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大风大雨,但是依然勇往直前。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歌颂改革开放40周年文章原创精选12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我从远方而来,走过了山山水水,阅遍了人世繁华,却有那么一处村庄,抵在了灵魂的深处,是心灵得以栖息的地方。
在我的印象中,家乡一直是热闹的,是人来人往的,也是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的。我喜欢家乡的春天,早晨醒来时,母亲早已将卧室的窗户打开,一缕阳光便调皮的闯了进来。当睁开惺忪的眼眸时,感受到的是几许温暖的气息,它不冷冽,也不炎热。徜身于其中,耳旁是鸟儿的叽叽喳喳声。那一刻,仿佛自己已然拥有了全世界,握住了所有的美好。
生于这个安乐的年代,是我的幸运,更是一种幸福。倘若早出生几十年,我想,纵然春天的阳光依旧和煦,纵然鸟儿也还在悠闲的飞翔,恐怕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享受这些自然的给予了吧。而今,我却能够如此惬意地沐浴阳光,经历着家乡温暖的人情世故,这与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紧密相连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听叔叔伯伯们讲过:以前我们的村子里,大多都是些泥瓦砌成的房屋,屋子的周围种满了庄稼,一到下雨天,那泥泞的小路是他们最不想走的地方,可他们却又盼望着下雨,因为这样可以浇灌幼苗,来年获得大丰收。如今,他们担忧的问题在时间和改革的长流中已不复存在。放眼望去,入目的全是错落有致的小洋房,周围也不再是堆杂的庄稼,而是娇艳欲滴的小花圃,那些曾经的农田也都租给了大包户,耕犁的也不再是水牛而是一辆又一辆的先进收割机、耕种机。老人们享受着新时代给予他们的惬意,不再劳碌担忧,如今他们物质丰富,儿孙满堂。也许,改革开放带来的是科技的强盛发展,是资金的不断增加,是地位的节节攀升。但是,这一切的一切的最终受益者还是广大的老百姓,他们的满足感才是对改革开放最大的褒奖和肯定。
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有精神上的富足,教育给时代创造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与精英,使人们的业余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读书看报已成了平常之事,学术研究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走在大街上,分不清哪些是知识分子,哪些是平头百姓,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都谦谦有礼,善良待人。不仅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温润善良的品质,还感受到了深刻的文化底蕴所形成的淳朴善良的民风。
我们应该感谢建设者们的无怨付出,感谢改革带来的今天、明天和将来。
篇二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为城中一道生动的风景,为一丝熟悉的乡土气息,为一路的青砖绿瓦,亦或许,为的只是这座城,无关风月。
深爱着的港城,赠予我无穷的美好与遐想。飞翔的海鸥从深蓝的天空掠过,空气中的江南味浓郁而悠长,海浪的翻滚声让听者为之一颤,在盈盈缩缩的细风中独等最后一盏未熄的渔火。古有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会变迁,而港城,也在悄无声息的变着。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从前是泥泞的小路,而现在宽广笔直的大路已蔓延到偏远的县区,汽车在乡间也是畅通无阻,午夜的霓虹愈发夺目亮眼,耸立的厦宇直指苍穹,现代化的脚步铿锵有力。农村、县城也步入了现代化,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洋房,互联网、热水器早已走进了大家的生活。改革开放的四十年,让港城更加生动美好,我在异乡细数它悠远行走的脚印,细品这一味乡情。
连云港靠海,脑子里浮现的是渔湾那漂亮的海岸线,这海岸线便是近些年改革规划出来的。红色的砖,蓝色的海,白色的鸥,偶尔还会看到穿着蓝色迷彩服的海军从身边经过,远处还有绿色的山,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图。沿着岸上行走,住在海边的人家,都是好客的,改革开放的四十年让大家都富裕起来,与他们攀谈起来,可能还会留客吃饭,毫不吝啬的让你们真正品尝到港城的海鲜。
改革开放改的不仅仅是城市建设,更是市民的素质,BRT上为老人孩子让的座;街头上鲜少有乱丢弃的垃圾;红绿灯前不抢先;占道的小贩也换了地方……我喜爱的港城就在这改革之中越变越好,也愈加充满人情。
在暖暖的春风中,伴着落地的花瓣,脚下摩挲着参差的砖块,殊不知脚下的这条路承载着古城经历风花雪月。海州湾的风韵绵延到喧闹的市区,使每一个连云港人的血脉流淌着青砖绿瓦的柔情,在棱角钝化的砖路上漫步,心中是自豪之情。
篇三
1978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那年,我高中毕业了。高中文化程度的我,在我的家乡可称得上是“知识分子”。可无情的现实逼使我回到了熟悉的村庄、熟悉的人们、熟悉的土地,从事了农业生产,开始修“地球”,好听的说法是从事“农耕文化”。我的家乡很美,与湖为邻、以长江为伴,祖辈们一直以种棉花、水稻、油菜为生。正是这一年,我的家乡变了,这个“变”可谓是“华丽转身”,更是家乡走向富裕的开始,从此所有耕地改种蔬菜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菜篮子”基地,保障城市蔬菜供应,这就是我第一次建立的武汉市“菜篮子”的肤浅认识。
