发达国家矩阵的,无不是要经历过生态环境中“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两者之间的失衡。但中国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并非是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行,而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中国也就有了不同于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自我反思的能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如此。从十八大报告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目标,再到十九大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改革责任担当,都表达出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鲜明的立场和坚定的态度。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布局,并已经深深嵌入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

建设生态文明,要有守住红线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不能越雷池一步。大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在其中只是作为一个要素的存在。但在发展过程中,人往往“喧宾夺主”,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让环境不堪重负。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这把握住了问题导向,也用红线意识保障和呵护住了民生的底线。

建设生态文明,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这番语境,说出了生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前提,而在这种“波浪向前”的认知态势中,也映照出与时俱进的理念——它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都密不可分。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的同频共振,如果没有这种认识,也就很难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与落脚。

建设生态文明,要有攻坚克难的魄力。曾经,在民生与发展的空间中,留给生态文明的腾挪转身的位置并不多。没有生态文明这个绿色路径,发展前行的道路就只能越走越窄。但逐渐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产能,又谈何容易?而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法治环境、协调利益关系等具体切入时,又无不都需要攻坚克难的魄力。这关乎对既得利益的打破,更关乎对未来格局的塑造。

为其艰难,方显勇毅。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一蹴而就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因为任重道远所以砥砺前行,这样的新征程,需要我们守住初心一往无前,建设一个美丽中国!

篇六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经过近期集中及个人自学,使我对党的十九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前提。思想建设是打牢理想信念根基、始终保持宗旨意识的根本,所以我们必须要弄通弄懂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搞明白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神圣职责、艰巨的任务,我们才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有旺盛的斗志和高涨的热情,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深刻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必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载入世界人民的发展进步史;党、国家、军队有了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领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展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大国领袖、党的领导核心、军队的统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掌舵人的雄才伟略,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戴;党、国家、军队事业有了思想的灯塔,有了行动的指南针,中国各族人民有了共同的前进方向;党、国家、军队发展有了新目标新蓝图,中国开启了稳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的新征程。对于报告中描绘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宏伟目标、行动纲领,我既坚定不移、无限憧憬,又豪情满怀、信心百倍。

二、深化学习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自己当前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政治任务,带着执着信念学习,多思深思、悉其内涵、悟其要义,真正做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做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学深一步,切实做到真学、真知、真懂。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的政治责任、鲜明的人民立场、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实干兴邦的崇高风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通过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提高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自己到研究室工作一个多月时间,更意识到学习看起来简单,真正学起来难,学懂会用就更难,所以,要从思想深处坚决摈弃任何的不重视、不在意、不上心的心理意识,切实克服以往政治学习中存在的“走过场”行为。

三、学以致用是贯彻落实十九精神的根本。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运用,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十九大提出的新奋斗目标,熟识时间表、路线图,才能紧紧围绕目标,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添砖加瓦。我们如果不把我们手中的具体工作跟伟大目标联接起来,就会想“我天天干这些工作极其无聊、极其单调”。但是想到自己手中的一砖一瓦是跟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大厦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搬砖”的劲头就足了!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加深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找准理论指导实践的关节点,才能真正把所学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落实到行动上。

我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干事的激情与活力,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的作风,立足本职,多作贡献。

篇七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九点,我在宿舍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在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总结过去5年来取得的盛大成就时,我对平时下发的党员学习资料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一系列的数据来表明过去5年中,在我们党组织的领导下,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取得了重大进步,包括加强中西部教育水平、更加就业率,这些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在这个时候,我好像更能理解平时党组织的主张与政策。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1世纪是一个变化迅速,追求创新的时代,我们要将真理结合时代背景,要有属于中国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我认为这是百说不厌但是确实很正确的观点,在上个世纪,我们国家经历了一部屈辱史,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国家各个先进分子都在积极寻找拯救中国的道路,历史证明只有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寻找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中国才能从逆境中崛起,中国才能发展。

在十九大之后,我也浏览了许多网页上关于高校中开展主题党日、学习十九大的新闻。我觉得这是对十九大的最好的反响,我们学生党员正是青春,正是蓬勃的时候,现在的学习,也是让我们为以后为党和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思想准备,在思想上有准备,才能在行动上更加积极。

我们大学生党员是学生的代表,更是党的代表人。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更应从从自身抓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创新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和他人服务,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关注国内外的时事变迁,在不断的学习中自我完善。一个人入党一生一次,但要在思想上入党却是一生一世。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在专业技术上不断提升自我,为祖国新一个五年的建设添砖加瓦,同时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及党性修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我们作为青年学生中的党员代表,应带头做好模范作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更要团结同学,密切联系群众,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为达到党在新时期对我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坚持跟党走,要有不怕苦肯吃苦的奋斗精神,养成爱读书,善于读书的学习方式,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人民群众,谱写属于我们青春奋斗的华丽篇章。

