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时间:2019-05-14 11:16:19 网站:公文素材库

对于小学生来说,坐着阅读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大家都喜欢动来动去。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经过一年多“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体会到阅读教学效率是系列阅读活动才能达成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们认为,按照学习一篇课文课堂教学的进程,以下策略可以提高高年级阅读教学效率。

一、  课前预习指导,养成自觉预习习惯

要想提高于都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应该在学生对文本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就是以学生已知的为起点开始教学。那么学生的预习指导就很重要了。如果把学生对的预习放在课上进行,由于学生预习、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所以需要时间也不一样,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就完成不了预习任务,因此,我们在新授课之前,就会指导学生预习,教会预习方法,然后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预习。这时,学生的预习时间可以根据他的预习质量和水平可长可短。

根据课文类别——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预习要求不同。一般的精读课文的预习首要任务是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第二,学生自学生字词语,圈画课文的生字词语,读熟,试着借助工具书、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画出自己不可理解的词语。第三,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课后思考题,不会的做上记号。有时,我们会设计适量的阅读作业。有些精读课文涉及的知识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此,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上网搜集、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上课时,借助搜集整理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的能力,又培养了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为学好课文奠定了基础。略读课文:1、2项的任务同精读课文一样,第3项是思考导读中的问题。

在这几个任务中最重要的是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朗读无法检查,为了确保预习朗读落到实处,我们鼓励家长在班级QQ群中上传孩子读书的视频或音频,教师适时点赞表扬,在班级树立榜样,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家校密切配合,一般在上课时,大部分同学都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当然,早读的时候,教师加强对预习朗读的检查,也更能促进学生预习时自觉朗读课文。读熟了课文,对顺利开展阅读教学做好了准备。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课后题的思考,可以把家长评价和课上教师、学生互评结合起来,在评价检查中,表扬做得好的,树立榜样,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和课前预习效率,为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做好准备。

二、引导理解重点词句,丰富语言积累

句段是由字词组成的,理解词语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在学习生字词语后,我们会让学生交流自己在预习时不理解的词语,然后结合年段特点,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拆词组词法、想象法、结合时代背景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理解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后,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也理解了。我们乘机选择优美有特色的句段鼓励学生诵读积累。这样既丰富了学生语言积累,也为下一步的阅读理解做好了铺垫。当然词语理解的时机,我们会根据情况,有时在识字学词环节进行,有时结合情境在语言品读环节进行。

三、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梳理初步感受

小学高年级,学习一篇课文,首要的是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而且概括课文内容是高年级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在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后,我们会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由于有了中年级概括课文内容能力的训练,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方法,到了高年级,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写事的文章,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人的文章,抓住人物所做的事情,写景、物的文章则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概括。同时,可以结合文章的结构、写作特点灵活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有中心句的引导学生抓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到》,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这个中心句来概括内容,即全面又简练。同时为下一环节品读语言找到了切入点。有的写人的文章,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就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人物,明确主要人物,然后串联人物之间的事件,就可以抓住复杂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写作顺序也不难了。小学高年级写事的文章大多以事情发展顺序为主,也有些倒叙、插叙、设置悬念的文章。我们还会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灵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可以从题目入手,可以借助重点句段,还可以拟小标题。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的时机也依据文章的内容灵活进行。顺序清楚明了的可以放在把握课文内容之后进行,有点复杂的可以放在品读课文之后对全文的内容详细品读后进行,相机感悟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为了给深入品读课文环节提出与价值的问题,在把握内容理清写作顺序后,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读文后的感受,写人的文章,谈谈对人物的印象,写事的文章,谈谈对事件的看法或感受。如《詹天佑》一课,主要写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技术工程人员自己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才华。文章按照先概括介绍,在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先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对詹天佑接受任务时的背景介绍,反映出其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然后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选取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内容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写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学习这课,学生从课题知道是写人的文章,抓重点语句知道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在大致读懂段落的基础上可以了解到课文是先介绍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然后用具体事例写他的特点,先概括写再具体写,谈人物的印象抓中心句就能知道课文是围绕他“爱国、杰出的工程师”两方面来写的。经过这样的方法策略,抓住了课文内容,理清了写作顺序,又梳理出了读文的初步感受,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找到了切入点。