历史往往容易捉弄人,从1980年—2018年接近40年的时间里,我始终伴随着武汉“菜篮子”一路风雨兼程。40年来,我一直从事“菜篮子”经营及管理工作,可以说“菜篮子”就是我生命的全部,在中国从事“菜篮子”经营管理的人何止千千万万,但像我这样从“菜篮子”企业管理到从事“菜篮子”行业管理,从商业领域到农业领域,从一般业务人员到负责一个城市的“菜篮子”日常管理工作的人几乎没有太多了,我骄傲、我自豪,更感到了莫大的幸福和快乐。40年武汉市“菜篮子”的发展史,就是武汉改革开放的真实写照,可以说40年武汉市“菜篮子”的改革进取是武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创新探索,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体目标的奋斗史。
武汉市的“菜篮子”改革之路是艰难而又曲折的,其间经历大大小小风波无数。卖菜,应该是老百姓想要什么菜,就想方设法卖什么菜,种菜,应该是老百姓需要什么菜,就想方设法种什么菜,可是在1978年前后,这种规则被颠倒了。当时,武汉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基本上是蔬菜部门定什么菜,农民就种什么菜,菜场就卖什么菜,居民就得吃什么菜,哪怕是“老、大、粗、黄”也得吃,这就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菜篮子”。这种产销管理体制,一方面农民积极性和收益受到束缚,另一方面老百姓吃不上自己喜欢的菜,针对这种现状,市政府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作出了“按市场需求生产,按市场要求供应,对手成交”的产销改革。从此,长期以来被颠倒的购销形式终于在1984年又颠倒过来了,这就是有人戏称的:八一起义南昌打响了武装第一枪,蔬菜改革武汉打响了体制创新的第一枪。
人们常说,生活在武汉是幸福的,这里的幸福指数少不了“菜篮子”的功劳。40年来,我们的“菜篮子”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更加五彩斑斓,已完全实现了由没有菜吃到有菜吃,让市民的“菜篮子”提得有内容。已经实现了由自给自足向“买全国”、“卖全国”转变,让手中的“菜篮子”提得更远了,更结实了,我们正在实现将分散的、零星的“菜篮子”向具有追溯体系,供应链网络的“菜篮子”规模化、标准化迈进,我们正在构造满足消费升级的“菜篮子”大文章,让武汉的“菜篮子”朝更加精致的生产,更加严格的标准,更有响亮的品牌化的方向阔步前进。
进入现代消费,新时代的“菜篮子”,不得不说“盒马鲜生”,作为从事一辈子“菜篮子”工作的业内人士,我很佩服“盒马鲜生”在“菜篮子”上所作出的贡献,一是观念新。“盒马鲜生”能做到创新“菜篮子”的顶层设计,首先把门店看成是起点,传统的经营认为,商业门店是终端,在超市购物就是消费终点,可是“盒马鲜生”却把门店当成是起点,电商才是终点,“盒马鲜生”是被门店武装了的生鲜电商,这个观念突破太难了,我过去开办超市办不到,现在很多大商业企业仍然办不到,但“盒马鲜生”做到了,而且“坪效”做得极高,二是忠于消费者。“盒马鲜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卖场能“吃”,别看这个吃,它从本质上改变了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消费误区,打消顾虑,建立信任,家庭消费生鲜农产品有很大的随意性,我们在建议家事易公司做家庭配送时,难点就在这里,家事易公司也是因为这个随意消费性过不了关业务只好停止,但“盒马鲜生”做到了,它把方不方便做到了极致,3公里免费送货上门,提出了“突然想要,就可以立即拿到”的配送理念,快到这个程度,就解决了生鲜消费的许多障碍,三是消费者有获得感。“盒马鲜生”提出的“消费者永远无条件退货”,这既大胆又实效的做法,提高了用户的黏性,这种不需举证,就可以免费退货,有谁敢做,莫说在生鲜产品上难做,就是在标准件工业品上更难做,同时,还真正推出了包括鲜奶、蔬菜、肉类、蘑菇等商品在内的“日日鲜”销售模式,只卖当天的,这对没有一定大数据分析能力,没有准确把控供销能力的门店来说,敢做吗?不得不说佩服,也让我这个老蔬菜人信服,这就是消费升级对我们的期盼。
从1978年至2018年从“菜篮子”的变化,我看到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富裕了,农村美起来了,但“菜篮子”作为一个民生工程,它是衡量党和政府关心民众的平台,历来有从“菜篮子看政治”的说法,我要继续努力,一是要看到“和谐的“菜篮子””,农民欢心、市民放心;二是要看到“安全的“菜篮子””,农民真心、市民安心;三是要看到“便捷的“菜篮子””农民省心、市民暖心;四是要看到“智慧的“菜篮子””,农民得心,市民舒心;五是要看到“会说话的“菜篮子””,生态优美的菜篮子,农民富裕、农村美丽、市民健康、产销平衡的“菜篮子”,我相信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篇四
老爸喜圆新车梦
去年,老爸买新车了。
提车那天,专门喊我和老公一块儿陪他去。
“怎么样?中华车!带定速巡航、天窗、真皮座椅、360度倒车影像!”爸爸坐在驾驶位,手习惯性的去把着方向盘,满脸幸福和满足地给我们介绍他的新车。“13万呢!”爸爸扭头补充到,露出一秒心疼的表情。
“不错,不错!您老真是洋盘,玩的都是高科技!”老公迎合着。
爸爸高兴的,一脚油门,拉上我们就往家走。
“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的功能,有啥好稀奇的。再过几年,无人驾驶都普及了,谁还买车开车呀?”我在一旁不识趣地说。
“你们不懂。我给国家开了一辈子车了,就想有辆自己的车。以前是不敢想,哪有那个经济啊。现在国家发展了,日子好过了,我这个梦想总算实现了!”
