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记录了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更多的是对革命的无畏。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范文6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吃完年夜饭,母亲忙着收拾饭桌,父亲却不紧不慢地抓了一把花生米,又倒满一杯白酒,并从他收集的一沓子报纸里取出一张,一本正经地读起来。年迈的父亲没有老花,喜欢看报纸,却很少读出声。父亲的反常,引起了一旁我的注意,支起耳朵听了一会儿。报上的内容主要是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一年到头鲜少回家,有的过年了还出去旅游,在家时,也只沉迷手机,和父母欠缺交流。听着听着,脸不自禁红了起来,明白了父亲的“弦外之音”,收起手机,给自己也倒了杯白酒,陪父亲聊了起来。
父亲说:“读这篇文章给你听,不是埋怨你不在家,主要是想你回来时能多和你妈拉拉呱唠唠嗑。知道你们在外不容易,能干出一番事业,我们很自豪。”迫于多种原因,一些子女不能尽孝膝下。大部分的父母还是能够体谅理解的,希望子女在外能业有所成,成为“小孝孝于家,大孝孝于国”的人。《红色家书》里收藏了一篇无产阶级革命家何叔衡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信不长,寥寥几句,娓娓道来,却蕴含着满满的激励与教诲。何老希望儿子能乐观处事,积极面对困难;做事要有计划,多考虑细节;要淡泊名利,多读书。最后写到:我希望你自己写,自己做,每月一次,这就是你的孝敬。田是谁几丘?塘里放些甚么鱼?猪有好重一只?柴是烧干的,还是湿的?蔬菜晒干了没有?他希望青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凡事多亲力亲为,正所谓“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物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便是对父母的孝。
自上大学,我便一直在外。由于工作的原因,现在经常与老年人,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打交道。每次上门服务时,时常会想到自己的父母,作为独生子女,父母在家也成了空巢老人。于是,白天给别人父母电话问候,晚上给自己父母去个电话,煲个电话粥,谈谈两地天气,说说两地菜价,东家长西家短的聊着。我家先生经常调侃我,不知道的以为你们在伦敦,一打电话先谈天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心比心,在工作中,我用心对待别人的父母,别人也会用心对待我的父母。思此心安,少了些“父母在不远游”的愧疚感,多了份用心关爱老年人的工作信念。
我们要孝敬父母,父母是我们的恩田。古人云:犬马皆能有养!小孝孝其身,大孝孝其心,至孝孝其志。孝敬老人,主要还是与老人交心,知道老人在想什么,有什么心理的需求,然后自己努力去帮助,至孝者,知道老人一生的志向,并竭尽所能助其达成。我们要孝于国家,爱岗敬业,立身行孝,用滚烫的赤子之心,用闪光美妙的青春爱着祖国母亲。
【篇二】
上学时,在课本上,就读过我省著名的方志敏烈士的家书,特别是他的《清贫》等名篇,一直使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
今天阅读《红色家书》,书中封封家书所表现和蕴含的对我们的党、对我们祖国、对革命事业等的无限忠诚、挚爱、坚定,对亲人的殷切关怀、希望和嘱咐等,在今天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同样仍然令人感动,激人奋进。
例如从方志敏烈士的家书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对革命事业的忠心耿耿,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不移,对革命大局的全力维护,对“主义”、“理想”、“初心”、“使命”的执着、深沉、恒久的守护。他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等名句名言,充分表达了以方志敏烈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等人生和事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家书,是家人之间的书信,是写信人至真至纯至情的书面表达、倾述和流露,更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家风家教家世的真实写照和传承记载。
因此,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无论是峥嵘岁月,还是和平年代,家书都是弥足珍贵的纪念与传承,《红色家书》更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今后要自觉传承《红色家书》中革命先烈建构的强大红色基因、凝聚的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汲取其源源不竭的精神源泉,激发强大的创新动力,为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篇三】
“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望爹娘,休把儿挂念,养玉体,度残年。”这是王孝锡就义前对父母的牵挂。
“把全部的精神,全部爱我的精神,灌注在我们的事业上,不要一刻的懈怠、消极。”这是刘愿庵被捕后对妻子的鼓励。
“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有用处。”这是刘伯坚对家人的愧疚。
“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负你父母的期望。“这是赵云霄对出生只一个半月的女儿的不舍。
还有很多很多,反哺义、雎鸠缘、手足亲、舐犊情。阅读《红色家书》,感受革命烈士的爱国心、儿女情,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洗礼。“家书抵万金”,一封封家书满含对祖国的深情、对亲友的挂念,更表达了“吾将吾身交吾党”,“赴汤蹈火而不辞,刀锯鼎镬而不惧”,为革命、为国家必死的决心。纸短情长,历久弥珍。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展示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这五年的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我一次次为国家感到自豪。现在读《红色家书》,想想没有烈士洒热血,哪来的新中国、新时代?特别感慨。这些人啊,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二三十岁正值含苞待放的青春年华就为国捐躯。“斩断道路上的荆棘,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为了他们坚信的庄严的共产主义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阅读《红色家书》,强烈地感受到革命烈士的家国情怀、坚定信仰。这本书是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家风传承。爱自己的国家,教育好自己的儿女,《红色家书》是值得品味的精神食粮。“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曾经的革命斗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建设者继往开来,转化为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创业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
