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堂课都要掌握好教学节奏,太快了,学生接受不了,太慢了,学生会觉得无聊。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对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论文,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看看吧!
于漪老师曾说:“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象流水般的淌、淌、淌,学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人,是活生生的、有独特而生动思想的学生;教学的内容是语文,是有深刻而细腻的情感、有丰富而深远的内蕴、有广阔而无垠的外延的课程。真正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充满灵性的,是无法完全预约的。特级教师的课往往上得抑扬顿挫、行云流水,给听课者轻松、愉悦、意犹未尽的感受。究其原因,除了教案设计精巧之外,功夫更在课堂上。他们清楚地知道学生学习的状态,并能根据课堂变化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课堂教学节奏适宜、恰当。用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话来说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行马,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了解学生,随时准备跳出教案的束缚,依据教学情境随机进行生发和联想,从而有机地生成新的内容。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张弛有度,富有弹性,时有亮点生成闪现。那么,如何有效地调控语文课堂教学节奏呢?
一、适时转换 展示个性
语文课程的实践生成性决定了不同个体对语文学习内容的理解是多元的。一个班级中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生活经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富有个性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相信学生,能始终清醒地关注教学动态,并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回答,随时发现并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把它变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并吸纳到课堂教学中来,及时地转换预设的教学方案以适应教学的实际,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一位教师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父亲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文中几次出现这一句话?”问题一出,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学生们很快有了答案:“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文中一次出现”。学生的回答非常顺利。这时,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问:“父亲对儿子说这样的话是很正常的,我的爸爸妈妈也常这样告诉我,难道地震中其他孩子的父母亲就置之不理、轻易离开吗?”这时,底下有很多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这位教师一时不知所措,于是,他把“绣球”又抛给了学生:“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的问题很有价值,你们带着这个问题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呢?”很快,学生就发现了“新大陆”。有的同学认为其他的父母也悲痛欲绝,只是绝望了;有的同学认为阿曼达和他的父亲都因为有一种意念,他们都认为对方会坚持到最后;甚至有同学说,生命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生命就是不离不弃……学生交流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这句话,学生们读得精彩极了。
课堂上学生的理解完成超越了教学参考书中所言的“诺言”、“责任感”、“信任”,往往都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但这丝毫没有阻挡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千变万化的,中间总会有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时机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对话,肯定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二、戛然而止,延伸感悟
学生学习的潜力是无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现有学习状态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始终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教学状态,如果学生的学习已经达到了教师预期的目的,已经完成了课堂教学的目标,这时,教师要大胆地终止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到课虽终但意未尽,把对文本的感受长久地停留在脑海中。如果此时教师依然按照预定继续教学,反而会起到负作用,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中的收放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对课堂的判断和把握,这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之一。
曾经有一位教师上《桥》,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生死的抉择面前,村长为了挽救更多的村民,宁愿把危险留给自己与儿子。课文中这样描写道:“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踩着人们的腰。 老汉顺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个豹子。”在教学时,教师配上音乐,引导学生朗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已经读得非常投入到位了,而这位教师又问道:“文中有个比喻句,把老汉比作一个豹子”问题一出,异常热烈,学生就开始模仿豹子是怎样的凶,老汉是怎样的狠。学生上台“表演”,便引来一又一片的笑声,把那种大无畏、紧张的意境都破坏了。其实,这不能怪学生“不解风情”,而是因为这个环节完全是多余的,学生充满情感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老汉心情的最好诠释,是任何言语都无法替代的。
可见,教师的眼中要装着课堂,装着学生,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够完成教学,有时候教师的不放心,换来的反而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三、随机插入,活跃思维
通常人们所保持的信息之间有丰富的意义联系,当人的思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时,这些联系就会被激活,成为提取相关信息的线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也会发生激烈的思维碰撞,因此,在与学生积极对话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记忆会被激活,这时,教师要善于把这些随机激活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激起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这一插入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一位教师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入课文板书课题时,他顺势问学生:“你们知道‘伯父’和文中的小女孩是怎样的关系呢?”问题一出,全班学生沉默。现在的学生甚至连学生的父母亲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切身的体验,他们对这些称呼的关系搞不清楚,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于是,这位教师就给学生解释道:“伯父就是小女孩的父亲的哥哥,你的父亲如果有哥哥也叫‘伯父’,所以‘伯父’与你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学生有了这层理解,就不难理解小女孩为什么对“伯父”的去世那么伤心了,为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埋下伏笔。
可见,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学生进行对话,把自己脑海中的灵感随机整合到课堂中来,这也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学机智。
四、有意荡开,激发想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限定于一定的层次或范围没有突破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其思维从固有的路径荡开,在新的层次或从新的角度开始去学习和思考。这一荡往往能荡开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眼前一亮。
《白鹭》是一篇清纯似水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一位教师在课前找了大量白鹭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做成课件,让学生一边听着老师动情的朗读,一边走进白鹭的世界。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激发,审美意识得到了提炼。有了这样的感悟再去学习白鹭的精巧和韵味就是水到渠成的了。课文学习完了,这位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这篇课文的作者仅仅在写白鹭吗?他还有什么弦外之音吗?”问题一出,全班沉默。这时,他把方向一转:“同学们,看来这个问题很难,我们还没有完全明白作者的心。这篇课文是郭沫若在五十岁的时候写的,他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和坎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是作者以白鹭暗喻自己;有的说是作者抒发自己与世无争、淡薄名利的感慨……学生的想象是无限的,而这一缓一荡却激开了这扇想象之门。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犹如溪流,有缓处,有急处,有宽处,也有窄处。教师要凭借自己一双慧眼,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随时调整课前的教学设计,优化原本的教案,力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够疏密相间、快慢结合、动静相生、张弛有度,充满问题的变换、知识的迁移,促使学生兴奋点的不断生成。这样舒卷有致、声情流转的课堂必将是人本的、精彩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对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