爸爸的话,让我想起了很多从前的事情。
老司机的艰苦岁月
我是一个80后,出生在一个运输系统的家庭。爷爷参军南下后,来到四川,成为乐山汽车运输11队的一名驾驶员。爸爸也子承父业开起了大客车。
驾驶员在当年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内地的道路交通建设,尤其是西部四川,还很落后。最记得我8岁那年,有一次跟爸爸跑车从乐山到自贡,天下着大雨,一路上到处是重车碾压出来的深浅不一的坑,坑里积满水,放眼望去,简直一路都是“小鱼塘”。为了躲避“鱼塘”,车开得特别慢,100多公里得开4个小时左右。那时的车也比现在差远了。爸爸开的是解放或者东风大客车,发动机轰鸣声大得很,吵得人头昏脑涨;方向盘是没有助力的,遇到大弯,没点儿体力还真搬不动;减震效果也差,稍微遇到个坑坎,车上的人们都被整齐的从凳子上弹起来,像坐过山车——那是我记忆中坐车最大的乐子。
如果开长途车就更艰苦了。每次记得爸爸跑重庆,早上7点出车,得晚上9点多才到重庆。车上必须是两个驾驶员换着开,十多个小时,一个人开可受不了,中途还得吃个午饭歇个脚。车上没有空调,汽车发动机就安置在驾驶位旁边,由一个铁壳罩着,凸起在车内,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夏天车内温度竟能高达40度,一个简陋的小风扇固定着方向对着司机不停地吹,依然汗如雨下,浑身湿透。
辛苦虽辛苦,驾驶员在那个交通和信息不通畅的年代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走南闯北,能轻易地获取南北奇货。每次爸爸出车回来,都会给我带一些当地特产:什么马边腊肉啊、泸州冻粑啊、攀枝花芒果啊等等,从小我就“见多吃广”。此外,他们还消息灵通,掌握着重要的市场信息:峨边的土鸡蛋比峨眉城里便宜很多;重庆产的皮夹克比较紧俏不容易买到;梅家湾柑子很受成都人的欢迎等等。爸爸也经常借出车的机会,捣腾一些货物补贴家用。
就这样,爸爸开车虽然辛苦却没让我们一家饿过肚子,日子过得虽然紧却很有奔头。爸爸开着国家的大客车,也拉着我们这个家庭的“小车”乐此不疲地向前奔跑。
新时代,新幸福
进入新世纪以后,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四川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历史机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乐山的交通运输也有了惊人发展。2008年,乐山确定打造“两航、四铁、八高速、一枢纽”的“千亿交通工程”:2010年,乐(山)宜(宾)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3年,乐(山)雅(安)高速公路、乐(山)自(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4年,成(都)绵(阳)乐(山)高铁建成通车,岷江航电、乐山机场建设正加速推进……乐山,正在一步步建成集“路、铁、水、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
路多了,好走了,车也更新换代更舒适了。
公司给爸爸换上了海格30座旅游大巴,空调、电视、DVD、饮水机、可调节座椅等等一应俱全。从乐山到成都,原来的大件路要开上4、5个小时,现在高速路全程只要1个半小时。车上的旅客要么看会儿电视、要么躺在位置上小睡一觉就到了。要是开重庆,爸爸一个人开,当天就能打来回。
开着好车,跑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爸爸的心情别提多舒畅啦。只是我,偶尔还很怀念小时候那种坐“弹跳座椅”的乐趣呢。
2016年,爸爸正式退休了。这个开了一辈子大客车的老司机终于“下岗”啦。没有车开的日子,他老觉得燥得慌。去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爸爸终于如愿以偿的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
“我想买辆车!”爸爸和我们商量。
“现在公共交通已经很方便了,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乐山以后还会建有轨电车,我觉得没必要买车!”
“我想和你妈妈自驾游!”
“要是出远门,我们开车带您去,或者去乘高铁,都没有问题的。再说了,您年纪也大了,自己开车我们也不放心呀!”
“不,我要有辆自己的车!”爸爸坚定的口气,让我们都不再规劝了。
昨天,微信上又看到爸老爸在朋友圈晒青海湖拍的照片。照片上爸爸戴着墨镜,妈妈系着鲜艳的丝巾,以湖为背景,倚靠在新车旁。这是他们买车去年买车以来,第二次自驾出行啦。
看着他俩幸福的模样,我在照片下点了个赞,留言到:愿您二老身体棒棒哒,开车自驾走遍全国,享受美好新生活!
关上手机,我不禁感慨:改革开放40年了,我的家庭、我的家乡、乃至整个国家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像爸爸那样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得益于每个人心中坚守的梦想。
是的,我想说,只要有梦想,这就是个了不起的时代!
篇五
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大多中国人在回味“春天的故事”时,无不对自己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伴随时代波澜踩点的精彩故事予以津津乐道地回溯。而我,亦正是这大多中国人中的一个!
那么,我的精彩故事是什么呢?就是参政议政故事。
为何说我的故事是参政议政故事?