正值毕业季,又有一批新员工即将加入国电丰城发电公司这个大家庭,真希望他们也翻翻这本书,读几篇家书、遗书。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在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希望他们不忘国家,不忘应给国家、民族应尽的责任。继承烈士遗志,艰苦奋斗,在平淡的运行工作之中求进步,在艰苦的倒班磨炼探索中见其光辉。
在“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中兴事件给了中国人当头一棒。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的日子是好多了,我们的科技实力仍要加强,我们的革命精神仍需发扬光大。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必须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需要更多继承革命烈士遗志,不忘初心,有信心有牺牲精神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我们要把对先烈的怀念之情,灌注在我们的事业上。“朝阳翌日红光艳,胜利预兆出彩霞”,“仰望蓝天,与水相连,两岸花柳更鲜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平生从不受人怜,岂肯低头狱吏前!饮弹从容向天啸,长留浩气在人间!”碧血垂青史,浩气贯长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篇四】
家风是一个家的精气神,家庭的每个人都浸淫其中,每个人身上都会打上这个家庭家风的印记。家庭有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就会给子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好的家风犹如阳光,让家庭每个成员都能心向光明、向阳而生。
以前读《傅雷家书》的时候便有这样的感觉,一个父亲以书信的形式鼓励孩子,文字间尽显浓浓父爱,更是把自己做人做事秉承的原则传输给孩子,长长家书传承着傅雷一家浓浓家风,在这种积极昂扬的家风氛围下,两个儿子在艺术界也颇有造诣。后来读《红色家书》,更是被革命先烈为国牺牲、为信仰献身的决心所震撼,他们在被捕后,自知生还的希望渺茫时,也要拿起纸笔,把自己的心境说与家人,把从容赴死、大义凛然的精气神传递出来,短短家书传承着革命家风,使救国道路上后继有人。短短家书道不尽心中故事,却能将精神传递出来,将家风传递出来,让后辈代代传承。
诀别书,传的是革命之勇。雨花台烈士史砚芬在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中说,“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文字间尽显大义凛然和向死而生的决心,这样一封诀别信,读不出伤感,却读出了勇气,是革命之勇。而后他又写道,“固我死以后,不要治丧,因为这是浪费的,以后你能继我志愿,乃我门第之光,我必含笑九泉,看你成功。”生命最后不忘嘱咐弟妹继承自己未完事业,让革命勇敢的家风流传下去。
要说诀别书,不得不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洋洋洒洒一大篇,无非是向妻子表明自己从容赴死的原因——舍小爱成大爱,弃小家顾大家。林觉民妻子陈意映深受林觉民思想影响,带头放弃了缠小脚的封建习俗,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堂学习,在革命事业上,陈意映经常对林觉民说:以后你远行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我愿意与你一起完成革命事业。家书很短,却承载着革命家风,后辈每每读到,便将这种家风一直延续。
回国信,传的是报国之心。一封历经辗转才到达国内求救信,让我们体会到钱学森先生的报国之心。“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学森这几年中惟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归国、报国的强烈愿望,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一个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在这样的报国家风影响下,钱学森的子女也是厉害的,个个都是高才生,从事着科技、教育方面的工作,他的侄子钱永键更是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报国之心,家族传承,这种优良的家风体现在回国信上,更是深入家族每个人血液、骨髓里。
鼓励信,传的是奋斗之志。从一名焊绿皮火车厕所水箱、饮用水水箱的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这些荣耀的取得离不开三十年前李万君的父亲李世忠写给他的一封家书。“灯在光天化日下不能引人瞩目,只有在黑夜才显示他的光辉。你要像灯一样发挥光亮,照亮前程。儿子,努力吧!”他的一句“儿子,努力吧”,让李万君一直努力到了今天,成为了高铁战线的“杰出工匠”“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的父亲李世忠也曾是长春客车厂的一名普通基层职工,参与造过中国第一辆客车、第一辆地铁,他曾7次当选厂劳模,他成功地将这种在生产一线奋斗的精神传给了儿子李万君,让自己的儿子坚持在又苦又累的岗位上,正是这样的坚持成就了儿子。一封短短的鼓励信,承载着父亲对儿子的殷切希望,更是传承着踏踏实实、潜心奋斗的家风。
家书可以很短,短到几行字;家书可以很长,长成一本书。家书写在纸上书上,家风藏在字里行间。家书一篇篇,家风永流传。愿每个人都能在优良家风中茁长成长。
【篇五】
《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中的多数书信是第一次读到,读后心灵深深受到震撼,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只恨未能早日读到。《中庸》中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短短十五个字阐述了治学求进的两个阶段:学问思辨+身体力行,合在一起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传承红色基因如同治学求进之道,也重在要做到知行合一。决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学习上,也不能停留在感悟感动中,而是要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具体要做到四步:品读、拷问、明辨、笃行。