四、提出有价值的主问题,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学生谈了初步读文感受后,教师要提出有价值的主问题,然后学生带着主问题深入品读文本,圈画批注重点词句,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再进行交流分享,可以相机检查理解重点语句,在词语理解的基础上,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阅读环节的主问题,尤为重要,它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研读能力,标志着教师对阅读环节教学内容的选定是否精准科学,选准了主问题可以避免串讲串问,避免低效阅读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主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主体特点,结合年段特点、单元训练目标,结合课后题来设计。如《詹天佑》一课,是写人的典型范例,对人物的评价文中有“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句话。而课文主要从他爱国和在铁路建筑方面很有才华来写的特点,就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是爱国杰出的工程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个主问题默读课文2-3自然段圈画出能体现詹天佑杰出爱国的语句,批注自己的感受。学生自主学习后,交流时读出相关语句,教师的点拨问题依然是“说说你怎么看出他是杰出的爱工程师?”。通过交流汇报,学生明白是在面临压力和蔑视的情况下接受修路任务,就能体会到他爱国,想为国家争光,同时具有高超的筑路才华。紧接着用第四小节的过渡句作为后面部分语言品读的过渡语: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在勘测线路中“哪些语句又能体现他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同学们默读第四小结,圈画相关语句。这一部分主要能体现詹天佑杰出爱国的语句是他的语言和做法,这也是写人的重要写作方法。接下来继续用这个主问题学习5、6小节写他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段落。这部分集中反映了他接触的才华。最后一段依然从“比计划提前两年竣工”看出他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重点句段的品悟环节都围绕“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主问题,品读具体描写他“杰出、爱国”的重点语句,心中自然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爱国、为祖国争光的情感。整节课用一个主问题,贯穿全文的品读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思考、交流分享,整个阅读环节是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活动,自然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五、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输入、输出的逆过程,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扎实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学生写作时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在阅读中领悟显性和隐形的写法。我们课题组成员在阅读教学中引导领悟常见的写作方法,一些显性的写法必须引导学生领悟,如写人物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体现人物精神层面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一些较隐含的写法也应引导学生感悟。如《老人与海鸥》一文,写了老人和海鸥这两种事物之间的事——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喂海鸥、关心海鸥,海鸥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老人去世了,海鸥就像老人的子女一样送别海鸥,不让人们把老人的遗像搬离。看起来有点复杂,这就要引导学生细细发现,让学生明白写甲、乙两者之间的事,可以先写甲对乙的做法,乙的反应,再写乙对甲的做法,甲的反应,其中写谁谁就是重点对象,应该详写。同时,此课的场面描写也很有特色,老人喂海鸥,海鸥的反应,又把两者的动作合起来写,都给学生以启示。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可以指导写活动类的文章,如“庆六一儿童节”、比赛等,写演员的表演、运动员的表现,写观众的反应,有场面描写,有点面结合,内容就能写的有序而具体。掌握了这样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就可以写“自己和老师”之间的事,写“庆元旦”等。

2、利用典型课文续写、补白、仿写等读写结合。高年级的很多课文,在写作上都很有特色,我们利用这些范例,增加练笔机会。与课文相关的练笔,有续写、文章留白的补白、写读后感、仿写等。如《穷人》一课课后安排的小练笔,要求展开想象续写,我们就启发学生,结合前文人物的品质,来想象后面可能发生的故事。再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外国名篇名著”,特别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两课,主人翁都是和学生年龄相仿的同龄人,他们的悲惨生活引起学生强烈的同情和对西方社会的不满。就可以启发学生写读后感。文章写主人翁苦难的生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和他们比生活,比着比着,学生不仅读后感有话可说,还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多么幸福,自己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这样不仅提供了写作锻炼的机会,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结合选文恰到好处地练笔,要求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能敏锐地发现可练笔的契机,要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把课文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有内容写,有方法、顺序可依。经常这样练习,学生习作水平就会提高。

3、注重单元整合,抓好单元习作。高年级语文教材,从选文到习作大部分都能围绕一个主题,往往学什么主题的文章,单元习作就会安排写相应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就注重整合,考虑到单元习作要求,在学习课文中,引导学生学习单元习作可能涉及到的写法。如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初识鲁迅”,有两篇选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都是用多件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而单元习作中就是用一两件事例来表现小伙伴的特点。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体会到,用一两件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所选事例要能体现人物品质,几件事例间应该有序地连起来,可以是时间顺序,可以用过渡语来连接,这样的文章还可以简单的描写人物典型的外貌特点。在写事例时,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我”的心理活动。一篇文章中有两件以上事例最好有详有略。在阅读中领悟了这些写法,单元习作指导时,只做一些梳理回顾,学生选好材料,按照学到的方法,大部分人的单元习作都较有质量。

以上是我们课题组成员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和一年的课题研究,总结提炼的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策略,通过这些方法策略的运用,我们的阅读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了,语文素养也提高了思维更活跃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761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