因为,我作为一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加入地方九三学社组织、并有着双重政治身份的民主党派人士,这些年来一直在通过积极地参政议政活动,践行着自己的独特体验,探索着自己的独特体会。
这里,我说到了自己是一名“有着双重政治身份的民主党派人士”。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一方面我是一位长期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构,也就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长达35年的公务员;而另一方面,我又是按民主党派的参选比例,依法选举出的历任三届省人大代表和历任三届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的一名党外人士。
所以,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公务员和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这个层面上讲,我的履职叫依法履职、依法监督。然而,从党外人士参与政治协商这个层面上讲,我的履职又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而我通过这些年来不断以双重政治身份履职,愈来愈强烈地感悟到:参政议政,对于促进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尽职履责、合作共事等工作来说,确实尤为重要、大有必要。
亦正因如此,所以我这些年来,一方面在地方国家机关公务员和人大代表的岗位上通过积极依法履职、为民履职,创下了提交省市人大会的多达九百余件、约320余万字的议案、建议而被省内外媒体誉为“议案大王”和“建议大户”的这一履职佳绩;而另一方面,我作为地方民主党派成员,又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协助有关民主党派组织和党外人士中的政协委员,为他们提供了不少有一定分量和质量的提交政协会议的有关委员提案的素材及资料。
而在我近15年领衔提出的276件省人大议案中,不仅有46件立法案全部进入了立法程序,而且其中有37件还实现了省级地方性的立法。而在我历次出席的省、市人大会上, 还领衔提出了15件排序第一的一号议案。而在这期间我提出的近700件建议案中,有286件民生建议当年即得到了落实或基本落实。
同时,我作为曾任职于九三学社广元市委的副主委,以及作为按党外人士类别比例参选出来的历任三届的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通过这些年来认真钻研人民政协理论、统战理论和民主党派理论,还撰写和发表了大量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党外人士中的人大代表履职,以及政协、统战等方面的理论、言论文章和相关的调研、调查报告。尤其是2014年以来,我按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原则要求,在认真学习、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若干篇有关协商民主的论文和调研报告,不仅被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学报杂志择优刊发,而且在报送民主党派中央和省市委政协、统战部及省市人大常委会之后,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采纳。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先后发表在《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的论文《论基于人大制度的协商民主制度》,以及发表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的理论文章《人大制度中社会领域协商民主的发展与完善》,还有幸作为了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参政议政课题组申报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课题的主要参考资料,而我作为课题组的执笔成员,在与其他成员一道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还形成了约三万余字的中标社中央有关课题的研究成果。
我为使自己在任职于省、市两级人大代表近20年中撰写的大量议案和建议能够派上更大的用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还巧妙地利用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在写法上基本一致的特点,将其中的有关议案和建议弄成了“一式两份”,也就是一份以人大代表建议的形式在省、市人大会上提交,另一份又以提案的形式,通过党外人士中的政协委员,同时又在省、市政协会上提交。这样,在省市“两会”上,就可同时出现我撰写的相同内容的代表议案建议和委员提案,这样既有利加倍引起省、市党委政府,省市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协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可大大提升党外人士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方面的质量和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我和一些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灾后重建中先后多次到包括极重灾区青川县的城乡了解灾情,当时听灾区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房屋倒塌、损毁严重、灾民入住特别难的问题。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深入调研,我们终于在了解到真实情况的前提下,撰写并同时向省人大和省政协提交了关于切实加大对极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的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由于这些建议和提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调查的事实也很清楚,所以经省政府主要领导重点办理的批示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签发尽快办理意见的督促,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仅极重灾区青川县就先后争取到了逾两亿元有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大力支持,及时解决了灾民的住房问题。
又如,在省“两会”上,我还根据许多基层人大代表、基层政协委员和有关党外人士通过电子邮箱向我提供的重要线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省政府有必要聘请环保智囊团,为全省环境治理提供智囊服务的议案和提案,同样在省“两会”上予以了提交,此后不仅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省长和分管副省长还专门作出“该议案和提案很好,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角度考虑,应予积极采纳”的批示。正是由于这份议案和提案的影响,所以最终使四川省社科院、四川大学等8位环保专家正式接受了省政府的聘书,加盟了省科技顾问团,新老顾问们一道组成了省长的“环保智囊团”,开始对省政府重大决策进行环保把关。也正是由于我是这个重点议案和提案的始作俑者,而且又将办理落实情况贴在了我的个人网页上予以了公示,所以我很快就成为了这以后连续两年省两会的热门人物。
还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前两年的省“两会”上,我按中共中央、中共四川省委有关扶贫攻坚工作的决定,在广泛而又多种形式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有一定质量的总共26份与扶贫工作有关的议案、建议和提案。同时,我还形成了20多篇有一定深度和参考价值的扶贫调研报告。这些扶贫议案、建议和提案在当年的省“两会”上分别提交后,不仅成为了2015年我省农村扶贫条例立法时的部分内容参考,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2015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对全省80多个贫困县区实施省农村扶贫条例的执法检查和对全省贫困区域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调查、视察活动。而我撰写的20多篇扶贫调研报告,也全部在省以上国家的主流媒体发表。
正是由于这些年来我依法履职和参政议政的成效明显,所以不仅先后两次被九三学社中央表彰为全国九三系统“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而且还于2015年12月,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为全国九三系统的“十大楷模”,并荣幸地在北京接受了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韩启德主席亲自为我颁发的奖杯,以及当面对我的勉励……
我的参政议政故事就暂说到这里。您的故事呢?说来听听!