篇八

“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重大部署,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到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再到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历史使命感的当代大学生,都应当在自己的领域尽自己所能,为实现这个历史使命而奋斗,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只有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我们才能兑现承诺,不负人民,无愧历史。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我们的宗旨所在、使命所在、责任所在。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不管有多么艰难,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打赢。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更有效的政策举措。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部署,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就一定能还祖国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民族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美好未来。

篇九

“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重大部署,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到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再到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历史使命感的当代大学生,都应当在自己的领域尽自己所能,为实现这个历史使命而奋斗,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只有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我们才能兑现承诺,不负人民,无愧历史。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我们的宗旨所在、使命所在、责任所在。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不管有多么艰难,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打赢。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更有效的政策举措。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部署,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就一定能还祖国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民族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美好未来。

篇十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到本世界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不懈奋斗的成果。在这样一个无比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前景可待,未来可期,对于我们而言,何其幸运!

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坚持党领导。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和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领导核心。十九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就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务实担当。“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体现了党和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伟大成就,显示出党正视矛盾,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决心。我们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医疗、养老、住房等直接关乎人民利益的领域不断释放政策红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展望未来,我们更有理由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与探索,让马克思主义不断展现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让中国崩溃论一崩到底;我们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革,让世人惊叹于中国效率和中国力量;中华文化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新四大发明”已在惊艳世界。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必当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历史终将见证,是我们,将先辈浴血奋战赢来的新中国推向世界巅峰;是我们,负重前行为中华之强盛奠定牢固根基!

篇十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从习总书记的话中可以看出长江作为中国民族的母亲河,它的环境健康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兴则文明兴。很多文明的消亡,都跟河流有关。”我们的历史、文化、经济都和这条已经存活了几千万年的大河息息相关。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经济角度讲,长江经济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依托于我们国内的第一长河,两侧布局了众多的产业、园区、城市、人口。所以说,长江经济带如果生态环境保护不做好的话,由对整个长江水体的污染,进而带来的对长江上中下游沿线地区的影响会更大、更为长远。然而,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比较严峻,比如沿江产业发展惯性大,污染物排放基数大等等。在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除了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打击破坏生态行为以外,长江经济带走绿色发展之路还需要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要转变沿江地区发展方式、实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工程,重点要解决重化工围江的现象。还需要全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体制机制的完善,要联合执法,共同行动,加强生态补偿。最后,还要加强长江的立法工程,就是要把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等等,通过法律来进行调控。这对我们长江经济带区域的相关部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做到各个机构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统筹兼顾,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这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下更容易实现。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体制的优势,朝着同一目标出力,共同来维护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环境保护是工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需要,当我们失去过绿山青山后才会意识到它无可替代的作用,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在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与进步的。作为年轻的党员力量,作为环境事业的一员,更应该将祖国的未来担负在自己肩上,顺应这个时代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和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将我们所学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投身到绿水青山的大改造中去。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山河,就要亲自用双手去改造它的模样,让这片土地可以长久地美丽繁荣下去!

篇十二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在报告中习总书记多次提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就是要求我们党员要牢记使命,做一名合格党员。 我个人觉得,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做到下面四个“要”:

一、要增强服务意识,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所决定的。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恒,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提高自己思想水平,真正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一名党员,对待自己的事业就是要恪尽职守、扎实肯干、勇于拼搏、忘我工作。要有螺丝钉的精神,不管在哪个单位,何种岗位,都要保持工作热情,努力干好工作,干出实绩。对于高校教师党员,服务不仅仅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和一句赞扬,真正的服务应该在课堂。比如:你是否引导学生的专业认知了;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了;你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方法了没有?学生这节课专业知识有增进吗?这种服务理念应该是我们作为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二、要坚持学习,在学习上保持先进性。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作为教师党员,更要善于学习,掌握工作的本领。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同时还要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工作中不断地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三、要身先士卒,在工作中保持先进性。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冲锋陷阵,吃苦在前,处处起表率作用。

四、要克勤克俭,在生活上保持先进性。

古人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然而在物质世界如此丰厚的今天,我们共产党人作为先进分子更应继承先贤的优良品质,保持高尚的情操。党的优良作风要靠每一名党员来保持和发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些简单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些党员干部在金钱权力面前纷纷落马呢?就是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作风不踏实。党员同志要想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就要从自身思想源头上找问题,正确对待处理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的关系,要始终告诫自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办事的,党员干部要做人民的公仆。有人认为自己就不需要解决思想作风问题,其实大错特错,如果现在我们不加强自身思想建设,防微杜渐,以后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五光十色的诱惑,就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

