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层设计作业引领学生共同成长?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如何分层设计作业引领学生共同成长,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内容提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设计分层作业就是为了实践新理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让基础生“吃得饱”,又让优等生“吃得好”。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数学作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训练。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全面科学地设计课外作业,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
【关键词】设计分层性作业 分层教学 个性差异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数学作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训练。要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作业的有效布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全面科学地设计课外作业,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如何设计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呢?针对这个问题,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教学作业设计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将学生分层,设计分层性作业,体现个性差异
1.、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类。
我认真研究,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低层次学生:此类对新知识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做题时会受到阻碍,长此久往,会对自己没有信心,导致厌烦做作业或是抄袭作业。因此我们应对此类学生把要求放低,多关注,在教学中多鼓励,让学生先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中层次学生:此类学生应在低层次学生的基础上再加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在接受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有进一步提高。
高层次学生:对此类学生的要求要更高,教学方法及作业设计要形式多样,多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多。
2.布置层次性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业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我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难、中、易、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比较灵活、稍难一点的题型,中等生可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题型,稍差生可选择基础性、较容易的题型。分层布置作业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性
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以往的作业大都是老师布置多少学生完成多少,学生较少有自主选择的余地,而且面对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的是无差异的作业练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改变“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施行弹性作业策略。教师要根据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作业,增加作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张扬个性。
三、分层布置数学作业的好处
在同一个班里教授同一知识点,优等生听一遍就懂了,中等生要听上两三遍,学困生则要学习四五遍甚至更多。这样上课时,老师只好按照中等生的节奏来授课,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听懂。但作业该如何布置呢?同样的作业,优等生十来分钟就可以完成;学困生则要写上一个多小时。时间久了,老师们发现:优等生感到作业很少,起不到拔高的效果;学困生感觉作业多而难,花的时间多还不能达到要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分层布置作业”,即每天布置家庭作业时,将其分为“基础作业”和“额外作业”。学困生只用完成“基础作业”;中等生在“基础作业”的基础上,再完成带*号的题;优等生则要求完成所有的家庭作业。“基础作业”是课本、练习册上的基础题,“额外作业”是课本上的带*号的题、同步练上有难度的题和从课外参考书中精选出的题,带有拔高性质。
这种做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也响应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口号。是优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分层布置作业可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学困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毅力。
其次,分层布置作业可以使优等生更上一层楼。对于班中的优等生,他们在日常的练习中已扎实得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了解题的技能技巧。如果再让他们重复性复习一些类似的练习,只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有的还会傲气十足,不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而分层布置作业,就好象是给了他们前进的动力,使他们充满竞争地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科学合理的分层布置作业正好照顾到日常情况中所说的“吃不饱”、“吃不了”的两头难的问题。这样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实施分层作业的思考
作业是为了巩固、内化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有所创新、提高。教师就应该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所学知识的差异、养成能力的差异上去发现,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欠缺,教师与学生在一个平等、民主、协商的氛围中,确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选择属于自己的作业。避免作业分层的盲目性,不要运用“填鸭式”、“注入式”的强硬性方法。应确立了“以学生的差异为本”的分层作业理念。
分层布置作业,是老师尊重学生的体现。老师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为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创设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真正能起到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目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通过延伸、演变、拓展,让学生在迷惑、好奇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使学生从模仿习题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设计好分层作业是一门艺术,我们布置作业时不能使学生认为:完成数学作业成为一种无聊、枯燥的行为,而应该让学生感到数学作业是富有色彩、充满趣味的,只有这样的数学作业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协调发展。在分层作业的探索中,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自主钻研的舞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了每一位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如果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地努力决定自己作业的数量并能使自己的成绩提高,那么,作业不仅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且会推动学生认真反思,积极进取。因此,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内容丰富起来,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实现师生心情皆愉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如何分层设计作业引领学生共同成长》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8741.html
- 下一篇:我心中的好老师主题征文精选12篇