篇六
我出生时,生产队给新添人口分配土地,给我分了一块开荒地。那块地距离我家足足1公里,那块地我家种了12年。后来,我外出读书,母亲顺应改革外出务工,那块地就转给了邻居种植。——创作缘起
那块2.65亩的自留地
曾深藏苦涩的风景
我学着父母的样子
无数次用双脚丈量它的距离
汗水从手里伸出来
向土地讨要生活
那如格桑花的娘亲
手持瓦罐如诗稿
在地里播种
春天在一粒粒种子里
变成一片青涩的苞谷地
在容纳一切又献出一切的地里默默祈祷
娘亲的嘴唇是两片深情的云
让土地木讷的窗户心动
从白驹飞逝里追赶农时的脚步
父亲的背篼是一颗憨诚的心
在四季里轻扣土地的门
土地头发青
双亲头发白
当四季之神经过屋前
光阴在牛角刻下年轮
又三百六十五个日子
在犁铧翻转里一去不回
所有的辛劳凝成一颗盐
在地里翻转
和地之神交换果实
苞谷,土地的女儿
请挨着我一条板凳坐下
父辈的眼里漾起潺潺暖意
他们又说起了改革
那平凡的词汇具有神奇的魔力
它使河流苏醒,忍不住澎湃的眼泪
守望在庄稼旁的格桑花也挺直了腰
从此,依靠土地维系的生活有了可以向往的远方
从此,依靠手提肩扛的日子有了带动生产的机床
从此,依靠自然展现的异象有了敢于怀疑的力量
从此,依靠口耳相传的讯息有了放眼全局的展望
方言的碗里盛满了苞谷酒
双亲为我送行
也为耕种了12年的土地送行
月凉如水的那个夜里
娘亲用看我的眼神看着她的苞谷
父亲用抚我的大手抚摸他的背篼
我的庄稼,怀抱所有坚毅的秘密
在我记忆的角落镀上银辉
我是一个来自土地的土孩子
我怀抱改革的机遇走南闯北
我的血液里还流淌着土地的芬芳
我时常忆起那地旁,有挺直如父辈脊梁的青杠树
我最爱的小牛在树旁吃草
它的双眼如两条明媚的河流
篇七
90年代中期,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已似雨后春笋。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也决定在中国搞一个合资企业。当时他们在中国的天津已经有一个企业,是独资,合资的还没有。
为了迎接这位大老板的入驻,全国各地好多个无线电企业都伸出了橄榄枝,加入了与摩托罗拉公司谈判的行列。经过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各地实地考察和无数的谈判后,他们决定把点定在四川乐山的一个小小的无线电厂。然后继续对乐山的各项投资环境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考察。其中有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乐山通讯状况的考察。
听在电信局工作的九三同志讲,当时乐山电信局的通讯设备落后,为了迎接这次考察,电信局的领导和同志们想了很多办法,处理好了对这条线路有影响的各种因素,最终确保了摩托罗拉这条专线24小时的畅通无阻。使摩托罗拉公司终于点头决定入驻四川乐山。
这是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企业,取名“乐山-菲尼克斯”。菲尼克斯是英语凤凰的意思,因为摩托罗拉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的凤凰城。合资的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隆重举行,那天是1995年3月1日。
随后,合资公司厂房的设计与施工规划开始迅速展开。
我所在的单位——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院为了把这一项目拿到手,为摩托罗拉公司提供了一整套厂房设计初步方案供他们选择。摩托罗拉公司亚太地区基建总管托玛斯先生是个高大的美国黑人,他到了乐山无线电厂,用他挑剔的专业眼光,看遍了我们设计的全部建筑物和构筑物后,决定把乐山-菲尼克斯的厂房设计交给我们院完成。我是这个项目的工程负责人,同时负责完成这个厂房的全部结构设计。
为了早日建成投产,设计组的工作抓得很紧进度很快,但由于功能和工艺上的经常变动,为设计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和麻烦,生生地把这样一个重要工程变成了实际上的边设计边施工,这是工程建设的大忌。我们的设计人员为了适应变化,克服了许多困难,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很多的精力……经过一番轰轰烈烈的设计与施工,厂房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乐山-菲尼克斯公司投产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在世界上的同类产品中保持着4个世界第一:产品数量世界第一,产品质量世界第一,产品销售世界第一,产品成本最低世界第一!彰显了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合资后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在乐山-菲尼克斯公司厂房建设的初期,有一个小小的插曲让我一直记忆犹新。正式施工尚未开始,摩托罗拉公司对新建厂房的区域进行了较深层的钻探取样化验,他们把钻探取出的样土,装进用飞机空运过来的瓶子,然后现场封装好,很快再通过飞机空运回去进行化验。开始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在吸取血的教训:他们曾在另一个国家建工厂,就是因为建工厂前没有进行土壤化验而把工厂建在了被污染的土地上,后来被该国的环保部门认定该地方是摩托罗拉公司建厂污染,结果被罚款一大笔……可见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是很重要的,他们的每一道程序,每一条规定都包含着企业所走过的路,企业积累的经验和有过的教训。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一开始是引进外资,那是因为我们太穷,我们需要资金需要改变。在我们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就不能把眼光死盯上钱上。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摆脱约束,自立自强走自己的路。只有走自立自强的路,才是走向世界强国的路,才是靠近发达国家的路。希望我们的年轻人为国家的兴旺发达自立自强奋发有为,希望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更加富强!