品读之,走进先烈内心世界。品读40余封革命先烈临刑前的诀别家书,走进31名革命先烈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感受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感受他们对家人的血脉亲情和铁骨柔情。部里组织干部诵读刘伯坚致诸兄嫂的信和给妻子王叔振的遗书,见字如见面,读字如读心,当时我是哽咽着读完的,仿佛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走进刘伯坚的内心世界,从信中“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等字句中感受刘伯坚不愿丧失革命者人格的坚强意志、一身无私为革命的精神和对三个儿子的牵挂;走进陈觉和赵云霄烈士的内心世界,感受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妻和战友在面对生死时的家国情怀;走进毛泽建的内心世界,感受她为革命万死也无恨的革命宣言;走进赵一曼的内心世界,感受她为国死而不悔的无畏气概和舐犊情深不忍舍离的慈母大爱......
拷问之,反思自身言行举止。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传承好红色基因,必须要以革命先烈为镜,以先进典型为镜,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要对照党章党规,扪心自问党员的八项义务履行情况怎么样?对照新时期“四个合格”党员标准和“二十字”好干部标准,扪心自问是否做到对党忠诚,是否把为了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改进干部作风活动,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有之”,查摆自身是否存在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突出问题。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本领”,反思自身能力能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照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指出的“五字顽疾”,认真反思自身在“怕、慢、假、庸、散”等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只有这样不断拷问自己的内心,反思自身言行举止,才能铸就强大的内心,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
明辨之,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学会从红色家书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养分和信仰的精神力量,不断加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不断改进自身作风,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从根本上提高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笃行之,践行入党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以革命先烈为标杆,发扬实干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争做习近平总书记眼中“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及关头豁得出来”的合格党员。做“平常时候看得出来”的合格党员,就是要事事处处当表率,时时刻刻做模范,严以律己、乐于奉献。要立足本职岗位,敢担当、敢作为,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做“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合格党员,就是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在前,就是要做雷锋同志曾说过的“万能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做“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合格党员,就是要在危难关头敢于挺身而出,奋力而上。
【篇六】
先烈们的家书,诠释了他们的爱,爱家人、爱真理、爱国家、爱党。爱,便有牵挂;爱,便有力量;爱,便有永存的理想和信念。因为爱,所以会有临终前“望爹娘,休把儿挂念,养玉体,度残年”的惦念;因为爱,才会有“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必胜信念;因为爱,才会有“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誓死不从;因为爱,才会有“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的不竭动力。是因为先烈们的大爱,才有当年的中国从孱弱中站起来,才有我们今日富起来、强起来的基础。
爱党和国家。党和国家的兴旺唇齿相依,热爱祖国就是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时刻记住不断锤炼党性,始终坚信党的正确领导,在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中,同心助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
爱人民和工作。工作岗位是实现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土壤。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一颗助推社会发展的螺丝钉,都是一片服务百姓的遮雨瓦,应该倍加珍惜工作的平台,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始终保持着为民服务和工作岗位的高度热忱,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之风的侵蚀和影响,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爱自己和家人。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是作风和家风的建设传承。作风,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事成与败。在工作生活中,要切记遵纪守法,自尊、自重、自爱、自警、自律,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才无愧于党的培养和教育。同时,通过自己的言行,润物细无声地将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工作、爱学习和洁身自爱的红色家风传承给家人,让红色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范文6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