初心即使命。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起点,中国已经站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新时代,我们党员同志一定要争做合格党员,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篇十三

今天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环境学院大会议室和全院党员同志们一起聆听了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期间我始终和屏幕里会场的同志们一起鼓掌,我觉得习总书记的报告鼓舞了我,我相信也鼓舞了许多生态环境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者。

“前景十分光明,挑战十分严峻”,习总书记提到我国的GDP在过去5年从50多万亿元增长到现在的80多万亿元,改革在全面发力,十九大报告分析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体育,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影响力,中西部农村教育,就业状况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用的形容词是“成效显著”,对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只有在从严治党方面给了更高的评价,用词是“成效卓著”。

确实,在过去的5年,我们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的大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绿色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忽视环境问题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变,环境监管体系、主体功能区、全面节约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有明显成效,我国的能源消耗强度明显下降,环境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贡献环境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前景十分光明,挑战十分严峻”,目前的严峻挑战包括发展不平衡,发展成效转化不明显,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生态文明水平仍然需要提高,依法治国仍需加强建设,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仍然十分复杂,党的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等。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中国人民要从站起来、富起来变成强起来。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习总书记专门说了一句,人民群众对于环境方面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句话里面,增加了“美丽”这个词,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任务将更重,不能有享乐、消极、回避矛盾的心态。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群众,突破固化利益,采用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实现共同富裕,长治久安。这对我们生态环境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事业的现实意义,观察、分析、解读新时代的环境课题。“实际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我们应该清晰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脉络和走向,进行不断地理论和实践创新,从生态环境角度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强化四个自信,更好地实现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国家永续发展,也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指出,从2017到2020年,即未来三年是小康社会全面提高的战略时期,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开展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小康社会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国家会加大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投入,不论是在科研方面还是工程建设方面都会针对以往的短板和弱项开展“攻坚战”,说明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应该更加努力地参与到污染防治工作中,清晰分析生态环境领域的哪些问题是重点,是短板,是弱项,从绿色生产创新、污染治理工程技术革新、能源结构调整、绿色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应该与国家科技创新、农业发展、实体经济发展、供给体系质量、先进制造、优化传统行业等重要工作积极配合,相得益彰。

十九大报告提出,为了建设美丽中国,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求我们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国家治理、社会经济、人民生活习惯等层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发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产品”,一是推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绿色发展的战略,支持发展创新绿色技术、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行业、能源革命、反对奢侈浪费;二是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比如空气质量、水质安全、土壤、农业、城市和工业国体废弃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采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民参与的模式攻坚克难;三是开展生态保护重大工程;四是完善生态监管体制。生态环保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环境领域无小事,要把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任何小事都要当做大事来办,办的更公平、更平衡、更充分,更有成效。

同时,从全球气候变化,一带一路国家区域共性环境问题,国家安全问题等角度思考,我们应该走国际共赢的生态环境路线,既不容忍任何牺牲我国环境利益发展他国,也反对牺牲别国的环境利益发展我国,我们应该从生态环境事业的角度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团结,支持发展中国家,推进人类共同体的发展,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丽世界。

作为一名从事生态环境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党员,我应该强化自己的思想组织作风,服从中央权威,精神不懈怠,持续增强业务水平,学习工作本领,提高党性修养,在教学工作中比以往更讲政治纪律和规范,敢于担当,实事求是,反对学术特权,反对个人主义,反对圈子文化和码头文化,反对学术腐败和教学科研两面派,持之以恒拥护反腐败斗争,自觉维护党的团结。

教学方面我应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更重视教学实效和因材施教,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能力化考核,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重,反对“一张考卷”的形式化教育。在科研方面,应该更加忘我地投入,志存高远,刻苦努力,多出好的成果,既上的了书架又上的了货架。产业服务方面,要与生态环境领域的重点、短板、弱项问题结合,把学问做在实验室和车间里,通过企业合作研发带动科研成果和教学质量提升。在不断努力提高我课题组研发水平的同时,要善于开展国内外学术同行间的交流,锐意进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踏实做事,不谋私利。通过学、研、产等方面工作的立体统一起来,为国家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为环境工程学科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坚定奋进。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1990年出生的学生,在2050年是60岁,那时还没有退休,那么我们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将在你们手上实现,希望环境工程专业的在校学生能够自觉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潮流中,为国家的生态环境事业奋斗终身。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师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范文14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757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