篇八
1978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是一个春风荡漾的季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纪元。四十年厉兵秣马,四十年风雨兼程,从开始的仰望世界,到走向了引领世界的舞台中央。我们感受到经济的跨越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人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同样,在这短短40年里,也是中国教育事业腾飞的四十年,作为九三学社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有幸见证了这段蜕变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的我正在小学读书。记得我刚刚上小学时,校舍可不是如今这样。当时的学校非常破旧,有些是以前的庙宇改建,基本是几间小瓦房,好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班里上课。“黑屋子、泥台子、烂桌子、破凳子,坐着一群泥孩子”,这是当时学校教育的真实写照。当时师资队伍很缺乏,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初中毕业的,高中毕业的很少,专业学校的就更少了。老师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打天下,更没有什么练习册、习题集,凡是与课本不一致的习题都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学生再抄下来做。一个村的学生能顺利读完小学已经很不容易,考上初中高中更是凤毛麟角,走出一个大学生那就是飞出来的“金凤凰”。
我很幸运的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顺利考上了大学。在读初中、高中阶段,整天萦绕在耳边的是“不读书就没有出路”、“考上了就穿皮鞋,考不上就穿草鞋”的声音。“考考考是老师的法宝,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是那个阶段学习生活的写照。细细想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真的给教育带来了显著变化。
最最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调整。刚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平等参与、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以学论教;从学生的角度看,则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发展个性,提高能力。随着这项改革的推进,曾经的“满堂灌”、“题海战术”,以记忆为中心导致死记硬背,勤于动手机械重复使教学变得呆板和教师不容置议的授课方式等,已逐渐淡出,对学生的评价也从过去单纯的成绩冒尖向兴趣广泛转变。新课标变了, 我们的主导思想也变了,对学生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也被“这题有些难度,我们共同来解决”、“你真棒”等鼓励性的语言代替。老师的语气和缓了,表扬的多了,肢体语言多了,上课的气氛变的积极、活跃了。作为新一轮课程的实施者,我认真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培训,从中感受到我的课堂活跃了。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大胆的回答问题,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真正感受到了“阵地”属于他们,一副富有成就感的样子。感谢改革开放下新课程的调整,让孩子们找回了自信,塑造了真实的自我。
近年来,为了解决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地区发展不均衡,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投入资金数额逐年增加,现在学校配置了新桌凳、电脑,有了自己的多媒体教室。下课了,耳畔想起的是悦耳的电子铃声,“老师,您辛苦了”的话温暖了我们的心房。我们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仔细改作业。甚至还加班加点的聚在一起,探讨课题、撰写论文,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还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书法、演讲、优质课、乒乓球、篮球等项目,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整个校园一派生机。这难道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激励机制的作用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录音,录像,多媒体,互联网纷纷进入教学领域,为改变传统的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教育不断纵向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事业呈现出科学健康的发展态势。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40年。在其过程中,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越来越高学历化年轻化,教师队伍配置状况发生新变化。2007年国家实行惠民政策 “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学杂费等,这是以前没有过的。农村中小学生欢天喜地,他们不用为上学缴学费发愁,学生课本、教师教科书封皮上都印上了大大的“此书由国家免费提供”图章。学生、家长、教师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人民齐夸党的领导好、政策好。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上的一大亮点,这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深有体会。
回顾40年的艰辛探索, 教育事业前行的每一步, 都使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发生改变。回望40年的非凡历程, 教育事业改革的每一次努力, 都在为国家和民族书写着更加辉煌的未来。作为九三人,我深知国家新的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如陈宝生部长所言,先作“跟跑者”,再作“并跑者”,最后力争做到“领跑者”,为九三争光,为教育添彩。
篇九
红遍大江南北的小龙虾,是吃货眼中的明星,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利器,全产业链年产值2685亿元,从业人员520万,其中第一产业人员约100万人,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2018年更是远销俄罗斯,支持世界杯,着实又让小龙虾在世界人民面前红了一把。作为美食界的顶级网红,小龙虾的华丽变身不仅得益于吃货们的追捧,更是因为乘上了改革开放的顺风车。
小龙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我国20世纪30-40年代作为动物饲料从日本引进,鲜少食用。小龙虾取食作物根系,繁殖季节喜挖洞,导致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坏,同时繁殖能力强,在水生生物竞争中占绝对优势,对当地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以及渔业极具威胁。当初是稻田和渔业养殖场的一大害虫,常常令农民损失惨重苦不堪言。我国几度想将小龙虾从稻田渔场清除,但拜于小龙虾极强的繁殖能力和广泛的水体适应性,纷纷败下阵来,到上世纪90年代小龙虾已占据了大半个中国。
由于烹饪很难将小龙虾的腥味掩盖,很长一段时间内,小龙虾被认为不能食用。在野生小龙虾迅速抢占地盘的时候,改革春风吹满大地,全国的夜市遍地开花,夜宵文化开始盛行,当时单调的夜市食品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口味,在经济发展领域上下求索的人民群众发现了重口味烹饪小龙虾的奥妙,将其搬上夜市餐桌,从此成为夜市的主力军。可以说改革开放给小龙虾产业开启了一道大门,曾经入不了眼的小龙虾,一下成了香饽饽,小龙虾捕捞火热起来,农民伯伯和夜市老板一时间赚的钵满瓢满。在提高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同时遏制了小龙虾在野外的泛滥,可谓一箭双雕。
但小龙虾要走的路不止这些,之后的发展更是出人意料。2005年小龙虾产业基本还是“捕捞+餐饮”的模式,每年产量不足5万吨,根本满足不了中国吃货们的胃口,小龙虾供不应求,价格不菲。在市场“刚需”的强劲带动下,人们开始探索小龙虾人工养殖方法。2010年,湖北省研发了虾稻生态种养及繁育一体化技术,突破了小龙虾规模化苗种繁育的技术壁垒,有效解决了小龙虾规模化苗种供应问题,并迅速在江苏、江西、安徽等省推广。从此小龙虾产业开始腾飞,从最初的“捕捞+餐饮”发展成“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物流、节庆文化”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仍有130万吨的需求缺口。
