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

时间:2019-05-14 11:25:54 网站:公文素材库

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欢学习,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常常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性质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教育。通过美文的欣赏,让学生知道作文的用处;通过商品标价、实际测量身高得不到整米数等感性材料,让学生明确学习小数的目的;通过开展“知识就是力量”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学生只有认识到知识在以后的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明确了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是未来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本领,才能确立远大的、高尚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才能产生强烈的而又持久的学习热情。相反,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为读书是为了应付父母、教师的“差使”,上课是混日子,常常是学生学习被动、落后的主要原因。

    2、长远的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

    确立学习目标意味着建立一个奋斗的标准,学习若有标准,将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增强。研究发现,凡是设立了学习标准的学生,其学习成绩都比较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相反,未设立学习目标者,其成绩比较差,常常行动迟缓、裹足不前。假设在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树立了长远的学习目标,诸如“为四化建设而学”、“做个优秀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等之后,还应帮助学生精心设计好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应该明确而具体,如“每星期写一篇作文,每天完成若干道习题”等等。对于学习活动的促进而言,短期目标比长远目标更为有效。长期目标需要通过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得以落实,所以,在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时,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要注意确定长远的学习目标,更要注意确立短期的学习目标。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学习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成功的体验能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而过多的失败,则会大大削弱学生的成就动机。因此,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在教学中一定要非常注意创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手段。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尤其是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更应这样,先要给他们一个个低难度的学习任务,让他们都能挑战成功,这样他们就能不断获得成功的积极情绪体验,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推动他们的认知水平不断前进。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

    心理学实验证明,当学生知道自己处于一种被监视的环境中,他们的内在动机就会严重地被压抑。相反,那些具有自主支持性的教师与更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内部动机,好奇心和迎接挑战的欲望。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高压政策”下的控制性教学方式,给学生以充分的权利,发挥其主体作用,要给他们自我决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自我检查,自我管理;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如他们可以选择作业的形式(写文章或现场呈现)、与其合作的同伴、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去图书馆查文献,或上网咨询)、呈现学习结果的方式等。学生在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之后,就会考虑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

    5、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动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能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出来,那么他们就会比较自动地去学习。俗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要的教学方式是创设问题情境。一般来说,问题应具备一定难度的,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而又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用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理论说,即这些问题必须是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如教学“通分”时,教师出示五组分数,让学生比较出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其中两组分母相同,两组分子相同,学生都能应用旧知识,顺利地比较出这四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来,唯独最后一组分数,它的分母的分子都不相同,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如何才能将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学生就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再如,有位语文教师在上《祝福》一课时,提出:“《祝福》讲的是一个妇女被封建礼教吃掉的故事,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作者为什么用‘祝福'这样吉祥的词汇做标题呢?”这个富有启发性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得学生议论纷纷,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各种的问题情境,不断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就能不断让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

    6、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激励学习动机。

    成人要将学生学习的结果及时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包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绩、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在学习中,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也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发动作用。学生得知自己的学习结果后,一方面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另一方面有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增强了克服缺点和不足的信心与决心。平时,教师可在每节课的最后,用提问的或作业方式检验一下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对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及时鼓励,对没有达到目标的也让他们看到差距;在一个单元结束后,综合检测学生单元目标的完成情况,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的电脑等。否则,学生很容易陷入盲目的学习中,感觉不到自己的努力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适当地组织竞赛,激发学习的外在动机。

    竞赛,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优良成绩的手段之一。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胜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提高。竞赛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团队或个体的、综合或单独一门学科的、还分课内或课外。在课堂上比赛是常用的方法,学校里一些色彩鲜艳的星星点缀图、荣誉表、成绩栏等,都是非常引人注意的。当然,竞赛有利就会有弊。过多的竞赛会造成过于紧张的气氛,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况且竞赛获得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人的胜利,没有获得成功的少数学生就被忽视。克服竞赛弊端的方法是指导学生暗地里找一个竞争对手或者进行自我竞赛,这样他们既能从自己的进步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不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8、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在学习中,学生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学生还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归因有积极和消极归因两类,对于成就动机存在着正负两种作用例如:将成功归因于能力高,使学生自豪自尊,增加对成功的期望;对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学生会感到内疚,也将增加对成功的高期望。这就是积极的归因。如果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好,那么学生会觉得无所谓,很少增加对成功的期望;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学生会觉得羞愧无能,也将降低学生对成功的期望。比如数学后进生的消极归因通常是这样一个过程“数学成绩差——数学太难——努力——失败——数学还是太难——数学太难——我没有学数学的能力”,这样他们就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动力。因此,必须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归因,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地进行归因;另一方面要对他们加强内部归因训练,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高,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不是缺乏能力,使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的道理。

    9、发挥迁移功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学生缺乏动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迁移规律把学生在其它活动当中的动机因素转化到学习当中来,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主动性,但是他们对其它活动,如体育,文娱或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可能很感兴趣,参与非常积极和主动。那么教师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看到自我的价值与潜在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并把他们在这些活动当中的动机因素迁移到学习上,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如有一男生,平时不爱学习只爱玩,班主任利用他爱作画这一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吸收他参加班级黑板报制作。再如组织学生评选“最关心集体的人”、“最尊敬师长的人”、“最乐于助人的人”等,通过评比,一部分中、差生榜上有名,他们感到很高兴,找回自信心,激发了上进心。但如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限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爱好,效果将会适得其反。

    10、榜样的激励作用。

    榜样是根据人们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它比说服教育更具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可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学习、努力成材的事例。除了教育学生以名人伟人、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外,更要重视学生身边的典型树立。一个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于自我效能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如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人在某方面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这方面做事的积极性和信心。因此,可以以学校里或社会上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尽心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同学的优秀分子为榜样,使学生提高成就动机。

       11、适当表扬与批评,进行的正确的评价。

    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由于教师的表扬和奖励而产生了学习的兴趣的现象也是常见的。当然,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也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表扬和鼓励与批评和责备相互比较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感,后者更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但是表扬、鼓励过多或是使用不当,也会对学习动机有一定消极作用。相反,适当的批评、惩戒有时尤其对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有积极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应用表扬和批评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更换教学法,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内心会产生愉快的情感,这种体验也是兴趣维持的保证,此时学生的学习时就有持久的动力。但是某些学习活动对于激发学习动机是不合适的,如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反复练习已经完全掌握的技能,缺乏恰当理由的背诵,抄写在阅读或其他学习中永远用不上的名词术语的定义等材料。单调重复同样的教学模式难免会使的学生失去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设计各种适合学生提高能力的训练题,激发学生努力解题的兴趣;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拼一拼、量一量、画一画的实践操作,或者是演一演,唱一唱的模拟创造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865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