从一个人人喊打的入侵物种到美食界的“超级网红”,小龙虾的华丽“变身”离不开改革开放赋予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物资生活愈加丰富,“年轻”的夜市夜宵服务产业急需跟上消费者“挑剔”的舌尖,作为“舶来品”的小龙虾一经登陆美食舞台,立刻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钟爱。大量商家涌入小龙虾餐饮市场,北上广深等城市小龙虾餐厅年增长数量都呈快速上涨趋势,广州、上海年增长量甚至超过千家。就连快餐连锁大户肯德基、必胜客等都纷纷推出小龙虾系列餐品,可见小龙虾市场之火爆,发展势头之猛烈。
2018年习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要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龙虾不但是夜宵桌上的新秀,更是“互联网+农业”的模范,其优秀的市场带动和全产业链的不断扩展带动外卖、物流、特色游等周边产业发展迅速,并培育了一大批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湖北省小龙虾全社会经济总产值849.9亿元在全国遥遥领先,在发展小龙虾产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虾稻共养已成为我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2018年武汉市87个精准扶贫贫困村中有14个将小龙虾养殖作为脱贫的重要产业,将带动344户贫困户脱贫。
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将改革向纵深发展。小龙虾产业从“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物流、节庆文化”的每个产业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供给侧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在逐渐满足餐饮需求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向小龙虾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发展。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价值正在逐渐显现,提取甲壳素只是开启了小龙虾精深加工的大门,从甲壳素中衍生出的近百种高科技产品,可以广泛用于生物农药、医药品、保健食品等,其附加值可提高10到100倍。小龙虾产业正在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产业的不断升级改造,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为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路、提供了模范标本。
改革开放给了小龙虾从家禽家畜饲料到高档餐桌的机会,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又将小龙虾从百姓餐桌推入了高端深加工工厂。可以说改革开放撑托起了小龙虾华丽的二级跳。
如今改革开放已近40周年,被改革被开放的岂止小龙虾这一个行业,还有中国人民的视野和眼界,才会有人大胆尝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将小龙虾搬上餐桌。正是这40年来的拼搏赶超才让我们站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上如此轻松地戏谈小龙虾。40年来中华大地日新月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正如习总书记说的“现在比任何时期都接近民族复兴目标”。
篇十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传统的农耕时代,耕牛是农家之宝,更是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典范,即便是现代,“耕牛精神”也可谓家弦户诵、深植人心。
记得小时候,我家乡是人民公社集体化大生产,在生产队放牛每天还能挣到三分工,相当于半个壮劳动力。所以,但凡社员家有老弱病残等富余劳动力,都会到生产队申请领养一头。我家也不例外,领养了一头中年水牛。于是,每逢学校放寒暑假,我便要成为临时放牛娃。还记得那头黑长毛弯角的水牛,简直就是我童年的“阿娇”,假日里我几乎每天都要带它去田野寻找最肥美的牧草,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竹笛。有时担心它被人利用去耕地,故意带它躲到远处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有一次,水牛脖子上长了个大脓包,村里的兽医用粗暴的方式将水牛撂倒打火针,刚好被我碰到,我火冒三丈,对着兽医大嚷大叫,兽医却对着我哈哈大笑。
家乡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耕牛的数量需求猛增。尤其在农忙季节,耕牛不够用,农户之间争牛夺犁、扯皮拉筋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当时,庄户人家的梦想生活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有田有犁一头牛”。听父亲说,当年分田到户时,由于牛少农户多,我家的那头水牛被分到四家共用,一开始,四户人家都把耕牛当机器使用,整日整夜、不眠不休地劳作,基本没人负责耕牛的饮食起居,没两年,那头当年活蹦乱跳的黑长毛弯角水牛因劳累过度,忽然一天倒在水田中,永远地合上了双眼。贫穷的乡村,“三年烂饭砌高楼,三年稀粥买条牛。”穷怕了的父母为了种好自家的十几亩地,也为了避免和他人共用牛产生矛盾,勒紧裤腰带,借钱购买了一头年轻力壮的杂交水牛。“一头牛,半个家,”就凭这头牛,我家的种粮收入一年年增长,日子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牛气满满”,土砖老屋也改造成钢筋水泥的平顶楼房。
在农村,有一个很长的时期,家有耕牛就是财富的重要标志。也曾一度让牛份倍增,被蒙上了一层黑金色的圣光。闺女寻婆家找对象,往往先看谁家有没有自家的耕牛,耕牛健壮程度如何。饿怕了乡亲们,在粮食打得多了之后,仍然精打细算过日子,仍然记得耕牛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过年过节,总忘不了为耕牛也做一顿丰盛的麦子年饭。从共用耕牛的“恨铁不成钢”,到家家户户都有风光的牛棚,都有健壮的耕牛,庄户人家体会到“家有耕牛、心里不慌”的踏实感。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农村健壮劳动力大批流向被北上广等大城市,同时,政府部门强调结构调整,主张用机械“铁牛”替代传统耕牛,还搞了现场观摩会。“铁牛”一亩地三十分钟就耕完,而用牛耕至少要一天,更让大家觉得划算的是,“铁牛”耕地,每亩比耕牛还省四百多块。于是,传统的耕牛成了鸡肋,留守农村的老弱病残孕也感觉放牛是一个不小负担,不用耕地了,至少每天还要管吃管喝。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种植模式兴起,耕牛也就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农村人靠土地租金,农场打工,也和城里人一样挣月工资,日子过得舒坦、滋润起来。
如今,乡村振兴方兴未艾,农村城市化也初显雏形,气势雄伟,装修精美的小楼房里,庄户人家对着电脑大屏幕监控田间水稻、瓜果蔬菜等的长势,上网请专业人员机械耕地、施肥、病虫防治,不再为家里有没有耕牛种地而发愁。
家乡巨变,几近过家门而不识。昔日,耕牛在被追捧时,尽遭劳役鞭挞之苦,厚厚的牛皮上不知留下多少伤痛;现如今,尽管遭遇时代遗弃,乡下的孩子们也许很多都不知道耕牛为何物,但它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不知疲倦、为民服务的精神一直都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从未走远。
篇十一
当你徜徉在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项山村中时,一排排整齐的徽派风格屋舍掩映在树荫中,白墙青砖黛瓦,飞檐斗拱蜿蜒,宽阔的柏油马路,永远跟党走的雕塑树立村广场中央,新修的学校传出朗朗书声,远处一片片花田,美丽的市民租赁小屋错落其间,居民悠闲地散步,儿童欢快地玩耍,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谁能想到,这个在汉武帝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就建立的“骑龙镇”,经过二千多年的兴衰变迁,如今成为武汉市美丽乡村的典范,未来将是仓埠都市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域。在武汉市像项山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还有许多,从贫穷落后到美丽宜居,乡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还要从武汉市“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新农村建设说起。
武汉市的新农村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到2011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武汉市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全力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浪潮之中。前后6年时间,市政府投资25亿,全市2084个建制村,每村平均投资120万元,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在农村建设“四通四改一场一化”,即通水、通电、通路、通信息,改水、改厕、改垃圾堆放方式、改牲畜饲养方式,建设多功能活动室,增强村湾绿化。但由于缺乏经营主体,未能形成内生循环,在时间的冲蚀下,新村经过三四年后又变成了旧村,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新建的村湾也随之消亡。
针对这一问题,武汉市高度重视,在2012年开始第二轮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全面总结第一轮新农处建设的经验教训,时任武汉市委副书记胡曙光在考察浙江新农村建设以后,提出了“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观点,申请建设美丽乡村的村湾除必须为永久保留村湾外,还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必须要有产业,二是村级班子战斗力强,三是农民参与积极性高,四是必须要有经营主体。通过统筹整合资金,农民积极参与,提升基层服务保障,加强业主管理,形成了内生动力,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突破。涌现了如江夏区小朱湾、蔡甸区大金湾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典范。
第三个阶段是2017年刚到武汉市履新不久的陈一新书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乡工程”的新农村建设新思路,把武汉的新农村建设推向了又一高潮。武汉市相继出台“黄金20条”“钻石十条”等配套政策,鼓励市民到农村租房,返乡农民自主创业,企业家到农村办企业。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下乡市民、返乡创业能人和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创业环境;通过实施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发挥了市场的主体作用;通过吸引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把农村的产业发展起来,把农村的闲置资源利用起来,让农民的日子富起来,武汉市的农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三乡工程”就是武汉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被社会各界誉为乡村振兴的“武汉样板”。
武汉市通过这十几年坚持不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村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农村环境变美了,文明乡风回来了,农村闲置资源盘活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拓宽了。
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仓埠田园综合体围绕苗木花卉特色产业升级,推出了靠山绿色生态小镇、倒水湿地观光带、周铺楚剧文化主题公园、紫薇特色小镇、仓埠山庄等特色乡村休闲观光产业和采摘文化园,打造武汉版都市桃花源。仓埠街党委书记高兴地说道:我们街的土地60%都进行了流转,进行企业化运营,引进牛汇科技等6家公司入驻,20家公司签约,吸引大学生创业200多人,吸引下乡租赁住房市民100多户。农民现在可以有几份收入,土地的流转费,闲置资源的入股分红,工资性收入,农地托管合作的收益等等。农民还自发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社,有水产养殖合作社、稻田养虾合作社、蔬菜合作社、水果合作社等等。农民收入方式多样化,农民组织科学化,新农村建设规范化,基层创业服务专业化,未来的仓埠都市田园综合体将吸引更多市民、能人、企业家到这里观光旅游创业发展。
从“一人富”迈向“整村富”。黄陂区杜堂村在回乡能人葛天才的带动下,全村130多户都加入了合作社,通过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租赁农民房屋,光去年一年给村民的分红就是500多万元,当农民把鲜红的票子拿到手上时,笑的眼睛都闭不拢,说:祖祖辈辈都没有拿过这么多钱。这一情景被在村里创业的画家画成了油画,表达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江夏区小朱湾是一个有30多户人家的美丽村湾。江南式水乡、荆楚风貌建筑、宁静自然的古朴气息,让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许刚实现了多年的梦想。他在此租赁350平方米空闲农房开设“新民文化书院”,为大中小学生提供国学教育,使人文元素融入乡村,增强了村湾的文化底蕴。
2017年“三乡工程”建设吸纳社会资金160.1亿元,签订空闲农房出租协议10078户,年租金达1.58亿元,增加农民收入22.12亿元,农民人平增收864元。2017年,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0887.17元,比2005年增长了近380%,城乡收入比也从2005年的2.5:1缩小为1.82:1。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下,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映入眼帘,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迎面而来,一个个新兴的产业蓬勃发展,新农村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篇十二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我作为一名六十年代生人,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变化。
现在提到“三大件”,想必很多年轻人都已然不知道是什么,但在我们国家还未进行改革开放的时期,“三大件”是我们这代人格外珍贵的一份礼物。那时的三大件,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其实就是双方结婚的定情信物。在现代生活的我们,一定无法想象结婚的定情信物居然只是这么简单便宜的几样物件。但在那个还未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年代,这几样物件,还都是一些很“金贵奢侈”的东西。甚至,在当时也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够轻易消费得起。? 说到改革开放,对我们最明显的影响莫过于“衣食住行”了。
时间跨越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进行到热火朝天的年代,所谓三大件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结婚必备的“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个时代的人们眼界也比以前开阔了不少,那时在武汉等一些内地城市,兴起了南下广州深圳打工的热潮,大批的有志青年走出家门,南下寻找适合自己的机遇,为国内的改革开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改革开放影响我们这一代的不只是生活层面,更多的是文化层面的东西,人们开始热衷于看电影,热衷于跳迪斯科,这种音乐形式对于我们是一种潮流,国内众多的知名导演,演员也都在那时名声大噪,诸如姜文、巩俐、娄烨、冯小刚、葛优等。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创新也从未止步。
如今,当年时兴的三大件,有的已经被淘汰,同时因为改革开放,三大件变成了我们身边物美价廉,质量可靠的中国制造。
借用知名艺术家在纽约大学演讲的一段话,“新一辈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群人,因为我们的机会是最好的,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越来越重要。总有一天,中国会变成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那取决于我们这一辈的努力。年轻一辈的创造力,是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巨大财富,为中国做一些事,就是为整个世界做一些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歌颂改革开放40周年文章原创精选12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8663.html
- 下一篇:新学期班主任讲话稿范文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